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Chinese_New_Year在家玩中學的12種提案
這十幾天我們很認真的,想要在德國家裡營造過年的氣氛,一解相思,也讓生活多了期待。「創意」是一件很奇妙的習慣,它讓人快樂。雖然手邊的材料有彈盡糧絕之感,但翻翻找找之下,能夠就地取材發想的相關活動還是很夠。
能帶孩子一起來認識過節傳統的文化,我會感到離家比較近,度過了前一陣子在家學習、孩子配合度略低和反抗的「磨合期」,又再次找到親子間的平衡,看見Jivan專注的眼神。
這次在同一個主題上延伸至各領域,嘗試提供孩子環繞式的「綜合學習」,#讓他們能將一種經驗連結至另一種經驗_在不同的科目和技能之間架起橋梁。我盡力在有限的時間和能力下,滿足兩個不同齡的孩子跨科多元學習的體驗,條列在這:
🏮旺旺來:國字認知、手眼協調
🏮舞獅:美感、感官活動、手眼協調
🏮舞龍:顏色、小肌肉
🏮牛年大吉:字母、數字、恆毅力、國字、邏輯
🏮壽桃:感官活動、文化認識、烘焙
🏮年年有魚:美術、創作
🏮自製小春聯:手眼協調、國字、專注力
🏮橘子與蘋果:諧音、國字、感官活動
🏮燈籠:創作、小肌肉
🏮鳳梨:阿拉伯與國字數字、耐心
🏮團員手印:凝聚力、美術、家庭紀錄
🏮青花瓷插花:美感、季節性水果、嗅覺
其實整個主題是以「文化認識」為基礎,然後透過活動,讓孩子不要將各學科的學習當作各個不相干的獨立的片段,而是能夠欣賞各個領域間的關係,這對孩子的大腦和未來學習的技巧都有重要的影響。
以上活動中我沒有提到的地理、音樂、生活等活動,有在閱讀繪本和整個主題引起動機時,帶入哪裡有過中國新年的習俗(地理),播放新年歡慶歌曲(音樂和肢體律動),另外亦深入十二生肖的學習單的活動。
「自然」的領域操作較少(預計會再做實驗),不過我覺得在這個季節走到戶外觀察動植物和玩雪,就能夠視為是學齡前孩子關於「生活與自然」的體驗,將節日與季節的連結,然後和Jivan討論穿著(會依照對天氣的感覺挑選衣服也是一種學習呀)、新年穿紅色的意涵等等嘍!
#居家防疫幼稚園
#Jivan5Y1M_Mira2Y3M
_
生活小插曲,輕鬆紀錄孩子這個階段對語言掌握的小趣事,這都是我們封城日子裡的歡樂小火花:
1、 在操作旺旺來認國字「福」的時候,我問Jivan:「寶貝,你知道『福』代表什麼嗎?」他斬釘截鐵,自信滿滿地說:「知道啊!就是鯨魚在水裡才能『浮』起來的意思!」痾……
#此浮非比福
#為此還跟我說了一番鯨魚需要水才能支撐起龐大身體的道理
2、 Mira現在很會敷衍,最常用來打發媽媽的一句話竟然是一句歌詞。譬如說我:「妹妹,為什麼你把玩具拿到餐桌上?」Mira:「因為,不想分離」(用唱的)……
#不想跟玩具分離所以拿到餐桌上
#我要說的是你不能把玩具拿到餐桌上啊
#因為我剛好想揍妳
3、 點讀筆是一打二外加要上課的封城媽媽最好的夥伴,好幾次我必須讓Jivan一個人,自己帶Mira去午休時,就會聽到Jivan開啟我錄的故事當環繞音響,原來是覺得這樣媽媽也陪著他啊!
#聽到自己聲音好害羞
#分身有術
我們還用點讀筆玩紅包袋的錄音,可是,每次點播「恭喜恭喜新年好」的時候,Mira都會說成:「恭喜恭喜還沒好」,屢試不爽。
#好吧還是有押韻
#其實還沒好是她最近大號逃避換尿布的口頭禪
4、 賴馬《生氣王子》的繪本媽媽都知道吧?那你們家的孩子會跟著唱「好生氣、好生氣、快噴火了嗶嗶嗶」嗎?
我們家Mira會,而且還是驚嚇級:「好生氣~好生氣~快失火了嗶嗶嗶」……沒有快失火了好嗎!!!
