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己事務 》公視法再不修,董事只能找「神主牌」❓
▍完整節目|https://youtu.be/thKFC9ariyY
▍Podcast|https://link.chtbl.com/ptstalk-2021-09-22
文化部拋出要修 #公視法,除了鬆綁法定預算外,#下修董事門檻 與 #指定董事長 都成為爭議焦點,有學者批評,這將毀壞公視獨立性,但公視董事難產問題,卻也亟待解決。
❓ 四個數字看懂,為何公視「家裡沒大人」?👉https://bit.ly/3EIiOwd
延任近兩年的現任董事、卓新獎基金會執行長 #邱家宜 來到有話,坦言現行董事選任體制早已「走不下去」,也向政府疾呼,應該放下政治企圖,嚴肅面對公視發展。曾經擔任審查委員的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 #莊伯仲 也認為,董事門檻必須修改,但應檢討文化部的政策溝通和法案措辭引發爭議。
.
.
.
👤莊伯仲:
我擔任過第五屆公視董監事的審查委員,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必須說,當時是一個很不愉快的回憶。我可以這樣為這段回憶下個註解:我擋你,你卡我,冤冤相報。
▍超高門檻,也選不出更好的董事
目前公視董事產生的機制很理想化,只要在野黨掌握關鍵少數,就可以卡死,換人執政的時候,又換成另一方來卡。因此,基本上,我支持文化部的草案下修門檻。
只是我很納悶,二十年前支持《公視法》的學者和民代,今天在哪裡?事實上,行政院長 #蘇貞昌、駐日代表 #謝長廷,都是當時在立法院支持法案的立委。然而我認為,當時的立法設計是不食人間煙火。
有一票人反對降低門檻,認為過去幾年,即便辛苦一番,也還是選出董事,表示只是提名人選不夠好,才無法通過 #四分之三門檻。然而,因為人選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刷掉,政府最後常只能提出一些「神主牌」,好讓人不敢刪。
例如五月天的 #阿信、#施振榮 董事長,還有 #童子賢 等人──他們當然都是社會賢達,可是他們懂公共電視嗎?而且公視董事是無給職,在有本業的情況下,他們除了開會共襄盛舉,能夠真正參與多少?
因此,如果門檻再不修改,接下來恐怕只能請出證嚴上人、星雲大師或是林義雄這種等級的人了──即便他們被選上,能不能對公視發展有所幫助,也要打個問號。文化部有勇氣來面對問題、予以解套,值得肯定,因為公視不能再空轉下去。
▍「指定董事長」風波,缺乏政策溝通
但是我也要譴責文化部,草案過程太過粗糙,幕僚工作不足。
文化部草案用「#指定」董事長,引起很多反感。但事實上他也要經過三分之二的審查,根本和提名董事是同一回事,沒有那麼可怕。因此,法案條文應該寫成「提名董事時,一併提名董事長」,大家心裡就舒服很多。畢竟在民主時代,「指定」聽起來總有威權意味。
文化部的修法草案,也是公布在網站上、新聞報導後,我們才知道的。文化部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有沒有廣徵民意?文化部長是否投書媒體、下廣告或接受聯訪,來說明目前的困難?條文有沒有找產、官、學界舉辦座談,或是從焦點團體凝聚意見?好像都沒有,突然就蹦出來了。
此外,我認為另一亂源是審查委員的組成方式。我不是針對審查委員本人,但委員會以 #政黨比例 組成,誰在立法院席次多,就可以推派更多代表,這就注定無法與政治干預脫鉤,董事審查將永無寧日。如果日後維持這種組成方式,我對後續發展不樂觀。或許可以思考由政黨比例佔其中一半,另一半由民間團體組成,會比較多元。
---我是分隔線---
👤邱家宜:
▍指明董事長,也是公眾監督?
在這次《公視法》修法的藍圖中,攻擊的矛頭看起來都指向「董事長產生機制」的部分。但是在我看來,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董事長的產生,雖然過去是董事互選,但坦白講,大家在拿到董事名單的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董事長人選放在哪裡。也因此,過去在互相政治杯葛的時候,只要看到像是董事長的候選人,就會馬上被砍掉。
董事名單應該是一個整體治理的團隊,包含各種不同角色的人,但在這樣的結果之下,總是無法作為一個團隊被呈現。這是過去經常發生的事。
因此,未來如果董事長人選「提前曝光」,大家提前聚焦,讓候選人在審議階段,就以董事長被提名人的身分接受檢視,這反而有利於領導者的問責,其實並沒有不好。因為社會大眾較難理解,所以很容易被導向說這是「#政治干預」,畢竟董事長是最明顯的指標。但這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急切的,仍是董事審查門檻的下降,以及預算的鬆綁。要不然,公視其實已經走不下去了。
▍下修門檻,仍是嚴格審查
公視已經沒辦法在這個體制中走下去了。因為在台灣當下的政治品質和文化之下,這是一個行不通的體制,已經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我們將會被這個制度玩死。
公視每一次董事換屆的時候,都要卡一段時間──我們這屆還不是最久的,第四屆換第五屆董事的時候,甚至卡了將近三年。往事不堪回首,簡直是公視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變成「次黑暗」的一頁?
