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應該說是徐天麟的私人美食名單,昨天喜孜孜的收到天麟寄來的水餃,趕緊打電話跟天麟致謝,他說下次還要介紹我另一家口味截然不同的店,看來天麟現在變成我尋找餃子的嚮導。
中午很興奮的煮著天麟贈送的水餃,拿起圓滾滾的冷凍餃子,頓時體會為什麼北方人將之視為元寶,模樣真是可愛。下鍋煮的時間需要久一點,煮到一半細看,餃子外皮較為晶瑩剔透,鍋中還散發出陣陣的麵粉香,起鍋後迫不及待,刻意不沾醬,只為吃一口原味,這餃子還真不需要沾醬,豬肉夠新鮮,蔬菜也剁得夠細,同時也拌得夠均,手勁可要夠大才能達到如此均細。
咬下一口後,肉餡中還留著些許湯汁,明明沒有蝦,但卻有著淡淡的鮮蝦味,只能說肉夠鮮,加了菜與一點蝦油就拉出鮮蝦味。好久沒吃到有咬勁的水餃外皮,內心不禁想著,以前買的水餃外皮到底怎麼如此乏善可陳,看來吃到手桿皮的水餃後真的回不去了。
昨天分享後,很多朋友好奇天麟與我分享的是哪一家店,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資訊。秀昌水餃店02-2332-826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Jack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o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protesting for democracy, the bridge was built on hope, welded with compassion, and elevated by love, for all human beings...
致謝 名單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百人說書098】作家張戎:講具體故事,用細節說話,準確明白,達意而已。
「我選擇傳主,是基於對他們的強烈興趣,有探索他們真相的強烈願望。」
自 1991 年開始,張戎和她的丈夫喬.哈利戴便開啟這條撰寫《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漫長的路。
為了深入了解毛澤東,張戎和喬採訪了近百位人士,有各國的政治領導人,也有毛澤東身邊的親信,全都在《毛澤東》一書最後的「採訪名單總覽」,可以見得此工程之浩大。
除了採訪數百人,為了撰寫這本書,張戎和喬也閱讀了大量的史料與檔案,其中不乏極其罕見及難以取得的資料。
回首那些「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追尋史料的日子,讓張戎遺憾的,是無法感謝那些幫助她的人。
書出版後,因為怕連累他們,張戎沒有跟他們聯繫致謝,「謝辭」中也沒有他們的名字。但張戎知道他們理解她,而他們對她也沒有要求,只希望通過她讓真相問世。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最終於 2005 年出版,可想而知,這本書因為政治原因受到封殺、攻擊,這是張戎完全無法掌控的,只能「隨它去吧!」
然而,對學術上批評與質疑,出版前張戎曾一度抱有熱情的期望,想像著基於對史料的不同解讀進行的辯論,感覺還挺愉快。
結果讓張戎很吃驚的是,海外中共問題學者的批評質疑,竟然是指責她們把毛說得太壞了。批評者出了一本集子,標題是:《毛澤東真的邪惡嗎?》。
對這些執意為毛辯護的人,張戎感到無語。已經有那麼多他們也並不否認的、血寫的事實公諸於世了,再去在這個問題上進行辯論,就好像是爭論希特勒、史達林、波爾布特是好人還是壞人。
她決定不要浪費時間,集中精力寫下一本書。畢竟,對張戎來說,她的書是講具體故事,用細節說話,準確明白,達意而已。
想知道張戎更多的創作歷程嗎?
歡迎至官網收看精彩全文➤https://bit.ly/peoplesobooksjungchang
#百人說書 #張戎 #作家 #鴻 #毛澤東 #慈禧太后 #宋氏三姊妹 #中國 #英國 #人物 #傳記
致謝 名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莊智淵 Chuang Chih-Yuan莊哥也發文分享的桌球選手!
盧碧春 阿姨!
雖然首場比賽吞敗
但今天發揮強大實力
戰勝對手
順利晉級淘汰賽啦!!!!
