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新文章] 以太坊的黑暗森林值得培養 Ethereum’s Dark Forest is worth cultivating
✍️ Yahsin Huang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本文為 Trenton Van Epps 2020 年 10 月 12 日 Medium 發表「Ethereum’s Dark Forest is worth cultivating」文章的繁體中文翻譯。 謝謝 Trenton 和 CC Liang 提供的編輯意見與修改協助。
以太坊的無許可性有其代價,但卻是必要且有益的。
本文自帶黑暗森林 背景音效,請搭配享用。
譯者引言: ETHGlobal 的 Trenton 長文論述為什麼我們應該擁抱與適應無許可性,即使無許可性會帶來混亂。
TLDR; 文長,懶人摘要如下
以太坊的無許可性深植技術面、社交面、與政治面:這些面向任何人都能夠參與。雖然這樣的開放性對社群有其代價,但卻是以太坊生態系之所以靈活的原因。我們必須時時謹記這一點,並且心無旁騖,專注我們正在打造的「玩合作賽局的全球競技場」。
引言
在 Dan Robinson 與 Georgios Konstantopoulos 合著的「以太坊是一片黑暗森林」一文中,兩位作者將以太坊中對抗性的環境比喻為「黑暗森林」。這個比喻來自於同名書籍(譯註:劉欣慈《三體》一書),用來描述「一但被偵測到,就會被高等掠奪者殲滅的環境」。
這個比喻很適合描述以太坊的記憶池(mempool),記憶池是一個虛擬空間,交易在這裡等待被打包到區塊裡。在地球上未知的角落,機器人會緊盯著記憶池裡的交易,以及交易完成後的結束狀態。如果一筆交易修改收款地址後,新的收款地址有利可圖,這些機器人就會搶著提高手續費,發一筆收款方改成自己地址的交易來獲取暴利。一筆交易讓機器人有利可圖,就像是在黑暗森林被偵測到一樣。就如 Dan 與 Georgios 的慘痛經歷,幾乎不太可能避免這些機器人掠奪者。兩位作者和暗影中的潛伏者目標並不一樣。
以太坊在每個層面都是黑暗森林
接下來我會延伸黑暗森林的比喻到以太坊的技術面、社交面、及政治面。正如任何人都可以觀察記憶池的交易並照前述方式獲利,人們也可以透過影響不同的層面來獲取他們的最終利益,而這些人可能和社群長遠的利益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舉幾個例子:
技術面:部署到主網路、在鏈上增加狀態、為了搶單緊盯記憶池
社交面:建立社交人脈、在推特筆戰、資助 Gitcoin 獎助金
政治面:遊說或反對特定技術變更、參與粗略共識、參加核心開發者線上會議(All Core Dev calls)
當上述事情發生時,看起來好像有些人沒在貢獻這些基礎建設,卻又佔這些基礎建設的便宜。如果是其他社群的成員做了上述事情,更像是濫用原本可以有更好用途的基礎建設和心力。
以太坊的無許可性在每個面向的影響是如此混亂與頭痛,我們必須記得以太坊是特意這樣運作的。事實上,如果換作是另一種生態系,沒了這些混亂的意見,反而更令人擔心,因為這種生態系最終會喪失很多有趣的專案。失去混亂的意見是一種「反脆弱」的損失,也是衰弱的跡象。我們很幸運這樣的情況還沒發生。以太坊的黑暗森林特質才是以太坊具有革命性,且值得我們持續投資的原因。
慶祝並擁抱以太坊的黑暗森林特質
回顧在短短五年內,以太坊已經成為:
前所未見,充滿技術上、社交上、政治上新興特徵的集合
藉由不斷增長的開放工具與機制,進行了眾多令人眼花撩亂、無許可性的實驗的平台
由分散各地、不斷增長的全球社群定義,讓許多機構、金錢、及不可撤銷的合約產生出來
好好想一下,一個生態系有這麼多令人讚嘆的特質!所有這些成果都是因為以太坊從源起到成長過程,就是個黑暗森林生態系:無許可、混亂、對所有人開放。
這些特質與以太坊社群最喜歡談的「教堂與市集」不謀而合。市集和黑暗森林,都是社群的能量來源。任何國家或背景的任何人,都能接觸我們在培養的事情,這是一個讓我們持續努力的強烈動機。
以太坊讓什麼成真了呢?
