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詭異韓國吃播再現艾莎門 #文末附上防範懶人包 ⚠「爸媽們注意!」 前幾年教壞囝仔大小的「艾莎門ElsaGate」又出現了😱! 從「藍鯨遊戲」、「艾莎門」、「momo挑戰」一直到最近超詭異的韓國吃播頻道「DONA도나」,網路上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堆嚴重影響孩子思維與價值觀的😈負面東西,讓身為父母的我...
「自私型父母」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Re: [求助] 電梯能不能按開延長? -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寶瓶文化- #被剝削的童年你有「自私的父母」嗎?以下 ... 的評價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自私的父母迟早会失去儿女对他们的尊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的評價
- 關於自私型父母 在 爸媽的自私觀念- 心情板 的評價
自私型父母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自私型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
Delta來敲門了.
.
如果第一線的縣市首長,還只懂得尖叫的話,那麼應該趕快下台比較好,讓有能者擔任地方指揮官的任務.
.
什麼叫「尖叫」呢?那就是專提一些與現實防疫無關的見解,甚至是違反防疫原則的,並造成民眾混淆,而提出這些沒有營養的廢話的目的,只是傳達了該首長本身的軟弱和恐懼.
.
事情一發生,採取的不是具體的行動與制定實際的策略,不是向民眾說清楚事實和情況,而是尖叫,像一個孩子一樣,不斷大喊我沒有錯,然後把責任推卸出去.
.
這是無能而且軟弱的市政首長,會有的表現.
.
製造民眾恐慌.
.
我以為侯友宜已經學到教訓,再當初萬華疫情爆發之時,他一連串的吶喊封城、方艙醫院、三級四級五級封鎖,結果造成的是,市民們跑到超商和量販店搶食物和衛生紙,造成大規模的群聚,並且理當不應發生的感染,由市長創造的傳播鏈,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
.
「不排除幼兒園群聚與機師相關!」、「中央基因定序要加快腳步」、「該升三級就升三級!」、「希望孩子疫苗能趕快施打!bnt已進來了,能早一天就早一天打!」、「幼兒園師打過莫德納仍染疫 侯友宜籲:快讓老師打第二劑」、「埃及爸一日陰轉陽? 網驚侯友宜『一句話』戰翻:太恐怖」.
.
新北市板橋面臨Delta入侵,侯友宜的反應卻是指揮起中央起來,我想無論是成功阻絕delta的屏東,還是平息晶圓代工廠的苗栗,或是創下大樓清空教科書的高雄,都不會這樣做,而仔細看他所說的內容,基本上對防疫沒有任何幫助,完全沒有,可以說是在「反防疫」,定序結果出來,和機師無關,侯友宜在尚未確定感染源之時,就將自己的懷疑當作一種根據,誤導民眾和媒體,這近乎於謠言;中央基因定序,有一定的流程和步驟,你再怎麼喊機器也不會突然加速,這是廢話;不斷要整體因為新北上升防禦管制,而自己本來就要做的,也可以做的,停班/停課/禁止內用,卻不去做,這叫務虛不務實;感染的對象是未滿12歲的幼兒,bnt開始施打也打不了,更何況,bnt疫苗還需要審查封緘作業,施打順序流程也還要規劃,根本緩不濟急,更重要的,是台北市的教訓,不要把疫苗當成是萬靈丹,可以治療當下已被染疫者的症狀.
.
這是傳遞錯誤知識.
.
Delta病毒的特徵,就是突破性感染,台大護士打了兩劑疫苗,仍然新北社區居住處染疫,這就跟打一劑還是兩劑,沒有關聯,更何況,幼教老師排序是第七類,上個月才打完第一劑,現在打第二劑來的及嗎?排的到嗎?新北市規劃做好了嗎?明天施打,可以解決今天製造的傳染鏈嗎?
.
這叫欠缺防疫常識.
.
