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合中西風格 —— 舊大埔警署】
舊大埔警署以實用主義為主並糅合多種建築風格。警署原來只有兩座單層式建築物,分別為主樓及職員宿舍大樓。後來於1960年加建了飯堂大樓,三座建築物由草坪連接。
主樓的建築有著較多的設計細節,顯然比另外兩座建築較為主要。主樓由磚砌而成,建有荷蘭式山牆以及小圓窗,屋頂則為傳統中式金字瓦頂。外面設有遊廊以及裝有木製百葉窗,有助納涼,好讓外國藉的警員適應香港的炎熱氣候。主樓內有報案室、警司辦公室、會議室、囚室、槍房等設施,另外還有廚房和十二個房間, 為五名歐籍及三十二名印度籍或華籍警員居住。主樓還設有壁爐,供冬季時使用。前院設有旗桿和兩座炮台。
職員宿舍大樓的建築風格大致上與主樓一樣,均為磚砌建築,鋪砌有傳統金字瓦頂,外面亦設有遊廊。宿舍大樓劃分為兩面房間,以天井分隔。一面房間共有三個宿舍房間,後來被用作為女警的營房;另一面則設有兩間工人房及廚房。
飯堂大樓則後來於1960年建造,分別有飯堂和營房兩大房間,以容納日益增多的警員,建築風格也與原有的兩座建築大概一致,瓦楞屋頂以金屬桁架支撐。後來大樓加建了連接主樓的有蓋通道。
草坪上保留有磚砌焚化爐,昔日用來處理垃圾,舊文件及已經無用的證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港呢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狼少二創改歌靈感: 日前香港電台《視點31》其中一個環節《談局勢論民情》邀請了藝人杜汶澤與陳百祥展開激烈辯論,二人「舌戰」逾40分鐘,吸引近27萬人收看直播。 影片來源:香港電台 ===================== 【子華說(原曲:叻哥說)】 長靠業餘佢永無慄 行錯仲狂笑要夠絕 人蠢無藥醫...
荷蘭木百葉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時代,戶外餐廳,成為主流》
*圖1-3:荷蘭篇
去年五月,當時還沒有疫苗:為了挽救服務業:阿姆斯特丹藝術中心 Mediamatic 發起了一個名為 Serres Séparées 的概念:河邊放置了五個與花房溫室類似的五角形玻璃房子,每間小玻璃房只允許同一家庭的食客用餐,保持相對安全的社交距離。
餐廳侍者們以長木板就把菜遞進玻璃房內,每個玻璃房子的空間既公共又私密。
早在疫情初,Mediamatic 已購買了這些玻璃房子,疫情蔓延後,它們「希望拯救」餐廳業者。Mediamatic 希望這個概念,能成為其他餐廳和咖啡廳在疫情中的創意借鏡。
*圖4-8: 美國篇Soho House
創始於 1995 年的 Soho House 原本是一家只對創意人士開放的會員制俱樂部,每到一個城市,Soho House 便將當地的特色融入裝修風格中。
Soho House Austin 是該品牌在美國南部的第一家,德州Soho House Austin 將現代風格與西班牙傳統風情融於一體,俱樂部陳舊的戶外美感中,即使疫情,也保持了溫情。
*圖9-15: 越南篇
這裡是越南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菊芳國家公園。餐廳特別蓋了一個16 公尺高、18 公尺寬的竹子圓頂建築,座落湖面小島上。群山腳下建一座餐廳,Vedana 餐廳四周風掠過湖面,成為東南亞最美的戶外餐廳景點。
*圖16–20: 美國加州Napa Valley
美國加州一家釀酒廠去年將倉庫改成遊客中心。這家酒廠將品酒室搬到了戶外,各種類型的餐桌椅潛藏於草叢、花叢間,它們被命名為「House of Flowers」。
*墨西哥篇:21-23
Lo Sereno 是一家位於墨西哥靜謐漁村的設計飯店。這裡度假的方式有很多,衝浪、曬日光浴,或是在酒店的戶外餐廳 La Terrazza 。
La Terrazza 是一間露天餐廳,被黑色無邊泳池包圍著。竹編、藤編的手工座椅是一種「原始森林的優雅」,餐廳主打墨西哥概念美食,只用當地最新鮮的天然食材,同時傳遞食物哩程的理念。
* 墨西哥港口邊日式侘寂餐廳 24-31
這家名為 Kakurega Omakase 的餐廳位於墨西哥港口城市,是Escondido 飯店的餐廳。
「Kakurega」日語中意為藏身之處,或避難所,與酒店名「Escondido」的西班牙語意思類似。
