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為新冠肺炎病疫證道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
3/27/2020
「到了晚上」(參閱:谷四35):我們剛聆聽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最近幾週,彷彿黑夜降臨。我們的廣場、街道和城市一片漆黑,黑暗籠罩著我們的生活,使一切悄然無聲,四處荒涼而空蕩。黑夜所經之處,萬事俱休:空氣中嗅到、舉止間警覺到、眼神裡訴說這一切。我們變得恐懼又迷惘。如同《福音》裡的門徒那樣,出人意料之外的狂風暴雨突如其來,令我們措手不及。我們意識到大家同在一艘船上,人人脆弱無力又迷失方向,同時每個人都重要且必要,蒙召一同划槳,必須互相安慰。人人都在這艘船上。就像那些門徒焦慮不安、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要喪亡了。」(38節),我們也警覺到沒有人能獨自前行,卻必須攜手共進。
我們很容易在這段經文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卻難以理解耶穌的態度。正當門徒們很自然地驚慌失措,船快要沉的時刻,耶穌卻在船尾。祂在做什麼呢?儘管環境嘈雜,耶穌卻安穩沉睡,全心信賴天父。這是我們唯一一次在《福音》中看到耶穌入睡。隨後祂被叫醒,平息風浪,並且斥責門徒們說:「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40節)
我們試著理解,哪些事情構成了門徒的信德短缺、有悖於信任耶穌呢?門徒們沒有停止相信耶穌,事實上,他們呼求耶穌。但是,我們看到門徒呼求說:「師傅!我們要喪亡了,祢不管嗎?」(38節)他們以為耶穌對自己漠不關心,沒有照顧他們。在我們之間,在我們家裡,最糟糕的事莫過於我們聽見有人說:「你不在乎我了嗎?」這句傷人的話會激發心中的狂風暴雨,想必也會震撼耶穌,因為祂比任何人都關心我們。實際上,那群失去信心的門徒一呼求,祂便拯救了他們。
暴風雨揭穿了我們的脆弱,叫人看到我們日常行程、計劃、習慣和優先事項中虛假而膚淺的安全感。它揭露出我們如何麻木對待並拋棄一切滋養、支持,以及把力量注入我們的生活和團體的事物。暴風雨讓人看穿所有「包裝外表」、卻忘記滋養我們人民靈魂的意圖,以及用看似「具有救恩力量」的習慣來麻痺人心的各種企圖。這些看似「具有救恩力量」的習慣,實則無法訴諸於我們的根基,以及回溯我們年長者的記憶,使得我們在應對逆境時喪失所需的免疫力。
因著暴風雨,刻板印象的偽裝崩毀倒塌。以往,我們利用這些刻板印象掩飾向來擔憂自身形象的「自我」;我們各自的形象表露無遺,而且那是我們無法拋開的共同外表,即:同為弟兄姊妹的外表。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上主,祢的聖言今夜觸動我們大家,攸關我們大家。祢對我們世界的愛,多過於我們對世界的愛。在這現世裡,我們全速前行,自以為強大又無所不能。我們貪婪地賺錢,任由凡俗事物來吞噬我們,任由倉皇匆促來困擾我們。面對祢的聲聲呼喚,我們沒有停下腳步;面對世界各地的戰爭和不義,我們沒有甦醒。我們沒有聆聽窮人的呼聲、病入膏肓的大地的呼聲。此刻,我們在驚濤駭浪的海上懇求祢,說:「主,求祢醒醒!」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上主,祢向我們提出一項呼籲、信德的呼籲。這並非呼籲相信祢的存在,而是來到祢身邊,信賴祢。在這四旬期內,迴盪著祢的迫切疾呼:「你們悔改吧!」「你們應全心歸向我。」(岳二12)祢召叫我們把這考驗時期視為「選擇時期」。這不是祢審判的時機,而是我們判斷的時刻:此時要選擇什麼是重要大事,什麼是曇花一現,區分必要與非必要的事。這是個重新設定生命航向的時刻,我們要以上主祢和他人為航程的目標。我們可以注視旅途中許多堪為榜樣的夥伴,他們在恐懼下作出回應,奉獻自己的生命。因著聖神傾注的行動力,塑造出種種勇敢的慷慨犧牲。聖神的生命能施予救贖,祂重視並展現出我們與普通人的生命彼此交織、互相扶持。這些普通人經常遭到遺忘,既不會出現在報章雜誌的標題上,也不會現身在最新表演的大型伸展台上,但是無疑地,他們今天正在書寫我們歷史的決定性事件。他們是醫生、護士、超市職員、清潔人員、家庭幫傭、運輸員工、軍警人員、志工、司鐸、修女等人,以及許多明白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的人。痛苦是衡量我們各民族真正發展的標準。