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移工政策因疫受限,衝擊花蓮定置漁業 花蓮縣政府農業處籲請中央協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9日宣布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續於6月5日宣布暫停移工轉換雇主等作業,雖在7月1日優先恢復外籍家庭看護及家庭幫傭,可轉換由家庭類雇主持續聘僱,然而其他產業移工仍受限無法轉換,花蓮縣內大量倚靠外籍移工作業的定置漁業首當其衝!花蓮縣政府立即函請中央,全力給予因產業移工禁止入境及轉換雇主而面臨營運窘境的定置漁業最大支持。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黑潮終年流經花蓮,為花蓮海灣帶來了珍貴的漁獲資源,營造了良好的漁場環境,孕育了花蓮定置漁業的發展,定置漁業可謂花蓮縣最具經濟價值的重要漁業產業,花蓮縣境內目前核定3處定置漁業權區,13組定置漁網,109年統計年產值約新臺幣1億6,729萬元。
農業處長吳昆儒指出,日前縣府農業處收到台灣省定置漁業協會反應,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央禁止產業移工入境及轉換雇主,恐造成產業面臨將短期暫停、甚至永久停止運作的困境。縣政府農業處會全力協助向中央部會爭取讓產業運轉順遂,提昇漁友信心與地方產業競爭力,作為漁友們的最大靠山。
吳處長說明,縣政府農業處就花蓮縣定置漁業因疫情限制產業移工政策所受到的產業發展困境,已發函向中央說明並表達爭取協助。立法委員傅崐萁國會辦公室也積極協助縣府持續向中央相關部會反應,倘若定置漁業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花蓮縣定置漁業將被迫退場嚴重性,請中央部會應早日擬定人力缺口造成產業損失的相關措施。
農業處指出,每天定置漁業在花蓮沿岸作業搶灘上岸是花蓮最美的風景之一,豐碩收穫的漁產,除了每天努力成果,勤奮漁工也扮演重要伙伴角色,期盼透過縣政府和立委同時向中央部會發聲,讓定置漁業面臨的缺工衝擊降到最低,穩定相關產業的經濟收入,保護具有歷史與傳統文化的定置漁業產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口頭質詢─ ▶退輔會早年為了安置許多在台灣的榮民,實施了一些政策及土地運用方式,例如安置措施及農場就業機會。現在時空環境很不一樣,未來我們要善加利用國家資產,一方面確實照顧榮民,另方面在資產運用上又對國家最有效益,這是我們在整體改革和規劃上應該思考的問題。 ▶花蓮縣有兩個比較大的案例,一個是壽豐自費...
花蓮縣政府農業處 處長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建請縣府與民間合作,讓流浪犬與人共存共好】🐶
在花蓮的生活中,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密不可分,和動物間的生活領域經常有所重疊,如何做好環境與動物的保護工作,讓人與環境、動物共存共好,是我在議員工作中,長期關注的重要議題。動物保護的範疇很廣,為了讓質詢聚焦,我在今天早上議會的19-4定會總質詢中,針對流浪犬的議題向縣府提出建言。✊
📽楊華美議員.花蓮縣議會第十九屆第四次定期大會.總質詢-流浪動物處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cvyVEoF9I
根據農委會104年統計,花蓮縣流浪犬有4,807隻;107年統計,花蓮縣流浪犬有8167隻,顯示從104年到107年,大幅增加1.7倍;花蓮縣政府農業處亦初估,今年流浪犬恐增達1萬隻。🧑💼
根據縣府農業處10/29的工作報告,今年動植物防疫所積極推動家犬登記與絕育,絕育數有854隻,但針對流浪犬的絕育僅有95隻,儘管縣府預估明年3月即將完工的「花蓮狗貓躍動園區」可收容350隻流浪犬貓,但在浪犬數量遠高於收容量、流浪犬絕育率低、缺乏絕育補助成效檢討的情形下,使得狗傷人、人傷狗、環境衛生問題接踵而來。😟
再者,縣府農業處動植物防疫所推動流浪犬人道TNVR工作,可是捕捉流浪犬的工作卻落在清潔隊上,清潔隊本業是處理垃圾,流浪犬不是垃圾,縣府應擬定更妥適的處理流程。🙇
我在今天議會的總質詢最後,向縣府提出以下幾點建言:
✅1⃣#整體計劃管理在外遊蕩的流浪犬隻:參考新北市府與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的合作模式,和動保團體、鄰里長合作,盤點流浪犬數量、分布區域,研議管理與計畫性絕育辦法。
✅2⃣#組織動保志工團:無論是由縣府組織,或委外籌組,都能有效協助縣府推進流浪犬議題處理上的各項計畫。
✅3⃣#縣府與民間流浪犬收容所建立夥伴關係:讓能動性強、有多年捕捉、養育、管理狗隻經驗,懂得解決緊急流浪犬問題的民間收容所,成為縣府處遇流浪狗的夥伴。
✅4⃣#讓各鄉鎮獸醫發揮保護及管理流浪動物的功能:花蓮十三鄉鎮裡,目前有八個鄉鎮有「獸醫」的編制,建請縣府加強鄉鎮獸醫處遇流浪犬的教育訓練,讓獸醫發揮保護和管理流浪的功能。