事實上,將審查委員「四分之三」門檻調降為「#三分之二」,也還是很難通過的。以現況來講,綠營推薦有八席審查委員,要達到三分之二,至少還要再兩票。這也並不是很容易的。
三分之二同樣是高門檻──這是政治現實。我們不能夠假裝政治現實不存在,但我們同樣也該從良善、向上提升的角度,去思考能夠帶公視走上國際舞台、讓大家服氣的人選。台灣難道沒有這樣的人?我不相信。只是執政者要沒有私心,不要把公視董事提名當作「分封諸侯」,而在野黨則要能以大局為重。
▍政黨不青睞,永遠長不大?
政府也不該讓公視永遠長不大,然後放在一邊不理。公視產出優質內容,培養演員、導演、技術人才、新聞記者,記錄台灣的自然、人文,也肩負少數族群語言文化保存,維護兒少、聽障者的權益,近年又為東南亞移民製作母語新聞……。
但公視預算卻因種種政治因素,和早年規畫的 60 億樓地板相差很遠,為什麼?因為公視要「獨立於政治之外」。
「公共電視」是一個好東西。就像便宜又好的公立教育體系、全民享有的健保,這些都是台灣的好東西,而且不是市場能夠給你的,好的媒體內容也一樣。不是商業的東西不好,但是它要將本求利、它有各種的誘惑和考量,必須要有一個基於公共價值的體系去平衡它。這不是反對自由市場,而是不能只有自由市場。
這在全世界社會發展都很清楚,不只是學理,也是常識。我也要鄭重呼籲政界和社會大眾,嚴肅看待公視的發展。不應該成為了多數黨,就總想著要「整碗捧去」,更不應該為了對付政敵,就要把什麼好東西全部砸爛。
大家還記得 #宇昌案 嗎?,因為選舉的相互陷害,讓台灣的生技產業延宕了好多年,許多人都視為慘痛經驗。難道我們要再讓一個台灣的好東西,成為政治鬥爭延伸的犧牲品嗎?那會是非常讓人痛心疾首的。
整理|汪彥成
設計|蔡欣佩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臉書前陣子修訂廣告政策,只要臉書上的內容如果經過第三方事實查核後,一旦發現有問題,就會下架刪除,BUT!唯獨『政!治!廣!告!』有豁免權。 這難道是代表政治人物可以公開說謊,合法造謠了嗎? 這個允許政客說謊的豁免令,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其實跟我們川貴人有關,因為川貴人之前在臉書刊登一個,攻擊前美...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B4L2市場經濟—政府干預X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小政府自由市場不干預?... - 信通iknow.hkej.com - فيسبوك 的評價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自稱名校家長要求林鄭取消MIRROR六子演唱會 】
_
近日北京出手整頓「追星文化」(又稱「飯圈文化」),內地娛圈一片風聲風聲鶴唳,及至八月底(26/8),《文匯報》刊登一篇標題為〈陳欣健贊成必須整治不良追星文化 港星反對盲目花錢捧偶像〉的報道和〈「飯圈」亂象叢生 不治成禍〉的特稿,前者受訪藝人包括:陳家樂、張振朗、吳浩康、敖嘉年、馬國明、蔡思貝、戴祖儀、關楚耀,文中更引述陳欣健的見解,他直言指要整治「不良追星文化」。(https://bit.ly/3lQe92y)
_
至於後者則借分析大陸飯圈文化的弊端,將討論拉回香港,更點名指「鏡粉」破費撐偶像,雖然行文用字未見嚴厲,但已引起不少行內人士和支持者擔心,雷厲風行的「清朗行動」會逐漸南下來港,衝擊當今人氣最強的MIRROR,甚至拖垮剛剛復甦不欠的香港影視娛樂事業。
_
事隔一個月,又有幕後勢力「發功」。事緣主辦單位「網上行」於迎月夜(20/9)宣布,MIRROR六子:姜濤、陳卓賢、柳應廷、呂爵安、盧瀚霆及江𤒹生(Anson Kong)將於今年12月7日在灣仔會展舉行《網上行 MOOV LIVE Music On The Road 音樂會》,由於觀眾需要購買指定上網計劃才獲門票,故隨即掀起炒飛情況,兩張門票叫價由數千元開始,最貴更高見2.3萬元,相當誇張。
_
自由市場,黃牛禁之不絕,若然有人向政府提議監管炒賣行為,尚且能夠理解,不過中秋節正日(21/9)網上流傳一張截圖,一名沒有公開實名、自稱「名校家長團隊的主席」者,於9月20日向特首林鄭月娥致函,要求她出手干預及作出監管,所指涉的範圍不僅買賣黃牛飛,更多是針對追星現象。首先信中要求特首取消上文提及的MIRROR六子演唱會,「希望行政長官能夠像之前對付阮民安及何韻詩演唱會的手法一樣,取消這一次12月7號的演唱會,勒令會議展覽中心拒絕提供場地予主辦單位」,另一方面又指要大力整頓追星文化,要求教育署主動審查教師和學生的Instagram,對有「不良行為」(即鼓勵追星)的老師作出嚴重警告。 (詳見:https://bit.ly/3Ay9bO7)
_
縱觀全文,盡是苛責語氣,信中更屢次提到MIRROR荼毒年輕人,直指「MIRROR不理中央勸告」,又表明羅列過去一年他們引致年輕人有不良影響的案例。值得留意,幾經查證,仍未能找到書函出處,無法辨識真偽,而信中不少句子有錯漏,亦沒有提及其他藝人名字,包括中秋夜有份在內地中秋晚會《灣區升明月》演出的《聲夢傳奇》冠軍炎明熹,以及人稱「國民初戀」的姚焯菲(Chantel);此外人名也寫錯,「主席」提及「李慧瓊主席」時,將「琼」字寫作「瓊」,但此人坦言,對於那些投訴,李慧琼已得悉並接納。到底今次事件要有人純粹一時「大腦跳掣」,抑或是執行意旨,無風起浪,誓要牽扯到政治層面?一切有待考證。
_
MIRROR系列報道 ──
姜濤你要保重呀:https://bit.ly/3tXcyfe
MIRROR帶動ViuTV收入升近倍:https://bit.ly/3lCGEmb
絕無冷場的MIRROR成人禮:https://bit.ly/2RwAneF
_
緊貼「游大東影視筆記」最新資訊:
▇ facebook專頁: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 instagram: instagram.com/yautaitung
▇ MeWe專頁: mewe.com/p/yautaitung
▇ Telegram:https://t.me/yautaitung
▇ Medium:https://yautaitung.medium.com
_
(22092021)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MIRROR #網上行 #moovlive #viutv #姜濤 #陳卓賢 #邱士縉 #呂爵安 #ansonlo #盧瀚霆 #江𤒹生 #李駿傑 #柳應廷 #王智德 #楊樂文 #陳瑞輝 #邱傲然 #ANSONKONG 網上行 netvigator MOOV MIRROR 做乜膠睇電視 李鴻彥專頁 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William on the way Pazu 薯伯伯 潘小濤 9588hk 私家音樂 快樂的 Anson Lohonting Fansclub 盧瀚霆國際後援會 Edan Jazz 爵屎應援團 陳卓賢 Ian Chan Fans Club ansonkeverything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停滯型通膨即將來臨嗎?】
