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在義大利得的一場怪病 ]
最近因為儲存空間爆掉,不得不重啟塵封已久的記憶卡,刪減一些檔案。沒想到一開才發現,裡面有好多 2019 年我在義大利生活時拍的照片,但基於某種神秘原因,當時我拍下的幾千張照片幾乎沒有幾張拿出來用,也沒有和任何人分享,就這樣靜靜地被遺忘在雲端深處。
想著想著,一股熟悉的「癢」突然爬上我的皮膚,突然之間,我想起了為什麼。
那年夏天,剛到義大利的第二個禮拜,我的身上就開始出現一股莫名其妙的癢。
起初我以為只是蟲咬,幾天就會好,沒想到原本在皮膚表層輕輕搔刮的癢,漸漸向外輻射成紅火蟻爬滿全身般的火癢。想像中的「蟻」在我的手臂、腋下、腰間、大腿、膝窩、胸部傲慢行軍,所到之處皆放火燃燒,留下酸蝕的荷爾蒙,暴虐地咬出遍地血紅,最可怕的是,這些「蟻」最終只是幻覺,根本無從「殺」起。那癢從骨頭深處透出來,表面怎麼抓都舒緩不了,但是大腦下意識仍然會想抓,於是每一天無時無刻我都在抓癢,指甲都剪掉了,依然抓出一道又一道紅色的痕跡,嚴重的時候,半夜還會把自己抓醒,聞到一絲血腥,原來是睡夢中把皮膚都抓破了,血都沾到床上。
中間一度因為抓破的傷口細菌感染,腰間長出一個又一個劇痛的黃色小水泡,只要姿勢變化稍一牽引就疼痛無比,無論體感還是視覺上都很折磨人,尤其我又有嚴重密集恐懼症,看到自己皮膚長出那些東西簡直生不如死。
但奇怪的是,全身都癢,只有臉不會癢,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否則可能連臉都要抓破。
當時的男友也患上了這場怪病,兩個禮拜不見好,於是開始到處求助醫師。
我們在義大利看了兩三個醫師,每個都說可能是某種食物或環境的過敏,某種精神壓力引起的症狀,某種自律神經失調,或可能是濕疹。我和男友吃下一包又一包的藥,嘗試各種飲食與作息的調整,但是那癢仍然春風吹又生,在我們的皮膚上一次又一次燎原,讓我們日不成思夜不能寐,撕心裂肺地簡直瀕臨抓狂邊緣。
正規醫療無效,我們於是求助民間療法。
每到假日,我們就開車到海邊或鄉間的野溪溫泉去浸泡。我們泡過各種顏色各種礦物質組成各種氣味的泉水,但是反反覆覆地泡,皮膚沒有變好,反而變得又乾又澀,那該死的癢依然頑固存在,倒是我脖子上一個從小就有的小肉芽,因為不堪折磨而脆化脫落(倒是省了我一小筆手術費)。
我們就這樣,連續癢了四個月。
那是我一輩子沒有體會過的癢,癢到坐立難安,每天睡眠不足,無法思考,近乎神智失常。當時拍照也不過是聊表儀式地舉起手機拍一拍,完全無法思考什麼修圖、分享、寫文章了。
直到回台灣後,有一天男友突然打電話來,他說他媽也開始出現這個怪病,結果她去找了醫生看,醫生拿顯微鏡一照,大吃一驚:這是疥瘡!
帶著半信半疑,我拖著那副殘破軀殼來到台北一家皮膚科診所,說我懷疑自己得了疥瘡。那診所太小,連專門用的顯微鏡都沒有,但我已經無法再等待去大醫院看診,於是叫醫師直接給我治療疥瘡的藥。
沒想到那藥才塗了一天,困擾我四個月的癢,一夕間煙消雲散。
這整件事實在令我哭笑不得。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疥瘡,上網一查才知道,疥瘡是一種名為「疥蟎」的寄生蟲引起的感染,具有高度傳染性,這種肉眼不見的小生物會鑽進人的毛孔裡產卵、排泄、生老病死循環,而牠們製造的各種老廢物質,就是引起人體過敏發癢的原因。
到底是在哪裡染上疥瘡的呢?為什麼男友的媽媽一看診就命中目標,我們兩個卻遍求解方而不可得?
