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發文指出,某臺大教授的著作有多處抄襲,我看完之後十分駭然。因為張亞中老師曾對蔡英文的論文事件發表評論:「倫敦政經學院不是正規大學」,著實是金玉良言啊!現在張總校長是不是也會發出正義的怒吼:「臺大出這種教授,不是正規大學。」
.
這樣的話,還真的虧大了,因為我才剛拿到畢業證書誒!早知如此,要選最正規的孫文學校就讀。不過似乎不必多慮,前述所指臺大某抄襲教授正是張亞中本人,張總校長是不會自我批評成非正規教授的。心中大石瞬間卸下,所以我拿到的,應該還能算是正規證書吧。
.
———(以下李戡全文)———
.
《張亞中,你抄錯行了!》
.
張亞中1998年出版《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1998)一書,不止一次抄襲楊永明1996年發表在《政治科學論叢》第七期的論文<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關於證明抄襲的方法論、抄襲者慣用的掩蓋手法和心態,我在《蔣介石日記的濫用》(被中共查禁)裡做了充分論證。現在我用這些方法,來還原張亞中怎麼抄襲楊永明,而且還抄錯行。
.
一、《兩岸主權論》第9到10頁,張亞中寫道:
.
國際法百科全書亦將主權定義為「一個國家獨立於其他國家之外,且於法律上不受其他國家的影響,以及國家對其領土和人民的政府權力享有最高性,與排他性的管轄權」。【注釋是「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stallment 10.,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and Company, 1987), pp.397-418, at pp.403-404.」】
.
這段引文,和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4的段落幾乎一模一樣:
.
國際法百科全書定義主權為「一個國家獨立於其他國家之外,且於法律上不受其他國家的滲透影響,以及國家對其領土和人民的政府權力的至高性和排他性的管轄權」【注釋是「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Law, op.cit., p.404.」】
.
楊永明和張亞中都引用了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的內容,不過楊永明漏寫了書名中的Public一字,我們翻開這本書第404頁,可找到楊永明引文對應的原文:
.
State sovereignty now meant a State's general independence from and legal impermeability in relation to foreign powers, and the State's exclusive jurisdiction and supremacy of governmental powers over the State's territory and inhabitants.
.
這段話明明出現在百科全書第404頁,而非第403-404頁,為什麼張亞中會寫成「pp.397-418, at pp.403-404.」?
.
二、這個「兩段式頁數」的寫法,正好出現在楊永明論文頁143-144:
.
為方便區分起見,學者稱描述國家內部的主權概念為「內部主權」(或「國內主權」),而在國際法上的應用則被稱為「外部主權」(或「國家主權」)。【注釋是「See 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International Law, Rudolf L. Bindscdhedler et al ed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and Company, 1987), pp.397-418, at pp.403-404.」】
.
我們翻開百科全書,果然分別在第403和404頁看到「external sovereignty」(外部主權)和「internal sovereignty」(內部主權)的用法,說明楊永明的注釋沒問題。奇怪的是,楊永明這段引文,也出現在張亞中《兩岸主權論》第10頁:
.
有些學者區別主權的概念為「內部主權」與「外部主權」,前者指的是描述國家內部的主權;後者指的是國家主權在國際法的運用。【注釋是「Helmut Steinberger, “Sovereignty”, in 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p.cit., p.404.」】
.
由此可見,張亞中抄錯行了!張亞中根本沒看過Encyclopedia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這本書,他這兩個出處,都是直接抄襲楊永明。名詞解釋那段,張亞中為了掩飾抄襲痕跡,故意在楊永明翻譯的引文裡改動數字,例如他省略了「滲透」兩字,殊不知這樣一省略,嚴重扭曲原意。換句話說,如果張亞中親自翻過百科全書,根本沒道理漏掉這個字。張亞中改動完楊永明翻譯的引文後,以為大功告成,在抄注釋的時候,卻不小心抄錯行——他該抄的是頁404,卻抄成了楊永明的另一個注釋頁397-418和頁403-404。另外,「內部主權」和「外部主權」那段,張亞中本來該抄頁397-418和頁403-404,卻抄成頁404。
.
