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9日《中國時報》A14版(張哲生 攝)
天橋魔術師秀出中華商場
28年前的美麗記憶一一甦醒
《60年代台北101 外省移民落腳處》
王寶兒/台北報導
漫畫《天橋上的魔術師》勾起了老台北人對中華商場的回憶。長期研究中華商場、有「懷舊名人」之稱的張哲生,從小於西門町長大,看著中華商場興盛、殞落,心裡無限惋惜,「以前一提到台北,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中華商場,它像現在的101大樓一樣,是台北的獨特地標。現在人可能很難想像,曾有8大棟建築矗立在大馬路上,如此空前絕後,未來也不可能再出現了。」
1961年落成、以八德命名的連棟中華商場,擁有上千名的住戶商家,滿足人們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需求,是六○年代最時髦繁華的中心商業區。現年48歲的張哲生表示,商場旁緊鄰著鐵道,在許多中南部的遊客眼中,中華商場耀眼奪目的霓虹燈成了他們對台北的第一印象,霓虹燈也成了台北的象徵。
張哲生表示,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為了安置無落腳處的外省移民,政府協助在西門一帶鐵路邊搭建簡易竹棚,讓移民們得以暫時棲身,但隨著人口遷進,竹棚越來越多,顯得市容雜亂無章。先總統蔣中正一日驅車經過,指示各單位以就地整建的方式興建住商大樓,在短短8個月內即完工,促成了中華商場的誕生。
張哲生提及,小說家吳明益所著《天橋上的魔術師》裡,有位會讓小紙人跳舞的魔術師,在中華商場也確實存在這號人物,「我國中、高中放學總往中華商場跑,天橋上有一位販賣道具的商人,稱不上是魔術師,他販賣的紙片就像小說描述的會跳舞,但總看不到操縱的線頭,很多小孩都買了他的道具,我也買了,但就是無法重現一樣的效果。」
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的張哲生,在2013年蒐集多幅中華商場老照片,自製影片《中華商場的興衰》(https://youtu.be/PQORAXavsV0),藉由其建立的臉書粉絲專頁「中華商場」(https://www.facebook.com/ChungHuaMarketBazaar)緬懷過往,「在臉書剛開始興盛時,我搭公車經過商場舊址,因為懷念便設了打卡地點,後來變成粉絲專頁,希望大家能在念舊之餘,擁有往前邁步的力量。」
《魔幻時光 停駐尋常小商家》
許文貞/台北報導
作家吳明益的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自2011年出版以來,召喚許多人對1992年已拆除的台北中華商場的回憶,近日更改編為影視劇集和漫畫。吳明益也是商場裡的鞋店之子,在書中從小孩的角度,寫出鞋店、鎖匠、眼鏡行等商家裡的人物故事,更刻畫一位長駐「愛」棟與「信」棟之間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下筆魔幻,帶讀者回望再也無法重現的往日時光。
重返童年記憶 迴響熱烈
吳明益表示,這本小說是在演講和課堂中,一個接一個自然的生成,「寫這些故事很棒的是,你就是回到一個孩子的狀態,不會再用一種後來習得的知識加諸在你身上的眼光去觀看這個世界。」小說也得到許多迴響,「經歷過這段城市記憶的人很多,會各自選擇記憶的片段跟我對話,就連到國外,讀者也會用自己的城市記憶跟小說做對照。」
吳明益表示,20幾歲的時候,他很討厭中華商場,「因為讀了書,開始有菁英、傲慢的心態,覺得商場的人好像沒什麼知識,賣東西也不老實,我原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年紀到30多歲,他才意識到在中華商場成長這段經歷的特殊,「中華商場是個跟眷村、市場完全不同的環境。窮人在那裡承租店面做生意,有南部上來的人,更多的是外省移民,講各種語言都有。」
匯聚各路人馬 生活精采
不只作者試圖召喚過去的人物記憶,在小說中,天橋上的魔術師凝結時光,讓死去的鳥彷彿重生,而做模型的阿卡,也用精緻的微縮模型,想複製真實世界中的中華商場,彷彿過往時間被縮小,凝聚在模型裡。吳明益表示,「人類想要用各種方式留住記憶,模型是其中一種途徑,音樂也是,就像聽到童年的一首歌,空間的記憶立刻就回來,藝術家就是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召喚這件事。」
吳明益表示,中華商場的故事,如果要一直寫,其實寫50個都沒問題,但小說家應該要拓荒,找新的題材。他目前正在創作新的長篇小說,描述花蓮和平車站,「在70、80年代,因為產業東移,在那邊開始挖礦,聚集了一群國際工程師,有德國人有日本人,都來到這裡挖洞,這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加上台灣在二戰末期時,日本人因為怕美軍登陸,在全島挖了很多坑洞,有些已經被踏查出來,但有些還沒有,會跟故事有關。這些其實是歷史,但又有點魔幻。」
