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武敬凱Jing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即便你遵守政府的宣導,想不到不遵守的理由, 避免不必要的出門, 避免多人在同一個空間群聚, 避免與陌生人近距離接觸, 但你依舊能看到, 走在路上,有人不願意戴口罩, 在公共場合,有人不願意戴口罩, 甚至有人好心提醒要戴口罩,卻招來一陣怒罵, 從這些行為上,可以意識到, 有多少人仍舊不把「疫情」當...
自律短句 在 小瑜星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覺不到就是沒有|水逆期間3個感情雷區】
各位,你們到底多沒感覺啊! 聽說這張「感覺不到就是沒有」已經點燃全世界的靈性聖火了?
這邊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2021年9月23日收到包裹的那刻,我還在掙扎於:「這段關係是否要繼續下去?」但這個人會在我喝醉時載我回家、陪我聊天到深夜、常常說關心我、卻從來不說是否喜歡我。直到打開小愛卡的首張牌:「感覺不到就是沒有」才瞬間打醒我:不要給自己加戲。
上述是一位真實體驗小愛卡者的分享。你拿到的命定之牌也是「感覺不到就是沒有」嗎?其實你並不孤單。小愛卡的乾媽乾爹都有一種共性叫做:「容易給自己加戲」、「但睡太久現在開始甦醒」,避免讓自己與對方的感覺產生落差,在社交來往時你可以避免三個雷區:
◇沒有確定的結果就不要到處告知
以前我很喜歡水瓶座的時候常常都告訴大家我有多喜歡他,結果落得下場是對方只當我是朋友。
短短兩句話道盡多年的心酸,老是覺得自己臨門一腳可以變天仙,但對方只當你是許仙。同理可證:當你默默在跟某人曖昧、偷偷去面試、低調地去創業時,真的不需要跟旁邊的人講太多。成功再說,不成功就當沒這回事。「感覺不到就是沒有」適時地為自己留點後路。
◇平常心面對每一次的心動
這真的需要時間的提煉。小時候的我們常常活得太像水象星座,卻只以為水象星座很需要浪漫,卻忘記其實他們很務實。真正能把心動控制得宜的反而是他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超能力叫做:「控制自己的感情,收放得宜。」只是有人很早就知道靈性的重要,有人活了一輩子還不知道什麼叫做頂級的自律。
心動,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時刻。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藏不住的,打噴嚏跟喜歡你。「感覺不到就是沒有」,打噴嚏藏不住,喜歡你又怎麼藏得住呢?
◇擁有3個生活重心
生活重心來自於你整個人對自己的期許。有些人生活重心是家庭,代表他想扮演好父母親的角色。有的人生活重心是工作,代表他想成為職場指標。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呢?
我個人建議生活重心至少要有3個,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一個自己也可以跟自己玩得很好的人,雖然我朋友很多,但我非常喜歡一個人去走走看看。所以對我而言,
👉「每週要有獨處的時光」
👉「每天要寫至少一篇文章」(這指的是小瑜星座社群工作)
👉「時常跳zumba」(這邊要看老師的開課情況哈哈哈哈)
所以當對方沒有回覆我訊息時,我已經不是當年苦苦在心中掙扎的小哭包,我會選擇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身上有錢就好。與懂得欣賞我的靈魂交往、認識有趣的人、寫作成為我廢話連篇的園地、跳zumba讓我自信爆棚,「感覺不到就是沒有」?這三小,我他媽對我自己超有感覺的耶!
你的三個生活重心是什麼?
感覺不到就是沒有->關於你的故事又是如何?
|如果你沒跟到小愛卡,我擔心你錯過年底的曬日曆活動。|
365天,天天都可以曬一句毒雞湯。
這次你舔著屏幕看著人家曬小愛很懊悔。
記得年底,我們要「曬小聊」,準備好了嗎?
👉【今日宜小聊-沉浸式日曆】
https://reurl.cc/n50L02
#星座 #小瑜星座 #日曆 #感覺不到就是沒有 #今日宜小聊 #曖昧
自律短句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个理性的文字治愈师,希望你能够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对于生活的慰藉。
你焦虑吗?
