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迷投稿】文:AB 《Dune #沙丘瀚戰》
// 過時過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
外國如痴如狂地吹奏,以至首映有「起立鼓掌八分鐘」之說,上畫後台港兩地也是一面倒好評,如此「世紀鉅作」,理應、也相信經得起最嚴格的檢驗和推敲。然而,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覺便是「不外如是」,主因是故事已經太舊,它的素材幾十年來已被其他電影利用殆盡,重拍如緊跟原著,其結果便是一個又一個熟口熟面的場景,沒有驚喜。
.
1. 世界觀不合時宜。原著成書於六十年代,正值能源危機、反殖民運動高峰時期,本片無疑也取材當時的世界局勢(當然,小說也參考了《羅馬帝國衰亡史》、《A Silent Spring》、《沙漠梟雄》等),問題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能源危機喊了幾十年,石油還是沒有枯竭,相反美國成功開采頁岩氣,不再依賴中東石油之餘還反過來有能力輸出石油、中國研究核聚變、各車廠開發混能車、電動車甚至氫能車、還有各種可再生能源,肉類以至澱粉皆可合成,「資源/能源短缺」已經不是一個關乎世界生死存亡的問題,國與國間的鬥爭領域更多元化,僅僅因爲爭奪資源而大動干戈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至少在本片而言(不論續集,如有的話),這種世界觀設定無疑有點過時,無法呼應當下世界的格局,也就難以令觀衆産生共鳴。
.
2. 浪費沙漠場景。說本片「拍出沙漠浩瀚」的人,一定沒看過《沙漠梟雄》,後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從各種角度、時段、距離拍攝沙漠的壯麗,它敢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珠玉在前,原本很好奇《Dune》拍沙漠還能變出什麽花樣,結果大失所望,那些影評都誇大其詞,事實上本片幷沒有真的聚焦沙漠景色,沙漠只是一個布景,僅此而已,完全沒有《沙漠梟雄》的藝術性,也沒有好好運用沙漠的危險性—脫水、曬傷、失去方向感(因爲有高科技)、海市蜃樓等(不知續集會否有這樣的情節),真正的「危險」就只是那些沙蟲,而沙蟲概念也早被抽出來拍成一系列怪獸電影,也被《風之谷》改造得更有特色,相形之下本集的「始祖」未免較為沒趣。
.
3. 大橋已用到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落難被部族收留練成一身武功再率衆反攻敵人的「臥薪嘗膽」、《王子復仇記》式大橋大抵是希臘神話/古代戲劇改編再改編,萬變不離其宗,主角與沙漠部落相遇>證明自己實力>一起合作生活>成為領袖的故事明顯「致敬」《沙漠梟雄》(即英國軍官T. E. Lawrence的真人真事),沙蟲保護香料無疑和西方火龍保護寶藏一類的傳說相似,因此故事主幹部份並無很大特色(電影、小說皆然)。
.
4. 政治情節乏味。我一直對西方的家族情仇、政治勾心鬥角片無大興趣,因爲怎麽拍也不會好得過中國,中國一部二十四史已是人類各種勾心鬥角、厚黑權術的百科全書,類似的題材一百年也拍不完,西方什麽紙牌屋、什麽莊園那些只是小兒科,本集Dune的所謂家族/星際政治鬥爭劇情也一樣,無非就是搶資源,甚至連政治也談不上,就是赤裸裸的用暴力搶,沒有技巧可言。而《星球大戰》以至日本的高達動畫早已把這題材發揚光大,沒有必要回看Dune。當然,又是那一句,希望後續(如有)會有更多這方面的著墨。
.