#為什麼她總可以改編的很自然
#這是一種天賦無誤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獅又稱醒獅或廣東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功架。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獅子神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臉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和耳朵都可動。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的獅頭會有LED的裝飾,可以隨意開關。南獅的獅頭,有人說來自年獸的造形。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早年甚至...
舞獅顏色代表 在 拍謝少年 Sorry Yout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天,我們會到宜蘭做一場前所未有的演出
滿滿的一個小時歌單、完整的北管老師編制、活跳跳的LED舞獅,加上好兄弟李文政Lee,wen-cheng的大型裝置藝術,少男少女呀,我們蘭陽平原相見!
--
2018 映像節 「將來記智」特別演出
地點│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時間│12.02(sun)1600~1700
費用│免費
系列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tsianglaikiti/events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好日文化
從16歲被老媽說畫圖沒出息,堅持到現在,過了二十年,站在這裡,今年36歲,明天就是我在宜蘭策的第一個當代藝術的展覽,回到故鄉做藝術跟文化工作,獻給故鄉的作品與策展。2018映象節,將來記智。🥰
參展藝術家·訪談紀實
【自由的路.李文政】
『「鄭南榕」這個事件,影響到我們後輩,變成一個演出,變成一個可看可讀可欣賞跟感受,多文化的,這事情就會延續。我們延續了講自由這件事情,那它的變化就會發生,你就會發現,自由這件事情有脈絡了。』
〈宜蘭〉
宜蘭就是我的故鄉,我16歲就離開宜蘭到外縣市唸書跟工作,到了30歲才回到宜蘭,是因為藝術創作的關係所以才回到宜蘭。因為當你做的愈深做愈久,你看了很多作品,也了解很多東西,你想要繼續做創作,然後你才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到底長什麼樣子?
所以如果我想要做的是跟台灣文化有關的藝術跟創作,做跟這個土地,跟這個環境有關係的作品,你勢必回到你的故鄉,想要持續努力的地方,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跟認識故鄉,那個才能夠讓你跟外國的藝術家跟國外的創作者有不一樣的養分,那個東西才是真的。所以我在30歲的時候就毅然回到宜蘭,從這裡再出發。這是我對宜蘭的感受。
宜蘭在我小時候算是文化沙漠吧。我最早接觸的藝術跟文化是漫畫、動畫還有遊戲。我小時候因為很喜歡漫畫,最早的志願是當漫畫家或是鋼彈駕駛員,但是我發現我怎麼畫似乎都沒辦法像那些漫畫家畫這麼好,然後我也沒辦法當鋼彈駕駛員。但是我唸了復興美工之後,知道世界非常廣闊,有更多的感受可以感受。例如說像我去學攝影啊,去當過攝影師啊,然後去唸設計,也做過設計的案子,甚至做很多非藝術類的工作。
我覺得藝術也是這樣。它能夠讓我實驗,讓我走到很多我以為不可能到的地方,例如說去美術館參展啦,跟很多人認識做朋友啊,甚至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旅行跟發表,可以認識不同國籍的人。
但是當代藝術很現實的是,他是由西方操控的。在他們的藝術體制之下,其他的地方要嘛就是跳進去,要嘛就是你要在外面做出自己的東西。而且藝術是跟經濟實力有關,因為講白了,藝術品有時候就是需要操作跟販售,它也可以算是一種商業跟文化的侵略。在亞洲發展最好的就是日本跟中國嘛,我們台灣以這樣來說,就只是個第三世界的國家,這個蠻殘酷的。而且在台灣甚至還要受中國打壓。
所以為什麼我回到宜蘭再繼續做創作,是因為如果我不跳進去那裡,就只能在這個土地上,好好的站起來,才能夠讓別人了解你在做什麼。你勢必要在這邊做,才能夠跟外面的人對決。
〈將來記智〉
我覺得藝術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他是有時代性跟時間性的,有些作品如果做的好啊,他是能夠代表那個時代,那個時候,那個時間,是濃縮下來的。例如說我在某一年做什麼作品,可能再過20年30年之後,看的人會知道,原來那個時候的人在做怎樣的作品,在思考怎樣的事情,那是一個狀態。
〈自由的路〉
這次的作品叫「自由的路」,其實是回到宜蘭,想要對宜蘭做一個作品。
