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 X 重生 NTU Reborn】
.
《臺大故事我來拍》微電影徵選 臺大建築類別組【銀獎】
.
希望藉由影片創作讓那些被遺忘的過去重新連結串起新一代的回憶,讓古蹟和回憶都能再次重生。三段主題分別代表著:被遺忘的過去、記憶裡的美好和新舊世代記憶的重新連結 。
.
建築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之一,臺大的校舍建築,見證歷史變遷,展現特定時代的精神與文化內涵,有著臺大人深刻的共同記憶。目前本校共有30個古蹟、17個歷史建築與1個紀念建築,所需修繕經費預估高達8億元。期盼透過此募款計畫,為臺大建築注入新生命,修繕復舊後方能活化再利用,以永續保存臺大人的共同回憶。
.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0mATBM4uA
詳請請見:https://ntufinance.wixsite.com/ntuhistoricbuildings
立即捐款:https://giving.ntu.edu.tw/DonationFormTW.aspx?lang=TW
.
#臺大故事我來拍 #微電影徵選銀獎 #臺大具歷史價值之建築修繕維護計畫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各級學校的畢業典禮也全面停辦或改為線上轉播。而在台大,有幾位同學是發起了「Minecraft」台大建造計畫,在虛擬遊戲空間打造一個臺大校園,而且學校各大建築都是按照比例建構。希望讓疫情期間無法進校園的同學們,也能以遊戲方式進入校園,甚至舉辦虛擬畢業典禮。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
臺大建築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月主題:#資料驅動的空間分析與規劃 ▌#流浪犬數量管控
回應近年來流浪犬的成長速率,目前最能直接減少浪犬總數的方法,是執行流浪母犬的高強度絕育計畫。
本文分享參與遊蕩犬族群調查的經驗,流浪犬與所在的地理空間的環境條件有密切關聯,因此使用 #地理資訊系統 #GIS,有助於環境資料的蒐集、判讀與分析,也導入 #自願性地理資訊 #VGI 擴大協作及參與,讓調查員只需在手機下載操作方便的APP,便可以於工作同時記錄軌跡、地標、狗隻資訊等資料。完整且可分析的資料,能協助擬定不同區域間流浪犬的源頭管理策略。
文末也提醒著「犬隻絕育,若僅止於選擇性、零星的操作模式,只會淪為抓一放百、顧此失彼的重複勞心勞力。應進行有規模、計畫性的高強度絕育,才是台灣現階段改善流浪犬問題最關鍵的一步。」
https://eyesonplace.net/2021/05/24/17038/
臺大建築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更改公告】講座3「永續轉型的支持體系:從能源轉型到新發展想像」因故變動,講者變更為:趙家緯、魏揚、李易昆、陳惠萍,主持人變更為房思宏,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報名網址:https://neti.cc/JYoXwK9
回顧綠盟走過的20個年頭,從反公害運動、河川汙染治理、反核運動、工廠環境違規資訊揭露到能源轉型,我們倡議總是指向台灣社會與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核心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涉及開發爭議、汙染排放規範、能源技術的選擇,更根本性地指向「台灣社會」的樣貌本身,關乎我們對於不同價值的選擇與堅持:何以我們的社會總是必須在「犧牲的體系」下運作,為何我們的環境、地方社區、弱勢群體總是被要求為了「發展」而犧牲?何以現況的改善往往只能期待國家治理模式的進步?
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犧牲的體系,此刻的台灣正站在社會轉型、產業轉型與能源轉型的關鍵路口。放眼環境運動未來的發展,許多挑戰也橫阻在前,包括:氣候變遷危機對都市韌性、糧食安全與健康的衝擊;台灣「非核減煤」的轉型過程中,再生能源發展與地方環境、經濟及社區的衝突;產業結構如何擺脫對於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如何邁向抑制能源的消費與浪費等等。面對複合式的難題,我們是否能試著為台灣的未來勾勒一個新的藍圖:一個不再一味追求經濟成長卻容忍壓迫與犧牲的社會,用「支持的體系」取代「犧牲的體系」,探詢一種能容納各種價值的永續發展模式,以及翻覆「國家中心」視角,強調公民參與的社會治理。
在朝向更為永續、韌性與包容性的社會邁進的道路上,漸進式、殘補式的局部修正顯然已經不夠,不論是治理模式或是經濟發展模式,我們都需要提出新的想像、路徑與典範,以開啟下個三十年的環境運動新篇章。
會議議程:
▶ 共同前進 -- 臺灣環境運動的突圍與展望 ◀
時間:09:30-12:00
主持人: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與談人:
賴偉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詹順貴(全國律師會副會長)、
朱增宏(社團法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林聖崇(資深環運人,生態保育聯盟總召集人)、
陳曼麗(曾任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前立委)
▶ 數位時代下的環境賦權 : 社會治理挑戰國家管理 ◀
時間 :13:00-15:00
主持人:賴偉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與談人: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