我們見證世界各地的人們運用以太坊。正如 Virgil 所道「以太坊是一個前所未見,玩合作賽局的競技場」。一個一堆互相協調的機器的競技場:不論現實世界發生什麼事,工具與基礎建設持續運作。如果做到真正「可信中立」,這些互相協調的機器可以用來做任何用途:從很有啟發性的到很平凡的用途,或是從很無聊到很邪惡的用途。
再次提醒我們自己,以太坊讓這些事情成真了:
任何人可以創立與加入的開放機構
透明到令人眼盲的記錄
全球無阻礙的金融產品與市場
社區貨幣
非榨取性的移工匯款
非託管式的金融服務
創作者能獲得公平酬勞的市集
可部署到一個世界電腦的永久性程式腳本
可以隨身攜帶、非國家發行的身份認證
當地幻想體育聯盟的賭博
不受約束的投機
勒贖軟體的贖金支付管道
人類最神聖的體驗的金融化
無許可性的詐騙
多國協調的地方資源開採
暗殺市場
譯註:「人類最神聖的體驗的金融化」這項譯者特別去和 Trent 請教。Trent 這裡想表達的比較是「每件事情都能有市場」的可能性,極端的最糟情況是每種 App 和每種互動都有代幣可以賺取或買賣。另外一種狀況可能是,預測市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廣泛被使用。每件事情都能有市場將會大幅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樣貌。
當期待與現實有落差
這個清單中有極好與極壞的潛在用途。如果我們最終出現太多負面結果,看起來以太坊好像不值得我們投入努力。
今年夏天的流動性挖礦熱潮再次凸顯了社群在敘事期望上的分裂。一邊主流聲音對高速迭代的實驗提出顧慮,呼籲大家謹記「The DAO 事件」與「ICO 熱潮」的經驗。另一邊人們對於實驗很激進與自己有幸參與實驗感到開心。
社群對於整個生態系該多快發展或用什麼方式發展,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我們必須了解到上述那樣敘事期望的分裂只是古老的現象在近期重演,而且未來還會一再發生。未來仍然會有狂熱、猖獗投機、沒完沒了的詐騙來滋擾以太坊。
這一切都能歸因於摩洛克(Molochs):一個和我們一樣住在森林裡、機會主義的怪物,他的唯一意圖就是永無止盡讓人們協調失敗(Meditations on Moloch 一文)。流動性挖礦狂潮在我們的期望中引入不確定性,顛覆規範,從我們各自的框架中去除集體意義,至少把我們 gas 價格飆到天際了。
技術、社交、政治三個層面都住著一堆其他非社群或與社群相近的對象。這些對象有時對以太坊會有截然不同的最終目的,但他們都要來利用黑暗森林的能力。
他們可能會使用社交面或政治面來取得支持或資金,或甚至轉開大家對有用專案的注意力。有些對象終究會帶來生態系或監管面長期負面的影響。有些會助長他們自己的狂熱,有些會心理操縱核心社群,讓他們混淆什麼是值得追求的目標或怎麼追求那些目標。在技術面有無許可性與社交政治面的可操弄性,幾乎不可能去預期或避免每種可能性。
社群能做些什麼?
幫我殺掉這隻摩洛克:我們需要在各個層面學會更能接受黑暗森林的現實。我們要和我們對抗性的思維玩一場長期的遊戲。我們必須了解在每個層面我們都和利益一致或利益不一致的對象同在。我們需要去擁抱或忍受一個無許可的生態系的不確定性或不穩定性。
我們仍然相信以太坊上仍有值得的技術、社交、政治的實驗嗎?那我們必須更能適應那種我們已經失去美好願景的短暫感受。
那些追求目的的正面成果仍然茁壯,而且會持續開花結果,即使現下感到那些成果還不明確。專注你正在努力的事,直到你重視的機制有一天也被別人重視。這裡的別人不僅指現在生態系既有的人,黑暗森林歡迎整個星球上的其他人!
