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寶島號與多良車站藍皮車 花東夏日追火車
每年夏日在花東的玉里站與台東站之間,會上演一幅蒸汽火車拖著長煙,在廣闊翠綠稻田間飛馳的迷人畫面,佐以老火車的機械運轉與汽笛聲,成了令人難以忘懷的仲夏回憶。我本來不知道有項活動,直到從蘭嶼歸來,從台東搭火車返回台北的途中,瞥見停靠在月台的蒸汽火車頭,才興起拍攝的念頭。
回到家後一查,發現其實這輛『仲夏寶島號』共有三次玉里台東的往返。我看到的是第二次,因此還有一次拍攝機會。便趁著去花蓮溯溪行程結束後,接續去追火車。我不算鐵道迷,對火車並不了解,只是單純喜歡火車奔馳在田野間的畫面。所以拍攝前找了許多資訊參考與學習,並且在火車啟程的前一天去我屬意的拍攝點場勘。
【難忘的追火車體驗】
拍攝當日,我提前了近三小時抵達第一個拍攝點 -玉里客城鐵橋,卻驚訝的發現田埂邊早已排滿腳架與等待的攝影人,一旁沒有田水的田地旁,也逐漸有當地攝影班的學員聚集,原來他們的老師與田主認識,已經去打開水閘放水,等下火車經過時便有倒影可拍。不久後,更多人陸續趕來,稻田旁的道路也都停滿汽機車。接近火車出發的時間時,空中還有數台空拍機滯空等待。
當蒸汽火車終於緩緩駛上上橋前的斜坡時,所有人無不屏氣凝神,就為了等待火車通過自己理想的拍攝位置後,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火車上橋後,也許是因為上坡需要加足馬力,噴出了長長的黑煙。過橋時也鳴起長長的汽笛聲,似乎是在跟我們這群在豔陽下烤曬許久的攝影人打招呼。我從未看過行駛中的蒸汽火車,因此在看到/ 聽到這一幕後,有種難以言喻的興奮!
當火車通過鐵橋後,所有人都快速地收拾拍好攝器材回到車上,趕往下一個拍攝點。平日沒有這麼多車的鄉間道路,頓時出現了各式車輛的車隊,彷彿見到在美國鄉間,追逐龍捲風要釋放儀器的科研車隊的感覺。
不過因為每台車接下來的拍攝點不同,我很快就脫離了車隊,抵達我事前設定好第二拍攝點 -慶豐村平交道。抵達時,這裡只有兩個人在等待。其中一位有著各式各樣的拍攝裝備 -除了兩組腳架與其上的三台錄影機外,手上還有一台專門拍攝照片的相機拍攝。閒聊之間,本想以他追逐火車的資,與對鐵道的熱情與了解,應該是很資深的鐵道迷。沒想到除此之外,他本身就是駕駛火車的司機員。能夠將自身興趣與工作做結合,想必是相當幸福的人呀。看到他的小孩也一樣對拍攝鐵道興致滿滿,也許未來也是一個懷抱熱忱投入台灣鐵道的人。
當蒸汽火車近距離震撼地以我預想的拍攝方式通過後,我便告別那位司機員,來到下一個拍攝點 -德高路橋。在這裡又看見追逐火車的車隊,不約而同地在路旁的空地停車。大家快步地走到橋上理想的拍攝位置後,又開始等待的過程。期間還意外拍到環島的Hello Kitty列車,就當作練習拍攝了下來。最終蒸汽火車冒著白煙,以緩和的C型彎,通過翠綠的台東田野,完成我心中最理想的畫面。
接下來便毫無壓力的前往我此次追火車的終點關山站,拍攝靜態的仲夏寶島號。這裏可以近距離的觀看與拍攝寶島號的車身細節,特別是那些各式管線、幫浦與輪軸,真的會讓古典器械迷大呼過癮。最終仲夏寶島號噴出大量白煙,在汽笛長鳴下緩緩離開月台,為我的追火車行畫下句點。雖然這次沒有辦法追完全程,但已經相當滿足了,明年有機會再來拍攝更多不同的畫面!