《推出漫畫版 領你進奇幻世界》
王寶兒/台北報導
作家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廣受讀者喜愛。而這部經典作品也即將由備受金漫獎肯定的兩位漫畫家共同演繹,一位是《用九柑仔店》的原作者阮光民,一位則是以《老爸練習曲》聞名的小莊,兩人均擅於刻劃細膩的情感,將以圖像的方式,重現小說中的著名場景,讓中華商場再現。
新經典文化副主編梁心愉表示,文學迷人之處便在於每人心中所想的故事模樣都不一樣,期待以漫畫形式,讓沒看過《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讀者,也能夠清楚融入故事情節。
《天橋上的魔術師》於2011年出版,在10篇短篇故事中,一位神祕的魔術師穿梭於每個故事,巧妙地變出一個個超現實又魔幻的魔術手法,為中華商場蒙上一層神祕面紗,也在讀者心中,為消逝的中華商場留下不一樣的面貌。漫畫版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預計於明年1月問世,消息一出,也讓書迷相當期待。
梁心愉表示,跨領域的改編的確不易,在閱讀初始文本後,每個人對故事的原貌會有不同的解讀,希望能透過漫畫家的演繹,讓讀者感受到故事的迷人處。
梁心愉透露,漫畫化的計畫起源於2015年的譯動國界論壇,「當時討論到,文學作品過往常常改編為影視作品,但漫畫的轉譯也是個可行的方向,便先邀請了阮光民,以其中一篇〈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轉譯為漫畫,評價不錯,才開始完整的計畫。加入了小莊,讓畫風更加豐富。」而《天橋上的魔術師》也將在明年與展覽設計師、互動藝術設計師聯手打造書中的奇幻空間,以漫畫圖像引領讀者進入小說世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之光孫于婷 肚皮舞世界冠軍 肚皮舞老師孫于婷,她性感的水蛇腰, 不知羨煞多少愛美的女性,卻自己爆料, 其實在學肚皮舞前,曾經胖到70幾公斤, 媽媽命令她用跳舞的方式來減肥, 短短3個月她竟然成功減下了20公斤, 她不但跳出好身材, 還拿下世界肚皮舞大賽冠軍! ☞蜜糖吐司超夯 潮男美眉搶排隊 ...
菁 科 城 店面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2月9日《中國時報》A14版(張哲生 攝)
天橋魔術師秀出中華商場
28年前的美麗記憶一一甦醒
《60年代台北101 外省移民落腳處》
王寶兒/台北報導
漫畫《天橋上的魔術師》勾起了老台北人對中華商場的回憶。長期研究中華商場、有「懷舊名人」之稱的張哲生,從小於西門町長大,看著中華商場興盛、殞落,心裡無限惋惜,「以前一提到台北,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中華商場,它像現在的101大樓一樣,是台北的獨特地標。現在人可能很難想像,曾有8大棟建築矗立在大馬路上,如此空前絕後,未來也不可能再出現了。」
1961年落成、以八德命名的連棟中華商場,擁有上千名的住戶商家,滿足人們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需求,是六○年代最時髦繁華的中心商業區。現年48歲的張哲生表示,商場旁緊鄰著鐵道,在許多中南部的遊客眼中,中華商場耀眼奪目的霓虹燈成了他們對台北的第一印象,霓虹燈也成了台北的象徵。
張哲生表示,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為了安置無落腳處的外省移民,政府協助在西門一帶鐵路邊搭建簡易竹棚,讓移民們得以暫時棲身,但隨著人口遷進,竹棚越來越多,顯得市容雜亂無章。先總統蔣中正一日驅車經過,指示各單位以就地整建的方式興建住商大樓,在短短8個月內即完工,促成了中華商場的誕生。
張哲生提及,小說家吳明益所著《天橋上的魔術師》裡,有位會讓小紙人跳舞的魔術師,在中華商場也確實存在這號人物,「我國中、高中放學總往中華商場跑,天橋上有一位販賣道具的商人,稱不上是魔術師,他販賣的紙片就像小說描述的會跳舞,但總看不到操縱的線頭,很多小孩都買了他的道具,我也買了,但就是無法重現一樣的效果。」
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的張哲生,在2013年蒐集多幅中華商場老照片,自製影片《中華商場的興衰》(https://youtu.be/PQORAXavsV0),藉由其建立的臉書粉絲專頁「中華商場」(https://www.facebook.com/ChungHuaMarketBazaar)緬懷過往,「在臉書剛開始興盛時,我搭公車經過商場舊址,因為懷念便設了打卡地點,後來變成粉絲專頁,希望大家能在念舊之餘,擁有往前邁步的力量。」
