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109學年度畢業典禮 致詞代表 政治學系林語萱】
Student Addres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ommencement 2021
Yu-Hsuan Li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
校長、師長、家長,和在螢幕前難以置信這就是我們的畢典,卻也真實面對的所有臺大畢業生,大家好,我是政治學系四年級的林語萱。
比起說著我們會鵬程萬里、前程似錦,今天,我更想邀請各位一同擔任NTU Sweety Course的貢獻者,整理出綜合過去四年,且能帶著走出校園的三個成長學分:勇氣、彈性和自己。
大二上,我休了學,在零下三十幾度的低溫、強颱般的逆風和看不見天際線的白色大地中,越野滑雪了半個多月,只為了跟著亞洲第一支南極長征隊伍,在世界的盡頭,找到那個能夠超越極限的自己。參與這個計畫,或許是大多人眼中的不正常,然而它卻成為了我人生中最有收穫的選擇之一。相信在臺大這個充滿可能性的校園裡,許多人心中,也有這麼一個想征服的南極,它可能不怎麼正常,也不怎麼容易,但別忘了帶著勇氣這個學分去做、去闖你認爲是對的事物。
再來,還有個學分,叫做彈性。還記得那些腳踏車被水源阿伯給拖吊,只好改成走路或騎Ubike2.0的日常嗎?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校內小組合作、校外的家教實習中,反覆上著適應不同情況的實驗課,而疫情又加重了它的loading,原本以為上一屆已經夠慘,沒想到這一屆竟然還更糟的情況下,我們滾動式的調整上課的樣貌,努力用NTU Cool的1.5倍速上課。在唯一不變就是變的這個世間常態中,臺大教會了我們保持彈性的生存之道。
最後,最最重要的學分,是我們自己,沒錯,就是在螢幕前的每一個你你你。從大一忙碌於轉系和雙主修的菜鳥,變成焦慮著左右張望他人下一步的大四老人,我們總汲汲營營的害怕落後別人,擔心無法成為自己心中想成為的樣子,但當回過頭,騎過幾千次椰林大道後的我們,其實早已不是從前那個自己了。所以未來,當外界的環境,督促和逼迫著我們精益求精,好還要更好時,記得回到內心,聽聽它的聲音,由它來告訴我們:你不必成為誰,你只需要相信自己。
除了勇氣、彈性和自己這三個學分外,還有一張加簽單也別忘記,是一路陪伴我們的家人和師長,一個人的任性,需要很多人的愛才能夠成全,謝謝你們在成長路上的陪伴和鼓勵,我們才能夠放肆的任性。
最後的最後,我想起了一戰後的西班牙大流感,它帶走的生命比戰爭還多,但在時間洪流下也終究有結束的一天。誰知道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也被迫參與了歷史的進程。也許未來看似困難重重,但卡繆在瘟疫裡提醒了我們:「惟有甘願在困難的堅實土壤中去生根立足,才能夠獲得果實。」今天後的明日,我們將在不同的土壤中勇敢挑戰、彈性應對和相信自己,且帶著滿滿的愛去生根立足,為自己、為我們所身處的社會,產出最甜美的果實。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推動歷史的進程吧!臺大109屆的畢業生們,畢業快樂,或許現在的我們無法面對面相聚,but 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謝謝大家。
.
==============================
.
President Kuan, respected faculty, honored guests and family, and to my fellow NTU graduates who w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our commencement hosted in this way but still making the best of it, good morning. I am YU-HSUAN LIN, from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Rather than wishing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 futures to us all, today, I want to urge each and every one of you to join in and contribute to NTU Sweety Course, and put together three amongst the most important credits from these past four years. They are courage, elasticity, and ourselves.
I took a temporary leave in my sophomore year. At minus 30 degrees Celsius, with howling headwinds and blizzards all over the sky, I did cross-country skiing for more than half a month, to challenge myself beyond the limit at the very end of the world. My Antarctic venture may seem absurd to many, but it was one of the most rewarding things I’ve ever done in my life. At NTU, a campus of endless possibilities, we all have a South Pole in our hearts, an undoubtedly challenging and perhaps laughable goal we yearn to achieve. But do not forget the credit of courage we have gained from these past years, and choose whatever it is that you believe is right.
