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2341-Q22360)
Q22341:
睇咗你好多專欄,幫人解決投資/人生上既問題,比左好多好既建議,可以幫下我嗎?
你好。龔成老師!係你既讀者,第一次來信給你。
本人38歲。已婚。想在5年之後財務自由,做自己想做既事,做兼職減少工作時間,想之後幾年生小朋友,多些時間陪BB,老婆。
現在有點迷惘,唔知下一步點做好。希望老師幫忙分析下,產資應該怎樣分配,為日後鋪路,本人投資方面比較保守。
本人每月收入,人工$1.8萬+收租$1.3萬,每月支出(1萬) + 供樓(5千) + 月供股票(1萬)
。現金178萬
。人民幣27萬(定期)
。股票約95萬(同媽媽各佔一半)=47萬
。股票債券基金16萬︰
景順環球消費趨勢基金4萬
瑞銀中國股債基金(每月派息5%)12萬
。單位自住(己供完)
。單位收租(己供完)(市值約700萬)每月$1.3萬
。單位爸媽住(市值約660萬)每月供$5000(欠144萬)
月供股票︰
中華煤氣$2000
香港交易所 $2000
領展$2000
建設銀行 $1000
騰訊 $1000
阿里巴巴 $1000
小米集團 $1000
股票約 $956 939($478 469)
0002。中電控股/500 2500
0006。電能實業/500 2000
6823。香港電訊/1000 2000
2638。港燈/500 2000
0003。中華煤氣/1000 1025
2800。盈富基金/500 226
0823。領展/100 164
0005。匯豐/400 924
1398。工商銀行/1000 10000
3328。交通銀行/1000 5000
0939。建設銀行/1000 18971
0388。香港交易所/100 223
0270。粤海投資/2000 2000
0941。中國移動/500 1000
1310。香港寬頻/500 2000
4246。ibond/100 300
0700。騰訊/100 106
1810。小米集團/200 631
9988。阿里巴巴/100 144
9626。Bilibili/20 40
9888。百度/50 50
3033。南方恆生科技/200 400
3032。恆生科技ETF/200 400
6993。藍月亮/500 500
1)想日後每月有3萬左右被動收入, 應該點樣操作?
2)想喺五年內供完層樓(因為想無負擔),好定還一半比較好?定係用現金做其他操作好?
3)這個股票組合可以加/減什麼股票,會更好?
4)月供股票應否繼續?有冇供錯股?
#好多問題請多多包涵#80後百萬富翁支持者
龔成老師︰
1) 如果你希望每月有3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6%計,你需要本金600萬。你可以透過投資有增長力的優質資產,去累積這個資金。
而你現有物業,已經可以為你創每月1.3萬現金流,因此你最終只需要額外340萬,基本上你就可以創造到每月3萬現金流的效果。
你現時持有不少物業類資產,未來時間,你應集中在優質股部份,去令成個財富組合更平衡。
2) 現時按息好低,唔建議提早還款。你應該用這些資金,去做投資增值,或者買其他收息資產,個創造財富效率,會更高。
當然,如果你財富已足夠你財務自由,你都可以考慮將額外資金,先還款都無問題。
3) 你現時組合好亂,雖然這些股票都有質素,但隻數太多。長線你要集中翻係10隻左右,最多都係15隻好了,否則你好難定期審視和管理。
由於你現金、定期、債券和股票,加總已經可以有340萬這個金額。所以投資上,唔需要太進取,可以維持現狀,在這5年間,再進行適度增值去提高個本金,咁就可以。
持股中,嗶哩嗶哩(9626)和百度(9888)都有質素和潛力,但風險都係會較高,故不宜持有太多。
到5年後,你就慢慢將組合中股票,換成收息資產,咁去支援你財務自由的生活,就可以。
另外,你債券基金部份,表面上係穏定收入。但你要留意翻佢個回報,有多少係保證,同時會否出現賺息蝕價的風險。
4) 月供股票,大致可以。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我建議你再多動用50-80萬,去買入一些平穏增長股,去進行適度增值。如果想保守些,你可以將部份投入收息股,都係可以。
至於餘下資金,我地就等大跌市出現,才去掃平貨。
例如收息股,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富豪產業(1881)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
Q22342:
老師,你點睇未有盈利,但股價升既股票?
龔成老師:
要深入分析,投資者要了解,企業現時是否發展理想,就算無盈利,都要有一些發展,例如產品、生意有增長、技術提升,市佔率正擴大。
如果無這些因素支持,而市場不斷對將來作無限幻想,只要企業發展有少少不如預期,股價都可能大跌,因為之前的價位無足夠實際因素支持。
------------------------------------------------
Q22343:
有不少人認為即將會有股災,假如目前就算分小住購入,都是損失啊!稍為等待是否更好呢?
龔成老師:
第一,無人能預測到股災,能預測的就不是股災。
第二,只要是優質公司,就算短期股價下跌,企業價值完全無變,你是完全無損失的。
------------------------------------------------
Q22344:
sir,我在$18.5買了5千股3067,求救
另外,我看你的fb,得知你持有1177 ,我也跟着在7.65買了一萬股的1177,現在如何辦?好恐慌
多謝你
龔成老師:
恆生科指ETF(3067)有質素,你長線持有就得,最好長期月供,你唔好太著重短期價格,要睇長線,起碼持有3年,根本唔洗理短期股價。
中生(1177),我有貨,長線,根本完全無野要擔心。
(你的問題都幾大,心理質素好弱,都幾擔心你,因為以我過往做銀行及證券行的經驗,這類人是最不適合投資的。)
------------------------------------------------
Q22345:
龔sir,看到您專欄,知道您對股票投資有獨到見解,想在此方面向您請教:
本人42 歲,有自己投資股票,但以短炒為主,數年前亦在高位入市,致現金股票虧損了約二十多萬。我暫時的存倉有:
1. 005 HSBC 4000 股 (這股佔我虧損一半金額)(平均買入價75)(收了5-6 年息)
2. 0941 中國移動 1000 股 (平均買入價 60)
3. 1336 中華保險 3000 (平均買入價 40)
4.1398 工商銀行 5000 (平均買入價 5.94)
5. 2318 中國平安 500 (平均買入價 87.4)
6. 6127 昭衍新藥 & 9888 百度,均是新股獲分派一手,惟2 隻現也虧損
7. 9988 阿里爸爸,抽新股獲分派一手,暫時是所有股票中有些點微利的......
本人買了數份銀行的儲蓄保險,預期在65 歲可拿回約二百萬現金 (投資合共約一百萬港元)
本人月入約4 萬,每月支出約1.8 萬,有一層未補地價居屋自住。現有約70-80 萬流動現金。
本人期望可以55 歲時有錢可買一層細私人樓自住或出租,請問在投資組合上有何建議?本人正考慮買入一些穩定收息股如煤氣、中電、港燈、電能實業等...不知是否合適?還是您有其他更好建議?
