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工作專業並知道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朋友們,常常會問我對於孩子英語教育的看法。事實上,我們家很重視母語教育,孩子從小在家都是用中文,幼兒時期也沒有念雙語幼兒園。正式的英語教育是從上了小學,在學校的英語課開始。
關於英語,我在家唯一會做的是,從小(嬰兒時期開始)每天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們共讀繪本,中英文都有,一直到現在。
至於坊間的全英語課程則是沒有接觸過,除了因為種類和派別實在太琳瑯滿目之外,主要的原因是我對師資其實很挑。
年輕時我自己在不同的兒童美語補習班打工任教過,另外因為從事英語配音工作的關係,讓我有機會認識許多住在台灣的外國人。我的這些外國同事人都很好,下了班大家常常會一起去吃飯聊天。但教兒童美語愈久愈會覺得,其實家長不用太迷信外師,畢竟語言教育是門專業,真的不是會講英文的外國人就會教英文。
前陣子念實驗學校的孩子放秋假,有機會帶他們去體驗了英國文化協會 British Council Taiwan - English and Exams 的兒童英語課程。 會選擇英協是因為知道他們是屬於英國官方的國際組織,負責英國文化、教育、國際關係的拓展和交流,在全球有80 年的教學經驗、教學中心遍及超過100個國家。
這樣的機構在師資的挑選和管理上自然非常嚴謹。
首先,在英協授課的教師英語程度均為母語等級,並擁有大學以上英語、文學、語言或教學的學位。同時需有8年以上的英語教學經驗及國際英語教學師資認證 (CELTA或TESOL認證)。在教課之餘,還需要持續接受教學評估及師資培訓,精進兒童、青少年英語教學與管理的專業知識。
課程方面的特色也很符合我的教育理念:透過日常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物,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好感度。目標除了讓他們能自信開口說英語,還同步發展創意思考、批判邏輯、團隊合作等重要的核心能力。
我家的孩子是屬於慢熟型的,進入新環境容易害羞,需要花些時間才能融入班級氛圍。但那天在體驗課中,因為老師的教學經驗豐富,在他風趣的引導之下,孩子很快的就打開心房,不到半節課的時間,他們就快樂的和其他孩子一起踴躍搶答,積極參與學習。
另外體驗課程因為是混齡,班上年紀較小的孩子偶而有些許脫序的行為發生,老師都可以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和眼神來溝通並引導,讓孩子安靜下來,並認真專心的跟著班上的節奏學習,讓我在一旁看了十分感動,很佩服老師班級管理的專業能力!我相信這樣的環境對孩子來說,不只是學習英語,還可以養成好的學習態度。
課程結束後孩子興致盎然的問我,下次可不可以再來上課。嗯,這學期的課後課程已經安排好了,也許可以從寒假的冬令營開始~
今年的兒童全英語冬令營主題是「玩創桌遊.樂學英語」。每天從閱讀有趣的英語故事開始,再帶孩子玩適合各年齡層的桌遊,然後在老師引導下,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帶領他們動手創作自己獨一無二的3D英語桌遊!
這樣的課程聽起來真的有趣極了!而且設計方式跟孩子實驗學校的主題課程好像。從過去兩年念實驗學校的經驗中我知道,讓孩子們從興趣出發,在做中學,所展現的學習力實在比傳統的課文單字背誦深刻很多!
正在規劃寒假活動的家長,可以參考英協2021兒童青少年全英語冬令營課程介紹 https://pse.is/39hpr3
#兒童英文 #兒童冬令營 #寒假營隊 #英語營 #英語桌遊 #英協兒童英語課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英語這種國際語言世界通行,但每個地方總有不同,有美式、英式……,不知何時開始,還有「港式」……香港人之間溝通無間,但外國人肯定聽得一頭霧水,我們明明由三歲開始學英文,但學了十幾二十年,都無法好好運用英語,到底是為什麼呢? 參考資料 Monica Goh. (英國文化協會幼兒英語課程高級導師). ...