The next credit, is adaptability. Do you remember the days when our bikes being towed and having to walk or take Ubike 2.0 to class? We learned to adapt through group projects in the classes and private tutoring off-campus, and the ongoing pandemic has added extra loading to our everyday challenges. We thought the previous year was bad, but this year is even worse. We adjust the way we took courses on a rolling basis, trying to catch up from NTU COOL at 1.5x speed. The only thing that doesn't change is change itself. NTU taught us how to adapt to survive.
Last but not least, and arguably the most important credit, is ourselves. That’s right, It’s each and every one of you behind the screens. From a first-year newbie busy planning your double major or transfer, to a senior wandering around anxiously as our peers taking next steps, we work hard painstakingly in fear of falling behind of other, and wonder if we can become the person we want to be. But looking back, after countless rides along the Royal Palm Boulevard, our old selves have already long gone. So, in the future, when the outside world is constantly pushing us to make the best even better and to reach beyond limits, remember to listen to that little voice inside of you. Listen to it as it tells you, there isn’t a certain or definite role you must fulfill, all you need is to have faith in yourself.
Besides the three credits I just mentioned, don’t forget the Petition for Adding Course: our families and professors who accompanied us along our journeys. It requires loves from many to accomplish caprice of one. Thank you for your company and encouragement along the way to allow us to be self-willed boldly.
Lastly, the Spanish flu outbreak after WWI came to my mind recently. It took even more lives than the battle fields. However, it too, eventually ended as time went by. Who knew that after a hundred years, we would also be a part of a similar history? It seems that adversities are awaiting us, but Albert Camus had already reminded us in La Peste “Like wandering shadows that could have acquired substance only by consenting to root themselves in the solid earth of their distress.” When tomorrow comes, in different corners on the Earth, we shall challenge, respond adaptively, and believe in ourselves. With each step that we take, we take with all the love there is within us. Let us contribute to ourselves and to our society, and may our efforts bear the sweetest fruits. Are you ready? Let’s push history forward! Hats off to all NTU graduates of 2021! Although we are unable to celebrate face to face now, 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 Thank you all!
.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NTUCommencement/posts/2718181071805650
.
#臺灣大學 #畢業典禮 #NTUCommencement2021 #學生致詞代表 #臺大政治學系 #林語萱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p045:走出早稻田政治經濟之後:潘寧⠀ .⠀ 這週邀請到在走出早稻田政治經濟之後:潘寧⠀ 潘寧最一開始的離島經驗應該要從扶輪交換開始說起⠀ 後再進了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同時雙主修早稻田的政治經濟學部國際政治經濟學科⠀ 在這之間也參與了各種國際交換計畫和累積了實習經驗⠀ 今年正式進入Deloit...