本人在工作出來不久已嘗試投資股票,起初以短炒為主也有不錯斬獲,惟憾15-16 年股災虧損,之後在股市30000 點時高位入市(特別是滙豐),致現今的情況....
非常感謝您閱讀此訊息,也謝謝您賜教!
龔成老師:
建議你之後長線投資,全球最賺錢投資者巴菲特的方法,都是長線的。這是投資的王道。
至於你現時的持股,並不是無質素,但買入價一般都唔平,反映你未有企業估值的能力,建議你之後用平均入市法,例如分注或月供,能減少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當然,都要好好提升投資知識,學習選股,計算企業價值。
另外,如果有些個別股佔你組合比例較多,宜減。
匯豐(0005)你可長線收息,但預佢增長力不強,如果你持貨多宜在上升一定水平後減持。經濟好轉後,佢股價都會上翻D,你到時可減部分,餘下再守。
中國移動(0941)你可持有,但預佢增長力不算強。
新華保險(1336),只是不過不失,不宜持有太多。
工商銀行(1398)你可持有,但預佢增長力不算強。
中國平安(2318)雖然中短期較弱,但長遠仍是不差的。
阿里爸爸(9988)可長線。
百度(9888)如果貨不多,無問題,可長線。
昭衍新藥(6127),都有D發展力的。
這股潛力度都有,但業務始終有不確定性,建議小注投資好了。都可以長線的。
另外,同一行業不能多過30%,同一股票佔組合比例不能多過15%,你長遠要跟這指引調整翻。
如果你想55歲完成目標,你可以用「先增值,後現金流」的策略,你42歲,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建議你的比例,平穩增長股:潛力股
7:3
(如果你投資實力較強,可增加潛力股比例)
平穩增長股:指數基金。另外再加: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潛力股: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
另外再加: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三星FANG ETF(2814),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波動,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22346:
月供港鐵,平安好醫生,小米可以嗎?49歲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平安好醫生(1833)和小米(1810)都係有質素,但都是潛力股類。佢增長潛力較大,但風險都會較高。你朋友49歲,不應投資太多這類股票,最多佔組合2成好了。
若月供,我建議佢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港鐵(0066)係其中一隻唔錯的平穏增長股,可以選擇。
以下係其他平穏增長股,你可以比你朋友參考下。如果佢對這些股票,認識不太多,可以集中供指數基金。
再加平穏增長股︰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每月儲蓄唔好盡用。要留有一部份,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時,可以用來掃平貨。
------------------------------------------------
Q22347:
早晨龔Sir, 可以問下你俾d意見嗎? 我現時有份marketing 工作月入穩定,可是壓力越來越大,常常OT,我身心累到沒有精神時間處理投資,和女兒相處時間又小,
但我都很多開支,供保險,養父母等都須用上3/4, 餘下可能得番$5000,有時洗費大咗都沒錢儲,所以點想都唔敢遲職,我想問學股票或全職投資取代正職的做法是不可取對嗎?
因為應商也是要希唔定積蓄才可考慮。
龔成老師︰
其實做全職投資者,係我書本《80後千萬富翁》講述5條致富之路,其中之一。
要做到全職投資者,投資對你而言,不單要係興趣,而且更要成為你強項。若你現時對投資無乜了解,你就要先由一個「基本知識投資者」,慢慢開始提升自己。
你要花大量時間,努力去看相關書籍、睇年報聞、睇新、、上課程,去學習如何分析一隻股票。
到你累積到分析50間企業和長期實戰經驗,你就可以變成一個「有實力的投資者」,以算有做全職投資者的基本條件。
但要突破至最高層次的「真正專業投資者」,已經不單是投資知識的問題,因為要突破,就要擁有很強的分析力、很強的眼光、很強的心理質素。這些要更長時去磨鍊,才會做到。
你以前作為目標,係可以。但當現時未有太多相關經驗時,最好都係有份基本收入,用作支付你日常洗費和定期投資之用。
之後,再邊工作,邊學習。到你應為時機合適,或者你被動現金流,已足夠支付你大部傻份開支時,就可以考慮慢慢變成一份全職投資者。
至於你現時工作,從你生活和投資學層上分析,都唔係太理想。但畢竟你開支較多,如果你一時間無法找到相近收入的工作,最好暫時維持現狀較好。
------------------------------------------------
Q22348:
呀sir你好!想請教一下你,我而家29歲,月入6萬-10萬(睇生意而家)
月供緊︰
小米一萬
五千煤氣
2500金沙中國
2500 銀河娛樂
因為儲錢比較近期先開始,暫時有30萬股票係手,都係小米 京東健康 同埋銀河娛樂
想係31歲前買樓,想請教一下你 點部署會比較好
目標:買600-800萬樓,想9成按揭
多謝你呀sir 會繼續睇你page,遲少少希望上埋你堂
龔成老師︰
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20000 + 30萬股票,2年後大約會增值至85萬,相信足以支援你首期。
但問題係,雖然你現時持股都有質素,但2年係一個短時期,好易會出現股價上的波動,影響最終回報,你要明白這個風險。
若你想保守少少(但回報都會少左),可以將部份月供資金,改為月供收息股。收息股增長無你上述股票咁高,但股價相對較穏定,再加上有一定股息。
另外,小米(1810)雖然有質素,但唔建議太集中去供任何一間企業。建議你抽走佢部份月供資金,去投資其他優質股。
以下是一些適合股票,若你2年要動用資金,收息股會較穏陣,而平穏增長股,增長力會較高,但波動性都會比收息股高少少。你可以因應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去作出選擇。
除了投資優質的平穩增長股外,同時,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
Q22349:
龔Sir你好!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你一下:
今年買股票明年才收息,咁應該係睇周息率還是預測息率呢?
為什麼預測息率通常都是高過周息率呢?這是否純屬估計今年盈利增加, 而預示明年派息金額會比今年為高嗎?
點解經濟通和A A Stock同一隻股票同一個股價,息率會有少少分別呢?計算方式有冇咩唔同呢?咁應該睇邊一個才更加準確呢?
另外上一堂聽你提到Vtech303算不算是工業股嗎? 因為有9%股息那麼高,如果作為我上面配置表中10%穩健的收息股作長期收息是否穩陣和適合嗎?