《魔幻時光 停駐尋常小商家》
許文貞/台北報導
作家吳明益的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自2011年出版以來,召喚許多人對1992年已拆除的台北中華商場的回憶,近日更改編為影視劇集和漫畫。吳明益也是商場裡的鞋店之子,在書中從小孩的角度,寫出鞋店、鎖匠、眼鏡行等商家裡的人物故事,更刻畫一位長駐「愛」棟與「信」棟之間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下筆魔幻,帶讀者回望再也無法重現的往日時光。
重返童年記憶 迴響熱烈
吳明益表示,這本小說是在演講和課堂中,一個接一個自然的生成,「寫這些故事很棒的是,你就是回到一個孩子的狀態,不會再用一種後來習得的知識加諸在你身上的眼光去觀看這個世界。」小說也得到許多迴響,「經歷過這段城市記憶的人很多,會各自選擇記憶的片段跟我對話,就連到國外,讀者也會用自己的城市記憶跟小說做對照。」
吳明益表示,20幾歲的時候,他很討厭中華商場,「因為讀了書,開始有菁英、傲慢的心態,覺得商場的人好像沒什麼知識,賣東西也不老實,我原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年紀到30多歲,他才意識到在中華商場成長這段經歷的特殊,「中華商場是個跟眷村、市場完全不同的環境。窮人在那裡承租店面做生意,有南部上來的人,更多的是外省移民,講各種語言都有。」
匯聚各路人馬 生活精采
不只作者試圖召喚過去的人物記憶,在小說中,天橋上的魔術師凝結時光,讓死去的鳥彷彿重生,而做模型的阿卡,也用精緻的微縮模型,想複製真實世界中的中華商場,彷彿過往時間被縮小,凝聚在模型裡。吳明益表示,「人類想要用各種方式留住記憶,模型是其中一種途徑,音樂也是,就像聽到童年的一首歌,空間的記憶立刻就回來,藝術家就是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召喚這件事。」
吳明益表示,中華商場的故事,如果要一直寫,其實寫50個都沒問題,但小說家應該要拓荒,找新的題材。他目前正在創作新的長篇小說,描述花蓮和平車站,「在70、80年代,因為產業東移,在那邊開始挖礦,聚集了一群國際工程師,有德國人有日本人,都來到這裡挖洞,這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加上台灣在二戰末期時,日本人因為怕美軍登陸,在全島挖了很多坑洞,有些已經被踏查出來,但有些還沒有,會跟故事有關。這些其實是歷史,但又有點魔幻。」
《推出漫畫版 領你進奇幻世界》
王寶兒/台北報導
作家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廣受讀者喜愛。而這部經典作品也即將由備受金漫獎肯定的兩位漫畫家共同演繹,一位是《用九柑仔店》的原作者阮光民,一位則是以《老爸練習曲》聞名的小莊,兩人均擅於刻劃細膩的情感,將以圖像的方式,重現小說中的著名場景,讓中華商場再現。
新經典文化副主編梁心愉表示,文學迷人之處便在於每人心中所想的故事模樣都不一樣,期待以漫畫形式,讓沒看過《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讀者,也能夠清楚融入故事情節。
《天橋上的魔術師》於2011年出版,在10篇短篇故事中,一位神祕的魔術師穿梭於每個故事,巧妙地變出一個個超現實又魔幻的魔術手法,為中華商場蒙上一層神祕面紗,也在讀者心中,為消逝的中華商場留下不一樣的面貌。漫畫版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預計於明年1月問世,消息一出,也讓書迷相當期待。
梁心愉表示,跨領域的改編的確不易,在閱讀初始文本後,每個人對故事的原貌會有不同的解讀,希望能透過漫畫家的演繹,讓讀者感受到故事的迷人處。
梁心愉透露,漫畫化的計畫起源於2015年的譯動國界論壇,「當時討論到,文學作品過往常常改編為影視作品,但漫畫的轉譯也是個可行的方向,便先邀請了阮光民,以其中一篇〈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轉譯為漫畫,評價不錯,才開始完整的計畫。加入了小莊,讓畫風更加豐富。」而《天橋上的魔術師》也將在明年與展覽設計師、互動藝術設計師聯手打造書中的奇幻空間,以漫畫圖像引領讀者進入小說世界。
菁 科 城 店面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年度回顧】
.