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的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愈发的焦虑,甚至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
就好像我们自媒体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只需要发布视频或者写好一篇图文,就能够获得收入,甚至月入过万,副业成为超过主业的存在。
但是事实上,做自媒体远没有看上去那般简单,创作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在一些时候,一篇稿子需要耗时几个小时也没有完成,而发布之后,阅读量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了。
当人看到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焦虑感自然也就从心底不断地升起。
同样的,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类似的现象,我们害怕做一件事情时,时间安排上来不及,害怕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对应的收获,焦虑感好似一块石头,压在我们的心头,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那么,越是在这些时候,越不能忽视的就是去缓解这些焦虑,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时的得到回归,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对你缓解焦虑能够有所帮助。
01,注重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在史蒂芬柯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在无意间发现了一只能够下金蛋的鹅,欣喜若狂的将鹅带回了家,并且借助金蛋成功的发家致富,但是慢慢地,每天一个金蛋已经无法满足他,于是便异想天开的把鹅给宰杀了,想要一次性取出所有的金蛋。
未曾想,鹅的肚子里并没有金蛋。 鹅死了,再也失去了获得金蛋的来源。
史蒂芬科维用这个故事,阐明了一个观点就是「产出/产能平衡」原则,说的是效能需要平衡,而真正的效能则是要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产出,也就是金蛋,另一个是产能,也就是下金蛋的鹅。
在生活中「重蛋轻鹅」的人最终可能连金蛋这个资本也不能留住,而「重鹅轻蛋」的人最终自己都可能被饿死,两者一直保持平衡才能得到持续性的收入。
同样的,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很大的程度上就在于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只注重单一的某一个方面,多去注重两者平衡,从而也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因为这两者失衡所带来的焦虑了。
02,积极主动,而非被动,不要将过错归咎于环境
很多人在面临低谷时期时,就会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情况之下,具体的表现就是没有目标,随波逐流,而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错归咎于环境或者身边的那些人。
但事实上,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事情朝着更加糟糕的方向去不断地演变。
自然焦虑感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为内心处于一个空虚的状态,迷茫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就让人意志消沉了下去。
那么在这些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变得主动起来。
多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多去进行一些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多去进行一些思考,将低谷期变成自己的一个增殖期,哪怕只是明确好自己的目标,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人生来是解决问题的。
不要将问题归咎外界,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去寻找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的去解决问题,你主动些,焦虑感也就会离你越远些。