我認為我們即將在一兩年內經歷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停滯型通膨(stagflation)。我認為投資的方向也會因此微調。
1. 濫發通貨的後果比我們想像中嚴重
我在《後疫情時代中國面對的經濟環境》一文中預測的通貨膨脹現象,已經從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逐漸拓展到美國一般消費市場。
從媒體報導或社群網站上的照片記錄看來,普遍性的消費商品價格上漲已然發生。(見圖)
如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F. A. Hayek曾以蜂蜜形容貨幣的流動,在注入貨幣的過程,會造成某部分價格上漲,然後才慢慢拓展出去。而以當今Fed的貨幣干預手段,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國債利率的下跌與股票、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的價格上漲為常見的起點。而最後,亦如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M. Friedman所言:「通貨膨脹始終是貨幣現象」。
我相信讀者也在許多財經媒體上看到有關通貨膨脹的警告或討論了。
經濟學家Joseph Carson指出,美國在1970年代的CPI統計是包含房地產價格,因此1979年CPI成長11.3%中有相當比例是因為當年房地產價格激增。但現今的統計卻排除了房地產價格。而新冠疫情之後美國房地產價格因濫印貨幣而飆漲,故即便美國官方公佈的過去12個月CPI增長5.4%,但如果採取1970年代的標準計入房地產價格因素,則實際CPI漲幅應該是兩位數!
這也表示,Fed聲稱通貨膨脹只是暫時且不嚴重的論點,很可能是基於刻意被低估的統計方法。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Fed自疫情封城後每個月都買入$400億美元房貸為基礎的金融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但我們也都清楚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一大肇因就是美國聯邦政府轄下兩個專門替房貸信用擔保的房利美、房地美機構(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其相當於政府干預市場的行為扭曲並蒙蔽了市場對真實風險的判斷。
更值得警醒的是如顧問公司MBS Highway指出美國Fed實質買入的房貸基礎證券金額恐怕高達$1000億美元每月,硬生生人為壓低房貸利率0.25~0.35%。
綜合來看,Fed刻意濫發通貨不但眾所周知,很可能實際規模超越我們理解。而美國政府的CPI統計卻因排除房地產與股票等資產,無法正確地理解真實通膨現狀。
2. 政府引發通膨並非萬靈丹 -- 菲利普曲線早已失效
美國上班族實質週薪相較去年同期收入下降了1.7%,製造業員工更是下降了2.2%。
然而根據總體經濟學的菲利普曲線與相關理論認為,通貨膨脹引發的實質薪資下降理論上應該可以提高就業。可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五月份高達900萬份職位仍空懸找不到勞工。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六月份失業率5.9%竟仍高於新冠疫情前的3.5%。
為何如此?早幾年我已經多次撰文談過,菲利普曲線只是基於紐西蘭某一小短時期的統計數字,從經濟理論上就存在內在矛盾與瑕疵,根本不是個普遍可適用的通論,頂多算是個「特例」。因此我們常看到經濟學家質疑此曲線失效實屬正常。
從制度經濟學角度觀察,貨幣政策的確可以引發通貨膨脹造成實質薪資下降,但工作機會與適任員工二者的媒合本身並非不存在交易費用,這意味著並非實質薪資下降馬上需求曲線丟進來,交易量(即就業人數)立即增大。
美國Fed的達拉斯分行4月份報告就指出:30.9%因疫情失業的勞工並未重新回到他們原本的舊工作,此數字還高過去年7月的19.8%。
根據美國人力網站ZipRecruiter近日研究發現幾個目前美國就業市場現象:
a. 本來在娛樂或餐飲旅館行業的就業人士,被疫情的強迫停業嚇怕了,高達70%欲轉行,但多數卻因為行業專業不同難以順利轉換跑道。
b. 過去幾個月來新開出的職缺與失業人數竟然同步上升。
c. 因為疫情許多人跑去城市郊區甚至鄉村避難,結果開出職缺的區域與求職者所在區域出現明顯分離。
d. 同樣因為疫情封城管制造成的後果,紐約市區星巴克的今年五月來店人數相較兩年前同期下降65%,工作機會也隨之發生改變。
e. 每週$400美元的失業補助讓許多失業者不急於找工作。溫蒂漢堡、必勝客、Applebee's、Taco Bell等知名連鎖餐廳提供額外的獎金補貼也依然找不到員工。
而這一些因交易費用增加產生的就業市場成交量下降,從制度經濟學角度來看難以依靠貨幣政策改善,而是必須透過放寬就業市場法規來協助降低交易費用。可是我們看到卻是迷信政府管制的新一任Biden政府。
3. Biden總統的行政命令
今年7月初美國總統Biden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新增了橫跨農業、健康產業、物流、交通、科技產業、勞工...等各種管制,聲稱可以透過政府干預帶來產業競爭狀態的改善與消費者/勞工權益。
我們可以從Biden總統的發言看到他對基礎經濟學概念的嚴重無知與缺乏:“Capitalism without competition isn’t capitalism. It’s exploitation,” ... “Without healthy competition, big players can change and charge whatever they want, and treat you however they want. And for too many Americans that means accepting a bad deal for things that you can’t go without.”
