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文藝復興 秀峰高中圖書館變身為誠品書局】
汐止最高學府 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重新翻修變身新美學,來到裡面就感覺像來到 #誠品書局,舒適的環境不自覺就想讓人多停留,無論之前我有多麼不想念書都會燃起熱情~~
新美學的改造是基於秀峰高中校長的理念,出於期望學生喜歡這裡,也期望將閱讀的樂趣分享到社區,剛好教育部有一個「#社區同讀站」的申請案,經過校方努力地寫計畫,順利 #獲得最高的280萬補助款,這座 #22年歷史的舊圖書館終於要變身了。
汐止各圖書館中藏書量最大的地方竟然在秀峰高中,藏書量除了已高達58000本之外,今年校方獲得超過50萬的補助款,會陸續、繼續地採購新書籍,這些新書無論對國中生、高中生或汐止在地人來講都是非常棒的。#改造圖書館工程即將進入尾聲,為汐止增添一個打卡景點,期望大家一共襄盛舉!
#怎麼拿麼豪 #國中高中與社區一起來書香 蔡春來校長好棒棒
#還有白雲國小AI智慧圖書館
#校園社區化改造之學校社區共讀站
#網美打卡圖書館還有喔~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
臺南市鹽埕圖書館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桃園市立圖書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立臺東大學圖書館
#汐止金城武也來文青風
改造美學風! 秀峰高中圖書館像誠品書局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5305902
結合AI互動科技 白雲國小智慧圖書館啟用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527118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複合媒材創作展 #卜馨賢專訪 潛藏在記憶縮影下的風景 從小到大繪畫就像家常便飯一樣存於卜馨賢的生活當中,但因教育體制的規範,不知不覺畫圖似乎已成為一種形式,一年又一年,基本功早已被訓練得紮實,但對於繪畫的熱情卻逐漸磨盡,除了傳統的繪畫外,在創作表現方面似乎開始停滯不前。這種疲憊...
臺北 市立 教育 大學圖書館 在 蘇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穗獎/優良劇本獎/短片輔導金」影展臺北場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是全臺巡迴跑透透之旅!以下所有的場次皆免費入場喔!
歡迎大家支持,紮實推薦:黃駿傑導演《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
精彩故事節奏與劇情鋪陳,絕對未來最佳新導演與最佳男演員!
私話是,請大家一定要去看看小男孩「曾華暄」的表演,完全素人出身,卻會讓你屏息期待他的下一秒眼神!(什麼長得完全是林柏宏翻版的超萌型男我們先不管,哈哈)光是小男孩的眼睛就足以讓你看到全世界了!那個,我們小時候不敢看的那個世界~
全國巡迴放映場次如下:(是的,連追星場次都替你們整理好了,哈哈)
新竹:4/2(日)10:00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影像博物館(新竹市中正路65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洛基的視線》《老大》
花蓮:4/2(日)14:00 瑞舞丹大戲院(花蓮縣富里鄉富里村永安街106-6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虎爺》《銅板少年》《老大》《成吉思汗征服月球》《一直騎呀一直騎》
苗栗:4/7(五)19:00 老家藝文生活空間(苗栗市建台街一巷13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少女蘇雲》
雲林:4/8(六)10:00「68電影館」(雲林縣斗南鎮南昌路21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銅板少年》《成吉思汗征服月球》
臺中:4/11(二)15:00、4/16(日)13:30、4/21(五)10:30 國立臺灣美術館-影音藝術廳(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下錨》《阿波羅十一號》
臺中:4/18(二)13:30 朝陽科技大學—設計大樓D-201(臺中市霧峰區吉峰東路168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盲人村》《下錨》《我的告別式》《MATA—影像之初》
臺中:4/19(三)15:10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言大樓10樓通識沙龍(臺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不排除判決書》
桃園:4/21(五)13:00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社科學院三館一樓藝文中心107 電影院(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我的告別式》《費洛蒙》《觀漁》
嘉義:4/24(一)14:00 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藝文中心B1打貓劇院(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盲人村》《銅板少年》《SILENCE》《老大》
臺南:4/28(五)14:00 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1F放映室(臺南市南門路38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世外桃源》《壞掉一遍》《餘生》
高雄:4/28(五)18:30 高雄市電影館-2F小放映室(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銅板少年》《費洛蒙》
桃園:4/30(日)14:00 桃園光影電影館(桃園市中壢區馬祖新村)《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直線七秒》《老大》《成吉思汗征服月球》《洛基的視線》
嘉義:4/30(日)19:00「25x40藝文空間」(嘉義市西區中正路554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成吉思汗征服月球》《老大》《下錨》《阿尼》
苗栗:5/3(三)13:00 苗栗市立圖書館(苗栗市大同路82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老大》《阿波羅十一號》《巴利冰》
新竹:5/6(六)19:00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合勤演藝廳(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The River》《獅子林》《_012》 《20》《我的告別式》