03,充分利用好时间,不要拖延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做一件事情总是会急急忙忙的。
而你认真地去审视背后的原因时,就会发现,并不是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充裕,而是因为拖延浪费了大把时间。
随着时间越少时,人的心里就越容易产生恐惧感,害怕来不及,一旦这种感觉出现了,焦虑也就紧随其后,会在短暂的时间里担心这担心那,还要腾出时间来后悔,又无声之中浪费了时间。
这就好像有人说的一般:
如果你总是在一件的事情上拖延,那么这些事情就很可能会不断累积,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爆发,引发你巨大的焦虑。
你把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时间就会促使你变成一个怎样的人,你越自律,那么也就越自由,你越拖延,那么也就越糟糕。
当你拒绝拖延,其实也就是在拒绝焦虑。
04,多去读书,读书是避免焦虑的一个重要途径
杨绛说:「你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书读的不多」。
我一直都觉得她这句话很中肯的点明了现在大多数人所面临的通病,那就是想太多,而想太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一个人焦虑与患得患失。
杨绛也给出了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去读书。
通过读书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不至于人云亦云,或者轻易地就感到迷茫困惑。
或许,我们读一本两本书时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书读多了,量变引起质变,那么获得的改变将会是巨大的,你就会发现读书与不读书的状态截然不同,甚至过得是不同的人生。
千万不要觉得读书无用,现在的社会总归显得有些浮躁,而当我们读书时,往往就能在书中找到属于我们内心的那份宁静,焦虑也就自然越来越少。
05,将目标细化
很多人都会有制定目标的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目标需要在合理的范围之类去制定并且具有一定的可实现。
太过理想的目标,虽然能够激励人,却也会让人因为目标与现实差距过大而产生强烈的落差感。
村上春树说:有限的目标,能让人生变得简洁。
有目标是好事,但是不要让自己因为目标太高而总是感到的焦虑,不然,这可能会取得相反的效果了。
所以,在制定目标时,最好能够将目标细化,在可实现的条件之下进行,最好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让自己看到一些成效,这样能够很好的让自己树立起信心。
自律短句 在 武敬凱Jing W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即便你遵守政府的宣導,想不到不遵守的理由,
避免不必要的出門,
避免多人在同一個空間群聚,
避免與陌生人近距離接觸,
但你依舊能看到,
走在路上,有人不願意戴口罩,
在公共場合,有人不願意戴口罩,
甚至有人好心提醒要戴口罩,卻招來一陣怒罵,
從這些行為上,可以意識到,
有多少人仍舊不把「疫情」當成「問題」看待。
「看好了世界,
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
就我親自、真實體驗回台的隔離後,
這句話,我認為有點太過於 #心靈雞湯,
並且會讓原本不在意「疫情」的人更加樂觀,
更加不自律的放縱自己的短暫自由,
而剝奪台灣大部分人的自由。
但凡有一個人不把疫情視為問題,
那麼,問題就會找上所有人。
拍這影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認清事實,
事情並不是我們想得那麼簡單,那麼樂觀,
樂觀沒有不好,但會削弱某些人的危機意識,
因為你重視,但還有很多人並不重視,
與其給予雞湯式的喊話,
不如想想有沒有實際的應對措施,
能夠讓大家更意識到防疫的重要性。
要先自律,才有自由可言。
#臺灣加油 #防疫加油
_____
武敬凱Jing Wu
【創作者小額贊助】
👉🏻https://p.ecpay.com.tw/2BF3375
”Facebook“
👉🏻https://www.fb.com/WuJingMusic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uchingkai
【影片製作 or 行銷課程】
▥▩►https://linktr.ee/jingwu
