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媒體朋友的支持,一起繼續「燒啊燒 熱情在燒!」
-
【媒體報導全整理👇👇】
🔥鏡週刊│ bit.ly/3AJcEcV
🔥聯合報噓新聞 │bit.ly/3AP5VhG
🔥Yahoo │bit.ly/39HXoB9
🔥中國時報 │bit.ly/39KmYFK
🔥蘋果日報 bit.ly/2ZDtlJb
-
🔥香港新聞網│ bit.ly/2ZtVzG4
🔥三立新聞網│ bit.ly/2XRofIk
🔥三立娛樂 │bit.ly/3ie86ns
🔥達人秀│ bit.ly/2ZD7txA
🔥自由時報 │bit.ly/2XWhyVf
-
🔥match生活網│ bit.ly/3ifAdCP
🔥ET星光雲│ bit.ly/3uknXFS
🔥名人新聞網 │bit.ly/3kKsjmL
🔥八大民生新聞│ bit.ly/3ANIp4t
🔥華僑報│ bit.ly/2XUgfGu
-
🔥民視│ bit.ly/2Y7aeGP
🔥民視新聞網│ bit.ly/3mbHUvg
🔥全民新聞網 │bit.ly/2Wovl6U
🔥完全娛樂│ bit.ly/3m7mEq9
🔥八大電視台娛樂百分百│ bit.ly/3AOhvd1
-
🔥TVBS新聞網│ bit.ly/3ANoeDO
🔥民視新聞網│ bit.ly/2XY9hRn
-
戴愛玲 全新單曲【燒】立即聽!!
🎧 搶先聽│ wmtprincessai.lnk.to/SpotifyFever
🔥 MV搶先看│ WMTPrincessAi.lnk.to/WiNcrwOTFC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仔漁光村|街坊帶遊59年歷史公屋 兩年後清拆重建 60年代共用廚廁兼無升降機 近60年歷史的香港仔漁光村,位於香港仔市中心不遠處,預計將於2023年清拆重建。這條依山而建的屋邨共有5座:白沙樓、順風樓、海港樓、靜海樓、海鷗樓,每座大樓的名稱均使用了漁民相關的詞匯。從高處俯視,整條邨的結構就像一...
華僑名人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714)
談談我的父親
談談我的父親——李化。那時代他在影圈中算知名人士,而他的人生對我的影響也相當大。
自懂事以來,我就不喜歡父親。我小時候,他每天在外面奔忙,很少在家中見到他。十歲左右,母親就一直跟我和姐姐訴說父親的婚外情。在北平,和到香港頭兩年,我和姐姐幾乎每晚睡覺時都聽到他們爭吵。在北平,他把兩個非婚生的妹妹弟弟,帶到家中要我媽媽撫養。到香港後,他也毫不忌諱地與婚外情人在我媽媽面前招搖。媽媽說,他給的家用太少,不夠用,以致媽媽要做配音工作幫補家中開支。李書唐伯伯那時說,我們兩姐弟,和家中常來往的朋友,都是我家的「妻黨」,也就是站在我媽媽立場、不值父親所為的人。在我14歲那年(1950),姐姐去了廣州讀書,弟妹也被送回上海由他們的生母撫養。有一天,母親告訴我說,她過兩天就會瞞著父親離家出走,叫我不要說出來。我不僅為媽媽隱瞞,而且也鼓勵她離開。家變之後,在雙方朋友斡旋下,父母協議離婚。母親到日本,與一華僑再婚,生下我的同母異父弟弟。因此,連我在內,我實在有五個兄弟姐妹,但同父同母的是我和姐姐二人。
14歲之後,家中只我與父親二人。1953年,他再婚,娶了他組公司力捧的影星白帆。1955年我在上海書局工作,因可以留宿,我就趁機離開父親,搬到書局去住。一年後,他又與白帆離異。不久,他與影星陳琦同居。1965年陳琦去世,他又跟另一影星同居,直到父親1975年病逝。除這些正式伴侶之外,還有不少關於他與其他女性的傳聞。我年輕時追求真愛,不能接受男女關係的「亂」,心理上跟父親疏離。後來社會經歷多了,認識到人的多面性和人與人關係的複雜,才知道我實在沒有資格去評斷父母的關係和他們的感情生活。