經濟學認為競爭無處不在,而不同的侷限條件會導致競爭的態樣改變。某些侷限條件下的競爭會有較高的租值消散,某些則較少。純粹市價競爭的自由市場是理論上完全無租值消散的一種競爭態樣。
因此,政府管制往往帶來的只是更多租值消散與尋租空間。誠如雷根總統說過:「政府本身就是問題,而不是解答。」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試圖以更多管制措施、更多政府干預來「使市場健康競爭」的Biden政府,必然是一場徒勞無功且弊病叢生的白工。只是所增加的交易費用,依然是由美國人民來承擔,這對通貨膨脹烏雲蓋頂的底層百姓而言,恐怕雪上加霜。
還記得中美貿易戰多篇文章我均指出,從正確的經濟學邏輯角度來看,時任Trump政府對中國的各種關稅或非關稅貿易壁壘,最終的成本承擔者只會是美國消費者。
我們看到前任Fed主席,現任美國財政部部長Janet L. Yellen也於7月中旬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鬆口承認Trump時代對中國的關稅障礙結果是在傷害美國消費者。("Tariffs are taxes on consumers. In some cases it seems to me what we did hurt American consumers, ...")
這樣的錯誤,美國政府百年來犯了無數次。例如我們曾談過Milton Friedman 與George Stigler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共同撰寫的知名論文「Roofs or Ceilings? The Current Housing Problem」以1906年甫大地震後225,000人無家可歸的舊金山市為研究對象,發現當時無力管制的市政府放任市場自由定價,結果是多數人很快找到新家,即便是十分貧窮者,也有與之對應的廉價房屋提供(1906 advertisement “Six-room house and bath, with 2 additional rooms in basement having fire-places, nicely furnished; fine piano; … $45.")
但到了1946年,舊金山因人口增長而推出租金管制,明明房屋短缺嚴重性遠不如1906年大地震後的慘狀,但卻發生多數人租不到房子的窘境!
根據二位經濟學大神研究,1906年每一個想租屋的人,大約有10間房子供選擇;但租金管制後的1946年,每375個求租客對應10間房子供給。
更嚴重的實例還有19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美國政府出台的各種價格與非價格管制干預措施的結果,反而更抬高國內石化產品價格,加劇石化產品短缺現象,不但各地加油站大排長龍,不少妙齡女子以身體為代價與加油站老闆員工上床以取得汽油的新聞不絕於耳。
因此我推斷,美國如不放寬對中國的制裁,只會加重自身通膨惡果,同時惡化真實失業狀況。
一方面,管制會加重人民負擔提高交易費用這點已經敘明不再重複;另一方面,中國是美國過去二十年瘋狂印鈔卻未引發嚴重通貨膨脹現象的最大助力。
這點不僅我這樣看,如經濟學名家張五常教授、前任美國聯準會主席Alan Greenspan於2005年美國國會聽證會發言,乃至於經濟學人雜誌2004年10月份的特別報告「Unnaturally low -- China is helping to keep down global interest rates」也做如是想,且不說還有許多經濟學家也持一樣的觀點。
誠如Greenspan於前述聽證會上發言指出,對中國貿易制裁結果必然導致美國民生物價上漲與人民生活品質受損,但卻無任何經濟學理與客觀證據支撐政客謬論 -- 制裁中國並無法改善美國就業率。
可即便Greenspan早在2005年國會上已言者諄諄,顯然後來十幾年美國政客們是聽者藐藐。因為政客利益往往不等同於人民利益,這是民主國家最大的侷限條件。
回過頭看,Biden政府上台以來,不但沒有放寬Trump時代對中國的諸多基於污衊指控而實施的貿易制裁,甚至有變本加厲的態勢。但如此舉措對美國自身其實極為不利。行文至此我們已經可以確定實質經濟成長停滯與通貨膨脹雙擊的「停滯性通膨」將來臨。
4. 歐美國家與日本普遍高負債結果只能以提高稅率或利率為結果。
所謂的「現代貨幣理論(MMT)」根本是一套無視成本的胡扯,違背了「凡有選擇必有代價」的經濟學最基礎侷限。各國瘋狂印鈔當然最後會出現通貨膨脹,不負責任的政府只能以提高稅率或提高利率為代價。
只是每個國家面對的侷限條件不同,使得代價發生的時程或「閥值」有所不同。
通貨膨脹現象說到底是個「貨幣增長率對上經濟成長率」的過程 -- 當貨幣增長率追不上實質經濟成長率,通貨收縮會發生;當貨幣增長率超過實質經濟成長率,則通貨膨脹會發生。注意,我這裡指的「實質經濟成長率」是「真實」的經濟成長,而不是GDP、凱因斯經濟學那套錯誤的觀念。這部分我以前就為文批評過,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查找。
故,同樣因應新冠疫情而寬鬆貨幣的俄羅斯,其面對的國際經貿環境不比美國日本,自然很快就承受不住通膨壓力於近日宣布一口氣調升利率100個基點至6.5%。(見圖)
美國聯邦政府2021年政府負債$28.5兆美元,是GDP的128.31%。僅利息支出達$4025億美元,佔年度預算5.3%,佔聯邦稅金收入9.8%。如果美國無法成功抑制通貨膨脹,則隨之而來的利率飆升將造成美國財政風險。畢竟市場利率始終是由「無風險利率+風險貼水+預期通貨膨脹率」組成。
我們可以注意到1980年代初期,美國國債淨利息支出增加的時期,其相對應的10年國債利率也大幅攀升。
同樣地,在高通膨率的1980年代初期(藍線),市場利率也曾一度飆升至近20%(黑色虛線)。(見圖)
再看看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債務狀況(見圖)
新冠疫情之後,世界主要國家的債務風險只增不減。
英國經濟學家,前英格蘭銀行與英國貨幣政策顧問Charles Goodhart警告:「中國帶給全世界的經濟紅利若因其人口結構老化而逐漸消失,則世界必將面對通貨膨脹衝擊。」("...as aging populations in China and other nations spend more of their savings, average interest rates will rise higher than governments have bargained for...China’s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growth is now past. This great demographic reversal will lead to a return of inflation.”)
