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超級好雷]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之劇情點評-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梅姨的電影我幾乎都很喜歡,無論早期或後期,主角或配角,喜劇或悲劇,也是最近才看完相當精彩的《讓他們說吧》,同時聊過十五週年的《穿著 Prada 的惡魔》,而於她 72 歲生日的今天,除了《時時刻刻》以外,想推薦個人非常獨鐘的兩部電影,一是 1978 年的《#越戰獵鹿人》,二是 1985 年的《#遠離非洲》,配樂都極為動人。
⠀⠀⠀⠀⠀
⠀⠀⠀⠀⠀
Stanley Myers 的〈Cavatina〉尚在持續縈繞,優美的旋律帶著淡淡的陰鬱,有一點溫暖,有一點哀愁,緩緩渲染,緩緩滲透,彷彿喧囂之中的寂靜,熙來攘往的孤獨,如果落葉飄落、凋零會傳出聲響,這首歌也許就是幾度夕陽紅之後,山巒與森林依然在一旁靜靜垂淚的音符,飄散在歸來早已不是少年的風中昔日。在諸多經典越戰片,甚或出色戰爭片之中,Michael Cimino 的《越戰獵鹿人》長期以來一直保有獨特地位,那是勞勃狄尼洛與梅莉史翠普還在二、三十歲的模樣,然而,讓這兩位當今備受推崇的偉大演員相形失色之人,就是因此奪下該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 Christopher Walken。
⠀⠀⠀⠀⠀
一場荒唐戰役改變了這些人對於生命的認知,入伍前滿腔熱血為崇高政治理想、遠大軍事抱負而戰,回國後陰鬱安靜眼神黯淡,揮散不的恐懼持續籠罩一生,這就是戰火煙硝,有人半身不遂,有人戰死沙場,活下來反而成為最悲哀的事,被世界所遺棄,死神也不屑一顧,更看不見重生的喜悅,人人以不同經歷認識了戰爭,卻沈默了整個世代。
⠀⠀⠀⠀⠀
曾在這裏大聲合唱〈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驕傲的帶著戰利品舉杯慶祝,一如多數年少輕狂的日子,幾個大男孩可以揮霍的也就只有終將逝去的青春,情不自禁愛上同一個女孩,懵懵懂懂走入婚姻,嬉笑怒罵消磨時光,一廂情願嚷著報效國家,生活卻還是不出鎮日鬥嘴、彼此捉弄的情景,更在看似恬靜無憂的環境裡,隱約感受一股強烈到難以忽視的迷惘與茫然。一轉眼,Mike、Nick 與 Steven 三人已置身西貢戰場前線,在一個村莊不幸落入共軍手裡,那是他們第一次見識俄羅斯輪盤的生死遊戲,也是第一次把生命懸在毫無意義的賭博上,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理智被羞辱與恐懼淹沒,手指牽動身體每一根神經,分分秒秒窺視死亡的威脅,輕扣一次板機彷彿耗盡畢生力氣,決定自己生與死的剎那才明白,當初為國犧牲的偉大情操只是可笑的妄想,這樣的精神摧殘遠比戰死沙場還足以逼瘋人心。
⠀⠀⠀⠀⠀
生死交關之際沒有人會束手就死,生命的光采卻已不復見,Steven 失去雙腳,Nick 成了一個空殼,Mike 憑著堅強的求生意志回到家鄉,曾經三個好手好腳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再回首,僅存輪椅滑動的聲音與抱殘守缺的空洞眼神,麻木疏離行屍走肉,生存意志折磨過後接著被道德觀凌遲不成人形,恐懼、內疚,日夜煎熬,人性、情感,支離破碎。
⠀⠀⠀⠀⠀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每個人都無法忘記過去清晰深刻的美好模樣,但回憶卻已遙不可及,依然可以想起、回味、珍惜、感動這些曾經共同分享過的青春,但青春,這份年輕人獨有的特權,也只活在回憶裡,早已屬於過去的另一個世界,遙遠而寧靜。
⠀⠀⠀⠀⠀
短短幾年的時光,這幾個年輕人像孩子般被遺棄,又如老人般滄桑世故,認知中的生命充滿不安、死亡與恐懼,眼前所見只有痛苦、絕望與疏離,不禁想問,世界對他們的期望是什麼?等在前方的還會有什麼?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越戰獵鹿人》無聲訴說的彷彿雷馬克《西線無戰事》第一句,「並非控訴,也非懺悔,只試圖報導一個被戰爭摧毀的世代 —— 儘管有些人得以在砲火下倖免於難」。
