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師的好康推薦~兩喜號
疫情的關係已經好久~沒來龍山寺啦!趁天氣好出門走走,曬曬太陽,但我卻被「兩喜號」的香味吸引過去,⋯⋯餓了🤤,那就先吃一波吧!結果都怪太香了,我點的份量,店家直接安排我坐四人坐的位子🤣,饞師我是自己吃啦!
紅燒虱目魚肚
愛吃海鮮的我這可是我的第一首點,但其實我點了後有點後悔,因為我比較愛吃清蒸或乾煎的虱目魚肚啦!但都點了,就吃看看吧!本來以為紅燒會把虱目魚肚的鮮甜味蓋過去,結果完全沒有,反而讓虱目魚肚變的超級無敵下飯的,好吃到我都想再點一片啦!😋👍🏼
養生人蔘雞湯
湯是我必點的,這個人蔘雞湯真的超濃郁,味道非常足,湯也被燉煮出滿滿的雞汁,加上人蔘的香味,感覺喝完精神飽滿了起來,唯一可惜是湯是一人份,這對饞師子喬我來說根本不夠喝啦!這個以後去一定要點個兩碗才行
魚酥焿湯
記得小時回台南,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們吃許多台南美食,魚酥也是其中一個,帶著滿滿的回憶,我也點了一份,除了它的外型很方正以外,口味真的跟我小時後吃的差不多,非常古早味,讓我覺得可以加點米粉或冬粉會更讚喔!(也能額外加點米粉、冬粉、麵,只是我真的點太多啦!)
滷肉飯
我就是被這味道吸引進來的,其實我已經好幾年沒吃滷肉飯啦!因為現在很多做的口味我都不愛,但這個味道⋯讓我想試試。果然這就像我小時候吃的一樣,滷汁滿滿的肉香味,被滷汁浸泡過的白米閃耀著褐色的油光,一直對我招手
米粉炒
到底為什麼我點了滷肉飯又點它啦!?🤣我一定是太餓,腦抽了,不過我很慶幸我有點它,多加了一大匙蒜泥後,我就這麼的吃光啦!😋(我喜歡米粉炒加蒜泥啦!)
現炸牛蒡天婦羅
感覺好像整桌沒青菜,牛蒡算是青菜吧!不過這道超適合當下酒菜或是看電視時的小零嘴喔!外酥的口感,不油膩,讓我一眨眼就吃光了
燙青菜
其實只是為了營養均衡才點的,但他多加了炸蒜頭在上面,整個香氣大大提升,整盤吃光光
這是一家我食物讓我有滿滿懷念感的店,雖然沒有什麼網美式的裝潢,但樸實的美食更讓人感到溫暖
兩喜號
IG:@liangxihao1921
電話:(02)2336-6887
總店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45號
營業時間:疫情期間暫停營業,請至西園店(兩分鐘路程)
電話:(02)2336-1129
西園店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94號
營業時間:AM10:00-PM22:00(疫情期間調整)
《以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所提到的任何資料會因人而異》
#老台北經典 #百年改造計畫 #品艋舺嚐兩喜 #一碗兩喜百年獨味 #百年老店 #台灣美食 #台北美食 #龍山寺美食 #萬華美食 #艋舺美食 #外送 #早餐 #午餐 #晚餐 #宵夜 #兩喜號 #兩喜點 #魷喜君 #丸米醬 #總統級美食 #親子餐廳 #liangxihao #cutaway #ubereats #foodpanda #Food #Foodie #相機先食 #手機先吃 #愛自己 #girl #饞師子喬 #饞師的好康推薦 #饞師 #好康 #推薦
💜 #IG:#evakuo411
💜 #FB粉專:#子喬小天地
💜 #YouTube:#郭妍希。子喬
同時也有8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樸樹咖啡 電話:02 2306-6308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95-3號 營業時間:am11:00 - pm19:00 公休日:FB粉絲團公告 FB粉絲團:https://m.facebook.com/victorypurecoffee/ 關於: 樸樹咖啡的誕生 「勝利基金會」長期致力於「...