通膨來襲加上實質生產力成長受損的停滯性通膨夾擊下,歐洲與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不得不面對更棘手的債務危機。這些國家未來政治與社會的動盪將會是常見的現象。
美元20多年來快速通貨成長下而無明顯國內通膨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其做為世界最主要國際貿易交易結算貨幣的角色,使得世界整體經濟成長大於等於美元通貨成長時,通膨率不易上升。就如Greenspan 2005年在美國國會作證所闡釋,中國作為1990年代以來美國成長最快且體量非常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美元的需求本身就保證了美元的購買力,同時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產品也大幅壓低了美國國內物價增長率。
上個世代扮演此角色的是日本,因此我們也看到日本與中國分別是目前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Foreign governments owned US$7.053 trillion of US debt in November, including China's US$1.063 trillion, and Japan's US$1.260 trillion, US Treasury data showed. )
然後在此次疫情重創且血虧的奧運會之後,其逐漸衰退的整體生產力與相當惡化的債務狀況,我懷疑日本還有多少殘存力量支撐美元。
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何美國新任Biden政府上台後汲汲營營地尋求與中國高層會面。
結論
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與中美經貿脫鉤二者都會帶來美元實質購買力的衰退與美國通膨惡化。因此美國政府如要避免財政危機,必須做到二件事:a. 解除貿易壁壘,尤其是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b. 確保中國繼續願意大額購買美國債券以及使用美元為主要國際貿易結算貨幣。
中國數字人民幣推展與歐洲也開始積極發展數字貨幣的背後,都是直接對美元在國際貿易、金融體系的競爭。一帶一路若越成功也越能協助人民幣國際化。
這些都是美國非常不樂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不斷在造謠污衊中國的一帶一路與科技後門監聽等事項,就算明明被抓包踢爆監聽全世界的是美國自己。
然而如同我多次解釋過,美式民主制度下政客的利益與人民利益往往不一致。當鼓動對中仇視有利於競選時,美國政客很難選擇與中國和平、更深度交流的道路;當增加更多政府管制干預與有利於尋租時,政客也是毫不猶豫地如此選擇。所以我們會在未來相當長時間看到精神分裂的美國 -- 又不希望中國在世界經濟影響力增加而欲打壓,但自己又不能真的因打壓中國與之脫鉤。
這種人格分裂狀態恐怕未來十幾年都會是美國政壇主旋律。
因此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我選擇把財產壓在美國利率終將上漲這一大方向上。
文章連結:
https://tinyurl.com/58hauwkf
參考資料:
WSJ, "How Much Are Prices Up? Here’s One Family’s Day-to-Day Expenses." July 9, 2021
WSJ, "Job Openings Are at Record Highs. Why Aren’t Unemployed Americans Filling Them?" July 9, 2021
WSJ, "Governments World-Wide Gorge on Record Debt, Testing New Limits" July 12, 2021
范一飞, "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 2020年09月15日
元毓, "宏觀經濟學的尷尬—菲利普曲線死了嗎?" May 8, 2018
NYT, "Yellen Says China Trade Deal Has ‘Hurt American Consumers’" July 16, 2021
WSJ, "Biden Targets Big Business in Sweeping Executive Order to Spur Competition" July 9, 2021
WSJ, "The 2021 Olympics Are Turning Into a $20 Billion Bust for Japan" July 20, 2021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CBDC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monetary system" BIS Annual Economic Report | 23 June 2021
Barron's, "The Housing Market Is on Fire. The Fed Is Stoking the Flames." July 23, 2021
Barron's, "Disco Inferno: The U.S. Could Be Headed Back to ’70s-Style Stagflation" July 16, 2021
Reuters, "Russia raises key rate to 6.5% in sharpest move since 2014" July 23, 2021
Milton Friedman & George Stigler, "Roofs or Ceilings? The Current Housing Problem" September 1946
Alan Greenspan, "FRB: Testimony" June 23, 2005
The Economist, "Unnaturally low -- China is helping to keep down global interest rates" Oct 2nd 2004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臉書前陣子修訂廣告政策,只要臉書上的內容如果經過第三方事實查核後,一旦發現有問題,就會下架刪除,BUT!唯獨『政!治!廣!告!』有豁免權。
這難道是代表政治人物可以公開說謊,合法造謠了嗎?
