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花蓮人保留歷史記憶
#成功協調雲海軒營區暫緩拆除一年
#歷史建物應充分討論再決定去留
雲海軒營區位於花蓮市花蓮街,地理環境優美,居高臨下遠眺望太平洋,曾經是威權時代黨政軍來花蓮開會的重要地點。
之前開始遭到拆除時,當地文化圈人士議論紛紛,大家呼籲暫緩拆除,希望有更多的溝通,再決定去留,不要讓歷史建物白白犧牲。
張美慧議員蒐集了許多花蓮文史工作者的意見向我的花蓮辦公室反映,提出雲海軒有保存的必要性。
經過我的花蓮團隊了解,雲海軒的確是花蓮政治史上的重要建築,其前身是警備總部,威權時期黨政軍高官包括總統、副總統等都曾在此聚集與決策,甚至有傳聞環島公路的計畫是在此拍板。
既然雲海軒的一磚一瓦都是由納稅人的錢蓋的,加上目前建築本體都是良好狀態,我認為應考慮保留,並思考活化歷史空間,未來開放花蓮民眾參與使用,以保留這段歷史記憶。
活化歷史空間的方法可以借鏡美崙山松園別館等模式,朝此方向來做轉型。
#歷史建物必須充分討論再決定去留
雲海軒歷史建築保留案之前曾送花蓮縣文化局鑑定,可惜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以建築年限未達標準所以未將其列為花蓮文化資產。
再加上目前國有財產法有「拆屋還地」的條文,所以,被閒置的雲海軒建築才會面臨被拆遷的命運。
花蓮許多人士擔憂,此建築物若被「拆屋還地」,此重要歷史景點很可能會經歷標售落入財團持有,這對花蓮的歷史記憶將是一大損失。
經過我們辦公室與國防部居間協調後,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東服中心)洪執行長邀集相關單位與民意代表召開「雲海軒營區研商會議」。會議中獲得軍方承諾會 #暫緩拆除一年,讓花蓮縣市政府以及民間各界能有更多討論時間。
在暫緩拆除這段時間,希望將來地方政府與民眾可以先獲得共識,再決定雲海軒的去留。
雲海軒營區搶救案,讓我們看到,許多台灣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物正在默默地消失,原因可能是法規上的限制、產權問題或是所有權人無財力繼續維護。
這些現實問題無法簡單歸責任何一方,但,歷史建物與空間記憶一旦拆除就回不來。
范雲團隊會繼續為我們的歷史記憶盡一份努力,也邀請所有的花蓮人一起關心雲海軒營區的未來!
說明:雲海軒營區的土地所有權人是花蓮縣政府、市公所,建物所有權人是花蓮後備軍人指揮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蔡總統承諾新政府上任後會優先改善並解決東部交通問題,而東部居民最大痛苦就是一票難求問題,除了票務系統已逾10年以上未更新;另一方面,今年五月底宣布實施實名制,保障花東居民可以優先購票的政策,雖然首次試辦時間倉促只適用身分證U、V開頭鄉親,很多長期居住在東部地區、戶籍也在東部地區民眾未被...