自律短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ewnEBLM9IW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土地房屋供應持續落後,疫下更有進一步惡化之勢,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前主席黃遠輝擔心,短中期約800公頃土地短缺,無望及時在2026年填補。土地專責小組報告提交超過一年半,政府覓地建屋,迄今未有重大突破,許多項目都未能上馬,收地工作困難重重,公私營合作只聞樓梯響,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看不到當局有意志和決心,克服政治障礙追落後。未來數年,本港公營房屋面臨「斷層」,覓地建屋不能再拖,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必須拿出切實方法處理。10多年前港府奉行勾地政策,未再積極造地,土地供應實際由私人把持,近兩屆政府雖有改變之心,卻未見有何法寶。曾幾何時,深圳房地產發展,主要師法香港,結果也出現了「重市場、輕保障」的情况,深圳樓價位居內地之首,人均居住面積300平方呎,未達內地最低標準線。
蘋果頭條
香港工業早已式微,僅存的香港製造商品都是以質量取勝。可是,美國因應中共在港推行《港區國安法》,取消對本港特殊待遇,出口至美國的香港貨品,一律須改用「中國製造」作為產地標籤,新政策令一眾努力堅持「香港製造」港商非常痛心,不忿用幾代人努力而建立的信譽,被林鄭政府一鋪清袋。中國製造產品只求速度,沒有質素,是全球廠商共識。今年因疫情爆發而開始量產口罩的諾翹(Lockill),其董事潘焯鴻指,現時歐美廠商一看到「Made in China」就耍手擰頭,尤其涉及醫療、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美國人普遍對中國製造用品沒信心,他們始終最重視產品質素。「美國當地未必人人識分香港與中國,但出口商懂得,香港貨品會較吃香,大陸口罩每個賣2毫到3毫,香港口罩每個賣到1元至1.1元,相差三、四倍,這代表香港品牌是做得到的。」
東方正論
就在黎智英涉及的刑事恐嚇案獲放生不久,黑暴又巧合地藉口立法會選舉延期而四出破壞,勢要徹底攬炒,尤其目前疫情仍然反覆,昨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重見雙位數,香港有如大廈將傾,狂瀾既倒,隨時陸沉。偏偏警方執法有氣無力,軟手軟腳,《港區國安法》由尚方寶劍變成生銹菜刀,國家安全淪為空談,港府廢官猶在自吹「三權分工」,自欺欺人,莫此為甚!《港區國安法》於六月三十日深夜刊憲生效,至今已逾兩個月,期間雖然沒有大暴亂,但小暴亂仍然層出不窮。有「網民」趁昨天本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發起九龍區大遊行,明言「重燃戰火」、「絕地反擊」,不重現去年聲勢不罷休,結果激起七一以來最大規模暴亂。
星島社論
上周三網上流傳一封匿名信,聲稱終審法院首席馬道立於七月三日連同高院法官黃崇厚,召集全港裁判官出席法律簡介會,黃官在席間批評「藍絲」法官要小心言行,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司法機構同日回應傳媒時強調,匿名信中指黃官所發表的談話內容並不屬實。本報經調查後,證實黃官當日在講座中曾提醒各裁判官在撰寫裁決或判刑內容時,須按照相關案情及法律分析,勿加入渲染字句或表達個人政治立場和意見。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於七月三日在司法機構轄下香港司法學院為裁判官舉辦題為「司法公正及公眾信心」的講座中,並非以一位參與者身分出席,僅是一個「旁聽者」,期間經常出入會場,據知,講座完結後有小組討論。司法機構澄清,馬官沒有如該匿名信所指,在講座後與任何裁判官開會。
經濟社評
本港昨錄21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創下逾一周以來新高,全民檢測計劃找出當中5宗,數字亦是迄今最高。普及社區檢測暫延至周五,政府料未來不會重推計劃,為免疫情反彈拖累復常進度,社會、尤其學界應把握機會參與檢測,亦應履行公民責任,時刻保持自律警惕。據衞生署昨公布,本港新增21宗確診,為前天的3倍,上次錄得更多新症已要回溯8月26日的25宗。單看數字,疫情似有反彈之勢,但是否關乎最近防疫鬆綁,仍須更長時間審慎觀察,因為多達6宗屬境外輸入,除了小心把關,港人首要自律;至於最新檢測一舉找出5名染疫者,包括3宗無源頭個案,在在反映病毒化驗效率已漸入佳境。
自律短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5月0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7tc1YVSjj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五一勞動節內地假期延長到5天,這個傳統上的消費旺季在疫情打擊下,旅遊點和商場過去人山人海的情景都難以恢復舊觀,政府指令所有旅遊點只能接待一定數量的旅客,而飛機票即使大幅降價也未能催谷乘客數量大增,遊客則更願意選擇避開人群聚集的方式與地點去旅遊。政府與民眾對風險猶在的疫情,有強制的措施,也有自願的選擇。雖然不能由此而引伸內地這套官民配合就是最佳的防疫方法,但起碼說明,官民都謹慎總比互相鼓動去冒進的方法好。