萬華區廣州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9月20日晚上8點24分,中秋節前夕,月圓之夜;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和梧州街口,艋舺夜市一隅。路口的頂級甜不辣隔壁,屋前有種植椰子樹的房舍,是完工於1950年的仁濟醫院(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舊院。(張哲生 攝)
台北仁濟院之起源,可追溯至清代的窮民救治機構,其前身為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慈善機構。
1866年,設立保嬰局,一開始收容無辜女棄嬰,後改為恤救貧兒童。
1870年,設立育嬰堂,收養棄嬰、孤兒,以及貧苦無以教養之子女。
1875年,設立回春院,主要收容救濟行旅病人。
1879年,設立養濟院,為賑濟鰥寡孤獨及殘廢無告之窮民。
1886年,設立同善堂,主要為客死台北之軍官、旅人提供停柩之所。
1899年(日明治32年)5月3日,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合併為「台北縣立仁濟院」,於艋舺育嬰堂原址(今台北市廣州街243號),後因地方改制而更名為「台北仁濟院」,並在1904與1905年,分別併入回春院及保嬰局。
台北仁濟院重要的史蹟文物「淡北育嬰堂碑」,是在1870年(清同治9年)時,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陳培桂創設育嬰堂,收置棄嬰、孤兒及孤苦無依子女,故刻立碑文「艋舺新建育嬰堂碑記」以紀念其落成。後於1972年至1975年間,因興建仁濟醫院新大樓,「淡北育嬰堂碑」重新出土,於是,文獻會為重彰古蹟蕃衍文化,則於1975年撰立「淡水育嬰堂碑沿革記略」碑文以紀念之。目前上述這兩塊碑文被並列鑲嵌在仁濟醫院大門口西側的牆上。
台北仁濟院在日治時期是頗具規模的社會慈善救濟機構。救濟、收容對象為當時廢疾、病傷、老衰、幼弱之人民。在台北、基隆、宜蘭、羅東設立診療所,實施定期巡迴施診並於交通不便地區委託當地醫師進行義診。並收容行旅病人、結核病患者,補助盲啞教育及窮苦民眾之育幼教育經費。
1922年,台北仁濟院搬遷至崛江町(今西園路),收養鰥寡孤獨及廢疾無告之貧民,並辦理施療及診療、地方巡迴義診、行旅病人及精神病患免費收容、盲啞生與兒童教育委託業務,和精神病療養所,為台灣地區最早之精神病院。並於基隆市、宜蘭市及羅東街分設診療所醫治偏遠地區的民眾,及設立台北收容所,施療收容精神病及結核病者。
1923年,台北仁濟院設立台北施醫所,並於今廣州街200號位址設立16床之木造平房病室、X光室及開刀房。
1937年,增設病房、X光室及開刀房,以綜合醫院形式提供醫療服務。
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台北仁濟院,台北仁濟院辦理法人登記,改名「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以「仁心濟世」為宗旨,仍戮力於醫療及社會福利。其設立之附設機構包括:附設仁濟醫院、附設仁濟安老所、附設新莊仁濟醫院,以延續清代以降之社會慈善救濟精神。
1950年,為推動仁濟醫院現代化,將廣州街200號原有木造建築進行拆除,改建為磚造二樓新廈,設立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簡稱仁濟醫院),並於1951年1月落成啟用。
1955年,完成精神療養所擴建,並將精神療養更名為「附設仁濟療養院」。
1968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日本九州嬉野病院締盟姐妹醫院。
1969年,位於舊院東側的四層樓總院大樓落成。
1972年,為擴大醫療服務,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於舊院對面(廣州街243號、華西街口旁),興建地上11層、地下一層之醫療大樓,興建工程耗時5年完成。
1976,為擴增醫療服務與提高醫療水準,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私立台北醫學院(現台北醫學大學)簽定「醫療合作合約」。
1977年11月12日,坐落在舊院與總院大樓對面(廣州街243號)的新式仁濟醫院大樓正式啟用。
1983年,增設復建科。
1985年,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落成並正式啟用。
1987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與台北護理師護士公會簽定「居家護理合約」,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2002年,仁濟安老所改建完成,並擴大安養服務。
2005年,台北仁濟院附設仁濟醫院及仁濟療養院新莊分院與台大醫院訂定醫療合作協議。
2006年,台北仁濟院總院於現址進行仁濟醫院大樓整建。
2010年,仁濟醫院大樓整建完工。
2012年,成立台北仁濟院社區健康營造小組。
台北仁濟院自前身保嬰局創立(1866年)至今已有150年歷史,除秉持仁心濟世之精神外,並遠瞻未來,期能成為國內聲譽卓著之公益慈善團體。
萬華區廣州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9月6日午後2時,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艋舺龍山寺對面艋舺公園的水舞表演中。(張哲生 攝)
1927年,艋舺龍山寺完成整修,其對面新闢建完成的艋舺龍山公園,隨之啟用,落成典禮是在當年的12月24日舉行。
艋舺龍山公園今名艋舺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公園北面隔廣州街與艋舺龍山寺相望,西面為西園路,南面隔和平西路三段與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大樓相望;東面隔和平西路三段100巷,與西三水街市場相望,其總面積達13,618平方公尺。
艋舺龍山寺是泉州安海龍山寺之分靈寺廟,主要奉祀觀世音菩薩。據傳,清代雍正年間有渡臺移民將所佩帶的香火袋掛在樹上,多次於黑夜裏發光顯靈,遂有建寺之倡議。
1738年(清乾隆3年),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臺灣,在艋舺合資興建龍山寺。
1740年(乾隆5年)艋舺龍山寺完工,由於地形為風水上的美人穴,遂於寺前開鑿一蓮花池,形成所謂「美人照鏡」。
