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Ar2Xo40xwpM
今天是傳統農曆七夕情人節,浪漫的牛郎織女約會日。祝福有情人都能平安喜樂。
今天同時也是「814空軍節」,空軍軍歌曾是我最喜愛聽的軍歌。今天有朋友傳給我一篇文章看了很有感,我也PO來分享:
今天814空軍節,是青年飛官英烈們的紀念日:
《中華歷史我不遺忘系列—筧橋英烈空軍魂》
「我很羨慕你在天空,覺得離上帝比較近,因為在藍天白雲間,沒有死亡的幽谷⋯⋯」
巨流河作者齊邦媛,遼寧鐵縣人,1924年生,曾獲中國文藝獎章,而這段話,是正值荳蔻年華的齊邦媛,在八年抗戰期間,寫給年輕空軍飛官張大飛的一封情書。
筧橋航校12期的張大飛,那年也在日記中這麼寫著:「這八年來,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如今,我休假的時候,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歲,這些人生滋味,以前從未嘗過。因為三天前,最後的好友晚上沒有回航。我知道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
1945年5月18日,豫南會戰中張大飛掩護友機時,遭遇日軍軍機襲擊,在河南信陽上空殉難,和他一起考上航校,在中國領空誓死抵禦日寇的七個同學,他是最後一個殉國的,死時年僅26歲,此刻,距日本無條件投降,只剩二個月。
1941年3月14日,成都空戰,25歲的林恒被日機擊落殉難,他是民國才女林徽音的三弟,一心報國殺敵而加入了空軍,三年後,林徽音寫了一首弔念林恒的詩: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
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
是你⋯⋯
抗戰期間,中央航空學校共有十六期,總數約1700人,在中國的領空,以劣勢的裝備和滿腔的熱血,勇敢迎擊來犯的日寇敵機,直到抗戰結束,他們在犠牲生命的同時,也讓愛情、親情成了陪祭,但他們誓死無悔,依然前仆後繼。
當時的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有一座精神堡壘,上面鐫刻著這段話:「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他們真的做到了!是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得了國家的生機與民族的存續。
高志航30歲、樂以琴24歲、劉粹剛24歲、周志開24歲、李桂丹24歲、閻海文21歲、沈崇誨26歲、陳懷民23歲、林恒25歲、張大飛26歲⋯⋯。
今天是八一 四空軍節,不妨抬頭,看看我們的天空,有沒有看見空軍先烈們英姿軒昂的靈魂,依然巡弋著我們的領空,護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子孫,再不受外族族的侵略蹂躝,他們的英魂不死,我們也永不遺忘。
------------------
凌雲御風去
報國把志伸
遨遊崑崙上空
俯瞰太平洋濱
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緬懷先烈莫辜負創業艱辛
發揚光大尤賴我空軍軍人
同志們努力 努力 矢勇矢勤 國祚皇皇萬世榮
- - - - - - - - - - - - -
盡瘁為空軍 報國把志伸 哪怕風霜雨露 只信雙手萬能
看鐵翼蔽空馬達齊鳴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 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同志們努力 努力 同德同心 國祚皇皇萬世榮
《作詞:簡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2Xo40xwpM&t=65s
敬祝空軍健兒:生日快樂!再創光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冲天 #張釗維 導演專訪 今年正逢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所以特地為大家介紹冲天這部紀錄片電影,邀請到 #張釗維 導演到節目現場。 那是螺旋槳稱霸天空的年代 是一個可以眼睜睜看到對手表情的年代 是一個可以開著飛機追女朋友的年代 是一個速度重要,但是優雅更重要的年代 ...