面對如此苦難,我們發現並體驗到耶穌大司祭的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十七21)多少人每天發揮耐心,傳播希望,小心謹慎地不散播恐慌,而是促進共同責任。多少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和老師以日常不起眼的舉動向我們的孩子展現該如何應對並度過危機,改正習慣,舉目仰望並鼓勵祈禱。多少人為眾人的益處獻上祈禱和轉求。祈禱和默默無聞的服務:這些是我們得勝的武器。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信德始於明白自己需要救恩。我們無法自給自足;憑藉一己之力,我們必會沉入水中:我們需要上主,祂宛如古代引領航向的星辰。讓我們邀請耶穌來到我們的生命之船,把我們的恐懼託付給祂,由祂來戰勝恐懼。因為這是天主的威能:祂將我們身上發生的一切,即使是壞事,都變成善的。祂在我們的暴風雨中帶來寧靜,因為與天主同在,絕對不會喪失性命。
上主質問我們,而在我們的暴風雨中,祂邀請我們甦醒並開始團結互助、常懷希望。在一切似乎將要沈船的時刻,團結和希望能帶來堅毅、支持和意義。上主甦醒,是為了喚醒並重燃我們對逾越奧跡的信德。我們擁有一個船錨: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救恩。我們擁有一個船舵: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救贖。我們擁有一個盼望: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痊癒並得到擁抱;如此一來,沒有任何事或任何人能使我們與祂救贖的愛相隔絕。在我們當下的隔離中,我們忍受著缺乏感情和相遇之苦,體嘗到處處匱乏的滋味,並且再次聆聽那拯救我們的宣講:祂復活了並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上主從祂的十字架上召叫我們重新找到那等待我們的生命,注視那些向我們發出請求的人,增強、認出並激發在我們內的恩寵。我們切莫吹滅將熄的燈芯(參閱:依四十二3),它絕不會熄滅,而我們必須重燃希望。
擁抱耶穌的十字架,意味著找到勇氣擁抱當前的所有逆境,暫時拋下我們對於萬能和掌握的焦慮,好能給唯有聖神才能激發的創意騰出空間。這意味著找到勇氣來開闢空間,讓人人能在其中聽到召叫,並容許好客、友愛和團結的新形式。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救恩,好能接納希望,並讓希望來增進並支持一切可能有助於互相守護及守護他人的措施和方法。擁抱上主,方能擁抱希望:這是信德的力量,它使我們擺脫恐懼並帶來希望。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從這個講述伯多祿堅若磐石的信德的地方,今夜我渴望把你們大家託付於上主,藉著天主子民之痊、暴風雨中海星聖母的轉禱。從這擁抱羅馬和全世界的廊柱,宛如慰藉人心的擁抱,願天主降福你們。上主,求祢降福世界,恩賜身體康健、心靈安慰。祢要求我們不要害怕。但我們的信德薄弱,我們恐懼膽怯。而祢,上主,別放任我們在暴風雨中隨波逐流。祢再次說出:「你們不要害怕!」(瑪廿八5)而我們與伯多祿一起說:「我們把一切掛慮託給祢,因為祢必關照我們。」(參閱:伯前五7)
舉目仰望經文 在 波阿斯 Boa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六篇 聖殿山,你嚇到我了 - 一種遺忘
有人說,聖殿山是世界的中心,因為它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有個共同的故事,就是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其實他就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爸爸啦!只是不同媽媽生的... (嗯 同父異母)
如果你在中東能說說亞伯拉罕的故事,你就很厲害了,哈哈! 因為這在中東是非常耳熟能詳的故事,好,讓波阿斯說故事給你們聽聽:
亞伯拉罕他的元配老婆撒拉,一直都生不出小孩,然後元配為了幫他老公有後代,將她埃及裔的婢女夏甲給他老公,為他生小孩,嘖嘖!真是大愛啊!
夏甲很爭氣的為亞伯拉罕生了一個混血兒胖寶寶,叫做以實瑪利,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啦!記得喔,阿拉伯人是這樣來的!
