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一起來摺DNA 🤩
【1953/4/25 DNA 雙股螺旋結構論文首度面世】
歷史上的今天,第一篇 DNA 雙股螺旋結構論文正式發表,我們都知道 DNA,但雙股螺旋究竟長什麼模樣?不妨拿出一張紙,跟著中研院 #基因體研究中心 洪上程主任一起摺摺看~
1953年4月25日,《自然》期刊發行了華生和克里克的 DNA 雙股螺旋結構論文,而這個重大里程碑的背後功臣還有羅莎琳·富蘭克林,她拍攝的 X 光繞射照片「Photo 51」成為解開 DNA 結構之關鍵。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DNA
#基因
華生克里克富蘭克林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技大觀園】
DNA 的雙股螺旋結構,是由華生與克里克共同發現,此舉也使他們一舉獲得 1962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不過促使他們得到這個發現則是一位生物化學家──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若是沒有富蘭克林提供的線索,他們不可能做出之後的結論。
那麼,是什麼讓這位早逝的富蘭克林默默無名,還被不懷好意地戲稱「黑暗女士(The dark lady)」呢?
⚑ 故事訂閱新企劃即將上線 ⚑
如有興趣成為內容測試員,請點連結開啟對話
➜ https://bit.ly/3sf0pAN
華生克里克富蘭克林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你選讀 說起 DNA 雙股螺旋結構,除了想起生物課本裡的模型圖示,你還會想起什麼呢?
是華生?還是克里克呢?
事實上,奠基 DNA 螺旋結構發現的人是──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Rosalind Elsie Franklin) 這位生物化學家。
讓我們一起透過「DNA雙股螺旋結構——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專題,看看這段有趣的歷史,也一起複習 DNA 的結構吧!
👀 「DNA雙股螺旋結構——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科學專題請看這: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project/sT3B.htm
延伸閱讀:
iPS細胞,讓我們看見回溯生命的可能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TL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