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碼頭邊 見證滄海「柚」田】
四百年前,麻豆是荷蘭人口中的兩河之地,座落於急水溪與曾文溪之間的沖積平原,接近鹿場,且因依徬著倒風內海,漁產豐富。
倒風內海的出海口處以往被稱作魍港,在1623年荷蘭人繪製的大員海域航海圖裡已有標示。不過隔年隨著荷蘭人進駐大員(即臺江內海),倒風內海就成為能躲避荷蘭人控制,又能跟麻豆社人交易的絕佳場所,中國人與日本人紛紛將船駛進內海,以瑪瑙、瓷器、鹽,銅器等物品,換取鹿肉乾、鹿皮,與鹿角。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5954
--
鄉間小路9月號【來去海港邊】7-11買得到
博客來和各大網路書店有售:https://reurl.cc/dGKAxg
https://www.facebook.com/AGRI.Monthly/posts/4581973231842227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
臺江內海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預期遊台灣 | 基隆的不預期人生
.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基隆這地方?
對這地方印象最深的又是甚麼呢?
.
前幾天我跑到 #基隆 #和平島 去,希望找一個可以俯瞰基隆港出海口的景觀,好好感受400年前西班牙人站在聖薩爾瓦多城上的那份氣派。
.
在36度高溫下,花了幾個小時走完整個小島,都依然無法找到這景觀。正當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竟然終於意外給我在天顯宮門外看到了這風景,更可以順道一併從遠處眺望正濱彩色屋,這絕對是這趟旅程中的最大收獲。
.
站在這制高點上,回想著我閱讀過的歷史章節,幻想自己回到那歷史的當下,我總渴望自己可以擁有通靈的能力,那我就可以確認書本上的事情是否屬實,可以從古人身上感受一下當年的氛圍。
相比起台灣其它地方,基隆歷史感不算太濃烈,但卻同樣吸引我,大概因為它也跟我一樣,擁有一個「#不預期人生」吧。
.
坦白說,台灣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不預期的存在。對於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國政權而言,台灣既無不可或缺的經濟價值,統治成本也實在過高。
.
但16-17世紀歐洲人的到來,卻注定改變了這局面。為了與中國和日本開展貿易,從西方遠來的歐洲各國紛紛致力在東亞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葡萄牙人的澳門、西班牙帝國的馬尼拉、荷蘭人的巴達維亞。而位於日本與東南亞中央的台灣,自然也成為爭奪之地。
.
換句話說,沒有歐洲人的東來,台灣大概也不會有後來的發展。
.
不過這裡說的台灣,其實最多也只不過是大員(今台南安平)一帶,因為那裏靠近福建,方便走私貿易(當時因為政治原因,中日禁止正規貿易),同時擁有方便防守與貿易的潟湖(臺江內海)。
.
然而,基隆的「不預期人生」終於要出現了。為了抗衡死敵荷蘭人的海上封鎖行動,西班牙人也必須要保障自己與日本的貿易路線,於是順理成章地在位於台灣外海的基隆建立屬於自己的據點:聖薩爾瓦多城。
.
換句話說,沒有荷蘭人佔領大員,西班牙人大概也未必需要急於佔領台灣北部,而基隆的發展或許就會因此而大幅往後延遲。
.
但這樣的局面最終也維持不了多久。隨着西班牙人與荷蘭人最終撤離,基隆短短42年的歷史也就此暫告一段落。當然,在往後的兩百多年中,這裏跟台灣的其他沿海土地一樣,絕對不乏漢人開墾,但卻稱不上是重點發展的地區。
.
直到日治時代,基隆的第二次「不預期人生」才再次出現。在帝國的管治上,交通勝過一切。無論是為了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控制,還是為了把台灣的產出與物資有效運送到日本本土,一個位於台灣北部的港口都是日本當下急切所需。比起日漸淤塞的淡水,基隆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
就這樣,日治政府把基隆重塑成一個大型港口,並逐步以鐵路將它與整個台灣連接。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基隆正式取代淡水,成為台灣北部(甚至整個台灣)的主要門戶。
.
換句話說,沒有日本人佔領台灣,基隆大概就不會獲得往後的發展。發展重心大概會更偏向南部。
.
基隆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巧合所組成的。
.
但歷史沒有如果。同樣地,我們的人生也沒有如果。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繼續眼看前方,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
#或許我們的生命中都需要一點不預期
.
所謂的不預期,並非甚麼大危機。說穿了,就是最終遇上的,總是跟你原本所預期、所期盼的有落差。但也正正因為不預期,才能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反而讓生命變得更精彩。不預期的下錯車,讓我們去到原本不知道的地方。
.