謝謝龔Sir解答並祝週末愉快
龔成老師︰
"預測息率"只係一個估算,你可以作為參考,我實際派多少,要到明年才知道。但投資定平貴時,若你用股息率作估值,我地應主要參考"周息率"。
至於"預測息率"高於"周息率",主要是預期來年派息會增值。但這只是估算,而且每個網站估算方法都會有所不同,所以這指標只宜作輔助性質。
而經濟通和A A Stock同一隻股票同一個股價,但息率有分別,這是正常。因為佢用邊個時間股價、匯率等,都有機會造成影響。
你做分析時,只要係用同一網站資訊去作比較,咁就可以,用那一個網站都無問題。
偉易達(0303)算係工業股,產品未算係高端科技,但都要一定技術,故都略有競爭力。增長力就不算強。本質正面,長遠投資價值有的。
以佢過往正常的經營環境來講,佢派息比率高達9成,成立於70年代,業務是電子產品,這麼高的派息,反映管理層明白這公司已過了最高增長的年代,之後只會是平穩增長。
公司已不需要每年投資發展,反而管理層、大股東,偏向想收息,因此這是重派息多過重發展的公司。
雖然佢係某些業務做得不錯,但發展心不強,同時大環境並不是高速增長,故相信佢之後都會平穩。近年這公司的生意,都是平穩增長,如果比較幾年前的盈利,都是差不多。
這股係一隻有投資價值的收息股,都有平穏增長力,此股適合你。但不能太過大注,大約佔你組合5-10%就好了。
------------------------------------------------
Q22350:
阿sir你好,因為工作需要黎緊要讀一個碩士學位,想問下應唔應該借學貸確保自己有錢投資?
因為如果我借左黎交學費之後將自己既錢攞去投資喺大型etf (voo qqq 果類)或者穩健/收息型既公司(823,apple果類),
只要佢地年回報率/股息率高於學貸既利息率,理論上我既資產喺讀緊書既時期都係上升緊。
同埋如果借錢係咪應該將還款年期拉到最長?因為宏觀經濟喺大機率情況下會長期通脹,變左我拉長黎還既話越後期還果舊錢既實際購買力其實會越低?
唔該阿sir!
龔成老師︰
碩士課程,你可以睇翻個息率高唔高,如果唔高,其實應該借貸(用較長年期),再用空出來資金去投資增值,咁個效益會較好。
你所講股票,長期平衡回報相信都有8-10%,如果學貸息口明顯係低好多,咁就會創造出投資效益。
但記住,這個回報我係用長線去估計,中短期都會有波動。所以,你要預算好還款部份。唔好諗住靠這些投資去還錢,因為可能係你要開始還款時,剛好大市在不利環境。
若你要套現,就會變成賤賣資產,令到正向投資效益不能產生。
------------------------------------------------
Q22351:
龔城老師對不起,我之前打錯左,比亞迪係242入,唔係142入,請問應該點做?以下係我嘅資產分佈⋯⋯
100股700 $519.5
100股700 $539.5
100股700 $567
100股700 $557.5
100股700 $527
100股700 $581
100股700 $542.5
200股3690 $211.2
100股3690美圑 $248.2
100股3690美圑 $232
100股3690美圑 $238.4
100股3690美圑 $241.6
100股3690美圑 $366.4
100股3690美圑 $298.2
500股1211比亞迪
$247.2
500股1211 $248.6
500股2269 藥明生物
$129.6
100股9988.HK 阿里巴巴 $197.7
謝謝
龔成老師︰
比亞迪(1211)你係$142,定$242入,其實都唔影響你是否持有的決定。只是心理上影響你。
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你持股都有質素,係值得持有的股票。
但問題是全部都係"潛力股",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若你算年青,潛力股可佔約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若你投資經驗較淺或年紀較大,潛力股比重,要再下調。
你美圑(3690)和騰訊(0700)佔比好高,而沽出部份,換至其他股票平衡下,咁會較好。特別係美圑(3690)佢不確定性較高,不宜持有太多。
未來時間,你就要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令組合更平衡。
平穏增長股:指數基金、金沙(1928)、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長建(1038)
------------------------------------------------
Q22352:
老師請指教 持有︰
長實1000(51.00)
吉利 3000(25.00)
長城1000(29.00)
京東健康400(165.00)
美團 100(322.00)
比亞迪500(225.00)
共蝕3萬幾,應該再等候? 可以長期持有??
龔成老師︰
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需要理會。
你持有的股票,都有長線投資價值。中短期股價波動,係正常,你照持有就可以。
但你上述股票,都係偏向潛力股較多。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都係可以。但若你年紀較大,這個組合風險就有點過高。
另外,我見你不少股票,買入價都偏貴。如果你唔係咁識估值,去定平費,最好用分注或月供策略儲貨,以平衡價格波動的風險。
------------------------------------------------
Q22353:
龔老師, 你好!朋友拜讀老師的註作和分享,獲益良多,因而我也開始留意龔老師的分享。我想請教一下,我以下這個財務狀況,要怎樣投資,才能達到兩年後,獲利30萬的目標:
現有投資和資本:
中電(500股), 2235
恒生銀行(100股),
勝捷(1000股),
本金 $50000 (可著量加碼)
因重返校園,没有收入。
中電以$65買入,恒生以$118買入,勝捷錢招股價買入。中電和恒生打算長期持有。
感謝老師幫忙!
還有,set左小米以目標價$26買入兩手。
龔成老師︰
現時你持有的股票,中電(0002)恆生(0011)可持有,雖然你年齡可以進取少少,而這電股增長力不算強,但如果佔組合比例不過多其實可以的。
至於勝捷企業(6090),佢於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開發、擁有及管理特建工人宿舍。並開發、擁有及管理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及韓國特建學生宿舍。
佢財務數據只是中等,增長力不強,近年盈利大跌,企業的獨特性唔算高,投資價值中等。
雖然不是劣質,但長遠當股價上翻D時,可考慮賣出。
至於小米(1810),你預$24為合理區頂位。
我地投資股票,等同投資一間企業,就算再優質股票,都要時間成長。2年只係一個好短時間,好大機會會出現股價波動。
而且,我地一般希望做到架合理回報,係每年增長10-15%。你現時這個目標,用股票投資去做,風險會好大,較難達到。
如果你無其他增值方法,建議你按部就班,透過月供和買入優質股,去為自已資產作增值。
除了上述持股和計劃,你可以因應自己年紀,去再月供一些股票,去做財富增值。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假設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你可以用「平穏增長股」 + 「潛力股」的組合。如果你係偏年青,比例大約可以去到各一半。
但由於「潛力股」有一定波動性,較適宜年青和有投資經驗人士。若你投資取態較保守、經驗較淺或者較接近中年,「潛力股」比重就要相對下調。
現在你每月先用5成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至於餘下的現金(包括現有5萬),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
Q22354:
你好,龔成老師,我係你學生黎㗎,上左你投資班!有個小提意,你而家因為幫人愈來愈受歡迎!你又真係好好人,咩問題都答!
其實我想話有個小提議,不如你另外開一個Facebook group,只係for有上過你堂既人先可以join
咁個個group既人可以係group問你上堂教既問題,你又唔會太怕一d無上堂嘅人攞到你既心得!咁我覺得對你公平d!
你得24小時,你救唔到全世界既人,順便都要救下上過你堂d人!haha只係小提議而已!