三、除此之外,張亞中《兩岸主權論》頁8的引文「國家在其範圍內有宣稱不受其他限制和控制的自由,則必須同樣承認其他國家在其範圍內也有相同的自由。」【注釋是「F. H. Hinsley, Sovereignt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66), p.158.」】這段話和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4「國家在其範圍內有宣稱不受其他限制和控制的自由,則必須同樣承認其他國家在其範圍內也具有相同的自由」只有一字之差,在張亞中自稱看過原文的情況下,他的中文翻譯和楊永明翻譯的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將「具有」換成「有」,顯然構成抄襲。
.
四、同樣道理,張亞中《兩岸主權論》頁20的段落「國際法學界也開始強調民主制度是一項逐漸成形的國際規範,「民主統治」被強調為國家與政府合法性的構成要件之一。」【注釋是「Thomas Frank, “The Emerging Right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6, No.1 (Jan. 1992), pp.46-91.」】這段話,張亞中抄自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7的段落「國際法學界也開始強調民主制度是一項逐漸成形的國際規範,民主統治(democratic governance)被強調為國家及政府合法性的構成要件之一。」【注釋是「Thomas Franck, “The Emerging Right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86, No.1 (Jan. 1992), pp.46-91.」】張亞中除了把「及」換成「與」,其他地方一字不漏照抄楊永明。
.
五、同樣道理,張亞中《兩岸主權論》頁20-21的段落「更有學者指出政治參與權已經成為一項普遍性原則,應該受到國際法的保障。」【注釋是「Gregory H. Fox, “The Right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7(1992), pp.539-607.」】這段話,張亞中抄自楊永明<民主主權>頁147「福斯(Gregory Fox)更指出政治參與權(political participation)已經成為一項普遍性權利,而應該受到國際法的保障。」【注釋是Gregory H. Fox, “The Right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7(1992), pp.539-607.」】張亞中除了把「權利」改成「原則」,其他地方幾乎照抄楊永明。
.
凡是引用的文獻不是自己親手翻閱、而是從別人文章看到的,一定要加上「轉引」兩字,否則就是抄襲。這五個案例中,張亞中在注釋裡除了交代文獻來源,後面全都該加上「轉引自楊永明,<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頁XX」,但他都沒有。張亞中讀了兩個博士,必定了解學術規範,卻仍故意為之,有何資格動輒以「張老師」姿態教育別人?光是在《兩岸主權論》的其中一章,張亞中就有五個注釋抄自楊永明。有了這項紀錄,我很好奇張亞中在《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文化,1998)書裡引用的大量英文文獻,以及在《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台北:揚智文化,1999)書裡使用的大量艱澀冷僻的德文文獻,其中有多少處可能有類似這樣的行為?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icada (Taiw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icada 最新專輯《走入有霧的森林》Hiking in the Mist【10/30 正式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YlEEV0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6eeeq Bandcamp:https://goo.gl/7Ep9Qi 風潮音樂:htt...
蓋 亞 至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Ninestars 感應式垃圾桶」開團
#居家美觀必備 #我家變美了
👉下單連結: https://www.myselect.tw/c56htr
👉團購價:享原價6折~89折
👉團購價優惠(保固1年)
(1)滿額再折扣:團購價滿$1800,結帳金額享95折優惠。
(2)任選垃圾桶2個,加送電池4入;購買4個,加送電池8入;依此類推。
**加贈的電池,會拆箱放入垃圾桶內再重新封箱,商品因此拆箱過,但保証全新。
-------
終於找到兼具美觀又好用的垃圾桶!
