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到狙擊民陣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25048
最近有傳民陣成為政府的調查對象,一旦證明違反《港區國安法》將被取締,引發多個政黨和組織先後退出。中聯辦主導的《大公報》和《文匯報》今日都在頭版狙擊民陣,指民陣應被取締。
《大公》報道形容民陣為「非法組織」,前年的「黑暴」正是由民陣引爆,而民陣本身亦多次獲食物環境衛生署發出臨時小販牌照,「攞正牌擺街站吸金」,「令不明來歷的資金堂而皇之流進民陣及其會員的口袋」。報道更引述不具名的法律界人士斥民陣是「非法社團組織」,並有洗黑錢之嫌,比政府之前取締的香港民族黨「更爛」,政府應取締民陣並禁止繼續運作。
《文匯》報道則主要談及前年的反修例運動,指民陣發起遊行集會助長「港獨」和本土恐怖主義,罪責難逃。該報請律師、客貨車司機和警嫂講述在民陣主辦的遊行受到何種「傷害」,並總結指民陣應該被政府取締。
#852郵報 #民陣 #大公報 #文匯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水埗警署是香港警務處西九龍總區深水埗警區的分區警署,屬於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為了處理大量中國大陸人湧入香港後,在深水埗區所引起的治安問題,深水埗警署於1924年動工,於1925年竣工,當時鄰近海旁及深水埗軍營;深水埗警署僅比九龍現存最古舊的警署──油麻地警署,遲兩年落成。香港保衛戰時,深水埗警署被駐...
臨時小販牌照 在 黃梓謙 Gary W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抵抗領展霸權】
領展上市,是香港人的惡夢。領展多年來不斷大幅度加舖租,不但逼走有地區特色的小商戶,更引入連鎖大集團店舖,推高當地物價,居民負擔百上加斤。
抵抗霸權,只能引入競爭。我建議政府:
1. 策略性增建食環署及房委會街市和商場;
2. 增加簽發固定攤位小販牌照,以及於大型節日時簽發更多臨時小販牌照,讓基層小販可以自力更生;
3. 在十八區設立固定墟市,售賣日用品及食物,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廉價購物選擇。
臨時小販牌照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深水埗警署是香港警務處西九龍總區深水埗警區的分區警署,屬於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為了處理大量中國大陸人湧入香港後,在深水埗區所引起的治安問題,深水埗警署於1924年動工,於1925年竣工,當時鄰近海旁及深水埗軍營;深水埗警署僅比九龍現存最古舊的警署──油麻地警署,遲兩年落成。香港保衛戰時,深水埗警署被駐港英軍充作軍營用途,至香港日治時期時,被日本皇軍改為深水埗集中營的指揮部。1978年,長沙灣警署落成前,深水埗警署為深水埗分區總部,管轄範圍於香港保衛戰前遠及荃灣一帶。深水埗警署由公和洋行設計,是英國殖民地典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分為A至E座,其中以面對欽州街及荔枝角道的C座歷史最悠久。C座樓高3層,建有傳統圓柱門廊,並且設有裝飾欄杆。傾斜屋頂鋪上中式瓦片,數支煙囪在屋頂突出。面對內庭一面設計則比較現代化,展露包浩斯風格。深水埗警署樓高3層,為了應付需要,大樓旁於後來分別增建了多座現代化建築物。
鴨寮街Apliu Street俗稱鴨記,是香港深水埗的一條街道,以專門售賣電子零件和電子產品而聞名,故有電子街或電子零件街的別稱。根據梁炳華編著的《深水埗區風物志》記載,十九世紀,鴨寮街一帶為大海,附近有農田、魚塘,填海後曾經有飼鴨養的寮。二十世紀初期,深水埗被納入城市發展,需要興建街道,鴨寮街因此而得名。1930年代起,鴨寮街是一條專門售賣二手貨品的街道,曾被視為九龍的摩羅街。到了1980年代,鴨寮街逐漸成為了電子零件的集散地,漸漸發展成以電子硬體、電訊、數碼產品為主的市場。大廈地舖主要銷售手機、保安系統、無線電、音響器材及電子零件、五金工具等,街上的200個檔口則有很多廉價貨品發售,例如手電筒、數碼產品配件、電子零件、連接線、變壓器、燈泡、電鑽等,亦有舊電器、遊戲機、黑膠唱片二手貨品等。因應2011年旺角花園街排檔奪命大火,政府資助全港43個排檔區的小販搬遷及重建排檔,冀減低火警風險。其中深水埗鴨寮街一段排檔,剛於2014年11月完成有關重建後,檔主憤言該計劃嚴格限制他們只能在細小範圍內擺賣,根本無地方展示貨品和存貨。
欽州街小販市場Yen Chow St Hawker Bazaar,又稱為深水埗布藝市場,俗稱「棚仔」,是香港目前碩果僅存的布料集中地,位於深水埗荔枝角道373號。小販市場早在1970年代開始有布販進駐,全盛時期共有190多檔經營,其後政府停發小販牌,如今僅餘21個布販繼續在市場擺檔。1978年,由於政府要在欽州街興建地鐵深水埗站,將該處的小販安排到此臨時擺檔至今。小販市場每一個檔攤都堆滿了布膠板帆布,雖環境昏暗,但布料價錢相當相宜,款式多元化,普通的綿布、麻布、各種花式的格仔布,甚至牛仔布也可以找到。因此成為時裝設計的學生常到之處。2015年8月中,食環署突然致函布販,稱政府需收回欽州街小販市場興建公私營住宅,該署曾與受影響的布販開會,提出四個補償方案,包括撥出各區空置攤位供布販繼續經營,布販亦可選擇交回小販牌照,領取80,000元的特惠金。據悉,有布販在會上炮轟食環署的補償方案欠誠意。布販又不滿安置方案提及可在各區空置攤位繼續經營,惟無交代攤位的位置,擔心檔位偏遠無生意可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zqHLKzhTz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