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補給站》
雷諾曼卡裡的編號【14狐狸卡】,其原型很多創作者都會參考「狐狸列那」的故事。下面有一些連結,大家可以參考,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這本書來閱讀,裡面有非常多的人類社會縮影,以及各種的嘲諷人性的描述。
.
狐狸列那在歐洲廣為人知,甚至列那成為了狐狸的代稱。狐狸列那的故事是歐洲中世紀(12世紀)時,所興起的一股城市文學風,這股風氣也是對歐洲中世紀文學的一種「叛逆」「反撥」,其實也是一種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也可以說是視作14世紀文藝復興的前響。其熟為人知的代表作有《列那狐的傳奇》《列那狐的故事》《玫瑰傳奇》《巴特蘭律師》等。
.
列那狐的故事在歐洲廣為流傳,影響深遠。在法、德等國,列那狐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甚至在現代的法語中,"列那"一詞已成為狐狸的專有名詞。《列那狐的故事》對法國和歐洲文學都發生過影響。法國著名詩人拉封丹的許多作品就是在它的直接或間接啟發下產生的。(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v9agyjl.html
)
.
《列那狐》故事中的動物都有一個適合其身分並能表現其特徵的名字,他們的名字有的來自德語,如狼叫伊森格倫(Isengrin)……。有的則是法國人根據動物的性格特徵命名,如主角狐狸稱為「列那」、獅王諾伯爾(Nobel,高貴的意思)、雄獅叫費埃爾(Fier,驕傲之意)、熊叫伯倫(Bruno,棕色之意)……等。這些動物都圍繞著一隻狡猾、不道德、怯儒及自私自利的狐狸列那打轉。故事表面上是描寫動物世界,實則用人格化的動物,影射諷刺西歐中古社會的百態,同時暗喻世間有權勢的王侯貴族之無能與腐化。
《列那狐》故事經多次修改增補,故事很完整,人物性格十分鮮明。故事是說:列那狐誕生於亞當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之時。上帝把人類祖先逐出伊甸園後,基於憐憫而給予亞當一根「神棍」,只要拿它去打擊海面,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動物,果然亞當得到不少有益的動物;此外,上帝並告誡亞當不能將神棍交給夏娃,因為她會帶來災禍。可是夏娃卻偷偷的使用神棍,結果變出了許多毒蛇猛獸,而狡狐列那和狼伊森格倫(本書稱為「葉格倫」)就是其中二隻有害的動物。(原文網址:https://ppt.cc/f0P9sx
)
.
「列那狐」(Reynard the Fox)是中古時期日耳曼地區以動物為主人翁的民間故事,目前流傳的列那狐故事主要根據法國現存的《列那狐小說》演化而來。西元十、十一世紀左右的法蘭德斯和日耳曼地區,就已經流傳一組紀以狐狸為中心的拉丁文故事詩,後來法國人以「八音節」詩句形式,重述部分故事。這部作品經過不斷修改增補,形成長達十餘萬行,由二十七組寓言故事綴成的諷刺童話詩。
《列那狐》故事經多次修改增補,故事很完整,人物性格十分鮮明。故事是說:列那狐誕生於亞當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之時。上帝把人類祖先逐出伊甸園後,基於憐憫而給亞當一根「神棍」,只要拿它去打擊海面,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動物,果然亞當得到不少有益的動物;但上帝告誡亞當不能將神棍交給夏娃,因為她會帶來災禍。可是夏娃卻偷偷地使用神棍,結果變出了許多毒蛇猛獸,而狡狐列那和狼伊森格倫就是其中二隻有害的動物。
整個寓言故事的主要焦點,集中於列那狐和狼伊森格倫的鬥爭,而全書的精彩章節包括〈列那狐偷魚〉、〈列那狐教伊森格倫捉魚〉、〈列那狐的審判〉??等十來篇故事,其中以〈列那狐的審判〉最著名,本書即以〈列那狐的審判〉為藍本所改編而成,整篇故事除襯托出列那狐臨危不亂的鎮定工夫以及善於抓住對手的心理外;對於社會的黑暗面及人性的貪婪、昏庸、好聽謊諛之言、殘暴自私,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因此許多人認為這部動物寓言具有高度的鑑賞價值。(原文網址:https://ppt.cc/faBSGx
)
.
#雷諾曼卡的路徑藍圖
#The_Path_of_Lenormand_Oracle
#雷諾曼卡
#14狐狸卡
#列那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京迪士尼海洋是一座屬於東京迪士尼渡假區的主題樂園,地點位於日本千葉縣的浦安市,佔地面積714,000 平方公尺,樂園的口號是「航向冒險與創想的大海」。在2001年9月4日開幕。由株式會社Oriental Land向華特•迪士尼公司取得主題授權,並持有及負責營運東京迪士尼樂園和東京迪士尼海洋。全世界...
