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下方小黑痣… 竟是癌症!
記者段鴻裕╱花蓮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11月16日
長在眼瞼下方的小黑痣,竟是癌症!花蓮縣1名農夫感覺眼瞼下方的黑痣逐漸變大,醫師診斷發現竟是「基底細胞癌」;署立花蓮醫院眼科主任陳安平說,基底細胞癌是日曬所致,長時間在戶外工作者要特別留意。
「預防的方法,就是避免日曬!」署立花蓮醫院眼科主任陳安平昨天表示,基底細胞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皮膚癌,也稱為「蠶蝕性潰瘍」,發病率很高,占眼瞼惡性腫瘤第一位(約占50%以上),以下眼眶內部為最好發部位,一般很少轉移,但也可能破壞眼部組織、侵入副鼻竇及顱內致死。
陳安平說,台灣常見的3種皮膚癌是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占7%最少,卻最凶險,易轉移,死亡率很高;其餘兩種不易分辦,鱗狀細胞癌約占27%,而基底細胞癌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很高。
今年8月,花蓮縣豐濱鄉1名62歲的農夫自覺眼瞼下方的小黑痣漸漸長大,向署立花蓮醫院豐濱分院求診,要求切除,病理檢查卻發現是基底細胞癌,不是普通的痣,讓醫師和農夫都嚇一跳,切除後,已出院、復原。
陳安平強調,基底細胞癌是長期日曬而起,因陽光中的紫外線造成細胞DNA突變,所以,常曝露於日曬的臉、耳、頸、頭皮、肩、背部等都是好發部位,而且年齡愈大、罹患率愈高,以40歲至7、80歲的病患最多,長期在外農作、打漁或勞動的民眾要多注意防曬。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近珠者 / 陳克華的珠珠裝置藝術展 訪問藝術家: 陳克華 我是一位「近珠者」。 所謂「珠」,就是三度空間裡的「圓」。 而圓,是「曼陀羅」的最基本形式。 記得是2017年10月,我在花蓮一家咖啡店裡,遇見了一位生命靈數老師。年紀輕輕的小女孩,更像是一位初入職場的上班...
「花蓮醫院眼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陸續提供豐濱民眾遠距醫療服務,包含皮膚科、眼科及耳鼻喉科 ... 的評價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眼皮狂跳怎麼辦? #花蓮慈濟醫院#眼科#李原傑主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花蓮眼科雷射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花蓮醫院掛號、花蓮醫院眼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花蓮醫院眼科 在 花蓮醫院掛號、花蓮醫院眼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花蓮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近珠者 / 陳克華的珠珠裝置藝術展
訪問藝術家: 陳克華
我是一位「近珠者」。
所謂「珠」,就是三度空間裡的「圓」。
而圓,是「曼陀羅」的最基本形式。
記得是2017年10月,我在花蓮一家咖啡店裡,遇見了一位生命靈數老師。年紀輕輕的小女孩,更像是一位初入職場的上班族。她和我侃侃而談了一個多小時,當下我只覺得關於我生命困境的核心,她可謂句句切中問題核心,受益良多,事後回想,她說的話卻一句也記不起來。後來才知道有所謂「潛意識溝通」這回事。潛意識在日常意識之外,自然不復記憶,但從此我開始了生命之中從未嚐試過的黏珠珠創作。
而且一往情深,夙夜匪懈,才不過一年多,已經開過兩次個展。而且素材從珠珠一路擴展至金屬,玻璃,公仔,書,古老家具甚至是情趣用品,到達了幾乎「萬物皆可粘」的地步。而其中在技術上的心得是,要一直不斷的嚐試錯誤失敗,除此之外,就是膠的使用,是一門大學問。
從卅年前成為一名佛教徒,廿五年開始各種平面曼陀羅的數位版畫創作,到現今粘珠珠的「立體曼陀羅」裝置藝術,其中的脈絡可謂一脈相承,不絕如縷,理路十分清晰。
如今珠珠創作已經和我的生活緊密結合,在無事的夜晚,可以一盞孤炡,幾包原料,一管膠,完全忘我。待作品完成,再抬起頭來,已過午夜,萬籟俱寂,內心卻滿滿是作品完成那瞬間的狂喜。久久充盈,甚至帶入夢中。
原來這就像我這樣的一個「近珠者」所能擁有的,創造者才有資格擁有的幸福。
藝術家介紹:陳克華
男,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個人網站:http://桂冠與蛇杖www.thinkerstar.com/kc/index-c.html
展期:2019.12.07~2019.12.28
時間:週二~週日,15:00 ~ 21:00
地址: M畫廊 / M Gallery/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13巷7號
電話:0961-358-111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花蓮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鬼入門:陳克華詩集」介紹
訪問作者:陳克華
內容簡介:
鬼,不外乎人性
看見鬼的可愛和無奈,看見人的愚蠢和荒謬
★萬眾矚目!全方位藝術家陳克華執筆揮灑的全新題材──鬼
★鬼比人可愛得多,狂歡直至午夜,你真的不想知道人死後的璀燦秘密?