花蓮縣政府 土地 標 售 在 周駿宥Kilang’Ado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周駿宥議員人民陳請案會勘 擬活化縣有社區土地共創多贏》
即時新聞 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公所後方福興段714地號縣有土地,為鄰近吉安社區難得擁有的空地,社區居民多年來盼望這塊土地能更有效利用。花蓮縣議員周駿宥陸續接獲多起鄉親陳情該筆土地上雜草有蛇蟲出沒,影響居住環境的疑慮。由於該土地之管理權歸屬為花蓮縣政府,周駿宥特別在定期會提案下鄉考察會勘,偕同附議議員吳建志、花蓮縣政府財政處處長劉台文、公有財產科科長陳靜瑤共同下鄉考察,鄉長游淑貞、主秘高文彬、吉安村長田秀鳳也陪同前往關心。 這片土地緊鄰吉安鄉行政區域,未來的規劃方向是眾多周邊居民共同關心的議題,盼藉縣、鄉、村協力,共同營造自然綠美化環境。 花蓮縣政府每年編列預算進行除草工作,從過去一年四次,今年提升為一年五次。吉安村長田秀鳳向財政處處長劉台文反應,雖縣府已排有固定性除草工作,但草長的速度遠比縣府管養的頻率要快得多。 她迫切的指出,這塊地位於吉安鄉行政區鄉公所旁,上任這三年間接獲村民多次反應,不只草長高出圍籬,影響用路人安全,還有缺乏公德心的民眾會將垃圾往內丟,因草長不易發現,造成環境髒亂不堪,民眾更憂心夏天到來也會有蛇蟲出沒,影響居家安全。 田秀鳳村長曾多次發文由鄉公所轉呈縣府欲積極改善問題,也於縣鄉鎮市基層座談會提出意見需求,希望環境美觀整潔的問題,能盡速獲得有效協助,更盼望縣府能夠讓公所或社區管養,促成縣政府、鄉公所、吉安村與鄉親多贏的建設幸福。 財政處長劉台文對此回應,用地於多年前曾進行標售,惟當時沒有標售成功,近期將針對該空地管理問題採標租方式,若仍無法成功標租,將朝向委託管養的方向來努力。 周駿宥認為,縣府土地若無法有效管理,將會造成地方居民生活晨昏的困擾,也將造就社區安全問題,因此在議會開議期間將地方人民陳情案提出,希望能獲得花蓮縣政府的重視,盡早為地方鄉親解決長期的困擾。 同時他也要求縣政府應做好完善的使用規劃,建議與鄉公所協力,朝向適性宜居綠美化的規劃方向,將縣屬公有土地未有明確使用期間,可提供社區管養、活化、多元性暫時利用方向考量,他也感謝公所願意協力營造。 游淑貞感佩縣長徐榛蔚上任後,用心打造「幸福花園‧花園城市」施政願景,吉安鄉公所這兩年配合縣府政策將所有槽化島進行綠美化,也陸續開闢多處快樂農園、玫瑰花園、櫻花公園等營造繽紛吉安幸福鄉城;倘若縣府願意提供地方管養,公所本應善盡地方職責提升環境整潔,讓每一位行經的用路人皆能感受到巷弄花園的溫馨景緻,不僅能讓行政區域整體環境友善提升,更提供給鄉親適性宜居鄉容。
#相關新聞連結🔗
周駿宥議員人民陳請案會勘 擬活化縣有社區土地共創多贏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realtimenewsContent/0000013349
花蓮縣政府 土地 標 售 在 魏嘉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會勘速報|
日前嘉彥與主管縣有財產的花蓮縣政府財政處副處長等人,前往「花蓮市林森路439巷24號」辦理會勘,瞭解此塊縣有閒置土地目前的狀況及未來規劃事宜;經瞭解此塊縣有土地上的主建物已經不存在,目前僅剩圍牆等建築附屬設施,且此塊土地多年前曾有標售計畫,惟因價格過高而未順利標出。
因此嘉彥在場建議花蓮縣政府,針對此塊縣有閒置土地在無確切的標售計畫時,應優先將此塊閒置土地朝向「公共停車場」的方面活化,以利進行公共造產增加縣庫收入,同時亦可解決周圍社區無停車場的問題。
#會勘速報 #花蓮縣政府 #觀光處 #閒置土地 #公共造產
花蓮縣政府 土地 標 售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口頭質詢─
▶蔡總統承諾新政府上任後會優先改善並解決東部交通問題,而東部居民最大痛苦就是一票難求問題,除了票務系統已逾10年以上未更新;另一方面,今年五月底宣布實施實名制,保障花東居民可以優先購票的政策,雖然首次試辦時間倉促只適用身分證U、V開頭鄉親,很多長期居住在東部地區、戶籍也在東部地區民眾未被納入,希望在下個階段能納入所有戶籍設在東部地區的鄉親,同時希望實名制購票能常態化,不侷限於特定連假及特定少數班次,藉旅客分流方式,解決供不應求問題。
部長: 中秋節將擴大辦理實際設籍民眾,且除了專車外將針對某些列車按照實名制來辦理增加返鄉者座位的比例。再者過去網路票務系統是公家機關在採購上受制於廠商,現已經用技術上能力更強的廠商來代替,過去需要3年時間改善,希望能加速於明年年中把這件事辦理到一定程度,至於是不是全面改善取決於這段時間把試辦跟廠商周旋的情形。