夏甲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也還蠻不錯嘛!怎麼可以區區做個婢女呢?於是漸漸的藐視她的主子!聽到這,有沒有感受到宮廷劇裡很會演的糾結大戲?那當然元配的撒拉,就怒火攻心!台詞似乎就說著:「要不是娘娘我的允許,妳還會有今天嗎?」夏甲最後下場就被撒拉趕出門、流放去了,但創造神和夏甲說,沒事的,我愛妳,我會好好照顧妳的!
時間過了好多年,過去創造神曾對亞伯拉罕說,要賜撒撒拉一個小孩。果真,撒拉在年老時,就在那預定的日子,懷孕了!她生出了一個米其林胖寶寶取名叫以撒!真是可喜可賀啊,終於啊!元配生了生了! 嗯,可能是亞伯拉罕有在練身體,那麼老了很身強體壯的!哈哈 !
故事就這樣嗎?當然不是!重頭戲正要來了!正當他與老婆,兒子享天倫之樂時,創造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給我!」(摩利亞地就是這次我要去的聖殿山喔!不是魔戒.... )
這對已經很老的亞伯拉罕,真是晴天霹靂!但亞伯拉罕很愛神,一直與創造神有很好的關係,所以也就是很相信的態度,什麼也不多說,一種你敢說,我就敢做的感覺!他就清早起來,備上呆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創造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到了路途中,亞伯拉罕和2個僕人說,你們就在先等等,其實他是要先引開他們,自己和兒子去真正的地方準備! 到了創造神所指示的摩利亞地,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啊,最高潮緊張的來了!他真的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
真是緊張,來進廣告! 哈哈,開玩笑的。
OK,亞伯拉罕就真的伸手拿刀,要殺了他的兒子。
下手那刻,說時遲那時快,天使從天上拿著大聲公,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亞伯拉罕舉目觀看,旁邊冒出一隻帥氣公羊 (咦!剛才沒有牠~),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用那隻公羊來,代替他的兒子,獻為燔祭!
獻祭的動作完成後,天使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什麼,還有?!):「創造神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的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哇...! )
呼~ 說完這故事,這樣有大概了解這個赫赫有名的故事了嗎?這個故事就是整個中東延續至今的起點事件,你們中東旅遊時說給猶太人聽,我們華人也是很懂的,那你就真的就走很前面了!哈哈!亞伯拉罕和以撒,之後的後代子孫就是現在的猶太人,所以這個受祝福的猶太民族,雖然只佔全世界人口0.2%,諾貝爾得獎者裡,每五個就是一個是猶太人!其實就是當初創造神給亞伯拉罕的祝福承諾。
欸,但這故事還有後續唷!就是大家還記得以實瑪利嗎?以實瑪利也是受神祝福,生了十二個族長,後代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因為起點就是元配趕走埃及婢女,接下來關係當然也不太好,阿拉伯人從部落民族變成伊斯蘭王國後,就來佔領曾經猶太人祖先蓋過兩次聖殿的耶路撒冷,在這裡用黃金蓋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磐石清真寺!並且在牆上寫著「神沒有兒子」!你說嘛,以實瑪利和他媽媽被趕走時才13歲,是個孤單沒有父愛的童年啊~ 誰會想要承認自己是被趕走的?
所以剛剛波阿斯講的故事,阿拉伯人有自己的版本~阿拉伯人不承認以撒,也不承認猶太人曾經住在耶路撒冷。一個帳棚底下有兩個女人,從宮廷劇心機戰,幾千年後演變成今天的中東戰爭,咳,男生們懂的,應該有抓到這當中的「可怕」吧!
所以我想,這天該是時候去看看聖殿山,感受感受....
去到聖殿山的經歷是這樣子的,當天起一大早把該拿的東西往背包裡丟,手拿著護照,出門前看著鏡子,用了一個不苟言笑又神聖的表情,「不!太開心了,嘴角再下垂一點,嗯,對!朝聖就是要這個表情!」,然後就出門去了,哈哈!
上了輕軌,在舊城大馬士革城門口站下車時,似乎出現一個畫面—就是古時候的猶太人,帶著全家大大小小,騎著傻傻呆呆的驢子,急忙去聖殿裡朝聖,請求創造主的祝福!感覺上,一直以來人類冥冥之中對那位宇宙創造主,其實是有渴望的。
走進城門,雅法城門口牆上有個很大的經文盒(mezuzah) ,在以色列的門旁,你到處會看到這個小裝飾物,上面寫著Shin,意思代表全能神的名字縮寫。猶太人經過都會摸一下,我也照做的摸了一下,就進城了!似乎像是和創造主,來個High Five 一下,哈哈!我來了!
