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東山區
✅推行產地證明標章,打造咖啡專屬品牌
✅175咖啡公路,形塑精品咖啡之鄉
✅東山柴燒烘焙龍眼乾,百年歷史品質冠全台
✅青農聯盟,堅持打造友善農業環境
✅市道南99線路平計畫,保障民眾用路安全
✅東山區台糖鐵道,改造自行車道串連計畫
✅營新東山日照中心已服務1727人次
自行車友善標章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山域政策學習筆記】#1
最近都在為了專文大量閱讀國外資料,有時候會得到一些啟發,隨筆記錄下來。
1. 落後的遊憩規劃
國家公園系統的始祖──美國,從一開始建立體制的時候就說:國家公園的任務是要兼顧生態保護和國民育樂,而且不能因為育樂而破壞環境,必須要有永續精神。臺灣的《國家公園法》承襲了同一套體制,但規劃上對於遊憩使用的想像,還停留在離道路近的地方,例如國家公園裡的遊客中心、露營區、旅館等等,並沒有延伸到登山健行活動上面。
換言之,目前的體制並非為了野外地區的活動設計,所以衍生了許多問題。
.
2. 體制跟不上環境改變
早年(戒嚴時期)深入野地的登山人口還沒這麼多,主因是各各都需要透過社團申請入山,故深山的遊憩機會有限。岳界前輩的物資皆自行打理,覺得能入山就夠好了,除了因山難而生的避難型山屋外,並不會積極向政府要求更好的服務或設施。然而隨著高嚮證制度廢除和山林解禁,登山活動參與者從社團轉向大眾,人次逐年上漲,這一方面逐漸有了呼聲,但長期受到忽視的體制面卻無法有所應對。
.
3. 國家公園的經營方式
美國的國家公園和我們不同,財源除了聯邦政府給的預算之外,還有自己經營事業的所得 (臺灣的國家公園幾乎是100%用納稅人的錢在運營),所以國民或觀光客對他們來說是客人,客人不來,園方的財政就會捉襟見肘。
正是因為如此,美國管理單位非常重視園區訪客的體驗,而且在先期規劃期間一定會吸納民間的意見;臺灣的話,國家公園和林務局的事業體制不甚成熟,且缺乏財務上的壓力(但中央砍預算的時候就會怨了),所以不會也無法把遊客當成收入來源。
少了這個動機,再加上不友善的國土規劃和環團壓力,主動改善服務與設施的機會始終有限,更別說是讓公民參與決策流程了。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成美國人會相當積極地發揮國家公園的育樂用途,過去確實破壞了不少自然資源,然而在荒野法出現和國際環保意識抬頭後,基本上是沒太多開發的機會了。
.
4.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老美的體制是長期發展與修正的結果,我們現在碰到的狀況,也就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排遺、垃圾、野生動物習性改變、人潮擁擠的社會科學、商業與非商業的分配問題等,他們當年一樣都不缺,現在也有些還在努力,所以臺灣其實正在走別人走過的路。往好的方面想,只要政府願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些問題都可以預防並解決。
.
5. 針對遊憩使用的國土規劃
最根本的解決方法,跟一些有識之士想的相同,就是要重新檢視國土規劃。國家公園和林務局的管理範圍內,除了生態保護跟林業等原有功能以外,勢必要酌情向國民育樂的另一端靠攏,邊走邊求平衡。
可能會有人質疑這會破壞環境,但按照現狀下去,秘境一個個淪陷、熱門路線的公共資源競爭問題和環境問題層出不窮,其實不管理才是破壞環境。
.
6. 未來展望
一旦好的框架建立完成 (甚至不只是山域,還有水域),舉個例子,我們一般民眾和國際觀光客就可以像是去加拿大、美國、紐西蘭、冰島等觀光大國一樣,從政府或民間組職的索引網站上找到提供不同服務的業者,各各有名有姓有電話有網站可供參考。
想去嘉明湖?想在林道上騎越野自行車?想去溯溪、溪降?我們不用在網路上摸索答案或打聽風評,擔心這個業者的服務品質如何了,因為所有業者皆和管理單位有契約關係,裡面明訂了業者對客戶和環境應盡的責任,甚至還能引進品質認證標章和評分系統,讓他們必須要認真看待自己的商譽,不然被吊銷執業證照就糗了。這是未來山域觀光的理想狀況。
.