▶台鐵接下來各項列車的採購,希望能以12節車廂的新車為主軸,會比現在8節車廂列車多1/3的運量,藉以提高民眾買到票的機會,同時地方觀光產業更依賴著讓每一位想要到東部觀光的民眾都能買到車票。
▶有關東部鐵路出軌問題,所幸無人傷亡,但如果發生在山區北迴線上或是橋梁上後果將不堪設想,這問題更凸顯花東鐵路單軌的困境,當事故發生時南北雙向火車全部會停擺,而花東鐵路目前以單向單線通車的情況下,限制了增加班次的空間,更是讓現在有越來越多普悠瑪、太魯閣號快速經過很多鄉鎮過站不停,以致於本來位居偏遠的小城鎮連搭火車的機會都沒有。花東線雙軌化及北迴線增軌計畫可行性評估已接近完成,希望交通部及行政院能盡速核定執行。賀陳部長上任前說不必要的建設就不要進行,這話原則是對的,但對東部居民來說鐵路建設的進行卻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的。
院長:一定會支持讓東部地區交通得到改善。
部長:關於票務之所以緊張,最主要是容量的問題,與其去買速度快但座位少的普悠瑪太魯閣號,應該要買車廂比較長的車種,但整個調度上要考慮到發車起點,未來有些班次變成主要來服務東部,在特別假期作這安排時,也需要全國老百姓體諒。路線容量因現在是單軌作業,中期措施要將北迴線先朝花東一些車站加強其迴車及評檢的改善,雙軌的案子還在進行當中,局部改善的部分可以先做。長期方案一定會按照既定時程加速辦理。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分三階段已經正在進行,期待明年開始能分段完工,目前的施工計畫是否按照原定時程進行?蘇花改工程是高難度的工程,在張院長卸任前才進行觀音隧道最後的貫通跟爆破,隧道裡面的工作人員是非常辛苦的,希望能給這些基層的隧道及蘇花改工程人員加油跟鼓勵,但更希望在政策上作督促盡快克服萬難加速完成,這確實是地方居民長期以來的期待,尤其這幾天幾乎每天下雨,落石坍方的問題也持續發生中,對於農產品運輸,一定要以汽車、公路的方式經過蘇花公路民眾的安全我們更有責任維護跟保障。
部長:蘇花改是完全按照既定時程,有關蘇花改是不是要進一步在某些路段再去增加其隧道工程,這除涉及到整個政策檢討外,也對於環境需要做新案子的審查,不過既定已經核定的蘇花改工作,會按照安全的標準下繼續進行。
▶為了改善花蓮到臺東之間的公路運輸,地方提出台 9 線花蓮南段拓寬計畫,這部分公路局也已經在進行了,希望交通部、行政院能夠以專案的方式繼續改善台 9 線南段,尤其是縱谷地區的相關交通工程。相對於蘇花改,其對環境的影響是相對單純的,相關的評估也已經完成了,尤其花蓮段的部分,這部分請以最嚴謹的態度、最積極的方式儘速辦理。
賀陳部長旦:台 9 線南段的局部改善,其預算都成立了,也已經用專案的方式在發包辦理當中。只有在必要的地方用拓寬的方式,其他部分規劃多用一些局部工程的方式。
▶大眾運輸系統在偏鄉地區,尤其東部,目前是一個三輸的狀態,政府花錢去補貼、業者賠錢、民眾覺得不方便,因為班次少,又沒有到各個村落去,很多中南區的鄉親往往要搭好幾個小時的公車到花蓮的門諾醫院、慈濟醫院,這個公共運輸系統的改善非常迫切,攸關民眾的生活,過去在我們爭取之下,交通部有幾個試辦計畫,但是這些試辦計畫的範圍太小,我們希望能擴大辦理。
賀陳部長旦:偏鄉地方不能用定點的方式,而必須是一種隨機、隨需求的方式,對這樣的供需必須有個規模才能做到。在今年年底以前把試辦範圍擴大,配合東華大學跟東吳大學兩個學校的建議來做擴大服務。過去我們都把重點放在「路」,最近會用客運補助的方式來做,未來更進一步對於偏鄉地區乘客的服務,不論是電子票證、優惠、轉乘上的鼓勵以及資訊的改善,都會做為第一優先,使得路、車、人整個結合的更好。
▶花蓮國際機場使用率低,尤其現在國內線班次減少,國際包機寥寥無幾,交通部應極力推動跟其他國際城市之間的直航。以善用東部地區的觀光資源,使遊客分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既不收費,又沒有外溢的經濟效益。我們更希望有一些其他的觀光亮點,讓遊客可以分流,而不是造成每天下午國家公園裡面塞車的情境。其中本席曾經主張將現在行政院討論的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雖然張前院長已經核定設在新北市,但是我希望林院長能夠重新考慮。當初直接排除花東地區,其它脫離了原來的土地,更弱化了跟原來文化的連結。應將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東部地區原鄉的花蓮,讓原鄉部落有強化文化跟歷史認同的機會、以及教育的功能。原住民族的歷史及文化不該只是一個要給人口眾多的地方消費的商品,它更是連結土地、文化及情感的重要象徵,本席希望這個因素能夠納入考量。我非常不認同過去只以人口因素跟交通因素決定博物館選項的思考方向,如果以這樣的邏輯,那所有的建設都只能在都會地區,完全少了區域均衡發展的考量。譬如故宮也因為人數過多,設置了故宮南院,這就是人潮分流的概念。