之前舊城好像迷宮,但我似乎越來越熟悉,沒有之前那樣一直的迷路了。
聖殿山入口其實就是從哭牆旁,所搭起的木橋進入。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以色列拿回東耶路撒冷,但聖殿山仍維持之前的舊模式,讓伊斯蘭宗教基金權威(Jerusalem Awaqf)管理,這些拿對講機的阿拉伯Waqf的維安人員,薪水都是約旦國王付的唷!也就是說他們的老闆是約旦國王啦!(拿槍的是以色列警察,負責維護治安,壓力很大也很兇)
所以如果不想要提早被請下山的話,請千萬要記得,阿拉伯人不稱聖殿山為聖殿山(家族傷害大家還記得吧?),而是稱它為「磐石清真寺」!
來這裡的安檢十分嚴格,過程比較繁瑣,而且旅客要攜帶護照才能進入。這裡,真是十分肅穆的地方,處處都有警察戒備,不是一個可以嘻笑的地方,衣著、參訪的人數與時數都有管制。
我第一次上到聖殿山來時,乖乖地排隊等安檢、等進場。可能由於是人數控管的關係,不知為什麼,我成了那一個時段最後一個被放行的旅客。排在我後方的旅客,就被排拒在警戒線外了!當時心想我還蠻幸運的嘛!
說時遲那時快,剛踏進去聖殿山大門,我才正要拿起相機,沒幾秒的時間內,突然間大響起「砰!砰!砰!」的爆破聲,清真寺裡頭的伊斯蘭教徒與以色列IDF軍人發生衝突起來了!發生在離我不到幾公尺的距離而已。心想,我第一次上聖殿山,就用這種方式來嚇唬我啊!緊跟著,我快拿起相機,想把這一幕幕攝影下來!一直有夢想當駐外地記者的我,難得遇見這麼激烈的景況啊!
我周遭的觀光客幾乎都是一邊慌慌張張地,一邊失神地嚷嚷:「發生什麼事?現在是什麼狀況!」但只有我,還往前去拿著手機對準,衝突處錄影,我不知道我是到底太勇敢,還是太在狀況外,總之那天,讓許多人飽受驚嚇的畫面,就記載在我手機裡了。
衝突平息之後,漸漸地四周安靜下來,沒多久後,又回到原有的肅穆,繼續在這朝聖,戒備的警察們繼續做著他們的工作。
過了一陣子,在磐石清真寺前的廣場,有個伊斯蘭教徒(穆斯林)的婦人,一直對著一位以色列IDF軍人咆嘯,但那軍人也不理她就是。我想她的意思是「這是我們的地方,你們幹嘛在這裡!」 看著這一幕幕的畫面,恍然發現,原來這就是同父異母的手足們在吵架!幾千年了還在吵呢!
漸漸地,時間晚了,限制參訪時數期滿,戒備森嚴的警察開始逐一要觀光客離開現場。但當時我正放感情的拍照,拍得正起勁。被勸離一次,我沒聽,我試著繞過警察想要多停留一下;第二次,我還是沒聽,我就是想要心存僥倖想說,反正就留到最後一個再走應該也不會怎樣吧?第三次,這次不能不聽了,因為我被同一位警察,逼到牆壁邊,他用有點惡狠狠地語氣指著我說:「What did I tell you ? LEAVE now!」(我跟你說什麼?立刻離開!) 我就立刻,秒逃了。
這也結束我聖殿山的朝聖之旅。
不管我曾經去過以色列幾次,總是看見在這塊土地上兩個民族之間的種種紛爭,是真實在發生,而世界無法給予答案或解決之道。第二聖殿被羅馬帝國摧毀後,猶太人暫時結束了在這裡的歷史,他們被擄去做奴隸,分散在全世界。將近過了兩千年,他們才有機會回到這塊土地,卻被後來住在這的阿拉伯人說,猶太人搶了我們的土地。其實我一個外來者也很難從歷史的角度,來深刻理解。唯一能試著去感受的角度,是我自己也曾經離開家。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用來形容以色列人與創造神之間的情感。
有一個年輕男子在異地邂逅了一名年輕女子,兩人相戀墜入愛河,男子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曾向女子說一生都會忠於她。兩個人攜手度過了一段羨煞旁人的幸福的時光,可是一天,男子遠行後,女子癡癡等了一段時間,都沒有等到男子遠行歸來。
「他是不可能會回來的」,女子的友人因為心疼她,不停地對她這樣說。但每次女子聽到這樣的話,都回到家中重讀一次男子寫給她的情書,邊哭邊讀,這成為支撐她的力量。
一日,男子終於歸來,他問女子說,「為何要苦苦守著,還以為自己早就被忘了……」,女子回答他說,「因為我就像以色列啊!」
以下是ㄧ首經典的猶太歌曲,由來自高雄的楊咩咩點撥~
《錫安》
「錫安的眾女兒啊,亞伯拉罕的兒子啊!聽你父親的話,聽到祂愛的應許,我要使你成為祝福,你可以去數算天上的星你將成為一個大國,我要把這地賜給你,我會帶你們回家,帶你回家,哦,我的孩子們,你將不再漫遊,在夜晚走失和孤獨,當我把你招聚在我的翅膀底下,地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你帶走,我會帶你們回家。