金穗獎影展台北場告一段落了
感謝金穗獎/優良劇本獎/短片輔導金的辛勞
全國巡迴放映場次如下 :
新北市
4/1(六)11:00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昇平戲院
(新北市瑞芳區輕便路137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直線七秒》《紅月亮》
桃園中壢
4/21(五)13:00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社科學院三館一樓藝文中心 107 電影院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我的告別式》《費洛蒙》《觀漁》《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
4/30(日)14:00 桃園光影電影館 (桃園市中壢區馬祖新村)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直線七秒》《老大》《成吉思汗征服月球》《洛基的視線》
新竹苗栗
3/30(四)17:10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圖書館三樓/ 資源大樓二樓階梯教室 (新竹市學府路36 號)
《成吉思汗征服月球》《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直線七秒》
《男孩心事》
4/2(日)10:00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影像博物館
(新竹市中正路65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洛基的視線》《老大》
4/7(五)19:00 老家藝文生活空間 (苗栗市建台街一巷13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少女蘇雲》
5/3(三)13:00 苗栗市立圖書館 (苗栗市大同路82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老大》《阿波羅十一號》《巴利冰》
5/6(六)19:00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合勤演藝廳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 號)
《The River》《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獅子林》《_012》 《20》《我的告別式》
台中
4/11(二)15:00、4/16(日)13:30、4/21(五) 10:30
國立臺灣美術館-影音藝術廳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下錨》《阿波羅十一號》
4/18(二)13:30 朝陽科技大學-設計大樓 D-201
(台中市霧峰區吉峰東路168 號)
《盲人村》《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下錨》《我的告別式》
《MATA—影像之初》
4/19(三)15:10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言大樓10 樓通識沙龍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 號)
《不排除判決書》《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
雲林嘉義台南
4/8(六)10:00 68 電影館 (雲林縣斗南鎮南昌路21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銅板少年》《成吉思汗征服月球》
4/24(一)14:00 國立中正大學-圖書館藝文中心B1 打貓劇院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 號)
《盲人村》《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銅板少年》《SILENCE》《老大》
4/28(五)14:00 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1F 放映室
(台南市南門路38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世外桃源》《壞掉一遍》《餘生》
4/30(日)19:00 25x40 藝文空間 (嘉義市西區中正路554 號)
《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成吉思汗征服月球》《老大》《下錨》《阿尼》
高雄
3/28(二)18:30 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系學會-綜合教學大樓2F 小劇場 (高雄市大樹區學城路一段1 號)
《登入晚餐》《直線七秒》《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拾荒》
《野潮》《SILENCE》《愛在世界末日》
4/28(五)18:30 高雄市電影館-2F 小放映室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 號)
《銅板少年》《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費洛蒙》
花蓮
4/2(日)14:00 瑞舞丹大戲院
(花蓮縣富里鄉富里村永安街106-6 號)
《虎爺》《七歲那年的初次見面》《銅板少年》《老大》《成吉思汗征服月球》《一直騎呀一直騎》
以上皆免費入場,歡迎大家來看喔~~
臺北 市立 教育 大學圖書館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欣儀今日書面質詢】
欣儀常接獲民眾陳情抱怨,本市圖書館現今圖書資源不足、設備簡陋、提供服務有限......實在很難吸引市民
所以如何將「圖書館」加以改造建設,以兼顧不同使用者需求、吸引讀者的目光,甚至做為本市觀光特色的資產之一,更是市府應儘速努力的方向!
-----------------------------------------------------------------------------------
臺北市議會第十二屆議員書面質詢用紙
質詢日期:中華民國104年7月30日
質詢議員:王欣儀
質詢對象:柯文哲市長、教育局、市立圖書館
質詢題目:請提供本市圖書館軟、硬體設施相關規畫改造方案及期程予本席!
說 明:
本席認為,優質的觀光文化資產不僅僅在於夜市美食、老城區的歷史建築、3C產品、音樂劇場表演等,「圖書館」也可做為本市觀光特色的資產之一,進而提升市民的文化水準!但本市現今圖書資源不足、設備簡陋、提供服務有限,實在是很難吸引市民,更不用說成為本市觀光資產!
已知,位於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地下4層、地上有11層,樓地板面積超過2.2萬平方公尺的北市圖總館已使用近25年,使用空間已達飽和,市圖雖有意另覓他處蓋新館,但初估總經費高達28億元,且所需占地空間大,故遷建困難,恐造成效益不彰!
