共融創作的回想與前行:阿忠與我(台中篇)
記得 阿忠與我 The Center 在台中歌劇院演出時,這作品是沒有特別去標注視障、聽障服務的,但有註明輪椅席次的提供,其實並不是不去標示,而是希望沒有去把不同障別的需求分開,因為這在我創作的一開始就已經開始了,而非做完作品才產生這些服務,包含聲音、文字、字幕,甚至如何抵達輪椅席或是增加席次,讓大家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在同一個空間欣賞同一個作品,你看見的聽見的、看不見或聽不見的,都將成為不同理解的語言,而這樣的做法與說法當然也在創作的路程中與演出後,有了很極端的評價,而我也是接受,畢竟是一個新創作的作品,沒有嘗試哪裡有可能有新的可能呢?“服務”這一件事也是如此吧!需要千百次的練習,才會找到做法,而“藝術”也是如此。
於是創作開始,從去年的七月工作坊開始,我就希望帶來這樣創作意念與期待,用另一種角度與想法去創造口述身體動作的文字,找尋字幕語言去讓視覺能傳遞感覺情感與情緒,還有開始研究每個空間的身障席規劃與前後台設施。在口述影像方面,我選擇的做法在歷經三個月的試驗後的片段呈現後,對於習慣運用口述影像服務與情境字幕的朋友來說,是不夠完善的,特別對於發展所謂“共融劇場”的場館來說,更是一種標準配置的架構,也是走向某種專業的做法。但我一如過往的創作路,希望能先用自己的方式去試驗、嘗試、累積,團隊與我也就一路書寫了半年,產出了大量的文字,找到屬於這作品給予視障朋友核心的文字氣息,同時榆鈞在聲音上也有著許多現場身體撞擊的聲音,成為想像中語言音景。最後台北與高雄決定加入另一層的口述書寫,讓服務更完整,而台中場則讓我能夠在創作面上,用原本創作的口述語境下來表演,而這樣的差異是什麼?一個是讓看不見的朋友理解看得見的人都所有詮釋,一個則是讓不同的人看見、聽見、想像不同的事。即便是台北與高雄場,我都期待可以有視障朋友可以偶爾拿下耳機,聽聽現場地板撞擊的聲音距離,而這樣的不同選擇並不是不給予一樣的看見,而是有無可能在不同障別身上創造不同的感受路徑。不容易,但的確值得勇敢試試~
回想這一段不短的創作路,心中覺得還有許多不足,但這一切已經隨著 #阿忠與我 在我心中展開了一條寬闊的路,還是要感謝台中歌劇院讓我的創作實驗冒險,也感謝一路不同障別朋友的包容與回饋,希望有來看的你,能夠看見屬於你的看見。因為“共融”創作的這一題需要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練習、很多的研究與討論,才能夠有答案,才能有更多人願意加入一起創造。(好多過程想要分享,只能慢慢寫下片段紀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實體分享;)
未完待續....
--- 周書毅
以下分享這照片中這一段舞的文字(非口述影像版),是由創作團隊夥伴共同在不同階段口述創作出來的。
*****
我跨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黑洞
閃過一個個窟窿
我的腳
注視著我的腳
你聽見的
是提起又重重放下的聲音
身體隨地心引力放下
在每一步行走的過程中
踏出去的每一個步伐
每一次支撐
我都感覺它力量的不同
都有些微的差距
遠方有另一個人
他是我的影子嗎?
我拄著拐杖
靠著牆
一步一步往回走
影子像是記憶裡
曾經有過的一個玩伴
如常的星期三的下午
我走在街上
看著來往經過的人群
又有一個人不小心撞到我的背
外面的天氣 陰陰的
跟我的心情一樣
突然間,閃過了一個騎得很快的機車騎士
一個陌生的輪椅朋友經過
我們用彼此理解的方式打招呼
亦步亦趨地向前走
想起小時候常常玩的一種遊戲
1
2
3
4
5
6
7
我的腳在空中飄浮
金屬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遠處的那個人是我嗎?
我把腳放了下來
抬起了左腳
有金屬的部分
我常常在想
生命消逝的事物
我損失的那些東西
想起小時候上學下課的十分鐘
我的腳還停留在童年的時候
即使我頭上已經長出了白髮
影子中那個人是誰?
他幫我蓋了一間小房子
那個長長的身影
讓我有一個安心的堡壘
即使有時候我不會待在裡面
《阿忠與我》#帝國之牆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藝術作品標示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ikeJapan娛樂】日本藝術家「跳出平面」立體標誌:緊急出口那個小綠人 要逃到出來現實世界了
日本藝術家松枝悠希,推出了一系列的「跳出平面」飛び出す的立體藝術作品,這個以亞加力膠製成3D造型,令平面物件變成立體。而其中一個「緊急出口小綠人」的作品就在網上瘋傳,可能這突出了那個標示的「逃走」原意,大家都覺得很妙吧!