雖然你像寄居的人一樣遊走,到了地的四角
我會派一個救主,我會完成我的工作
你沒有其他牧羊人,你沒有別的主,青草地再次在錫安等待。
所以我們求平安,我們往東方看,因為太陽升起突然而且激烈。城裡的每個先知、和君王,會仰望他們所扎的那位,我們會為我們所扎的哀哭。
但是,不要害怕,我的女兒們,亞伯拉罕的兒子,我會用水洗淨你,我會提供羔羊,雖然你的罪過像猩紅色,他們會比雪更白,我一直和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
舉目仰望經文 在 波阿斯 Boa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六篇 聖殿山,你嚇到我了 - 一種遺忘
有人說,聖殿山是世界的中心,因為它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有個共同的故事,就是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其實他就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爸爸啦!只是不同媽媽生的... (嗯 同父異母)
如果你在中東能說說亞伯拉罕的故事,你就很厲害了,哈哈! 因為這在中東是非常耳熟能詳的故事,好,讓波阿斯說故事給你們聽聽:
亞伯拉罕他的元配老婆撒拉,一直都生不出小孩,然後元配為了幫他老公有後代,將她埃及裔的婢女夏甲給他老公,為他生小孩,嘖嘖!真是大愛啊!
夏甲很爭氣的為亞伯拉罕生了一個混血兒胖寶寶,叫做以實瑪利,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啦!記得喔,阿拉伯人是這樣來的!
夏甲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也還蠻不錯嘛!怎麼可以區區做個婢女呢?於是漸漸的藐視她的主子!聽到這,有沒有感受到宮廷劇裡很會演的糾結大戲?那當然元配的撒拉,就怒火攻心!台詞似乎就說著:「要不是娘娘我的允許,妳還會有今天嗎?」夏甲最後下場就被撒拉趕出門、流放去了,但創造神和夏甲說,沒事的,我愛妳,我會好好照顧妳的!
時間過了好多年,過去創造神曾對亞伯拉罕說,要賜撒撒拉一個小孩。果真,撒拉在年老時,就在那預定的日子,懷孕了!她生出了一個米其林胖寶寶取名叫以撒!真是可喜可賀啊,終於啊!元配生了生了! 嗯,可能是亞伯拉罕有在練身體,那麼老了很身強體壯的!哈哈 !
故事就這樣嗎?當然不是!重頭戲正要來了!正當他與老婆,兒子享天倫之樂時,創造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給我!」(摩利亞地就是這次我要去的聖殿山喔!不是魔戒.... )
這對已經很老的亞伯拉罕,真是晴天霹靂!但亞伯拉罕很愛神,一直與創造神有很好的關係,所以也就是很相信的態度,什麼也不多說,一種你敢說,我就敢做的感覺!他就清早起來,備上呆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創造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到了路途中,亞伯拉罕和2個僕人說,你們就在先等等,其實他是要先引開他們,自己和兒子去真正的地方準備! 到了創造神所指示的摩利亞地,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啊,最高潮緊張的來了!他真的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
真是緊張,來進廣告! 哈哈,開玩笑的。
OK,亞伯拉罕就真的伸手拿刀,要殺了他的兒子。
下手那刻,說時遲那時快,天使從天上拿著大聲公,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亞伯拉罕舉目觀看,旁邊冒出一隻帥氣公羊 (咦!剛才沒有牠~),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用那隻公羊來,代替他的兒子,獻為燔祭!