【同場加映 多良車站與藍皮車】
當時從蘭嶼返回台灣時,順道租了機車去了台東鹿野看熱氣球。由於看完熱氣球後,距離還車的時間還很早,就決定往南去造訪擁有太平洋美景的多良車站,並且拍攝歷史感十足的普快『藍皮車』。
藍皮車顧名思義有著藍色的車身,是台鐵的普快列車,只在台東車站和枋寮車站往返一班次。藍皮車亦是台灣最古老的火車之一,因此也是沒有空調、唯一能夠開窗的火車。因此除了實際搭乘藍皮車懷舊外,許多遊客與鐵道迷也喜歡拍攝它的經典身影。
多良車站則因為可以眺望太平洋一望無際的遼闊美景,被譽為最美車站而大受歡迎。甚至讓這座當初因業務冷清、已廢站14年的小招呼站,有再度復站的可能。因此當最美車站結合經典藍皮車時,總會吸引大批人潮拍攝。
當我從初鹿騎了一個多小時的機車後,突然發現道路兩側停滿了汽車,甚至還有警察在對違停的車輛開單時,就知道多良車站到了。把機車停妥後,順著指標走上山坡,很快就抵達多良車站。但要抵達多良車站屋頂的觀景台,必須先穿過一個小市集。這個市集雖小,但因為是週末假期,遊客洶湧,熱鬧非凡。
而市集外的觀景台,反而因為艷陽曝曬,在無火車通過時沒有太多遊客聚集,因此我可以自由地選擇我想要拍攝角度。雖然這個角度因為南迴鐵路電氣化架起的電桿,多了一些遮蔽感,但仍無損它的經典。車站頂的觀景台則設有列車班次的資訊,可以精確掌握火車還要多久才會抵達(以及還要被烈日烤曬多久)。
而眾所矚目地藍皮車,也終於在鳴笛後,從隧道裡現身,最後在此起彼落的快門聲中,通過多良車站,成為許多人台東行的亮點外,也為我的蘭嶼-台東行畫下句點。此行之前只有耳聞台東之美,實際造訪後深深驚艷,日後一定會好好再訪。
更多我的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花蓮車站到玉里車站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停靠玉里車站的光華號
上圖攝於1976年的玉里車站,可以看到月台上販售便當的小販和倚著車門的光華號小姐。在生活尚不富裕、物質也不豐沛的年代,坐火車能吃個便當就是一種奢侈的享受。玉里車站是台鐵台東線(1982年拓寬後更名為花東線)的大站,各級列車皆有停靠,便當的商機頗豐,因此販賣者需繳交為數可觀的權利金給台鐵。圖為停靠玉里車站月台的光華號列車,昔日月台上「便當!便當!」的叫賣聲,早已成為絕響。(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林淑娟提供)
下圖攝於1982年5月,台東線即將停駛光華號之際。當時的光華號列車並沒有冷氣設備,只靠車頂的幾個風扇來驅熱;原本一班列車上有兩位服務小姐,到了後期只剩下一位,也沒有提供冰毛巾給長途旅客擦臉了。圖中可以看到在窄小的走道上販售零食的光華號小姐。(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邱蓮坤提供)
《回顧光華號的歷史》
1961年,台鐵引進LDR2300型柴油車,以一部動力車牽引兩部拖車方式,作為柴特快行駛。
1966年10月31日起,台鐵於縱貫線(西部幹線),以世界銀行貸款新購進口之DR2700型柴油客車/DR2750專用拖車開行光華號,行駛台北-高雄之間半直達特快車。經由海線者僅停台南站,只需4小時45分(高雄7時20分開車,台南7時57分開車,台北12時05分到達)。
1968年11月1日起,台鐵以LDR2300/2400型柴油客車搭配LTPB1800/1810/1900拖車,於台東線行駛光華號特快車,車上有服務人員並提供茶水與毛巾服務,速度較柴特快亦有提昇,是台東線拓寬之前最高級的列車。表定時速於花蓮-台東間停靠7站,最快曾以3小時10分行駛全程,是非正式的762mm軌距速度最快記錄。初期所使用的客車也漆成銀色(白鐵仔),後則改回台東線客車之標準的上白下黃塗裝(黃皮仔)。
在鐵路電氣化之前,光華號有十餘年時間為台灣陸上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初期某些班次尚有附送便當(依照1970年的《經濟日報》,只有2002次有餐點,價錢已包含於票價內,為新台幣18元)。最初票價是台北至台中為新台幣71元,台北到台南為新台幣138元5角,台北到高雄為新台幣158元,台南至高雄為新台幣20元。
光華號是自強號開行之前,台鐵的最快速車種。
1979年7月14日,西部幹線的光華號開出最後一班列車。
台東線光華號則是因為台東線鐵路拓寬完工而停駛。