父親雖然很早就與母親關係破裂,但他對血緣親屬卻十分關懷愛護。他在家中排第二,卻是二房的長子,很早就離鄉工作,一直照顧所有的弟妹。他對四個兒女,也非常疼愛。姐姐和弟妹在陸續回大陸後,在香港的親子就只有我了。那時我在愛國學校學習和課外活動很忙,他的電影事業也忙,我們很少談話。不過,我知道他在拍什麼戲,做什麼事,他也為我的學業和政治思想的進取而在友人面前炫耀。畢業即失業那半年,他有時會表現出對我的失望,但一直關心我的出路。1975年他在澳門病逝,那時中國的文革仍未結束,而我主辦的《七十年代》在左派中備受重視。在他最後給我的信中說,「我能親眼看到你有所成就,瞑目之一。能見到淑英、秉和都能自立,且都向正途邁進,瞑目之二。」他沒有提到另一女兒淑燕,是因為淑燕在文革開始時就寫信給他,批罵他反動,說割斷父女關係。這是讓他心痛的。淑燕後來也醒悟,覺得做錯了。實際上,我在大陸的姐弟,遭遇都不好。只有我在香港的事業仍有發展。一年後,文革結束,我的想法也在吸取教訓中漸有改變,爸爸遺言所說的我「有所成就」,應該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樣了。
許多年後,我清理東西,見到爸爸留下的一本老相簿,封面貼著一張紙片,上寫「一九二八至一九六五」。相簿其中一張照片後面,夾了一張紙,留下爸爸的字跡:
「一九二八至一九六五,悠悠歲月,三十七年。一九二八由廣州去上海,二九年濟南、上海、北京,三一年再到濟南,轉而青島、天津、北京、上海,三二年結束流浪生活返廣州,三六年遷居香港,四零年再遷上海,四一年去桂林,同年返港,四二年返上海,四四年去南京住一年又遷返上海,四六年遷居北京·,我去瀋陽一年,四八年二月由北京返香港,直到一九六八年三月,整整二十年,雖曾赴外地,然不超過一個月,總算是定居了。」
拿著這張紙條,聯繫到我記憶模糊的不斷遷徙的童年,在那昏亂動盪的時局中,父親作為一個從事戲劇工作的人士,既受政治衝擊,又為了我們一家的生存而不斷謀變,生活如碎片,遷徙如喪犬,真是夠漂泊、輾轉、辛勞了。而我在懂事時,為了他和媽媽的關係而對他冷漠,長大後又忙於追逐自己的事業,沒有跟他好好談過,沒有關注他的一生。對他來說,晚年孤寂,最親近的兒子少去探望他;對我來說,則是失去了補充我人生中少知道的一頁。不免有憾。
後來,我在一些書籍記載中,找到與父親相關的零光片羽。接下來,我要寫下我認為不可或缺的篇章。
圖1,1934年一月父母結婚照,後排左二是爺爺李晃雲。
圖2,1956年二十歲時與父親合影。
華僑名人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712)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人生的禍與福、幸與不幸,往往受社會環境變遷的支配,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我18歲參加中國高考的落第,從結果來看,可能是大幸,但在當時來說,卻無疑是天塌一樣的不幸。
一年前還在中學畢業班,我與同學們一起幻想著、探討著我們未充滿期待的日子,充滿期待,在祖國的大學長知識,然後為建設祖國在各個角落各個行業貢獻力量,我們幻想在大西北尋找礦苗,在科學部門做研究,在窮鄉僻壤做老師,過著既不是「碌碌無為」也不是「虛度年華」的一生。而這一切,都因高考落第而一盆冷水澆下來。活躍的,忙碌的,總是在同學注目的焦點中的生活,一下子變得冷清。在香島中學四年,向著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理想一路狂奔,到這時候發現似乎被理想拋棄。第一次成為人生的失敗者。這種精神上和出路上的落差,對一個18歲的青年的打擊,真是很大。
在參加高考的過程中,我領悟到自己原來在政治上不是那麼被信任。我曾經認為可以依賴的學校當局,在我接到落取通知書後,並沒有給予我對出路的意見或支援。幾個月後,部分落取的同學,被安排去廣州入讀補習學校,準備來年再考。我沒有得到安排。我整日閒置家中,成為畢業即失業的青年。我去找畢業班的班主任,他說會替我留意有什麼工作可做。但拖了好幾個月都沒有著落。
那時候,我父母親已經離婚多年,媽媽在日本另有家庭,我姐姐在1950年就回到廣州讀中學,1952年考上瀋陽的東北工學院,正在那裡讀書,我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妹,在上海依附他們的母親。從1951年開始,我就跟著爸爸過日子。1953年爸爸另娶。我原先在父親眼裡,是一個極為上進和讓他驕傲的孩子,自落第留在家中就成了沒有出息的多餘的人。我沒有錢花又不敢跟父親要。一個人在家中等吃飯等睡覺。感到前路茫茫。