和人類相較,鬼何懼之有?
鬼和人相比簡直太單純、太直接、太一目了然、太不知什麼叫做「城府」和「手段」。
「我是在父親往生之後,才突然感受到這個思考的急迫性──死後的爸爸究竟去了哪裡?」詩人剖析自己,拋出一個深刻的叩問,「素無堅定信仰的我,才知在與至親生離死別的關頭,生命可以多麼虛無縹渺,徬徨無依。」
這三年來詩人有感而發,寫了不少鬼詩。絕大多數都收進了這本集子。
希望人類如果向上看不到神,中摸不著良心,起碼往下看得到地獄,看得出人間其實是地獄偽裝。
全書收錄26首陳克華的鬼詩,73幅吳衍震的鬼畫,看盡另一個世界藏匿其間的每一張鬼的臉孔。
作者介紹:陳克華
男,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個人網站:http://桂冠與蛇杖www.thinkerstar.com/kc/index-c.html
繪者簡介:吳衍震
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創所,以黑普普美學獨樹一格。長年觀察次文化底層生活而發展出迥異於一般學院的書寫語言。作品十足體現後現代的文化精神,開創屬於台灣次文化的繪畫語彙,宛如一幅現代浮世繪。
出版社: 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花蓮醫院眼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欸」散文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陳克華
內容簡介:
散文,從來不是我下筆的選擇
從來我就只是個詩人,不是別的。如果我曾寫過散文、劇本、小說,乃至歌詞,於我,這些都是詩的變形,或者一部分。對我而言,散文太囉嗦,太缺少文字的藝術性,承載太多「道」,太過老實一板一眼,太長。於我也沒有所謂散文詩,散文詩就是詩。因此我寫散文時其實是不甚快樂的,只覺「案牘勞形」。不似詩直指我心,又可揮灑變化,又少少幾個字。而我竟然就又要出版一本散文集了,結結實實十萬字餘,可見我平時有多「努力」又不快樂。
文學從不是「出賣勞力」的事,但寫散文時就隨時可以聞得到那股用力的汗轟轟的味道。相較於飛翔的詩,散文犁著田土,指望著莊稼。散文依附實際,「出賣原料」。出版散文,我很樂意讓人看見我的這一面:實際,膽小,自私,步步為營,好譏諷。是的,散文暴露太多的我,但同時也遮蓋太多的我。所謂「真實」從來不是靠真實呈現,人眼只能從「扭曲」當中瞥見真實。我希望大家在我的散文中,看到許多「扭曲」。
作者簡介:陳克華
1961年生於台灣花蓮市。祖籍山東汶上。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現任台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科主治醫師。
曾任《現代詩》主編,文學藝術創作範圍包括新詩、歌詞、專欄、散文、視覺及舞台。現代詩作品及歌詞曾獲多項全國性文學(新詩)大獎,出版近四十本文學創作,包括詩集《騎鯨少年》、《美麗深邃的亞細亞》等,與散文集《愛人》、《無醫村手記》等。作品並被翻譯為德、英、日文等多國語言,並出版日文詩集《無明之淚》,德文詩集《此刻沒有嬰兒誕生》。有聲出版「凝視」(2006年)及「日出」(2017年)。近年創作範圍擴及繪畫、數位輸出、攝影、書法及多媒體。作品挑戰禁忌且風格多元。
花蓮醫院眼科 在 眼皮狂跳怎麼辦? #花蓮慈濟醫院#眼科#李原傑主任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左跳財? #右跳災?遇到眼皮狂跳的時候,除了祈禱之外,你還可以怎麼做?本集邀請到 花蓮 慈濟 醫院眼科 主任李原傑來告訴大家,眼皮跳的原因, ... ... <看更多>
花蓮醫院眼科 在 花蓮眼科雷射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醫院醫院幫幫忙,花蓮近視雷射ptt,花蓮眼科醫生推薦,花蓮眼科醫師,花蓮慈濟近視雷射,花蓮兒童眼科,慈濟眼科評價,慈濟醫院眼科醫生,花蓮醫院眼科. ... <看更多>
花蓮醫院眼科 在 陸續提供豐濱民眾遠距醫療服務,包含皮膚科、眼科及耳鼻喉科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衛生褔利部花蓮醫院 · 守護偏鄉民眾健康,穿越時空e到您‧健康AI零距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