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O居英權的要求,是香港人抵埗後五年,可以選擇讀書或工作。否則應該自備足夠資本自給自養。
對於很多擁有BNO、但錯過了在香港讀大學機會的香港人,去英國定居如果選擇讀書,不一定要讀大學,更不必選擇什麼牛津大學的PPE之類,為了生活保障,英國有一種院校,長期為香港人忽略,就是除了大學和寄宿學校之外,還有一種「專上學院」( College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
英國的專上學院,設有許多能通往英國社會職業市場的學科,有許多還頒學士(BA Hons)學位。例如有一家「南艾錫斯學院」( South Essex College ) ,有許多實用的學科,包括電腦 ( Computing )、 時裝設計( Costume Construction —— 這一科為何不叫做 Costume Design ,應該也有原因,建議自行詢問)、犯罪鑒證學、數碼動畫(Digital Animation )、還有一科叫「電子遊戲設計」( Game Design ),頒授理學士學位。
這些學科都非常適合全球化之下香港年輕人的志趣和口味,而且英文程度要求普通,因為這些實用學科的溝通語言,在於技藝本身,而不是英文。
在英國選讀這些科目,可以學到全球最新的技術和潮流。學院都有職業生涯輔導部門幫助求職。年齡超過了21歲也不是問題,只要專心,學好一門技能,畢業之前平均發出200封求職信找到一份工作的機會有九成。
香港的英國教育概念,視野相當狹窄,以為讀寄宿學校要爭先入哈羅和伊頓或排名頭十大,報讀大學牛津劍橋或 LSE。
這種神話,是將英國教育買辦化和精英化,高等華人包裝,為英國讀書回香港之後糊弄中國人僱主而設的。
但當你決定歸化為英國主流公民,不妨想一想:英國人口六千萬,不曾擁有牛劍或十大排名大學畢業履歷的人,是否活不了?
答案是,大量英國中產階級或自僱人士擁有專業學院的學位或文憑,就夠了。
這種 Colleges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在全國有很多,水準平均都很好,除了以上這家,還有 Uxbridge , Havering, Mid-Kent , Guildford,連蘇格蘭的愛丁堡和格拉斯哥各自都有這類出色的學院,蘇格蘭是工業革命的創意搖籃,蘇格蘭人對於工藝的專注,一點也不次於英格蘭。
而且大多數這樣的學院還附有 A-Level 課程。也就是說:如果子女在香港讀到 F3 或 F4 隨同父母搬來英國,家長無法負擔寄宿學校的學費,也找不到政府的文法中學(Grammar School),隨時可以報讀專上學院的附設 A-Level 課程,將來可以接駁英國的名牌大學。我當年由香港來英國讀 A-Level,就是讀這種院校。
這樣的英國,就是平時香港人不知道的層次。
不必爭奪虛榮的金融時報教育版排名,全部都腳踏實地,是大量英國人擁有的履歷。可以自己 Google 尋找專上學院的資料 —— 它們不是英國式的「毅進」,那裡的同學可以令你接觸英國的現實生活。還有許多學位為三四十歲的成年人而設,英國人在這方面沒有階級觀念,也沒有歧視。
對於手持BNO準備離開的人,如果感到惶惑,不妨開拓視野試一試。
英國愛丁堡大學排名 在 Different life different ga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英國就佔了13所學校,法國和德國則各有3所學校入榜。
留學歐洲的好處多多,不僅可以選擇的學校多,念書的同時還能以地緣之便玩遍歐洲50國,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就以QS公布的2019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整理出23所歐洲最佳大學,分布於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及瑞士。
✅其中英國名校輩出,在榜內的競爭總是很激烈,這份清單中就佔了13所學校,雪菲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華威大學(The Unversity of Warwick)、杜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Durham)、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在2019年QS世界大學排行中都有小幅上升。
⛧法國則有3所大學入選,由巴黎第四(Paris-Sorbonne University)和第六大學(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合併的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一入榜就擠進QS2019前百大,拿下第75名的好成績,另外2所分別為巴黎綜合理工學院(L’École Polytechnique)及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SL University)。
⛧德國入榜的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慕尼黑大學(Th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和慕尼黑工業大學(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等3所大學在QS排名相當接近,可以反映出德國教育品質的穩定性。
⛧阿姆斯特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和台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為荷蘭入選的代表大學,⛧而瑞士則有國際化程度相當高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Lausanne)和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美譽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入榜。
#StudyinEurope
原文出處👇
English Ok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these-are-the-23-top-universities-in-europe-2018-6
英國愛丁堡大學排名 在 林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牛津劍橋面試結果開始不斷的放送出來。相比每年DSE的狀元榜,相信我,其實這對於考生們來說,更具意義。因為,某程度我相信我在做大律師時一位資深英國人事務律師和我說的話:牛津劍橋大學學位,今時今日在英國是個 'get-out-of-jail card' (大富翁遊戲裡讓你逃離監獄的卡)。
他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他兒子的看法,不過他自己也很認同罷了。他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小兒子。大女兒當年成功考入牛津小兒子卻碰門釘,被劍橋拒絕,而由於系統規定牛津劍橋只能報考一間,他只能入讀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他認為他失去了逃離監獄卡,這當然是英國人幽默感展現的一種,但主要意思是他失去了在尋找工作時的一個賣點。而他認為,在英國,沒有牛津劍橋名牌,他就成為了95%普通畢業生的一員,無論帝國理工排名有多高。
許多人喜歡指責我喜愛賣弄學歷,炫耀自己讀過哪裡。這是不公平的。由於自己從事補習教育,賣廣告是實在沒辦法,但我確實同意,如果沒有牛津劍橋的學位,那麼一般學位,究竟是哪一所大學,分別就不太大了。何出此言?在英國來說,其他大學實在沒有任何可比的歷史或考入的難度。我到是很喜歡推薦學生考慮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因為這所大學的歷史夠悠久,絕對是蘇格蘭第一的大學。國際排名夠高,可以對外宣稱你是就讀這所「第一」大學之餘,傳統上也確實是蘇格蘭人和貴族首選大學,即使他們之後許多回到牛津劍橋去進修。最重要的是,它入學要求相對地不高。所以當年我中學許多人都決定畢業後去這所大學讀。性價比高嘛。
我想分析的,是我對大學學歷是否名牌的重要性的看法。說白了,我認為不是最名牌的話,反而可以看得很淡 - 你的賣點,就注定不是大學學歷。畢業十年後(本人現在是9年),其實真的沒有人理會你是讀什麼大學的,看的就是你的實力。即使知道或介意你的大學牌子,也不會記得或在乎你讀什麼系的、哪個學院的。也就是說,大學只是個名牌牌子而已。
那麼拿著個牛津劍橋學位,當然是你人生進入社會第一個最好的踏腳石了,但是對於絕大部份行業來說,學歷最終有多重要呢?
大律師界和一些國際律師樓是最看重學歷的行業。但除此之外,其實金融界也還好。其他香港的行業,就更不理會你是什麼大學了。如果給我挑,我的兒子,是(1)讀最好的中學,接受全面、發掘自身特長和興趣的教育然後就讀愛丁堡大學或者一些專業的學院,例如倫敦時裝學院讀設計,還是(2)辛辛苦苦默默耕耘考入牛津劍橋然後畢業後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最後好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庸庸碌碌打份正常office工,我永遠選擇前者。#東周刊 #專欄 #老作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