藍本藍圖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應前線武裝行動預告
要為香港民族殺出血路,軍事力量必不可少,但學識分工合作,更為重要。我絕對理解今篇預告目的係「希望可以加多少少勇武同革命既論述」,但必須嚴正指出,比起上次宣言,今次嘅見解仍未具備堅實理論基礎,而且亦顯示唔出撰寫人有消化到我上次提出嘅意見。民族大業要長遠發展,大家理應各司其職,繼而裡應內合,希望以下文章,有助大家了解日後抗爭何去何從。
首先,預告定義革命為由下而上,其實就已經係限制咗革命嘅想像。革命其實唔係只限於推翻政權,而就算係推翻政權,亦可以係有步驟有計劃有分工。我從來樂見大家討論何謂清晰嘅革命之路,但我相信嘅模式,係上下左右合縱連橫,而非只有一個方向。一般體制內改革,武裝並非必要,故此過去咁多年,香港人都只係遊行示威,希望付出少少就可以改變局面,反映大家所求嘅仍然只係所謂一國兩制,從未認清香港未來之凶險。直至今年反送中抗爭爆發,中共反應空前激動,而本地中共黨員極力推動香港中國化,中國管治手段之殘暴擺喺大家眼前,大家至終於意識到武裝革命或者真係迫在眉睫。的而且確,面對香港警察以及中國武警,香港民眾手無寸鐵係相當無力,簡直係任人魚肉,所以鼓起勇氣自衛反擊係一定要,但缺乏資源、訓練以及軍備,大家戰力再高都只係血肉之軀,係唔會敵得過對家有組織嘅逮捕屠殺。正因為目前雙方戰力懸殊,赤裸暴力已經唔受民眾監管約束,大家更要思考每個個體如何有效為革命奉獻,而有效奉獻所指,唔一定要係全民皆兵。
故此,預告提及嘅「去推翻制度黎遷就現實,決冇以改變現實黎遷就制度」,我亦要稍作說明。制度同現實本來嘅關係唔應該係遷就,因為制度屬於現實嘅一部分,而製造制度亦即係製造緊現實。只有重塑想像,至會有新嘅現實,然後制度嘅價值,就係維持已經成形嘅想像同現實,其中因果關係一定要理清,否則就會令人無法理解行動原因。香港人之民族想像已經成為事實,而中國統治意欲壓低呢股力量,嚴防思潮散播,就係因為中共心知中華民族想像實為子虛烏有。有朝一日,香港人會以迫真想像戰勝想像空洞嘅中國人,瓦解中國大一統現實,進而以新制度改寫歷史,重塑東亞地區國際形勢,而思想戰爭,至係一切戰爭嘅核心。軍人理應係為理念之戰而戰,理論不當,思考不周,最後就會全盤皆輸。
呢四個月,香港人對理念嘅認知一直成長,對武力運用日益接受,發展到而家,應該覺醒嘅都已經覺醒咗,往後要睇嘅就係民族嘅造化。覺醒咗嘅民族,會為同胞枉死而悲憤嘅民族,只要各自精進,分工合作,就有可能引爆中國解體導火線,以及促成大東亞秩序重整,歷史留名。要為民族出一分力,絕對毋須以學歷為準則,真正重要嘅係志向清晰之餘,具有一己之長,知道自己要為邊個崗位而開始裝備增值。我地未來要行嘅路將會好長,一勞永逸乃係天荒夜譚,所以每個人每分每秒都好寶貴,已經唔再有光陰可以虛耗或者原地踏步。香港獨立戰爭遲早爆發,民兵一定要有,但可唔可以供養民兵,保留民族精銳(舊文曾經提及,三者分別為政治家、文學家以及學者專家),等到中國解體之後浮上水面,以臨時政府名義正式建國,就睇而家大家點樣開源節流,保持思想同步。
所謂開源,就係爭取資金。香港人要有民族經濟,至有可能支援民兵。民族經濟無法成勢,直接結果就係海外流亡者必然長貧難顧,目前流亡在外嘅同胞之所以生活艱難,就係因為共同體仍然未支撐得起有能力嘅政治家去打正旗號籌備海外發展。只有政治家佈好棋局,同金主建立關係,義勇同胞至唔會無以為繼。換言之,缺乏金主支持,就算對家打得猖狂,殺得性起,大家都唔可以喺流亡資金十劃未有一撇之前就輕舉妄動,因為本末倒置嘅結果,就係任由自己處於不對等武力之中,飽受委屈,甚至斷送寶貴生命。