⠀⠀⠀⠀⠀
⠀⠀⠀⠀⠀
《遠離非洲》則讓人深深沉醉於老片獨有的旁白,旁白貫穿首尾,旁白起承轉合,梅莉史翠普沉靜優雅的嗓音曾為許多不受時間侵蝕的永恆故事掀開扉頁,彷彿一扇大門緩緩開起,穿透歲月走過年華,從少不經事慢慢守到繁華落盡。縱使導演 Sydney Pollack 選角時曾認為她不夠性感,若以角色詮釋而論,《遠離非洲》會是梅姨早期作品中個人最喜愛的一部,以現今角度來看依然被非洲大地的山河壯麗與兩個人的相伴雨季所深深撼動。
⠀⠀⠀⠀⠀
改編自 Isak Dinesen 的同名小說,同時也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在還極為重視女性身家和名譽的年代,凱倫帶著不太流利的英語,從丹麥千里迢迢遠嫁一位在非洲開闢事業的男爵,即使他風流成性缺乏責任心,甚至沒有感情基礎,將凱倫的家產全數投入農場,在一個海拔較高之處冒險種植咖啡豆,但大半時間獨守空閨的她並不怨天尤人,踏實而堅忍、豁達又固執的個性促使她著手整頓農場,無論田裡、工廠裡、倉庫裡都能看見這個無比努力的身影,從無到有,一點一滴撐起整個家中經濟。超乎傳統女性的姿態,面對生活一切挑戰她毫無保留,不畏危險親自護送補給物資到前線,被丈夫傳染性病獨自返鄉接受治療,猛獸當前毫不猶豫衝上前去保護牛隻,沒有一句怨言,也從未瑟縮示弱,彷彿不問這條荒徑將抵達何處,一步一步走下去自會得到答案。
⠀⠀⠀⠀⠀
直至丹尼斯出現,那時的勞勃瑞福英姿颯爽,奔放無拘,恣意徘徊於千山萬水之間,以自己的方式打從心底熱愛非洲的一草一木飛禽走獸,對大自然展現崇高的尊重與深邃的關懷,因為萬事萬物皆美,何須擁有,一如他的愛情。丹尼斯將凱倫的優雅堅毅盡收眼底,凱倫也徹底愛上丹尼斯的生之熱烈,一起翱翔天際,一起臥看夜空,一起登高遠眺,一起徜徉大海,一起享受天地的懷抱,高空中緊握的雙手彷彿流連山頂的那對獅子,在最美的年華深深相擁,以最真誠的靈魂聲聲呼喚。
⠀⠀⠀⠀⠀
「人說,背上行囊,就是過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鄉。其實每個人都明白,人生沒有絕對的安穩,既然我們都是過客,就該攜一顆從容淡泊的心,走過山重水複的流年,笑看風塵起落的人間。」
⠀⠀⠀⠀⠀
停留是剎那,轉身則成天涯,好似白落梅溫柔的筆觸,兩個持續傾斜的自我漸漸還是失去了平衡,一個將穩定婚姻生活看得很重,希望擁有身心都真正屬於自己的男人;一個已為了這段感情不得不放棄獨來獨往的生活,卻始終還是無法割捨對自由的渴望。然而,沒有風雨躲的過,隨著命運造化弄人,結局如此悲傷如此深沉,他們只是非洲的過客,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日與月相互消長,山與水倆倆相忘,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謹慎的優雅的瀟灑轉身,好好道別冷暖交織卻橫亙一生的愛情、夢想與青春歲月。
⠀⠀⠀⠀⠀
⠀⠀⠀⠀⠀
⠀⠀⠀⠀⠀
最後,附上 2017 年這一席美麗的致詞,來自影史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人美心更美。
⠀⠀⠀⠀⠀
⠀⠀⠀⠀⠀
「但我們是誰?好萊塢究竟是什麼?只是一個匯集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的地方,我在紐澤西的公立學校裡成長,Viola Davis 在北卡羅來納一處佃農的小屋裡出生,後來才到羅德島的 Central Falls,Sarah Paulson 則在佛羅里達出生,被單親媽媽帶到布魯克林撫養成人,Sarah Jessica Parker 則是俄亥俄州一個家庭裡的第七、八個孩子,Amy Adams 的家鄉在義大利 Vicenza,Natalie Portman 則是誕生於以色利的耶路撒冷,而他們的出生證明又在哪?