這個允許政客說謊的豁免令,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其實跟我們川貴人有關,因為川貴人之前在臉書刊登一個,攻擊前美國副總統拜登行賄的廣告,但是這個消息卻已經被多個第三方事實查證組織,核實是事實不符的宣傳,但廣告繼續在臉書運作,沒有被刪除,拜登陣營曾向臉書抗議,結果臉書卻回說,我政治言論已接受最嚴苛的檢驗,臉書不該處於言論審查的位置,因為捍衛言論自由!反對政治審查!
這次民主黨參議員華倫為了嘲諷臉書關於假新聞的政策,就故意放上一條假新聞寫著『祖克柏與臉書剛剛宣布支持川普競選連任』,文字底下還搭配祖克柏跟川貴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見面的照片。結果這條假新聞竟然也通過廣告審查了。
臉書這麼做,可能是希望跟政治劃清界線,避免因為要驗證訊息真假,就被說是偏袒哪一方。但重點是散佈假新聞、假訊息,都應該要受到制裁,今天任由散播假資訊,加上臉書演算法讓假資訊在同溫層不斷旋轉擴散,假的都有可能因此成真。
不過前一陣子抖音流出一份內容審查指南,內容是嚴格審查政治相關內容,你在抖音上面搜尋 Hong Kong,只會看到在香港的自拍、美食跟使用者錄的創意短片,找不到任何反送中相關資訊。
最近還有美國智庫說,抖音可能成為中國在全球資訊戰中的新陣地,要是中國情報部門跟抖音合作,效果可能比俄羅斯在 2016 年美國大選期間對推特、臉書的干預,更針對性且更難被發現。
而且抖音是全美最受歡迎的手機 APP 之一,下載次數超過一億多次,有四成來自中國以外的地區,是中國目前為止進軍海外最成功的社群媒體,抖音和海外版 TikTok 有超過 5 億的活躍用戶,絕大部分都是青少年,更何況抖音不需要像在推特、臉書上建立假帳號,只要調整演算法,讓特定候選人或政黨的假資訊傳播的更廣泛,就能簡單的推動選民選擇,抖音在全球掀起的熱潮,也凸顯美、中兩大強權在網路領域的對立。
祖克柏上禮拜在喬治城大學演講時,也突然變臉,提到中國的言論審查!他說臉書到現在都不能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大阻礙,就是因為中國式的言論審查,而抖音對政治訊息進行審查,也正好說明中國式的價值和輸出審查,對美國言論自由的威脅!
有一些媒體的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祖克柏受到一系列的壓力,第一,就是來自於他在跟中國打交道的時候所受到的譴責;第二浮出的趨勢就是,臉書不能進入中國市場,但配合中共審查的中國社交媒體『抖音』已經開始跟臉書在全球市場競爭。
而雖然臉書一直強調政治廣告內容要交給選民來決定,但有許多選民對於資訊傳播的思辨與媒體識讀的教育,還是有待加強,這種時候還是交給第三方查證機構比較適合,像是 Readr 這次就跟眾多媒體平台合作這次,發起 2020 年總統候選人之事實查核計畫,要用事實跟證據打臉說謊的候選人,打好打滿!