7. 荒野依然是荒野
在意荒野和環境的人們也不必擔心,因為體制是兼容並蓄的設計。國土規劃改革並不是獨厚觀光,事實上只是挑選適合的路線/地點來修改規劃,例如已經名聲在外的玉山、雪山、嘉明湖、小溪營地、眠月線、奇萊南華、北大武等等。杳無人跡的荒野依然會保持原狀(包含連步道都沒有的那種),山域極大部分仍是保持不變,禁止人為開發和利用,只是會嚴格管控人次罷了。
-----
照片來自美國的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也是我未來想去的地方之一。希望我們的山域政策跟肺炎疫情一樣,都有撥雲見日的一日。
自行車友善標章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友善農業小旅行——南澳自然田的啓示】(2015年二月參訪)
上週前往南澳參訪自然田,此行受到雄獅旅遊/欣傳媒邀請,跟一群部落客與雄獅的朋友們一起從台北出發,當天來回。是的,南澳,當天來回。因為我說的南澳不是South Australia,而是Nan-Ao。一個出了台鐵火車站三分鐘走得到的地方,一個騎著自行車十分鐘可以上山下海的地方,一個可以在田間倘佯、又聞得到海風氣味的地方,一個有「後花園中的後花園」美譽之地——宜蘭是台北的後花園,而南澳又是宜蘭的後花園。
身為酒界人士,不難發現自然葡萄酒、有機葡萄種植農法,以及葡萄酒有機認證,近年來已經成為潮流。有機農法已經成為環境保護與永續經營的重要議題之一。這份崇尚自然的心意,以及背後隱含的哲學,其實是有機農產食品共通的,值得愛酒的人瞭解。這回,我走訪南澳自然田,聽了農場主人——阿江——的心路歷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不論是吃的農業,還是喝的農業,有機的自然精神,殊途同歸。
阿江哥是南澳自然田的主人,經營「換工客棧」。外地人可以到那兒,以勞力付出交換食宿,體驗有機農業與舒緩的生活步調。他充滿創意,透過各種有趣的方式推廣有機農業的觀念,甚至還發明了比有機認證標章更有效的、也更富有同理心的推廣方式——「直接找農夫種」,不但避免剝削,也完全消除了違反人性、鼓勵黑心牟利的因素。阿江哥說,這不但是真正慈悲的新制度,也是守護土地的策略。
這趟參訪,讓我更進一步認識有機農業,也讓我聯想到,歐盟如何推行有機葡萄酒,以及成功的原因。
【為什麼大多數的農民不喜歡有機?有機農產品又為什麼貴?】
阿江哥解釋道,有機農業其實並不是先進的發明,而是健康的回歸而已。然而,為什麼多數農民不願意回歸?因為消費者總是想要看起來又大又漂亮,看起來長得很好的農產品。然而,為了這樣的消費習慣,農民們陷入了惡性循環。
由於自然與健康意識抬頭,有機農業引起廣泛關注,然而利字當道,生產者多半不願意跟錢過不去。此外,慣行農法得到政府的用藥補助,也間接打擊有機農業,削弱了有機農產品的競爭力。因此,現在施行有機農業的面積少得可憐,只佔全台農地的0.62%。
【政府怎麼鼓勵有機農業呢?成效如何呢?】
懂得葡萄酒,就應該知道什麼是「慣行農法」。葡萄作為一種必需密切照顧的作物,歐洲的傳統葡萄園用藥很兇,他們稱為「傳統農法」,用藥少一點,稱為「合理對抗」;現在有些酒農全面停藥,也不再使用合成肥料,於是出現了「有機栽種」,甚至「自然動力」。歐洲葡萄酒若是獲得有機認證,背後代表的是層層把關的品質保證,算是一項難得的產品優勢。
然而,有機標章的制度在台灣卻顯得困難重重。首先,市場消費氣氛對有機農產品不利,對農民來說,申請標章也很花錢,有心做好的農民難以從中獲利,甚至難以生存。其次,有機農產的規範較鬆散,使得有心鑽漏的人有機可乘。原本有機農產品的售價就較高,鑽漏洞成為有機產品之後,賣的價格卻可以與真正的有機產品一樣,彷彿潑了有心走全有機的農民一身冷水。
【為什麼歐盟可以有效推行有機農產品的認證?】
在法國,葡萄酒產業有許多規範,有些甚至是身為台灣人無法想像的麻煩。但是為什麼法國的葡萄果農們,依然願意遵守?答案很簡單,因為農民們相信,政府不會害他們,法規不會害他們,照著做,對自己只有好處,不會有壞處。若是有人作弊,政府還有專職機構積極打擊仿冒品。