5. 科技設定不通。據稱作者鉅細無遺地在小說中介紹若干科技設定,那我們觀衆/讀者當然也有需要、有權利嚴謹地辯證這些設定的合理性。然而,與《尚氣》的毛病一樣,高科技世界打架卻還依賴中世紀式刀劍技擊,無論如何於理不合。據說,小說設定是人類爲了防止濫用武器,發明瞭只防高速物體却可容許低速物體穿透的shield,於是片中軍人近身搏鬥不用槍械只用刀劍。這樣的設定無疑是荒謬的,一方面片中基地有高科技火炮、敵軍太空船可以發放炸彈把基地炸成火海,人類不去管這些大殺傷力武器,却去管近身搏鬥?還有,如果一個派系可以爲了香料厚顔無耻到揮軍把主角一家殺得家破人亡,怎麽又會如此講“武德”,不去研發科技破解shield、致使全宇宙軍人的戰爭科技倒退回只用刀劍?又,即使退一萬步,兵器科技真的如此倒退,那故事中的人類至少也意識到遠距離攻擊比近身搏鬥更安全,起碼可以用弓箭吧?片中也出現過低速飛鏢,卻只用於暗殺但又不用於打鬥,何解?希望往後能夠詳解。炮製別開生面的故事設定沒有問題,但也得自圓其說,本片至少在武器設定這一點上有「講多錯多」之虞,這設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可能很酷,讀者可能還會單純地照單全收,但放在21世紀的今天便太離譜、太難以置信了。
.
6. 情節平鋪直叙。由於需要推進劇情,沒有時間建立角色形象和性格,也沒有時間建立衝突、張力、兩難、懸疑,沒有起承轉合,一切平鋪直叙,完全可以預料(事實上單看主角 「夢境」對接下來的劇情已可知一二),就連沙蟲來襲也是幾十公里外已經可以見到,不是《大白鯊》裏鯊魚的神出鬼沒;全片速度沒有快慢之分,既沒有某些可以放慢步伐讓觀衆細味沉澱的場景,也沒有驚險刺激、節奏急促、突如其來的扭轉。雖然有著名演員加盟,但礙於人物衆多且需要趕故事,每人的發揮空間其實很少,主角的性格尤其模糊不清(可供對比的是《教父》續集中的阿爾柏仙奴,背景相似、面臨的是相似的困境,他的演技和電影對他的性格塑造是經典),是一大敗筆—不知這是否又是小說設定或往後會否改善了。
.
7. 無法帶出訊息。原著小說之所以成爲經典,相信是對環保、超人類的利弊、英雄主義等大課題的探討,但顯而易見的是本片爲了减省對白、增加娛樂性,這些探討都不見了,以至本片欠缺深度,沒有發人深省的地方,給人一個强烈的感覺便是 “本片僅供交待故事之用”,正如某影評所言,是一部2小時的預告,希望續集(如有)的平衡可以做得更好。
.
總體而言,《Dune》的先天問題,在於故事素材早被其他電影分割取用,更糟糕的是這些 “後來者”青出於藍,把《Dune》的素材發揚光大成為文化符號,以至Dune本尊已黯然失色。更更糟糕的是,導演决心緊跟原著重拍,以至幾乎沒有可加工改良、與時並進的空間,進一步拖低本片的可觀性(情形大抵就似Marvel要嚴格按照60年代的漫畫重拍電影,連人物造型也要一致)。外界的好評,相信很多都是源於「科幻經典」的情意結和「拍過一次不行、屢敗屢戰再接再厲」的期待。
.
再者,由於《Dune》的「agenda」很多(世界觀設定、 政治鬥爭、哲學討論、環保議題等等),如何在合理的時間、節奏和娛樂性下利用電影語言交待,如何剪裁平衡無疑是巨大的困難,所以至少在本片而言,有點「既想面面俱到,但又兩頭唔到岸」之感,希望(又是那一句)後續的定位可以更加鮮明,更勇於取捨,給觀眾一個清晰的「賣點」(是藝術性(鏡頭、場景設計等,例子如《2001太空漫遊》)?哲學性(大課題討論)?演技?還是純爽片?)這樣效果可能更好,而且挾著「科幻小說始祖之一」、「科幻經典重拍」的光環(或包袱),如無法超越《星球大戰》等的水平,處境將會很尷尬,很難在科幻片林立的21世紀佔有一席之地。這樣的任務無疑是非常艱鉅的。
.
原著故事結構龐大,而且有大量背景描述,難以用電影表達,所以也許這小說本來便不應拍成電影。如果第一集已經拍得這麽吃力,往後當世界觀進一步擴展,故事進一步複雜化,其成效如何,令人擔憂。
.