而大家成日都話,上得前線,願意為香港而死,我深有同感,但正因為已經具備為香港而死嘅意志,大家喺思想同行為上更要調整為努力去為香港而生,而呢樣正正就係節流之法,亦係我嘅信念。死亡,留低嘅極其量係情緒,驅動共同體成員莫忘初衷,但情緒唔會持久,總有一日會耗盡,然後大家就會因為悲傷而困於絕望螺旋,向下沉降。只有生存,至可以善用大好青春,不斷參與民族運動,不斷挑戰獨裁政權,不斷輸出革命理念,最後改變世界。除非大家都怕自己心中團火只係虛火,唔夠燒到中國解體嗰一日,否則,留得青山在,唔怕冇柴燒,乃係相當切合現時形勢嘅諺語。
具體而言,大家要做嘅係建立本地地下組織,同海外組織結合。前者為暗,後者為明,只要後者浮上檯面,比較難以見光嘅前者就可以透過後者聯繫其他本地地下組織、海外僑胞以及所謂外國勢力。我相信香港民族絕對渴望武裝分子出現,而軍政人才亦係多多益善,但大家必須知道點樣至係合理分工,唔好成日都諗住同歸於盡,攬炒了事,因為攬炒只係起點,勝利至係終點。如果而家小隊成員真係只求攬炒,中共最多都係死幾千個本身就已經毫無價值嘅賤民走狗,但對香港民族而言,就係痛失良兵良將,無法以最強人馬應付香港獨立戰爭。預告中提及,「大家都知革命一定死得人多,但又好弔詭咁講唔可以有人死,所以個結論又回到等英美出兵,要死等美國人死啦咁」,其實呢種矛盾一啲都唔弔詭,而正確概念亦非常簡單易明:戰爭係會死人,但大家可以留住有用之身喺戰爭爆發至死,唔好自己送死。等到雙方有較為對等嘅戰鬥力,再同對方決一死戰,至係最有智慧嘅做法。
正如預告所言,「戰爭之道,在於將敵人拉入佢不能發揮所長之地」,而事實上,中共真正無法發揮所長之地,就係有文化有秩序有共同體之地。要戰勝中共,促成中國解體,大家唔可以單單著眼於戰場上嘅地形,因為大環境同時機係更加重要,而只要大家伺機而動,香港獨立戰爭至會更有勝算,甚至點打都贏。為免流於紙上談兵,淪為所謂冷氣軍師,以下提供三點解釋何謂時機成熟,大家不妨密切留意:第一係中國經濟衰退,美國貿易制裁必然係一大推手,而觀察中共權貴急於斂財自保之心急如焚,就會預計到中共政權合法性幾時徹底失效;第二係中國維穩失控,新疆西藏固然係指標,西方媒體都有跟貼,而觀察其他省分地方力量之獨立呼聲,就會預計到中共幾時接近無力回天;第三係日本民族復興,東亞地區主導國地位理應歸於日本,而觀察2020東京奧運之風評,以及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之討論,就會預計到東亞變天幾時發生,屆時中共必死無疑。只要風向睇得清楚,時機捉得準確,香港民族係絕對有機會打贏香港獨立戰爭,迎接榮光歸於香港之日。
中國之真正威脅,並非美國,因此我絕對認同撰寫人之見,人權法案諸如此類難有實效。正因為英美唔會出兵,我地只可以靠民兵,同埋僱傭兵,但唔可以忘記嘅係,兩者都係要民族經濟去支撐,至會有得長做長有。以美國為首嘅西方國家,唔會插手香港問題,主要原因係一黎香港目前仍然係中國轄下特區,二黎美國只係求財,唔係真係要征服世界。美國嘅利益基本盤,在於美洲歐洲,中東事務已經略見鞭長莫及,遠東地區紛爭,佢最期望係推返畀東亞國家自己去拆,前提係由美國主導嘅現行世界秩序得以維持。地球咁大,就算美國有力獨大,都會陷入邊際效益遞減之境,所以中國交由美日共管,或日本主理,係比美國主理更為合理。