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歷史課本少教?又或是認知不同?
有上過國中歷史的都知道:1624年至1662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荷蘭在還沒獨立前是西班牙帝國的領土,包括荷蘭與今日的比利時、盧森堡全境,以及法國和德國北部的部分地區,一起被合稱為哈布斯堡尼德蘭。
當時西班牙帝國握有兩大生財工具:美洲銀礦以及亞洲香料。西班牙帝國在美洲開產出許多白銀,運到菲律賓後再利用這些白銀與大明國購買瓷器、絲綢。
哈布斯堡尼德蘭為了阻斷這樣的貿易,理所當然的佔領台灣。而西班牙當時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據點,佔領台灣南部確實離西班牙很近,但西班牙1626年佔領台灣北部,之後在1642 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因此這句課本上說的「荷蘭於 1642 年趕走西班牙人」,放在八十年獨立戰爭脈絡之下,其實就是荷蘭在台灣打了場獨立戰爭。
-
拒絕厭世找樂子:WTFmedia 樂誌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高金素梅2021.08.30 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 吉娃斯.阿麗,今天開始有五天行程,探訪宜蘭、花蓮ㄧ系列的殖民遺跡。 首先,來到宜蘭烏石港,226年前,漢人吳沙率ㄧ千多人在這裡登陸,開始了無盡的開發……。 四百年前,遠在漢人、西班牙...
「荷蘭殖民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舊文化復新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君玲人力-首創婚喪喜慶人力公關服務團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Re: [問卦] 如果當年荷蘭人繼續殖民台灣會怎樣??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大航海時代#3-為什麼荷蘭人要來台灣呢?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的評價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3 荷蘭殖民台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蔡正元- 台灣真的有被「荷蘭Holland」統治過嗎? 答案是有的 ... 的評價
- 關於荷蘭殖民台灣 在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荷據時代臺灣原住民 ... 的評價
荷蘭殖民台灣 在 君玲人力-首創婚喪喜慶人力公關服務團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主教與華人世界(天主教台灣)
天主教傳入台灣,始於西班牙及荷蘭殖民台灣的時期,至明鄭時期後中斷,19世紀中葉以後再度傳入台灣。在日治時代,雖然日本以神道教為國教,但在宗教自由上仍有一定的容忍,台灣的教會體制逐漸完備。
1949年奉行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教廷有邦交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傳教士曾遭拘捕入獄,繼而多數被驅逐出境,不少宗教大多數傳教士到台灣繼續傳教。1952年由傳教區改制為從屬於聖座的聖統制度。
目前台灣的天主教會分為7個教區,以及1個宗座署理區,共14位主教,並設有一主教團(台灣地區主教團)。此外還有神父近700人,修女1,200人左右,分布在八百個教堂及其他教會機構。
台灣信仰天主教的人口逾23萬人,雖然僅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1.5,天主教會及團體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貢獻。
各政黨包括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等都有致力與教廷發展外交關係。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於2005年訪問羅馬,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成為首位到訪教廷的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於2013年3月出席新教宗方濟各的就任典禮,是首位與現任教宗會面的中華民國總統。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為天主教徒,是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及耶路撒冷聖墓騎士。
荷蘭殖民台灣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曾扮演東方瑞士之角色
台灣曾扮演東方瑞士之角色,造就東亞權力平衡。日本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後曾經派兵謀取台灣,但在基隆被我國先民所擊退,其之後出兵朝鮮希望進而攻打明朝但遭失敗。在一此時期、荷蘭殖民台灣時期(1624 – 1661)以及明鄭東寧王國時期(1661 – 1683),中國與日本受到台灣島上勢力之權力平衡。因此,中國與日本皆無法獨霸東亞,不僅台灣海峽提供了東南亞(含菲律賓)、東北亞(含日本)與中國間之國際貿易自由通道,台灣港口成為此三區域間之自由轉運站,而且台灣本島上並有西方商人、東南亞商人,日本商人,中國商人與台灣商人彼此貿易或進行轉船,市景繁榮,明鄭東寧王國獨賴此一稅收與貿易利益即足以與中國帝國對抗二十三年之久。此一和平與繁榮乃東亞權力平衡之結果。可見東亞強權間之權力獲得平衡,不僅能對東亞之和平與繁榮有重大之貢獻,而且能讓台灣內部之人民安居樂業,此由我國在東寧王國時期乃台灣史上唯一無革命之時期可知。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中日權力亦有類似之平衡,此由中國在鄧小平之英明領導下雖希望教訓越南但卻剎羽與而歸可以得知,台灣不屬於中日任何一方時,東亞方有和平。