在現在與未來,我們和社群一起打造黑暗森林。這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實驗。這個森林需要多元的興趣、背景、與技能的投入來打造合作賽局與協調機器。這個森林需要提出警語的人們,也需要突破限制的人。這本應如此,而且我們能在各種極端意見間交涉的能力,讓我比以前更加充滿希望,我們一起打造的東西會持續實現。
結語
以太坊一直是一個對抗性的環境。它的黑暗森林特質是它在其他眾多區塊鏈平臺和社群之中這麼獨特的原因。因為以太坊的技術面、社交面、政治面都是無許可性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與濫用。我們沒辦法控制人們怎麼用,但我們可以控制對種實際上或感知上收編過程的反應。
在這種敘事快速變動的時候,我們必須回想一下初衷是什麼。我們應該加倍押寶並將投入努力去培養以太坊的黑暗森林。畢竟,我們取得正面成果的空間和以往一樣強勁。
摩洛克將永遠在森林裡與我們同在。我已經選擇要在他們睡覺的時候繼續打造以太坊,我希望你也會這麼做。
感謝 Justin, Kevin, Ameen 與其他匿名人士的意見回饋。
感謝 Dan, Georgios 與 Virgil 的靈感啟發。
以太坊的黑暗森林值得培養 Ethereum’s Dark Forest is worth cultivating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藉端滋擾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麥貝夷 Karene Ma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問題]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藉端滋擾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藉端滋擾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法條依據:... - 台南律師-蕭縈璐律師-免費法律諮詢|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電話騷擾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八卦,PTT、MOBILE01 - 名人八卦 ... 的評價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電話騷擾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八卦,PTT、MOBILE01 - 名人八卦 ... 的評價
- 關於藉端滋擾定義 在 Re: [問題] 遇到騷擾對象怎麼辦? | PTT 問答 的評價
藉端滋擾定義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線三的案件分享
七夕情人節的日子,就來分享個應景的故事,
讓我們來聊聊...「騷擾」吧。
亙古至今男女之情引發不少糾葛,
加上近年法案通過同性婚姻更加普及,
大部分的糾紛往往存在於人與人的愛恨之間。
你情我願男歡女愛天雷勾動地火是件很棒的事,
但求愛不成卻死纏爛打著實造成對方的困擾。
(為求平等故事主角不分性別,以「他」代表)
有位朋友向我分享最近遇到的煩惱,
在不久前一次機緣下認識了對方,
雙方一拍即合且興趣相投的狀況下,
便決定以交往為前提,展開共同生活,
過了短暫的兩個禮拜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後,
他單方面的認為透過相處發現雙方並不適合,
毅然決然結束同居關係並拒絕對方繼續交往。
但很顯然對方並不這麼想,
持續以文字簡訊、撥打電話的方式試圖聯繫,
即便將社群軟體封鎖,對方就辦小帳號傳訊息、
甚至還撥打電話給他的家長請家長代為聯繫,
嚴重影響他的生活、使他日漸消瘦逐漸憔悴。
打開對方的訊息,內容大致充滿禮貌與理性,
除了可以感受到不斷傾巢而出的愛意之外,
以條列式的方式列出了所有他們之間的問題,
並很有建設性的提出幾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不停的要求雙方再努力試試看等等的字眼,
而這位朋友則是斬釘截鐵的回答「不可能」。
「你如果再持續騷擾的話我就要採取法律途徑」
好幾個禮拜轟炸下不堪其擾只好祭出最後通牒。
「我知道我現在已經構成騷擾了」
「但我真的希望我們可以再試試看」
「我不信短暫同居的日子你完全沒有感覺」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會繼續傳訊息給你」
對方這麼回答。
「我能怎麼做、可以遏止他的行為?」
百般無奈且求助無門的他只好私訊我,
除了分享這個故事外也希望藉由各位集思廣益,
一起討論看看有沒有最好的解決辦法。
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騷擾」的定義,
若單就文字訊息騷擾,要先檢視訊息內容,
審酌是否有違反刑法構成要件的疑慮,
例如在內容提到以不法途徑威脅或利誘,
造成當事人心生恐懼的狀況。
如果單就本案來說,訊息內容並無以上狀況,
那是不是可以把焦點放在社會秩序維護法?