不整理則已,一整理起來發現2019年事情繁多,工作、上日語課、台語課、跳舞以外,分出很多心神關注港島局勢,陪伴家人兩次手術住院。生活尚被各種活動填滿。從時間分配來看,閱讀確實是需要在日常夾縫中求生存的事,也是需要餘裕的事。
.
粉專部分,發文篇數多的當屬「#日常書摘」和「#日常書訊」,#日常書評 、劇評、影評和講座等,雖有《恍惚書》書評有幸較受關注,但和閱讀量相比,尚需要多多產出相關紀錄。感謝過去一年按讚和追蹤的人們,給予持續進步的動力。
.
整理書單時發現,今年依舊以紙本書為主,電子書閱讀量為0;購書大多在網路書店,其次是誠品實體店面,在獨立書店買的書約占整體購書量的1/100。類別上華文文學、翻譯文學和人文社科占大宗,購書金額⋯⋯嗯,博客來妥妥還是鑽石會員,誠品會員也已可以續約了。但今年購入的書籍尚有許多未讀,已安排讀書進度在明年一一消化,目標是盡可能減輕「積讀」情形。
.
在書籍以外,今年更有意識地閱聽台灣影視作品(雖然放棄了各大影展⋯⋯)和參與藝文講座。雖說閱讀時間被壓縮,但書的內容亦以各種改編形式轉化。而在藝文活動永遠爆炸的台北,深刻感受到各方面質量逐步提升;偶爾跨出台北市區,基隆、台南、台東等地,甚至兩度赴日,走過的路,邂逅的風景,都給予豐厚的文化養分。
.
值國際大環境劇烈變動,島內紛擾未息之際,靜心閱讀,努力寫作,2019一整年個己諸事堪稱平穩收束。寄望2020年可以持續累積文字產出,同樣也是順遂豐收的一年!
.
以下列出各種時間小偷(星星記號為出現在拼圖中的圖片):
.
【#遊戲】
任天堂,聖火降魔錄 Heroes / ファイアーエムブレムヒーローズ/ Fire Emblem Heroes
.
【#動畫】
工作細胞
.
【#綜藝】
VS嵐2019(全)
嵐にしやがれ2019(全)
.
【#音樂演出】
1.米津玄師 2019巡演台北站 / 當脊椎化作蛋白石,2019.03
2.★ARASHI Anniversary Tour 5x20 NO.26 SAPPORO,札幌巨蛋,2019.05
3.關八娛樂中(DVD),2019.08
4.★第五屆阿米斯音樂節,台東都蘭,2019.11
.
【#傳統劇舞台劇】
1.同黨劇團,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2019.03
2.一心歌劇團,當迷霧漸散,2019.03
3.★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台北城市舞台,2019.06
4.★阮劇團,嫁妝一牛車,
5.薪傳歌仔戲團,烏龍窟,2019.11
6.MIDSUMMER CAROL~ガマ王子VSザリガニ魔人~(2004年),(DVD)
7.三谷幸喜,《笑之大學》(1996年),(DVD)
.
【#劇集】
1.★我們與惡的距離,公視
2.History2:越界,LINE TV
3.History3:圈套,LINE TV
4.植劇場-天黑請閉眼,NETFLIX
5.勇者義彥-第一季(重看),NETFLIX
6.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第一季(重看)NETFLIX
7.The Big Bang Theory(宅男行不行)第二季(重看)NETFLIX
8.★俗女養成記,公視台語台重播
.
