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暖男主管】
前陣子聽說倫敦又二次封城了,有些擔心在英國的朋友們。自從離職後,我再也沒連絡過我的前主管了。
以前和朋友聊到與英國人相處,我們都會半開玩笑的說,英國人是最愛客套也極其在意隱私的民族,徹底貫行「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再怎麼親切,上班時再熱絡,你們都不算是生活中的朋友。大概要到有天他「真心」邀請你去他家玩,你才能真正算是踏入了他的朋友圈。
我是我主管下面的第一個員工,在公司裡,通常是一個廣告業務(Sales)會搭一個或數個客戶經理(Account Manager )。這兩年來我們一直是夥伴,一起出差見客戶,ㄧ起創造業績。我們熟到好像什麼都聊,舉凡各自的家庭瑣事,批評川普跟脫歐,甚至是喜歡的餐廳跟三明治口味。
儘管如此,我還是不太確定,我們算不算得上朋友。
前幾天猶豫了一下,還是傳了訊息問他好不好。然後,我主管ㄧ口氣回了好幾封讓我哭笑不得又溫暖的訊息。
從我提離職,他知道我還沒有找下家後,他就一直擔心我會生活困難。英國人看似收入高,但日常開銷也頗大,大學開始就得搬出家裡獨立,每個月都有各種bill得負擔。待業幾個月,對他們來說,壓力著實不小。
他大概是太擔心我回台灣這幾個月找不到工作,又不敢跟他開口,所以他先霹靂啪啦打了一大串。關心我在台灣好不好,隨時歡迎我回倫敦的公司,若需要推薦信也儘管說。於是我上禮拜還真的收到了親筆推薦信。
我有些哭笑不得,但也深深感動。
在公司的兩年多,不全然是快樂的,有許多鳥事與不合理的制度。我主管也不是一百分的完美主管,他有時候一些固執的決策也是讓我氣得想暗地裡做小人插針。
但他是我遇過最有耐心的主管,把一個連excel都不太會用的菜鳥,帶成一個接起四十個客戶的AM;我下錯廣告賠了錢,先幫我去跟客戶賠罪;縱容我動不動就請假出國;把照CT的機器比成太空艙,安慰我只是去外太空玩一下的暖男主管。
大概是我今年過得太兵荒馬亂,一點溫暖我就感動得哭。推薦信不見得會拿出來用,但已成為我彌足珍貴的收藏。
離職後仍能收到這些善意,我真心感激,也希望遠方的你們一切都好。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00:18:17)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00:36:29)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李阿思浪跡天涯小筆記 - 英國闖蕩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跟隨Shelly 漫步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Re: [問卦] 蘇格蘭被叫英國人會生氣嗎-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震驚了!原來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是這種關係,別再被誤導了 的評價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葉問歷史觀
文:薯伯伯
在甄子丹的電影《葉問 2》裡有一段擂台戲,洪門弟子表演中國武術,英國拳王泰勒麥羅斯(綽號龍捲風),卻刻意貶低中國功夫,引起會場毆鬥。英人龍捲風在擂台上打死洪金寶,之後還由半官方組織,公然挑戰本地華人,說:「我先警告你們,我不會手下留情,當一柱香燒完時,不會剩下一個中國拳手,因為我會把他們全殺光。我根本不用燒香(來計時),因為我懷疑,沒有中國人敢跟我上擂台。」囂張跋扈,不可一世。我看這套電影時身處中國東南部的福建廈門,同場的朋友轉個身來,眼睛充滿同情地跟我這個英殖時期出生的香港人說:「那些英國人,真的挺壞啊。」