臺大政治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主要經歷 》
臺北市議會(第六屆)議員(78-83)
臺北市議會(第七屆)議員(83-86)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局長(86.08.09-87.12.25)
內政部政務次長(89.05.20-91.02.0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長(91.02.01-94.01.31)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94.02.01-95.01.25)
內政部部長(95.01.25-97.05.20)
~~~~~~~~~~~~~~~~~~~~~~~~~~~~~
李逸洋自傳(二)
(http://hanreporter.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57.html)
李逸洋自傳(三)公職生涯回顧
(http://hanreporter.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2.html)
李逸洋自傳(一)
我從小在基隆的郊區―七堵、暖暖區長大,家中有三個兄弟,父親在三、四十歲時就罹患肺病,長期臥病在床。不是開放性肺結核,未具傳染性,只要飲食營養,花錢就醫,服用藥物即可痊癒,但因無錢就醫,只好臥病在床。於是一家五口沈重的生計都落在母親的肩上,她以做裁縫來維持家計,很遺憾在我唸高一的時候,父親就過世;母親也因承擔家庭重擔,過於勞累,在我大二時離開,未完成學業前即父母雙亡。
其實父親曾留學日本十大名校―法政大學,學歷很高,而祖父李悌欽先生是日治時代臺北最大的私塾─同文書房的創辦人,父親與祖父年紀相差很大,學成回國,並沒有分得家產,加上身體不好,所以家道中落。多年來一直是二級貧戶,相當辛苦,都是租別人的房子來住。在七堵、八堵地區,從小學到大學總共搬了十多個地方,大約平均一至兩年就搬一次,因為無法付足房租,所以一直被迫搬家。為了分擔家計,我在唸國中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時候,當時住在八堵,每天凌晨四點左右就起床送報,因為住在後車站,必須扛著腳踏車經過鐡軌,下地下道及上地下道,而且基隆一年有兩百多天在下雨,一踏出門鞋子就弄濕,但是學業成績還都名列前茅。後來考上成功高中。高三時,學校第一次由全體三個年級學生票選模範生,很榮幸我當選為三個全校模範生之一,接受教育局表揚。之後順利考取臺大政治系,就學期間常獲得書卷獎。畢業當年考取臺大政研所碩士班,多數同學要三、四年畢業,我僅唸兩年就畢業。而且為賺取生活費,在唸研究所的時候,在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兼差當研究員,如果早上有課,就下午工讀,如果在下午有課,那就早上工讀,雖然如此,我用最快的速度取得碩士學位。我的指導教授是國際政治權威學者蔡政文老師,恩師在民主啟蒙、學業指導及生活照顧上讓我獲益良多,碩士論文蔡政文老師給98分,幾近滿分,他是前臺大政研所所長、政治系主任,後來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考試委員。我的體能狀況還不錯,在臺大就讀時,當時學生約兩萬多人,曾經獲得校運四百公尺第四名。之後我入伍服役當預官,在花蓮防空學校接受空軍砲兵預官訓練,也以學科術科第一名成績畢業。
我雖然家境非常貧窮,但求學卻非常順利,甚至第一份工作也出奇順利,在退伍的第三天,就在中國時報上班。因為我在臺大就讀的時候,曾擔任臺大法言社及畢聯會訊社長,所以服役階段,就請學長彭懷恩教授,當時擔任時報雜誌總編輯,幫我引薦給中國時報董事長余紀忠先生的女兒,時任採訪主任余範英小姐。退伍之後第三天就上班,而且分配我非常好的路線,主跑立法院。當時我在中國時報的工作量相當大,現在採訪立法院記者一個報社都有6、7位,當時中國時報是兩位,聯合報是三位,曾經最多時一個晚上發稿達七千多字。這段經歷,因緣際會,躬逢我國民主政治的轉捩點,亦即「增額」立委大量進入立法院任職,「增額」與「資深」立委的衝撞,立法院成為國內重要的政治舞台。在那裡我結識很多「黨外立委」,如康寧祥先生、黃天福先生等人,當時新聞報導,受限於政治環境,所以並未完整於報上表達真相,因此常在黨外雜誌投稿,寫出報紙不能寫的另外一半。也因此與黨外立委建立友好關係,對他們少數人能夠為臺灣民主奉獻發聲,非常敬佩,所以在中國時報任職一年半後,就投入黨外陣營的工作。
民國72年黃天福先生競選連任立委失利,之後黃先生開辦《蓬萊島》雜誌,總統陳水扁先生擔任社長,我則擔任總編輯,大約一年多的時間,共發行52期,其中51期遭查禁,唯有一期未被查禁,這一期卻發生蓬萊島事件,3個人被告誹謗,坐監8個月。因為評論馮滬祥升教授論文,「以翻譯代替著作」,事實上,先前政大國關中心陳姓副研究員披露馮滬祥的論文是抄襲。7個字就坐牢8個月,在司法史上可是空前絕後。抄襲的手段是翻譯,所以這7個字批評是有所本,引述有根據,但法院並不採納。官司進行中為了鑑定究竟有無翻譯或抄襲,由7位國際級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協會,在各個領域研究最權威的教授,每個人分1章檢視,共7章,深入比對,結論與政大國關中心陳姓副研究員相同,涉及嚴重抄襲。然而在那個高壓戒嚴統治年代,像如此由學術界客觀的第三者查證出來的結論,證明批評並沒有違背事實,法院仍然宣判有罪,可以說是政治干預司法的一大惡例,也是一個為爭取言論自由坐黑牢事件。我也因此走上政治這條不歸路,出獄後擔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也當過兩屆的臺北市議員。