⠀⠀⠀⠀⠀
美麗的 Ruth Negga 出生在衣索比亞,後來搬到愛爾蘭,現在正坐在台下,因為演出一位來自維吉尼亞小鄉鎮的女孩而被提名。Ryan Gosling,就像所有善良的人一樣,都從加拿大而來。Dev Patel 生於肯亞長於倫敦,現在也因為主演一位被澳洲夫婦領養的印度小孩而身在此處。
⠀⠀⠀⠀⠀
好萊塢滿是外來者與異國人口,如果你把我們全都驅逐出去,將會只剩下美式足球與綜合格鬥能夠觀賞,但這些都不是藝術。
⠀⠀⠀⠀⠀
身為一位演員,最終的任務就是,進入與我們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裡,設法體會他人的感受。今年有太多太多強烈的演出,不但激勵人心也充滿熱情。其中有一個徹底讓我震驚,並非它很好,甚至毫無優點可言,但它相當有效也盡忠職守,並讓自己的觀眾們捧腹大笑。這一刻,就是一位想坐在我們國家最位高權重之處的人,竟然正在模仿行動不便記者的行為舉止。
⠀⠀⠀⠀⠀
而這個在公開場合之下出於本能的模仿羞辱,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因為這就如同變相允許所有人都有權利做相同的事。缺乏尊重招致更多缺乏尊重,暴力言行引來更多暴力言行,當掌權者利用自身優勢霸凌他人之時,我們全都是輸家。
⠀⠀⠀⠀⠀
最後一件事,有天我要去吃晚餐的路上,Tommy Lee Jones 問我:『妳覺得能成為一位演員真的非常榮幸,對吧?』
⠀⠀⠀⠀⠀
是啊確實是,我們也必須時時提醒彼此這項特權所帶來的責任,那就是設身處地的同理心。我們都應該非常驕傲今晚能共享好萊塢的榮耀,就像我已辭世的好友 Princess Leia 曾經跟我說:
⠀⠀⠀⠀⠀
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
⠀⠀⠀⠀⠀
『帶著你破碎的心,將它變成藝術吧。』」
⠀⠀⠀⠀⠀
⠀⠀⠀⠀⠀
─ ─ 第 74 屆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語錄.劉孟捷鋼琴》
劉孟捷&NSO 音樂會 台北國家音樂廳4-17
http://npac-nso.org/zh/concerts/doc-fotgdwuemc
* 每一個人,可能在年輕的時候都會碰到一個關口,跨過了,你從此成為不一樣的人。
你可以選擇挺住良心,勇敢地揭露堂堂文明自己的祖國大英帝國英軍如何對待已經死去的殖民地反抗領袖,筆下毫不留情敍述英軍如何把反對者的腦袋從已經死亡的軀體上砍下來,士兵們再用手把玩他的骷髏頭, 一路從蘇丹到埃及,並將其陵墓夷為平地⋯⋯
你當也可以選擇遮掩,視而不見。從此熟悉妥協的味道,此生再無正義感的糾結。
邱吉爾選擇了前者,也選擇了良心。
他放棄父親生前唯一認為他會做的事,他淋灕盡致抒發了誠實的見解,拒絕當偽善者,並且勇敢結束了大英帝國軍旅生涯。
當時的他並不全然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在那裡,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必須站在良知的一方。
而「拒絕偽善」,從24歲起貫穿了邱吉爾的一生。
—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 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麼?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
——《海上鋼琴師》
* 他終於微笑著向她微微一點頭。但是他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 ,再也找不出一句話來 。腦子裡空地像洗過了一樣。兩個人默默相對 ,只覺得似水流年在那裡滔滔地流著。—-張愛玲《十八春》
* 總希望 二十歲的那個月夜 能再回來 再重新活那麼一次 然而 商時風 唐時雨 多少枝花 多少個閒情的少女 想她們在玉階上轉回以後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千年的願望 ——席慕蓉《七里香-卷二》
*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莎士比亞
* 時間會告訴你,一些人對你的拒絕,其實是一種成全。——楊昌溢
* 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錢鐘書《圍城》
* 現實的生活正像是纏綿在一起的長長的膠卷,我們的回憶和期待只不過是選擇其中的精彩圖片。——艾倫德波頓 《旅行的藝術》
* 時間不是藥,藥在時間里。—-木心
