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民調-10%,不要那麼玻璃心。
【回顧】
一「六都市長防疫滿意度調查出爐 韓國瑜、柯文哲墊底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43855499087856&id=584986081641475
王浩宇:侯友宜喊話蔡英文:
請約束綠營人士不要攻擊他。
哈嘍?
你知不知道,新北市已經蟬聯多少天的確診冠軍?你知不知道,新北市已經死多少人?你知不知道,有多少新北市民在桃園隔離、治療?哪一個城市確診率最高?
想要選總統的人,不能永遠只享受鎂光燈而不想被檢討,蔡英文整天都被檢討,她也沒有說要國民黨不要攻擊她。
只是民調-10%,
不要那麼玻璃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9231300577652&id=1775451270
殷茵:笑屎人!侯友宜自稱遭到外界批評、抹黑稱之前與總統蔡英文通話曾提醒她,「請總統約束底下的人」。對此,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痛批,「新北市什麼時候只能是一言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3679270933812&id=100068752172133
Zohan Narciso:請各位市民自我約束不要謾罵侯市長
不然你們都會被變綠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0024022334869&id=634529868
何博文:到此刻為止,我才突然恍然大悟!
原來這些日子以來,我們服務處忙到翻、電話接到手軟,看資料、回簡訊、回line 回到我眼壓飆升,整理出無數民眾對新北市府防疫工作的抱怨、缺失,荒腔走板。
然後抱著同理心,耐心地站在第一線,協助市府傾聽基層民眾心聲,並積極溝通、安撫,聯繫、追蹤,反應,且提出建言、解決問題。
種種用心與努力,在侯市長眼中竟然是「綠營的謾罵、抹黑與惡意攻擊!」甚至還跑去告狀!還好,我們有一個有肩膀的領導人,從未感受到任何壓力!
聽到侯市長這種幼稚而無知的言論,我沒有一絲生氣,但真的很替新北市民感到難過。也許,在我們心中人民面對防疫的「險戰」,對侯市長而言,真的是斤斤計較政治民調高低的「選戰」。
所以他在乎的角度與我不同。他在乎民調高低,我只在乎民怨沸騰;他在乎政治聲望,我只在乎人民期望。市長聽不進基層對政策與人民脫節,導致疫情高漲的哀嚎,只想聽舒服的美樂蒂、讚美封封封展氣魄的聲音。
身為民代,我深知自己的職責,侯市長這種荒謬的言論絲毫不會影響我,我依然言所當言、為所當為。因為我很清楚,這不是來自綠營的攻擊,而是來自內心的良知與對基層受苦人民的不捨與疼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762830747069662&id=100000283503543
戴瑋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25302671283337&id=252689741877972
【回顧】
一「侯友宜戴口罩拍片喊沒口罩 公衛專家:製造恐慌 秀過頭 | 寶島通訊」
一「武漢肺炎新北居家檢疫失聯3人 侯友宜:已出境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3146489492091&id=584986081641475
自我疼惜英文 在 羅廷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美採購武器是前金還是後謝?◢
美國國務院這兩週又通過了超過美金40億的對台軍售案,這個金額超過了中華民國每年國防預算的1/3。
近期因為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增溫,兩個陣營的候選人都以「反中」作為競選訴求,而台灣的角色在這段期間顯得格外重要。美國已經把台灣從過去自我防衛的角色,改定位為一隻身上充滿刺的豪豬,一旦發生戰爭玉石俱焚。不過,這是我們人民想要的嗎?
∎ 開放萊豬,我們得到了什麼?
詢問蔡政府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是「台灣在國際的地位」。這樣的答案讓人背脊發涼、冷汗直流,就是開放美豬我們什麼都沒得到,這是號稱談判高手的蔡英文總統協商後的最佳結果?還是台灣只能被牽著鼻子走?
台灣開放萊豬、購買武器,以為是「前金」,但是對方卻把軍售當做「後謝」!這個買得比其他國家還要貴的產品原來是美國對我們的恩澤。
∎ 軍備競賽對台灣有利?
中華民國一年國防預算是大約3,000億,而中國的預算是60,000億,也就是我們的20倍。今年為止光是軍機擾台就已經耗費掉我們300億的經費,如此懸殊的經濟規模和經費預算,我們該思考的絕對不是軍事上取得優勢,而是該如何維持台海的和平!
∎ 衛福部行文地方訂定自治條例「瘦肉精零檢出」明年起失效?
中央制定的法律和地方制定的條例在法律位階上平等!衛福部這紙公文不是自欺欺人,就是欠缺法律常識!
這個政府已經快要變成共產黨、一言堂,未達目的不則手段。小羅誓言挺身反對,也邀請珍惜民主自由、疼惜自己與孩子健康的你,一起站出來對抗極權政府!