專制中國係資本家嘅樂園,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之後,中共就乘機以世界工廠迎合美國利益,然後美國政商人物就決定無視人權問題,足證美國雖然極為重視人權,但中國人嘅人權以及東亞區內嘅嘅危機四伏,絕非美國優先考慮,香港人求助於美國,援助自然係杯水車薪,到喉唔到肺。未來東亞局勢變動關鍵角色係將要復興嘅日本,會取代外強中乾嘅中國嘅都必然係日本,故此大家對美國有太多期望係相當不智,始終最介意專制中國橫行嘅係日本,而非美國。簡而言之,直至政治家帶住金主出現,為大家解決後顧之憂,等大家可以放心賣命之前,大家應該設法去賺錢維生,自立自強,唔好指望美國,只有多管齊下,精進修行,至係萬全之策。
所謂多管齊下,就係任何可以煽動國際以及鞏固民族嘅事都可以做,同埋要與時俱進,消除黃藍標籤。預告中「淺黃淺藍本來就相近,藍絲重穩定,黃絲重普世」 一說,其實正正反映出撰寫人對現狀未有深入思考,亦未認清黃藍之核心分野。事實上,黃藍光譜雖闊,其實早已經不合時宜,事關呢個光譜,係限制緊香港人對民族未來真正命題嘅思考。經歷反送中一役,見識過中共馬列主義本質,大家理應擺脫黃藍二元,撇開建制抑或非建制,本土抑或非本土,因為獨立與否,至係香港人唯一要討論嘅問題。如果個體思想開始進化,共同體目標就會變得清晰,之後大家就自然會捐款建軍,邁向民族獨立之路。此之所以,我從來唔傾向以顏色去定義自己,而如果要自我介紹,我會話我要推廣嘅係民族精進,反華入歐,而獨立只係過程。呢點扯得遠咗,暫時未需要講,將來再議。
講返現實,抗爭終極目標,其實就係追求穩定,所以藍絲重穩定一說,實在太易駁斥。不分黃藍,社會上大多數人所追求嘅,其實都係同家人朋友一齊,喺自己住得開心嘅地方安居樂業,而有個理想考試制度去投入社會流動係不可或缺,所以「你唔可能叫一班年青人,多次經歷生死槍火既前線,返去同你打份萬零蚊工/考DSE」一說,有待商榷。大家必須理解,香港民族之所以要脫離中共控制,係因為穩定至係人類社會進步嘅前提,而要反對中國,就係因為中國就係成個東亞嘅不穩定因素,香港唔反抗,遲早就會同佢一齊步向滅亡,永不超生。正因為中國,香港產業結構至會遲遲都無法調整,正因為中國,香港教育制度至會不倫不類,正因為中國,香港社福資源至會幫唔到最有需要嘅香港人——只有重建香港,香港人至可以重獲自由,各自歸於平淡,開開心心咁生活落去,如果大家唔期望自己未來同埋下一代都有更好嘅生活,又何必挺身而出,抗爭到底?
我地呢一代香港人,只要避免重蹈覆轍,就有改寫歷史嘅可能,此之所以,預告中「今日19年唔武裝,他日10後就會大量被殺。今日00後望我地既目光,同我地14年望民主回歸既上一代既目光,你會否覺得有D類似?」一說,我必須講,真係完全唔類似。每一代人,有冇喺自己所身處嘅時代做到最好至係關鍵,而最理想嘅係每一代人都有分工,然後將經驗代代相傳。民主回歸派係因為受到中國愛國主義洗腦,同埋當時中共係做咗好多統戰工作去準備接收香港,佢地落後形勢,係有佢地嘅原因。而家香港人已經唔再迷信民主回歸論,亦唔再受中國影響同控制,但我地係咪有從上一代人分工失敗之中吸收教訓,學識擴闊思維?如果上一代人,識得部分去同中共交涉,部分去爭取建國,而唔係一邊大舉移民作鳥獸散,一邊親共求財迷失人性,今日香港就唔會成為中國嘅一部分。所以,我相信只有每一代人都有精進自身嘅專才,至會一直刺激建國想像,而家香港民族既然已經覺醒,點解大家重係如同上一代人一樣,以為抗爭只有一種方法,自我設限?正如撰寫人所言,係咪領袖人才,打一兩場就知,有啲抗爭方式,都係做一兩次就會知成效如何,強迫全體放棄自身所長,投身軍旅,又係咪最為合理?
