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長的日常
#小鎮遍鄉的傳奇
#含金量最高的獅子王
#雲林文化傳統後繼有人
恭喜我們 雲林縣立下崙國小 龍鳳獅隊成軍短短4年,繼去年拿下 教育部各級學校民俗體育錦標賽四冠王,今年首度參加 #教育部中華盃全國舞龍舞獅大賽 再奪雙金,為了答謝 雲林下崙福安宮 贊助旅費,今天在吳登興老師的安排下,陪同這支雙冠王獅團行古禮並於廟前舞獅謝神,現場的鄉親與有榮焉,莫不開心!
龍鳳獅陣於108年列為縣定傳統表演藝術,北港德義堂舞獅達人吳登興老同也是獅頭製作的技術保存者,感謝校長黃淑玲對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視,及吳登興老師的積極推動,讓雲林舞獅文化資產得以傳承且發揚光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廣東醒獅被認為...
「舞獅文化」的推薦目錄:
舞獅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片通知🌟
今年第一波賀歲片
就遇到貴人
JOJO 啾啾
結下了善(?)緣
真的很感謝陪我體驗舞獅文化🦁️
特別感謝#陳亞蘭老師#威武五家獅藝
今晚首播見好嗎🥺
(指虎藏背後
https://youtu.be/m9TjbN0R9-U
#限動有影片連結 #舞獅 #體驗 #youtube #賀歲 #新年快樂
舞獅文化 在 苗苗 林静苗 miau mia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飛越高樁》探班。林靜苗打鼓不用替身@腫了中指也開心】苗苗林靜苗最近接了一部tv2賀歲電視電影《飛越高樁》,故事以舞獅文化為題材,而她就在片中飾演鼓手。
這也是苗苗人生第一次演獅團的鼓手角色,“最大的挑戰當然是節奏啦,因為我沒有音樂細胞,節奏感又很差,每次去唱卡拉OK,那些進key全部都是上到很salah的,總之就是很隨意很隨興喜歡怎麼唱就怎麼唱。”但她知道舞獅團的鼓必須跟節奏的,如果節奏錯了,舞獅就會跌倒,所以她把節奏感列為必須正視的大問題。
也因為疫情的關係,不方便去上課,只能通過網上學習,“他們給我好幾個網上速成班的課程,我就死背囉,用我自己的方法,什麼左右左右、1234、1112,有些拉長、有些快有些慢。不過,也要謝謝這些課程啦,真的很方便囉。”
苗苗也跟版主分享一件事,“我那天拍了一場我覺得很有feel的打鼓戲,當時我太緊張了,因為那是一場我個人的重頭戲嘛,結果我在打鼓的時候,打到自己的中指腫到像豬頭,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那場戲沒有用替身,而是親身上陣,雖然不是很有難度,但對她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拍完後覺得很爽。
能夠參與這部電視電影,苗苗頗有感觸,“我們馬來西亞的舞獅文化,在國際上都有很好的成績,眼看慢慢的沒落,确實是很難過,所以很開心劇組選用這個題材,讓我們可以繼續維護我們的這個文化,大家一起加油囉。”
《飛越高樁》由超越影視有限公司(Superlative Media Sdn Bhd )製作賴良執導,賴昌銘編劇,演員計有葉良財、林靜苗、薇薇、John Tan陳浚、吳友憑、莊雪梅、陳浩嚴、梅靜萱、莊蔚義老師及陳沛興等,少年演員則有嚴禮勤、陳健勇、陳堅幸、林佳駿、蔡祖兒、鄭進偉等,明年將於tv2首播,喜氣洋洋地向大家舞獅拜年囉。
文字/阿雪
圖片/取自超越影視有限公司
來看苗苗打鼓
https://www.facebook.com/superlativemedia/videos/3897402700293233/
#飛越高樁
#2021賀歲電視電影
#tv2
#大馬LocalStar
舞獅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廣東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這稱為"開樁",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舞獅人動作多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鬚"、"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臺飲水"、"獅子吐球"、"踩梅花樁"等。其中"采青"是醒獅的精髓,有起、承、轉、合等過程,具戲劇性和故事性。"采青"歷經變化,派生出多種套路,廣泛流傳。遂溪醒獅在表演上從傳統的地獅逐步發展到凳獅,由凳獅又發展到高臺獅、高竿獅,由高竿獅又發展到樁獅。樁獅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如增加了走鋼絲、騰空跳等表演類。最高的樁接近3米,跨度最大達3.7米,充分體現了"新、高、難、險"的特色,被譽為"中華一絕"。廣州市的沙坑醒獅的道具造型特點是:獅頭額高而窄,眼大而能轉動,口闊帶筆,背寬、鼻塌、面頰飽滿,牙齒能隱能露。表演分文獅、舞獅和少獅三大類。通過在地面或樁陣上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高難度動作演繹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八態,表現獅子的威猛與剛勁。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鄉鄉都有自己的醒獅隊,一年四季,開張慶典鑼鼓聲不斷,逢年過節,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鎮、鄉村群眾性的獅藝普及也盛況空前。廣東醒獅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為廣東特有的民間舞品牌。醒獅活動也廣泛流傳于海外華人社區,成為海外同胞認祖歸宗的文化橋樑,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十分深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cd0DJG7ny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9yKBGuwYr0o9FnVBbXdsxT-cbVw)