英國人管治香港時,有制度上的歧視(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而正如藏人流亡作家嘉央諾布所說:「無論帝國的統治給它的殖民地臣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其結果都是使得殖民地人民成為二等公民。收支相抵,入不敷出。」(注一)但英國人是講求實際的民族,對於沒有任何利益好處的口舌之爭,還是甚為克制。電影中那種指著華人群體來羞辱的事例,就算在民間,也甚為罕見。英國人不敢跟香港人說:「你們在開埠之前,只是一條小漁村。」更不會跟香港人說:「如果不是我們英國人,你們現在還在打魚!」如果當年真的有這種公然挑撥民間仇英情緒的華洋拳擊比賽,不論是葉問還是龍捲風勝出,對英國管治就毫無好處,英方早就介入調停,更不可能有個官方或半官方的組織去籌劃這種比賽。
香港的發展,說穿了,就是中國的自殘,加上英國的保護,但在回歸演說中,末代港督彭定康把香港的成功關鍵,歸因於香港華人社群的努力,他當年睜著眼睛說:「今天我們要慶祝的,是本港市民憑著沖天的幹勁和無比的毅力,辛勤創業,為本港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們當中,絕大部份是華人,最初來到這裡時,一無所有,只是一群平凡的人,但是他們努力不懈,終能克服種種困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外交辭令,真心也好,虛偽也罷,就是英國的典型教養。
香港本地人看《葉問》,跟看《古惑仔》的心態差不多。在電影中看到銅鑼灣紐約戲院外站了黑社會準備開片,只會當作戲劇效果,誰會當真?反而在中國旅遊時,經常就有人問我在香港是否滿大街上都是古惑仔(注二)。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類提問,因為跟香港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才驚覺虛構的電影,對外地人的印象能起如此深遠的影響。我回答道:「在香港當然不會滿街都是古惑仔啊。」對方就堅持說:「哦,對啊,現在不太多,但聽說回歸前就很多。」如果要以回歸做一條界線,尤其是把 1967 年至 1997 年這三十年作為一個階段,再跟回歸後的二十年去比較,以前從未見過黑幫頭目集會支持政府,更惶論古惑仔公然籌款撐警力。
英治香港,有其黑暗一面,司法系統也不像現在所說那麼健全,但像葉問這類電影,把回歸前的香港,描述成非人世界,也太誇張。如此思維,潛移默化,影響不容忽視。在中國的網絡世界裡,流行一種觀點,每當提及香港人對特區及中央政府的不滿,就會有人說:「香港人寧願當英狗,都不願回歸!」這句說話的潛台詞是,香港人在回歸前,都是英國人的狗。
類似論點特別可笑,英國人在殖民時期,講求利益與實際,用盡方法撈好處,倒是事實,但是否代表把被管治的人當作狗,就言過其實。英國人心知自己管治缺乏合法合理的基礎,對自身所掌握的政權充滿危機感,施政時步步為營,縱然在實質管治上有制度歧視,但哪敢公然辱華?大時大節,對車對人對小販都不敢抄牌,說得好聽一點是顧及華人社群的傳統,實際就是害怕在敏感時刻,惹起不必要的公憤。某高級酒店的廁所請來英國年青人做服務生,英國也要出面阻止,怕會影響管治權威。
英國管治時期,香港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移民浪潮。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尋找新天地,哪裡待人如狗,哪裡待人如人,就算不道明事實,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忠告他國不要忘記歷史,自己卻忘記歷史。警惕別人不要竄改史實,自己卻又扭曲近代經歷。一代香港人還未死,已經可以把近代史如此戲劇修飾,再過幾代,豈非把回歸前那代的香港人,說成活於水深火熱,全民殷切等待解放大兵來打救?
