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過愛戀的人,不論是交往了一段日子,或只是單戀,苦苦無法有勇氣表白的,只要你愛過人,被人愛過,你就會知道,愛情,是我們照映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最好的一面鏡子。
愛情的發生,最先的開始,往往來自渴求有人「來愛我」。而我們會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來愛我呢?有些人選擇的對象,是來自內心所投射的理想化形象。選擇一個具有理想化形象的對象,是期待拯救自己不佳的自我觀感,那些「我還不夠好」的自我貶抑,都能透過對方的存在,以及產生情感關係,而感覺到自我價值感提升,層級有所不同,來擺脫了原來的可憐蟲、不幸者的狀態。就像是原本是醜小鴨,因為愛情的降臨,成為高貴天鵝的想像。
有時,相反,我們透過選擇一個狀態很不佳的對象,來試圖隱藏自己不佳的自我觀感,掩飾自慚形穢的自卑感。因為自己的憐憫也好,同情也罷,愛上了一個人生挫敗、情緒沮喪的人,然後竭盡心力的想要以自我犧牲和奉獻,來挽救對方的人生。雖然表面上,這一份愛有高貴的情操,但底層的私欲,卻是由此關係,來證明自己生命的價值,以及達到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如果再更深入探索,就會發現自卑心的作用,可以讓一個人撇棄可以得到幸福、被善待的機會,那份深層的「不允許自己可以幸福」的念頭,只能讓自己選擇一個會拖累、會製造不少生活問題的對象。而這樣的一個對象,會依賴他,離不開他,也就較少可能嫌棄他、離開他。
所以,感情關係,透過你選擇的對象,是最能顯示出你的內在狀態,究竟健不健康的最好途徑。如果,過去的生命歲月及遭遇,讓你深埋了一些難堪的自我厭惡及排拒,那麼,你就有可能渴望從愛情關係中,來得到救贖和補償。而無論你選擇了什麼樣的對象,獲得救贖和補償,就成為你生命最重要的事,如果事與願違,就會給你致命的一傷。
有一位女性,生活非常單純。她的父親早逝,只有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可能過早失去父親,令她非常擔心也失去母親,因此生活幾乎和母親寸步不離,也以母親為重心,事事都要遵從母親的意見,以母親的需要為己任。
生活雖然單純,但自小開始,她就常聽母親說,他們的家世不好,出門在外很容易就遭受歧視,得不到尊重。母親也曾不止一次的告訴她,要小心和別人的交往,不要被人欺負了,還有,別高攀那些和他們家情況差異很大的人家,這是自取其辱。
這位女性將母親的訓誡,牢牢記在心裡。對於一些有權有勢的人,更是說不出為什麼的就感覺厭惡。她的世界裡,就這麼的成了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權高位重、得勢得利,而另一個世界,就是像他們一樣,孤苦無依,任由命運捉弄。
於是,當她遇見了一個向她訴苦,對她道盡自己的不幸命運的男子,說著如何受盡他人背棄,受盡環境欺壓,以致於家財散盡,窮破潦倒時,她不禁的對他湧起悲憫之心。
是的,她懂,她都懂;那種被命運捉弄,鬥不過勢利社會的辛酸和悲憤。她無法不幫助這個人,這個人身上有著她的命運影子的人,不忍他的不堪及坎坷,也好想給他一個得志的人生。
她無意識的一頭栽進,將自己的所有積蓄,全然的「奉獻」給這個男子,男子滿心的感動,讚許她是這世界最懂他的人,遇見她,是他不幸命運裡的最美禮物。他何德何能,能擁有一個這麼善良、不以勢利看人,如此善解人意的愛侶?
於是,她全然的將自己的一切都分享出去,為了讓他有一個穩定的居所,她付錢租屋,為了讓他不要感覺漂泊無根,她每天做飯做菜料理家務。為了讓他如願得志,她貸款借錢供他創業….
直到她身上的債務越積越多,銀行的催繳單逼得她喘不過氣來,再也無法以借貸度日了,她還是沒有看見他的愛侶振作起來,實現了他曾經承諾的安定安穩。就在她承受不起這超載的經濟壓力及生活負擔時,對方竟然以一句:「我們的愛消失了,現在見到你,只會讓我感覺到罪惡感,這讓我很不舒服,我們還是分手吧!」的訊息,從此音訊全無。
在男子離去的那一刻,留給她的不僅是無法結清的爛賬,還有難以癒合的心碎。她懷疑自己,何以看不清男子的真面目?也對自己充滿怨懟,如此犯傻,才把自己推向碎屍萬段的深谷。
她成了無法原諒自己,無法面對過去種種的人。她的人生就這麼搞砸了,不知道為什麼偏偏會是自己,走到這般混亂處境?原本的她,有個單純的生活,也總是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正直、要謹慎,不讓生活有機會出任何亂子。若非愛情,令人神魂顛倒、神智不清,又怎麼會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讓自己狼狽不堪?
她想大哭大吼,找出那個男子,質問他為什麼要害人?為什麼要佈下這一場局,讓她以為遇見真愛?為什麼讓她誤以為,終於要被珍惜,要被好好的疼愛時,卻發現踩了一大空?