龔成老師︰
多謝你意見,其實回答問題,的確係會比較費時。因為FB中問題,我99%都係會回答。
但我設立FB平台目的,除了幫助同學,解答一些課堂上的問題外,都希望可以幫到一些投資者(非同學),找到正確的方向。
所以,我暫時都會保留平台,跟同學或者讀者交流投資心得。
到真係吃不消時,才再算,哈。
------------------------------------------------
Q22355:
龔成老師你好, 我40歲, 丈夫每月給予$18,000家用, 扣除日常開支, 餘下大約$10,000. 現時持有股票如下:
9988_200股@177.9
1398_5000股@4.19
0175_2000股@23.75
3067_2000股@16.2
0135_8000股@6.903
0939_10000股@6.00
6837_2400股@12.55
0005_1600股@69.5
自從一年多前看你的專頁便開始月供股票, 本年6月份前只供2800和2638, 每月供款合共$5,000. 6月份調整每月供款金額為$6,500, 月供股票如下:
0002 每月供款$2,000 (自本年6月份開始供)
2800 每月供款$3,500 (自一年多前開始月供, 目前大約有3000股)
2638 每月供款$1,000 (自一年多前開始月供, 目前大約有4800股)
現金約有60萬, 計劃4年後送女兒到澳洲讀書, 希望能在這4年內有一筆資金可讓女兒留學4年的費用, 即大約160萬,
故來信請教龔成老師給予一些投資建議, 以達成目標.
龔成老師︰
你現時持股,都係有質素。但如果你目標係想做增值,現持部份持股只是收息類(1398, 0939, 0005, 2638),增長力較弱,你就不宜持有太多。
而且,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銀行業更加不要高於組合20%,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你現時銀行股(1398, 0939, 0005),係超左標,加上佢地只係收息股,建議沽出部份,換至較有增長力股票。
另外,昆侖能源(0135)和海通證券(6837)質素只係中等,不宜持有太多。現貨可持有,但暫時不要加注了。
新資金和月供,可以集中投資在一些「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你每月$6500儲蓄做月供,其餘先儲起,係正確策略。但港燈(2638)增長力弱,建議換成以下股票。
選股上,你可以投資在平穏增長股︰指數基金、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潛力股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三星FANG ETF(2814)。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你現有6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10-20萬,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資金和每月所儲倒的資金,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10000 + 80萬資產(股票+現金),4年後大約會增值至160-170萬,故這樣安排相信很大機會達至你的財務目標。
------------------------------------------------
Q22356:
龔sir你好,本人41歲,有兩個小朋友,在職月入$55000,先生42歲月入$70000,自住物業購入$475萬,欠$300萬,月供$20000,每月花費頗多,最多只能淨$15000-$20000.
股票只有滙豐,少於十萬.現金大約$180萬.
以前買過基金及股票輸過太多,所以唔敢亂買,現有小朋友既顧慮,並希望可以盡快退休陪小朋友。
所以好想請教一下龔sir我嘅情況應該如何安排比較合適?謝謝你
龔成老師︰
由於你以往在投資上,都輸唔少錢,相信係有一些核心性問題存在。譬如一些錯誤的投資觀念。
記住,正確和正常的完全不同的事,多人採用,並不代表係正確的方法。
首先﹐股票是企業﹐你要分析企業的本質去投資股票。買股票也不是「賺差價」,而是享受企業成長以及產生的股息。
往後,你只要以「長線投資優質股」,作為投資目標。我好有信心,你會結束過往一直虧損的狀況。
以你41歲,可以選擇一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作投資目標。
以現時大市合理區狀況,你可以考慮用部份儲蓄,進行月供股票。你可以每月先用一半儲蓄,另一半就先儲起架策略。
由於你投資知識不高,因此可較集中在平穩增長類股,至於潛力股,只宜小小注(約2成)。此期間,你最好是努力提高投資知識,才慢慢增加翻潛力股比例(最多4成)。
如果你想再保守D,可以全數100%投資平穏增長股,都係可以。
大市現處於合理水平,那180萬資金,你可以再用多40-60萬,以"分注"形式慢慢入貨。餘下資金和每月儲蓄,就等大跌市機會出現,才大力度掃貨,並長線投資。
到你累積到一定金額,你就可以將佢地,慢慢換成收息資產(如收息股、A級債券、年金等),去創造穏定現金流,支援你退休生活,咁就可以。
------------------------------------------------
Q22357:
我現年50,股票有大約160萬,分佈如下:
60000股煤氣
500股港交
23000股建行
1000股電能
5200股領展
60股蘋果
自住物業仲有4,600,000按揭,每月人工大約46,000,
問題如下
1. 煤氣好似升得比較,建唔建議用一半$換港交所?
2. 又或者有冇其他建議?我希望可以做到一年多啲被動收入
3. 同埋如果想買多一層樓收租,細單位,應該點樣部署
龔成老師︰
1) 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現時50歲去計,雖然都可以增值,但就要保守少少。港交所(0388)和APPLE這類波動性較高股票,不宜持有太多。
另一方面,我地創造一個財富組合,除左因應人生階段外,都會講求平衡性。
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銀行業更加不要高於組合20%,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你現時持有股票,都有質素。但煤氣(0003),佔你組合比重太高,點都要沽少少,換去其他行業會較好。
2) 以你年紀,可以用以下股票作增值,去先累積起一筆財富。到你將近退休前數年,就慢慢換成收息股,去創造穏定現金流(即股息),來支援退休生活開支。
3) 方法一樣,都係透過以上股票,去增值這筆資金。
但現時租金回報率不高,從投資角度,投資優質股會較好。而且,你已有一間物業,再加一間會比較偏重左係物業之餘,都會令你負債進一步增值,造成風險。
以你年紀,總負債最多只好佔總資產一半,所以是否再加一個收租物業,你要自己衡量。
------------------------------------------------
Q22358:
呀sir..想請教下點睇平安好醫生?哩排日日跌,係本質變左定係仲可以keep等佢升返?感謝
而家持倉哩幾隻,請問有無咩建議
(1211、1833、1810、3067、1919、1448、1177、1083)
龔成老師︰
平安好醫生(1833)本質上,唔見有明顯改變。近期大市較弱,這類未有盈利,市值很大程度建基於"未來"的企業,好多時都會有較大調整。