記得有次跟一名朋友的母親聊天,我問她最近忙甚麼,她說:「我在研究歷史。」伯母的學歷不高,我當時心裡閃過一絲「高手在民間」的念頭,對方續說:「我最近看清朝的歷史。」我問她是哪方面的歷史,怎料她說:「原來五阿哥和小燕子一起去了大理,沒有死。」她說是看《還珠格格》來學習清代之事。若然只是透過電影電視劇去理解歷史,難免就會出現嚴重的偏差。
還有,小孩因為愛吃糖果,所以經常懷疑父母會偷吃他們在萬聖節辛苦取回的糖果。至於不少中國公民,為何總覺得別人崇洋媚外,又或是硬要說人寧當走狗。這種心態反映甚麼,路人皆見,全宇宙都知道,只是不少人把頭埋在沙堆裡,像張學友的歌曲一樣:「能令天知道,他知道,應知道,都知道,偏偏你未知。」
可惜現實的世界,就像佐治奧威爾在《一九八四》裡提到的真理部,其口號是:「誰控制了過去,就等如控制了未來;誰控制現在,即能控制過去。」最讓人擔憂的,並非虛構史觀,而是不論把事實扭曲得如何荒誕,說足一百遍,就會成為唯一的真相了,
———
注一:見嘉央諾布〈圖伯特問題的核心〉https://goo.gl/4ffUBS
注二:我發覺不少身邊的中國朋友,尤其是新相識的人,經常都會因為媒體的影響,而問我以下三個問題:
1,有位東北朋友問我:「你們在香港,很多古惑仔嗎?」
2,甚麼省份也常問:「你們在香港,經常看到明星嗎?」
3,五湖四海也是這樣問:「你們不喜歡那個特首,當初為甚麼要選他出來呢?」
———
照片:在西藏的商業世界裡,很少看到《葉問》電影男主角甄子丹的身形,感覺上唯一可以看到的代言產品,就是這個「健將」內褲,賣得不算便宜,放了一個專櫃,應該有市場吧?拍攝地點:西藏拉薩西郊的百益超市。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及臉書: http://pazu.me/ & http://fb.com/pazukong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跟隨Shelly 漫步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説台北人開車瞬間變鯊魚,那倫敦人開車就是一秒變金魚】
記得我滿18歲過後的幾天
我和爸爸提出自己想要考汽車駕照的想法
很感謝那時爸爸沒有對我説出以下這些話
例如 年紀還那麼小 開車很危險
或者是説你想去哪裡爸爸都載你就好了
取而代之的是爸爸馬上帶我前往駕訓班
那時在櫃台時他幫我報名繳了學費
永遠記得父親和櫃台人員只説了一句話
他説請幫我女兒
找一位有耐心和溫柔的汽車教練
就這樣我開啟學開車第一堂課
順利在18歲那年就拿到駕照了
有在台灣考過駕照的都知道
大部分都是採取原場地考試
也完全不需要讓你場外路考
所以台灣考得其實只是你的一般駕駛技術
對於你的駕駛禮儀和禮貌則是一概都不管
導致很多人就算拿了駕照也不敢開車
而我依舊還是很謝謝父親
因為當我拿到駕照後
他依然是先陪在我身邊
不厭其煩的教我練車 開車 停車等等
然後當我的導航教我認路
再告訴我很多該注意的事項
就這樣也忘記是哪一天了
我已經可以完完全全一個人
獨立開在台北的街道上
我很喜歡開車
但在台北開車即使到了現在
還是對於很多台灣駕駛人感到很灰心
我更常常叮嚀自己
在台北開車要練習的是修身養性
我舉例幾個在台北開車最常會遇到的問題
也是讓我覺得很困擾的事情
很多人都很喜歡隨便臨停
把馬路當作自己的停車位
停在明明就是汽車行駛的道路上
停在明明就是公車的停靠區
停在隨意的巷弄內擋住行人的路
再來就是台灣的計程車
我知道你們很急著要載客人
但是該有的禮貌你們卻忘了
例如 只是起步慢了個半拍
馬上就是按我喇叭
不該超車的地方
就這樣卡在大家中間
或者一看到有乘客招車
就隨意的超車和亂停靠
公車司機其實也是一樣
我知道你們很辛苦
不像是英國司機
可以下班時間一到就回家
但是你們載的一樣都是乘客
有時搶快車 有時亂超車
有時還會闖紅燈真的很危險
很多台灣駕駛人
也是明明就已經黃燈變紅燈
很多人還是硬要闖過去了
或者是因為開太快突然就來個急煞
最後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方向燈
很多人常常都不打方向燈亂變換車道
但總覺得在台北
就算打方向燈好像也沒有人看到
有時你打了方向燈
大家還是一樣的繼續往前衝
而當我看到有人打方向燈時
即使我已經停下來要讓他先過
對方卻還是在那動也不動讓我先走
因為我相信在他的心裡面
應該也知道在台灣很少人會禮讓
所以台北人開車就像是鯊魚一樣
只顧著看前面一路衝
卻顯少有人能夠真正顧及到周邊的情況
當然我知道並不是每個台北人都是這樣
但這卻是很常會在路上發生的事情
那現在我就來和大家聊聊倫敦人吧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
都很想知道英國人是怎麼開車的
如果我剛剛把台北人比喻成鯊魚那麼可怕
那我覺得把倫敦人
形容成為可愛的金魚是再適合不過了
當人們提到英國
很容易就聯想到紳士般的禮貌模樣
這樣高尚值得學習的態度
其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感受到
更同時包括他們文明駕駛的作風
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名車跑車都是來自英國
然而英國不只是一個完善成熟的汽車社會
開車的人更是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
又完全懂得相互禮讓的基本道理
我想這不只是台灣更是世界該學習的榜樣
英國的領土面積其實很小
倫敦道路更是狹窄到不行
作為一個世界的大城市