餐廳承襲了酒店的茅草屋頂,把自己「隱藏」其中,頗有禪意。大大的茅屋頂下是木框架結構,這是當地的傳統建築方式 palapa,整個餐廳將日本與墨西哥的特色融合一起。
* 紐約篇:華麗羅馬柱支撐的半露天餐廳
BOCCE Union Square 32-ending
紐約的 Bocce 餐廳 2018 年開業。
它由一座頗有歷史感的石頭亭子改造而成,巨大的羅馬柱頂端有精緻的雕花裝飾,是餐廳的視覺重點之一,並支撐起餐廳一側的半露天用餐區。
另一側的羅馬柱之間,安裝了薄荷綠色的百葉窗,這是室內的另一個視覺亮點,中和建築原本羅馬風格的華麗感,讓用餐更輕盈。下午的陽光從薄荷色百葉窗滑進,樹上的鳥鳴聲與旁邊球場的擊打聲混合時,你或許會產生不知身處何處的奇妙感。
今年 5 月,Bocce 餐廳被另一家餐廳 FREEHOLD 接手,FREEHOLD 沿用了 Bocce 當初的設計。
荷蘭木百葉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荷蘭木百葉 在 港呢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狼少二創改歌靈感:
日前香港電台《視點31》其中一個環節《談局勢論民情》邀請了藝人杜汶澤與陳百祥展開激烈辯論,二人「舌戰」逾40分鐘,吸引近27萬人收看直播。
影片來源:香港電台
=====================
【子華說(原曲:叻哥說)】
長靠業餘佢永無慄
行錯仲狂笑要夠絕
人蠢無藥醫的死穴
叻哥說叻哥說
要笑到低脂
這世界被人笑
令人笑是頭等善事
醜不醜要自知
你係真心嘅就變鄭智
長靠業餘佢永無慄
行錯仲狂笑要夠絕
人蠢無藥醫的死穴
荷蘭式廢話先嘔血
繁榮令世間大笑點解我未笑
低B扮蟹拯救這眾生
將吹水都當一絕
叻哥說叻哥說
=====================
Follow佢哋ig啦
狼少?? instagram.com/wolf_of_chan/
米姬?? instagram.com/miggie.maggie/
.
【更多爆笑影片↓↓黐實我哋】
Instagram: https://bit.ly/gongnedi_IG
Facebook: https://bit.ly/gongnedi_FB
#狼少 #杜汶澤 #陳百祥
荷蘭木百葉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北海道有經典的三大拉麵,分別是札幌味噌拉麵、旭川醬油拉麵和函館鹽味拉麵。而旭川拉麵更是集合了當地八大人氣拉麵店聚集成一個拉麵村, 讓遊客可依自己的喜愛選擇想吃的拉麵, 這八家拉麵分別是「火頭山」、「工房 加藤拉麵」、「拉麵屋天金」、「ITTETHU庵 松田」、「SAIJO」、「梅光軒」、「石田」、」、「青葉」。「火頭山」據說是北海道鹽味拉麵的創始店。山頭火拉麵在北海道算是滿有名氣的拉麵店之一,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店,甚至美國跟台灣都有, 而山頭火的本店就是北海道的旭川。(近旭川駅)濃濃的湯頭,麵條本身有勁,有別於其它家拉麵的醬油湯頭,很棒。地址:〒 079-8421旭川市 4丁目旭川拉麵村永山北海道11條。
上湧別町,自昭和30年代起,栽培鬱金香的球根作為輸出用的作物之一。自昭和40年代起,因無法與荷蘭所產的球根相互競爭,而有年年衰退的趨勢。但是,市民對市花「鬱金香」的愛戀很深,市內老一輩的人們於昭和57年開始在現地種植鬱金香。鬱金香的花田每年有漸漸增大的傾向,在春天時,因吸引了眾多 通過國道的人們的視線,所以自昭和63年起,以町立的「鬱金香公園」為主,每年努力進行公園的擴大及規劃。現在每年5月1日到6月上旬止的鄂霍次克,在公園內有舉辦鬱金香祭,有很多的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公園內盛開的鬱金香,有以童話故事的主角「小木偶」、「唐吉訶德」、「阿拉丁」為名的品種,也有從產地荷蘭直接輸入的珍貴品種,共有120個品種、120萬株。在北海道雄偉的大自然及清澈的天空之下,可讓您慢慢地欣賞色彩鮮豔的大地。吉祥物‧Cyubitto是園內受歡迎的吉祥物。可和他一起合影留念! 荷蘭工匠利用樹齡50年的白楊樹所做的長225公分、重300公斤的大型木鞋。荷蘭的特製品-街頭風琴亦演奏日本童謠等歌曲。花15分鐘即可慢慢環繞園內一周的電動巴士。13歲以上300日圓、12歲以下100日圓。