兩年前因疥瘡抓癢而留下的色素沈積,我的皮膚還未完全代謝掉,現在看還是一塊一塊紅紅的,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是 damaged good,甚至不敢去曬太陽,以免加深不規則的色素沉積。
好笑的是,當時有一場旅程是我第一次去托斯卡尼北邊海港城 Porto Venere,如此特殊日子必定要拍照留念一下,圖片裡的我看起來正在悠哉欣賞美景,實際上已經變成蟲蟲的培養皿,衣服底下千瘡百孔,癢到想哭+殺人。(zoom in 應該可以看到我皮膚上的紅點)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有人文章看到一半就猜出是疥瘡的嗎?
#有人也曾是疥瘡苦主嗎?
#義大利 #疥瘡 #故事 #少女A #portovenere #italy
自律神經失調 溫泉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堡醫師遊記]帶長輩來南部泡湯!
最近國內旅遊超級夯,各個國內景點都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泡湯對於老人家的身體痠痛有什麼樣的改善?」
想想有多久沒帶家裡長輩出去泡湯了呢
台灣的溫泉主要分成兩種:
A. 硫磺泉:就是陽明山系,會產生臭味、水質是黃色的溫泉。味道比較濃。但兒童、過敏者不宜,會傷肺部跟支氣管。
其實我個人蠻喜歡這種臭臭的味道。但小朋友不能泡這個
B. 碳酸類泉:包含碳酸氫鈉、碳酸泉。水質無色,水滑滑的,或是有氣泡等。
這個刺激性比較低,所以帶小孩的要找碳酸類的才OK喔。 其他還有食鹽泉類等。
溫泉文化源於日本,台灣曾被日本統治,藉此發現規劃了很多溫泉地點。
泡湯自古以來被當作輔助治療的一個很棒的選項,包括以下
1. 各種痛症: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痛(包括腰痛、風濕等)
2. 肩周炎
3. 扭傷、挫傷
4. 運動麻痺、肌肉僵硬
5. 慢性消化器官疾病、腸胃功能減退
6. 血液循環不良、怕冷、末梢循環障礙、自律神經失調 等等太多了~
與痠痛復健有關,我自己認為的適應症有:血液循環不良,肩頸痠痛、下背痠痛、膝蓋退化關節炎等等,溫泉的效果是很好的。
以前在北投看診時,我其實直接建議身體痠痛的銀髮族,不用來診所熱敷了,直接去泡湯更舒服喔~
而且是全身性的熱療,舒緩疼痛、關節炎的效果更好
====////====////====
其實堡醫師本來就是高雄人,但18歲上大學,可以擁有交通工具後,就到北部了(北漂QQ)
所以對南部沒有那麼熟,可惜了
長大了才知道,原來大高雄-田寮鄉就有溫泉了喔,就是<大崗山溫泉>
這次帶媽媽來體驗 花季度假飯店 ,因此各個景點就由媽媽來做model囉
花季度假飯店 位於高雄市田寮鄉 在南二高交流道旁邊
堡醫師是搭高鐵 再從左營高鐵站開車出發 大概開了20分鐘就到飯店了 還蠻快的。而且南部的人 車 都沒那麼多 頗有度假的Fu
(沒有開車的 飯店也有提供接駁專車)
很快就到了飯店 發現這裡是20幾歲時 騎自行車常經過的地方(以前真的騎的很遠啊…)
還真沒發現這裡有一家溫泉旅館
快速的Checkin後,房間是兩個加大單人床
飯店泡湯的地方有兩個:
每個房間室內都有一個超大泡湯池
浴池目測最多塞10個人 5個人以下都是超級寬敞
另外一樓還有裸湯 明天早上再去
===///===///===