同場加映:
★加入狂友fb群組【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
★*// http://bit.ly/32xJWLp //
★直接交流 × 影患有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講中華民族的神話的建構,我所講的不是話那些事件是假。而是想指出歷史的敘述往往含有主觀的成份。這些是剪裁出來的歷史。其實沒有所謂完全客觀的歷史,為何呢?因為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件發生,我們只會選一部分的事來記載視作為歷史,那已經有主觀因素在當中。即使記載的事是真的,何況也不能保證所記載的事完全是真的,因...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新聞] 報告: 美軍工業沒有為與中國的衝突做好-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20分鐘看完英法百年戰爭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討論]波奇感覺社恐發作不包括被訓話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周H&M,是有歷史事件讓我經歷過的一次。
921,時至今日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記得當天晚上,我先是被地震搖醒,那時睡意正濃的我,雖然覺得這次震動似乎比以往大,但也只是大一些而已,所以我很快又睡著,卻沒想到......隨後來的地震超大!
所有家人都被震醒,即便結束後,我們一家四口一時之間都睡不著了,我甚至在想:「不會還有更大的一波會過來?」
早上,我在安靜中醒來。
真的很安靜,沒有平常的電視聲,也沒有任何機器運作的聲音。只看到我爸媽在客廳,然後對我說一句:「沒電了。」我當時一片茫然,回問:「那我還要上學嗎?」我爸媽沒有正面回答我,畢竟當時消息因為斷電而變得很不靈通,甚至連電話都沒了,他們只說:「今天不去也沒關係吧,就算曠課,就當作沒收到通知吧。」
過一段時間,覺得無聊並且想知道更多訊息的ㄕ父,帶著我出去外面散步。眼目所及,是沒有電力的紅綠燈、黯淡的商家,甚至有些店家因為強震所以貨物灑了一地,有些人更表示地震讓鐵捲門變形了。
那一段時間,地震的消息是所有最關心的消息,更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所有人,真的是所有人都陷入到地震的陰影之中。
如今,我現在的學生都是沒經歷過921的世代。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回事(畢竟每年921到了,學校都會進行避難演練),但也真不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我衷心希望以後他們還有我們不會經歷到類似的動亂,而這樣的差異,也是第一次讓我真正了解到:那些有真正經歷所謂大事件的人,和那些聽聞但沒經歷過大事件的人,他們這當中究竟有多麼大的差異。
宅男行不行,其實我更喜歡叫它「生活大爆炸」。
雖然很久前就有人推薦我這影集,但是我是道前一陣子訂了網飛,在暑假的空檔時刻才有去看,目前是看到第三季。
的確是蠻好笑的,我尤其喜歡謝爾頓跟他媽媽之間的互動,明明謝爾頓智慧超人一等又超級自我中心,但面對媽媽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又或者謝爾頓面對室友的媽媽,兩個在性格上根本是同一個模子科出來的,看兩個謝爾頓式的人物在同步共鳴,超有趣!