本席表示,北市圖總館因鄰近大安森林公園,許多市民運動完後,常就近到對面總圖看看書,已成固定習慣,故北市圖總館若能於「原址重建」或直接將現有建物予以更新、空間改造,保留傳統圖書館功能並打造更為豐富多元的多媒體圖書館,積極提供各類媒體及資訊供讀者使用,比原圖書館更能吸引讀者的目光,並兼顧不同使用者需求!
此外,市府可直接另覓場地設置「自動倉儲設備空間」,除了能增加藏書量外,定期將書目流轉、汰換,更能提供讀者更多元的選擇,也可解決北市圖總館遷建不易的問題!
而本席日前曾接獲民眾來信提出其他建言如下,亦可做為市府未來改造、建設「所有」市立圖書館公共設施時之參考方向:
一、建議市圖能多增添新書,相較於新北市立圖書館,感覺新書比較少,有時候線上預約竟然排到五百多號,對於啃書族來說,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讀到新書?畢竟借閱者實在太多,新書卻太少,數量不足是缺點之一!
雖然館方曾回覆陳情人,「從9月份開始,每月已經針對熱門書籍開列『熱門館藏清單』,圖書借期縮短為14天,並增購預約量大的熱門館藏複本以加速流通」但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流通速度還是緩不濟急!
二、除了熱門書籍數量不足外,書的多元性也有待加強!而除了中文書籍外,應多添購外文書籍,增加市民的外文閱讀能力!
三、建議除了該區域外,應在居住人口多的住宅區多設立「類圖書館」以滿足愛閱讀的市民們!或是在穿流不息的捷運站或是火車站內設立智慧圖書館是個不錯的構想,如松山火車站內的自助借還圖書區、東區地下街智慧圖書館以及圖書館閱讀行動車等等,希望可以在各捷運轉乘站內(transfer station)設立智慧圖書館!
四、公車圖書館也是不錯的建設,但現今只限於某些公車有這項服務,若可開放所有公車提供這項服務,市民忙碌之餘仍可隨手(時)借、還書,會感到非常便利!
五、有特色的圖書館自然能做為吸引國人或外國人前來旅遊觀光的景點!但現今市圖各分館的硬體設備及建築外觀過於老舊,若能結合綠能,打造一個節能減碳的綠化圖書館或結合該地區特色,打造「在地文化」圖書館,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國外有很多圖書館已經變成觀光景點,如石川縣金澤市的公立圖書館在美國藝術網站Flavorpill上被選為「世界最美的圖書館Best 25」之一。
全世界也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圖書館,例如:日本東京北區中央圖書館、佐賀武雄市圖書館、秋田國際大學圖書館、石川金澤海洋未來圖書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北京籬苑圖書館、法國巴黎黎塞留圖書館、哥倫比亞維蘭紐瓦公共圖書館、巴西國立里約熱內盧圖書館…等等。
六、既然雙北交通可做到跨縣市整合,台北市立圖書館與新北市立圖書館亦可資源整合,提供市民跨縣市借閱服務,將圖書資源跨區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如市民在新北市任何圖書館預約書後可在台北市任何一個圖書館取書、還書,除了增加便利性外,更可讓資源共享,嘉惠更多人!
七、承上,必須連同app一起整合,把台北市立圖書館app「iRead台北市立圖書館」,整合新北市立圖書館的app「新北愛BOOK」,這樣市民即可隨時在手機、平板上選擇跨縣市預約書或取書服務!
本席要求,針對上述各項建議方案,市府應立即評估可行性,並就現行或未來本市圖書館軟、硬體設施相關規劃改造方案及期程提供本席!
相關處理情形,請於7日內回覆本席!