垃圾桶在家庭裡面扮演著至高無上的角色 XDD. 沒垃圾桶怎麼生活勒? 只是...我之前垃圾桶都隨便買,套個垃圾袋就開始使用,但這樣真的不太好看,所以垃圾桶只會擺放在廚房還有浴室而已。 客廳餐廳我都不會放。 有了這個感應式垃圾桶,可以將醜醜的垃圾的網桶子裡面藏,加上可以隨開隨關的蓋子,把垃圾通藏起來,美美的垃圾桶變成裝潢的一部分,這樣就可以放在客廳了。 特別是有客人來的時候,客廳及廁所的垃圾桶 如果可以整齊美觀+蓋子,這樣真的令人視覺舒服很多啊!
這次開團的ninestars 感應式掀蓋垃圾桶,是美國非常受歡迎的居家清潔用品。它在美國亞馬遜,享有1萬多則的好評。最大特色是,丟垃圾時,手伸過去(我都懶得伸手,直接膝蓋彎起來就可以感應的到),蓋子自動打開,丟完垃圾,蓋子上的紅外線一旦沒感應到有東西在四周,蓋子就會倒數五秒關起來,防止異味飄散出來。而且蓋子感應超靈敏的,不會手伸在蓋子上方等待許久,很適合懶得彎腰掀垃圾蓋的人。XDDD
這紅外線自動感應掀蓋的垃圾桶,我已經使用了幾個月,到目前為止,開關都很順暢,沒發生過感應不良的問題。這是台灣公司代理的,提供1年保固,大家可以放心。
這次開團,有6款感應式垃圾桶,外觀、容量不一,適合擺放的地點,也會稍有不同。我試用過3款,都各自有不同的特點。
📌NINESTARS 防水感應垃圾桶 DZT-10-35S 白
(1)10公升容量,很適合放在餐廳或客廳。適用雙北市政府15公升的專用垃圾袋。
(2)紅外線自動感應式上蓋,可自由設定手部感應高度,從8-32公分都可以。手部遠離紅外線感應區域後,蓋子會倒數5秒自動蓋上,螢幕上會顯示倒數秒數。
(3)內外雙桶式設計,能將垃圾袋完美隱藏在內桶裡,若垃圾袋不慎破掉時,可以提出內桶,另外做清潔。不需要將整個垃圾桶,抱到水槽內清潔。 但就是得多一個動作把內桶取出來套垃圾袋,是會比較麻煩些。但可以讓家裡美美的,這樣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4)外觀防潑水設計,即便不小心沾到水滴,也不用擔心桶蓋上的電子螢幕短路。
(5)簡約外型,美觀耐看,搭配任何裝潢,都沒問題。
(6)若要蓋子長時間打開,只要按一下蓋子螢幕上的open就可以囉,要關上時,按一下close鍵,蓋子就自動關上。
📌美國NINESTARS防水感應垃圾桶DZT-7-2S
(1)容量7公升,寬度只有15公分,特別適合放在浴室或小空間內。我就是將這款小容量的感應式垃圾桶,放在浴室內。尤其客人來的時候,使用起來也會覺得很乾淨美觀。
(2)一樣有紅外線自動感應掀蓋設計,也能自行調整感應高度。
(3)一樣有防潑水設計,若放在浴室中,這點特別重要。
(4)採用垃圾袋壓圈設計,方便固定垃圾袋,避免垃圾袋過重脫落、或掉到整個垃圾桶下面。
📌美國NINESTARS感應式掀蓋垃圾桶12公升 DZT-12-5
(1)容量12公升,適合放在客廳或空間較大的地方。
(2)一樣具有紅外線自動感應掀蓋設計,也能自行調整感應高度。也採用垃圾袋壓圈設計,防止垃圾袋過重脫落或掉到底部。
(3)不鏽鋼外觀設計,這是與其他款式,最大的不同,若家中是走工業風設計的,這款不鏽鋼外型的垃圾桶,特別搭。
------------
👉下單連結: https://www.myselect.tw/c56htr
👉團購優惠: 請見上面文字或表單內容。
👉付款方式: 信用卡/ATM匯款
👉運費: 本島免運,外島運費$100,海外不寄送。
👉出貨時間: 09/23開始出貨,預計 10/07 (含)前出貨完
👉客服資訊(周一~五 AM10:00~PM3:00 國定假日不服務)
✔️ 臉書私訊 :吃土也要Buy https://goo.gl/SJApXd
✔️ E-MAIL: ibaobao0803@gmail.com
✔️ 客服 @Line: @vtr4310i (帳號有含@)
#請收到商品之後立即開箱_7日後不受理退換貨。
蓋 亞 至高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巍巍赫赫居廟堂之高者,囂囂然於內、硜硜然於外,大肆宣揚:「台灣再次擊退病毒!」之餘,竟無片刻反思或懸念,憫恤國人所承受的代價。何以大地渾厚,百姓竟如履薄臨淵?何以穹蒼高遠,眾生卻是佝僂伏行?防疫破口這筆帳,台灣民眾應向夸言「負責」,實坐糜廩粟的尊貴高官聲討。>
儘管新冠病毒疫情的經濟成本難以估算,唯有嘗試估算,麵包與魚如何支配的經濟決策討論,方纔能有理性依據。上周於本欄《疫情何價?》一文,筆者拋磚引玉估算,疫情在台灣的經濟成本以1兆起跳,可能高達19兆。然更有意義、但難上加難的問題是:「防疫破口究竟何價?」