喔耶喔耶喔耶
其實賽前
盧阿姨還有點擔心和不安
但不管啦
最終就是參賽又晉級啦
盧阿姨真太棒了
開心啦
~~~~~~~~~~~~~~~~~~~~~
以下轉自盧阿姨的兒子所發的感人文字!
原始連結也會放留言處
原始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chris.lin.334/posts/6630864663606283
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今年東京奧運賽事特別熱血,全台好團結,在電視前為出戰的選手放聲大喊。是體質的關係嗎?這種團結,會是讓我起雞皮疙瘩、掉眼淚的那種。也因此,更讓我去認識除了桌球界之外,越來越多運動員的故事,許多辛酸刻苦,都是無法想像的。
.
從媽媽2018亞錦賽獲得女單銀牌,戰勝中國女將張淼後,就有許多關於她的報導,今天突然有感,想寫些報導不會敘述到的故事。
.
約四五月時,她收到教練通知,要出征斯洛維尼亞奧運門票的國際賽,原本安穩的生活,就像大石頭突然砸在她的肩膀上,她怯步了。我還記得那天,她在切菜時,問我說,「兒子,你覺得我要放棄嗎,感覺參加了也是白打。」我說,「你現在心裡怎麼想?」她嘆氣著說,「我每天在不到六坪的桌球室練習,沒教練時只有發球機可打,怎麼可能拚得過那些接受系統訓練的年輕國際好手,我好像就是業餘打職業一樣。」我沒多去思考她的不安,只覺得,她那是無謂的擔心,我跟她練球時,都覺得她每周都在進步,不以為然地說:「當然去啊,不然球不是白練了。」
.
即便疫情之下,我媽自主訓練也沒有停歇過,最終她還是選擇去拚一把。6/6號,資格賽結束,媽媽並沒有搶下奧運門票,僅以第三名收場返國。回台灣隔離的14天,她獨自住在防疫旅館,吞下輸球的挫敗。說實在的,比起要承受比賽的壓力,她大可以在家煮飯,研究新的食譜,整天和我爸膩在一起,偶爾跟孫子孫女一起玩享天倫之樂。跟她視訊時,不難看出她的失落,但我也沒有過多的安慰,只要她好好回家就好。隔離結束後那天下午,我在房間工作,她突然敲敲門,輪著輪椅,緩緩到我的房間中,跟我說,她想說說話。
.
突然,她摀住臉,忍不住情緒地崩潰大哭,緊抱著我說:「我剛接到總會集訓通知,我還沒進奧運,下周又要離開家好幾個禮拜去備戰,壓力好大!」工作繁忙的關係,我很少去傾聽媽媽的內心,我也一直以為,經過這些年來,她的抗壓性已算很成熟了,但沒想到這背水一戰,在她心中築出好大一座高牆。我也後悔在媽媽輸球之後,隨意地說,「沒關係,交交朋友就好」、「別人技高一籌,盡力就好」等等的話,感覺此時此刻,無須更多的言語,她只需要家人的陪伴、支持,因為她自己也知道,她的心態要靠自己調整到最好,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選手。
.
後來7月中旬,東京帕運的遞補名單出來了,她幸運地拿到最後一席次代表中華台北出戰,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因為目標更明確了。這一個月來,她正接受國家級教練團的專業集訓、強化體能、熟練技戰術,為三周後的比賽做準備。今年,我不想要再跟2016年里約奧運一樣,給她這麼多的壓力,我只要看著她在賽場上發光發熱,看到她在跟莊智淵、林昀儒、戴資穎、麟洋配,和其他台灣之光一樣的奧運殿堂上奮鬥,就感到無比無比的驕傲。其它的,就剩下她在賽場上為自己的每一顆贏球吶喊,輸或贏,好像就都沒那麼的重要了!
.