獻祭的動作完成後,天使第二次從天上呼叫亞伯拉罕說(什麼,還有?!):「創造神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的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哇...! )
呼~ 說完這故事,這樣有大概了解這個赫赫有名的故事了嗎?這個故事就是整個中東延續至今的起點事件,你們中東旅遊時說給猶太人聽,我們華人也是很懂的,那你就真的就走很前面了!哈哈!亞伯拉罕和以撒,之後的後代子孫就是現在的猶太人,所以這個受祝福的猶太民族,雖然只佔全世界人口0.2%,諾貝爾得獎者裡,每五個就是一個是猶太人!其實就是當初創造神給亞伯拉罕的祝福承諾。
欸,但這故事還有後續唷!就是大家還記得以實瑪利嗎?以實瑪利也是受神祝福,生了十二個族長,後代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因為起點就是元配趕走埃及婢女,接下來關係當然也不太好,阿拉伯人從部落民族變成伊斯蘭王國後,就來佔領曾經猶太人祖先蓋過兩次聖殿的耶路撒冷,在這裡用黃金蓋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磐石清真寺!並且在牆上寫著「神沒有兒子」!你說嘛,以實瑪利和他媽媽被趕走時才13歲,是個孤單沒有父愛的童年啊~ 誰會想要承認自己是被趕走的?
所以剛剛波阿斯講的故事,阿拉伯人有自己的版本~阿拉伯人不承認以撒,也不承認猶太人曾經住在耶路撒冷。一個帳棚底下有兩個女人,從宮廷劇心機戰,幾千年後演變成今天的中東戰爭,咳,男生們懂的,應該有抓到這當中的「可怕」吧!
所以我想,這天該是時候去看看聖殿山,感受感受....
去到聖殿山的經歷是這樣子的,當天起一大早把該拿的東西往背包裡丟,手拿著護照,出門前看著鏡子,用了一個不苟言笑又神聖的表情,「不!太開心了,嘴角再下垂一點,嗯,對!朝聖就是要這個表情!」,然後就出門去了,哈哈!
上了輕軌,在舊城大馬士革城門口站下車時,似乎出現一個畫面—就是古時候的猶太人,帶著全家大大小小,騎著傻傻呆呆的驢子,急忙去聖殿裡朝聖,請求創造主的祝福!感覺上,一直以來人類冥冥之中對那位宇宙創造主,其實是有渴望的。
走進城門,雅法城門口牆上有個很大的經文盒(mezuzah) ,在以色列的門旁,你到處會看到這個小裝飾物,上面寫著Shin,意思代表全能神的名字縮寫。猶太人經過都會摸一下,我也照做的摸了一下,就進城了!似乎像是和創造主,來個High Five 一下,哈哈!我來了!
之前舊城好像迷宮,但我似乎越來越熟悉,沒有之前那樣一直的迷路了。
聖殿山入口其實就是從哭牆旁,所搭起的木橋進入。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以色列拿回東耶路撒冷,但聖殿山仍維持之前的舊模式,讓伊斯蘭宗教基金權威(Jerusalem Awaqf)管理,這些拿對講機的阿拉伯Waqf的維安人員,薪水都是約旦國王付的唷!也就是說他們的老闆是約旦國王啦!(拿槍的是以色列警察,負責維護治安,壓力很大也很兇)
所以如果不想要提早被請下山的話,請千萬要記得,阿拉伯人不稱聖殿山為聖殿山(家族傷害大家還記得吧?),而是稱它為「磐石清真寺」!
來這裡的安檢十分嚴格,過程比較繁瑣,而且旅客要攜帶護照才能進入。這裡,真是十分肅穆的地方,處處都有警察戒備,不是一個可以嘻笑的地方,衣著、參訪的人數與時數都有管制。
我第一次上到聖殿山來時,乖乖地排隊等安檢、等進場。可能由於是人數控管的關係,不知為什麼,我成了那一個時段最後一個被放行的旅客。排在我後方的旅客,就被排拒在警戒線外了!當時心想我還蠻幸運的嘛!