疫情剛開始,新北市長不但散播近似謠言,滿口廢話,務虛,傳遞錯誤知識,甚至欠缺防疫常識,請問,下面的人如何有所適從?民眾心裡會不會越不安?本來的情況會不會更混亂?
.
唯一令人關注的點是埃及家長,不過,他隔離14天,篩檢了三次,pcr陰性,現在被檢驗出陽性,CT值38,這數值是偏高,代表病毒量低,8月4日入境,推算8月18日解隔離,孩子9月6日確診,他究竟是感染源,或是末端被感染者?如是感染源,那麼,人們對delta的認知可能得改觀了,境外封堵措施,也可能必須重新規劃.
.
病毒不會從新北的土裡長出來,同樣的,病毒也不會在新北停止傳播,新北不住人嗎?新北不會駐留病毒嗎?假設埃及爸是感染源,他是不是新北人?埃及會長出病毒嗎?機場會長出病毒嗎?因為病毒不會從土裡生出來,就代表機場不用管制了嗎?爆發地就不用進行防疫了嗎?
.
這應該是全宇宙最好笑的笑話,而且我確定,應該是從柯糞學習來的.
.
新北市長說要承擔,派一個台北市議員在那邊說笑話,這叫承擔嗎?
.
我彷彿看到一個顫抖的小藍孩,走上台上演說,表現自己有多麼英勇,站著,站著,手卻在發抖,然後開始胡說八道,指揮起校長和老師,命令他們該怎麼做,而不是真正的在為台下的人說些什麼,傳遞正確的訊息.
.
不如問問,新北有機場嗎?為何不是在桃園爆發,在高雄爆發,而是在新北市呢?
.
我以為疫情到了現在,從台北萬華爆發開始,人們終於已經明白,光靠境外封堵是不夠的,阻絕境外從病毒被抑制到現在,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光靠中央的境外封鎖,是不足以對抗疫情的,還要有地方本身創造讓病毒難以傳播的環境.
.
否則,再完美的封鎖,都會有漏洞,仍然有人要出國,有人要住檢疫旅館,有人要居家檢疫,人們會持續進來,重點在於,每個人,每個地方的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有沒有做好,個人來說,就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對地方政府而言,就是你有沒有落實管制,以及,確實的篩檢,匡列,疫調.
.
新北市的問題,從侯友宜的臉書就可以看出來,許多過往被市長壓抑的聲音,新北,連基本的防疫措施都沒做好,鬆懈了.
.
「既然板橋是熱區,建議市長把板橋的篩檢站未來的七天延長篩檢到晚上10點,不然篩檢站都只是篩檢到下午四點,有些人上班又不好意思請假去篩檢,下班想去篩檢,篩檢站都關了!而且現在上網去登記都滿了!!請問候市長,您要大家勇於出來篩,不要怕篩,問題都篩檢額度都滿了,所以希望您能再延長篩檢站時間跟篩檢名額,這禮拜是關鍵,要用力篩,努力篩,24小時篩,趕快把隱形感染源找出來……」
.
我不知道篩檢站只篩到下午四點,是在篩什麼東西,比圖書館關門的時間還早,為什麼侯友宜的支持者們,不斷鼓吹上班族打不到疫苗,而最基本的篩檢,卻對上班族如此不友善.
.
篩檢站還得上網登記,然後都爆滿,這意味著什麼?有大量民眾有篩檢需求,而全國的PCR量能,已經不同於萬華爆發的那時候,PCR十分快速而且有效率,新北/台北確診數佔全台80%以上,每天都和台北市輪流佔據榜首,每天都有人確診,不設置更多篩檢站,是在做什麼?這顯然是策略問題,而幼兒園群聚爆發之初,即有議員要求加開篩檢站,現在才派機動篩檢隊進入社區,坦白說,晚了.
.