台灣遭受外國政府或代理人的假資訊攻擊程度為世界第一,在明年大選前所遭受的政治假訊息恐怕只會更強烈!你對社交媒體該不該禁政治廣告有什麼想法?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讀+ Readr|2020 年總統候選人之事實查核計畫
https://reurl.cc/4gjnxj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juPNo4kuvU/hqdefault.jpg)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英國脫歐是指英國脫離歐盟(Brexit),不再受歐盟法律及單一市場與貿易協議限制,並可重新控制移民政策。英國早在1973年連同海外領土直布羅陀(Gibraltar)加入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但國內多年來一直存在反對歐盟的聲音。直至近十年發生的歐債危機及難民潮,加上前首相卡梅倫履行競選承諾,英國終在2016年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最終以51.89%選民支持脫歐。
公投結果中,主要是英格蘭及威爾斯希望脫歐,蘇格蘭及北愛爾蘭希望留在歐盟;位於西班牙南面的直布羅陀,更高達96%選民希望留在歐盟。結果公佈後不久,西班牙隨即提出欲與英國共享直布羅陀主權,但英國與直布羅陀均強烈反對這個主張。直布羅陀民眾有強烈的英國身份認同,曾舉辦兩次主權公投,結果均是一面倒留英;但他們同時不願脫歐,因為相信歐盟法律框架對他們有一定的保護,免受西班牙直接干預,同時民眾依賴邊境自由流動到西班牙旅遊、工作或居住。當地居民指出,現時仍持觀望態度,等待脫歐最終結果,而直布羅陀政府則表示會盡力制定應急方案,應對一旦出現的無協議脫歐,以減低經濟損失。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直布羅陀 #脫歐 #英國 #歐盟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8-vexqmX0o/hqdefault.jpg)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份關於香港的絕密文件原文﹕
https://youtu.be/SUF4fdQ77_w
路德在這個視頻把很多頁顯示出來,並逐字唸出來,可參考。
(不知鄭國強的附圖是不是這裏來的。網友如有這十多頁的完整文字版,祈請留言通知,同大家分享。)
台灣記者鄭國強2019年2月報導﹕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
三份文件 郭文貴揭千名解放軍趁夜入港逮捕肖建華等百人真相
(附圖)
郭文貴在春晚期間揭露中共機密文件,顯示有計畫性的控制香港金融、能源、司法系統。(攝影/ 鄭國強)
「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這個文件看到,少數共產黨員透過秘密警察、間諜、國家安全部進入香港體系,從最高層奪取香港的自由,監管香港。」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4日晚看完三份中共密件後感到震驚。郭文貴則說「可以看到共產黨如何打破當年與英國簽下的合約、威脅香港人民的安全和經濟利益。」
被中國通緝的富商郭文貴,4日晚大爆料時展示三份文件,分別是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的第32號文件,香港中聯辦的第92號文件及第39號文件,內容涉及赴港秘密執法、強化控制香港企業、控制司法系統,設立黨支部以及讓親共人士進入香港政府工作。
(附圖)
2017年中國國安委辦公室發出2頁的92號文件主要是關於中國司法人員潛入香港秘密非法抓人的指導。(圖片來源/ 翻攝自路德社頻道)
2017年中國國安委辦公室發出2頁的92號文件主要是關於中國司法人員潛入香港秘密執法的指導。內容提及「與香港、澳門政府溝通工作,以法責令其按照我方的方式、方法和要求優化其各自所屬的出入境管理系統,能識別我方赴港澳地區秘密安全執法人員使用的特殊識別證…能自動忽略其面部及指紋等生物訊息自動匹配操作後直接放行…」
千名解放軍入港,逮捕肖建華等百人
「這個文件說明了共產黨到香港去抓人、綁架人根本不會留下任何出入境證據,所以肖建華被綁架回國內時,香港政府說沒有查出來啊,就說肖自動回去的,全人類沒有像香港政府那麼卑鄙可恥、墮落的那麼快的。」郭文貴說。
他驚爆,4年前,約莫在2月4日前後晚上將近11點,中國「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坐在四季酒店公寓椅子上,被中共人員打了針,呈半暈眩狀態,上百個特警把他帶回中國境內「那天晚上在香港抓了上百個人,沒有幾千個解放軍進到香港怎麼辦得到?那天晚上香港警察、政府全睡著了,官員全部都不在了。」
(附圖)
第32號文件揭露中共干預香港司法的內容,跨境逮捕對所謂對「國家安全」有危害者。(圖片來源/ 翻攝自路德社頻道)
因此,郭文貴抨擊這個文件說,「你既然認為香港已經是你的,為什麼要秘密執法?幹嘛什麼都要不留痕跡呢?你就光明正大執法啊,寫這些是因為準備要幹壞事,香港人民感受到了這種卑鄙、可恥種威脅了嗎?」
第32號文件是由國安委辦公室發給香港、澳門中聯辦的公文,主旨是「為進一步打擊潛伏在香港地區的境外敵對勢力…」要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的精神,特別針對2014年928參加黃色雨傘占中的民主人士進行打擊,如果遇到不合作的香港司法人員,就將其調離現職。
針對占中人士逮捕,對不配合司法人員調職
文中特別提到利用現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為行政首長的契機,來完成交辦工作,郭文貴說這證明了林鄭月娥為中共工作,當年曾蔭權不聽共產黨的話就被抹黑,而且「對王岐山和海航的爆料,有些人講共產黨玩范冰冰,算不算危害重大國家安全?」、「參加928占中運動的全部都抓,這共產黨多黑暗啊。」
(附圖)
第92號文件前3頁強調幫助中資企業在港「融入當地」、「加強黨對中資企業領導」。(圖片來源/ 翻攝自路德社頻道)
第三份39號文件長達11頁,內容更為廣泛,前3頁強調幫助中資企業在港「融入當地」、「加強黨對中資企業領導」,在第4頁第6點有提到,目標是到2025年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之際,中資企業履行言商言政雙重職責的能力明顯提高,郭文貴說,「這就是我說過的商政雙軌制,在香港言商必先言政。」
39號文件前面主要是談如何滲透、控制港資企業,包括成立黨支部,和中資多合作,例如第4頁第6點提到各種領域,例如下方提到在教育、媒體、法律、會計等服務業,要支持駐港中資企業透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能夠「為我所用的專業機構和人士,擴大專業影響力。」
(附圖)