「坊間既作戰文章,一係根本書生造反,毫冇實行方略,如何克服目前困難,變成理論文。一係就太過激動,一黎就攻打狗局,跳晒組織及積累實力階段。大家今日所有戰略結論就係等,但武裝力量既建立,真係宜早不宜遲。」我唔知撰寫人會點樣定性我嘅言論,可能係書生造反,可能係跳過組織,但我可以好肯定咁講,我絕對認同組建民兵係宜早不宜遲,只係想強調返,資金組織係永遠勝於赤手空拳。理論文係一種形式,真正重要嘅係前線各位係咪具備抽取對方理論核心再加以分析嘅能力,因為文章長篇大論就貶抑他人為冷氣軍師,呢種態度係唔會促成得到任何合作。共同體每個成員都可以喺抗爭之中搵到位置,抗爭至會有成,所以,最緊要就係唔好意圖封殺人地嘅位置,只要佢唔係淋冷水,唔係離間群眾。有啲人唔可以行到最前,可以去做物資,做哨兵,自動波補位,都係因為想幫到成件事,所以就算有啲人寫完一大篇文章都係言不及義,大家都毋須否定寫作努力,禁絕意見交流——阻止他人想像,只會分化群眾,對民族團結係百害無益。
我理解前線認為坊間對前線頗有微詞,而一直以失去民心去批評前線嘅現象亦確實存在,睇完呢篇文章,我見到嘅正係共同體內各方嘅互不信任。正因為雙方溝通未見成效,我更希望我嘅解說,可以幫到撰寫人去說明行動動機,為行動正名,同時推廣民族建國藍圖,令各方都了解香港人其實已經有真正目標,差嘅只係連成一線。預告中提及,「恐怖同暴力,係戰爭中極其有用。只要做好精準度上控制,燒唔到佢既平民其實唔會理,我地係國際社會上,都唔會係恐怖分子,民心唔會失去。」成個講法,不論係用語定概念,都有斟酌空間。香港人係受壓迫一方,由頭到尾都唔係玩緊恐怖或者濫用暴力,因為前線從來都係對準警察,有目的還擊,唔會傷及平民,合乎正義。國際社會之所以同情香港,正係因為各方見到香港人之文明克制,同中國人之不擇手段有根本上嘅分別——真正嘅恐怖,係搵香港人鬥返香港人,用浮屍恐嚇香港人,真正嘅暴力,係新屋嶺濫權濫殺,無差別攻擊平民記者。中共集恐怖同暴力於一身,為求勝出戰爭,可以出動人海戰術,視人命如草芥,為求控制言論,可以軟禁人民親屬,虐待良心公民,隨時隨地威脅犧牲任何人,香港人何必自貶身價,同中共相提並論?正義同武力,至係我地就算陷入苦戰,都要堅持嘅信念,因為我地至係代表住愛、勇氣同希望嘅一方。
而就住「領路人絕對唔係大台般自己唔做但叫人做既撚樣,而係身先士卒去合理化個風向。領路人唔係高位既將軍軍師,而係士官角色。」我有幾點質疑:傳統士官角色係咪負責提出理論?領路人權力定位如何?佢決策影響可以有幾大?佢應該係獨自存在定係有團體支撐?如果係獨自存在,大眾點樣知道佢對風向判斷合理?邊個去決定領路人係領路人?思考一輪過後,我反而唔係好理解何謂領路人呢個概念。領袖唔係設計出黎,亦唔係某人話自己係就係,而係當佢做到領袖角色,就自然會係領袖。領袖係分工一部分,同大眾係絕對唔應該有高低之分,佢嘅責任之所以重大,係因為佢會整合群眾觀點,觀察時局走向,為日新月異之形勢提供到源源不絕嘅政治見解同參考答案。換言之,只要佢跟唔上時局發展,自然就無法代言,而群眾亦自然會推出新嘅領袖代言——講到尾,呢個概念實在講唔上新,而係歷久常新,事關人類社會分工從來都有領袖一角係有原因。領袖群體關係密切,但任何一方過分依賴對方,都會妨礙精進,所以最重要嘅就係溝通溝通再溝通,拒絕溝通嘅,就會淪為你口中嘅撚樣。然而,領袖既然負責整理代言,提出方向,自然亦唔可能落場打仗,所以希望大家明白,只要領袖有盡力做好本分,願意承擔風險,大家就要尊重,而同樣道理,每個崗位只要做好本分,都應該受到尊重,前線後援用筆用兵,理應無分貴賤,一視同仁。
同胞相繼命喪黃泉,我身為香港民族一分子,無比痛心,但我更加相信,復仇從來唔係要急,而係要一舉成事。中共血債血償,香港人一定會記得,但更重要嘅係大家都要相信彼此會記得,保持團結一致。團結力量之後,就要開始思考如果香港獨立戰爭要打十年,咁呢十年之內,大家可以點樣分工合作同埋按照計劃創造價值,完成目標。說服世人嘅工作,請放心交畀可以勝任嘅同胞,而我亦會努力解答所有問題,盡力推動民族精銳設法謀利自足,以及說服有興趣投資香港民族嘅金主落注,為民兵舖路,為未來打算,等大家有路可進,亦有路可退。
最後容我再次申明攬炒真義:損害中共權貴利益,而非枉送香港人命。反送中抗爭必須繼續落去,但堅持之法係模式多元,而唔係只靠武力。我從來佩服抗爭主力嘅英勇,游擊戰術亦係未來方略,但時勢一日未進入準戰爭狀態,未去到無政府局面,而香港民族又未具備組建民兵所需資金,大家請務必慳住條命黎玩,唔好諗住攬炒算數。誠如預告提及,「武裝革命係一條血路,但執起刀槍而死既人,會比自殺同被政權逼死既人少」,正因為咁,我希望呢條血路行得穩陣,行得聰明,而唔好流太多本來可以避免流嘅血。大家仍然會擔心終生監禁,會擔心落入對方手中之後就會死無全屍,其實正反映大家尚未有信心完全擺脫制度制肘,故此更加要繼續做一啲低成本嘅抗爭模式去維持民氣。大舉破壞親中企業係出師有名,平時當場自衛反擊以及以各種魔法互相掩護亦係合乎正義,但處於前線,一定要衡量風險,因為如非必要,香港民族係一個都不能少。必要犧牲在所難免,但最重要係心態健康,唔好成日諗住死咗就一了百了,事關只有極力求生嘅人,至會有堅守到最後嘅志氣。大家都係後生仔,如果你信任我,請將為正義及武力正名嘅論述責任交畀我,未來嘅路真係有排行,大家都要精進自身,繼續努力。