人和車總是永遠那麼多
行人又愛隨意亂闖紅燈
但為什麼雙層巴士
黑色計程車和一般汽車的駕駛們
能夠在這環境之下天天和平共處
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禮讓
為什麼我會把倫敦人形容成金魚呢
因為英國人開車的速度比台灣人還快
就連在倫敦市區也是一樣
但他們卻能像金魚般自由自在的輕鬆穿梭
眼睛更像是金魚一樣
能夠又大又明亮的在左右兩側
隨時隨地永遠注意左右兩車的周圍狀況
當英國人開車的時候更像是金魚一樣
永遠不會眨眼睛般的全神貫注
而行車之間遇到不好的駕駛時
又能像是金魚的記憶般一樣馬上忘掉
所以我覺得英國人一到駕駛座就成了金魚
下面來聊聊英國人開車值得學習的地方吧
首先英國的駕照是史上最難考
你不只要學開車還需要懂理論和實際路考
所以能夠成功考到駕照的人
基本上就已經具備好可以上路的資格
所以英國不管男女在開車或停車都很強
臨停這件事情
在倫敦幾乎不會發生
因為道路很窄也只有少許的線道
他們更不會在雙層巴士停區靠逗留
不只是因為會馬上被開罰單
更早就成為一種習慣遵守交通的作為
如果有乘坐過倫敦雙層巴士
或者是黑色計程車就能知道
司機的素養都相當高
一路都是很平穩更少會有急煞的狀況
看到黃燈就會開始自動減速
如果變成紅燈一定馬上停車
一般汽車駕駛也都一定是如此
即使倫敦有很多千萬超級豪華跑車
奔馳在倫敦的各個街道和巷弄內
但當遇到紅燈或行人斑馬線時
也一定是會乖乖停下來等候
關於打方向燈這點
英國人更是全世界最會讓車的民族
而且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地方
當你打方向燈要切換車道時
旁邊或後面的車通常一定會讓你
而被讓車的那方為了表示感激卻無法説出
很多人的表達方式就是閃兩下警示燈
讓後面的駕駛可以清楚看到他的謝意
這就代表著謝謝Thank you的意思
英國人說在書中和考試題目不會有這題
但這卻早己成為一種英國人開車的習慣
而當車子是從巷口出來
就算是直行的車子也老早就慢慢減速
然後停下來讓你先過
被讓車的那個人
則會是開心微笑或是比一個讚
在歐洲更為了駕駛安全起見
很多國家也包括英國
在前方擋風玻璃 正副駕駛的窗戶
都不能夠貼隔熱紙或者要求一定的規格
所以你能夠很清楚地看見駕駛的一舉一動
而至於酒駕這件事情
英國的酒吧到處林立
成為全世界最愛喝酒的國家
但早在古代還是駕馬車的時期
就已經有依法規定不能夠酒駕
然而喝酒文化這麼盛行的英國
我卻從來沒有看過警察在路邊臨檢酒測
我想原因一樣很簡單
因為喝酒不能開車這種基本的道理
根本就不需要有警察在旁邊你才懂
這是一種對於你開車和你的乘客
對於行人以及這個社會最基本的尊重
最後想和大家説
以上分享中西文化開車的不同
結論不是要批判台灣人開車有多麼差勁
也不是要崇洋媚外
去探討英國人開車是多有品格
最重要是想宣導
不管你生活在世界上的哪個國家
只要你有開車在道路上
你就應該要具備開車該有的安全責任
賞車 買車 懂車 會開車當然很容易
但要讓你的車也懂得禮貌和禮讓卻很困難
而英國人那種守法觀念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雖然我知道這和民族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我也知道用心打了這麼多也很難改變什麼
但我始終相信文字當中的小小力量
當有多一個人看到
就能有多一個人從中去思考
當然也歡迎大家分享此篇文章
希望再不久的將來
每個國家和城市都能有更美好的環境😊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00:18:17)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00:36:29)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喋血街頭》Bullet in the Head
(00:56:12) 1942-MAY. 07 珊瑚海海戰 / 《#決戰中途島》Midway
(01:19:08) 1429-MAY. 08 奧爾良之圍結束 /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Jeanne D'arc
(01:49:24) 1945-MAY. 0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終戰 / 《#帝國毀滅》Downfall
(02:09:24) 1940-MAY. 10 邱吉爾上任 /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02:30:59) 結語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3BtxUH9Du4
▶ 收聽PODCAST聲音: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79-MAY. 04 鐵娘子上任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英國政治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瑪格莉特柴契爾,同時也是20世紀在位時間最久的首相;這位被稱作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是如何挽救英國的經濟困境,政壇上展現鐵腕作風而影響後冷戰時期的世界局勢?