【#展覽】
1.★第11屆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台北市立美術館
2.赤壁三國群英形象特展(鄭問作品展出),故宮南院
3.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故宮博物院
4.★台灣男子簡阿淘──葉石濤捐贈展,國立台灣文學館
5.「我的奇幻租書店臺灣租書店變遷」特展,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6.名偵探柯南-科學搜查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7.三峽梅樹月-百年對語.油彩與丹青的邂逅,李梅樹紀念館
8.2019基隆潮藝術:流
9.2019桃園插畫大展『傾聽心話語』,桃園展演中心
.
【#電影】
1.陳凱歌,霸王別姬
2.麥可‧格蘭德奇,天才柏金斯
3★.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4.賈樟柯,江湖兒女
5.雷米貝桑松,亨利先生的秘密
6.柏納德羅斯,馬拉松武士
7.奉俊昊,寄生上流
8.陳小娟,淪落人
9.張榮吉,下半場
10.徐漢強,返校
11.高炳權,江湖無難事
12.三谷幸喜,失憶的總理大臣
13.佐佐部清,這條路上:百年童謠的誕生
14.三谷幸喜,有頂天大飯店(重看)
15.★鍾孟宏,陽光普照
.
【#講座課程研討會】
@2019台北國際書展,2019.02
1.★東山彰良、吳明益對談,東山彰良《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新書座談會
2.楊富閔,說故事的人:從《花甲男孩》到《故事書》觀看臺灣文學新氣象
3.夏曼·藍波安,移動的大海
4.台港雜誌對對碰:聯合文學X新活水X字花
5.駱以軍,我被運送著 我被遺忘著
6.吳明益《苦雨之地》新書系列講座第五場
7.凌淑芬,《烽火再起:墨血風暴》新書講座
/
8.生鮮時書,8小時養成出版行銷力,議題製作所,2019.03
9.出版魯蛇碎碎念,4月出版人小聚-A編+B編特別場,C.C.Work兆基商務中心,2019.04
10.野島剛,《漂流日本》座談會,微貳獨冊,2019.04
11.楊佳嫻,五四運動暨杜威訪華百年系列講座-再次掀起時代巨浪──談【五四運動】百年的震動與影響,與不間斷的眾聲喧嘩,紀州庵,2019.05
12.★雷光夏、馬翊航(兼主持)╳陳又津╳盛浩偉╳黃麗群,2019台北文學季-文學特展講座:街道拾聲──我與城市的故事,剝皮寮,2019.05
13.黃麗群,與世界單打獨鬥 ——《我與貍奴不出門》新書分享會,紀州庵,2019.05
14.童偉格導讀,《非軍事區之北》深度讀書會,紀州庵,2019.06
15.黃麗群&柯裕棻,紀州庵館慶演講 - 華麗一族的恍惚女子們,紀州庵,2019.06
16.『給_ _的自己』──編輯工作坊:「刊物編輯學」,紀州庵,2019.07
17.黃崇凱,人權讀書會:當台灣文學遇見白色恐怖系列講座II:「聶華苓的三輩子」,景美人權紀念園區,2019.08
18.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台灣文學研討會,2019.10
.
【#書】
1.台東製造× WenN,這麼可愛,一定是台東孩紙,2019.08
2.mirocomachiko,滿滿都是貓的日子,步步出版,2019.11
3.黑潔明,少爺:魔影魅靈之十二 前世篇 卷一~卷四,禾馬文化,2019.12
4.小峱峱,守娘(上),蓋亞文化,2019.10
5.東山彰良,小小的地方,尖端,2019.11
6.中央社「文化+」採訪團隊,做伙走台步:疼入心肝的24堂台語課,2019.10
7.朱宥勳,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大塊文化,2019.09
8.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麥田,2019.09
9.燃殼,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悅知,2019.09
10.林珮瑜 羽宸寰,圈套:History3,尖端,2019.06
/
11.張天捷,張天捷在台北繞了一年都沒遇到蔡依林,大田,2019.09
12.王定國,神來的時候,印刻,2019.08
13.★錢真,羅漢門,衛城,2019.08
14.今村昌弘,屍人莊殺人事件,獨步,2019.07
15.藤田翔,藤田流插畫思考術,漫遊者文化,2019.08
16.傑洛德‧杜瑞爾,小獵犬隊探險記:勇闖非洲喀麥隆草原王國,木馬文化,2019.08
17.朱家安、朱宥勳,作文超進化,朱家安 朱宥勳,奇異果文創,2019.02.11
18.鄧小樺,若無其事,香港三聯書店,2014
19.綻放年代,裏右,鏡文學,2019.07
20.★恍惚書,鄧小樺,時報,20190716
/
21.伽古屋圭市,繁花將逝,獨步文化,2019.06
22.胡晴舫,群島,麥田,2019.06
23.凌淑芬,烽火再起[輯二]廢境之戰,春光,2019.07
24.島本理生,初戀,采實文化,2019.06