根據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於今年6月所發布之研究報告,疫情經濟成本之估算,至少應涵蓋四個主要層面。
首先,計算產出(財貨或勞務)的減少。《經濟學人》雜誌今年1月,比較「世界銀行」於2020年1月全球疫情爆發前所預測之GDP,與實現之GDP兩者間的差異判斷,2020年疫情爆發所造成之產出損失,為全球GDP之6.6%。
台灣於今年5月防疫破口發生前,並沒有嚴重本土疫情;以《經濟學人》雜誌所估計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對於GDP之影響數,乘上台灣三級警戒天數、再除全年天數,概估台灣於三級警戒期間,產出的減少為GDP之1.32%(6.6% × 73 ¸ 365)。套用主計總處8月GDP最新預測數,台灣於三級警戒期間,產出之損失為2,846億。
第二,計算各級政府機關、國營事業與特種基金為疫情防治,以及紓困振興所投入的所有資源。簡化起見,忽略各級政府一般預算中,為因應疫情警戒升級之額外支出、不考慮國營事業費用減免損失、也不納入地方政府對於紓困振興加碼之支出,僅計算中央政府於三級警戒期間新增之特別預算額度4,200億(紓困4.0支用與五倍券所須)。
第三,量化不幸染疫死亡者的生命價值或染疫對個人健康造成永久性傷害之損失。染疫對個人健康造成永久性傷害的損失,雖能以工作能力喪失程度來量化估算,但因欠缺統計資料,無法納入考慮;僅計算染疫不幸死亡者之「統計生命價值」(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VSL)。2000年後,台灣較具學術公信力之VSL估算結果,介於1,533萬至4億1,241萬之間;如此大的差異,讓人莫衷一是。
本估算改以布魯金斯研究院今年6月發布報告中,用來計算全球經濟成本所使用之VSL為基準—每人命500萬美金。台灣於三級警戒期間,每日新增死亡數合計為774人,以美元台幣匯率27.5換算,染疫死亡者之經濟成本為1,064億(500萬 × 27.5元 × 774)。
第四,計算疫情對於教育與訓練造成影響,而使勞動生產力下跌之損失。三期警戒對於專科及大學以上學生之學習與在職人員之工作訓練的影響,忽略不計。根據世界銀行於2020年6月所公布的研究報告,在最樂觀情境(遠距教學對策成效良好)下,校園關閉3個月,於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對於國小至高中階段學生,每人平均終生收入損失折現金額為6,965美元。
台灣自5月19日進入全國三級警戒,至該學期最後一天7月2日止,校園關閉45天;換算國小至高中階段學生每人平均終生收入損失折現值為3,483美元(6,965美元 × 45 / 90)。根據教育部統計,109學年度國小至高中階段學生人數238萬,以美元台幣匯率27.5換算,概估台灣於三級警戒期間,校園關閉造成經濟損失為2,281億(3,843 × 27.5元 × 238萬)。
最後,其他諸多直接、間接與外部成本全都忽略不計,僅上述四項金額加總,保守估計台灣疫情破口之代價為:1兆391億;相當於全台2,350萬人口,不分男女老幼,每人負擔4萬4,218元。
蓋 亞 至高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icada 最新專輯《走入有霧的森林》Hiking in the Mist【10/30 正式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YlEEV0
誠品網路書店:https://reurl.cc/K6eeeq
Bandcamp:https://goo.gl/7Ep9Qi
風潮音樂:https://reurl.cc/6gv996
數位各平台彙整:https://fanlink.to/CCD-01
Worldwide edition on flau's Bandcamp:
http://smarturl.it/Cicada-HikingMist
🌲Cicada 新專輯巡迴《走入有霧的森林》🌲
2019/11/29(五)台北Legacy 👉🏻 https://reurl.cc/alqDe7