.
▶ 1944-MAY. 05 甘地獲釋 / 《#甘地》Gandhi
印度國父、印度的民族啟蒙代表甘地,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帶領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並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進行了一場偉大的獨立運動?做為一位獨立派的領袖,英國政府多次以不同罪名將他逮捕入獄,1944年5月5日是他第四次出獄。
.
▶ 1967-MAY. 06 香港六七暴動 / 《#喋血街頭》Bullet in the Head
影響香港近代史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性暴動,英國、中國、香港三地的矛盾情結,持續延燒至今;吳宇森早期少數以真實歷史背景的兄弟情誼電影,梁朝偉、張學友、李子雄三大明星的精彩演出!
.
▶ 1942-MAY. 07 珊瑚海海戰 / 《#決戰中途島》Midway
海軍戰爭史上第一場視距外作戰的海戰;也就是交戰雙方都是在肉眼無法觀察彼此的情況下開戰,美日雙方以航空母艦作為攻擊主體,宣告海軍的大艦巨砲時代走入歷史。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第一次日軍由攻轉守的關鍵之役,為接下來的中途島海戰揭開序幕。
.
▶ 1429-MAY. 08 奧爾良之圍結束 /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Jeanne D'arc
來自農村的聖女貞德,帶領著法國援軍成功解救了被英國軍隊圍困長達半年之久的法國中部城市 奧爾良,讓聖女貞德成為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法國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僅用了九天的時間完結長達半年的奧爾良之圍,可說是奇蹟中的奇蹟。
.
▶ 1945-MAY. 09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終戰 / 《#帝國毀滅》Downfall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隨著希特勒在4月30日自殺後,柏林戰役結束而進入尾聲階段。盟軍攻破納粹德國的柏林大本營後,德國與盟軍所簽屬的無條件投降書,在5月9日這天開生效。
.
▶ 1940-MAY. 10 邱吉爾上任 /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因為主張姑息主義政策,放任納粹德國勢力坐大,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張伯倫在辭去首相一職後,向國王推薦邱吉爾擔任首相。被趕鴨子上架的邱吉爾,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成功帶領英國人民度過了這個最黑暗的時刻,因次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甚鉅。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要了解歐洲怎麼看2020這種總統大選,可以先從歐洲怎麼看美國開始。我們常說歐美歐美,其實從歷史來看,從移民和探索到征服和開發,很多歐洲人會把美國看做歐洲的延伸,當初歐陸受到納粹統治的威脅時,美國出手相助,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都說這是新世界拯救舊世界。二戰後,美國「馬歇爾計劃」把相當於今天128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其中四分之一給了英國;五分之一給了法國;十分之一給了西德。所以這種跨大西洋阻止共產主義蔓延的共識是一致的。