舞獅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了紀念黃飛鴻這位傑出的武林宗師,佛山市文化部門於2000年開始籌建黃飛鴻紀念館,這年5月紀念館奠基,經過九個月的努力,紀念館落成。黃飛鴻紀念館坐落在佛山市區中心、著名旅遊名勝地祖廟的北側,有一座兩層仿清代青磚鑊耳建築。總占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整個紀念館為兩層兩進深三開間仿清代鑊耳式建築,內設陳列館、影視廳、演武廳、演武天井等。陳列部除了介紹黃飛鴻的生平事蹟,還全面展示了近70年來圍繞黃飛鴻而產生的各種文藝作品以及上千件珍貴文物。籌建黃飛鴻紀念館期間,得到海內外有關人士的鼎力支援和幫助,他們為紀念館提供、捐贈了千余件有關黃飛鴻的歷史圖片和珍貴實物。黃飛鴻紀念館的建築藝術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尤其是嶺南古建築的傳統和氣派,保存了傳統民居的合院式建築規範,從梁架、柱礎、磚雕,簷板、屏風,門窗到欄板等建築構件,均用徵集舊料,以保留歷史風韻。黃飛鴻紀念館建築採用二進三開間加連廊的佈局,是採取黃飛鴻在世時(即清代中葉至民間時期)佛山民居、祠堂的建築樣式。頭門是二層的門樓,一明兩暗的佈局,二進演武大廳是紀念館的主體建築,需要步上三步石級,取步步登高之意。演武廳是二層一正兩偏結構,硬山頂,鑊耳式封火山牆,正脊採用博古脊式,體量比門樓大。門廳的第二層也作一正兩偏結構,硬山頂,鑊耳式封火山牆,正脊採用博古脊式。二樓正間為大型木雕仁者飛鴻。建築構件和裝飾工藝,木雕、磚雕、石雕和灰塑堪稱黃飛鴻紀念館的四絕木雕,頭門一套門夾石和趟櫳是完整從珠江三角洲一帶徵集得到的百年古物,高曠寬大,氣宇軒昂。門廳用四扇屏風作為中門,這套鑲嵌彩色玻璃的透雕屏風,即使在高檔次的佛山民居也難得一見。兩個次間和連廊一體用屏風門隔斷,可開合,具有靈活性,通體雕花鎦空,是當代仿清代木雕的傑作。演武廳的木雕大掛落是徵集的清代文物,題材是象徵富貴吉祥的《牡丹鳳凰》。室內窗採用木雕滿洲窗,為滿周窗,以木雕花藤纏繞裝有色玻璃製成,可翻動,是清代至民國時期高檔嶺南建築不可或缺之建築裝飾。磚雕,正門山牆上嵌兩幅磚雕都是精品,是數年前修梁園時徵集得來的清代嘉慶時物,以花鳥為題材,百花盛開,鵲啼雀躍,一派升平氣象。門前一對石獅子,是清代嘉慶二十三年(1888年)的佛山石雕作品,從祖廟藏珍閣移放黃飛鴻紀念館作門前獅。
黃飛鴻(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祿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1924年8月,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在英帝國主義支持下,乘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縱火劫掠。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毀於戰火。黃飛鴻經不起沉重打擊,因而憂鬱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終年78歲。黃飛鴻身後蕭條,貧無以殮,幸弟子鄧秀瓊為他料理後事,葬於白雲山麓。黃飛鴻可以說是佛山的一個代表人物了,他所帶給全中國乃至全華人的不僅僅是幾套拳法腳法,更多的恐怕還是那種俠義精神文化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這種影響通過影視劇等各方面的渲染,將其塑造成一個神化的人物,其文化上的意義影響極為深邃。如果說關德興的演出奠定了黃飛鴻的完美形象和深遠影響力,那麼90年代末徐克、李連傑合作的黃飛鴻三部曲更加深刻的對其進行了現代化的改寫,使其處於變革時期的文化衝突以及思想掙扎的形象更為突,黃飛鴻,似乎成了當時中國文化的一個代表,也從一個高度上對其進行了人性化。所以,黃飛鴻這個人物能具備成為中華武俠人物的氣質。除了武學,黃師傅對舞獅文化的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使其真正成為了一種極具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在黃飛鴻紀念館,有精彩絕倫的舞獅表演。三獅爭鋒、雙獅采青、單獅過橋,一系列的醒獅高樁絕活展示。武術表演更是集中了長拳、洪拳、棍術、劍術、九節鞭,讓人眼花繚亂,真正讓人感到“武術之鄉”奪人的氣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XQh5zKrC78/hqdefault.jpg)
舞獅文化 在 舞狮冷知识,舞狮的禁忌!|中华文化|舞狮文化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舞狮 意味着很多意思,其中有带过大家一个好意头的意思!但是在 舞狮 中也有几样禁忌不能去触犯!热爱 舞狮 的朋友看了记得要注意哦~ 喜欢【华夏大观园】 ... ... <看更多>
舞獅文化 在 小朋友练舞狮!手把手教你各种舞狮的各种技巧以及招式!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舞狮当中的招式有各种不同的门派以及招式!今天这条视频带你看舞 ... 中华文化| 舞狮文化 #舞狮 #中华文化 # 舞狮文化 #传统文化. Show less Show more ... ... <看更多>
舞獅文化 在 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新竹縣寶山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中華布家開口獅 藝陣協會、中華客家開口獅文化運動總會、苗栗縣三灣 鄉三灣國民小學、新竹縣客家武術舞獅發展協會、新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