感謝相片提供:松枝 悠希 @matsueda_yuki
twitter.com/matsueda_yuki
by #Likejapan_Owen
==========
新影片 / 逛逛東京調布市 深大寺散步+鬼太郎聖地
https://youtu.be/bTMIHK9gouQ
新影片 / 25首VOCALOID入門作品推介
https://youtu.be/K__-njrepYY
LikeJapan IG 日本旅遊相片更新中:
www.instagram.com/like.japan/
藝術作品標示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後兩天 #AffordableArtFair2021
【 Build your own art wall! 一起將插畫帶到藝術收藏的舞台】
這次是StoryTeller第一次參加大型藝術博覽,有超過 40 間來自本地和海外的畫廊參與博覽,精選過千年藝術品。第一次遇到那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收藏家,能夠帶插畫師的作品到更大的平台讓更多人認識和購買作品,非常緊張,也非常感恩。我們相信插畫和數碼繪圖的藝術收藏價值得讓大眾認識,每一位插畫師都花了極大心力才能完成一幅獨一無二的作品,透過畫筆觸動心靈,帶給觀眾力量。這是StoryTeller從合作過的插畫師身上看到的。每一次賣出一幅作品,都感到很興奮,貼上標示售出的貼紙那一刻,真的很替插畫師高興!
這次博覽裡我們重點展出 5 位插畫師的作品,Tio、Isaac Spellman、Siuloy、Mateusz Kolek、Thomas Napoleon。5位的風格都截然不同,有著獨特的個性,每一幅都傳遞著動人的訊息。
來到展覽兩天,來找StoryTeller,將插畫故事帶回家吧!快來看看他們的作品,現場還有超過 40 間畫廊的展出,選喜歡的買回家打造屬於你的藝術牆吧!
This is our first time participating in such a large-scale art expo which showcases 1000s of contemporary artworks from 40 hand-picke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galleries. It is also our first time to meet so many art collectors all around the world. It is very nervous and very grateful at the same time to be able to bring the illustrator's works to a larger platform for more people to know and buy their works. We believe that the art collection value of illustration and digital drawings must be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Every illustrator has spent much effort to complete an unique work, touch the soul through the brush, and bring power to the audience. This is what StoryTeller has seen from the illustrators we worked with. Every time we sell a work, we feel so excited at the moment putting a sticker indicating the sale as we really happy for all these talented illustrators!
In this expo we will highlight the works of 5 illustrators, Tio, Isaac Spellman, Siuloy, Mateusz Kolek, Thomas Napoleon. Their style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with unique personalities, and each one conveys a moving message.
Come to the Art fair to meet StoryTeller these two days and take the stories home! Come take a look at their beauitful works, choose the ones you like and build your own art wall!
〖Hong Kong Affordable Art Fair 2021〗
Venus: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StoryTeller : Booth C07
〖Opening Hrs〗
Aug27 (FR ) : 12:00 - 20:00
Aug28 (SAT) : 10:00 - 20:00
Aug29 (SUN) : 10:00 - 17:00
〖5 Featured Artists〗
Mateusz Kolek @mateusz_kolek 、Tio Chi Fung @tio_creatives 、Isaac Spellman @isaac.spellman、Thomas Napoleon @napo_hk 、SIULOY @siuloy_
Get the ticket👉🏻https://affordableartfair.com/fairs/hong-kong/buy-tickets/
藝術作品標示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藝術作品標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介紹
訪問作者: 姚時晴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情詩集,但同時也是一本討論語言與詩的結構性關聯的詩集。
《我們》,設定兩個探索主題:一是古典聲韻的再發現與再想像;二是詩與歌(或流行音樂)於文本中互涉媒合的多重組合臨床試驗。
藉由對古典詩詞(特別是詞)的閱讀與研究,讓詩語言除了在意象準確度的要求外,還能兼具其聲韻的獨特營造,進而尋找到屬於自己語言呈現的個人標示;而後者則鎖定當代流行歌曲作為倚仿對象,進行類似流行歌曲書寫格式與節奏的詩詞創作。
作者簡介: 姚時晴
現為「小草藝術學院」編輯,以及《創世紀詩雜誌》編輯。獲選2000年《創世紀詩刊》新生代詩人,與2007年「台北詩歌節」新生代詩人。詩作收錄於2007年《台北詩歌節詩選》,2012年《散文詩人作品選》,2013年《台灣詩選》,2014年《創世紀60年詩選》,2015年《散文詩人作品選》和《水墨無為畫本》(精選現代詩人名句104帖),與2016年《風過松濤與麥浪》(台港愛情詩精粹選)等。
著有《曬乾愛情的味道》(2000);《複寫城牆》(2007);《閱讀時差》(集結,2007);《我們》(2016)。希望每一本詩集都是對前一本詩集的背叛,因此這四本詩集分別以不同筆法和語言形式創作,期待每一本詩集都是另一個新生。
出版社: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藝術作品標示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