有時候,我會早上去公共球場,同不相識的人打籃球,下午從尖沙咀住家走路到油麻地的中華書局,找些書站著看大半天,再走路回家。
那時在香港找工作不易,尤其是我們左派中文中學的畢業生,更難找事。另一方面,我仍然抱著愛國主義的理想,想要憑學校的介紹參加「愛國陣營」的工作,所以一直等待。眼看有些沒有去高考的同學,被安排留在學校任教師或職員,有的被介紹去了左派國資機構,而我仍然在等待。經過一兩個月後,我決心把個人前途問題放一邊,收拾心情去閱讀文學作品和文藝理論著作,也每天寫閱讀和生活札記。
投閒置散約半年,在廣州讀大學的同學回香港過寒假。那一天,畢業後沒有怎麼聯繫的梁麗儀,從火車站下車沒有回家,就到我家來探訪。她問我這半年怎麼過?對未來有什麼打算?以前在學校時是我關切她的「進步」,現在換了她關注我的前途。我們談了一個下午,我送她回家。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在她這段寒假期間,有多次會面。她回廣州後,我們開始了通信。
1955年2月,班主任通知我,持一封介紹信去《文匯報》找一個叫廖源的人,他會安排我工作。跟我同去的,是班中一個普通同學,不是我那樣的活躍分子。廖源不是安排我們在《文匯報》工作,而是介紹到一家華僑資本的書店——上海書局。我後來猜想,根據中共對我父親檔案的研判,我在政治背景上是不配進入中共官營機構工作的。上海書局的總公司在新加坡,香港是分局,政治上屬於中共在香港的團結對象。
我進入上海書局的月薪是100港元,公司供食宿。開始在發行部工作,幾個月後,調到位於灣仔一座舊樓四樓的編輯部,任資料搜集和校對。廖源家住三樓,他和家人常到編輯部借打電話。一年後,他陪同紅線女、馬師曾訪北京,馬紅其後回國服務,廖也就被指派到左派電影界當領導,改名廖一原。成為一時影圈名人。
據後來了解,廖源是中共黨員,被派往領導中共外圍的民盟(中國民主同盟),而上海書局的負責人,也是香港民盟的成員,間接受中共領導。上海書局,不是中共資本的黨產機構,只屬中共的外圍。
不太被信任,進不了正式的國資機構,但反而使我有了自由成長的空間。在上海書局編輯部,我開始了人生的新階段。(35)
圖1,1954年梁麗儀。
圖2,1955年在上海書局編輯部辦公室。
華僑名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仔漁光村|街坊帶遊59年歷史公屋 兩年後清拆重建 60年代共用廚廁兼無升降機
近60年歷史的香港仔漁光村,位於香港仔市中心不遠處,預計將於2023年清拆重建。這條依山而建的屋邨共有5座:白沙樓、順風樓、海港樓、靜海樓、海鷗樓,每座大樓的名稱均使用了漁民相關的詞匯。從高處俯視,整條邨的結構就像一條小船。60年代,香港仔漁港繁榮興盛,屋邨因而命名漁光村,為香港仔一帶的水上居民和鴨脷洲居民提供廉價房屋。
研究香港屋邨歷史多年的作者陳志華指出,60年代出現摩打船,部份使用搖櫓漁船的競爭力下降。同時,漁民開始考慮子女的將來,希望下一代可以讀書打工或做生意,令漁民紛紛開始上岸。上岸的漁民會居住在岸邊的棚屋和寮屋,沒有廁所和廚房,居住環境差:「你能想像到,一個有瓦遮頭的石屎建築,與本來的居住環境相差得遠了。」
影片更正
02:00:「房協圖片」應為「1964年2月7日華僑日報 」
05:57 :「房協圖片」應為「1961年11月20日華僑日報」
08:51 :「政府」應為「房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08/WFRMDHCZSBBZFLZ7XJGOVX7TN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香港仔 #漁光村 #公屋 #60年代 #鴨脷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華僑名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說不知,Hudson跟Brian原來早已相識,皆因他倆互相稱呼對方為表兄弟,是有血緣的親戚關係。兩人同是印尼華僑,大家有很多共通點,就是懷着一顆創業的心,似乎也是家族的優良傳統。