P.S. 補充少少,我已經多次點出沈旭暉身為學者之失德,希望撰寫人唔好再參考佢嘅意見。沈旭暉係一個志在製造資訊不平等以自抬身價嘅劣質學者,長年輸出學術理論去區隔自身同讀者,而唔係協助大眾批判思考同理智判斷,要睇要學,我會建議直接睇啲優秀而又有心接觸大眾嘅學者,例如台灣嘅明居正教授,有理有據,深入淺出,可謂不可多得。品格永遠先於一切,空有學歷而缺乏良好品格,睇都無謂。何況,本身列寧主義不合時宜一說,其實佢唔講,大家都應該知道係永遠不合時宜,因為列寧主義就係恐怖主義,草菅人命,製造仇恨,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唔應該用,大家一定要銘記於心。廿一世紀初,俄國無產者受到煽動利用,支持列寧剝削自己去建立所謂烏托邦,歷史已經證明此路不通,而香港人要消滅中共,提倡人權,以守護人類文明,則係永遠合乎正道。
P.P.S. 我喺連登開咗個你問我答post,有排未推爆,大家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發問:https://lihkg.com/thread/1376068/page/1
gnimmm.com/2019/10/17/response_to_the_second_manifesto/
藍本藍圖 在 Julia Wu 吳卓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用敲碗啦!Julia Wu 吳卓源 《1994 依舊舊事》專輯已經發行!
快上各大數位平台收聽、收藏!
KKBOX-https://kkbox.fm/za2ktt
Apple Music-https://apple.co/2SP2LUK
Spotify-https://spoti.fi/2CiecyS
MyMusic-https://bit.ly/2BrYBuY
friDay音樂 https://bit.ly/2LnB8PX
曲目列表:
1.撥接
2.萬年
3.Gameboy
4.80486(Interlude)
5.小歇
6.星海
7.綺夢
8.小畫家
歌曲介紹:
懷舊動感重拍舞曲(撥接)
遙望網際網路剛發展時,不少人都曾使用連線緩慢不穩的電話線撥接上網。Julia某日聽到數據機撥號聲響,喚起她強烈的好奇心,除了在製作團隊的帶領下正式展開一系列「90考古學」之旅,深入了解台灣當時文化外,描述一段90年代網路戀情的(撥接)也自然誕生!編曲選用90年代席捲樂壇的New Jack Swing,動感輕快的重拍是聽眾搭乘時光機重返過去的必備配樂。
復古心碎慢板情歌(萬年)
西門町「萬年商業大樓」為90年代學生族群下課及假日娛樂的朝聖天地,(萬年)一方面用歌名紀念這幢雋永的地標,流露對彼時流行文化恆久不變的懷念,另一方面精挑90年經典的6/8拍旋律,向Boyz II Men及林憶蓮等樂壇傳奇表達敬意,歌詞則描述無法終成眷屬的戀人,思念彼此「萬年」的濃烈情意。
女力覺醒終結玩咖(Gameboy)
90年代人手一機「Gameboy」遊戲主機,誰不是走到哪玩到哪?Julia私心愛曲(Gameboy),借題描寫女生在經過情變的洗禮下,終於覺醒不要再被把愛情當遊戲、處處留情的反派情人玩弄,反過來展現女性面對情場渣男、花心玩咖該有的姿態,揮別舊愛繼續往前走,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情深悠揚細細傾訴(80486 Interlude)
「80486」是90年代Intel推出的中央處理器(CPU),是廣泛應用的微型晶片,同時也代表數字密碼「把你心保留」。人生感情路好比電腦硬體革新,不可能不歷經更迭,然而總會存在令你永生難忘的回憶,在心中保有一席之地,這就是(80486)想表達的意義。
放鬆解壓青春小品(小歇)
「小歇」泡沫紅茶店充斥90年代年輕人與好友紓壓放鬆的回憶。在現代步調快速、忙碌不停的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懷抱休息、放空跟偷閒片刻的渴望,四處跑通告跟演出的Julia更不例外,(小歇)就是Julia自己的心聲,並結合收放自如的嗓音及朗朗上口的副歌,無不散發青春洋溢的正面氣息。
自然簡樸回顧星路(星海)