* 不要輕易去愛,更不要輕易去恨,讓青春多留下瀟灑的印痕。你是快樂的,因為你很單純,你是迷人的,因為你有一顆寬容的心。讓友情成為草原上的牧歌,讓敵意有如過眼煙雲,伸出彼此的手,握緊令人羨慕的韶華與純真。 —-汪國真《妙齡時光》
* 時間只是我垂釣的溪。我喝溪水,喝水時我看到它那沙底,它多麼淺啊。它那淺淺的流水逝去了,可是永恆留了下來。——梭羅
*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彷彿你消失了一樣。
——聶魯達
* 我終於喜歡上自己對世事的無所知,與它們相處我感到愜意,如同那是一爐旺火。這時就該聽任火焰緩緩燃燒,不說一句話,不評論任何事。人必須在與世事的無所知中,更新自我。——莒哈絲
* 這種狂暴的快樂,將會產生狂暴的結局,
正像火和火藥的親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剎煙消雲散。
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覺麻木,不太熱烈的愛情,才會維持久遠。愛情太快或太慢,結果都不會圓滿。—-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 沒低到塵埃里的種子,開不出花。 —-七堇年《燈下塵》
*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最美的童話。—-安徒生
* 有些人的傷口是在時間中慢慢痊癒,如我。有些人的傷口是在時間中慢慢潰爛,如他。原來這些年,他痊癒的只是外表,有一種傷,它深入骨髓,在你看不見的地方肆虐。 —-顧漫《何以笙簫默》
* 為了懷抱一些新幻想,我們失去一些舊幻想,這就是成長。—-Virginia Wolf
*《尼羅河上的戰爭》出版後在英國引起非常大的迴響,因為過去從來沒有一個戰地作者用如此鉅細靡遺的方式告訴大家:「大英帝國對不起我們這些偉大的子民們,我們在海外所擁有的殖民地,是用這麼殘酷的方法奪取來的。」從來沒有人告訴英國人,英軍是如此的殘忍、野蠻, 所以那套書在英國非常受歡迎。—《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影片:劉孟捷彈奏。台灣高雄出生,羅東人,也是亞裔第一位、史上最年輕美國音樂天才學校Curtis音樂學院的教授劉孟捷。322下午在台北我的工作室沒有Rehersal,順手彈奏鋼琴。
他是王羽佳、朗朗在美國Curtis的老師,是曾宇謙、林品任在Curtis室內樂集的指導教授,也是台灣在國際樂壇地位最高的音樂家。父母都是小學老師,住高雄。14歲於師大附中音樂班歲於亞洲鋼琴大賽中得冠軍,之後為Curtis公費錄取。22歲在國際樂壇已殿定地位,並且成為Curtis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的青春線上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線上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鴨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看更多>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的青春線上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線上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鴨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在2022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看更多>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結局 在 [超級好雷]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之劇情點評- 看板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只是劇情點評,並非論述完整的文章
發這篇只是為了討論劇情
我想有很多人不喜歡只看影評
而是想討論劇情 把自己對電影的見解說出
若是下面文字有交代不清
或是版友有熱烈討論之處
將會另發完整論述的文章
由於是點評 文章完整性不佳
閱讀時請搭配劇情脈絡閱讀
排版不佳 也請見諒
對了 看過小說的人請別用小說來看電影
趙薇說過 小說是言情小說
她覺得那不是她要的青春
這電影是獨立的 是導演內心的青春
所以別用小說來綁住電影
1.片頭,灰姑娘的玻璃鞋,象徵鄭微對愛情的幻想。正如鄭微到這城市的最初衷一樣。
這夢裡,林靜叫醒鄭微,不也暗示了這段感情嗎?