「創業難,守業更難」,一句非常老生常談的說話。Brian除了經營Barber Shop,本身亦是band友、樂隊組合「廿四味」成員,又是滑板店主理人,「百足咁多爪」;同樣地,Hudson自接手父親的印尼餐廳生意後,對進軍飲食界亦相當有決心。儘管大家經營的生意不一樣,但在手法上是大同小異,都須要在業務決策上拿揑準繩。這次他們在各自的創業路途上,細說大家在業務遇到的種種情況,以及不足為外人道的甜酸苦辣。
https://hk.appledaily.com/finance/20191019/Z3HVEH6SPIIVZLKIIAY4QE6G5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廿四味 #Barbershop #印尼 #創業 #滑板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華僑名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星馬叻沙|蔡瀾推介上環叻沙小店加螄蚶夠鮮甜 老闆娘半身淥傷堅持一腳踢為客重拾家鄕味
星馬叻沙,是民間美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有,對於誰是它的發源地沒有結論。食家蔡瀾說螄蚶是叻沙的靈魂,他推介位於上環的加東叻沙蝦麵,是少有配料提供有提供螄蚶的餐廳。灣仔有兩間餐廳,全日只賣三款麵的Rempah Noodles及主打娘惹菜的bibi & baba,亦是近期牽起吃叻沙潮流的人氣店。叻沙有區域性之分,如馬來西亞,東南西北風格各不同,還夾雜了華人、當地人口味所產生的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風格都是在「咖喱叻沙」的基礎上作調整。當中香港最常見的是娘惹叻沙,是咖喱叻沙的其中一個分支。咖喱叻沙則被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評選為死前必嚐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
「叻沙是國民美食,早午晚都可食,像香港的雲吞麵。以前我在馬來西亞沒有煮過,因為很多地方都煮得很好,又賣得便宜,在香港反而較少機會吃到家鄉味道,惟有自己煮。」Nicole’s Kitchen 創辦人⿈婉秋(Nicole)是馬來西亞華僑,十年前嫁到香港,因為思鄉,她會自己煮叻沙。要吃到正宗口味,最難是要找配料,像肥肥短短的怡保芽菜,曾經走到梅窩才找到。Nicole說:「正宗叻沙配料必備怡保芽菜,怡保及檳城通常會用山水培植,咬下去特別爽口,有清甜味道。」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19/B2GJUOHFJFACBKA5TN53HIQKA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星馬 #叻沙 #蔡瀾 #上環 #螄蚶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華僑名人 在 【海外华人名人访】新西兰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陈水珍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疫情连偏远的世界最后一片净土也不净,新西兰耶难逃其害,去年春节,又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侨领,渡过了她到新西兰后最忙碌的春节。 ... <看更多>
華僑名人 在 Fûhn - 感謝影視名人黃長興Stefan Wong 早前大駕光臨!! 長興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長興的父母是越南華僑,對越南菜自然有要求,但食完都大讚正啊! Thanks for coming Stefan!! Hope you have had great #fuhn with us!! ・ ・ ・ #明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