25.隱匿,貓隱書店:告別有河與河貓,木馬文化,2019.07
26.★張亦絢,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木馬文化,2019.07
27.吳曉樂,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網路與書出版,2019.05
28.吳芬,把你的心跟肺挖出來帶回鄉下餵狗,啟明出版,2019.06
29..任明信,雪,大田,2019.06
30.李維菁,人魚紀,新經典文化,2019.05
/
31.謝子凡,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九歌,2019.01
32.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麥田,2019.05
33.★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時報出版,2019.04
34.潘柏霖,藍色是骨頭的顏色,尖端,2019.04
35.謝凱特,我的蟻人父親,逗點文創結社,2018.09
46.國島水馬,漫畫台灣年史,前衛,2017.06
37.回歸線上的候鳥——陳澄波作品特寫
38.傑洛德‧杜瑞爾,我鐘樓上的野獸:全球最受歡迎動物作家的動物園實習生涯,木馬文化,2019.04
39.坂野德隆,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遠足文化,2019.03
40.野島剛,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2019.02
/
41.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日治台灣小說風景,印刻,2019.02
42.《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作全見:完整十集劇本&幕後導讀訪談記事,麥田,2019.04
43.潘柏霖,恐懼先生,
44..多那托.卡瑞西,靈魂法庭,春天出版社,2018.06
45..多那托.卡瑞西,霧中的女孩,2018.04
46..凌淑芬,烽火再起:墨血風暴,春光出版,2019.02
47..陳雪,摩天大樓,麥田出版,麥田,2015.08
48.楊凱麟,發光的房間:從黃銅冰杓、探照燈到鯨魚尾工作椅,收納百年的生活記憶,重獲民藝的時光,麥田,2018.09
49.鄧慧恩,亮光的起點,印刻,2018.12
50.張彥,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八旗文化,2019.02。
/
51.吳明益,苦雨之地,新經典文化,2019.01
52.謝凱特,普通的戀愛,時報,2018.12
53.探險家在台灣
54.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跳舞的熊,衛城出版,2018.10
55.中西直子,365.天天貓和日麗,漫遊者文化,2018.11
56.羅浥薇薇,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逗點文創結社,2018.09
57.吉竹伸介,什麼都有書店,三采,2018.09
58.廖振富,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遠景,2016.12
59.阿潑,日常的中斷,八旗文化,2018.09
60.村上春樹,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時報,2000
61.夏宇,《羅曼史作為頓悟》
62.多那托·卡瑞西,《生死逆行》,春天
//
菁 科 城 店面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之光孫于婷 肚皮舞世界冠軍
肚皮舞老師孫于婷,她性感的水蛇腰,
不知羨煞多少愛美的女性,卻自己爆料,
其實在學肚皮舞前,曾經胖到70幾公斤,
媽媽命令她用跳舞的方式來減肥,
短短3個月她竟然成功減下了20公斤,
她不但跳出好身材,
還拿下世界肚皮舞大賽冠軍!
☞蜜糖吐司超夯 潮男美眉搶排隊
台北有家甜點店,人氣夯到大排長龍,
甚至得等上4個小時,
就是要吃上一片蜜糖吐司,
四方形的厚吐司沾上蜜糖烤的香酥,
加上新鮮的草莓跟冰淇淋,
令人難以抗拒,而這家店的女老闆,
是時尚名媛叫做楊秀蓉,
她把店面打造成,公主的夢幻城堡,
藝人經常來光顧,人氣居高不下。
☞舞動人生的堅持 舞王張勝豐 蔡依林御用
創造流行舞王張勝豐,蔡依林御用舞導老師,
考高中時想要唸的,
卻是他以為有舞蹈科的復興美工,
在保守的彰化鄉下 ,成了同學眼中的異類,
高中時改唸舞蹈科,跳芭蕾和民族舞,
畢業後在爵士舞老師的推薦下,
為崔苔菁擔任伴舞,他覺得很快樂!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ShntnEVi-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