我個人蠻推薦可以把本劇,當作打發時間跟舒壓的選擇。
最後跟大家提到「斯坦福橋戰役」。
根據圖片,本次戰役,英國國王哈羅德擊敗了維京人,終結英國的維京時代。
但就在這場勝利後,哈羅德又必須往南趕場,因為法國的諾曼地貴族─威廉,正率軍進攻英格蘭。
結果哈羅德國王在迎戰威廉的黑斯汀戰役中,當場戰死。這讓英國王位落入到法國貴族手中,威廉成為征服者威廉,而且也成為日後英法百年戰爭的遠因(因為英國國王有段時間跟法國國王室有親戚關係的,所以英國國王在極端情況下,有機會可以繼承法國國王的地位)。
其實在黑斯汀戰役,哈羅德已經佔領戰場的制高點(I have the high groud.),並且用盾兵形成一道堅強的防線,當時威廉逆勢進攻,結果被打的大敗。但是哈羅德卻主動放棄防守,而發動追擊,卻遭到威廉的反擊,更導致自己當場陣亡。
有此一說,哈羅德的追擊,可能就是因為他是趕場作戰,他的部隊在各方面都已經損耗嚴重,所以哈羅德看到自己佔上風,這才想要速戰速決,而放棄了已經穩操勝券的防守作戰。
聽說有某款電玩有記錄黑斯汀戰役,而玩過那款電玩的人曾我說:「如果我不用歷史上,刻意撤退的戰術好吸引哈羅德下山追擊,我從來沒有正面攻擊擊敗過哈羅德陣營。」
可惜呀,哈羅德,從榮耀到身亡,這中間竟是如此的短暫,而且他的身亡又成為英國另一個時代的重要開端,可他相比後來的征服者威廉,卻又顯得默默無名了。
以上就是本周的電影及歷史相關介紹,好奇問大家:「你們對921又有何印象呢?」或者:「你們對本周的電影或歷史有何感想呢?」
歡迎都可以留言, 起來聊聊喔!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講中華民族的神話的建構,我所講的不是話那些事件是假。而是想指出歷史的敘述往往含有主觀的成份。這些是剪裁出來的歷史。其實沒有所謂完全客觀的歷史,為何呢?因為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件發生,我們只會選一部分的事來記載視作為歷史,那已經有主觀因素在當中。即使記載的事是真的,何況也不能保證所記載的事完全是真的,因為記載的人也有主觀因素在當中。
中華民族的整個論述是這樣的:中國在這二百年給人欺負得很厲害,中國是特別慘。等於一個女仔自小給父母打,長大又給人強姦,再老一點又給老公拋棄。這做成一個自憐的狀態,覺得自己是非常獨特的。我很明白這種心理,他們製造自己的獨特性,合理化自己所做的事,連做妓女都可以了。
我數一數中國的苦難。首先1840-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死傷只是三數萬人,攻入了南京,這根本沒有認真的打鬥。第二次入北京,最「大鑊」的是八里橋之役,死了幾千人。入到北京,可能有一些強姦,可能三數千。最慘的是火燒圓明園。其實以當時情況來講,已經是相當「文明」了。因為當時清朝皇帝假裝議和,騙了幾十人去,然後捉了他們入監獄,結果也死了不少人,令聯軍憤怒。燒圓明園,就是要懲罰清皇帝,因為那是皇帝的別墅。而這情況下,搶東西是難免的。
西方列強侵略的第三次,就是八國聯軍之役。但這件事由來真的離譜,因為中國人圍攻領事館,但他們又攻不入,引來聯軍救援。這是八國聯軍入北京的背景。賠償是每一次都有的,賠幾千萬兩到最後八國聯軍也賠得多,要賠四萬萬兩,那大約是四年的稅收。其實拿得最多錢的是日本和俄國,因為他們派軍最多。還有一次是對日本的甲午戰爭,甲午戰爭賠了二萬萬兩,有詩曰:「金擲民膏二萬萬,珠含天淚一雙雙」。
對中國侵略最嚴重的是中日戰爭。那中國死了多少人呢?直接死在炮火或日軍殘殺,大約在一千萬人以下。但單是蔣介石也令到戰爭多死一千萬人,蔣介石做了三件事。他當日在花園口炸開黃河,黃河缺堤以阻止日軍南下。火燒長沙又殺了幾千人,最嚴重的是捉人入新軍,但虐待他們,又沒有飯給他們吃。這至少又死了一千幾百萬人。這比日本人所殺的還要多。中國固然很慘。但這也不能合理化中國特別慘。我用三個角度解釋給大家聽。第一,在所有非歐洲國家中,中國已算是非常幸運。中國從來未亡國,其他國家幾乎全都亡過國。除了一個國家泰國,泰國沒有亡國,因為沒有人想要泰國,這是很奇怪的。其他國家由十六世紀開始,因為國力不如西方,慢慢變成英美殖民地。其實歐美奈中國不何,直至工業革命之後,國力才比中國強。因為中國國家太大,太多人。所以對中國的侵略,對中國民族的欺負是在所有的非中國國家中是最輕微。在大國中接近是最輕微的。
戰爭中打敗,人民被殺害又怎樣呢?那就要和其他國家比較一下。論被殺害人數,中國是不能夠比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給德軍殺了幾千萬人。二億人口中,接近十多百分比被殺。
至於國家受到羞辱,其實德國受過兩次了。德國經歷兩次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次大戰之後還要分裂成東西德。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受的屈辱是比中國人所受的更厲害。只可有十萬軍隊,割了土地,更要劃出萊茵非軍事區。法國1870年給德國攻入,1939又給德軍攻入,幾乎全國淪陷。在近代,哪一個國家未試過打敗仗?美國都給人燒過華盛頓,戰敗受到羞辱又有何出奇呢?