縣府農業處長表示將採納我提出的4項建言,未來也將推獎勵辦法,和民間流浪犬收容所合作,且預計12月將舉辦動保座談會,廣納縣民、動保團體及專家學者建議,做為未來研議各項改善計畫的參考。👥
#花蓮縣議會第19_4定會 #花蓮縣議員 #楊華美
#新花蓮美一天 #縣政總質詢
#縣府與民間合作 #動物與人共存共好
#動物權益 #流浪犬
花蓮縣政府農業處 處長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慧要求「花蓮縣新設畜牧場自治條例」上路之前 卜蜂案全面停止
花蓮縣議會第19屆第8次臨時會今天進入二、三讀會議程。
關於卜蜂案爭議,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正在與縣府法制室研討「花蓮縣新設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農業處長羅文龍預估行政流程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美慧在大會上要求,在自治條例尚未上路之前,縣府應停止卜蜂在花蓮的所有申請、設置作業。
美慧也要求農業處提供卜蜂計畫在花蓮設置的六場雞場申請大事紀給花蓮縣議會,內容包含審查簽辦單、會勘紀錄表等。
花蓮縣政府一再強調此案依法行政,但法令也必須與時俱進,且地方制度法又賦予地方政府訂法、執法權限,縣政府不該自廢武功。
卜蜂案民意反彈聲浪如此大,身為民代的我們,法定職責是傳遞民意、為民發聲,縣政府不能漠視及忽略。
花蓮縣議會今天也決議,將針對卜蜂案組成專案小組,由縣議會農業小組召集人王燕美議員主持,近期召開會議。
花蓮縣政府農業處 處長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口頭質詢─
▶退輔會早年為了安置許多在台灣的榮民,實施了一些政策及土地運用方式,例如安置措施及農場就業機會。現在時空環境很不一樣,未來我們要善加利用國家資產,一方面確實照顧榮民,另方面在資產運用上又對國家最有效益,這是我們在整體改革和規劃上應該思考的問題。
▶花蓮縣有兩個比較大的案例,一個是壽豐自費安養中心,早期有很多榮民以自費在那裡居住,直到近年才移出。主要是人數減少,花錢改善舊設施,已不符經濟效益。你們是主張繼續放在退輔會底下去活化?還是要交回國產署去進行整體國家資產的活化運用?
趙處長秋瀛:我們希望無償釋出給國家國產署使用。退輔會長年的政策就是如果國家需要,我們願意把這塊地交給國產署,透過國產署召集會議進行三方或四方現況點交,不過此案花蓮縣政府的意願和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他們認為東華大學城有幾塊特定地有活用,所以目前暫時沒有進度。我們甚至主動把台東太平分部釋出給台東縣政府的案子轉給花蓮縣政府參考。
▶這塊地閒置在那裡也不是辦法,在資源的配置上應該開放,讓非榮民的民眾也可以自費或是透過社會處安置,來妥善運用這個空間。同時台灣還有許多弱勢團體在尋求完整的社福用地,例如門諾醫院就計畫成立自閉症兒童照顧中心,東部地區也的確適合作為特殊需求的安置或療養的環境。要如何妥善運用應該不是退輔會一個單位的問題,也不是地方政府意願的問題,還涉及到衛福部及國家資產活化的政策問題。本席希望能交由跨部會作些專案,必要時引進民間資源作BOT、ROT等等各種不同的方案,儘快有一些進度。再者,我希望這塊地維持社福或弱勢照顧的用途,不要輕易轉換成商業或旅遊用途,維持它的原始用途及土地的完整性,希望退輔會在處理過程能特別注意。
▶關於農場的土地運用,退輔會和台糖在花蓮是除了國防部以外的最大地主,你們身為大地主,對於土地運用應該配合國家整體政策。目前花蓮是全台有機耕作面積最大的縣市,占全台灣的四分之一,但是我們還有空間和機會讓它做得更大更好,因為花蓮擁有獨特的天然條件環境,包括獨立的水源、相對不受污染的灌溉空間及土地運用模式。退輔會的土地面積夠大,所以更適合作有機耕作,因為比起小面積農地切割處理,任何一塊農地都有可能被隔壁農地所污染。長良有機專區對外放租,就做得很成功,但本席更期待的是我推動多年的有機農業研究中心,它可以推動有機施肥、有機天然災害的防治、東部地區原生種植物尤其是原住民傳統植物的研究和推廣。前任主委董主委也承諾要配合國家政策,往這個方向做努力,但是在他卸任前,這個案子就中斷了。原來已經跟農委會談妥由花蓮農改場設置有機農業研究中心,預算也編列了,要如何延續這樣具有多重價值、對地方農業有助益,甚至還可輔導原住民就業的案子,尤其花蓮職業軍人中原住民的比例特別高,如果他們能有在地就業的機會,收入有適度的保障,我相信這應該是讓更多原住民願意進入軍隊體系的極佳誘因,不只保障他們日後的生活,而且能夠回到原鄉,所從事的農業也符合傳統及文化的傳承,因此政府應盡力來協助與配合。
楊處長駕人:基於公務需求和地方需求,我們是非常贊成這個案子。農改場和我們有兩次會勘,我們也希望將來4到9年的退伍軍人能優先去受訓,取得有機認證和技術,對當地農產品經濟作物或是將來就業環境的提升都有助益。因此我們是很積極和農改場合作,這個案子我們希望很快就撥用,已經確定要給他們完完整整的一塊9.28公頃,且農改場會設一個隔離帶,以保障有機示範園區的空氣和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