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骨子裡有藝術魂
🕍大學時期至工作時期—台灣古蹟
高中畢業後有學長帶著我欣賞台灣古蹟,我這才發現原來台灣很多建築其實很美,背後的故事也很精彩,爾後也在大學畢業後機車環島,就是想看盡台灣各地的古蹟
🏦旅居義大利時期—歐洲建築
從古希臘、古羅馬、黑暗時期、巴洛克、洛可可、新藝術主義等等,此刻的旅行彷彿就像走進時光隧道,看到不同時期的建築,也欣賞到這些建築的智慧與當時的歷史故事,非常精彩,令人讚嘆不已
⛪️搬回台灣—台灣藝術
看著郭雪湖畫的「南街殷賑」,我的思維掉落到1930年代,這個被稱為 #台灣文藝復興時期,看到這時期的畫作就好像一幅幅老照片般,重現1925~1940年代台灣的庶民生活,像是淡水河上的戎克船、大稻埕的榮景,重新一一浮現在我眼前。
看完電視劇 #紫色大稻埕 的我得知,影響「台灣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靈魂人物是日籍美術老師 #石川欽ㄧ郎。
最近適逢 #梅樹月 ,李梅樹紀念館展出內容啟發石川先生畫風的英國籍老師Alfred East,以及石川先生如何將西洋畫風帶入台灣影響1930年代的西畫家,像是倪蔣懷、藍蔭鼎、洪瑞麟、陳植棋、陳澄波、李梅樹,帶動臺灣新美術運動。
現場展出不少石川先生、李梅樹、藍蔭鼎、倪蔣懷、洪瑞麟、陳植棋作品,透過專業美術解說員帶領下,讓我對這段台灣近代美術史有更完整的了解,喜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次的活動唷!
【2020梅樹月-美術史裡的三國演繹】
展期:9/26-11/8
時間:10:00~17:00(週一休館)
費用:梅樹月期間免費參觀
地點:新北市三峽 李梅樹紀念館
#李梅樹紀念館 #李梅樹大師 #郭雪湖 #郭雪湖南街殷賑 #石川欽一郎
藍蔭鼎畫風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久沒去宜蘭了。
前幾天一些文化界朋友相約去宜蘭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看《向陳奇祿致敬--原住民的民藝素描特展》。
策展人古建築專家李乾朗教授還遠途來為大家導覽解說,尤其機會難得,盛情可感。
對我來說,這個展覽意義又稍有不同:陳奇祿先生(1923-2014)是文建會1981年設立時的首任主委,是所有後繼者的開山前輩。在我和陳先生有數的接觸中,特別記得他煦煦然長者的風範。陳先生出生在台南,但求學的歷程遍及台灣、日本、廈門、上海,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完成學位。他的國學修養、美學訓練、作為人類學者長期對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田野調查的研究成果,......都為文化政務樹立了難以超越的典範。
阮義忠台灣故事館位在宜蘭市中心,是廢棄的早期公務宿舍整修而成,由市公所支援維護。我們看展時江市長還特別到場致意,可見他對這個展場的重視。
阮先生是知名的攝影家,但插畫、散文也很出色。我最早注意到他,就是看到他在幼獅文藝上風格獨具的插畫。談起來他說那時他才十九歲呢!
故事館空間,部分作為阮義忠的攝影陳列室,部分作策展。陳奇祿先生這檔原住民的民藝素描便是策展之一,展出陳先生手繪的原民服飾、屋舍、獵具、髮飾.....等,非常精細,也為原民留住許多發展中 (也流失中) 的民族軌跡。
看完展大夥到旁邊附設的餐廳用餐,餐點美味且很有特色。用完餐隨李乾朗教授到不遠的宜蘭美術館看邱亞才畫展《人生浣腸》。邱亞才(1949-2013)幼年貧困挫敗,造成性格孤絕,他的小說和繪畫風格也顯得頹廢、虛無,卻也唯美。邱亞才六年前64歲就過世了,過世前後畫作才開始受到藝術界較大注意。他畫的幾乎全是人像,但與其說是畫人像,更該說是投射他內心對人表情姿態的觀察與詮釋。這個展覽,也很值得一看。
宜蘭好山好水,藝文人才輩出。大家熟知的黃春明、簡媜之外,前輩畫家藍蔭鼎,周澄,剛剛提到的阮義忠、邱亞才,都是出色的宜蘭作家、藝術家。地靈人傑!
(宜蘭藝文的地靈人傑,還得加上 楊英風 王攀元 吳靜吉 羅曼菲 幾米 吳炫三 林美虹 楊麗花 許芳宜 李潼
林煥彰.....真是不少! )
.
藍蔭鼎畫風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走讀台灣-
【彩繪在地美術主體性】--石川欽一郎和他對台灣西畫發展的引領(中)
台中市烏日區溪尾國小王派仁校長
大正十一年(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石川短暫離台,走訪歐洲與從事創作。石川欽一郎於大正十四年(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第二次到台灣後,就開始在當時台北第一師範學校(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前身)與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任教,可說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
除了擔任教職,石川也不忘其繪畫的興趣,「畫台灣也愛台灣」可說是最佳的寫照。他創作的行腳遍及台灣,從其畫作的取材涵蓋了台灣的城市與鄉間;海邊與山野,便可以證明,就連次高山(雪山)都曾是他寫生的主題。
筆者看過石川一幅名為「台北松山米粉工場」的水彩畫,畫中的景物色彩明亮,也讓我們感受到石川對台灣的正向情感。而米粉這項台灣的代表性食物,更在陽光下透露了豐足。對於台灣,這位畫風高度成熟的水彩畫家如此形容:「傳言是地獄,見了卻驚為天堂,這就是我對台灣的第一印象,形與色都很優美的島嶼,令人欣喜。」
他的學生深受其影響,紛紛以台灣或是自己的家鄉做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其所教導出來的學生,日後幾乎都是台灣美術創作與推動的菁英,像是倪蔣懷、藍蔭鼎、洪瑞麟、李澤藩、李梅樹、李石樵…。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