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不只有新北市爭取原住民族博物館的設置,包括花蓮縣、桃園市,乃至於高雄市都在爭取。所以我們未來的作法是要把選地點的方式重新評估。我們會用最公平、最客觀,而且是實際需要的地方來做評選。
▶花蓮到台東之間整個縱谷地區我們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希望在接下來整體觀光政策的規劃當中,也能將在地的文化、慢城的生活,甚至是地方部落的導覽等等都能夠納入下一個階段整個觀光政策的重新檢討。
▶政府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產業當中,有很多是以地區性為主的,但是不論是生技醫藥的研發、亞洲矽谷、智慧機械之都、綠能科技以及國防產業等等,獨缺東部,以前講重北輕南,現在則是重西輕東,不只是交通的不便讓大家痛苦,更重要的是讓地方產業能有發展的機會。因為這是提供地方人民工作就業機會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農業跟觀光一直是東部的強項,但是在農業領域,花東地區一直缺少二級加工的相關設施,農民在好山好水的環境所種植出來品質優異的農產品,它的銷售管道跟時程都非常有限,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它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入。新農業政策的資源配置上,我希望能以東部的比例為重,因為畢竟相較其他產業發展的機會,花蓮當地的天然環境及現在交通的狀況,我們能夠發展產業的選項沒有像西部這麼多元。
林院長全:其實我們整個經濟發展模式裡面不是只有五大創新產業,新農業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也有請國發會做有關花東產業發展的規劃,特別是有機農業等等,這些都必須要有更好的整合。我們會把東部地區列為新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地區來考量。
▶有關綠能產業的發展,現在日本的 TOYOTA 汽車在發展氫能汽車產業,我們也看到具體的成果。台灣相較於日本,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沒有那麼強,但是我們可以用機車作為示範的重點產業。從循環經濟的角度來看,中華紙漿的廢氣能夠產生的氫能,足以滿足花蓮 5 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然而沒有啟動相關計畫就難以達成,我們需要許多配套,也需要政府在法規上、政策上及資源上的支援。院長是不是能夠考量,以東部作為氫能產業的示範點?東部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但是規模還是沒有辦法形成產業聚落,所以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林院長全:我們會讓經濟部跟工研院,做比較具體的評估
▶我希望行政團隊能夠重視的東部地區的另一個產業,是對國際學生的華語教育、教學產業。目前全世界學習中文的人口有上千萬,我們只要能夠吸引一部分的人,讓他們到全球公認最移居的東部 long stay、學習。這是常住型的觀光,對交通往來的負荷是比較低的,而且他們長期在當地居住、消費,可以挹注地方產業。但是現在依教育部的規劃,進入這個產業的門檻還是非常高,以致於目前只有一部分的大學機構能夠辦理,private sector 反而很難進入這樣的新興產業。綜觀全世界各種語言學習的經驗,包括瓜地馬拉、西班牙文的學習等,我們看到很多很好的範例跟機會。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的推廣上,除了教育部之外,包含外交部、僑委會,都可以在整體產業上及法規上進行輔導、協助,為東部帶來新興產業的機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uYHjxIKi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