既然人生無法預期,那就不如好好走眼前的路,享受眼前的風光(傳送門:https://bit.ly/3DjQTSF )。接受不預期,讓事情自然發生,讓事情出乎預期和計劃之外,不與巨浪搏鬥,改而順流而活。這就是我的不預期人生帶給我最大的一份禮物。
▂▂▂▂▂▂▂▂▂▂▂▂▂▂▂▂▂▂▂▂▂▂▂▂
▌9月 #薦骨健身房 招生中!
.
▌10月 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招生中!
.
▌Human Design 人類圖 x #職場引導服務,歡迎預約!
.
▌相關詳情: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臺江內海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戲說海尾宋江陣|本周末開演 ‼】
110年度臺南市傑出演藝團隊公演
#古都最新年度大戲「戲說海尾宋江陣」🤩
沒看過海尾斧,也要聽過海尾鼓,
#海尾宋江陣 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這個武陣的故事,要從「海尾開拓史」說起...
「海尾」位在「臺江內海之尾」,
數百年前吳姓先祖移居開墾、地方耆老吳營等人用心經營,
讓貧脊的「海尾寮」慢慢成為人口繁盛的宜居之地,
卻也成為海賊覬覦的目標……🌊
🔸演出日期:
110/9/11 (六) 19:30 開演 18:50進場
110/9/12 (日) 15:00 開演 14:20進場
🔸演出地點:台江文化中心
🔸注意事項:因應防疫規定,本場演出採梅花座。
並且不開放輪椅席,造成不便,請見諒。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xEDMeV
🔸影片連結:https://reurl.cc/aNlmAZ
➖ ➖ ➖ ➖ ➖
⚡加入 我在台南 LINE@,台南第一手訊息不漏接!
ID搜尋:@tainan
點選連結➡ https://line.me/R/ti/p/%40tainan
臺江內海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凰木,有翠綠茂密的葉子,上面開滿火紅的花朵,在紅磚牆的襯托下,紅綠對比顏色樹頂開滿一團團火紅的鳳凰花,看起來真是這一季的浪漫。
古蹟相互輝映的鳳凰花可說是台南特別的景觀,其中孔廟全台首學入口北側的鳳凰木,最具台南意象。很多人進入孔廟前一定會被這棵滿開的鳳凰木吸引拍照。另外台灣文學館曾是台南舊市政府的辦公室,當時建築前的兩棵鳳凰木是台南市重要的景觀,其它如台南公會堂前也有種植。
台南的鳳凰花約莫在每年的五月初開始綻放,大概到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是第一波盛開,但是一直到十月都還能見到鳳凰花高掛枝頭。其中六月是全台各校的畢業季,鳳凰花開伴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當校園驪歌響起,鳳鳳花燃燒盛開,有如對學子告別校園最深情的祝福。
除畢業離別的祝福,在台灣,談起鳳凰花一定會想到台南市。因為台南舊城區內種植了鳳凰木達百年之久,對台南人來說,它是傳承城市記憶重要的象徵。
其實台灣的鳳凰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日治初期引進台灣。在日治的文獻中有兩種記錄:一是一八九六年由本多靜六博士(西元一八五七至一九二八年)由印度孟買領事館引進種子,隔年於殖產部的苗圃育種,另一文獻則為田中安定博士於新加坡領事館引進;鳳鳳木的命名則是當時日本著名的植物學博士三好學命名ほうわうほく,中文為鳳凰木。一開始於北、中、南的官府庭園種植,臺南最早種在安平稅關及英領事館。據當時的報紙記載,約在一九一○年,安平的鳳凰花開就頗負盛名。後來農業試驗改良所選擇當時長得好、樹圍壯碩的樹木種子做為行道樹育種。
台南和鳳凰花意象的連結主要源於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六年大正町(今中山路)道路開闢隔年),當時配合台南公園開幕,在大正町種植一百多株鳳凰木苗木,也因為這批種植成功,陸續成為中南部行道樹的選項之一,而大正町夏日火紅的鳳凰花,便成為當時代表台南的都市意象之一。其它種植地方有高雄神社參道、大社、台中大屯、花蓮花岡山……等。
日治時期大正町的凰凰木,經過十幾二十年,養成並木隧道的街景。每到夏天道路兩側就開出美麗的紅色花朵,形成炫目的鳳凰花隧道惜的是這街道景觀在一九七○年代因交通因素,兩排行道樹陸續砍除,那美好的畫面除了留在老一輩台南人的記憶中外,只能從老名信片中追尋了。
台南最美的一條鳳凰花道路消失了,雖然後來中山路在台南醫院那側也有種鳳凰木,但氣勢落差極大,美景再也回不去。或許因為台南夏日鳳凰花的印象太深刻,所以即使戰後,鳳凰花依然代表台南做為市花,台南市政府一度以鳳凰花為logo,成功大學也是。可惜在千禧年時台南市的鳳凰木得了傳染病大量死亡,還由民間團發起種植鳳凰木復育。
台南種植鳳凰木不少,舊市區主要在南門路(圓環至孔廟段)、台南運河、安平市政中心周圍、安南區本田路三段、安吉路三段、小東路、東豐路(東豐路段有好幾種不同季節開花的樹種)、健康路(忠烈祠附近)、大林路、中華東路、裕平路……等等。其中開花狀況較好的是運河兩側,在藍天白雲下水影相映,風情萬種。另外台1線新市善化路段,道路兩側有部份有稻田,拍起來是另一種田園的風格。