第4頁第6點提到要支持駐港中資企業透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能夠「為我所用的專業機構和人士,擴大專業影響力。」(圖片來源/ 翻攝自路德社頻道)
人民幣國際化,目的是騙取美元
第6到8頁強調對香港金融系統的控制,以及推廣人民幣國際化,例如第12點中強調,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外匯儲蓄基金資產配置業務,優先給在港的中資金融機構辦理,支持中資金融機構參與香港股票託管業務,以及擴大在電力、基礎設施、天然氣、交通事業上的投資。
「人民幣國際化,就是拿假幣換真錢,因為美國不知道到2018年為止,中國印了29萬億美元的鈔票,通過香港人民幣國際化,讓美國人給他打工,當他奴隸。」郭文貴還說「港幣掛勾美元,就是要把班農先生這些人的錢全騙走。」
(附圖)
第6到8頁強調對香港金融系統的控制,以及推廣人民幣國際化,郭文貴的解讀其目的是拿過度發行的假鈔人民幣來騙取真鈔美元。(圖片來源/ 翻攝自路德社頻道)
郭文貴說,穩固擴大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支持中資金融機構參與股票市場託管業務,「說白了,就是在香港搞影子銀行,就是騙美國人,穩定有序的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通過滬港通,核心目標,就是把香港變成洗錢的中心。」
該份文件的第9到11頁,大意就是強力發展在港基本黨員,網羅優秀港人加入共產黨,第15點開宗明義提到「有計畫、有步驟、有管理的將部分素質好、適合長期留港工作、符合條件的內派骨幹轉為香港永久居民,長期扎根香港…,」還提到要讓能與共產黨合作的人進入香港政府工作。
讓認同共黨理念者,進入香港政府卡位
「通過香港的簽證制度、自由港制度、香港的永久護照,共產黨的人可以隨時來美國。」郭文貴說,這樣實施以後,中國大量的派出去間諜都是香港身份,同時理念與中共相合,也鼓勵傾共者進入特區政府結構,讓政府都變成被掌控的組織,這些目標都不是針對香港,而是針對美國。
(附圖)
第92號文件最後幾頁目標強力發展在港基本黨員,網羅優秀港人加入共產黨,讓以後派出去的間諜都拿香港護照。(圖片來源/ 翻攝自路德社頻道)
他痛罵中國說,「幾十年前,香港幾百萬人偷偷摸摸給中國養分、技術、金錢,像草原中的孤狼,我們聽著香港的歌,穿著港製的衣服,接受香港的文化,今天你有錢了,就把香港老百姓當成豬狗來威脅。」
---------------------
鄭國強報導「2019文貴看春晚」的其他部份﹕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
郭文貴揭機密文件 共產黨最擔心小英否定九二共識致統一無望
https://tag.analysis.tw/news/cmmedia/...
郭文貴將揭達賴遭中共陷害及中國謀害金正恩內幕
------------------------
本輯[粵語郭文貴28B]的資料來源﹕
以下整體「2019文贵看春晚」之5的前半
..............
情、理、爆料、和反共計劃並重的(五小時)除夕晚會
(普通話、英語原聲帶視頻 + 中英文字幕)
2019文贵看春晚1 杨澜找钥匙,凯琳谈人生观,班农先生在推广平民主义运动
https://youtu.be/XqmFL9B6gZg (39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2 香港已经被沦陷
https://youtu.be/lUDy9a9BUag (21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3 采访达赖喇嘛
https://youtu.be/kL3EPM9-6WQ (59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4 孟建柱要干掉达赖喇嘛,共产党信奉马列邪教抢夺百姓财产及的宗教信仰及人权的自由
https://youtu.be/kL3EPM9-6WQ (44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5 香港台湾被威胁被蓝金黄
https://youtu.be/tm2fQoYM1Xo (29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6 金正恩被共产党当作筹码,JHO LOW在马来西亚拥有大量资产和势力,背后有孟建柱亲爹的支持
https://youtu.be/2o_7DjeNxik (26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7 凯琳,班农展望未来,央视春晚是对14亿百姓的洗脑犯罪,共产党是制造仇恨的源泉
https://youtu.be/rVttfQq9GSU (18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8 郭文贵:只有灭掉共产党中国才会有自由,公平,法治,14亿人民不应该成为几个人的奴隶
https://youtu.be/YLKZU7ewJ90 (11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9 在中国消失的五百人上千万亿的财产都哪去了,班农说王岐山就是个魔鬼。
https://youtu.be/lB486iub-9c (24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10 人民群众是不是我们的敌人呢?现在这个国家就是被几个大流氓给绑架了。
https://youtu.be/HtZSbF9HaBc (19分鐘)
2019文贵看春晚11 法治基金的启动是灭共的倒计时,用法治基金依法灭共!文贵,班农,凯琳为中国人民祈祷祝福!
https://youtu.be/He36JRbhVts (18分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YNf-QXDKq4/hqdefault.jpg)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小政府自由市場不干預?... - 信通iknow.hkej.com - فيسبوك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日信通】大市場、小政府自由市場不干預? 普遍理解「大市場、小政府」可以保障自由市場,由市場機制主導經濟發展,是香港經濟繁榮的基石。不過,其負面影響, ... ... <看更多>
自由市場 政府 干預 在 B4L2市場經濟—政府干預X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自由市場 抑或 政府 管制一場百年論辯,你怎麼看?】凱因斯與海耶克,這兩位經濟學學者,曾一起待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屋頂,拿著鐵橇提防著亂丟炸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