清仁宗嘉慶年間,臺北發生大地震,艋舺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清同治6年),艋舺龍山寺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此次修復後,艋舺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部分空間被移用當作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
1919年(大正8年),艋舺龍山寺住持福智法師見到龍山寺老舊破損,空間被充為公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的董事長,翌年展開重建,聘請當時頂尖的大木匠師王益順、石匠師辛阿救,打造今日艋舺龍山寺樣貌的基礎。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龍山寺進行整修工程,並於寺前闢建公園,以龍身噴水池作為鏡池。
1927年(昭和2年)12月24日,艋舺龍山寺整修工程與寺前公園之闢建均完工,並舉行落成啟用典禮;寺前公園定名為龍山公園,為眾多臺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一。
艋舺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大正34年)的二次大戰空襲中全毀,戰後才進行修復。
1968年(民國57年)8月,龍山商場設立於龍山公園內,此為第一代的龍山商場。
1992年(民國81年),臺北市政府回復該用地為民俗公園(萬華十二號公園),並於地下興建捷運龍山寺站與龍山寺地下街;於是龍山商場內的大部分商家於1993年(民國82年)12月遷移至萬華車站北側廣場(臺鐵萬華車站前B區)的新建大樓內,此為第二代的龍山商場;等到2004年(民國93年)萬華區行政中心大樓完工後,龍山商場內的攤商於2004年(民國93年)11月遷入該大樓的地下一樓與一至三樓,成為第三代的龍山商場,平均每層樓有30家攤位店舖,地下一樓設有通道與臺北捷運龍山寺站相連。
1995年(民國84年),市府委託羅墀璜建築師規劃萬華十二號公園。
1999年(民國88年)2月14日,公園開工動土,由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主持,工程費時6年。
2005年(民國94年)1月22日,定名為「艋舺公園」的萬華十二號公園正式啟用,目前公園北側(艋舺龍山寺正對面)在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之間每逢整點會有15分鐘的水舞表演,入夜之後,常可看到為數不少的民眾在園內休憩。
萬華區廣州街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店名:樸樹咖啡
電話:02 2306-6308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95-3號
營業時間:am11:00 - pm19:00
公休日:FB粉絲團公告
FB粉絲團:https://m.facebook.com/victorypurecoffee/
關於:
樸樹咖啡的誕生
「勝利基金會」長期致力於「身障者就業」的領域,特別透過多元的職種開發與提供,讓身心障礙者在職業重建的過程有更多樣化的選擇與發展,力求「激發身心障礙者發揮生命潛力,創造價值」。
「勝利」專注於身心障礙者的就業開發服務,一路開展出資料建檔、居家遠距職訓、數位印刷、視覺設計、手工琉璃、加油站、便利商店、手工甜品等多項事業體。「勝利」旗下事業體,強調「工作價值」,期望身障夥伴經由行動產生產能,努力設法贏得工作的尊嚴。
「樸樹咖啡」的成立源起
有感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外加國際級或本土新創等品牌的氣氛營造,已讓咖啡館成為常見的台灣街景之一。而近年來超商現煮咖啡等平價咖啡的興起,更讓喝咖啡的風氣更加速普及化。
2019年成立「樸樹咖啡」,致力於咖啡烘培的手作經營,期許藉由「樸樹咖啡」的開發,提供身障者適切的工作機會。
#Meck大叔#樸樹咖啡#曼特寧咖啡
萬華區廣州街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店名:KA•CHI糯米炸—台北創始店
電話:0989-316-32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73巷74號(西園國小門前的街道 上)
舊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88號中間攤販
營業時間:pm14:00 - pm21:00
公休日:星期日
IG粉絲團:https://instagram.com/ka.chi_2020?igshid=4k4lk6bof37r
關於:
當世界不斷在走,讓懷念味道使你停留。
#Meck大叔#KACHI糯米炸#糯米炸
萬華區廣州街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店名:KA•CHI糯米炸—台北創始店
電話:0989-316-32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73巷74號(西園國小門前的街道 上)
舊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88號中間攤販
營業時間:pm14:00 - pm21:00
公休日:星期日
IG粉絲團:https://instagram.com/ka.chi_2020?igshid=4k4lk6bof37r
關於:
當世界不斷在走,讓懷念味道使你停留。
#Meck大叔#KACHI糯米炸#糯米炸
萬華區廣州街 在 伯爵的甜羹- 謝謝帶來的禮物🎁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54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謝謝帶來的禮物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54號營業時間:10:00~21:00 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步行5分鐘地標:和平醫院、剝皮寮歷史街區、龍山國中、老松國小. ... <看更多>
萬華區廣州街 在 台北市萬華三水街、廣州街一帶茶室林立!艋舺人與人的親密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阿公店(茶仔店)、流鶯聚集的台北市 萬華 老街,一到傍晚,巷弄內聚集三三兩兩「站壁」女子,見到走進巷內的男性,都會一個個湊上前問:「要不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