臺大政治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禍不單行?#疫情與政治極化〕
上周,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公布了 COVID-19 網路調查資料報告,結果顯示在疫情嚴峻的當下,似乎更突顯了極化政治下的防疫認知。
以當前討論度相當高的疫苗議題為例,泛藍和泛綠選民呈現相當兩極的調查結果。
今天政經八百要來跟壯士們聊聊的就是「極化的防疫認知」。
▌極化的調查結果
當問到「滿不滿意政府採購疫苗的努力」時,僅有 1.9% 的泛藍民眾表示滿意,不滿意程度高達98.2%;相較之下,泛綠有六成四民眾表示滿意。
而問到「願不願意打中國代理的歐美疫苗」時,泛藍民眾近九成表示願意,而泛綠民眾則有七成七不願意。
進一步比較受訪者在各項議題的立場,也能看出相較於獨立選民,具有政黨傾向的受訪者們呈現高度的極化。
以「相信陳時中」以及「地方可買疫苗」兩題為例,獨立選民相信和支持的比例分別是 58.5% 及 51.8%,相對趨中;
但泛藍民眾只有一成五信任陳時中、近九成支持地方自購疫苗;
反之,超過九成泛綠民眾相信陳時中,但不到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地方自購疫苗,立場呈現相當懸殊。(資料來源:政大選研中心)
▌全球化的極化現象
事實上,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年初針對美英法德四國的調查,對於「是否滿意政府的防疫作為」,僅有德國不分左右派民眾對政府防疫有相似的看法,差距僅約 11%;
反觀極化最嚴重的美國,左右派民眾認知差距達到驚人的 54%、英國也有四成的鴻溝在。
▌疫情與極化的美國
以近年政治極化程度相當嚴重的美國為例,去年我們也寫過美選專文 #美國的政治極化 來探討這個現象的前因後果。
過去這一年來,美國的政治極化不僅因為大選而加溫,也被疫情所加劇,甚至反映在民眾的防疫認知和政府的防疫政策上,許多學者也對此進行大量的研究和調查。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三月的調查顯示,有 83% 的共和黨人滿意川普總統對 COVID-19 的因應,但同時僅有 18% 的民主黨人持同樣的觀點。
中研院歐美所博士後黃芳誼分析同期的資料後發現,美國民眾的個人防疫行為及政策偏好深受政黨極化影響。
共和黨民眾基於對川普的信任,因此較不願採取居家避疫,也較不支持政府嚴格的封鎖措施。
南加大資工系團隊利用 Twitter 標籤的數據分析,觀察到民主黨佔優勢的藍州用戶推文對於聯邦政府具有壓倒性的批評;而傾向共和黨的紅州用戶則在推文中使用更多支持川普的標籤。
▌極化加劇的原因
加劇這樣極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黃芳誼的研究進一步提出解釋的原因。
她認為政黨認同不僅會影響民眾的個人防疫行為及政策偏好,也會進一步引導民眾選擇黨派化的資訊來源。
而黨派化的資訊來源也會發揮中介效果,同樣地影響民眾的個人防疫行為及政策偏好。
事實上在 2009 年 H1N1 流行期間,就有研究發現共和黨民眾在選擇黨派化的資訊來源後,更容易認為主流媒體誇大疫情,也就較不會去接種疫苗。
到了 2020 年 COVID-19 流行之際,選擇福斯新聞作為主要資訊來源的共和黨民眾們,依舊認為疫情被誇大了,也因而缺乏對病毒的正確知識。
密西根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的共同研究也得出同樣結論,媒體對於疫情的報導呈現高度政治化和兩極分化,並間接導致了美國的政治極化。
▌極化對防疫政策的影響
這樣的極化造成更迫切的影響,便是在防疫政策上。
儘管配戴口罩是爭議最少的一項防疫措施,美國政治的極化依舊嚴重阻礙了大眾配合的程度。
數據顯示,共和黨人配合戴口罩的比例為 56%,遠低於民主黨的 74%。
芝加哥大學學者 Maria Milosh 透過多項研究設計發現,即使在強制戴口罩的禁令下,相較於民主黨人,川普支持者較不願意配合。
但當川普首次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後,其支持者對口罩持積極態度的推文數跟著激增,顯見民眾的防疫判斷被高度政治化了。
除了民眾配合防疫措施的程度有異,州政府的防疫態度也會因政黨而異。
土耳其柯克大學研究發現,民主黨執政州多遵循高於全國平均的嚴格政策來控制疫情,反觀共和黨州普遍遵循不太嚴格的政策。
▌極化對接種疫苗的影響
