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全捐
緬懷將軍風骨
國軍秋祭忘唱國歌
這譲我想到一段早年的將軍故事
日前清早爬陽明山絹絲瀑布步道
遇到一群熱情山友
其中有一位是已故前空軍總司令、華航董事長烏鉞的公子
大家開心的聊了一會兒
也讓我想起一段有關「轉型正義」的故事
現在的中華航空公司
是於1959年由一批資深空軍軍官所創立
當時登記資本額僅40萬
華航初期只有2架PBY水陸兩用機
及C-45、C-46運輸機各1架
飛行器及飛行員都是向空軍借調
C-45原用於載貨
後來委由台北一間家具行
改裝為50多人座的客機
可見當時華航資源之拮据
靠著對國家的強烈使命感
華航以老舊的飛機
從支援金馬前線運輸
執行寮國、越南及高棉戰地空中任務
到陸續開闢國內外航線
篳路藍縷,艱苦經營
從無到有的開啟了台灣的民航事業
華航在成長茁壯的過程中
雖受政府低利貸款等扶助
及草創期的軍方物資支援
但除此之外
經濟上完全自力更生
到了1988年
華航成立近30年
公司規模已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必須面對的問題來了
當年胼手胝足創業的股東們
許多陸續過世
為了維持股份有限公司的型態
名義上股份還掛在
原始股東或繼承人身上
形成了「人頭」股東的特殊情況
這些股東數十年來雖擁有股份
但僅領取象徵性的車馬費
均未分取股利
但若持股人動了私心
要將股份「據為己有」
也還真的沒輒
然而
華航自創始元老到後繼者
憑著對國家、對華航的忠誠
無一對「法律上持股」懷有私慾
1987年底
早年曾任華航總經理
時任華航董事長的烏鉞
代表全體董事拜訪陳長文律師
請他研究提供
可確保華航永續經營的方案
陳長文建議
股東把股票捐出來成立「財團法人中華航空發展事業基金會」
秉持著當初創辦華航不謀私利的傳統
所有股東都同意捐出近40億元的股票
(當年的40億可是天價)
成立航發會為華航新股東
讓華航維持民營公司型態
航發會並同時肩負起
協助國家航空事業發展的使命
烏鉞等27名股東
對40億的股份毫無眷戀
心中只想著
怎麼對國家最好、對華航最好
高風亮節,讓人欽佩不已
這項方案
獲當時已臥病在床的經國先生同意
解決了華航非官非民的問題
是真正化解歷史爭議的轉型正義
對比之下
轉型正義在當今喊得響亮
但展現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光景
不見正義,只有鬥爭清算、強取豪奪
政客掏空國產,政黨寄生國家
令人唏噓
華航資本額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學城物流從公股轉為紅色資本入侵一案,事關我國國安甚鉅,然而自事件披露後至今,藍綠持續噤聲。為讓整起事件能讓國人更加清楚,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邱顯智、立法委員 陳椒華與王婉諭三位委員,特於今(27)日特別邀約相關部會,以記者會直播形式,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總統府與華航均表明不克出席,與會官員回答避重就輕,讓整起科學城物流紅色資本入侵案,更加疑雲重重。
⚠️ 疑點一:總統府國策顧問可以找台糖、華航高層,到執政黨中央黨部喬科學城物流股權交易嗎?
2016年,益州化工董事長,同時也是新北市小英之友會總團長秦嘉鴻,就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在2017年3、4月間,新竹物流將6.07%的科學城物流股份賣給益州化工,減持科學城物流的股份,但同時在8月的時候新竹物流將華航釋出的股份全部吃下來,如此舉動令人費解。
今日記者會,總統府以「並非立法院監督對象」為由不派員出席,時代力量予以尊重,但仍呼籲府方應儘速回應下列疑問,不要規避。
➡️秦嘉鴻身為國策顧問,可以找台糖、華航喬科學城物流的股權交易嗎?
➡️這是身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的職權嗎?總統府不請國策顧問出來說明清楚嗎?
➡️總統府國策顧問秦嘉鴻先生,可以將台糖、華航的高層叫到執政黨的中央黨部去喬科學城物流的股權交易嗎?