因為歐美這種國際秩序從杜魯門到歐巴馬,12位戰後美國總統,不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總統執政,歐美關係雖然曾受到考驗,但不曾崩壞,但我們先來看看歐洲是怎麼看川普的。他大喊「美國優先」,退出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對歐盟進口產品徵收大量關稅、對反歐的普丁俄羅斯採取和解政策、找北韓金正恩等獨裁者作秀,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等支持民主的領導人反而沒有這麼在乎。德國《柏林日報》還報導,說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在新書中提到,川普曾稱梅克爾是「北約裡面最會跳踢踏舞的人」,就是說她很會閃躲,川普還在電話上向法國總統馬克宏抱怨,說德國是北約裡面糟糕透頂的夥伴。而且川普在支持英國脫歐的過程對歐盟充滿敵意,加上最近防疫不利、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的帶來的分裂,應該都已經讓歐洲人感到越來越危險。
拜登則是歐巴馬時期的副總統,也是在美國參議院工作了36年的老將,對歐洲人來說,他就是一個多邊主義者和國際主義者。對受到脫歐、俄羅斯普丁還有川普威脅的歐洲來說,拜登當然比較有希望讓美國重回正軌。除此之外,拜登對歐洲還有特殊的個人情感,他曾經對媒體說自己的祖父曾告訴他:「喬,記住,你身上最好的一滴血是愛爾蘭血統」,他也講說走在愛爾蘭
梅奧郡巴利納的街道上有多感動,因為他的曾曾曾祖父在移民美國之前就住在那裡。所以有些英國人覺得他應該對英國有特殊的情感,上任後可能組成英美聯盟。
可是川普的祖父也出生在巴伐利亞王國,也就是今天的德國啊,他也自己說身上流著德國人的血。但是川普這個月就傳出川普要大量裁撤駐德美軍,從3萬4千多減少到2萬5千多。其實德國在戰後復甦很成功,現在德國算是富裕,所以這個駐軍並不是要保護德國的。在蘇聯解體將近30年後,美軍駐紮在德國其實是一種對歐洲承諾的象徵,除了對抗俄羅斯,也有到中東和非洲行動的便利。不只是這樣,川普上任以來,多次批評德國,還要求德國把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2%,還說柏林不這樣做的話就是拖欠。甚至去年,美國對歐盟徵收25%的鋼鐵關稅和10%的鋁關稅,這個做法大大影響了德國的汽車工業。他還威脅要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根本就是要激怒柏林。
所以德國人不反對川普連任都很奇怪,畢竟他一上任就讓美德戰後幾十年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變得很複雜。德國外長馬斯甚至說,就算川普下台,雙邊關係也很難修復。他強調說川普已經讓跨大西洋關係變得很糟。這不是說有一個民主黨總統的人就能改變,因為歐美關係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變化。
歐美這麼多年都是靠北約這個防衛合作組織形成一種西方的軍事力量。但是北約的章程裡面聲稱 「共同遺產 」是歐美團結的基礎,這句話對美國人來說,讀起來一年比一年古怪;尤其美國人口結構早就已經轉型。現在美國人口年齡中位數是38歲,大部分的人對於冷戰已經沒有什麼記憶,更不用說構成大西洋聯盟這種歐美同盟情感基礎的世界大戰了。
跟1948年相比,現在更多的年輕美國人是亞裔或拉丁裔。跟過去一個具有絕大多數歐洲血統的美國已經不同。但是毫無疑問的若拜登選上,他所主持的白宮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與歐洲合作,緩和貿易分裂,不會像川普把歐盟當作另一個民族國家而反對。但是你說歐美會走得更近,現實來說大概很困難。
歐洲人感覺就是不喜歡川普也不care拜登,但至少拜登支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俄羅斯態度強硬,相信巴黎氣候變化協議,是伊朗核協議的堅定信徒。而且看起來外交老手拜登現在想要一把抓,除了對中國友好,在反對脫歐下,跟英國還有歐盟都想保持好關係。不過隨著美國疫情失控國力大傷,現在的國際局勢有可能讓拜登這樣左右嗎?這些都是未知數,前提還是他要先維持領先的民調而且拿下總統位置再說。你怎麼看川普與拜登的對決呢?歡迎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震驚了!原來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是這種關係,別再被誤導了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 中國崛起的國際面與國內面| 107-1全球通識講座 · Medieval Europe: Crash Course European History #1 · 【說一點法文】這八個法國品牌,你唸對了嗎? ... <看更多>
英國人是 什麼 民族 在 Re: [問卦] 蘇格蘭被叫英國人會生氣嗎- 看板Gossiping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