完整而嚴密的運作、審查、防偽體系,以及消費市場的氣氛較為健康,不會一味追求廉價,讓法國葡萄酒、乃至法國農產品,歐洲農產品,乃至歐盟體系之下的有機農產品,能夠贏得生產端農民的支持,贏得市場端消費者的信任。更重要的,歐盟的有機農產品,在健全的體制之下,還能做到量產。一旦進入量產,單位成本下降,有機農產品便能成為市場上平易近人的選項。而且,有機農產品的消費量提高,友善土地就不再是少數人的運動,而是隨著全民消費,進入良性循環。
【有機農業,讓大地母親重拾無限的孕育力,人也因此富足】
若是管理一座有機葡萄園,其實是閒不下來的,但若是一片其他作物的農地,卻很有機會讓農民更輕鬆,甚至到「無為而治」的境界。南澳自然田的阿江哥說,自然農場幾乎永遠不需要翻耕,也不需施肥,因為田裡的不同作物,甚至包括雜草,都能夠維繫自然的均衡,草根不僅能夠讓土鬆軟,也會釋放微量物質。只需要半分地,放在那兒,就能夠養活一個人,而且過著輕鬆閒散的農村生活。這是真正的回歸,回到農業最原始的樣貌,有機農業,原本就不是一種現代的發明,大地作為孕育人類的母親,有機農業只是還給大地原本就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土地自己會長東西出來。」阿江哥總結道:「這才是真正的富足啊!」
【比政府政策更有力的絕妙撇步:直接找農夫種】
阿江哥想到了一個推行有機農業的妙招,那就是鼓勵大家「直接找農夫種」。這個道理很簡單,偏偏現在還太少人知道。阿江哥說:「想要吃什麼,直接找農夫種,讓有良心的農民賺得到錢。消費者安心,農民生計也得到照顧。有機農地的面積也會增加。」
直接找農夫種,這樣可以讓已經實施有機栽種的農民,不用多花錢去取得有機認證,也不用擔心沒有銷路,也不用跟鑽漏洞的其他非真正有機農產品競爭。這樣能夠直接鼓勵農民更有信心實行有機農業,阿江哥很驕傲地說:「這才是真正慈悲的新制度。」
【有機農產品並沒有比較好吃,為什麼要選擇有機?】
其實我不是一個有機、無毒農業的信奉者,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是。尤其是「有機農產品沒有比較好吃,為什麼要選擇有機?」會這樣說,是因為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知道有機農業的真正意義。
上個月,我剛好擔任一場法國奇異果說明會的法語口譯。會中有人提問:「有機園區種出來的奇異果,與一般園區種出來的奇異果,味道有什麼不同?」原廠的總經理說:「並沒有不同,品質也沒有比較好。但因為長遠來說,有機農法對土地比較好,所以我們依然會朝向這個方向努力。」當一個法國人這樣坦率直言,我心裡只有佩服。或許可以這樣說,有機農業不是為了讓食物更好吃,但也不會讓食物變得難吃,而是讓食物更健康。有機農業的真正意義,是對環境與健康更友善,是為了更長遠的未來。
【相關網站】
南澳自然田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nanaozirantian/
阿江的自然農耕筆記:http://ajnaturefarming.blogspot.com/
自行車友善標章 在 #自行車友善標章|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View about #自行車友善標章on Facebook. Facebook gives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s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 <看更多>
自行車友善標章 在 電動自行車「假牌」猖獗網路賣整組「連標章也仿」@newsebc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東森新聞直播搬家了~大家快按讚新直播連結http://www.youtube.com/c/newsebc/live訂閱【東森新聞】現在就加入》https://pse.is/396256加入【東森 ... ... <看更多>
自行車友善標章 在 Re: [問卦] 8年台北市改變了什麼-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