2.鄭微在火車上醒來,接著在火車站,等人接她。想必是等林靜吧?可惜林靜只在遠處
看鄭微,並沒有來接她。如果林靜接了鄭微,這故事就沒了。這不就是人生嗎?一個選擇
,一個念頭,結果天差地遠。
3.鄭微考上大學的通知書,飛走了,林靜和鄭微不斷的去追通知書。畫面沒有告訴我們
有無追到,但明確暗示了這段將隨風逝去的情感。
4.鄭微對林靜的感情使她哭了,因為林靜不告而別,但是鄭微有友情療傷,一群好姊妹
填補了這塊空虛。於是鄭微心想,一個林靜倒了,還有千千萬萬個林靜。劇情並非沒有交
代鄭微對林靜感情的傷感,而是這並非重點,所以不必花太多時間。後來,陳孝正轉移了
鄭微的注意力。
5.鄭微碰大樓模型時,稍微弄壞了。陳孝正立刻出手保護大樓,推走鄭微,這是他們首
次見面,這畫面不就暗示了他們戀情的結局?鄭微的出現毀掉了陳孝正建築大樓的計畫。
6.鄭微和陳孝正拉拉扯扯,在男生宿舍深夜逗留,在在顯示鄭微不是陳孝正的型,但是
陳孝正卻不斷的注意鄭微,否則他大可以不用管鄭微的事。
7.秤飯菜事件,陳孝正的話讓鄭微對陳孝正的出身有了了解,更重要的是她對自己的行
為感到虧欠,開始對陳孝正產生厭惡之外的情緒。
8.其實阮莞認識陳孝正,在飯菜館就有伏筆(陳孝正離開時,一直看著阮莞),後來鄭微
有質疑過阮莞,但是鏡頭被剪了。
9.鄭微每天提到陳孝正,聽到陳孝正有準女友,立刻問什麼準女友,經由這件事情感到
難過生氣。問紫娟姐姐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紫娟姐姐告訴她戀愛了 ,並且提醒鄭微愛情
是需要勇敢的。鄭微對林靜也許已經很勇敢,所以才來這城市求學,但是結局不如人意。
鄭微會對陳孝正更勇敢的追求,理所當然。
10.許開陽送給鄭微公主模型,等於許了鄭微公主的未來(呼應片頭),但是鄭微沒接受,
她要選擇自己的公主未來。
11.如果陳孝正真的討厭鄭微,不可能接了電話就來見鄭微,陳孝正其實在意鄭微。後面
鄭微告白後,陳孝正說的神經病是經典。
12.致青春其實也有打手槍片段,在張開對鄭微介紹陳孝正的底細時,畫面帶到睡在陳孝正
上鋪的張開在打手槍,只是鏡頭被剪了。
13.為什麼黎維娟在英語對話社對陳孝正說像我們這種出身貧寒的人,對感情是不能玩火
自焚的呢?是認為她和陳孝正是同類人,還是對陳孝正有意思,或者是想保護鄭微,不想
陳孝正傷害鄭微?