2019/12/14(六)高雄LIVE WAREHOUSE 👉🏻 https://reurl.cc/8lvV97
2020/01/18(六)台中Legacy 👉🏻 https://reurl.cc/oDR3KD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在邁入第十年之際,Cicada從大海走向山林──
日出、濃霧、傾盆大雨、夕陽雲海⋯⋯
都引領著他們,一步又一步,俯瞰我們的家。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_____________
導演:程紀皓
攝影:陳韋翰、程紀皓
剪接:程紀皓
調光:周佳聖
高山嚮導:王晧瑜
作曲/鋼琴:江致潔
大提琴:楊庭禎
小提琴:許罡愷
木吉他:謝維倫
中文文案:林宛縈
英文文案:江致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來電答鈴
329727 走入有霧的森林
329728 夕陽消失之前
329729 降落在金黃色草坡
329730 俯瞰我們的家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代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台灣大哥大: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選擇(來電答鈴或原音鈴)產品下載
台灣之星: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亞太: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遠傳: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六碼答鈴代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lyIutBXq4/hqdefault.jpg)
蓋 亞 至高 在 Cicada (Taiw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了新專輯,Cicada在2018年六月一起到嘉明湖,開啟以山林為主題的創作。
🌲Cicada 新專輯巡迴《走入有霧的森林》🌲
2019/11/29(五)台北Legacy 👉🏻 https://tinyurl.com/yylherqf
2019/12/14(六)高雄LIVE WAREHOUSE 👉🏻 https://tinyurl.com/y627934q
2020/01/18(六)台中Legacy 👉🏻 https://tinyurl.com/y3hhxzx2
“Hiking in the Mist” is a hiking journal Cicada wrote with music for the mountains in Taiwan. Cicada walked through misty forest, rested by streams, admired clouds during sunset in North Dawu Mountain and encountered sunlit grassland at Qilai south peak. They hiked up to the ridge line overlooking the city, met wildlife in the cabin, experienced pouring rain and snows in cirque...
Growing up in an island with more than 260 peaks over 3000 meters in height, it's always been in our mind to be surrounded by nature and write about the mountains. At the 10th year of Cicada, we arise from the ocean and step into the forest. Everything we experienced in the wilderness led us to seek within.