⚠️ 疑點二: 關於「華航為何決定售出手上26%持股給新竹物流 導致科學城物流成為民營企業」
2017年8月,華航售出手上全部26%持股給新竹物流,導致原為泛公股事業的科學城物流,頓時成為民營企業。針對此一關鍵決定,華航表示不克出席記者會說明,表明因科學城物流實非華航核心轉投資事業,相關投資及處分均依照 「華航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辦理,相關資產處分均有經過華航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通過,僅以上述回答作為迄今對外界的回應。
然而,經查明後時代力量卻發現更多令人不解之處,時代力量呼籲華航儘速對國人說明下列疑點:
➡️科學城物流營運績效穩健且現金股利豐厚,甚至在華航 2017 年年報中列載,科學城物流是與華航營運依存度高的企業,為何華航轉身就表示科學城物流並非核心轉投資事業,並且要一次性出脫手上的26%股權?出脫股權是否有事先通知交通部?
➡️在討論此事的董事會上,此案僅只是董事們聽取報告的「報告事項」、而非進行實質討論的「討論事項」,其原因為何?華航針對此次交易發布的重訊中,#皆無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通過日期,與 #華航所言有經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通過相悖,又是為什麼?而時任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對媒體表示,科學城物流股權交易案有政治力介入,指的是哪些政治力?
⚠️ 疑點三:關於「華航釋股科學城物流,台糖擁有優先承購權卻決定不予以使用」
該政策決定攸關科學城物流是否就此由泛公股公司變成民營事業,然而決定該重大政策的台糖,表示此決定只是向董事長口頭報告,並無任何會議記錄。
台糖以稿代簽發文給國營會說明不行使優先承購權,並請國營會「鑒核」,國營會卻只回文「洽悉」。也就是說,台糖向國營會報告該決定並請示是否同意,國營會卻回一個「知道了」。這樣文不對題、規避責任的答覆,就是我國政府監管國營事業的方式嗎?
對此文不對題,是否接到國營會「知道了」的解釋,即當作「同意」而未進行後續確認,台糖副總經理顧孝柔在記者會上並未直接回應,僅解釋台糖原本就持有 26% 科學城股權,經評估及詢問南科管理局及科學城物流公司,因不存在官股及公營企業須持股過半,才能獲得南科管理局給予優惠的問題,若要認購則因增列預算需時間處理而無法配合,所以確認無行使優先承購必要後呈報國營會。
在今日記者會上,台糖完全迴避為何只有口頭報告,卻沒有會議記錄的問題,也迴避何時知悉華航售股的問題。經陳椒華委員一再逼問,台糖表示是2017年6月23日收到華航公文才知售股情事。事實上台糖時任董事長黃育徵,早已知道華航要出售科學城物流股份。台糖至此仍企圖掩蓋事實真相,令人遺憾。
⚠️ 疑點四:關於「嘉里大榮的上層股權變動,疑點重重」
今年二月,嘉里集團與中國的順豐集團共同發表,要將旗下的嘉里物流聯網賣給順豐集團,同時嘉里集團將原本屬於嘉里物流聯網的台灣業務,也就是嘉里大榮,賣給旗下另一個分支嘉里控股。請問投審會,嘉里大榮的上層股權變動是否需要申報?
投審會副執行秘書呂貞慧雖於今日記者會上表示「4月就開始調查」、「股權分散、目前查無陸資」。但事實上,依據投審會的公文表示,今年2月嘉里大榮董事長沈宗桂就已兩次私下拜會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投審會說有提醒嘉里大榮未來如果有涉及中資,應事先向投審會申請許可。
此外,4月6日投審會官員還到嘉里大榮公司參訪招商。
對於許多民團早在2020年就已在外疾呼有紅色資本涉入的嘉里大榮,投審會若認為需要調查,還會私下接受拜會嗎?還會去積極參訪招商嗎?
再者,公文中投審會也代替嘉里大榮解釋,嘉里集團預計於今年9月1日才會主動向投審會申請。然而時代力量認為,投審會作為外資審查機關,不應替企業解釋和發言,而是在發現疑點的當下,針對疑點主動去調查及審查。
投審會今日的4月開始調查說,根本是在護航嘉里大榮,這絕非掌管我國投資許可審查權責的投審會該有的態度。
另外,嘉里大榮股權案讓外界質疑的地方還包含:
➡️ 直接持有嘉里大榮39.25%股權的台灣嘉里投資,實收資本額僅2億,如何持有將近80億價值的嘉里大榮股份?投審會是否有審查背後的資金來源與最終受益人?
➡️ 在順豐集團與嘉里集團的深度共管合作之下,順豐集團對整個嘉里集團,以及對台灣嘉里大榮的實質影響力跟控制力,都不止表面上的股權結構那麼簡單,對此,投審會如何審查順豐集團對於嘉里大榮的實質影響力與控制力?
