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歐洲足球有比較深入認識的朋友,相信對聖馬利諾這支萬年弱旅不會陌生,甚至一直以來有不少香港球迷笑言到底香港隊跟他們比賽會是贏還是輸。雖說破船總有三斤釘,聖馬利諾好歹也是歐洲球隊,實力應該不會太差吧。不過殘酷的現實是原來這支不少球迷熟悉的國家隊,已經在最新的國際足聯排名掉到第210位,簡單來說就是最後一位,現在說他們是世上最弱的國家隊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聖馬利諾是一個國界完全被義大利圍繞的內陸國家,人口只有3萬餘人,縱然他們的足協在1931年已創立,並擁有一個15支球隊參與的業餘聯賽,可是由於參與足球的人口太少,據英國廣播公司在今年3月的專題報道所說,該國只有約1,800名註冊球員,還是包括了所有男、女子和五人足球球員,而且參與業餘聯賽的球員當中只有約100人是聖馬利諾國民,加上當地的足球文化一直以享樂為主,跟英格蘭和德國等世界級球隊比賽的目標竟然是半場休息時跟對手交換球衣,所以自從1988年加入國際足聯和歐洲足聯,得以參與世界盃和歐洲盃資格賽,不僅沒能突圍而出,而且還從沒贏過球,踢了142場比賽竟然只有3和139負,進19球失650球的「輝煌戰績」。聖馬利諾歷來只有1次贏球,就是2004年在友誼賽以1比0擊敗列支敦斯登。
不過聖馬利諾也想擺脫最弱球隊的命運,所以在2018年找來曾於1996年歐洲盃的義大利國家隊教練團成員Franco Varrella成為總教練,以及找來曾經執教博洛尼亞和卡利亞里等多支球隊的Daniele Arrigoni擔任技術總監,希望盡量改變聖馬利諾的足球環境。
在去年的歐洲國家聯賽,聖馬利諾便以0比0打和列支敦斯登和直布羅陀,至少不用再當「三零部隊」。雖然早前被準備參與歐洲盃決賽圈的義大利以0比7大屠殺一場,不過及後能夠在科索沃身上進球,以及面對義大利U20隊只負一球,也算是開始看到進步的跡象。
英格蘭聯賽盃戰績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足球歸足球 #政治歸政治嗎?#場下的金錢角力〕
▌大撒幣的卡達
曾經只是窮困漁村的卡達,靠著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翻身,已成為中東地緣政治上不可忽視的存在。
近年來,卡達在雄厚資本的撐腰下,積極透過投資運動產業來提高影響力,當中最成功的投資莫過於2011年入主的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
卡達王室毫不手軟的「大撒幣」造就了大巴黎在國內的統治力。自2013年開始已經奪得7座法甲冠軍,就連以往表現差強人意的歐洲賽事上,今年也終於揚眉吐氣闖進歐冠決賽,雖然最終敗給拜仁慕尼黑無緣冠軍,依舊讓金主相當滿意。
由於巴黎聖日耳曼使法國足球聲勢漸強,卡達在法國的影響力也隨之攀升,甚至讓卡達在陷入外交危機時,爭取到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力挺。
▌投資的勝利方程式?
事實上,卡達並不是首支取得成功的中東金主,阿聯酋的曼蘇爾家族2008年接手英超的曼徹斯特城俱樂部,透過數十億英鎊的投資,已經將曼城從英超中下游球隊打造為歐洲豪門。
進入曼蘇里時代後,曼城共贏得 10 座英格蘭國內三大賽事的冠軍獎盃,比球隊此前 114 年的冠軍總數都還多。當中包含4座英超冠軍,是同期最多,更在2017/18賽季打破聯賽紀錄,成為首支達成聯賽百分的球隊。
▌綠茵場上展開的地緣角力
阿聯酋與卡達「資金」在足球上的傲人成就也吸引更多中東產油國加入戰局,尤其是卡達的死對頭-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當前致力於提升國際地位,透過世界第一運動—足球作為媒介再合適不過,但卡達自然也不會看著死對頭來分一杯羹。
所以今年初,沙國公共投資基金有意收購英超隊伍紐卡索聯,不料交易過程遭到卡達不斷阻撓,最終宣告破局。不僅如此,雙方在賽事轉播權上也是打得火熱,沙國近年積極壯大國家體育電視台《KSA Sports》,便是希望和卡達的《beIN Sports》一較高下
。
▌鉅額投資所求為何?