那時的人很勇武,很喜歡出外和人打架,打架自然有機會打敗。戰敗就是要割地賠款。根本這就是這一回事。同樣,日本也受過黑船的侮辱,第二次世界大戰給美軍佔領了那麼長時間。美軍很喜歡玩日本女人,所以日本又是對的。如果用這個自憐的角度來看,每個國家做的事都是對的。若用這自憐看法來合理化國家對人民的欺壓,不講人權法治、自由,那是十分可笑。而且中國今日對外國的歧視完全不肯放下,這是建構中國民族神話的一個重要部分。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於民族主義,我還一些東西想補充。民族主義是一種在十七世紀興起的東西,去到二十世紀。這東西和以前的國家主義或者愛國是沒有大分別。不過民族通常基於一同一種族,其實同一族種是很難介定的東西,它們很多都是來自同一語言。世界上第一個民族國家是葡萄牙,第二個是西班牙,然後到荷蘭,再輸入英國等。它們很多時都是同一宗教或者文化背景。這其實是減低了交易成本。
而歐美以外的民族主義是怎樣興起?它是從歐美輸入,因為受到歐美國家影響,所有國家都發展民族主義,和歐美的民族主義對抗。而每次民族主義是怎樣興起呢?每次都是靠製造出來的被欺負理論來刺激。像中國一直都講給列強欺負了百多年,那是怎麼慘的時間。其實坦白來講,中國經歷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到第二次中英戰爭,被火燒圓明園,第三次是自找的,因為義和團先圍攻領事館,結果造成北京被佔領。第四次有一個較大的仇恨,是因為日本侵華,這次給侵佔了三分一個中國。如果用這些仇恨,即是話這一百年間,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因此有權成為很惡的民族去報復別人。這是很可笑的,因為幾乎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經歷,要數的話,法國不慘,巴黎給納粹攻陷過。巴黎在百年給攻陷過兩次,給德國攻陷過兩次,一次是給拿破崙三世時給俾斯麥攻進去。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更嚴重。每個民族都可以編這些仇恨故事出來,把自己放在迫害者的角度,然後合理化自己仇恨別人。
世界上是沒有事微不足道過所謂香港所受的欺負,任你講都只是很多遊客來買東西,有些新移民來拿福利。講來講去都是這些,這算是甚麼?如果我是鄙視用仇恨建立的排外民族主義,那我鄙視一百倍這些本土主義。這是侏儒民族主義,是複製民族主義的方法,然後用一個很低層次來做,而論述是差很多倍。如果你要講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他們更加大仇恨,幾次排華,殺了很多人,馬來西亞是不可以由華人持有,要在馬拉人的名下,然後所有官是要由馬拉人做,排斥華人。但有些低等的人,永遠不會聽人的理論,他們扮有文化,但在重要關頭,他們仍是用刀叉食人肉。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20分鐘看完英法百年戰爭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兰开斯特之王》(The king)提莫西.查勒梅德(甜茶)版的亨利五世,真实再现了 英法百年战争 中的阿金库尔战役. 非非经典电影. 非非经典电影. ... <看更多>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討論]波奇感覺社恐發作不包括被訓話PTT推薦- C_Cha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其實感覺龍心事件後,holo就像英法百年戰爭之後的英國版圖大失血,在即時斬斷holoCn穩固剩餘勢力後只好往外尋找新大陸結果靠著會長的影響力以及holoEn ... ... <看更多>
英法百年戰爭結果 在 [新聞] 報告: 美軍工業沒有為與中國的衝突做好- 看板Military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文來源:
https://bit.ly/3R2ZfFA
原文摘要:
報告: 美軍工業沒有為與中國的衝突做好準備
華盛頓—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美國國防工業基礎還沒有為目前存在的競爭性安全環境做好充分準備。
報告說,烏克蘭戰爭暴露了美國軍工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削弱美國軍隊對
中國進行持久戰的能力,包括在台海衝突中出現彈藥庫存不足,導致所謂的“空箱子”問題
。
自從俄羅斯去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與補給。