知名電玩「星海爭霸」想必是初代鄉民們朝思暮想的神作,Julia從童年辛苦練琴、赴美就學進修、隻身來台發展,到漸漸取得成績及踏上金曲紅毯的追夢之路,便如一場和自己跟大環境的爭霸競賽,不斷累積經驗值才能進化升級。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自傳曲(星海),背景簡單質樸的木吉他伴奏繚繞於耳,彷彿訴說遭遇高、低潮的她,終是那位愛唱歌的平凡女孩。
星際科幻太空戀曲(綺夢)
問及90年代最具記憶點的港片女主角是誰?相信張敏在電影《賭聖》飾演的「綺夢」,一定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答案。每當綺夢一出現,周星馳扮演「阿星」的特異功能就會增強。由於真實生活一般人沒有超能力,往往在夢境方可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跟創造力,(綺夢)即以科幻影集《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為創作藍本,唱出一段綺麗繽紛、如夢似影的外太空戀曲。
鼓動人心勵志宣言(小畫家)
微軟「小畫家」為90年代個人電腦內建最陽春也最實用的繪圖應用程式。對比現今各種五花八門的專業製圖軟體,要用小畫家做出精緻的成品,亟需耐心跟時間慢慢琢磨,就像Julia需要從小學習音樂、YouTube練習翻唱等一步步努力耕耘,才有辦法畫出她音樂夢的藍圖。(小畫家)特別致敬某位家喻戶曉的漫畫家,將其知名著作的勵志名言改為歌詞,獻給所有為夢想認真打拼的人們,讓溫暖明亮的字句陪你度過每一個黑暗!
藍本藍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京迪士尼海洋是一座屬於東京迪士尼渡假區的主題樂園,地點位於日本千葉縣的浦安市,佔地面積714,000 平方公尺,樂園的口號是「航向冒險與創想的大海」。在2001年9月4日開幕。由株式會社Oriental Land向華特•迪士尼公司取得主題授權,並持有及負責營運東京迪士尼樂園和東京迪士尼海洋。全世界僅有這兩座迪士尼樂園是不屬於華特迪士尼公司所有。東京迪士尼海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多遊客、以及最受歡迎的迪士尼主題樂園之一,在2004年間估計有1,220萬名遊客造訪。這是東京迪士尼渡假區中開幕的第二座樂園,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九座開幕的迪士尼主題樂園。最早關於日本第二座迪士尼主題公園的計劃,原本是要建設一座電影攝影棚類型的主題樂園,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法國的巴黎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類似。但市場評估的結果認為日本對於電影文化還不夠熟悉,因此在1993年將樂園的主題變更為「海洋」,這也是全世界迪士尼樂園第一次出現的主題。樂園內主要分成七個「主題海港」區域,在其中設置了與主題相符的設施、表演節目和餐廳。和東京迪士尼樂園不同的是,樂園內有銷售啤酒、葡萄酒等酒精性飲料,設定的客層也以成年人為主。沿用東京迪士尼樂園的「角色迎賓」(character greeting)概念,除了米老鼠等迪士尼知名的角色之外,小魚仙、阿拉丁等卡通人物也會在樂園中登場。此外,由於米奇老鼠等角色被設定居住在東京迪士尼樂園的「卡通城」(Toontown)內,所以在東京迪士尼海洋中是以「親善大使」的形式登場。
地中海港灣(Mediterranean Harbor)是以南歐的海港小鎮為主題,整個區域呈現「V」字形。風格參考了文藝復興時期地中海義大利西北方的菲諾港、五漁村、威尼斯的運河、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岸邊的要塞等地點。
美國海濱(American Waterfront)以20世紀初期美國的海港為主題,重現港邊的市街、村莊,和以當時紐約為主的「紐約區」。區域內最顯著的地標是一艘名為「S.S.哥倫比亞」的大型郵輪,作為餐廳以及表演節目的演出舞台使用,並不是真正能夠航行的郵輪。發現港(Port Discovery)和東京迪士尼樂園的「明日世界」類似,都是以未來的都市作為設計主題。不過,明日樂園是以虛構的未來(近未來藍圖)為主要概念,而發現港則是以虛構現實的未來為主。失落河三角洲位於樂園的後段,區內最主要的建築是一個大型的墨西哥阿茲特克金字塔遺跡,內部是印第安納瓊斯冒險旅程:水晶骷髏頭魔宮遊樂設施。此外區內還有迪士尼海洋渡輪航線,遊客可搭乘渡輪回到地中海港灣區域。失落河三角洲區域內還有表演節目「神秘節奏」、雲霄飛車「忿怒雙神」等設施。