航空學校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輝煌與傳承-紀念八一四筧橋大捷八十四週年】
今年是美籍志願大隊(AVG)- 也就是俗稱的「飛虎隊」(Flying Tigers)成立80週年,這是中華民國空軍建軍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不只締造了傳奇、為盟軍的反攻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在與美國飛行員並肩作戰的過程中,同時也讓中華民國空軍擠身世界級的水準。目前國民黨於中央黨部舉辦特展,就是為了紀念這個光輝時刻和不朽傳奇。
但國民黨沒有忘記的是,每年8月14日的空軍節,才是中華民國空軍輝煌與傳奇的開始。84年前的今天,我空軍健兒在高志航大隊長的帶領下奮勇出擊,大破來犯的日軍航空隊。不只締造傲人的佳績,同時也激勵國人的士氣。
國民黨更沒有忘記的是,在民國30年飛虎隊來華助戰前,我空軍在飛機性能、數量與人員訓練、後勤補給方面皆不如日軍的情況下,仍憑藉高昂的士氣,奮不顧身的作戰。在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犧牲的飛行員,光列得出來的陣亡名單就有近千人之多。空軍先烈的犧牲和事蹟,以及堅苦卓決奮戰的「筧橋精神」,國民黨人一直銘記在心,而且會持續紀念和發揚。
事實上,早在飛虎隊成立之前,中華民國跟美國並肩作戰、共同捍衛自由民主的淵源早已種下。身為早期中華民國空軍搖籃的筧橋中央航空學校,就與美國的關係匪淺。包括作為總顧問的美國空軍上校裘維德(John H. Jouett)、飛行技術主任少校羅蘭在內,約有十二名美國飛行教官、五名美國機務員在該校任職。而美製FⅡC-3/BF2C-1(即俗稱的霍克Ⅲ)戰鬥機,更是八一四空戰勝利的幕後功臣。
政府播遷來台後,我空軍用高昂的鬥志與戰技,為保衛台澎金馬而寫下輝煌的紀錄。傳承「筧橋精神」的中華民國空軍,一直都是保衛國家,捍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空軍。
以此紀念中華民國空軍的輝煌與傳承,除了緬懷前人的貢獻、紀念與盟邦的友誼,喚起國人對於光榮歷史的記憶,也希望能夠讓政府重視空軍的安全與發展,珍視當前和平的來之不易,並努力去維護。
-
國民黨與 徐宗懋圖文館 舉辦「虎擊長空 萬里雄風:紀念飛虎隊成立八十周年暨中美合作抵抗侵略紀念特展」以及線上展覽,誠摯邀請各位。
✅特展資訊:
展覽期間:即日起-9月30日 9:00- 17:00
展覽地點: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2段232號
✅線上展覽:
👉立刻前往:
https://rocflyingtigers80.imweb.me
🔍照片為黨史館提供
航空學校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 / 岡山醒村文化景觀公園
高雄因戰略地位,二戰期間成為日本南進政策軍事基地,
左營被闢為軍港,岡山、鳳山也有航空隊與陸軍進駐,
二戰後,岡山海軍航空基地被國民政府接收,
成為空軍訓練司令部基地。
醒村原為日本海軍航空隊岡山宿舍群,
隨著國民政府遷臺後,空軍相關學校相繼復校,
醒村成為空軍三校遷臺後官校飛行教官的宿舍群,
命名則沿用中國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宿舍稱為「醒村」。
因曾是日本海軍在台重要的航空指揮中心,
並且是國內培育航空飛行人員及科技重要的基地,
2009年,文化局登錄醒村為歷史建築及文化景觀,
完成重劃後,所有權由國防部轉移給高雄市政府,
2017年4月全區公告為「文化景觀」。
醒村歷經不同時代的使用者進駐,
戰後眷村時期陸續增建,大致維持原貌,
木造屋頂、圓拱型窗台及外牆洗石子,
並以連續的拱圈迴廊著稱。
目前修繕落成的建築內展出「飛行之詩」與「食在美味」常設展,
廣大的戶外空間也相當適合親子同遊。
———————————————
常設展一:「飛行之詩」岡山軍事人文特展
透過空間和藝術,講述熱愛飛行之人在各個時代逐夢,
共演融合並展現生命光輝的故事。
常設展二:「食在美味」拌進岡山家鄉味
拌進家鄉味 - 從「豆瓣醬」看光陰的故事
道地人情味 - 在地特色趕集「籃籗會」的由來
園區位置:高雄市岡山區醒路88號
開放時間:週二~日 10:00~12:00 13:00~17:00(週一休館)
資訊參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老屋顏 #老房子 #醒村 #眷村 #岡山 #高雄
航空學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冲天 #張釗維 導演專訪
今年正逢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所以特地為大家介紹冲天這部紀錄片電影,邀請到 #張釗維 導演到節目現場。
那是螺旋槳稱霸天空的年代
是一個可以眼睜睜看到對手表情的年代
是一個可以開著飛機追女朋友的年代
是一個速度重要,但是優雅更重要的年代
二戰期間,中國戰場中的戰鬥機飛行員陣亡率約50%左右,居作戰三軍中陣亡率之冠,一同從中央航空學校畢業的同學,約有一半為國捐軀,廿多歲的青年為國消逝在天際。然而,戰爭不只是男人¬的事,女性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抗戰勝利70周年的今天,我們將透過飛行員女性眷屬的視¬角看待這段歷史。這部描述1937年到1945年八年對日抗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的紀錄片,費時一年半製作,橫跨中港臺三地拍攝,從許希麟、林徽因、齊邦媛的書信文字,重新審視這場戰爭對人們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