此股有質素,你可以照持有,只要佢佔你組合,唔係好大比重,咁就無問題。
而其他持股,都係有質素,照長線持有係可以。
但組合配置上,就較大問題。你而家組合,太偏重左係潛力股(除了1083唔算係之外),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若你算年青,潛力股可佔約5成,餘下應用以下平穏增長股。如果你投資經驗較淺或年紀較大,潛力股比重,要再調至2-3成以下。
未來時間,你要根據自己人生階段和投資經驗,去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令組合更平衡。
平穏增長股:平穩型指數基金、金沙(1928)、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長建(1038)。
------------------------------------------------
Q22359:
龔成老師 你好。小弟今年38,政府工月入42k。有兩個小朋友,居住完全無問題,我由6月中先開始睇你個page和買了你好幾本書睇,真係覺得好有道理完全改變咗我嘅理財觀念,
其實之前對股票投資係0經驗。但我有跟著你的方法月供股票,但由於開支比較大,每月只可存3000左右現金用3000做月供,2k盈富、1k小米、1k金沙。
再入咗2手3067、1手0808、2手0493。雖然剛起步入市好少~但我覺得係要行出第一步,令自己真係參與其中先會有動力繼續落去。
老師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就係現在我月供金額比較少,現在銀行有個低息貸款,如果我借15萬5年每月還款2900剛好就是我月供嘅金額,
我想用15萬加大月供嘅金額由2k2800加到4k,小米和金沙各2k,請問這個借貸投資方法可行嗎?謝謝
龔成老師︰
你現有持股和月供計劃,大致都可以。
但留意國美零售(0493),從過往分析,質素只是一般。企業連續出現虧損,品牌價值遠不及從前,優勢不強,雖然正加強網上網售網絡。
唯一的賣點是創始人黃光裕回歸,可能帶公司變強,但發展仍有未知數,如果以這刻的業務、發展、現價,整體的投資價值唔算高。
當然黃生可能帶領公司變到好唔同,但這點真的無得計。以理性分析,這刻投資值博率,只是一般。你持貨唔算多,可以守住再觀察,但不要再加注。
至於貸款去投資,唔係唔得。但我會視之為最後皇牌,到大市真係好平,先會動用。
但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唔係最平宜,明顯未係理想時機。即是說,這些借貸投資不是不能用,但要等到有把握才會用會更好。
所以,若你真係打算借這15萬。現階段最多只可動用部份,而且入貨時必需分注進行,等到大市有大跌,才好大注入貨。
或者,你用來加大月供金額至4K,去平衡風險,都係一個可行方法。但你現明白當中風險,咁就可以。
------------------------------------------------
Q22360:
成哥,請問3898何解6個月升了一倍,因晶片関係,它是影子股嗎?不足收入長期月供股,是嗎?請指教。
龔成老師︰
中車時代電氣(3898)係中國鐵路車載電氣系統供應商及集成商。
佢的產品可分為兩大類:(1)車載電氣系統:包括列車牽引變流器、輔助供電設備與控制系統、列車行車安全裝備。(2)電氣元件:包括電力半導體元件、傳感器及其他相關產品。
佢主要客戶為鐵道部及其地方鐵路局、中國主機廠及城軌運營商。
佢向主機廠及城軌運營商提供新造機車車輛的車載電氣系統,以及向鐵道部的地方鐵路局及城軌運營商提供作維修及更替用途的車載電氣系統。
業務不是無質素,但增長力一般是較大的問題,企業價值無乜向上,盈利亦很普通。
佢近半年大升,除了其半導體部份外,其母公司中國中車(1766),被美國從制裁名單中刪除,都係利好原因。
但現價已被推得太高,由於此股質素只是中等,增長力不強,不宜用作月供。想投資的話,建議有好明顯回調出現,才好考慮小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CoffeeTea&Ja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國留學該怎麼選國家?英國留學vs美國留學到底哪個好?今天的影片針對兩大留學熱門目的地,英國和美國做比較,針對以下五大項目初步的分析評估,包括學制差異、科系、學費、生活費、國際學生比例,以及留學期間能不能打工。提供給正在考慮出國,但還完全沒有頭緒,不知道要怎麼決定的朋友們~ (美國部分的資料來源是...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台灣女孩留學故事在英國 Living and studying in the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閒聊] 留英花費- 看板AdvEduU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留學年總花費(英)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英國留學費用ptt - Grossha 的評價
- 關於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MY UK LIFE】英國一年留學費用真實大公開! #伙食#交通篇 的評價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台灣女孩留學故事在英國 Living and studying in the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月一文:英國留學一年花費預算總整理]
一般來說,醫學院的學費價格會較高,而人文學院的費用則相對來說較低。
以我自己的學費為例,當時在2016年入學曼徹斯特大學的博士班時,學費價格是15500英鎊。博士班的學費是以第一年為基準,第一年的學費是15500英鎊,第二年以及第三年的學費也是維持同樣費用,不因為通貨膨脹而提高學費。而學費15500英鎊,以2019-2020年的匯率計算,大約是62萬台幣
*以下以2020年的英鎊-台幣匯率為準。
如果是不需要做實驗的大學、碩士、以及博士學位,ㄧ年的學費皆為19000英鎊,換算台幣約是76萬元左右。
若你是科學以及工程相關的學費,一年的費用是24000英鎊,換算成台幣是96萬元左右。
若你是就讀醫學院相關的科系,一年的學費是44000英鎊。換算成台幣,大約是176萬元。
如果你是就讀商學院的碩士班,學費大約是落在19500英鎊至30000英鎊之間,換算成台幣是78萬至120萬之間。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對時代力量未來的想法】
安安,大家好,我是邱顯智律師,也是時代力量新竹、苗栗黨部的主委。
這次和我們竹竹苗的三位新科議員:連郁婷(新竹縣議員)、廖子齊(新竹市議員)、曾玟學(苗栗縣議員),共同參選時代力量黨中央的決策委員。
再過三小時(1月31日0:00開始)就要開始投票。
新一屆的決策委員,將會決定我們在2020年選戰的走向。
這次選舉共有64名黨員登記參選,競選公報已經在上週發出,本週四、五(1/31-2/1)兩天就要正式投票。過年後,新一屆決策委員會就會正式開會,推選出新任黨主席。
在這次選舉中,許多關心本黨的黨員和朋友,最近提出了許多問題,包括:
「你們和民進黨的關係是什麼?你們是小綠嗎?」
「2020年,究竟還會不會和民進黨合作?如果民進黨不和你們合作,你們該怎麼辦?」