那究竟為何要投入巨額資金在足球產業上?根據轉角國際引述運動商業管理期刊主編的註解,歸納了以下三個原因。
❶ 離岸資產化:投資方能透過足球產業將資金轉化為穩定且乾淨的正資產。
❷軟實力擴張:球隊的知名度結合賽事轉播,能使冰冷的投資轉化成文化上的軟實力。
❸國家形象再造:球迷甚至是國民都因此更認識金主,甚至是其背後的國家勢力,有助於國際形象的提升。
▌想複製成功劇本的中國
卡達的成功範本也啟發了同樣需要擴大對外影響力的中國。
2015 年,中國提出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與《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央一聲令下,企業馬上展開對海外體育產業的大規模投資,至今中國資本已經收購了數十家足球俱樂部的股權,歐洲五大聯賽(英超、德甲、意甲、西甲和法甲)有著不少中資身影。
2015年玩具大亨陳雁升入主西甲球隊皇家西班牙人,成為歐洲五大聯賽第一位中國老闆。隔年蘇寧集團則以2.7億歐元取得義甲豪門國際米蘭七成股份,集團少東更因此成為義大利史上最年輕的球隊主席。
這些不惜成本的贊助與投資,其中的目的是要提供中國球星舞台。不過多數球員都沒能在國外聯賽站穩腳跟,只有加入西班牙人的武磊稱得上成功。
「武球王」在加盟的首個賽季斬獲3顆進球,第二個賽季則在各項賽事出場48次,打進了8球並送出1次助攻。
雖然提升中國球員實力的目標沒有達成,但在擴大國際的政經影響力倒是頗具成效。
例如在仍未從歐債危機復甦的義大利,買下義甲國際米蘭隊的蘇寧集團和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展開多項合作,並促成義大利在去年決定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使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政策打通歐盟市場的關鍵環節。
今年義大利深受疫情重創之際,蘇寧財團也以捐贈大量口罩的方式打開中義兩國的醫療合作。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
雖然有許多投資達成了驚人效益,然若沒有評估好球隊的市場價值以及發展潛力,又缺乏良好規劃的話,不但難以大力出奇蹟,甚至可能讓投資變得血本無歸。
例如2017年,中資李勇鴻以7.4億歐元收購了義甲老牌豪門AC米蘭,可是重金投入下戰績依然不見起色,鉅額的球員轉會費反而讓俱樂部負債更為嚴重。在巨大的財政壓力下,入主緊緊一年後,雙方便因違約問題結束了AC米蘭的中資時代。
除此之外,過度的巨額投資也可能違反歐足聯的財政公平法案(FFP),面臨罰款、限制轉會甚至是禁止參加歐冠和歐聯等賽事的風險。
像是曼城和巴黎聖日耳曼一直是FFP的眼中釘,今年2月曼城就被歐足聯以違反FFP為由禁止參加歐戰兩年,雖然後續經上訴讓禁令得以解除,仍需繳納千萬歐元的罰金。
▌結語
這三周的介紹,一開始從厄齊爾和俱樂部發生的衝突談到政治性言論界定的模糊界線,接著從瑞士球員的雙頭鷹手勢,思考究竟這是對身為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認同展示,還是充滿挑釁的行為?
最後則到今天提到的,商業化資本競逐下,體育賽事已不再是單純的娛樂,背後隱含著諸多政治考量的競逐,像是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透過足球的媒介延續地緣政治上的角力,又或是中國透過中資入股大小俱樂部的方式,希冀打開一帶一路在歐洲各國的合作契機等等。
透過這三周的回顧,告訴我們一個結論,足球永遠沒辦法只歸足球,政治與任何事物,從來都是不能輕易二分的。
#政治 #台灣 #科普 #科普政治學 #政經八百 #大學生 #足球 #歷史 #外交 #中國 #阿拉伯 #歐洲 #德甲 #英超 #中資 #一帶一路
英格蘭聯賽盃戰績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次的歐國聯無關2024歐洲盃的參賽資格,而是把資格綁定了2022年世界盃資格賽。
規則是沒有晉級2022世界盃決賽圈的球隊中,歐國聯戰績最好的兩隊可以拿到世界盃資格賽附加賽資格。
2022年世界盃歐洲區資格賽會被分為10個小組,小組第一可以晉級世界盃,10個小組第2的球隊加上歐國聯的兩隊,總計12隊會被分為3組,再以單場定勝負的方式確定最後3個歐洲區晉級資格。
為了預防在世界盃資格賽中有甚麼意外狀況,各隊可能要好好面對歐國聯的比賽了。
#歐足聯 #歐國聯 #歐洲盃 #世界盃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西班牙 #英格蘭 #荷蘭 #葡萄牙 #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