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人解讀藝術中的建築 #凌宗魁專訪
在本次的「#藝術中的建築」專題中,我們分別就攝影、電影、影視、圖文傳播設計與日治時代藝術的角度切入,以藝術評論的觀點去詮釋這些作品中,引用建築的時代意涵,以及這些創作者們,如何透過這些建築形象表達自身的藝術理念。而我們自然也好奇,建築背景的工作者會如何看待這些藝術創作?也因此我們邀請了建築文史工作者 #凌宗魁,請他就上述的數個切入角度評論,也作為這個專題的結語,透過建築領域的觀點介入,提供更多元的論述與想像。
閱讀全文>>https://bit.ly/3z6Ayxe
🔸【專題】藝術中的建築:流轉的空間寓言,查看專題全文>> https://bit.ly/2Wv1EAQ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馬賽克在建築中應用廣泛,歐亞非各地都可看得到。在前蘇聯時代,馬賽克不僅用來裝飾教堂,還成為歌頌共產主義的工具。這些馬賽克裝飾,後來也隨著前蘇聯解體而崩落。在烏克蘭就有一批鑽研馬賽克藝術的工作者,設法修復這些見證時代的作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建築專題課堂 - YouTube 的評價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蔡明亮 #電影跨域與公眾建築介入
近年蔡明亮導演的影像創作自由地游移在美術館與電影院兩個公眾建築場域之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4年於北師美術館舉行的「來美術館郊遊」大展,他將當時所宣稱最後一部劇情長片《郊遊》部署在白盒子空間裡,並在2016年結合三部短片同在北師美術館舉行「無無眠」大展。從金門碉堡藝術節、臺北故宮、巴黎羅浮宮、北師美術館到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蔡明亮不僅是臺灣電影的特殊存在,也透過他跨藝術的實踐突破著臺灣美術館場域的限制與想像。
閱讀全文>>https://bit.ly/2Vk4t7o
🔸【專題】藝術中的建築:流轉的空間寓言,專題連載中>> https://bit.ly/2Wv1EAQ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廢墟影像
談到 #廢墟 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什麼?是發燒友喜歡拍攝的廢墟美學?是當代攝影家拍攝的幽靈感廢墟?還是評論家喜歡引用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歷史天使」或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的「空間詩學」來談 #廢墟哲學?廢墟是現代化的剩餘、排除與廢棄物,而「幽靈的無用廢墟」跟「人活動的經濟都市」恰恰成為了一組鏡像。換言之,廢墟彰顯現代性排除無用建物,更加鞏固有用生活框架的排他機制。
閱讀全文>> https://bit.ly/3gY3cKG
🔸【專題】藝術中的建築:流轉的空間寓言,專題連載中>> https://bit.ly/2Wv1EAQ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馬賽克在建築中應用廣泛,歐亞非各地都可看得到。在前蘇聯時代,馬賽克不僅用來裝飾教堂,還成為歌頌共產主義的工具。這些馬賽克裝飾,後來也隨著前蘇聯解體而崩落。在烏克蘭就有一批鑽研馬賽克藝術的工作者,設法修復這些見證時代的作品。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60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0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8上海街
41:26 如何裝備自己以參與保育事業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 在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建築專題課堂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