這件Delta群聚案件,其實可以更早發現,何解?有政論節目的來賓表示,上月中,其實附近診所已經開始接收到大量幼兒發燒的情況,不過沒有馬上通報,或者判斷為武漢肺炎,而原因之一,就是一旦發現確診,診所必須立即長時間歇業,這些過於重的變相懲罰,反而使得基層醫師不敢通報.
.
而有一個案例,更是顯而易見,市政府多麼不重視「篩檢」這回事,有醫師發現家長和幼兒可能被感染,立即請他們去做篩檢,結果呢?病人到了篩檢站,被說「人滿了,要電腦預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篩不到,就回家了,然後是現在的delta爆發.
.
新北市薄弱的篩檢機制,沒有接住他們.
.
當然,身為台北市民,我想,我可能沒有資格指責新北-因為我們的市長,柯文哲,更誇張,他幾天前說要取消免費pcr,因為一個人要花新台幣3000,他要算一下成本,考慮值不值得,並稱,疫情已經消滅了.
.
然後delta來了,並且從新北竄入台北各區,臺大醫院,神父希望這摳門的市長能再想一下,究竟值不值得.
.
回到正題,新北市的問題,除了篩檢以外,還有就是警察取締,新北市長明明是警界出身,警察管理的方式卻越來越鬆散,不知是何故.
.
「現在路上很多邊走邊抽煙的人警察也不取締了,熱炒店都沒有梅花座隔板也超級低有隔跟沒隔一樣,防疫已經鬆懈了.」
.
其他還有許多新北市民,反映河堤邊很多人都沒戴口罩,現在還在二級警戒,顯然,在疫情爆發之前,新北市長侯友宜連二級警戒應該做的,都沒有做好,喊中央要三級,有什麼屁用?
.
新北市長該喊得,或許不是「加強二級警戒」,而是「請把原本的二級做好」.
.
另外,立法委員王婉諭也提出一個重點,「該幼兒園的空間,晚上居然變成安親班,且安親班根本沒有依照《幼兒園兼辦國民小學兒童課後照顧服務辦法》確實立案!」
.
如果幼兒園的空間沒有規劃好,人數沒有限定,安親班不依法立案,地方政府也無法掌握安親班收多少學生、空間符不符合規定,此次的幼兒園群聚,恐怕就是在這種情境下發生的吧.
.
幼兒無法打疫苗,彼此活動親近,聚集在一起,無法像國高中生那樣分教室,妥善管理,有戶外廣大的校區,那麼,一群擠在一起的小孩們,可能長時間不論上下課都在呼吸相同的空氣,近距離的接觸,然後傳回給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說白了,其實某種程度跟萬華茶室相似,萬華茶室,就是沒在管理,然後不屬於八大列管,用小吃店招牌,新北市的安親班,又有多少不是用安親班的名義立案?
.
此次疫情發生的地點,在板橋,蔓延到台北市中山、中正區,坦白說,萬華區才是重中之重,萬華/板橋僅一橋之隔,當初就是從萬華燒到板橋,現在則有可能從板橋燒到萬華,萬華不少人都在板橋工作,特別是新埔-江子翠這一帶,有許多辦公大樓,還請新北市政府,多向企業/金融機構宣導,讓員工暫時在家辦公,減少跨區移動,台北市政府,則必須注意萬華區的疫情,可以的話,仿照環南市場,開設篩檢站,主動篩檢,不要以為,只要新北篩就好,台北就沒事.
.
別忘了,這次面對的是delta病毒,傳染力比英國變種病毒高出60%,1人可以傳染6~7人,病毒量是原始株1000倍以上,重症和住院率也增加2.5倍.
.
若說新北市政府的防疫,欠缺什麼,我想,是欠監督.
.
在疫情爆發當時,電視媒體還在報導侯友宜的好感度有多高,而不是疫情處理得如何,完完全全的忽略,新北市民的痛苦.
.