我覺得在一個環境裡面,人其實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事情。鄭南榕對我的影響很深,他的理念跟他的精神,影響到我大概30歲以後的創作發展跟思想。
但在當代藝術裡面其實做鄭南榕作品的藝術家非常的少,宜蘭藝術家做這個又更少了,所以才特別做一個「自由的路」的創作計畫。這個作品不是只有我,我還邀了其他的朋友一起來做。因為我希望把「鄭南榕」,變成是一個文化,一個象徵。鄭南榕事件到現在已經20幾年了,我想補足中間很多的漏洞。
我負責的部份是作一支發光鳳凰跟一隻發光的孔雀鳥。我希望進入展場看到的是一個會發光的東西,代表人在這個作品,這個環境裡面的發光。綠色的孔雀鳥就是像台灣很俗的孔雀燈招牌,像檳榔攤的那種顏色,是台灣人現在的風格,也是延續我之前的創作脈絡。
紅色的鳳凰就是對鄭南榕的自焚致敬。我希望把「鄭南榕」這個事件符象化,在了解他怎麼死,怎麼遭受國民黨打壓之後,把他轉化成一個文化符碼。政治事件要如何變成藝術跟文化的事件?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當他轉變成另外一個形式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有延續了。
再來是現在對於自由的認知,其實我們已經有更多不同於20年前的解讀了。自由是普世價值,大家都在追求這個事情,但這個自由其實一直在變化。所以其他的藝術家其實他們是各自解讀。
姚登元、簡子鑫都是年輕導演,他們用他們的方式講什麼是自由,然後李育昇他是做舞獅的造型,加上拍謝少年做音樂的表演。「鄭南榕」這個事件,影響到我們後輩,變成一個演出,變成一個可看可讀可欣賞跟感受,多文化的,這事情就會延續。我們延續了講自由這件事情,那它的變化就會發生,你就會發現,自由這件事情有脈絡了。
再來是我覺得,剛好在中興文創。中興文創有一個南榕廣場,那是第一個由政府成立的,紀念鄭南榕的廣場。所以我希望,身為宜蘭人,能夠為鄭南榕,我們的前輩,留一個作品在中興裡面。這很值得,而且非常重要,讓我們的後輩跟我的下一代能夠看到鄭南榕這件事有怎樣的延續。我身為他的後輩,接續他做這件事情,我希望更多我的後輩一起做這件事情。自由,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是我們未來唯一的出路。
這次選舉過後,說實話我覺得會走回頭路代表我們就是還在發展自由中的國家。我們正在轉型的時代,我個人覺得這個事情也是一個陣痛,這是一個你如何朝向更好更自由國家的陣痛轉型期。然後再來是,我們的環境比較特別,我們不是只有台灣的內政問題,我們還有外政問題,就是中國跟台灣還有歐美、日本的政治角力的問題,其實是你要選擇跟自由國家結盟還是跟專制國家結盟的問題。
但是很多台灣人還是看不清楚,只想到自己有錢就好了,現在人其實不懂什麼是自由,已經習以為常了。就像,開幕的時候,有些年輕人他不知道鄭南榕是誰,我也是很驚訝啊。我覺得這個事情代表我們做的文化推廣還不夠深。雖然我個人是不會悲觀啦,因為我覺得有我下去做了嘛,代表以後會有更多人一起下去做這件事情。
#2018映像節
#將來記智
#宜蘭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
2018 映像節 「將來記智」
展覽官網│http://tsiang-lai-ki-ti.com/
展覽地點│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展覽期間│12.01(sat)-12.23 (sun)
開放時間│平日10:00-18:00/六日10:00-20:00/戶外場域全年開放(22:00閉園)/休館日:每周三(遇特殊活動則另行公告)
系列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tsianglaikiti/events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好日文化
舞獅顏色代表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的設計師團隊
敬邀大家一起來看展❤️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061551750/posts/2185024174842946/
從16歲被老媽說畫圖沒出息,堅持到現在,過了二十年,站在這裡,今年36歲,明天就是我在宜蘭策的第一個當代藝術的展覽,回到故鄉做藝術跟文化工作,獻給故鄉的作品與策展。2018映象節,將來記智。🥰
參展藝術家·訪談紀實
【自由的路.李文政】
『「鄭南榕」這個事件,影響到我們後輩,變成一個演出,變成一個可看可讀可欣賞跟感受,多文化的,這事情就會延續。我們延續了講自由這件事情,那它的變化就會發生,你就會發現,自由這件事情有脈絡了。』
〈宜蘭〉
宜蘭就是我的故鄉,我16歲就離開宜蘭到外縣市唸書跟工作,到了30歲才回到宜蘭,是因為藝術創作的關係所以才回到宜蘭。因為當你做的愈深做愈久,你看了很多作品,也了解很多東西,你想要繼續做創作,然後你才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到底長什麼樣子?