#王欣儀 #圖書館 #總圖
臺北 市立 教育 大學圖書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複合媒材創作展 #卜馨賢專訪
潛藏在記憶縮影下的風景
從小到大繪畫就像家常便飯一樣存於卜馨賢的生活當中,但因教育體制的規範,不知不覺畫圖似乎已成為一種形式,一年又一年,基本功早已被訓練得紮實,但對於繪畫的熱情卻逐漸磨盡,除了傳統的繪畫外,在創作表現方面似乎開始停滯不前。這種疲憊與無力感使她在短短一個月內決定暫停台灣的學業,嘗試尋找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而這一時的衝動便帶領了馨賢踏上十年的異國旅程。
繪畫,原來不是這樣
她回憶著當初會選擇義大利,正因當地保有許多美學與文化的素質,加上選擇學習服裝的學校位於現代與古典兼容的米蘭市,更大大的刺激了觀看的視野。三年過後因學歷認可問題的緣故,經過深思熟慮後馨賢決定重新回到繪畫領域進修。在藝術學院中,她發現了與過往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在這裡教授不會因為你的技巧高超而讓你通過課程,而是看中你的創造力與思考。記得當時入學講座中,教授就告訴所有的學生:到這裡不要想來學習基本功力,我們要的是想法、創造新事物的勇氣與能力。
拋開過往從零開始
四年的藝術學院生活中,前兩年是不斷的自我探索,一方面重新找回作畫的手感,一方面也開始思考自己創作的方向。她提起當年帶來震撼的第一堂繪畫課,教授提供所有學生一張約一面牆大小的紙,並且給了一個主題"綠洲",在沒有額外提示的狀況下就請他們開始作畫。卜馨賢一直思考,這是真的要我們畫"綠洲"嗎?轉頭看見其他同學們開始在紙上塗抹,好像也沒有真的在描繪所謂的"綠洲"。課程尾聲時教授便解釋了綠洲並非只能是字面上的意思,它可以是人生中的"綠洲",是希望、期待,抑或僅是幻影的呈現。這種另類的思考轉化,不僅需要突破語言上的隔閡才能嘗試理解,更要將過去的思考模式放下,才能產生出不同面向的想法。
當時米蘭的生活不如台灣便利,網路資訊與交通相對不發達。很長一段時間住宿的地方與學校都沒有網路,與台灣家人和朋友都需要以信件聯繫,所有的資訊都必須自己去摸索,生活上大小事也都一手包辦,少有人可以尋求幫助。這些經歷都使卜馨賢變得更加獨立自主,也開始懂得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東西方碰撞的火花
身為一個東方學生,卜馨賢的作品中總會加入些許中國元素。在東方文化下成長的她,將這股流於血液中的傳統帶入作品,又以西方的媒材去表現,兩種風格合併之後產生出別有趣味的新鮮感,畫面所傳達出的語彙也更為豐富。在義大利,不論是一開始的服裝學院或是後進入的藝術學院,他們都相當鼓勵學生自己去蒐集資訊與文獻,他們認為在爬梳歷史脈絡或分析產業狀況中,都能更激盪學生的自主思考,這部分對她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更是義大利在這些年中所帶給她的精華。
心,是繪畫的源頭
在藝術學院的學習中,卜馨賢的畫風開始有了新的樣貌,就是嘗試著將內心的想法藉由意象的方式傳達,畫面使用了許多肌理作為層次的展現,但卻發現光有肌理雖能豐富畫面但也常呈現呆版而沒有更深入的內容。經過反覆的摸索,漸漸有了明確的方向:她的每件作品細看下,都會發現畫中藏了一些可辨別的場景--湖面上的引導燈、一張椅子,或是一小片森林,各種元素不只是獨立的存在,而是在同一片空間中彼此形成連結。更使用長卷畫作的啟發,體現出具有時間性的特徵,讓觀賞者所依序見到的,並非單一時刻的整體風光,而是隨著視線流動體會不同時間的景象,使情緒得以像煙霧流動、瀰漫其中。她提到Edward Hopper 曾說過:「創作者就是作品本身,而作品不是平白無故誕生的。」而她正在用作品說故事,每一片視野,每一件元素都是代表著不同階段與經驗的歷程。卜馨賢所畫的風景不是純粹的風景,他們是記憶的編織,是內心感受的呈現與宣洩。
千變萬化的大自然景象吸引了她的目光,以不同心情看待風景時,似乎讓卜馨賢有更多不同的感觸,透過時間的累積,景色不斷的變化,沒有人工刻意的雕飾,就如同她的創作生活有不同的歷程,慢慢累積後塑造成形。每當創作遇到瓶頸,她都會遠離一切都市的喧囂,獨自走入大自然,藉由自然滌淨心靈,而後就能在藝術的國度裡安然的繼續向前行。
卜馨賢:透過大自然給的感觸創造內心最深層的世界。
卜馨賢簡歷:
1987年生於台北。台灣
學歷:
2015 義大利米蘭布雷拉藝術學院美術系 /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2009 義大利米蘭馬蘭歐尼時裝與設計學院 / Istituto marangoni
2005 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美術班
個展:
2016 "平行世界" 私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14 "0613卜馨賢創作個展" 華夏科技大學圖書館附設藝廊/新北市。台灣

臺北 市立 教育 大學圖書館 在 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臺北市立大學圖書館. 2314 likes · 2 talking about this. ☁ http://lib.utaipei.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