自我疼惜英文 在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突然變得畏縮、怕事、恐慌?檢視你近期的失落事件
那天久未聊天的美國朋友,突然找我聊天,聊起她最近生活的狀態。
她來台灣已經八年左右,也有很不錯的教學工作,但最近似乎不太快樂。
我們有三年多沒有密切聯繫,我也只知道她在台灣有了男友,並共同擁有一隻狗,生活很是愜意,畢竟在台灣的外國人,只要不排斥教學工作,往往都能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她告訴我:「這幾年她受焦慮折磨得很辛苦,自從上次去泰國回來後,情況變得很嚴重,只要一犯緊張,就開始嚴重噁心甚至暈眩,我從沒這樣生病過,所以覺得非常可怕,我只能待在讓我覺得舒服的地方,在工作地點與住處來回,我甚至無法上捷運或去到人多的地方,雖然目前有稍微好一點,但我好希望能找到專業的人幫助我度過這困擾。」
她繼續說著:「我去看過醫生,也服用藥物,但我很抗拒吃藥,很害怕自己永遠好不起來,我找了所有在台北可以說英文的醫生,也花了很多錢.....」
接著我告訴她:「你的確需要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幫助妳,但坦白說從你的描述我並不覺得這非常嚴重,很可能你是受到什麼事情的驚嚇或被某件事處發了深層情緒反應,只是你需要搞清楚那是什麼。」
而她繼續說:「當我思緒或工作很忙時,我覺得很好,但有時候還是會不可控制的想到又開始焦慮。」
接著我問她:「這些年來妳有失去過任何人嗎?」
她接著說:「兩起細微的創傷事件在那段時間發生,一個是她離開她來台灣後的第一份工作,而當時她正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懼,二則是她在與男友旅行的途中,背叛了男友。我向來對感情很誠實的,因此我告訴對方,所以我也覺得我後來的焦慮是不是跟罪惡感有關。」
我說:「很有可能的,因為妳同時間失去了兩個重要的安全基地。也因此你需要透過待在同一個舒適的地方,來穩定你自己。 」
她說:「真有趣的說法,雖然我後來立刻應徵到很好的工作,也再也沒有背叛對方,但卻覺得這個效應一直持續著。」
我說:「既然如此,妳需要去取得在關係中的寬恕,並且深刻的懺悔你為關係做得行為,對自己也對對方。」
她說:「我們已經分手了,即使當時我們關係真得很好,如果這樣我還需要告訴對方嗎?我怎麼覺得這會引起更多痛苦而不是治癒?」
我說:「妳可以從內在進行,寫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也去思考是什麼引發妳當下的背叛,是不是因為沒有工作的失控感,讓妳在外遇時有更多掌控感?還是在外遇時有釋放壓力的解放感?」
我接著說:「妳要幫自己走過那份疼痛,由妳創造出來的疼痛。並承擔起這份疼痛,如同它是生命對你的懲罰與課題。也因此妳在未來的關係中才能真正的『誠實』,也就是袒露你對生活的擔憂與失控感,而不是透過外遇來平衡心情,那時的『誠實』面對已經讓關係千瘡百孔了。」
她似乎聽懂些什麼,就開始說:「我看了很多醫生,許多人坐在那裡聽了我的問題,拿了錢,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必須吃下那大把的藥物,也真把我逼瘋了。」
我接著說:「很多時候莫名的恐慌焦慮,往往來自於說不出口或未完成的哀傷,因為哀傷是人失去、失落後,難以承受與面對的情緒,有時候當壓抑哀傷,讓心思變得忙碌,哀傷會轉化成對很多事情的擔憂與焦慮,讓你更想控制什麼,卻更形失控。」
她說:「我真希望早一點跟妳討論這件事,很抱歉在妳休假時打擾妳。我覺得我狀況糟糕透頂了,我真擔心我未來再也遇不到適合我的人,當有人知道我這狀況還會對我感興趣嗎?」
我說:「停下你的自責(self-blaming),開始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否則你會被自己的批評與厭惡吞沒。」
後來我們就開始閒聊,也真心希望在這段短暫的對話中,有讓她重新思考。
有許多人原本對習以為常的事情並不恐慌,最常見就是在失去家人後,某種強烈失去感的籠罩,讓人感覺到失控,像是世界都要崩塌了,而那時候的我們,其實就需要被好好承接與安頓,有個穩定的聲音告訴我們,一切會過去,沒有關係。
也許當時你並不一定有這股安頓的力量,但你可以重新回到過去,給予自己安定,讓你每一次焦慮時,都知道你是自己安全的地基,你是自己的後盾,給予自己支持和愛,你將不被那巨大的慌亂感給控制,反而找回生活的主控感了。
關於自我疼惜的影片翻譯可參考: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34986
--
撫平關係傷痕,在關係中成長
1️⃣線上團課:第三期【21天關係進化之旅】8/17-9/6
課程詳情:https://www.iiispace.com/21day/
2️⃣實體工作坊:第二期【裸愛工作坊】
9/12.13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課程詳情:https://www.iiispace.com/registerevent/20200912/
3️⃣系列工作坊:第四期【改變戀愛DNA】
10/9 無懼的愛:為什麼我們渴望愛,又有這麼多「可是」
10/10 安全的愛:修復內在小孩,找回愛與被愛的勇氣
10/11 成熟的愛:擺脫孩童般的愛戀,走向親密又獨立
課程詳情:https://www.iiispace.com/love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