其中有兩條根本案稍微能扯上一點關係:
社維法第68條第二項「藉端滋擾」、
社維法第83條「以猥褻言行調戲異性」。
可惜前者是保障「多數人聚集」之場所為主、
後者則無「猥褻」言行之適用。
那那那,男女之間的情事,性騷擾總適用了吧?
性騷擾細分為三種,工平法、性平法與性防法,
相關介紹與詳細處理辦法我放在文末的連結中,
經我粗淺的判斷本也打算請他提出性騷擾申訴,
也許藉由申訴的調查能有效遏止對方的行為,
但同時也可能會使對方的行為變本加厲、
對當事人並沒有相對的保障。
後來我在再三審視了本案與相關法條,
眼睛為之一亮、好像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文章開頭提到他們曾經短暫的同居了兩個禮拜,
這樣是否符合「曾有同居關係」之身分?
如果符合的話,便可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
可以對相對人申請「保護令」。
保護令也一樣分成三種,緊急、通常、暫時,
由地方法院審酌案情的急迫性予以核發,
依據當事人需求的不同,做出對相對人的規範,
對於法條內規範的相關身分可以限制相對人:
「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
通信或其他非必要聯絡行為。」
聽起來完全就是這位朋友所需要的保障,
即便申請過後尚需一定的時間才可核發,
且也需要經過權責機關排程審查,
但至少目前看起來是最符合也最有效的方法。
(相關的處理流程我也一樣放在文末連結。)
當然,我的做法肯定不是最好的做法,
但我已經盡我所能絞盡腦汁地協助他,
若各位讀者或先進有更好的方法,
歡迎在下方留言或者直接私訊我。
在這個特別的節日分享個文縐縐的案件,
希望在七夕情人節這天有伴的朋友終成眷屬,
單身的朋友也不要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是我警察的日常、也是我七夕情人節的日常。
(幹ಥ_ಥ)
這邊應該不會再被拿去做負面教材了吧...?
#七夕 #情人節快樂
#願所有的相遇都是恰逢其時
#我寫他們的故事
#他們過自己的人生
#一線三的日常
Photo by https://reurl.cc/0ODZ6Y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延伸閱讀:
被性騷擾怎麼辦?
https://reurl.cc/ld0vmA
遭他人以簡訊、電話騷擾怎麼辦?
https://reurl.cc/Ez2G3R
保護令是什麼?如何申請保護令?
https://reurl.cc/GrdeWx
藉端滋擾定義 在 麥貝夷 Karene Ma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少少長]
好多人都認同「領養代替購買」。雖然好難做到零棄養和零人道毀滅,但數字下跌的確有勞大家繼續宣揚愛護動物嘅訊息。請幫忙share以下呢個post, 令更多人認識「領養代替購買」🙏🏻
【「領養代替購買,絕育代替撲殺!」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撲殺是指透過人道毀滅來控制數量,當中被殺害的大部分都是流浪動物。所謂人道毁滅,不外乎是用藥物、氣體之類將一隻或多隻的動物在短時間內終止生命。亦時有所聞,錯殺有飼主的寵物,可惜已經為時已晚。
為什麼要減少用這個方法呢?其實這個方法極不人道,將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沒病沒痛健健康康的,就要被人奪去了生命。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人願意成為牠(們)的主人去守護牠(們),是一個莫須有,也是十萬個無可奈何,牠(們)根本沒有選擇權,可憐的動物,掙扎一段時間,嚥下最後一口氣,眼也可能未能閉上,莫名其妙地就離開了,人類就此犯下更多的殺孽!