這種盲目的造神方式,掩蓋了市民真實的聲音,就如同中國在武漢肺炎蔓延時,那樣的情景,媒體歌功頌德,李文亮說不出真話,錯誤的,當成正確的來做,失敗的,當成成功的標的,於是「確診數越高,民調越高」,鼓勵人們往相反的方向行走,鼓勵市長堅持自己鬆散的防疫標準.
.
犧牲的,是新北市民,以及全台灣人的安全.
.
而市府經營的良好媒體關係,公關形象,恰巧是防疫的絆腳石,你找不出問題在哪裏,人們為了維護這一個偶像泡沫,開始各種奇形怪異的言論,包括,「幼兒園群聚!爸媽剛好是疫苗孤兒 網嚇歪:完蛋了」,這種近乎可恥而且反智的言論.
.
一開始炒19歲疫苗孤兒就算了,然後開放18-22歲,又罵「憑什麼插隊?」、「39歲不是人嗎?」,現在,變成「爸媽剛好都是25至35歲這個年齡層」,這些,都是ptt柯糞無知的謊言,來至於對岸的操弄民粹.
.
在新加坡,12歲以上學生先打疫苗,打完後,才輪到39歲以下,照年齡,根本就沒有什麼插隊和疫苗孤兒的問題.
.
只有中華民國的一群巨嬰才會有.
.
簡單的道理,你要讓幼兒老師優先,照順序年輕父母就會被排擠到,而神父早說了,家庭傳播才是本來應該注意的點,當初這群人說12歲小孩打疫苗是插隊,這又是怎麼回事?
.
請停止用疫苗,搞「相對剝奪感」,或者,像雙北市長一樣,用疫苗來掩飾自己的防疫無能.
.
疫苗是不會治療當下的疫情的,只有貫徹NPI,減少人員流動,勤洗手,戴口罩,篩檢,匡列,疫調,才能阻止病毒傳播.
.
常說這些中華巨嬰的心態,十分奇怪,疫情和緩,要求比照瑞典,解除一切管制,與病毒共存,疫情來時,地方政府失陷,卻要跳針百分之百的封鎖管制,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不是全放,就是要全縮,這些都是不正常的,只看到,別人成功時就想要破壞,自己失敗時又想要卸責,這種極度自私的心態,請這些隱藏的破壞者,閉嘴,你們少說一句胡話,就能減少病毒傳播,你們克制自己的私心,就會有多一人存活.
.
中秋將至,毫不意外又會有一堆中秋活動,以及一堆人跑到戶外烤肉,和新北一樣,沒有隔板和梅花座,這就是一個大型的群聚燒肉活動,各種自發的路邊攤,同一時間開張,同一時間聚集,然後多會是4人以上.
.
請雙北市長,嚴格限制中秋活動,禁止烤肉行為,Delta才剛入侵,台灣還有救.
.
而守護生命的鑰匙,掌握在你我的手中,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關上阻絕的門】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自私型父母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詭異韓國吃播再現艾莎門
#文末附上防範懶人包
⚠「爸媽們注意!」
前幾年教壞囝仔大小的「艾莎門ElsaGate」又出現了😱!
從「藍鯨遊戲」、「艾莎門」、「momo挑戰」一直到最近超詭異的韓國吃播頻道「DONA도나」,網路上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堆嚴重影響孩子思維與價值觀的😈負面東西,讓身為父母的我們非常擔心~
🆖「為什麼會有這種東西!?」
🆖「為什麼要拍這種影片!?」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很無奈~但這恐怕是背後龐大的集團,為了自私的利益而有的操作手法😭...
不過別擔心,小小民眾如我們還是有💪抵制方法的!
👉多跟孩子互動聊天,少用3C陪伴孩子!
👉慎選影片頻道,陪著孩子一起觀賞討論!
任憑“👾拍咪訝”再猖獗,只要我們做好防範👊,好好陪伴、守護我們的孩子,自然可以和壞東西絕緣,不用怕😤!
