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寂了一陣子的地上權住宅案最近又出來了,這幾天又有粉絲來找我們討論,老實說一千多萬可以買到市中心新房子,應該讓很多立志想當蛋黃區女孩、蛋黃區男孩的人心動。
先提醒大家,地上權住宅跟一般建案不一樣,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差異再做決定。
「地上權住宅」顧名思義就是土地是政府的,買家買到的只有房子本身。只要是地上權住宅,每年都必須繳房屋稅跟地租給政府,地租金額是申報地價1%~5%,如果公告地價調漲,地租也會跟著漲。
給個參考,文山區地上權案「華固新天地」2014年43坪戶別年地租大約是6.5萬元,2018年漲到9萬,當時住戶覺得被詐欺還氣到上法院。
地上權住宅在房子所有權的部分又分成兩種型態,一種是房子所有權屬於住戶;另一種則是房子所有權屬於建商,而住戶買的只有房子使用權利的型態。
為什麼會有這兩種類型,是一個有點長的故事。盡量長話短說,政府一開始推的地上權住宅,是住戶有建物所有權的,不過後來發現這樣一戶一戶管理很麻煩,後來就變成統一對建設公司單一窗口,由建商擁有建物所有權,再分售「使用權」給住戶。
但是買只有使用權的建案,房貸很困難成數也不高,導致購買意願低,再導致建商開發意願低,所以最近政府又走回老路,推住戶擁有建物所有權的方案。
順帶一提,只有建物使用權的購屋客是沒辦法成立管委會的,只能成立管理小組,所以不適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換句話說法律上的強制效力比較低。
總之一開始政府開始推地上權住宅的立意是要實現居住正義。大家都知道房價的定價是來自土地購價+工料成本+建商管銷來換算,但是地上權案其實就是建商跟政府租地,成本當然比買地低很多,房價當然也就降下來了。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
不過華人社會普遍還是覺得有土斯有財,地上權案其實比較像是長租的概念,所以很多人不推。不過我一個職場女強人同學就說她不在意,反正她不婚不生,地上權案花比較少錢可以在市中心住到往生,也是一種觀點。
附帶冷知識,前副總統連戰、知名藝人哈林都住過的「台北花園」就是台北早期的地上權住宅案。
#如果是你會考慮地上權案嗎?
華固新天地租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到底是三個社區,最受網友關注? → https://bit.ly/2SbWdB2
我們先來看看第六名是在台北市文山區的【華固新天地】,
近一年平均單價每坪落在44.7萬 https://community.houseprice.tw/building/28072
以文山區新建案實價登錄每坪單價落在51-52萬來看,看起來的確很便宜。但你知道這社區其實是地上權嗎?
什麼是地上權?可以自己去Google網路資料很多,要買房子一定要搞清楚啊~那是一種「長租」的概念在買房。
地上權住宅是否能買?當然你得自己考量,價格確實低於行情容易入手,當然也有人是想當包租婆過收租賺錢的日子!
老話一句,自己多看多考量權衡,做好評估再出手。
其他榜上有名社區,你們自己加LINE看仔細吧!
華固新天地租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願賭服輸》
最近有一個新聞,
是華固地上權住宅買賣糾紛。
地上權住宅雖不用繳納地價稅,卻得繳交和公告地價連動的地租,去年公告地價上漲,華固新天地的年繳地租就大漲近6成,但這並不是自救會成員要解約、提告的主因。
自救會強調,當初買屋時,銷售人員並沒有說明華固新天地僅有房屋使用權,交屋之際他們才發現此事,認為自己根本就是花上千萬元向華固租了70年房子,還得繳交高額地租,簡直比租屋還不如。
你去買房子,花上千萬買房子,
然後你說你不知道你買的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你還真闊氣,
一千萬買房子,就跟花100元買零食一樣,
抓了就走,連看都不用看!
買房子是一般人ㄧ生中最大的買賣,
大家簽約前,哪個不是確認又確認?
房仲網上,
這個房子是一般住宅,還是地上權住宅,
都會標示清楚,
簽約過程,也都會看到權狀,合約也會寫,
你看了也簽了,
過幾年,地租漲了,才來講說不知道只有房子使用權,
有誰會相信呢?
如果認為地上權住宅比租房子還不如,
那當初就不要買,而不是買了之後再來抱怨,
講得好像人家騙你一樣~
結語:上訴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