不久前,看完莊智淵的桌球賽,我媽來電,興奮地告訴我說:「我要向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精神看齊!」我聽到這句話時,就放心了,我感受到她的心態已經調整到最好了!我完全可以理解她為什麼這麼說,我也忽然想通,為什麼我看比賽會起雞皮疙瘩、會掉淚,因為就好像平時的生活一樣,面對挑戰時,也有勇氣衝撞那道磚牆,正是那種純粹奮戰的精神在感動著每個人,是老生常談,可是卻在運動員身上嶄露的淋漓盡致。
.
謝謝臉書上的親朋好友幫媽媽加油!我相信不管結果如何,我媽媽都會打一場永生難忘的比賽,為她58歲的年紀寫下人生最美麗的一頁。
致謝 名單 在 Jackz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o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protesting for democracy, the bridge was built on hope, welded with compassion, and elevated by love, for all human beings."
Common Talks About Hong Kong After Winning Best Original Song | Oscars 2015
奧斯卡,原來亦與香港雨傘運動拉上關係。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ews/realtime/20150223/53463910)
電影《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的主題曲,由Common及John Legend創作的《Glory》,贏得本屆第87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John Legend及Common在台上獻唱時,電影《星空奇遇記》(Star Trek)男星基斯派克(Chris Pine)及《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男主角大衛奧伊羅(David Oyelowo)在台下已忍不住感動落淚。及後Common致謝辭時更提及香港的雨傘革命,民主是由亞拉巴馬州一直走到香港,他謂:「我曾經去番Selma呢條橋去唱呢首歌,呢首歌代自由、超越種族、性取向及性別,特別係代表自由。謹以此曲獻給香港嘅朋友。」
奧斯卡最佳歌曲得主 勉勵港人爭民主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224/53466608)
夏慤道天橋人散卻不寂寞,電影《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Selma)於本屆奧斯卡憑《Glory》一曲摘下最佳原創歌曲獎,主唱者Common於致謝辭提到象徵美國有色人種爭取投票權的地標塞爾瑪(Selma),並以此連結世界各地民眾對公義的追求,包括香港追求民主的雨傘革命。佔中運動發起人戴耀廷希望該片可以鼓舞港人繼續堅持爭普選路。
《Glory》主唱者之一、饒舌歌手Common致辭時提到早前到塞爾瑪的埃德蒙佩特斯橋(Edmund Pettus)的經歷,「這條橋把夢想擁有更好明天的芝加哥南部小孩、為言論自由挺身的法國人、爭取民主的香港人連結起來。」
@蘋果日報
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 : Common, John Legend 送給香港人的話
http://youtu.be/VAQ4yF3eIic
@中環塔倫天奴
An #Oscars Music Moment from AT&T: John Legend and Common win the 2015 Oscar for Best Original song for “Glory” from the film Selma. See their powerful acceptance speech now.
One day, when the glory comes, it will be ours, it will be ours!
Listen to the award-winning song here: http://youtu.be/HEFRPLM0nEA
Selma Movie - Glory Lyric Video @Paramount Pictures
Clip Courtesy A.M.P.A.S.© 2015
No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nded.
All rights belong to 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AMPAS).
Help us caption & translate this video!