1982年6月26日,台東線鐵路最後一班8次光華號列車開出後便告停駛,原車廂結構良好者修改車軸為1067mm軌距,並改裝聯結器,改稱DR2000型,作為每站皆停之柴油普通車行駛。
1982年7月1日,窄軌的台東線鐵路拓寬完工通車,台東線鐵路更名為「花東線鐵路」;花蓮舊火車站遭廢除裁撤,花蓮舊站到花蓮港站間的臨港線鐵路則繼續使用。
光華號後來變更為柴油快車、柴油客車、柴油普通車及後來的普快車;因懷舊之故,台鐵仍於各式活動中將DR2700型稱為光華號,但是由於各站的到開時刻表已不再設定光華號字樣,只會顯示為觀光列車或專車。
2014年7月15日,曾經名為光華號的「白鐵仔」正式除役,最後一班列車於當天下午5點20分從玉里站發車後,載著千名乘客,晚間抵達花蓮站,與17名光華號小姐和3名退休司機員見證光華號光榮除役。
由於光華號在這最後一班4677次列車行駛後便走入歷史,吸引了許多鐵道迷專程前來搭乘,於是原本掛6節車廂的光華號,便加掛為8節車廂,讓上千名乘客皆能如願上車。
車頭懸掛「光華號」銘版的「白鐵仔」,於2014年7月15日晚間7點27分緩緩駛進花蓮站,站上的所有工作人員一齊行舉手禮,向功成身退的光華號致敬,眾人沉浸在依依不捨的氛圍裡。
花蓮車站到玉里車站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10/21)下午發生了普悠瑪翻覆的意外
華美和團隊伙伴都深感遺憾與傷感
對於意外發生的原因仍需研究釐清
我們為生還者默禱能盡快恢復平安
願罹難者安息,為其家屬深深祝福
願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每個人
都能有平安心寧的夜晚!
【#重要資訊提供】
1.這是15:09台北往台東,17:26抵達花蓮的普悠瑪(花蓮人都不是記車次是記時間)如果朋友是北上的就可以先不用擔心。
另外這班車有停「花蓮、鳳林、光復、瑞穗、玉里、關山、台東」花蓮中南區跟台東的朋友請留意。
2.傷亡人數先不用聽媒體的,台鐵19:30的官方記者會是說17人死亡,120人受傷。大家只能先祈禱數字不再增加,平安。
3.另外火車還是有開。在羅東—東澳之間有接駁公車,東澳到花蓮以區間車照常開車,但交通時間比較久,大家要提早出門。(也就是北上到東澳站台鐵有接駁公車,南下到羅東站也有接駁)
另飛機、麗娜輪可能會加開。(如有消息我們會馬上提供給大家)
4.先不用揣測原因,從太魯閣號開始,傾斜式列車跑北迴線已經超過十年,但新馬往蘇新本來就是彎道,且這班車羅東出發後是要拼直達花蓮的,但進蘇澳新站可能會減速⋯⋯
我們靜待台鐵的報告,也會盡力提出改善安全的可能,讓花蓮人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軌道路。
5.希望花東遊子可以不用在北花之間奔波,青年在地創業是華美這次的政見重點,希望可以更努力推動。
《新增》
感謝宜蘭縣薛呈懿議員提供的重要資訊,如果花蓮鄉親有家人在這班火車要趕往宜蘭的,這裡有宜蘭當地旅宿業者提供的免費資訊喔!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EuP7nrlhqivW3iHstzxKkxuz5HGOqA6yTeiPblDvmv4/htmlview?usp=sharing&sle=true
「#公路及航空疏運措施更新快訊」
公路總局已成立應變中心並緊急協調在地客運及遊覽車投入旅客疏運措施:
一、公路總局緊急應變中心於羅東轉運站、羅東火車站、花蓮火車站、永樂火車站等地。
公路總局疏運措施如下:
(1)往北:花蓮及宜蘭往台北
1.已有4輛客運車自羅東火車站到永樂站(將接駁到台北)。
2.花蓮到羅東:花蓮客運已有1部車發車、遊覽車尚聯繫中。
3.東澳往台北:首都客運初步調派5輛,第1部已到達東澳。
(2)往南:羅東往花蓮
從羅東接駁往花蓮:已連繫5部遊覽車支援中。
(1)國光10輛、葛瑪蘭客運5輛、首都3輛接駁羅東與永樂間。以循環方式接駁
(2)葛瑪蘭4輛永樂發車直上臺北。
(3)三輛遊覽車羅東發車至花蓮。
二、航空疏運
1.立榮已確定今晚加班機 :
2100台北起飛,2150降落花蓮
2220花蓮起飛,2300降落台北
2. 明(22)日花蓮加班機:
北花9275 06:30/07:20
花北9276 07:50/08:30
#單一快速聯絡窗口
消防局勤務中心查詢傷病患查詢專線:
039-365027#1803
#全台都是一家人
#東部交通需要嚴正檢討能安全比快更重要
#花蓮聯外交通又遭受嚴峻考驗
#花東不要成為島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