所以如果我想要做的是跟台灣文化有關的藝術跟創作,做跟這個土地,跟這個環境有關係的作品,你勢必回到你的故鄉,想要持續努力的地方,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跟認識故鄉,那個才能夠讓你跟外國的藝術家跟國外的創作者有不一樣的養分,那個東西才是真的。所以我在30歲的時候就毅然回到宜蘭,從這裡再出發。這是我對宜蘭的感受。
宜蘭在我小時候算是文化沙漠吧。我最早接觸的藝術跟文化是漫畫、動畫還有遊戲。我小時候因為很喜歡漫畫,最早的志願是當漫畫家或是鋼彈駕駛員,但是我發現我怎麼畫似乎都沒辦法像那些漫畫家畫這麼好,然後我也沒辦法當鋼彈駕駛員。但是我唸了復興美工之後,知道世界非常廣闊,有更多的感受可以感受。例如說像我去學攝影啊,去當過攝影師啊,然後去唸設計,也做過設計的案子,甚至做很多非藝術類的工作。
我覺得藝術也是這樣。它能夠讓我實驗,讓我走到很多我以為不可能到的地方,例如說去美術館參展啦,跟很多人認識做朋友啊,甚至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旅行跟發表,可以認識不同國籍的人。
但是當代藝術很現實的是,他是由西方操控的。在他們的藝術體制之下,其他的地方要嘛就是跳進去,要嘛就是你要在外面做出自己的東西。而且藝術是跟經濟實力有關,因為講白了,藝術品有時候就是需要操作跟販售,它也可以算是一種商業跟文化的侵略。在亞洲發展最好的就是日本跟中國嘛,我們台灣以這樣來說,就只是個第三世界的國家,這個蠻殘酷的。而且在台灣甚至還要受中國打壓。
所以為什麼我回到宜蘭再繼續做創作,是因為如果我不跳進去那裡,就只能在這個土地上,好好的站起來,才能夠讓別人了解你在做什麼。你勢必要在這邊做,才能夠跟外面的人對決。
〈將來記智〉
我覺得藝術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他是有時代性跟時間性的,有些作品如果做的好啊,他是能夠代表那個時代,那個時候,那個時間,是濃縮下來的。例如說我在某一年做什麼作品,可能再過20年30年之後,看的人會知道,原來那個時候的人在做怎樣的作品,在思考怎樣的事情,那是一個狀態。
〈自由的路〉
這次的作品叫「自由的路」,其實是回到宜蘭,想要對宜蘭做一個作品。
我覺得在一個環境裡面,人其實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事情。鄭南榕對我的影響很深,他的理念跟他的精神,影響到我大概30歲以後的創作發展跟思想。
但在當代藝術裡面其實做鄭南榕作品的藝術家非常的少,宜蘭藝術家做這個又更少了,所以才特別做一個「自由的路」的創作計畫。這個作品不是只有我,我還邀了其他的朋友一起來做。因為我希望把「鄭南榕」,變成是一個文化,一個象徵。鄭南榕事件到現在已經20幾年了,我想補足中間很多的漏洞。
我負責的部份是作一支發光鳳凰跟一隻發光的孔雀鳥。我希望進入展場看到的是一個會發光的東西,代表人在這個作品,這個環境裡面的發光。綠色的孔雀鳥就是像台灣很俗的孔雀燈招牌,像檳榔攤的那種顏色,是台灣人現在的風格,也是延續我之前的創作脈絡。
紅色的鳳凰就是對鄭南榕的自焚致敬。我希望把「鄭南榕」這個事件符象化,在了解他怎麼死,怎麼遭受國民黨打壓之後,把他轉化成一個文化符碼。政治事件要如何變成藝術跟文化的事件?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當他轉變成另外一個形式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有延續了。
再來是現在對於自由的認知,其實我們已經有更多不同於20年前的解讀了。自由是普世價值,大家都在追求這個事情,但這個自由其實一直在變化。所以其他的藝術家其實他們是各自解讀。
姚登元、簡子鑫都是年輕導演,他們用他們的方式講什麼是自由,然後李育昇他是做舞獅的造型,加上拍謝少年做音樂的表演。「鄭南榕」這個事件,影響到我們後輩,變成一個演出,變成一個可看可讀可欣賞跟感受,多文化的,這事情就會延續。我們延續了講自由這件事情,那它的變化就會發生,你就會發現,自由這件事情有脈絡了。
再來是我覺得,剛好在中興文創。中興文創有一個南榕廣場,那是第一個由政府成立的,紀念鄭南榕的廣場。所以我希望,身為宜蘭人,能夠為鄭南榕,我們的前輩,留一個作品在中興裡面。這很值得,而且非常重要,讓我們的後輩跟我的下一代能夠看到鄭南榕這件事有怎樣的延續。我身為他的後輩,接續他做這件事情,我希望更多我的後輩一起做這件事情。自由,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是我們未來唯一的出路。
這次選舉過後,說實話我覺得會走回頭路代表我們就是還在發展自由中的國家。我們正在轉型的時代,我個人覺得這個事情也是一個陣痛,這是一個你如何朝向更好更自由國家的陣痛轉型期。然後再來是,我們的環境比較特別,我們不是只有台灣的內政問題,我們還有外政問題,就是中國跟台灣還有歐美、日本的政治角力的問題,其實是你要選擇跟自由國家結盟還是跟專制國家結盟的問題。