曾虹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耿璐(開放文化基金會執行秘書)、
林韋廷(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 永續轉型的支持體系:從能源轉型到新發展想像 ◀
時間 :15:10-17:00
主持人:房思宏(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與談人:
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
魏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李易昆(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理事主席)、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
報名網址:https://neti.cc/JYoXwK9
※論壇為免費參加,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臺大建築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各級學校的畢業典禮也全面停辦或改為線上轉播。而在台大,有幾位同學是發起了「Minecraft」台大建造計畫,在虛擬遊戲空間打造一個臺大校園,而且學校各大建築都是按照比例建構。希望讓疫情期間無法進校園的同學們,也能以遊戲方式進入校園,甚至舉辦虛擬畢業典禮。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876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臺大建築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吳孟真的爺爺在重慶北路開設攝影器材行,是以從小就有家學淵源,8歲時隨赴美就讀的父親返台時,獲得相機,從此埋下她對攝影的興趣。大學時就讀社會學的吳孟真,因參加攝影社團學得一些暗房技術基礎,其後赴英攻讀建築史,取得碩士後返台,經過長時間慎重考慮後發現自己不適宜走學術方面,她並不想被單一學科的方法綁住,因此平常就喜歡大量拍照的吳孟真,選擇邁向藝術創作之路。
自言社會學其實從未離開自己生命的吳孟真,以社會學作為看世界的方法,觀察以後,再透過藝術作品去進行理論化,並拓展想像力。將建築史、社會學與攝影藝術鎔鑄成一體的她認為,藝術品就是更為親近人的學術論文。
在美國波士頓攻讀藝術碩士時,吳孟真從中國快餐店提供的外食,提取靈感,拍攝出《芥蘭牛》系列,以凝固成形的外帶食物,去探索當文化移動到他方,被環境塑型、被簡化定義的刻板印象。
臺北街巷常見的景觀之一,是家家戶戶經由盆栽佔地為王。於是,吳孟真拍攝各種盆栽,將之輸出為幾乎是1:1的大型照片,放回同樣位置,完成短暫佔領該空間的行為藝術,並用影像紀錄下來,此即《植街劃家》系列。
《塔城》系列更有趣,吳孟真先請人以空拍機拍下高樓大廈的水塔,再將9張水塔照拼貼成1張水塔照,最後以描圖紙與複寫紙描下水塔的線條,進行形狀拼貼與延伸成虛構的地景,彷若她在打造一座看不見的城市。
曾在奇岩捷運站出口展出的《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是《塔城》系列的再變形,吳孟真將水塔造城圖輸出為照片,並將部分的水塔照片後製貼回圖像,讓人難以辨認,但又有奇異的熟悉感。
反覆辯證、思維平面與立體空間的複雜成因與關係,與及重現人類如何以自身意志建造外在世界,是吳孟真創作甚為鮮明的特質。而她在《塔城》系列也找到獨特的結論,也許什麼都不像的風格,就是台灣風格。
小檔案
吳孟真出生於臺灣臺北,臺大社會系畢業(2000),自倫敦大學巴特列建築學院取得建築史碩士(2002),後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完成藝術碩士學位(2012)。
她透過創作探討「形式」如何構成認同或普遍的印象,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文化與美學價值。使用媒材包含攝影、空間裝置與行為藝術。作品曾在波士頓美術館(2010)和新英格蘭攝影雙年展(2013)等地展出。
2014年獲文化部藝術新秀發表獎助,在臺灣展出《可道地》(2015)。2016年參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快拍慢想:編導式攝影的社會光譜》的展出。作品〈塔城〉曾入選2018年高雄獎,同年以戶外裝置作品〈日畦〉參與第一屆的臺南國際攝影節。
專訪影片:https://goo.gl/7XZ2co
臺大建築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51004福興路 山景獨戶露臺 大自然森林學苑82-6-9-7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福興路82巷6弄9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R25zUt1IMoU
售價─2750萬;單價─55.1萬/坪
格局─3房/2廳/2衛/1室
房屋權狀─49.92坪
主建物─39.68
附屬建物─4.34
公設─5.9/12%......↓
設計人─陳木壽建築師
發照日期─80年4月25日
月管理費─50元/坪=約2500元
使用分區─住2;朝向─朝西南
瓦斯─天然;管理員─周1~周6白天班
樓層規劃─地上10樓/2層;出售樓層─7樓
構造─RC,鋼筋混凝土;外飾建材─二丁掛
總戶數─54戶;該層戶數─1部;共用電梯─1部
特色說明
12%低公設比,50元/坪低管理費
稀有一層一戶,全棟獨有附贈40坪露台
後有靠山風水佳,現任屋主運勢佳,起家厝
三面採光,格局方正,通風良好、屋況乾淨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0602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