然而,她也知道她找不到對方,她知道他的事太少,她甚至不知道過去他所說的,是不是都是真實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勇氣,真的找出他,再去面對一次難堪,再去證實一次自己的愚笨。
不知道用盡了多少力氣,花了多少的時間,她才稍微離開受傷、自責、怨恨、無助的處境一小步,開始回頭看了看自己。又不知道用了多少方式,她才在內心深處裡,看清楚了有一個黑暗的自己:自卑、嫉妒、憎恨、空虛、寂寞…長年被隱藏,被忽略。
這一個自己,長年被鎖在內心的地窖,就像是長髮公主一樣,孤單、寂寞,缺少陪伴和愛,始終在等一個王子出現,解救,好離開那暗不見天日,觸摸不到外面世界的封閉空間。如果沒有一個王子出現,她絲毫沒有勇氣,去試著探險、摸索、接觸這個世界。
而她以為,出現的必然是王子,而不知道,出現的未必是帶來愛和拯救的王子,而是一個讓你不再活在虛幻夢境的殘酷者、破壞者。
然而,即使在夢醒之後,深知自己錯愛了,錯覺了,若能深刻的遇見深藏在內心黑暗的自己,還是有機會透過自己的手,來救贖他,釋放他,不再一直空等著誰,來拯救他的淒涼和寂寞。
這就是每一段感情出現和消失,即使痛徹心扉,也仍有意義的所在。
在漸漸療癒的過程中,一點一滴明白,雖然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有美好結局,但只要能讓你的生命成長,臻於成熟,那所有經歷過的情感,無論是美好是痛苦,都會是你生命裡,真正懂愛的重要歷練和啟示。
#蘇絢慧《完美情人不存在》
從愛戀關係的內在陰影和心理投射中覺醒,破除愛情幻覺
3/19 網路書店預購開始,3/26真情上市
預購入口👉👉👉https://goo.gl/DQPgdd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小鴨」的推薦目錄: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小鴨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克襄老師的好文。我們要緊抓希望,不放手。這個相信與願意實踐永續的時代,已經成形了。
■看見與看不見的台灣
很久沒有在電影院看到國歌片頭了。九十分鐘的「看見台灣」,讓我想起它。隱隱感覺,「看」片彷彿是它的擴大版。因為更舒緩,提供了反思的空間,一點也不矯揉。
「看」片也已打破台灣記錄片的觀賞成績,震懾人心的效應仍在持續擴大。它跟黃色小鴨一樣,都是最近少數幾件美好的事情,為惶恐不安的社會帶來些許撫慰。但黃色小鴨是外來的文化創意,「看」片是自這個土地艱苦蘊育而出。
黃色小鴨是藝術家的靈感,從玩具小鴨的漂流感受到生命的堅忍不拔,找到了發想,進而帶給世界諸多地方歡樂。「看」片背後,卻是一個工專少年齊柏林,如何藉著夢想,突破社會主流價值。再如何典當家產,購買昂貴的鏡頭,只是想完成一座島嶼生態環境的拍攝。
「看」片出現後,從南到北,我接觸到不少企業界和政府機關的朋友,振奮地意欲包場,鼓勵員工和友人前去。原因並非支持積弱不振的國片,或者贊助記錄片。理由很單純,只因那是我們生活的土地,有人拍出了過去不曾見過的台灣。
晚近生態環境教育到處提倡,但泰半是枯燥乏味的理論。有此一部電影甚少旁白論述,似乎就是最好的題材。靠著畫面的流轉變換,不用任何語言,一座島嶼的美麗和哀愁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好多學校師長積極地帶學生觀賞,也只因那是日夜生活的台灣。
一部片子沒有人物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只有一幕一幕土地的毀壞和新生。從高空的俯瞰、貼近,我們便莫名地在好幾個片段裡流淚了。理由也無它,更因那是我們最熟悉的台灣。
是的,就是這個主題,台灣。這部生態電影匯集了大家的注意,撫慰了大家,也幽微地流露一個重要的意義。
當假油件爆發後,我們終於了然,食品界的老闆如何賺取富。有人為了重新打造祖厝,到處蒐集各地老樹。甚至不惜租借軍用直昇機,吊掛大樹進其園林,輝映其事業開疆闢土的成就。同時間,我們卻看到「看」片導演和工作人員如何冒著生命危險,駕著小型直昇機,從高空捕捉最美好的家園風貌。在經費拮据下,努力把最真實的台灣呈現給國人。
那是多麼不同的人對待土地的情操啊!面對家園,看到這樣的生命對照,一個人生命的理想、追求生活的價值都被徹底檢驗。什麼是良心,又什麼才是噁心,此時更是昭然若揭。
以前看軍教片電影,國旗在結尾出現時,也會覺得噁心,可是「看」片裡也展現了不同的情境。當一群原住民小朋友爬上玉山頂唱歌,最後一起揮出小國旗,製造高潮時,很多人又流淚了。
一部電影的最後以國旗結尾,不讓您覺得濫情,那也不只是電影的成功。裡面一定還有更大的啟示。我很了然,那是大家對這塊土地的愛護,已微妙轉移到對這面旗子的認同。這個認同不是運動競技場上的國家意識,或者是對抗某一外來力量的民族情緒。而是在關懷生態環境下,激發出來的家園情感。
這個認同,讓我看到未來台灣團結向上的可能,在食安幾乎瓦解我們對生活的信心時,我看到了未來有一個很大的公約數。不是黃色小鴨那種歡樂,而是「看見台灣」裡綻露的這種信念。多麼希望這一個最豐厚的公約數,能夠成為更龐大的,公民擁有的正面力量。
我們才無須憂心,看不見未來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