這些援助對於阻止俄羅斯的進一步入侵至關重要,也向中國傳遞了侵略的代價和風險的信息
。
不過,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家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說,烏克蘭戰爭也暴露了
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的嚴重缺陷。這場戰爭耗盡了美國某些類型的武器系統和彈藥的庫存,如
“毒刺”地對空導彈、155毫米榴彈砲和彈藥,以及“標槍”反坦克導彈系統,而美國補充
武器庫的速度緩慢。
“美國國防工業基礎還沒有為目前存在的競爭性安全環境做好充分準備,它目前正以更適合
和平時期環境的節奏在運作,”這份報告說。“在一場重大的地區衝突中比如與中國在
台灣海峽的戰爭美國使用的彈藥可能會超過國防部目前的庫存,導致'空箱子'的問題。
”
報告:美國不再處於和平環境,應為此做相應準備
報告認為,烏克蘭戰爭以及與中國不斷加劇的緊張,包括在台灣海峽的緊張,凸顯美國目前
已經不再處於和平環境。
這份題為“戰時環境中的空箱子:美國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挑戰”的報告作者是戰略與國際研
究中心的高級副總裁、國際安全項目主任賽斯·瓊斯(Seth Jones)。
該報告反映了美國高級軍事和其他政府官員以及防務領域、國會和軍工行業的看法。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最近對台海戰爭進行多次兵棋推演後發現,在衝突中,美國可能會在不
到一周的時間內用完一些彈藥,例如遠程精確制導彈藥。
報告說,這些不足將使美國極難維持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
部分原因是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缺乏急劇增加產能來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
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 R-MO)去年12月在給國務卿布林肯的一封
信中說,拜登政府對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影響了美國強化台灣防務能力的努力。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部分是由於過時的軍事承包程序和官僚作風造成的國
防工業基礎的這些問題目前正在影響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建立可信威懾力量或在軍事衝
突中與中國對峙的能力。
根據一些美國政府的估計,中國正在大量投資於軍火和獲取高端武器系統和設備,其速度是
美國的五到六倍。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烏克蘭不同
報告還說,在可能的台海戰爭中,美軍面臨的並不僅僅是彈藥不夠的問題。
“與烏克蘭不同,它的西部邊境對武器運輸敞開大門不同,而台灣是一個島嶼。
一旦戰爭開始,中國的封鎖和遠程火力能力將使武器系統和彈藥難以甚至不可能進
入該地區,”報告說。
這意味著,印太地區的戰爭可能需要更多的遠程彈藥,以及戰區內更多的彈藥庫存,以解決
一旦戰爭開始就難以運送彈藥的問題。
報告建議美國重新評估其軍火需求總量,並敦促國會就此事舉行聽證會。該研究還建議重新
評估美國的庫存需求,建立戰略彈藥儲備並確定可持續的彈藥採購計劃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的
需求。
報告還建議美國拓寬軍事採購途徑,利用合同過程中的靈活性,並創建更多的軍工合作生產
設施,尋找“盟友支持”的機會等。
心得感想:
軍火產量趕不上?很簡單,在台灣開產線就可以了。
不過開始有這種像清點軍火庫存的報告出現也很正常啦
畢竟美國都調船隊到亞太來了,
再加上周邊盟友的軍火需求
還有烏俄戰爭,自然會想到這些部分。
要開一場大型戰爭還真的不容易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Sent from my motorola moto g(50) 5G
○ PiTT // PHJCI
--
╬信基督得美國大魔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116.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4535571.A.01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