14.考試時,陳孝正早就寫完試卷,但看到鄭微在門外,於是最後才交卷,這是有意躲鄭微。
。但是考完試之後,鄭微不在門外,而是在樓梯等陳孝正。要陳孝正真的不想理鄭微,他
也不必叫鄭微,更不用拉鄭微起來。鄭微約約陳孝全慶生,陳孝正第二次說鄭微對男生拉
拉扯扯 不像個女孩子,顯然還不太能接受鄭微。
15.陳孝正自習時看到鄭微幻影拿著蛋糕,代表陳孝正心裡有了鄭微,不管喜不喜歡,至
少心裡有了鄭微。
16.陳孝正對於曾毓的態度是朋友,他說刻意轉化為友情了,但他轉化不了鄭微對她的感
情。向曾毓坦白後,陳孝正其實是先回宿舍,但又想起鄭微在等他,才回去找她。故事中
,陳孝正拒絕了曾毓才轉向鄭微,正如林靜拒絕了施潔才重新找鄭微,這些男孩子追求女
孩的心意是真誠的,絕不帶假。
17.陳孝正對於鄭微的態度妥協了,問她要怎麼樣才能算了,顯見內心已經對鄭微開了大
門。
18.陳孝正有沒有要去找鄭微赴約是個謎,但是他徹底感受到因為愛鄭微可能會受到的磨
難,和同學打架,地板上的血跡就是個證據,也許他也因此更看透了現實。
19.鄭微和曾毓在舞台上的演出競爭就是鄭微對愛情的勇敢見證,她的行為不僅震撼了那
群男孩子,連陳孝正也驚訝。雖然陳孝正走了,也沒跟著拍手,但表情也顯然陷入了鄭微
的魅力以及對自己計畫產生衝突的無奈。紅日超級好聽。
20.紅日告白後,劇情來到黎維娟拒絕前男友,她拒絕前男友的理由,不也像陳孝正後來
離開鄭微,都是人往高處爬。
21.也許黎維娟對於自己的愛情只能用一頓飯送走,但是那頓飯是否價值千金?正如陳孝
正給了鄭微一個美好的禮物,在給禮物的同時,究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還是打算給
自己一些時間後悔呢?
22.陳孝正在鄭微打牌時不斷在房門門口走來走去,陳孝正對於鄭微逗留男宿這樣的行為
不滿,也爆發了,這不也證明陳孝正對鄭微有感覺?鄭微對於陳孝正這樣管她,當然有所
感覺,所以才會有雙方的坦白時刻。導演一直有安排雙方的情感變化,絕不會毫無理由
的愛上對方。
23.確認雙方關係後,鄭微彷彿穿上了玻璃鞋,鄭微來這城市就是追求愛情,這也是為什
麼片頭有那個夢。雖然林靜喚醒了她的夢,但是陳孝正圓了她的夢。
24.自習課時,陳孝正對於鄭微的馬虎而不滿。這是兩人的差異。鄭微有了陳孝正,已經
完成了自己穿上玻璃鞋的夢想,但陳孝正的夢想卻未完成。
25.陳孝正為了鄭微禮物在夕陽下努力雕刻玉面小飛龍,就代表了他對鄭微的愛,可惜畫
面被剪。
26.許開陽給鄭微的禮物讓陳孝正體認到自己的經濟能力,於是感到壓力而不敢送給鄭微
禮物,這事件當然又使得陳孝正了解現實,讓他不得不回到原本對自己的計畫。
27.陳孝正一直沒有給予鄭微永遠在一起的承諾,因為他始終說服不了自己。
28.鄭微擔心陳孝正會突然不見,她也擔心沒有勇氣等他。陳孝正告訴鄭微每人都是個體
,不可以這麼迷戀別人。這句話他似乎也在說服自己,自己和鄭微在一起之後,已經不是
原來的自己,他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29.鄭微接吻時睜開眼睛,說自己以後會因此回憶,不也代表自己擔心以後會和陳孝正分
離?她內心的確沒有安全感。
30.畫面在陳孝正和鄭微接吻時出現幻境,雖然沒有玻璃鞋出現,但是玻璃鞋的魔法卻已
經消失。
31.小北離開後,沒人去找她。黎維娟其實知道小北家的鋪子,但是沒去找她,這不是沒
感情,而是太了解對方。
32.與其說陳孝正在就業會對鄭微說謊,不如說是他還沒有辦法下定決心接受現實。
33.如果說陳孝正以說謊的方式欺騙海豚飼育員,這個說法固然說得通。但我不認同,也
許陳孝正還在掙扎,也許他真的想和鄭微求婚,只不過後來仍敵不過現實。我相信和鄭微
求婚絕對是他的選項之一。
34.陳孝正不願意和鄭微吃苦,還是他自己不願再吃苦呢?我想這差別很大。劇情給了人
想像空間。如果他愛鄭微,究竟擔心前者,還是後者?