「你們的主權立場究竟是什麼?2020年柯文哲將可能組黨,你們會和他合作嗎?」
「你們黨內究竟是不是山頭林立、意見無法整合?2018年選戰都說分區負責,2020還是繼續這樣處理黨內分歧嗎?」
「在最近的黨員大會中,有部分黨員提出對原住民族的歧視性言論,引發爭議,你們未來將會如何處理黨內的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及少數保障問題?」
這些當然都是本黨接下來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選前最後三小時,我想針對這些問題,一併向大家交待我們的想法,也分享我們這兩年在竹竹苗處理這些課題的經驗。
—
1、首先自我介紹。
我是在2011年從德國回到台灣的,至今過了八年。當時是因為太太懷孕決定回國,現在女兒都國小二年級了。
2012年,我剛開始執業,陸續參與了許多冤案救援的律師團,例如鄭性澤案、后豐大橋案,看著許多前輩和同儕律師前仆後繼,屢敗屢戰,自己似乎也沒有怠惰卸責的藉口,因此漸漸參與更多案件,包括2012年的關廠工人案、2013年洪仲丘案、2014年318運動,還有苑裡反瘋車案、大埔丟鞋案、彰化反高壓電廠案等等各式各樣風起雲湧的街頭運動。
到了2015年,大家覺得必須更進一步集結,因此成立時代力量,希望讓更多年輕人可以透過這個政黨參與政治,改變我們的國家。
面對本黨成立後的第一場選戰,我一向不是隔岸觀火的人,我認為政治的信念必須透過實際的行動來檢驗,雖然前方是火坑,我還是會決定把它跳下去。因此,我代表時代力量在新竹市參選立委,對戰國民黨的市議員鄭正鈐,和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
新竹市是2015年本黨唯一一個與國、民兩黨對戰,並選到底的選區。我們高喊國會改革的訴求,企圖改變過去藍綠兩黨在國會遂行密室政治的陋習。雖然當時的選戰情勢相當艱困,要求我們退選的壓力很大,但我們堅持戰到最後。
雖然我們最後敗選,但這個僅僅由十名清交學生組成的團隊,卻贏得三萬六千票,約16%新竹市民的支持;新竹市的時代力量政黨票得票率,也是全國最高。
後來這幾年,看到柯建銘總召在國會許多荒腔走板的發言,都還是讓我們覺得當時的堅持,是相當重要。
2016敗選後,我們在新竹市成立時力第一個地方黨部;2017年,我們成立苗栗辦公室。過去這兩年來,我們持續在地方參與反土地迫遷、罷工、環保、文資保存等社會運動,強力監督藍綠兩黨的地方執政。
2018年,我們在竹竹苗推出七位議員候選人。整場選戰,我們並沒有迴避任何一項過去在街頭上堅持的議題。當新竹市的其他候選人在與柯文哲市長、柯爸柯媽合掛看板、簽署認同卡時,我們明確表態反對「兩岸一家親」,也並未邀請柯文哲市長來站台,因為我們相信:儘管個別政策可以互相支持,但只要立場仍有重要歧異,就不應該在選戰上互相政治背書。
我們相信:一個小黨要長大,絕不是靠別人站台,而是靠自己一步一腳印地實踐價值,獲取認同。
在這樣的選戰策略下,儘管我們的候選人都不是政二代、富二代,也始終缺乏競選經費(七人的平均花費不到100萬),但七位候選人仍在一片不被看好的聲音中,當選六位。被視為最艱困的苗栗兩席更全數當選。
當選至今兩個月,各地議會已經陸續開議,這些年輕議員也並未懈怠。開議第一天,我們就很「不和諧」地上台舉牌,要求貫徹議會透明、廢除議員建議款陋習,甚至遭到新竹市議會主席動用警察權驅離;在有限的質詢時間中,我們力推石虎保育、保障婚姻平權、杜絕浮濫徵收,將所有過去在街頭上的議題,一一帶入議會。
這就是我們的立場和做法。2020年的選戰,竹竹苗也會用同樣的態度繼續努力下去。
因為我們相信:這是一個來自街頭的政黨。我們過去在街頭怎樣堅持,現在,我們就應該怎樣堅持。
—
2、回到最上面的問題。關於時代力量與民進黨、柯文哲、與各小黨未來的關係,若進入黨中央,我們又主張怎麼處理?
也許有朋友會問:「所以你們主張2020年的選戰,時代力量應該全面與民進黨進行焦土戰嗎?全部的選區,都要像你們當年那樣跟柯建銘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不可嗎?這樣對本土派有什麼好處?難道不會因此讓國民黨漁翁得利?」
反過來,也有朋友會問:「那難道第三勢力就不應該整合嗎?如果不整合,是不是反而讓兩大黨繼續壟斷台灣政治?」
我們的立場是:當然有討論與合作的空間。但這樣的合作,必須基於共同的價值,而不是選票的計算。
什麼是我們應該確認的共同價值?這當然還有待黨內共同討論,但我們認為至少必須處理過去兩年浮現的幾個主要議題:主權、勞基法、和同婚。
2018年選後,有許多檢討民進黨大敗原因的說法。民進黨新任黨主席卓榮泰歸結幾個主要敗因,就包括「一例一休讓勞工無法加班賺錢」,以及「同婚的教科書太進步,造成家長的煩惱」。
但我想卓主席搞錯了重點。
卓主席這樣的詮釋,或許反映了民進黨部分支持者的情緒,但他完全無法說服的,卻是絕大多數在2016年之前參與公民運動、關注各式議題,在街頭上奮戰多時,曾經對民進黨抱持期待,努力將民進黨推向高峰,如今卻失望透頂的年輕選民。
這些選民在意的,其實是很簡單的兩件事情:
第一,你的立場是否前後一致?你在選前曾經承諾的事情,如今是否如實做到?
第二,你的態度是否誠實?當你今天決定轉變立場,你是否曾經誠心地向你的支持者溝通,以理服人?
做到這兩件事,你的支持者才可能賭上自己的信用,為你轉貼、為你說話,持續在同溫層外為你爭取更多支持;
反過來,如果你老是立場搖擺,讓你的支持者每次幫你說完話就要被你打臉,在每一則幫你講話的貼文下面對同儕的嘲諷和質疑(而你竟然還躲起來不給解釋,讓大家想幫你辯護都沒得辯護),那麼,再怎麼曾經熱情的選民,都只能化為一個個沈默的螺旋。
這樣的集體沈默,不是你多學一點網紅的行銷技巧就能解決。
什麼叫做前後不一、不給解釋?
好比說《勞基法》。民進黨選前說在乎勞工,林全在行政院長任內曾力挺「一例一休」,曾保證這項改革將提升勞工權益,結果才施行不到一年,連基本的修法影響都沒人調查就「人亡政息」。賴清德才上台兩個月,就準備全面修改。
要修改不是不行。
《勞基法》適用的產業相當廣泛,究竟什麼樣的產業需要有彈性、什麼產業又絕不應該鬆綁?我們贊成政府做全面性的檢視與評估。事實上,在2017年整場勞工團體與時代力量立委的高張力抗爭中,大家的共同訴求,也正是:「先有評估,再談修法」。
大家要求的是:
你賴清德不能只給短短幾頁的「座談意見調查」(其中每一項調查結果都還載明「多數勞工團體認為沒有必要修法」),就要求立院通過修法;
你不能因為數字對你不利,就隱匿勞動部自己做的民調,謊稱多數勞工都贊成修法;
你不能過去批評張慶忠三十秒通過服貿,結果現在自己變成多數也玩一樣的招數;
你不能表決完了,好像沒事一樣,沒有評估、沒有說明,只想快速止血,將全面檢視《勞基法》的嚴肅議題,當成一場純粹的政治攻防。
但民進黨沒有一項做到。
《勞基法》修正後已經又過了一年。在2018年選前,民進黨忌憚選票,不敢大規模鬆綁,但選舉一過,當初勞動部長堅持不開放的客運業就立刻鬆綁,將國道客運司機在年節時的連續工作時數拉長,逼得客運工會控告勞動部瀆職。
三個禮拜前(1/9)的這場抗議記者會,沒有太多人注意。
一名客運司機在記者會上高喊說:
「我曾經死過兩次!都是在國道!」、
「我曾經超過十天以上沒有休假,每天都是超過12個小時、13個小時、14個小時,我曾經真的是睡著了!一次是我從上了交流道,我從最外側一直到過了兩個隧道,一直到我恍神才醒過來。不是我醒過來,是乘客拍我說:司機!你睡著了!另一次是以前三峽還沒拆的收費站!一樣是被乘客叫醒的!」、
「我想請問各位,有多少人坐過這樣的國道?」。(報導連結:https://goo.gl/kdoq1Y)
現場還有更多客運司機質問:為什麼民進黨修完法時說不開放,選舉完了就開放?政府到底做了什麼評估、做了什麼調查?這樣的鬆綁、這樣的國道客運,你自己敢搭嗎?