阿拉伯海岸以迪士尼電影《阿拉丁》為藍本的主題園區。區內有三座遊樂設施,分別是乘坐船隻的室內設施「辛巴達傳奇之旅」、「茉莉公主的飛天魔毯」和「沙漠商隊旋轉木馬」。美人魚礁湖以迪士尼電影《小美人魚》為設計藍本設的主題園區。神秘島之普羅米修士火山是樂園內最大型的構造物,神秘島正是位於火山範圍內。區域中有著樂園中最受歡迎的遊樂設施之一「地心探險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ImaOY5n8D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PmzTygrdQbDkPFqN4_zYlrOD6vQ)
藍本藍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東京迪士尼海洋是一座屬於東京迪士尼渡假區的主題樂園,地點位於日本千葉縣的浦安市,佔地面積714,000 平方公尺,樂園的口號是「航向冒險與創想的大海」。在2001年9月4日開幕。由株式會社Oriental Land向華特•迪士尼公司取得主題授權,並持有及負責營運東京迪士尼樂園和東京迪士尼海洋。全世界僅有這兩座迪士尼樂園是不屬於華特迪士尼公司所有。東京迪士尼海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多遊客、以及最受歡迎的迪士尼主題樂園之一,在2004年間估計有1,220萬名遊客造訪。這是東京迪士尼渡假區中開幕的第二座樂園,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九座開幕的迪士尼主題樂園。最早關於日本第二座迪士尼主題公園的計劃,原本是要建設一座電影攝影棚類型的主題樂園,與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法國的巴黎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類似。但市場評估的結果認為日本對於電影文化還不夠熟悉,因此在1993年將樂園的主題變更為「海洋」,這也是全世界迪士尼樂園第一次出現的主題。樂園內主要分成七個「主題海港」區域,在其中設置了與主題相符的設施、表演節目和餐廳。和東京迪士尼樂園不同的是,樂園內有銷售啤酒、葡萄酒等酒精性飲料,設定的客層也以成年人為主。沿用東京迪士尼樂園的「角色迎賓」(character greeting)概念,除了米老鼠等迪士尼知名的角色之外,小魚仙、阿拉丁等卡通人物也會在樂園中登場。此外,由於米奇老鼠等角色被設定居住在東京迪士尼樂園的「卡通城」(Toontown)內,所以在東京迪士尼海洋中是以「親善大使」的形式登場。
地中海港灣(Mediterranean Harbor)是以南歐的海港小鎮為主題,整個區域呈現「V」字形。風格參考了文藝復興時期地中海義大利西北方的菲諾港、五漁村、威尼斯的運河、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岸邊的要塞等地點。
美國海濱(American Waterfront)以20世紀初期美國的海港為主題,重現港邊的市街、村莊,和以當時紐約為主的「紐約區」。區域內最顯著的地標是一艘名為「S.S.哥倫比亞」的大型郵輪,作為餐廳以及表演節目的演出舞台使用,並不是真正能夠航行的郵輪。發現港(Port Discovery)和東京迪士尼樂園的「明日世界」類似,都是以未來的都市作為設計主題。不過,明日樂園是以虛構的未來(近未來藍圖)為主要概念,而發現港則是以虛構現實的未來為主。失落河三角洲位於樂園的後段,區內最主要的建築是一個大型的墨西哥阿茲特克金字塔遺跡,內部是印第安納瓊斯冒險旅程:水晶骷髏頭魔宮遊樂設施。此外區內還有迪士尼海洋渡輪航線,遊客可搭乘渡輪回到地中海港灣區域。失落河三角洲區域內還有表演節目「神秘節奏」、雲霄飛車「忿怒雙神」等設施。阿拉伯海岸以迪士尼電影《阿拉丁》為藍本的主題園區。區內有三座遊樂設施,分別是乘坐船隻的室內設施「辛巴達傳奇之旅」、「茉莉公主的飛天魔毯」和「沙漠商隊旋轉木馬」。美人魚礁湖以迪士尼電影《小美人魚》為設計藍本設的主題園區。神秘島之普羅米修士火山是樂園內最大型的構造物,神秘島正是位於火山範圍內。區域中有著樂園中最受歡迎的遊樂設施之一「地心探險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bf2aHZ1GOU/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fDdReeMstwIAVVXbZNv-vG7jN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