東亞曾因台灣歸屬而權力失衡
台灣之戰略地位重要性使得日本在一九五一年之舊金山合約中放棄台灣主權而未約定屬於誰。那是因為日本相當清楚,若台灣屬於中國而成其一部分,則韓國與日本將再度受到中國之控制與支配。我們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中國歷史便可了解到,在中國帝國於一六八三年佔有台灣之後,國力達到鼎盛,並於一六八九年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阻止俄國東進,不僅位在其東方之琉球王國又變成其屬國,而且位在其南方之越南亦遭受同一命運而又成為其屬國。當時中國帝國所支配之領域之所以沒有再往外擴張而及於菲律賓及東南亞,並非因中國尊重其他民族之生存權,而是因中國當時之戰船與武器之製造技術並不夠先進所使然。琉球與越南之淪為屬國,台灣,由於受到中國之佔領,在當時並未能發揮制衡之功能。而此一情況到了乾隆朝,所謂十全武功使得東土耳其斯坦(新疆)、圖博(西藏)同入中國版圖。乾隆號稱十全老人,其在位五十九年期間武功達到極盛,朝鮮、蒙古,東土耳其斯坦、圖博、越南寮國全納入領土或成為屬國。 日本則繼續鎖國不出,直到一八六八年,中日兩國有相反之發展,日本幕府大將軍將政權集中奉還給明治天皇進行明治維新,而中國亦在該年因回變平亂而軍權與事權由湘政與淮政等各省分治。日本遂在一八九五趁中國國力被列強侵蝕而打敗中國取得台灣主權。
從另一方面而言,在中國於一八九五年割讓台灣給日本後,中國開始受到日本之圍堵。因此,日本在有了台灣資源之挹注下迅速發展成一帝國,甚至在取得台灣僅短短十年後,即於一九○五年的日俄戰爭中打敗當時之世界強權俄國。日本戰勝之原因之一為,日本由於控制了台灣海峽,俄國艦隊通過時被台灣島上之日軍觀察並計算得清清楚楚。在日本擁有台灣之後,日本帝國不僅開始支配中國,其亦開始以台灣為跳板而入侵南洋及菲律賓。此一人類之災難更因日本當時科技之進步而更加悽慘。直到二次大戰後,盟軍聯合打敗日本,日本放棄台灣主權,台灣兩百餘年不見之東亞權力平衡角色再現曙光。吾等豈能再因ECFA之簽署而使其再度熄滅。
荷蘭殖民台灣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高金素梅2021.08.30
大家好,我是高金素梅 吉娃斯.阿麗,今天開始有五天行程,探訪宜蘭、花蓮ㄧ系列的殖民遺跡。
首先,來到宜蘭烏石港,226年前,漢人吳沙率ㄧ千多人在這裡登陸,開始了無盡的開發……。
四百年前,遠在漢人、西班牙人、荷蘭人來台灣之前,台灣島就聚居著原住民族。那時的台北是霧氣蒸騰的沼澤盆地,凱達格蘭人的家鄉;台南則是陽光燦爛、野牛山鹿遊走之地,只有一些漢人由福建來此打魚,與原住民族交易農具;當時的蘭陽平原,噶瑪蘭族早已是人口ㄧ萬人、部落數量六、七十個的安和樂利社會。
十七世紀初,西班牙人、荷蘭人來了以後,開始大量採集鹿皮,壓縮了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西班牙、荷蘭對台灣的殖民代表原住民族長期流離的開始,但這段歷史竟被有些人說成「台灣的誕生」,流露出殖民者的傲慢。
接著漢人移民大批湧入,開始墾殖歷程。對後代漢人而言,雖充滿詩意與禮讚,但對原住民族的生存卻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連有良知的漢人都看不過去,清代文人吳性誠在《入山歌》中就寫道:
「牧牛打鹿釣溪魚,不識不知太古初,別有天地非人世,萬頃膏搜可荷鋤。偽呼庚癸乏軍糧,欲向山中乞鹿場,矯稱官長張紅盤,襲取其社不可當。壯者僅免幼者死,老婦飲刃屠稚子,開廈運粟萬斛斗,其餘一炬同屋燬 … 。」
開發的背後,也出現了無情的搜括與殘害。
民國65年,民歌運動創始者李雙澤創作了「美麗島」這首歌,其中有段歌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當時,林雙澤的好友排灣族盲詩人莫那能說:「你的篳路藍縷,我的顛沛流離」。
不同的位置看歷史,結果自然不ㄧ樣。外來入侵者歌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顛沛流離的原住民族卻只能低聲吟唱「可憐的落魄人」。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ㄧ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https://reurl.cc/GmW44W
荷蘭殖民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荷蘭殖民台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荷蘭殖民台灣 在 大航海時代#3-為什麼荷蘭人要來台灣呢?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大航海時代#1-又小又窮的葡萄牙是如何發大財的?https://youtu.be/Hi-wBA8Ahkc大航海時代#2-超級小國- 荷蘭 的崛起之路https://youtu.be/XlVEwu-IEm8大 ... ... <看更多>
荷蘭殖民台灣 在 3 荷蘭殖民台灣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40K views 4 years ago 臺灣的歷史- 荷蘭 西班牙 殖民台灣 … Show more. Show more. Show less. 40,113 views • Dec 10, 2018 • 臺灣的歷史- 荷蘭 西班牙 ... ... <看更多>
荷蘭殖民台灣 在 Re: [問卦] 如果當年荷蘭人繼續殖民台灣會怎樣?? -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