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炸~今天來聊聊🦀花蟹仔的故事🦀
花蟹又稱為斑紋石蟹、花柿仔,最大的特色就是橘紅色、咖啡色、白色3色相間的甲殼,因此有美麗的學名「鏽斑蟹」。顏色愈鮮明,通常滋味也較出色。
花蟹的肉質結實且量多,不只大螯中的蟹肉飽滿,蟹膏鹹香且蟹黃細稠香綿,肉質更是細膩帶自然清甜😌
營養價值:
花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可以清熱解毒,抑制內火旺盛,同時對於淤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的💪🏻
料理方式:
簡單地用清蒸或水煮就超美味,不需沾醬!常見的花蟹料理方式是結合蛋的風味🍳最經典不敗的就是清蒸花蟹!蟹底下襯豆腐!喜歡吃辣的朋友也可以做成香辣蟹,肯定能抓住你的胃🌶
✨店內大量到貨 歡迎現場挑選✨
📍內湖區成功路三段78號
📞02-8792 0608 / 0966-116-12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螃蟹用套的?這樣釣的到螃蟹嗎?我們不用哥哥纏,這會破壞海底生態,趁著天氣還微冷...來基隆 正濱漁港釣石蟳,順便先來試試新玩具,試試看能釣的到嗎?不,套的到嗎?好用嗎?我們也是初體驗,看影片吧... 目標:所有種類螃蟹 石蟳: 又稱 蚵蟳仔 分類:梭子蟹科 學名: 善泳蟳 Charybdis n...
花蟹 學名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各位大德,
別再一直吃海鮮了,或者可以提醒自己,正確的生態飲食。
台灣不要只有海鮮文化,求求大家了。
懇請政府重視海洋資源保育,給後代留一條生路好嗎?----------吳松茂
本人1959(民國48)年在風景秀麗、海產豐沃的東北角出生成長,除在外地求學及服役的那些日子外,一甲子的歲月中,因家傳及本身經營活海鮮餐廳原故,對此地的海產有一種割捨不斷的情感。家鄉東北角海域即舉世聞名的三貂灣常年有兩股冷暖洋流在此交會,所有海產在台灣本島屬最優品質。其中特產除了原生或養殖的九孔鮑魚以外,還盛產紫海膽(等級高於馬糞海膽)、石花菜(日本寒天的主要提煉來源)、軟絲(學名:Sepioteuthis lessoniana)、本地紅脚龍蝦等。
然而近幾年來產量逐年減少,追究原因是政府主管機關没有輔導漁民如何來保育海洋資源及制定護育規則,讓捕撈潛抓者有所依歸所造成,詳情如下:
一、 首先是東北角最珍貴的紅脚龍蝦,就是主管單位没有宣傳給漁民知道,龍蝦太小及母蝦抱卵不能抓,以下有照片為證:(附圖一)
二、 東北角的軟絲非常鮮甜Q彈全台第一,為什麼近些年幾乎滅種?最主要是來不及長大就被抓光,軟絲原可長到3、4斤,但現在有的還不足1兩就被捕釣,有下圖為證:(附圖二)
三、 近年來花蟹為什麼會很少?也是母蟹懷孕抱卵時就被抓光所致,亦有圖為證:(附圖三)而紫海膽、石花菜等眾多海產亦同,皆是没有如先進國家制定及教育該物種保育及適當採收時間所致。
以上所有的照片是本人親自拍攝絕無造假,今日沉痛PO上網路,最主要是要大家知道,也希望大家看到閱讀後能夠轉傳分享出去,讓更多民眾知曉,以形成主管機關壓力後化為動力及助力。因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是漁民為求生活捕抓的錯,而是主管單位没有盡應盡的責任來籌劃保育規則教導並告知漁民。在公務員服務熱忱減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時代,將此問題提出大家公評,要求政府主管機關莫再漠視應趕快制定保育海洋資源的實際可行管理辦法而能嚴格有效的去執行。為我們的子孫及海洋資源留下一條可長可久的生路吧!
花蟹 學名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1-14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花蟹 學名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螃蟹用套的?這樣釣的到螃蟹嗎?我們不用哥哥纏,這會破壞海底生態,趁著天氣還微冷...來基隆 正濱漁港釣石蟳,順便先來試試新玩具,試試看能釣的到嗎?不,套的到嗎?好用嗎?我們也是初體驗,看影片吧...
目標:所有種類螃蟹
石蟳: 又稱 蚵蟳仔
分類:梭子蟹科
學名: 善泳蟳 Charybdis natator
產地: 台灣西部沿海及北部漁港...號稱萬里三大蟹之一的石蟳,能見度為三大蟹中最低,相較於全年可見的花蟹,秋冬出現的三點蟹,石蟳幾乎是冬季限定,大約只見於每年12月至隔年2月,外觀也是三大蟹中最不起眼的,深褐色的外表帶有粗糙顆粒,就如同名稱一樣
團隊:69J團
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Taiwan 69J Fishing Club)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同好所組成的一個團體。
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水球&弓角...都有涉略也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活動,研究測試釣魚裝備,diy相關物品都是我們的興趣...另外
趕海(赶海)的找鮮產及自給自足的料理...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熱愛的活動。影片也以此為主體,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頻道,謝謝。
音樂:
NCS: Music Without Limitations
NCS Spotify: http://spoti.fi/NCS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candyland
NCS
➞ Twitch http://twitch.tv/nocopyrightsounds
➞ Spotify http://spoti.fi/NCS
➞ SoundCloud http://soundcloud.com/nocopyrightsounds
➞ Facebook http://facebook.com/NoCopyrightSounds
➞ Twitter http://twitter.com/NCSounds
➞ Google+ http://google.com/+nocopyrightsounds
➞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nocopyrightsounds_
Tobu
➞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7obu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obuofficial
➞ Twitter http://www.twitter.com/tobuofficial
➞ Spotify http://smarturl.it/Tobu_Spotify
NCS Playlists:
http://bit.ly/NCSdrumstep
http://bit.ly/MelodicDubstepNCS
http://bit.ly/NCShouse
http://bit.ly/NCSdubstep
http://bit.ly/NCSdrumandbass
http://bit.ly/NCStrap
http://bit.ly/NCShardstyle
🔑 Become a SuperFan → http://ncs.io/SuperFan
🛍 NCS Merchandise → http://ncs.io/StoreID
© Check out our Usage Policy on how to use NCS music in your videos: http://ncs.io/UsagePolicy
To request a commercial license visit: http://ncs.io/Commercial
花蟹 學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