35.林靜對鄭微撒了什麼謊?還記得片頭鄭微剛到南京時的火車站嗎?林靜沒有去接她。
那麼多年後鄭微對林靜說,也許你的終點早在過去的某個時刻就已經消失了。那時出現林
靜到火車站叫鄭微的畫面是什麼意思?幻想嗎?或者兩人命運的轉捩點?
36.陳孝正說成功這個詞挺害人的。各位覺得呢?這個問題是導演一直想問這個社會的。
37.林靜的不告而別造成不同的命運,這是鄭微所傷心的,所以鄭微在多年後才又重新找
林靜抱怨。林靜拒絕了施潔之後才來見鄭微,從他瘋狂吻鄭微就可以知道他想挽回一切。
38.阮莞為了小男人死太不值得,這是鄭微對阮莞的評價。因為鄭微敢愛敢恨,所以她才
會為了阮莞而不值。
39.鄭微沒了阮莞,又重新遇到傷他極深的陳孝正,當然會回到他最熟悉,認識十七年,
而且仍對她有愛的林靜身邊。提出和林靜結婚,人之常情。
40.林靜從來沒有給過施潔愛,施潔卻對林靜不斷付出,施潔真心愛林靜,不惜犧牲自己
生命。阮莞愛趙世永,趙世永卻不斷傷害阮莞。鄭微為阮莞不值,卻讚揚施潔,鄭微對這
兩人給的評價不同,這有很難理解嗎?
41.林靜沒有正面回答是否愛鄭微,只說了愛情像河流,我們都是瞎子,誰不是摸著石頭
過河?這回答僅僅是探索愛情,不是肯定真摯的愛,這樣的愛怎麼說服曾經毫無保留愛過
的鄭微?鄭微說愛要像愛祖國山川河流,那是堅持不移,澎湃洶湧的愛,甚至是可以犧牲
生命的愛,這點她的確贊同施潔對林靜的愛。我們都愛自己勝過愛愛情,但是施潔不同,
她愛愛情勝過愛自己,所以她可以為愛而片甲不留。
42.最後摸海豚的片段,是鄭微和陳孝正兩人最甜美的回憶。我相信陳孝正的確考慮過和
鄭微求婚,只不過最後沒有選擇這個選項而已。如果陳孝正只是單純說謊,撒謊能撒很多
種,為什麼他偏要選這種呢?陳孝正的確是個負心人,但不代表他沒有真心,他只是多愛
自己一點,所以才會離開鄭微。當我們看到這個結局時,內心泛起的不是陳孝正的謊言,
而是那美好的可能性。或許陳孝正真心想向鄭微求婚,或許他內心已經不知道向鄭微求婚
幾次了,只是最後陳孝正沒有真的這樣做。陳孝正的離去,雖然令鄭微痛心,但是他不得
不如此,這是他出身使然。仔細想想,青春不就是建築在傷害與激情上面嗎?趙薇一向不
認為青春是全然美好的,青春背後的危險、暗潮洶湧,才是真實的,也因為這些危險,失
去的青春才會更加令人懷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200.2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14862173.A.44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