🎙「EP33-暗黑艾莎門再現入侵吃播界!?亂吃一通教壞囝仔大小的詭異韓國吃播!背後龐大的集團黑幕令爸媽堪憂...」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nnDKG8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v57MN1
✅KKBOX Podcast:https://reurl.cc/L0AEGa
✅SoundOn:https://sndn.link/00ff77/uiWSyx
✅Spotify:https://reurl.cc/e9DrY7
✅Listen Notes:https://reurl.cc/MZ8eEm
🖥YouTube頻道影音版:https://youtu.be/C-eP45FZpHU
#護身符懶人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影音版:https://youtu.be/HN3otu6jRCM
📝文字版:https://lingmami.com/blog/post/momochallenge
😉加碼放送「不用3C開車怎麼哄小孩」: https://youtu.be/XCfo_I6sp-8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自私型父母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男生都愛追蹤這款IGhttps://youtu.be/UG69lE2kkNo
不走心暗黑真心話https://youtu.be/JMrvK0_se8Q
子龍父愛爆棚https://youtu.be/J7Zj8nlNT8o
◆一杯飲料的價錢就能解鎖【2分之一強】頻道會員
→https://bit.ly/3cLDzZw
主題:異國戀不敗攻略!各國人戀愛優缺點大公開!
藝人來賓:倪雅倫、黃喬歆
各國代表:杜力、賀少俠、吳子龍、金炳秀、小百合、麻努
和外國人戀愛超浪漫?老外說跟他們交往有好有壞,戀愛的優缺點居然是這個?!吳子龍說義大利人的戀愛優點是很會做飯,但缺點是太愛對異性甜言蜜語?!韓國金炳秀會把女友寵成小公主,可是太愛國、狂誇韓國好處讓對方受不了?!杜力說美國父母不會干涉小孩戀情很自由,但美國人花錢大手大腳交往起來很母湯?!小百合說日本女生從不緊盯男友,但約會還要提前預約讓男人很崩潰?!麻努自豪瑞士人超有錢、樂意包養另一半,但瑞士女生常要求各種禮物?!賀少俠說和德國人談戀愛就是理性可靠,但因為個性太實際導致吵架吵不完?!到底異國戀還有哪些優缺點,讓人哭笑不得?!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8點《2分之一強》!
#異國戀 #優缺點 #價值觀 #浪漫 #異性 #大男人 #自私 #有錢 #要求 #實際 #吵架 #溝通 #生活環境 #情侶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https://pse.is/GE7WW
自私型父母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goo.gl/2h49in
00:00 女友愛在車上留垃圾,髒亂程度惹怒型男?!
05:21 女友未經同意私自翻日記,型男私密歷史全曝光?!
13:24 美國人太自我,誤會別人好意另有目的?!
33:30 美國人常以自我為中心,強迫大家都要懂英文?!
43:27 借女友包包裝酒意外灑出,女友事後得知超抓狂?!
49:49 朋友在墨西哥酒吧人間蒸發,報警處理卻大搞烏龍?!
53:58 美國老公愛順便麻煩人,相反地麻煩他就要另外收費?!
01:03:44 台灣女生家庭觀太傳統,賺錢養家都是男人的責任?!
01:08:29 韓國撞到人不道歉,當場被美國人訓話?!
01:20:23 台灣人只挺冠軍球隊,只要變弱就馬上變心?!
01:35:44 美國婚禮蛋糕很重要,象徵意義很重大?!