到了今年,更具體的影響則反映在接種疫苗的態度上。(詳見圖8,資料來源:CIVIQS 2021.6)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臺灣,近期臺大政治系研究團隊調查發現,許多民眾將政黨傾向投射於各自政黨擁護的疫苗廠牌,導致民眾對疫苗廠牌的喜好呈現「藍-BNT/綠-莫德納」的分野,這對推廣疫苗普及不是件好事。
▌結語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政治極化對於防疫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會影響民眾配合防疫政策的意願,甚至會形成推廣疫苗的阻礙。
那有解方可以減少政治極化嗎?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研究以德國為例,認為如果跨黨派間在面對疫情時,能夠達成共識,或許能減少支持者的情感對立,提供一個減少政治極化的起點。
不過這說起簡單,要實踐還是相當有難度的,尤其在像我們一樣社會本就呈現高度分歧的國家,恐怕還是難以達成。
只能呼籲大家,盡可能理性判斷資訊,並落實防疫指示,相信我們能夠戰勝疫情。
臺大政治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Ep045:走出早稻田政治經濟之後:潘寧⠀
.⠀
這週邀請到在走出早稻田政治經濟之後:潘寧⠀
潘寧最一開始的離島經驗應該要從扶輪交換開始說起⠀
後再進了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同時雙主修早稻田的政治經濟學部國際政治經濟學科⠀
在這之間也參與了各種國際交換計畫和累積了實習經驗⠀
今年正式進入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任職⠀
.⠀
潘寧過往的學習領域一直是政治相關,為什麼現在會選擇在再生能源的領域工作呢?⠀
離島人想趁這個機會了解扶輪交換學生計劃對他的影響,⠀
以及從政治轉再生能源的契機與想法⠀
.⠀
#早稻田
#顧問業⠀
#再生能源⠀
#練習看看⠀
.⠀
經歷:⠀
- 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新卒入社⠀
- Asia Pacific Youth Exchange 18'/亞洲開發銀行馬尼拉總部舉辦的 SDGs 營隊⠀
- RENOVA Inc./日本再生能源公司 Intern/ Contracted Analyst⠀
- Learning Across Borders 計劃/與日本學生於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學習之旅⠀
- 香港百賢獎學金學者/全額資助日本生活費、夏季參訪北京大學三週⠀
- 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國際政治經濟學科(與臺大政治雙學位計劃)⠀
-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
- 德國 Werner-von-Simens 高中/扶輪社交換生⠀
- 新竹女中/語文資優班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Homepage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小額贊助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臺大政治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臺大政治系國際關係講座教授 蘇宏達
主題:一週國際焦點|亞洲局勢風起雲湧,美中夏威夷密會台港問題交鋒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 -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6.23
#陳鳳馨 #一週國際焦點 #全球觀察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https://pse.is/R5W29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臺大政治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臺大政治系國際關係講座教授 蘇宏達
主題:一週國際焦點|歐盟表明,不隨美抗中,不樂見對抗的世界!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 -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6.16
#陳鳳馨 #一周國際焦點 #全球觀察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https://pse.is/R5W29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