➡️ 這次的交易案中,嘉里物流聯網將持有的嘉里大榮股權,賣給嘉里控股新成立的Treasure Seeker Group時,為何未審查最終受益人和資金來源?
時代力量呼籲經濟部投審會,對於嘉里大榮的上層境外投資人的股權變動,應依法要求嘉里大榮速提申請。依《外國人投資條例》第8條之規定,以及投審會與金管會97年3月4日研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業務分工後續執行規劃」會議之結論,無論是「外國人或華僑投資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單次投資取得投資事業10%以上股權案件」、或是「原經投審會核准之股權情形產生變動案件」,均應事先向投審會申請許可。投審會不應再被動等待嘉里大榮的境外母公司嘉里集團與中資順豐集團完成股權交易後,才要求申請,屆時已晚。
由於該股權交易後事關我國國安甚鉅,時代力量呼籲投審會應更進一步考量中資順豐集團對嘉里大榮和旗下子公司,如科學城物流的實質影響力。莫讓紅色資本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控制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
華航資本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泰:去年我都活過來了沒有什麼可以打敗我
#國泰航空一年將近把一個華航長榮虧掉..
華航+長榮資本額約1000億台幣,國泰航空去年虧損近乎達800億,與此同時,港府在近期又要求機組員也需要隔離兩週監控。...
#國泰航空去年巨虧216億港元 #裁減員工5900名
國泰今天公佈2020年財年財務數據,全年客運業務共獲得收入113.13億港元,較上年減少84.3%,但貨運業務則表現理想,全年收入245.73億港元,較上年增加16.2%。集團全年淨虧損216.48億港元,創下歷年最大虧損。
國泰已經與空客達成協議,將A359、A35K和A321neo的交付時間分別推遲2年左右,並正在與波音就推遲777−9的交付時間展開磋商。出於成本考慮,公司將92架原本停場在香港的飛機轉移至澳洲和西班牙封存,因當地封存費用較低。
展望2021年,國泰管理層認為,各國疫苗接種計劃仍存有很大不確定性,預計上半年運力將遠低於疫情前25%水平,下半年將有所好轉,但預計全年運力將遠低於疫情前50%水平。
---
3月10日,香港國泰航空(00293.HK)發布2020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國泰航空2020年全年實現營收469億港幣,同比下滑56.1%;歸屬股東淨虧損216億港元,2019年同期盈利16.9億港元。
從收益構成來看,整個集團客運服務收入119億港元,降幅達83.8%,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客運營收113億港元,同比2019年減少84.3%;集團貨運服務收入逆勢增長,達278億港元,同比上升17.1%,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貨運營收245億港元,同比增加16.2%。
國泰航空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集團2020年客運收益縮減至2019年的2%至3%。由於需求處於歷史最低點,公司將客運航班大幅縮減,2020年運作的可載客量大部分時間維持在10%以下。
飛機停場、員工大規模下崗
國泰航空在年報中表示,2020年是國泰航空集團逾七十年曆史中最具挑戰的十二個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加上世界各地因應疫情而實行的旅遊限制及檢疫要求,為全球航空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造成巨大的衝擊。
年報中稱:“我們不得不作出艱難的決定,於2020年10月宣布一項企業重組計劃,削減約八千五百個職位,並於2020年年底停止國泰港龍航空的營運。”
據年報數據披露,過去一年,國泰航空集團(包括國泰港龍航空)整體裁減約5900名員工,佔國泰航空集團員工總數的17%;此外,國泰航空還要求駐港機艙服務員及機師過渡至新的服務條件,“令薪酬更貼近生產力及提升市場競爭力”。
截至2020年12月30日,企業重組計劃已大致實行。這裡重組指的是2020年10月21日起停止旗下國泰港龍航空的營運,重組成本約為24億港幣,主要與裁員成本有關;另外,集團現已尋求規管機構批准,由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營運國泰港龍航空的大部分航線,由國泰港龍航空稅項虧損作出的遞延稅項資產註銷約為15億港元。
在運力投入驟降的背景下,國泰航空不只員工遭遇裁減,現有機隊中大量飛機也面臨停場。
國泰方面稱,集團92架客機處於停泊狀態,佔據旗下航空公司客機機隊的44%,基於審慎營運及資產管理的考慮,2020年12月31日,國泰航空將原本停泊於香港國際機場的92架客機轉移至澳洲愛麗絲泉及西班牙雷亞爾城,相比香港,這些地方在環境上對停泊的飛機較為適宜。