另外特別介紹一棵鳳凰老樹,這樹在左鎮草山青瓜寮。台南左鎮草山惡地形十分聞名,二寮觀日出更是台南著名的景點。在這人煙稀少的地方,卻有一棵老鳳凰木遺世獨立在山中的土丘上。土丘上有一間已無人居住的紅瓦土埆厝,土丘後方有一座已撿骨的墓,前後杳無人煙。這棵盤踞在土丘的鳳凰樹,樹根佈滿土丘,粗粗細細向外延伸,枝葉伸展多遠根就有多廣。靠近老樹,視線沿著向上的枝幹往上望,有說不出的震撼,在樹下可以感覺到樹旺盛的生命力。每年五月當紅色的鳳凰花盛開,荒山中那燃燒的紅與老屋在天地間構築一幅奇特的畫面,見過這景象應該一輩子難忘。每年花開時總會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喜愛自然生態攝影的人前來朝聖。
臺江內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灣之戰」小說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朱和之
本書特色: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第一人
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得獎作品《逐鹿之海》
這場戰役沒有勝利者,飢餓是最大的敵人!
為了糊一口飯吃,你願意付出甚麼代價?
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來自東西半球、地北天南的人們聚集在這一片小小的海灣裡彼此廝殺?誰的信仰和價值,才是上天眷顧的一方?
以三百六十度環場視角,逼真重現將近三百六十年前的熱蘭遮大戰。在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漢人移民、西拉雅族蕭壠社以及國姓爺鄭成功軍隊的價值衝突與生存競爭之間,追索人性亙古的欲求。
太多人在這塊土地上失去生命,最後換來甚麼?
他們想在這裡找尋甚麼?
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清晨,當濃霧被朝陽驅散,熱蘭遮城守望的哨兵詫異地看見海上出現了一片光禿禿的森林,仔細一瞧,那竟是無數戰船。多年來荷蘭人恐懼的噩夢終於成真,城內警鐘急響、人們奔走呼號:「國姓爺來了!」
多年來,荷蘭人始終提防著國姓爺對臺灣的野心,卻又無法抗拒與之接觸貿易。雙方彼此試探、爾虞我詐,最終無法避免一戰。而這場巨大的戰爭風暴,將來自東西半球、地北天南的各色人物捲入小小的台江內海周邊,彼此屠戮傾軋。
荷蘭商人、新教傳教士、瑞典貴族、日耳曼士兵、印尼僕傭,為了守護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殊死奮戰;敬畏天地諸神的西拉雅頭目、篤信基督上帝的頭目之子,在戰火中走向敵對兩方;泉州海商、漳州地主,為了赤崁大地的開墾與兩岸通商利益爭鬥不休;福建水師、內陸將領,同處國姓爺的復國大纛之下卻彼此懷抱異心。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道德大義、宗教信仰、世俗利益與個人情感,促使他們在事件中採取不同行動,推動局勢發展也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在戰爭中承受巨大創傷,也都有所領悟。
這部小說以史詩般的視野描繪大局變遷、政商角力、人文風貌和壯闊的戰爭場面,呈現十七世紀臺灣不可思議的豐富景觀。並且刻劃戰爭中各種飢餓的樣態──鄭成功以小吃激勵軍隊士氣、荷蘭小兵為吃上一口肉而捨命冒險、流寓文人以忍飢彰顯志節、漢商爭奪田地、鄭軍極度缺糧不得不放棄攻擊四出屯墾……藉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點出人類紛爭的根本原因,也呈現了這場驚心動魄變局的國際性、多元性、文明衝擊性,以及人們在危難中的掙扎與昇華。
作者簡介:朱和之
本名朱致賢,一九七五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傳播科系而偏好文史。好音樂,不求甚解。
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鄭森》、《樂土》,歷史隨筆《滄海月明──找尋臺灣歷史幽光》,幽默小說《冥河忘川有限公司》,音樂人物傳記《指揮大師亨利‧梅哲》,編著有《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等。兩度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以《逐鹿之海》獲第一屆台灣歷史小說獎佳作,以《樂土》榮獲二○一六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為該獎創設六屆以來第一位首獎得主。
臺江內海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發起(2006年增加至28個),於2001年2月27日在中國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入海口的博鰲鎮召開大會後宣布成立,成立之時通過了《宣言》及《章程指導原則》等綱領性文件。論壇為非官方、非營利性、定期、定址的國際組織;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台;海南博鰲為論壇總部的永久所在地。自20世紀下半葉,亞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成就顯著,特別1980年代以後東亞經濟實現了騰飛,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東亞奇蹟」。