卓榮泰主席沒有回應,賴清德沒有回應。在幾天後總辭的記者會中,賴清德唯一一段提到《勞基法》,也只是再次批評林全的「一例一休」不顧現實,絲毫不認為自己的倉促修法有任何問題。光榮下台。
蘇貞昌內閣上任,新任交通部長林佳龍也發文表示他不贊成拉長客運司機的工作時數,但也無意撤回命令。勞動部做了微幅修正後照樣公告。船過水無痕。我們至今仍不知道:這個鬆綁是否只是個開始?未來一年,民進黨政府究竟還打算鬆綁哪些產業?這些鬆綁,又究竟基於怎樣的評估?
這不是空談價值、這不是政治攻防。這是人命。
又好比同婚。一個立場一致的政黨,不應該在選前說你支持婚姻平權,卻又在選後拖了整整兩年不處理民法修正;
一個負責任的執政黨,不應該在整個公投戰場上完全放棄為同婚辯護,也不應該在選後面對檢討聲浪時,只懂得撂下一句:「不然換你來選黨主席!」;
一個有誠意向支持者溝通的政黨,更不應該放任你的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大落落地在黨團會議中數落堅持修正民法的尤美女委員,喝斥她「拜託妳放了民進黨!」,彷彿尤美女及她身後所有曾經支持民進黨的支持者,都是民進黨的戰犯。
三月一號,蘇貞昌內閣就要提出新的「同婚專法」草案。護家盟至今在力阻「婚姻」專法的通過,堅持只能接受「伴侶」專法,而蘇內閣和民進黨團至今仍未鬆口將要推出怎樣的草案。所有的支持者還在擔憂:民進黨政府會不會甚至妥協到,連大法官釋字748所捍衛的「婚姻權」都要棄守?
當然我現在不是要選民進黨中常委。但我們所有對民進黨的質問,其實也都回過頭來指向我們自己。
時代力量新一屆決策委員若將要在2020年選戰前與民進黨討論合作,那最該優先解決的,不會是支不支持總統、協不協調選區,而是過去兩年所有這些問題,究竟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
如果無法解決,那這樣的合作,並不會有太大的意義,也不會指向勝選。
反過來,面對「兩岸一家親」。
我們已經一再指出,這就是一套由中共官方定調的統戰話術。柯文哲市長在後來常常提出反論,說「我2015年就已經講過了,那時怎麼沒事?」,並稱這樣的表態,是為了換取世大運舉辦,不得不做的妥協。
但世大運已經過了。習近平在2017年正式將「兩岸一家親」寫入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它的前段就是九二共識、後段就是反對台獨,它的核心內涵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其理至明。
很多朋友至今以為「兩岸一家親」不過是一句親切的敷衍。我在這裡也附上中共中央官網的「十九大報告全文」連結,供大家參考,官網標題:〈习近平强调,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https://goo.gl/4b8uxB)。
而柯文哲市長,還是選擇在2018年選後舉辦的「雙城論壇」中,再次鄭重地呼應「兩岸一家親」,避談台灣主權。
柯市長這樣的主權立場,會不會在他訪美後有所變更?這個主張,又會以怎樣的形式納入他未來組黨的黨綱?我們不得而知。但現階段,很清楚的,這顯然與本黨追求「國家地位正常化」的核心價值並不相符。
時代力量是一個民主的政黨。我們的見解,不見得會是多數決策委員的見解。但我們認為這些問題正是新一屆決策委員會必須優先處理的核心問題。我們認為:2020年的選戰,本黨沒有「分區負責」的空間。這是國家大政。涉及台灣的主權、勞動的尊嚴、相愛的權利,本黨必須共同決定、共同承擔。
我們主張:在本黨擬定2020的選戰策略前,新一任黨主席及決策委員,應該帶著我們共同做的價值選擇,去邀請民進黨主席和柯文哲市長,作一次公開的對談和辯論,供選民檢視。我們的策略,應該視這樣對談的結果而定。
這不是為了選票的算計。這是為了我們創黨之初,心中理想的政治。
—
3、當然,談及創黨的理想,我們必須坦然面對這個政黨長大的過程中,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曾犯下許多錯誤、造成傷害。
如同在今年黨員大會上,討論到在黨章中加入「決策委員會設置原住民族及女性保障席次」的條款時,現場有部分黨員的歧視、刻板印象言論,讓人無法認同,也對許多原住民族的朋友造成傷害。我在事後也與所有決策委共同發表聲明,針對會議不周,向與會黨員致歉。(https://goo.gl/CG3d6S)
我在黨員大會現場針對本案投下反對票,因為我認為,我們的確也應該參酌現場黨員的意見,對少數保障機制做後續更細緻的處理。
現任決策委員已經在公開聲明中建請新任決策委員會將本案列為日後第一次會議的第一項討論案來處理。
我們贊成這樣的建議,也在我們這次聯合競選的政見中明確表示,本黨應該在決策機制中,設計「黨內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及其他少數族群保障席次」。若能當選決策委員,我們會在第一次會議就提出這項主張,力求落實。
或許還有黨員同志對我們無法諒解,或難以信任。我們可以理解。
我們會以行動來證明。
—
4、從2015年初創黨至今,時代力量已經走過四年。
2015年2月,我成為時代力量創黨第一波宣布參選立委的候選人,當時,我們召開第一次記者會在台北街頭宣講,人數寥寥十人;2019年1月,時代力量召開第一次全黨黨員大會,現場湧入數百名黨員,台上一字排開有五名立委,台下還坐著我們剛剛當選的十六名各地議員。
相對而言,我們仍是小黨。但能從一個十人的隊伍走到今天,已經是創黨之初難以想像的局面。
這個局面的意義不在於它象徵著我們之中任何一個個人的成就,而在於它象徵著:這個國家,仍有成千上萬的人,真心期盼著一個本土第三勢力的茁壯。
儘管仍有爭鬥、儘管難免猜疑,但我們未曾散去。因為我們相信彼此都很清楚:台灣的歷史在我們背後,而未來就在眼前。我們不能辜負大家的期待。
時間已經不多了。
釐清必要的問題,吵完該吵的架。我們還要團結前行。
————
我們的主張:
1、堅守主權立場,力抗中共政治話術:本黨應嚴守主權立場,在2020年選戰中,持續推動本黨揭櫫「追求國家正常化」路線。
2、力推同性婚姻權明確入法、重啟檢視《勞基法》修惡。
3、堅持黨內決策對等多元,建立黨決策機制原住民族、多元性別、及各少數族群保障機制。
4、推動黨務改革,善用科技平台,落實黨內民主:黨內決策透明化、明訂各地方主委產生機制、加強黨部與黨員連結。
政見詳細說明:https://goo.gl/i8qB2w
————
參選人簡介:
#競選編號6 邱顯智
現職:
時代力量新竹、苗栗黨部主委(2016 至今);
雪谷南榕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學經歷:
時代力量新竹市立委候選人(2016)
洪仲丘案和關廠工人案義務律師團成員
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台北大學法學碩士
————
#競選編號4 曾玟學
現職:
苗栗縣議員
學經歷:
時代力量苗栗黨部頭份區主任
立法院法案助理
台灣智庫副研究員
台大風險社會中心研究助理
民主鬥陣總召集人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
#競選編號32 廖子齊
現職:
時代力量新竹市議員、時代力量新竹市議會黨團總召
學經歷:
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學士
時代力量新竹黨部香山區主任
竹塹文化資產行動前線成員