01:44:44 靠電話維持感情太單調,型男努力找出共同話題?!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bit.ly/2Jg6lG5
★最新【媽媽好神】►►https://goo.gl/Y5uEb9
★最新【醫師好辣】►►https://goo.gl/uiT6jj
★最新【太太狠犀利】►►https://goo.gl/DzRXXq
★特別推薦【請你跟我這樣過】►►https://goo.gl/shPoiw
★訂閱【醫師好辣】Youtube►► https://bit.ly/2L6f2jz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自私型父母 在 寶瓶文化- #被剝削的童年你有「自私的父母」嗎?以下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被剝削的童年你有「自私的父母」嗎?以下為四種「自私父母」的類型: ⚡黏人型這類父母通常體貼入微,試著想預知並滿足所有需求,同時對於「自己的 ... ... <看更多>
自私型父母 在 自私的父母迟早会失去儿女对他们的尊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Comments2 · 女人永远征服不了男人,男人永远征服不了世界! · 李玟,您走得好! · 极度 自私 内心空虚的 父母 ,会控制子女一生! · 7分鐘了解自戀 型父母 重男輕女 ... ... <看更多>
自私型父母 在 Re: [求助] 電梯能不能按開延長? -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同為人夫人父, 也有類似的情況, 提供你我們家的解決方式
※ 引述《reterk (reterk)》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夫人不喜歡我們一起下樓時電梯按開延長等人,
: 因為她說這樣很不道德,
你電梯開延長, 產生的道德問題讓你太太困擾
: 偏偏孩子出門時總是拖拖拉拉,
孩子出門拖拖拉拉, 讓你困擾
: 我走在前面先按電梯,孩子出大門後,夫人在後面善後並關門,
解決方案1 (我們家)
基於誰困擾的問題誰解決的大原則, 你們直接交換工作
你太太走在前面他先按電梯,
你在後面盯小孩加速作業, 不要拖拖拉拉
(可以搭配適當的獎懲, 如給糖或減少電動時數)
--
解決方案二
你就配合你太太, 不要按延長
大家一起面對你的困擾(小孩拖拖拉拉) 造成的後果
: 我按了電梯開延長,等到夫人進電梯後就被她一陣痛罵,
不論你採用以上方案一或二, 你都不用再面對你夫人因為這件事痛罵你了
: 這樣的事情多年來持續發生中。
: 之前嘗試過幾個解決方法,
: 例如,我先下樓,然後讓孩子等夫人搭下一次的電梯下樓,這
: 樣電梯至少跑兩趟,我覺得不環保。
這個方案其實不錯
衡量一下吧,
多一趟電梯對環保的影響比較大, 還是你夫人的道德糾結影響大?
走這個方案你就要學會取捨
: 或者,我們先不按電梯,等大家到齊時再按,這樣又得多等電梯從地下室拉上來的時間。
: (時間都快來不及了)
時間來不及的主因其實是小孩拖拖拉拉
多等電梯的時間很難超過 5 分鐘 (除非別層樓的住戶很沒公德的按延長)
但訓練好小孩不要拖拖拉拉, 你們可以提早 10 分鐘出門, 而且對小孩未來人生也有好處
: 請教該如何處理這種生活小細節的爭執?
: (一旦爭執就彼此生氣個大半天…)
我的方法是, 消除會讓家裡爭執發生的情境
我和我太太結婚十幾年, 爭吵次數大約 3~4 次 (其中 2 次是在疫情在家壓力特大時)
供參考
---
我按延長的時間,絕非尖峰時段,
此外本棟有兩個電梯,另一個靜止中。
小孩怎麼喊都沒用,要看大人按電梯走人了,小孩才走得了!