說時遲那時快,剛踏進去聖殿山大門,我才正要拿起相機,沒幾秒的時間內,突然間大響起「砰!砰!砰!」的爆破聲,清真寺裡頭的伊斯蘭教徒與以色列IDF軍人發生衝突起來了!發生在離我不到幾公尺的距離而已。心想,我第一次上聖殿山,就用這種方式來嚇唬我啊!緊跟著,我快拿起相機,想把這一幕幕攝影下來!一直有夢想當駐外地記者的我,難得遇見這麼激烈的景況啊!
我周遭的觀光客幾乎都是一邊慌慌張張地,一邊失神地嚷嚷:「發生什麼事?現在是什麼狀況!」但只有我,還往前去拿著手機對準,衝突處錄影,我不知道我是到底太勇敢,還是太在狀況外,總之那天,讓許多人飽受驚嚇的畫面,就記載在我手機裡了。
衝突平息之後,漸漸地四周安靜下來,沒多久後,又回到原有的肅穆,繼續在這朝聖,戒備的警察們繼續做著他們的工作。
過了一陣子,在磐石清真寺前的廣場,有個伊斯蘭教徒(穆斯林)的婦人,一直對著一位以色列IDF軍人咆嘯,但那軍人也不理她就是。我想她的意思是「這是我們的地方,你們幹嘛在這裡!」 看著這一幕幕的畫面,恍然發現,原來這就是同父異母的手足們在吵架!幾千年了還在吵呢!
漸漸地,時間晚了,限制參訪時數期滿,戒備森嚴的警察開始逐一要觀光客離開現場。但當時我正放感情的拍照,拍得正起勁。被勸離一次,我沒聽,我試著繞過警察想要多停留一下;第二次,我還是沒聽,我就是想要心存僥倖想說,反正就留到最後一個再走應該也不會怎樣吧?第三次,這次不能不聽了,因為我被同一位警察,逼到牆壁邊,他用有點惡狠狠地語氣指著我說:「What did I tell you ? LEAVE now!」(我跟你說什麼?立刻離開!) 我就立刻,秒逃了。
這也結束我聖殿山的朝聖之旅。
不管我曾經去過以色列幾次,總是看見在這塊土地上兩個民族之間的種種紛爭,是真實在發生,而世界無法給予答案或解決之道。第二聖殿被羅馬帝國摧毀後,猶太人暫時結束了在這裡的歷史,他們被擄去做奴隸,分散在全世界。將近過了兩千年,他們才有機會回到這塊土地,卻被後來住在這的阿拉伯人說,猶太人搶了我們的土地。其實我一個外來者也很難從歷史的角度,來深刻理解。唯一能試著去感受的角度,是我自己也曾經離開家。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用來形容以色列人與創造神之間的情感。
有一個年輕男子在異地邂逅了一名年輕女子,兩人相戀墜入愛河,男子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曾向女子說一生都會忠於她。兩個人攜手度過了一段羨煞旁人的幸福的時光,可是一天,男子遠行後,女子癡癡等了一段時間,都沒有等到男子遠行歸來。
「他是不可能會回來的」,女子的友人因為心疼她,不停地對她這樣說。但每次女子聽到這樣的話,都回到家中重讀一次男子寫給她的情書,邊哭邊讀,這成為支撐她的力量。
一日,男子終於歸來,他問女子說,「為何要苦苦守著,還以為自己早就被忘了……」,女子回答他說,「因為我就像以色列啊!」
以下是ㄧ首經典的猶太歌曲,由來自高雄的楊咩咩點撥~
《錫安》
「錫安的眾女兒啊,亞伯拉罕的兒子啊!聽你父親的話,聽到祂愛的應許,我要使你成為祝福,你可以去數算天上的星你將成為一個大國,我要把這地賜給你,我會帶你們回家,帶你回家,哦,我的孩子們,你將不再漫遊,在夜晚走失和孤獨,當我把你招聚在我的翅膀底下,地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你帶走,我會帶你們回家。
雖然你像寄居的人一樣遊走,到了地的四角
我會派一個救主,我會完成我的工作
你沒有其他牧羊人,你沒有別的主,青草地再次在錫安等待。
所以我們求平安,我們往東方看,因為太陽升起突然而且激烈。城裡的每個先知、和君王,會仰望他們所扎的那位,我們會為我們所扎的哀哭。
但是,不要害怕,我的女兒們,亞伯拉罕的兒子,我會用水洗淨你,我會提供羔羊,雖然你的罪過像猩紅色,他們會比雪更白,我一直和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