英國文化協會 幼兒課程 在 Angela Lu 盧怡君 專業中英雙語主持人 / 配音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識我的工作專業並知道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朋友們,常常會問我對於孩子英語教育的看法。事實上,我們家很重視母語教育,孩子從小在家都是用中文,幼兒時期也沒有念雙語幼兒園。正式的英語教育是從上了小學,在學校的英語課開始。
關於英語,我在家唯一會做的是,從小(嬰兒時期開始)每天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們共讀繪本,中英文都有,一直到現在。
至於坊間的全英語課程則是沒有接觸過,除了因為種類和派別實在太琳瑯滿目之外,主要的原因是我對師資其實很挑。
年輕時我自己在不同的兒童美語補習班打工任教過,另外因為從事英語配音工作的關係,讓我有機會認識許多住在台灣的外國人。我的這些外國同事人都很好,下了班大家常常會一起去吃飯聊天。但教兒童美語愈久愈會覺得,其實家長不用太迷信外師,畢竟語言教育是門專業,真的不是會講英文的外國人就會教英文。
前陣子念實驗學校的孩子放秋假,有機會帶他們去體驗了英國文化協會 British Council Taiwan - English and Exams 的兒童英語課程。 會選擇英協是因為知道他們是屬於英國官方的國際組織,負責英國文化、教育、國際關係的拓展和交流,在全球有80 年的教學經驗、教學中心遍及超過100個國家。
這樣的機構在師資的挑選和管理上自然非常嚴謹。
首先,在英協授課的教師英語程度均為母語等級,並擁有大學以上英語、文學、語言或教學的學位。同時需有8年以上的英語教學經驗及國際英語教學師資認證 (CELTA或TESOL認證)。在教課之餘,還需要持續接受教學評估及師資培訓,精進兒童、青少年英語教學與管理的專業知識。
課程方面的特色也很符合我的教育理念:透過日常生活中熟悉、感興趣的事物,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好感度。目標除了讓他們能自信開口說英語,還同步發展創意思考、批判邏輯、團隊合作等重要的核心能力。
我家的孩子是屬於慢熟型的,進入新環境容易害羞,需要花些時間才能融入班級氛圍。但那天在體驗課中,因為老師的教學經驗豐富,在他風趣的引導之下,孩子很快的就打開心房,不到半節課的時間,他們就快樂的和其他孩子一起踴躍搶答,積極參與學習。
另外體驗課程因為是混齡,班上年紀較小的孩子偶而有些許脫序的行為發生,老師都可以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和眼神來溝通並引導,讓孩子安靜下來,並認真專心的跟著班上的節奏學習,讓我在一旁看了十分感動,很佩服老師班級管理的專業能力!我相信這樣的環境對孩子來說,不只是學習英語,還可以養成好的學習態度。
課程結束後孩子興致盎然的問我,下次可不可以再來上課。嗯,這學期的課後課程已經安排好了,也許可以從寒假的冬令營開始~
今年的兒童全英語冬令營主題是「玩創桌遊.樂學英語」。每天從閱讀有趣的英語故事開始,再帶孩子玩適合各年齡層的桌遊,然後在老師引導下,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帶領他們動手創作自己獨一無二的3D英語桌遊!
這樣的課程聽起來真的有趣極了!而且設計方式跟孩子實驗學校的主題課程好像。從過去兩年念實驗學校的經驗中我知道,讓孩子們從興趣出發,在做中學,所展現的學習力實在比傳統的課文單字背誦深刻很多!
正在規劃寒假活動的家長,可以參考英協2021兒童青少年全英語冬令營課程介紹: https://pse.is/39hpr3
#兒童英文 #兒童冬令營
#寒假營隊 #英語營
#英語桌遊 #英協兒童英語課程
英國文化協會 幼兒課程 在 YanComic媽媽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做咗媽媽,更感受到依家小朋友學D英文生字有幾深... (爸爸剛剛先知道短吻鱷同鱷魚係有分別🙈)
坊間好多英文班都會催谷小朋友學不少生字(有D名校更會跳深一級去教...),不過,英文並唔係咁讀既!幼兒呢個年紀,學多一種語言,首要以幫助思考同溝通為基礎,先係正確👍🏻 因為小朋友學習,不單止是要學到幾多知識或背到幾多個生字,更重要係識得靈活運用,以及有自信去同別人溝通。
我做學生時已經知道 British Council Hong Kong ,導師經驗豐富兼有國際認可資歷。依家仲有專為小學生而設的「Primary Plus小學英語課程」,更著重學習趣味及課堂互動!例如透過專題單元如美食天堂、小小發明家、太空漫遊等(聽到都覺得好玩),除咗可以比小朋友學識正統的英語,更同時兼顧全人發展,令小朋友可以從而學會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及公民意識等生活技能!
P.S.另外值得一讚英國文化協會的英語課程顧問會按孩子的英語水平及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課程。大家可以click呢度睇吓課程資料同埋先預約免費英語水平測試(10月31日截止) https://bit.ly/2lS1zEE
#自信最重要 #正統英語
#英國文化協會 #BRITISHCOUNCIL #英語課程 #英文班
英國文化協會 幼兒課程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英語這種國際語言世界通行,但每個地方總有不同,有美式、英式……,不知何時開始,還有「港式」……香港人之間溝通無間,但外國人肯定聽得一頭霧水,我們明明由三歲開始學英文,但學了十幾二十年,都無法好好運用英語,到底是為什麼呢?
參考資料
Monica Goh. (英國文化協會幼兒英語課程高級導師). Tips for parents helping their child learn English at home
Saka, D. (2015, February 17). British Council Interviews Stephen Krashen part 2 of 3. Retrieved from YouTube
S. D., Krashen. (2009, Jul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 W., McCaul. (2016, February 11). Can w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like we learned our first? Retrieved from British Council
S., Krashen. (n.d.). The Comprehension Hypothesis Extended. In Input Matters in SLA.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pp. 81-94).
S., Krashen. (2004). 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 In Language Magazine 3(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