※ 編輯: reterk (1.34.179.167 臺灣), 08/24/2023 11:14:09
小孩怎麼喊都沒用, 這點我有很深的體會
是真的怎麼喊都沒用
所以我的作法是: 不要 [只用喊的]
我會走到小孩身邉, 真的很趕的時候我會直接幫他拿書包, 穿鞋子
然後告訴他:
把拔幫你拿書包, 所以你放假的 switch 時間要扣 5 分鐘, 穿鞋子再扣 5 分鐘
所以會少 10 分鐘了
通常小孩就會馬上搶過書包鞋子, 自己加速做完了
當然每個小孩個性不同, 家庭環境不同, 要用的招術也不會相同
但這是你身為父親在教養上的功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1.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92848615.A.417.html
※ 編輯: seaping (140.112.71.154 臺灣), 08/24/2023 11:53:15
其實我小孩很少因為我這招而被我限制到
我們親子關係蠻親密的
父子過招, 某個程度來說這個皮小孩也蠻厲害的
我和我小孩感情還蠻好的, 在家裡時很粘我, 和我聊在學校裡發生的事
更常常要我陪他一起玩
所以我想他應該是沒有討厭我 XD 我也應該沒有成為自己討厭的樣子
事實上, 因為小孩子有一點 ADHD 的狀況
所以我們也曾經請教過專門的心理師和作過小朋友的心理諮商
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 我上面小孩拖拉的處理方式, 並不是用責備或是喊的
而是很具體 (例如扣 5 分鐘這個明確數字)
這個方式也不是處罰 (從頭到尾我都沒用處罰這樣的字眼)
而是交換條件 (時間拖太晚,把拔幫你做事情的代價)
讓他知道他拖拉要面對的自然後果 (扣時數讓把拔幫穿鞋拿書包)
同時也會給他修正的機會 (他把事情搶回來加速做完就不用扣時數了)
或許不像你說的北歐什麼的方式
但我想關於在 2023 教養小孩, 我應該還是能有符合這個時代的自信吧 XD
供你參考囉
我確實是沒有說明 「孩子為什麼不能拖拖拉拉」的理由
因為從頭到尾我都沒有和他說過 [不能] 拖拖拉拉啊 XD
其實你的方式仍然蠻傳統的, 是由上往下去引導他不能拖拉的理由
但我出門時說他不能拖拉, 而是用對等的方式和他做交易
我有他完成出門準備工作的時間上的需求,
他如果沒辧法在滿足時間需求完成, 我就只能幫他完成
而他需要付出時間做為代價, 用時間換時間
今天他愛玩 switch 時是玩 switch 時間
明天他不愛 switch ,就是其他可做為代價的時間囉
邏輯是清楚的, 也不會有失效的問題
另一方面, 在出門後遊玩時只要一句:
[你看, 我們出門的時間早, 所以可以多玩到這些]
他就能理解儘速出門的好處, 學會不拖拉, 所以我其實也不太需要刻意讓他理解
反之, 他完全不會不能不拖拉
他如果那天很想拖拉, 只要他付出代價後, 他完全可以儘情享受慢慢來的悠閒
( 除非是重要事情特殊情況, 這我就得讓他理解理由 )
雖然世間事無法完全是 [等價交換]
但我相信讓他先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會是好的
沒有哦, 你完全誤會了, 完全沒有懲罰, 只有條件交換而已
我的教養比較少用傳統的懲罰方式, 大部分都還是用 [交易] 的概念
其實有很多教養方式, 在一直執著要和傳統對抗的書生看起來會有既視感
因此也不怪你會誤判
我是 70 年代出生的, 經歷過 80 90 到現在 2023
我可以很有信心的明確告訴你, 在 1980 年代極少存在我這種以 [交易] 精神的方式
可能你的執著矇蔽了你的眼睛, 才讓你誤以為看到了 1980 吧
我們的方式, 基本上還是在小孩出生的年代
向當代的專業請益加上自己的經驗和學習現代思維融會貫通而成
是 100% 屬於現代的教養哦
現在的專業真的比以前成熟,或許你書沒有讀透讀通才會誤判產生錯覺,要再加油哦
我們的方式其實和過去威權時代的方式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核心精神截然不同,傳達給孩子讓他感受到的也不同
所以我們的孩子其實不存在你說的問題,仍然和我們很親
因為我們就不走傳統威權方式嘛~
我會讓他自己提議那要多久啊, 如果是時間太短 (例如數20下)
我就會說這樣不公平, 然後進入討價還價模式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