飛機停場使得國泰航空濛受不小的經濟損失,財報中提到,有34架飛機預料未能於退役或交還出租人前重新投入實質經濟服務,國泰航空因此計提減值及相關支出28億元港幣。
在新飛機交付引進計劃上,國泰航空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根據國泰航空與空客達成的協議,旗下A350-900型及A350-1000型飛機的付運時間由2020年至2021年延遲至2020年至2023年,並將A321neo型飛機的付運時間由2020年至2023年延遲至2020年至2025年,集團亦與波音公司就延遲付運777-9型飛機進行深入磋商。
2020年旅客運載率不足60%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以來,不同國家都實施了旅行限制政策,對於民航業來說,國內航空市場恢復速度顯然快於國際航空市場,而國泰航空以國際航空業務為主,這種業務特點下國泰航空集團深受其累。
從財報所披露的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2020年可載運量、載運率、收益率變動,也可以窺見一斑。首先是運力投放最大的美洲市場,2020年國泰及港龍航空在美洲地區的可運載量同比驟降75.3%,運載率不足60%,僅為54.3%,2019年同期為82.9%。
國泰方面稱,為滿足短暫增加的需求,我們在2020年3月增加由美國來港航班的可載客量,以及恢復兩班由紐約及波士頓來港的航班。2020年4月開始,國泰航空僅營運最基本數量的客運航班,包括暫停前往美洲多個航點的航班服務。部分航點在其後數月內逐步恢復服務。
北亞市場上,2020年國泰及港龍航空可運載量同比減少85.3%,為六大市場中降幅最大的區域,運載率為61.0%,2019年同期是76.6%。這主要是由於2020年2月至3月間,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逐步減少來往中國內地航班,可載客量下降約85%;
由2020年4月開始,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僅營運最基本數量的客運航班,包括暫停前往北亞多個航點的航班服務,部分航點在其後數月內逐步恢復服務。2020年8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放寬內地人經香港國際機場過境的限制,使需求逐步增加,尤其是學生旅客的需求。
整體而言,2020年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在美洲、歐洲、西南太平洋、北亞、東南亞、南亞中東及非洲這六大客運市場上可載運量下滑78.8%,運載率不足605,跌至58.0 %,收益率微增4.8%。
貨運業務表現較為理想,財報中提到,市場上提供的可載貨量與需求失衡,使得收益率增加、收益上升。集團向旗下全貨運附屬公司華民航空租用包機服務,運作只載貨的客運航班,以部分飛機的客艙運載某些貨物,並移除四架波音777-300ER 型飛機的部分經濟客艙座椅以提供更多載貨空間。
未來一年繼續保留現金
回顧過去一年,為了盡量減少現金開支,國泰航空實施多項措施,包括削減可運載量、遞延資本開支、暫停非必要開支、凍結招聘、高級管理層減薪,並要求員工參與兩輪特別休假計劃,分別獲80%-90%的員工支持。
由於市場情況仍然充滿挑戰且不斷變化,國泰航空表示,2021年集團將繼續實施保留現金的措施,高級管理層減薪的措施將繼續於2021年全年推行,並要求所有駐港地勤員工及多數駐外地員工在今年上半年參與第三輪特別休假計劃,目前獲得超過80%員工支持。
國泰航空在前景預測中稱,各主要市場推出疫苗接種計劃與未來會否放寬旅遊限制的關係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現時難以預測。假設到2021年夏季各主要市場已廣泛接種有效疫苗,下半年業務才會有所改善,預計2021年整體提供的可載客量仍將遠低於百分之五十。
有關信息:來自界面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786620.html
華航資本額 在 華航(2610.TW) 基本資料- Yahoo奇摩股市 的相關結果
華航 (2610.TW),Yahoo奇摩股市提供公司基本資料、統一編號、股務相關基本資料、實收資本額、普通股數、特別股、變更、與重要行事曆如董事會、股東常會、除權日、除息日 ... ... <看更多>
華航資本額 在 華航(2610)_公司簡介_個股總覽_台股 - 鉅亨 的相關結果
實收資本額, 60,135,374,440, 會計年度. 普通股發行股數, 6,013,537,444, 舊會計年度, 曆年制. 特別股發行股數, 0, 舊制度截止日期. 特別股發行, N, 股票過戶機構 ... ... <看更多>
華航資本額 在 2610華航- 公司資料- 基本資料- 個股資訊- PChome Online 股市 的相關結果
資本額 (仟元), 60,135,374. 普通股股本, 60,135,374, 特別股股本, -. 經營業務內容, 客運、貨運、郵運代理業務(包括營業、運務)及代理修護倉儲業務之經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