http://amara.org/v/W8n7/
致謝 名單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致謝議案 - 第三個辯論環節:扶貧、福利、人口政策、教育及人力事務
張超雄議員:主席,我想提一提最近社聯及樂施會發表的兩項研究。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的住戶收入數據,在社聯日前發表的研究中,以國際貧窮線顯示,香港現時的貧窮人口達119萬人;貧窮住戶的比例是17.6%;長者有突破,10年來首次出 現超 過30萬名貧窮長者:每3名長者中,便有1名屬於貧窮;貧窮人口中有20萬戶屬於在職貧窮,即這些家庭有成員工作,佔整體貧窮人口超過四成。
樂施會兩天前亦發表了一份報告,訪問了501個居住在"劏房"的"N無家庭",發現七成多受訪家庭等待了四年半仍然未獲得首次編配公屋。這羣朋友居住在非常狹窄,而且租金昂貴的板間房。所以,樂施會建議應該立即增加房屋租金補貼。社聯亦認為現時的貧窮問題嚴重化,是由於最低工資的效果開始減退,追不上通脹,導致貧富懸殊差距惡化。所以,他們建議增加學童午膳津貼、私樓租金津貼、低收入家庭補貼,以及盡快設立全民退休保障。
主席,施政報告有提及全民退休保障。特首在第97段說,僱主、僱員和政府三方供款的全民退休保障建議富爭議性。我不清楚此話有甚麼實質證據,但據我瞭解,過去數年,3項全港性的民意調查顯示,七成以至最近接近九成的香港市民都認為,香港最低限度要研究實施全民退休保障制度。香港大學進行了一項民調,理工大學的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了兩項。我申報,我也是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一員,但並沒有參與以上調查,從頭到尾也沒有牽涉其中。聲稱全民退休保障富爭議性的說法並沒有任何數據支持,但市民的意願其實已相當清楚,只是梁振英不願意面對和推行,因為他不打算改變現行的所謂"大市場,小政府"格局。他嘴巴好像說得很關心基層,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觸動任何現有的既得利益。
他現在做甚麼?有關長者生活津貼,政府聲稱每年動用超過60億元,這不是一筆小開支,但長者生活津貼究竟是甚麼?我們認為是四不像。如 果說是扶貧,2,200元 怎麼足夠生活?如果說是敬老,又搞甚麼資產審查?兩者皆不是,政府在搞甚麼?如果說把資源集中幫助有需要的長者,為甚麼不立即廢除"衰仔紙"?為甚麼不讓老人家和傷殘人士以個人作為單位申領綜援?當老人家有經濟需要時,如果家有忤逆子,那又怎麼辦?如果忤逆子連"衰仔紙"也不願簽署,豈非懲罰老人家、懲罰傷殘人士,令他們覺得自己是家庭的負累?由於政策規定要分開居住才可申領,那麼,這項政策究竟是維護還是拆散家庭?不是很荒謬嗎?
如果政府真有心扶貧,為甚麼不推行一些立竿見影的政策?況且,現在說的所謂社會福利規劃,確實可笑。政府說每年如何增加土地、找地方建設一些社福設施,會增加多少個宿位,但現有超過28 000名長者正在輪候。如果未來數年只增加1 700個宿位,是否過於杯水車
薪呢?正在輪候的殘疾人士超過7 300人,要輪候十多年才能入住嚴重智障人士的院舍。我昨天出席一個電台phone-in節目,聽到一名單親家長的來電,說她的小朋友是中度智障,在1999年入紙申請院舍,但至今仍未能輪候到宿位。由入紙至今已過了13年,她的小朋友現在已非小朋友。
究竟政府想怎樣?這是一個甚麼政府?我們要求政府有好的規劃,政府卻說做不到,說要有靈活性。以公屋上樓為例,即使是騙人,最低限度也說說3年便可 -- 這很明顯是騙人,樂施會已說過,根本是四年半也未能輪候到,但政府姑且也先騙騙人。現在卻不然,根本沒有指標,每年只增加數百個宿位,敷衍了事。
政府說要居家安老,甚麼居家安老呢?我們現在有選擇嗎?如果家中有長者,他們跌倒、中風,入院後會怎樣?他們尚未痊癒,醫院的醫生、護士、社工、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已經勸告家人把他們接回家。如果家中無人可以照顧,又或是如果無能力照顧他們,便會跟家人說如果有能力便聘請傭工照顧。即使家人說沒有錢聘請傭工,院方也會要求長者出院,建議他們到私院或津院"排長龍"輪候,說的可能是要等候37個月。達到護養程度的長者,平均壽命不足3年,但輪候期卻長達37個月。所以,主席,平均而言,是沒有人能輪候得到的。
日期:2013年1月31日(四)
時間:上午9時30分
地點: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
議程
http://legco.gov.hk/yr12-13/chine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