但是很多台灣人還是看不清楚,只想到自己有錢就好了,現在人其實不懂什麼是自由,已經習以為常了。就像,開幕的時候,有些年輕人他不知道鄭南榕是誰,我也是很驚訝啊。我覺得這個事情代表我們做的文化推廣還不夠深。雖然我個人是不會悲觀啦,因為我覺得有我下去做了嘛,代表以後會有更多人一起下去做這件事情。
#2018映像節
#將來記智
#宜蘭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
2018 映像節 「將來記智」
展覽官網│http://tsiang-lai-ki-ti.com/
展覽地點│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展覽期間│12.01(sat)-12.23 (sun)
開放時間│平日10:00-18:00/六日10:00-20:00/戶外場域全年開放(22:00閉園)/休館日:每周三(遇特殊活動則另行公告)
系列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tsianglaikiti/events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好日文化
舞獅顏色代表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南獅又稱醒獅或廣東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功架。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獅子神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臉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和耳朵都可動。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的獅頭會有LED的裝飾,可以隨意開關。南獅的獅頭,有人說來自年獸的造形。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早年甚至以鐵製做,舞者身備利器,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南獅的獅頭一般上可分為鶴山裝獅和佛山裝獅:佛山裝獅的獅頭較大而圓,額位寬而有勢,嘴較平闊;而鶴山裝獅的獅頭較扁而長,嘴突出如鴨嘴狀,因此內行人又稱之為「鴨嘴獅」。傳統上,南獅獅頭造型上有「劉備獅」、「關羽獅」、「張飛獅」之分。「劉備獅」通常都走在中間,而顏色則常為金色。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根據劉備、關羽、張飛的性格而異。農曆新年時,舞獅隊會在嘈吵的炮仗聲中每門每戶拍門求紅包。舞動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傳統上,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的花樣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等;舞者透過表現自己的樁功,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扎扎實實的下盤功夫和熟練的配合。按傳統習俗,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採青」最為常見,而採青又可以分為地青和高青等。也因為舞獅的多變性和自由性,慢慢成為中國舞獅表演的傳統項目之一。採青一般是由舞獅隊負責。採青中的「青」用的是唐生菜,相傳「採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因此以青代表生菜以示忌諱。現時一般是取其意頭,因生菜跟「生財」諧音,也有「生猛」之意。採走生菜進入店鋪,象徵店鋪自開張以後生意興隆。為了增加娛樂性,會把生菜及紅包於店內天花或者門上高高地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採青時,舞獅隊需要藉助凳子或者椅子攀高採摘,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上大腿(獅頭者站在獅尾者大腿上),夾腰(獅頭者雙腳夾在獅尾者腰間),上杆(爬上竹杆),但如電視台等在新年慶典則可能採用梅花樁替代凳、椅。南獅比賽種類可分為高椿獅藝競賽和傳統獅藝競賽,其中較主流的為高樁(梅花樁-經過高低不一長木樁)獅藝的比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4nY37-IQS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eQ8Nmv1JmNvNKi-8WIwxrXXab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