香港是經濟掛帥的城市,無論是流浪動物還是有家有主的寵物,牠們都不是被尊重的一群。有家有主的還可以有“人”為牠們遮風擋雨,無家的就只可以望天打卦!明白有些人認為把全部流浪動物殺掉就可以解決衍生出來的問題,可是殺真是唯一可以解決的方法?除了不停殺戮,為何不在源頭解決問題?只要控制牠們的生育數量,不出十年,一定大大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
貓隻領域護理計劃由2000年8月開始實行,主要以貓隻絕育來控制流浪貓隻數量,由計劃實施前每年至少近七千貓隻被人道毀滅,到近年2017年被人道毁滅的三百多隻數字相比已經大幅下降廿倍,雖然數字令人鼓舞,但始終被人道毁滅的一隻也嫌多,希望香港能做到零人道毁滅的城市。
<為甚麼要不購買>
明白有些人喜歡某特定品種的貓或狗,亦明白某些動物義工所列出的條件,會嚇怕了很多有心領養者。可是為什麼仍然不建議購買呢?
一來,相信大家都從很多的新聞中得悉,大部分所謂的繁殖場,無論大型或家庭式的,在那些人眼中牠們只是商品,商品就是要賺錢,用最少的空間和飼料,來換取最大的報酬,動物所受的煎熬痛苦可想而知!那我們為什麼仍要為一己之私,而製造更多的藉口,令到動物販賣者有機可乘呢?
二來,等待領養的動物多如繁星,就算被遺棄在街上的日日也不少。可能你會說那些動物不是太老就是滿身是病,難道你買的就一定無病無痛,可陪你十幾個寒暑不花你一分錢,不耗你精神照料?不要忘記交易時你已經先被打八十大板,需要明白有市才有價,有需求才會有市場,繁殖場出來的商品不會跟你詳細研究遺傳病這問題,更難保不會是近親繁殖,那些商品有的天生就有缺陷,也有的是比正常同齡的更早出現退化、基因突變或是奇難雜症,這些都把主人殺過措手不及。
還有不法商人為了圖利,所有恐怖的手段都會用上,只要牠們一息尚存,就得繼續去做生產商品的工作,體無完膚下,生出來的還會是健康的幼小嗎?花一萬幾千去買一隻有缺陷或生病的商品,回家後還得要醫治,醫好還算了,醫不好,傷心又被騙財!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搏一搏?或許是無知吧,請知道真相的你,告訴身邊還想買商品回家的親朋戚友,那些商品可愛背後的殘酷吧!
<為甚麼要領養>
領養是讓動物有第二次生存的機會,與其要花錢去買生命,為什麼不用錢去延續生命?明白有某些動物義工行為太極端,嚇怕了很多有心人。不過亦請理解有些義工是千辛萬苦地去救出一條生命,他們是不想看到被領養了的動物再受到心理或生理上的再次傷害,甚或被遺棄。
可能義工與領養者在領養的定義上有差異,合不來的也可以嘗試去別家,這個沒有統一的標準,不過都有最基本的門檻就是要安全和得到適當的照顧,若果屢次都失敗,就想想是不是這裏出問題了。香港的動物義工或團體真的不少,不要因為一兩家的嚴苛就不再考慮領養。
被領養的動物多數比較懂事,可能他們經歷過被遺棄、經歷過風吹雨打捱過肚餓體會過苦,當有一個安穩的家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乖巧懂事。有前線的義工會去救助有傷有病的動物,休養過後因為種種原因,不能也不宜再回歸到原地繼續生活,只好留在義工家中替牠們尋找一個家,這類中途家庭也有飽和的時候,那時就得暫停救援工作,避免顧此失彼,因此領養間接也在拯救其他動物呢!