英國IFA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認證課程講師
香山手工皂品牌創業者
外商公司法務
————
#競選編號42 連郁婷
現職:
時代力量新竹縣議員
學經歷:
執業律師
科技公司受雇律師
工研院法務專員
苗栗地院法官助理
東吳大學法律系
————
時代力量第二屆決策委員選舉資訊:
一、選舉種類:第二屆決策委員15名、候補3名。
二、選舉資格:凡2019年1月12日前完成入黨手續的黨員,均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三、選舉時程:選舉相關時程如下:
1/21(一) - 1/30(三)23:59止:為候選人回應時間,候選人可於網站上對黨員提出之問題進行回應
1/31(四)00:01 - 2/1(五)23:59止:發出投票單與投票
2/2(六)00:01:官網自動顯示票數統計結果
2/11(一):召開決策委員會,選舉黨主席四、投票說明:每位黨員可勾選不超過正選(15人)與候補人數(3人)加總之候選人(至多18人)
四、投票說明:每位黨員可勾選不超過正選(15人)與候補人數(3人)加總之候選人(至多18人)
競選公報及黨員投票網址:
https://goo.gl/abuQxo
————
邱顯智粉絲專頁:https://goo.gl/MzX1SM
廖子齊粉絲專頁:https://goo.gl/SGPdJE
連郁婷粉絲專頁:https://goo.gl/u5ofWB
曾玟學粉絲專頁:https://goo.gl/Lhy3MW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出國留學該怎麼選國家?英國留學vs美國留學到底哪個好?今天的影片針對兩大留學熱門目的地,英國和美國做比較,針對以下五大項目初步的分析評估,包括學制差異、科系、學費、生活費、國際學生比例,以及留學期間能不能打工。提供給正在考慮出國,但還完全沒有頭緒,不知道要怎麼決定的朋友們~
(美國部分的資料來源是網路上做功課+跟在美國留學的朋友確認)
(英國部分的資料來源是我的腦袋)
🔻 影片中提到的 🔻
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報告 International student table 2017: top 200 universities: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student/best-universities/international-student-table-2017-top-200-universities#survey-answer
以下是幾個介紹還滿詳細的影片和文章:
申請美國大學經驗談 | 第1集 : 入學管道分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36Y1UMHjRo&list=PLY_58ar357LtdEdkIryU6-0FC6thv9dcF&index=6
申請美國大學經驗談 | 第2集 :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美國大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u1wgAIYPQ&index=7&list=PLY_58ar357LtdEdkIryU6-0FC6thv9dcF
美國學位介紹 https://www.useas.com.tw/usstudy-college.php
美國留學打工 http://angela2.pixnet.net/blog/post/208427653-%E8%B6%85%E8%A9%B3%E7%B4%B0%E7%B6%93%E9%A9%97%E5%88%86%E4%BA%AB-%3E%3E-%E5%A6%82%E4%BD%95%E5%9C%A8%E7%BE%8E%E7%95%99%E5%AD%B8%E6%89%93%E5%B7%A5%E8%B3%BA%E5%A4%96%E5%BF%AB
🔻 自我介紹 🔻
Hiya 你好我是Jane! 今年22歲 來自台灣:)
這是我離開家鄉在國外生存的第4個年頭
台灣高中畢業後到馬來西亞念大學
因為課程需要我去英國當了一年交換學生
目前已經回到馬來西亞繼續完成學業
我會在這個頻道分享在我的留學生活
文化差異 旅行觀察 和任何新發現
歡迎訂閱CoffeeTea&Jane!!!
▪ 每週一晚上8點固定更新+週五不固定更新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coffeeteajane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TeaJane/
▪ Instagram: @coffeeteaandjane
▪ 非商業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影片 ***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留學年總花費(英) - 留學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剛開始決定要去英國的時候,家裏親友總是在我爸旁邊說:「去英國留學好貴耶!! 我朋友告訴我去英國留學一年要200萬」 200萬算比較客氣的… ... <看更多>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英國留學費用ptt - Grossha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英國 留學大約一年費用要多少小朋友大約幾歲適合出去?? 我們夫妻大約一年大約要準備 ... 推aming73 :一年要120w臺幣(我是念碩士) 10/21 12:13. → dilbert5 :某些大學一 ... ... <看更多>
英國碩士一年花費 在 [閒聊] 留英花費- 看板AdvEduU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自從打算申請英國研究所之後,就一直關注這個版,發現很多人問的都是選校或申請流程
居多,但關於留英花費資訊就比較少。
我自己預計在今年九月前往英國讀書,學校已申請好,是Bath Uni.(一個物價跟倫敦差
不多的城市T_T)
偉大的父母已幫我準備好4萬英鎊讓我花費(含學費住宿食衣行everything)
但,光學費就花掉23000英鎊了,我不確定剩下的17000夠不夠我在那邊生活一年。
偉大的父母一直很怕我錢不夠用,想要再幫我多換一些。但是,我覺得4萬英鎊已經很多
了,實在不敢再跟父母拿錢。
於是,我想問曾經留英/現在留英/打算留英的各位大家們,你們留英的預算跟實際花費大
概都是多少呢?
我自己在台灣花錢的個性是享樂為主,自從記帳以來每月花費大概15000上下,偶爾破兩
萬,主要花在網拍/吃/美容這些
去英國我應該會節制許多,只是網拍衣服部分可能還是會每個月買一些(我真的很愛買衣
服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30.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dvEduUK/M.1423837972.A.E9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