住飯店除了泡湯還能幹嘛?體驗當地文化啊。花季飯店有體驗健行的活動,下午4:30集合到月世界走一走
另一場是隔天早上8:30到大崗山生態園區走一走
月世界是南部特有的石灰岩地形
因為泥土的養分太少 所以上面植被不生
光凸凸的一片就跟月球表面一樣 是南部的特殊奇景。
載到月世界公園後 有個環形步道 慢慢散步走大概花一個小時 就跟長輩慢慢聊天慢慢走
順便討論聊天討論高雄的事
其實高雄真是宜居 只是台灣的大學普遍設在北部 讓許多年輕人畢業後 就業等根本離不開北部地區
(野外下午蚊子多 記得帶防蚊液)
===///===///===
運動後 緊接著就是晚餐 晚餐地點在園區的下方 沿著環形步道往下走就是了。
我們的方案可以選三份主餐 以及前方的Buffet
主餐的排餐有到北部1000元高級餐廳的水準,特別是第一頁的prime牛排,我跟媽媽都覺得真是好吃好吃真好吃
羊排也不錯但乾了一點
Buffet樣式沒到特別多,是精緻型的。那盤牛肉切片很好吃,蘑菇盤也好吃,玉米湯不錯。
總體來說吃的有點飽飽飽
後來睡覺前再泡了一次溫泉,就沉沉睡去了
睡前泡熱水澡真的比較好睡
隔天早上悠閒的吃完早餐
早餐是特餐一套一套 但是可以點很多套
所以別吃太飽了
最後趁著中午退房前去體驗飯店這裡有名的出雲風呂
這裡的大眾池是裸湯,在南部是比較少見的。南部的溫泉普遍還是穿游泳衣居多,但有去日本泡溫泉的話幾乎都是裸湯。
其實北部也普遍是裸湯,所以呼籲大家裸湯文化囉
說實在裸湯還是比較舒服的。這裡的大眾池有四個池因此是四個溫度。裡面還是蠻寬敞舒適的,而且是室外在植栽旁邊,還是比一般全室內大眾池舒服更透氣。
泡湯,泡溫泉有許多好處,可以放鬆心情,放鬆身體筋膜,趁出去玩心情好,解開與長輩的心結(再說我自己嗎)。
感謝這次 花季度假飯店邀請體驗泡湯
如果你有想要到南部溫泉之旅的話,可以嘗試看看
以下提供
花季的長青住宿專案和早湯專案活動
●2020「樂齡假期。長青高鐵平日優惠專案」:http://www.springhill.com.tw/news/ins.php?index_id=30
●2020玉蘭軒湯屋秋日早湯優惠專案:http://www.springhill.com.tw/news/ins.php?index_id=34
●2020金秋芳華。一泊二食秋季住房專案:http://www.springhill.com.tw/news/ins.php?index_id=55
自律神經失調 溫泉 在 劉明昆的創作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謝謝大家生日祝福與關心、總結到現在的身體狀況
心臟部分二尖瓣脫垂與血管硬化嚴重化、也出現崩塌狀況、換了更具強效的治療藥、後續再觀察是否該裝支架。
#(我其實比較想換鋼鐵人那顆核心)
異常嘔吐問題才剛開始檢查、等我含直達深喉嚨很大那根後才會知道後續。
#(以後再大根我都含的下了)
惡性胸腺腫瘤沒轉移沒復發、有定期追蹤檢查。
重症肌無力症屬非典型、至今仍是無法掌握控制
#(但還是有足夠力氣拿起Switch)
胸口疼痛仍屬手術留下後遺症、變天就痛、氣象台、無解
#(帶我去泡溫泉應該會好點、因為一個人泡太危險、所以需要揪夥伴)
交感神經與自律神經失調應該是之前惡性腫瘤造成、會再去相對科別看診
#(總之就是不對勁、神經訊號根本亂放射、跟我放地圖炮下雨一樣)
精神類的疾病......就那樣了~
#(每天抱大胖貓安慰受傷心靈)
我還活著~就會認真過每一天、至少要玩到FF20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