<為甚麼不採用撲殺>
生命是應該要珍惜的,特別是愛護動物的人,更會想辦法避免濫殺,甚至乎如素。而撲殺正是這方面的相反,剝奪別的動物生存權利,視生命如草芥,這些都是不樂見的。
不時在新聞上看到一些虐待動物的個案,這些都是令人髮指的,有的更引起社會極大的迴響,令動物權益被受關注。但有的沒被披露的數字,沒有圖片沒有文字描述,也是極令人心寒的,2017年就有超過二千隻動物被殺害,牠們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令人傷心的,只是沒有機會被送到大家眼前一一訴說。
撲殺的過程本身已經觸目驚心,首先捉拿動物的時候已經令動物受盡驚嚇,甚至受傷,執行者從來都不會想何謂人道捉拿,他們只會覺得這些動物都是死路一條,根本就不需要客氣!甚或有的以工作為名,虐待為實的,開宗明義去殘害牠們來獲取快感,這會是個非常危險的社會問題。
<為甚麼要絕育>
在野外求生的動物都會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驚人的繁殖能力,以一隻年輕力壯的大型唐犬為例,不到一歲就已經成年,生理已經發育成熟可以生育了。
來算一下出生率,一年可以生產兩胎,每胎可生產十隻,那一年就算廿隻吧,一半機率是女的,一年後那一半女的同樣亦擁有生育能力。第一年就由一隻增加到十九隻,第二年就過百隻了,以幾何級數增長,第三年不敢想像。
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還有樣東西叫作死亡率,以筆者經驗每十隻流浪犬寶寶中,未必有一隻能活得過一歲,死亡率是九成。牠們經常會遇上疾病或人為而致死,悲劇一直在遺傳下去,救援也沒完沒了。
如果以絕育來控制流浪動物的數量,出生率少了,死亡率也少了,悲劇就可以大大減少,牠們的生活質素也可以提高,與人類之間產生的磨擦也大幅下降,達到人畜共融。
<捕捉、絕育、放回>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絕育了,不如幫動物尋家吧!是有的,有的動物是不宜放回原居地的,例如已失去求生能力,或是性情上非常適合被領養的,都會被優先安排到中途家庭,希望能找到合適的領養者。
還有動物會在絕育後,不是立刻放回的,休養好等傷口癒合才會放回的,否則傷口受到感染就得不償失了。
然而,不是每隻動物都適合被領養,可能從小已經在野外生活,習慣了外邊的環境,要進入人類社會生活就要學會融入其中,每隻動物的學習期都不一樣,期間就需要一個重要的角色去配合,那就是中途家庭了,但很可惜這都求過於供,而且每隻動物脾性都有異,相對來說採用的技巧和要求就更加嚴格,難關重重。
「捕捉、絕育、尋家」當然是最理想的,但很遺憾的是領養速度遠遠跟不上生育速度,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捕捉、絕育、放回」以控制流浪動物的數量來降低被人道毀滅機會,讓愛牠們的人,減少牠們因為疾病或人為傷害帶來的悲劇,也讓不愛牠們的人免受滋擾,締造雙贏局面人畜共融。
藉端滋擾定義 在 藉端滋擾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其中所謂「藉端滋 ... | 打電話不出聲法官裁定不算滋擾- 社會- 自由時報電子報社維法規定,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的場所,處3日以下拘留或1 ... ... <看更多>
藉端滋擾定義 在 藉端滋擾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其中所謂「藉端滋 ... | 打電話不出聲法官裁定不算滋擾- 社會- 自由時報電子報社維法規定,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的場所,處3日以下拘留或1 ... ... <看更多>
藉端滋擾定義 在 [問題]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
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一萬二千元以下罰鍰:
一、無正當理由,於公共場所、房屋近旁焚火而有危害安全之虞者。
二、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
三、強買、強賣物品或強索財務者。
小弟於公共場合舉自己的標語被警方認定違反該條
可是我不懂該標語並未侵犯公共場合之其他人
警方竟然說我違反該條法律
我想問
在公共場合舉自己的標語
會涉及藉端滋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嗎
或是警方認為舉標語涉及焚火危害公共安全??
就是這條當中的
藉端滋擾
到底是怎麼定義的
??
--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無必要為救樓市出招
https://www.sdiscoverynews.com/tw/news/item/356-.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1.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425832019.A.04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