2019年五一勞動節假期,國內旅客總人次達到1.95億,旅遊收入1176.7億元人民幣,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節日,民眾放假紓緩緊張工作的壓力,商家銷售產品與提供服務賺取利潤,政府收稅增加收入。但好景不常,今年遇上疫情,雖然已經基本受到控制,每天只有零星的幾宗新增確診案例,但國外疫情仍然不斷擴散,有可能在防不勝防的情况下出現第二波或者反彈,所以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蘋果頭條
警隊多名高級洋警官近日被揭發住所非法僭建,他們的頂頭上司鄧炳強亦捲入僭建風波。本報調查發現,鄧炳強曾租住的九龍塘廣播道老牌豪宅寶能閣高層複式單位,天台一直存在違法僭建物,2017年初屋宇署已向業主發出清拆令,惟去年才遷出上址的鄧炳強,對此一直視若無睹,反而繼續享用400方呎非法豪裝天台。身兼九龍城區議員的律師黃國桐批評,雖然租客不須為僭建物負責,但身為執法人員卻不避嫌,租住並享受非法僭建帶來的好處,行為不檢點,觀感十分糟糕。
去年11月上任後曾稱「邊個犯法都會拉」的警務處長鄧炳強,近年曾租住由恒隆發展、被地產經紀形容為好風水的寶能閣一期9樓及10樓G室複式單位連天台。警察公共關係科發言人回覆本報時,證實鄧炳強曾居於上址,去年遷出。
東方正論
香港昨日又沒有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是連續十四日沒有本地感染個案,日前零確診「斷纜」也只是因為巴國專機回港其中兩人帶病毒,疫情似有放緩趨勢,政府部署復課及放寬部分禁令。市民也在剛過去連日假期湧往四處遊玩,有些更除下口罩放鬆,就在此時,消息傳來,政府會向公眾派口罩。抗疫百日,確診千宗,這批口罩實在來得太遲了。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引述創新及科技局消息,透露港府將會「全民派口罩」,而且該款口罩可以重洗六十次,最快本周公布有關消息,並由創科局執行。袁形容有關措施為「德政」,市民不用再擔心買不到口罩,然後再加了一句「大家都無得再賴買唔到口罩而唔戴。」卻顯得有點倒果為因,把責任推給市民。
星島社論
香港昨天再錄「零確診」,更值得歡欣的是,已十四天沒有本地感染個案,過了新冠肺炎潛伏期的第一關,連向來審慎的專家袁國勇也認為可稍為「休戰」,不用等到二十八日的第二關也過了,才放寬限制。這的確是好消息,而實際數據也反映傳播風險正在減低,政府應可稍為「放膽」,於五月七日限聚令屆滿時,較大幅度地鬆綁、解禁,讓經濟危機盡早得以紓緩。香港今次抗疫表現出色,主要是因為全民高度自律防疫,故不論規例如何放寬,市民都須在一段長時間內自覺嚴守這防線,包括繼續佩戴口罩及避免大型聚集,才可防止疫情反彈。
香港與其他國家一樣,政府考慮限制措施是鬆是緊,既要確保病毒傳播不再爆發,也須顧及經濟可承受多大衝擊,一般而言,政府決策都稍偏向後者,甚至不惜「冒險」博一博,因為經濟爆煲會帶來嚴重政治後果,近期新加坡與美國一些州份決定重啟經濟活動,都是這個原因。
經濟社評
香港昨日連續14天沒本地新冠肺炎個案,政府料將放寬部分防疫限制。港大教授袁國勇認為,公眾今後仍須繼續戴口罩,更透露創科局將全民派發可重用口罩。港府宜汲取海外相關政策的教訓,嚴控質素及物流分發,繼而對外力銷自主研發的材料技術,助環球解決口罩短缺和廢棄問題。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天指出,瑪麗醫院實驗證明,新冠病毒主要靠口中飛沫傳染,故大家需要口罩,香港迄今做得最好的正是全民戴罩,也是唯一不可放寬的措施。
環顧全球,新加坡、日本、以色列、比利時等近期均免費向公眾派發可重用布口罩,但風評參差,港府尤要警惕日本的經驗。
自律短句 在 適合發朋友圈的自律短句合集,精闢走心- 經典的句子 的相關結果
生命原本就是一個追尋的過程,學會擔當,學會原諒,學會扛起責任和義務,哼一支小曲,悠然前行。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適合發朋友圈的自律短句,希望 ... ... <看更多>
自律短句 在 15條經典語錄,原來自律這麼簡單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自律 就是自我約束,等待蛻變成蝶。 ... 10句精闢的人生感悟句子,句句經典,讓你不再迷茫! ... 20句讓自己不斷進步的勵志短句,迷茫時打開看看. ... <看更多>
自律短句 在 適合發朋友圈的自律短句推薦- 經典的句子 - 皮皮勵志網 的相關結果
適合發朋友圈的自律短句推薦 · 1. 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 2. 守信用勝過有名氣。 · 3. 良機對於懶惰沒有用,但勤勞可以使最平常的機遇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