由於亞洲國家大多數已實行開放政策,彼此貿易和投資走向更加密切,區域合作、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增加,東亞地區合作(10+3)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東協正在實現經濟一體化,國家之間由於自然地理聯繫都在開展各項合作。儘管世界經濟逐步全球化和區域化,但各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正在加快,如歐洲經濟一體化、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使亞洲各國面臨挑戰,亞洲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變得非常必要。亞洲國家和地區已參與了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PECC等諸多跨區域國際經濟合作組織,但沒有一個真正由亞洲國家主導的組織。論壇旨在探討增進亞洲各國協調和參與世界其它地區交流與合作。1998年9月,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細川護熙和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倡議成立一個類似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亞洲論壇」,「亞洲論壇」這一概念一經推出即獲得了有關各國的一致認同。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於2001年2月26日-27日在海南博鰲舉行。包括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中曾根康弘、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哈薩克斯坦前總理捷列先科、蒙古前總統奧其爾巴特等26個國家前政要出席了大會;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尼泊爾前國王比蘭德拉、越南國家副總理阮孟琴等特邀出席了成立大會。大會宣布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大會第一屆秘書長為曾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的龍永圖。永久會址設在東嶼島。從空中俯瞰圓形會議中心與弓形的索菲特大酒店巧妙組合,就像一艘萬噸巨輪上的大鐵錨;也有人認為它更像是一把蓄勢待發的弓箭。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是一座多功能的三層建築綜合體,包括多功能廳、圓形國際會議廳、中小會議廳、會議室、展覽廳、貴賓廳、論壇總部辦公室、新聞中心、商務中心及配套設施。會議中心建築面積為3.7萬平方米,其附屬酒店——索菲特大酒店建築面積為5.3萬平方米。博鼇亞洲論壇的永久會址在東嶼島的東北角,坐北向南,前面是沙美內海,越過著名的玉帶灘就是煙波浩淼的太平洋。國際會議中心正對面是兩個噴水池,其中的一個為圓臺噴水池,一個地球儀屹立中間,亞洲地圖正對前方。流水瀑布般地從地球儀底下傾瀉而下,格外引人注目。噴水池基座前是大理石雕出的“博鼇亞洲論壇”會徽字樣及圖案。另一個噴水池為橢圓形音樂噴泉,可以表演十幾種噴射圖案。那裡沁綠如氈的草坪,偉岸俊朗的椰樹,配以江南小橋流水的園林風格,的確給人以別樣的感受和情趣。 圓形的會議中心就像一枚古錢幣,外圓內方,象徵著包容性與親和力,沒有上下、主次和方向上的高低之分,以體現與會者之間相互的平等。會議中心周圍是各式各樣的園林,水元素占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各種水景有溫泉、瀑布、泳池、小溪、噴泉等,看上去都與周邊的萬泉河水系相連。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會議中心大門入口的機動車道兩側是潺潺流水,似乎是從會議中心汩汩湧出一般。
玉帶灘位於海南萬泉河出海口的玉帶灘,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以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列入吉尼斯之最,並於近日頒發了證書。潔白的玉帶灘猶如一條長長的玉帶橫臥在萬泉河與南海之間,把萬泉河與南海隔開。其南北走向全長2.5公里;東 西最寬處約300米,最窄處漲潮時僅10餘米,為世界上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南海煙波浩淼,一望無際,內側萬泉河,沙美內海的湖光山色,內外相映,構成了一幅奇異的景觀。其他地形地貌酷似美國的邁阿密、墨西哥的坎昆、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在亞洲可謂僅此獨有。玉帶灘北部於1999年6月被國際吉尼斯總部在中國的權威代理機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以"分隔海、河最狹窄的沙灘半島"而認定為"吉尼斯之最",因此,玉帶灘北部將充分保持其原始狀態,作為"吉尼斯之最"旅遊景區供遊客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