在邁入第十年之際,Cicada從大海走向山林──
日出、濃霧、傾盆大雨、夕陽雲海⋯⋯
都引領著他們,一步又一步,俯瞰我們的家。
走入山林的他們說: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罡愷
「逃離都市進到山裡,原來還有更多值得在乎的事。」 ─── 桃子
「另一個全新於尋常的世界是如此的靠近。」─── 謝維
「感受山與海,才能理解我們從何而來。」─── 致潔
山說:
「我帶給你的禮物是無盡的美景。」
「世界如此遼闊,我會包容你的一切。」
「我想讓你知道富饒的意義,帶你用不同尺度和價值觀衡量事物。」
「這是一張讓你聆聽、感覺、靠近我的專輯。」
從第一張 EP 開始,Cicada談感情、聊動物、踏察西海岸、潛入太平洋……直至2019年 ,全體團員以雙腳深入臺灣的山脈,負重尋找創團十年的至高美景。為了《走入有霧的森林》,他們揹上自己的恐懼和慾望,臣服於未知的身體和天候條件;上行、下行、日升、日落,一行人自願受苦、積極做工,將一幕幕依時序開展的山中光景與體感經驗譜成彼此共享的登山日記:
中海拔的迷霧林道、終年有水的水源地、浮在雲海與光暈上的斷崖、日出閃耀金黃的頂巔、收攬左右視野的稜線、樹根與石縫交會處的綠色鋪面、烏雲聚集的驟雨一瞬、深夜山屋裡的非人派對、白雪覆蓋的無人圈谷……山行者們謹慎、迷茫、雀躍、坦然、清晰、安詳、靜默……
究竟你我所能聽見的,是山的聲音,還是登山者的聲音?是自然的召喚,還是人們自賦意義的追尋?是誰的意圖?誰的堅決?誰的山色?誰的光環?誰的壯麗?誰的悸動?
答案也許在山裡,也許不在,然而唯有親身走進山中,往高處爬向海拔三千,人們始能憶起這些人為限度中所能觸及的無盡風景,甚者,讓經驗與體感匯聚於指尖,祈請那既可獨享、亦可合鳴的樂句與聲息自然降臨。
_____________
導演/攝影/剪接:林艾德
作曲:江致潔、謝維倫
大提琴:楊庭禎
小提琴:許罡愷
木吉他:謝維倫
鋼琴:江致潔
高山嚮導:吳佳穎
中文文案:林宛縈
英文文案:江致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來電答鈴
329727 走入有霧的森林
329728 夕陽消失之前
329729 降落在金黃色草坡
329730 俯瞰我們的家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電信: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歌曲代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台灣大哥大:手機直撥803→按4 輸入歌曲簡碼→選擇(來電答鈴或原音鈴)產品下載
台灣之星:手機直撥700→按4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亞太:手機直撥560→按2→按6 輸入歌曲簡碼(僅提供來電答鈴產品下載)
遠傳: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六碼答鈴代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cada's FB: http://www.facebook.com/cicadataiwan
http://www.cicada-tw.com
cicadatw@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8IWlIVktp0/hqdefault.jpg)
蓋 亞 至高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都市傳說】5個馬來西亞吉隆坡猛鬼凶宅 | 探靈隊愛到的猛鬼鬼屋 | 【無奇不談#12】Skylai Tv
5個馬來西亞吉隆坡猛鬼鬼屋
0:19 淡江高峰塔公寓(Highland Tower)