栽培鬱金香土質以富含有機質肥沃之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球莖栽植深度以能掩埋球頂為度,栽植後充分灌水,置日照60~70%通風涼爽之處,待見花芽及葉芽開始伸長時,再充分接受日光。若長期置於蔭蔽處,易徒長,開花不良。性喜冷涼,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18~22度C。平地春節以後,氣溫漸高,若此時栽植為時已晚,不易開花。鬱金香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一種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具球莖之草本植物,又名洋荷花、草麝香。雖然全世界約有2,000多種鬱金香品種,但被大量生產的大約只有150種左右。鬱金香則是荷蘭國花。據史料記載,鬱金香源自黑海一帶,16世紀時由荷蘭航海家克魯修斯將其帶回家鄉萊頓。由於萊頓一帶是沙質土壤,加上氣候多雨濕潤,十分適合鬱金香生長的需要,因而到17世紀,鬱金香的發展在荷蘭已經初具規模。現在,荷蘭的鬱金香已經發展到上千個品種,不但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大花卉出口國花卉出口的搖錢樹,而且成為荷蘭旅遊部門吸引遊客的聚寶盆。其中的亮點當屬科根豪夫鬱金香公園。
荷蘭木百葉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風車猶如是荷蘭的「地標」,阿姆斯特丹的新士堅斯風車村ZaanseSchans保留了多座風車在運作中,多是圍著小運河而興建。風車對於荷蘭人來說不單是名勝,當年實在是作為「築堤攔海」、「排除水患」與及「農田灌溉」的工具。新士堅斯風車村位於贊河(Zaan River)的河畔上,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風車村」,簡直是一座「露天博物館」。但卻是免費入場的,難怪每年成千上萬世界各地遊客們紛紛湧來造訪。在2010阿姆斯特丹的運河連環圈已加入為世界文化遺產。恬靜的風車村至今依然保留著那些建造於中世紀時代遺留下來的風車,在別有特色風采的風車群中建有富地方色彩的田間小屋,讓人恍如置身於童話世界中。風車村內雖然只得8座風車,但每一座都各自有其歷史故事。隨著荷蘭人民圍海造陸工程的大規模開展,風車在這項艱巨的工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根據當地的濕潤多雨、風向多變的氣候特點,他們對風車進行了改革。首先是給風車配上活動的頂篷。此外,為了能四面迎風,他們又把風車的頂篷安裝在滾輪上。這種風車被稱為荷蘭式風車,最大的有好幾層樓高,風翼長達20米。有的風車由整塊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紀末,荷蘭全國的風車約有一萬二千架,每台擁有6000匹馬力。這些風車用來碾穀物、粗鹽、煙葉、榨油,壓滾毛呢、毛氈、造紙,以及排除沼澤地的積水。正是這些風車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淪和人為魚鱉的威脅。
以前貧窮的荷蘭農民買不起鞋子,又不能赤腳在結冰的地上走,於是就把木頭雕空製成鞋底厚實、鞋頭上翹的船形鞋,鞋內填充稻草可以禦寒。這種鞋穿在腳上又舒服又暖和,於是木鞋就在荷蘭流行起來,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許多荷蘭人,尤其是農民和漁民仍有穿木鞋的習慣。荷蘭木鞋的製作原料為白楊,它具有不易劈裂、不變形、不滲水、不沾泥、透氣等特點。木鞋能讓腳掌保持良好的外形,不受壓迫。如今荷蘭男士大多魁偉,平均身高1.83米,女子往往平均身高1.7米,均居世界之首,也許這和他們的祖輩穿木鞋有關。很早以前,荷蘭王室有一條規定,凡是謁見國王的人,必須身著禮服足蹬木鞋,以示對至高無上的國王的尊敬和臣服。荷蘭嬰兒出生後,父母要為小寶寶準備一雙小木鞋,以表示作為荷蘭人一生都要與木鞋為伴。荷蘭男青年談戀愛時,要設法悄悄量好女友的腳形與尺寸,親手送她一雙木鞋,刻上女友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