淡江高峰塔位於雪蘭莪州安邦的淡江地區(ulu klang)。
在1993年12月11日,淡江高峰塔甲座公寓在下午1點時分倒塌。
而倒塌的原因經過調查發現是當地範圍的土質鬆軟,再加上當時連續的大雨,最終引發土崩。經過兩個星期的搜索和搶救,最終有48人死亡,僅3人被搶救。該事件也導致免於災難的乙座和ç座公寓列為危樓,所有的住戶都被逼搬遷。
但至今為止,這兩座剩餘的公寓並沒拆除,許多探靈隊都愛到這裡探靈,當然也傳出了不少靈異故事。
1:01 Bangsar Bukit Tunku鬼屋
這間鬼屋在是一間荒廢了的豪宅,附近都長滿野草,連鐵柵也被野草堵住了。
據說大約20年前,一對洋人夫婦住在那裡,丈夫不知為何把妻子殺害了還肢解,埋在屋外土地,最終被揭發了。傳說在案發後到現在,每晚可隱約聽見婦女的哭聲。後來有人買下洋房,在裝修時卻頻出意外,裝修外勞曾在晚上驚見凌空的染血人頭。事後經過高人的指點,屋主把屋頂掀開照曬太陽驅邪,但是卻在短短的時間內,屋內重新長滿野草和寄生植物,把屋子重新掩蓋起來。後來這間屋子也不了了之,再次荒廢。據說曾有兩人打賭入內探險,結果一人瘋了,一人從此下落不明。
1:58 甲洞第七路凶宅(Jalan 7)
這間獨立式洋房位置於Desa Complex(Fajar)附近的住宅區,該屋殘破不堪,該四周被雜草圍繞,更被果樹遮蓋,陽光幾乎無法照進屋內。而且據說每到午夜時分,還會聽到屋內傳來陣陣令人毛骨悚然的抱怨聲。相傳這家凶宅原本是住著和樂融融的一家人,可是不知何故一家人突然為錢起爭執而互相殘殺,最終釀出命案。長達30年來,很多人想買下這間洋房卻不斷遭遇靈異事件,加上曾經有外勞在此借宿時也不斷發生意外,導致這家豪宅的鬼故事不脛而走。曾經有記者帶著師父去看這家凶宅。師父說這房子的風水格局極為凶險,大門上門的橫梁就如一把利刀,每天進屋子的人都會被砍一刀,造成健康受影響與家庭不合。在參觀屋子時,師父當時還突然聽見一股男子聲音傳來耳邊,告訴他自己的車子被偷,還被親戚殺害......由此可見,這家凶宅裡的冤魂死得多麼的不甘心。
3:07 莫娜芬迪(Mona Fandey)的居家
莫娜芬迪生前是位女歌手,但同時也是修練黑巫術的瘋狂女巫師。在1993年,她謀殺了當時的一位政治家拿督馬茲蘭(Mazlan Idris)。案件發生的時候,她指示馬茲蘭躺在地面上,並會施法讓這位政治家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利。結果當他閉上眼睛時,她狠狠地砍斷了他的頭,之後還把他肢解,埋在她彭亨州家中的儲藏室地下然而,她在法庭受審,被處死前,她說到自己永遠不會死。所以至今,她的房子聲稱,因她所修練的黑巫術而常常遭鬼怪作祟。
3:49 孟沙杜麗路凶宅(No. 20,Jalan Turi,Bangsar)
這間殘破不缺的洋房在荒廢前曾經發生了一起冷血命案。在1993年4月23日,一名美國家庭的保鏢殺死了兩名小孩以及他們的女傭。隨後,他還將他們的屍首斬塊,然後拋進這間洋房的化糞池內。東窗事發後,該保鏢也很坦然地承認了其罪名。至今,據傳經過的路人,仍然看可見孩子們的身影於大門口,而且偶爾還會聽到孩子們呼救的慘叫聲....
推薦影片:
【都市傳說】亞洲4大猛鬼公路|路上驚見在啃食著人頭的女鬼!公路靈異事件|【無奇不談#11】Skylai電視https://goo.gl/SYsXwk
10個危險恐怖都市傳說遊戲(一)|召喚幽靈的方法,通往異世界的電梯https://goo.gl/iSLSBQ
馬來西亞雲頂最恐怖女鬼咬人頭之傳說「你是當地人也為必懂」https://goo.gl/vGNj9y
Skylai Tv喜歡的頻道:
Henhen電視
奇怪的仙人掌
ONFM
PowPow教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zg37XCr24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