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
#最近開始在Podcast的IG上嘗試知識型內容
#喜歡的話也去追蹤一下
其實壞特的歌是兩年前突然從朋友的IG上看到,當時還以為是一個外國歌手,聽了一陣子才發現原來是台灣人,而且當時還很神秘,不但不露臉、社群媒體上也挺低調的。這一兩年越來越常看到壞特的身影後,才對她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拿到金曲最佳新人獎的隔天,台大某Power錕教授在臉書上PO文道:「準外科醫生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你放心給她開刀嗎?」。老實說當下看到,只覺得一位台大教授跑去參加市長選舉的人,實在沒什麼資格講出這句話,教授跑去競選市場,難道有學生質疑你的教學實力嗎? 何況這位準外科醫生拿到了音樂界的最佳殊榮,而錕教授當年僅取得0.24%的選票。
這篇PO文一出來,本來對壞特還只有對音樂的欣賞之情,但因為這則文章,我瞭解更多關於她的背景和經歷,也才終於懂了她為什麼要在獲獎發言時這麼說。原來她是個準外科醫生,為了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毅然決然地拋棄醫學院的光環(即便那不是她想要的),橫空跨出實踐夢想的步伐。
記得曾經看過台大 #葉丙成 教授在台大畢業生演講裡面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並且顛覆想法,他分享完他去美國留學,在外國人派對中無法跟同學搭上任何一句話的他給自己的提醒:「千萬不要當一個只懂專業、其他什麼都不懂的貧乏之人!」這句話很震撼,因為考上台大電機系這件事情,縱然過去雄中生如我都覺得極度困難,何況還出國留學,簡直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前陣子很敏感XD),但葉教授卻體悟到一生若只懂自己的專業,將會是貧乏的、不足的。
「從徬徨20歲到現在過了七年,還真的得到一個金曲獎😭,終於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謝謝你們❤️」字字句句不難看出,即便已經才華洋溢如她,仍然受到傳統思想的框架,選擇以「不露臉」的設定,嘗試隔著一層面紗對著世界嶄露頭角。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難道發揮「一生懸命」的匠人精神,窮極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好不對嗎? 而有人選擇同時做不只一件事情,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於是乎,我想自我整理一下,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所知所聞,試圖推測一下,究竟這些選擇不只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基於哪些原因而這樣過他的人生,並且用自己很喜歡的人物和他的故事來做比喻:
(一)喜歡的事情還沒辦法養活你
通常會有兩種情況,一種通常會更常發生在亞洲,因為我們往往很晚才會發現甚至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發現的時候我們常需要去轉系、轉職,如果來不及的話就得要在下課、下班一邊學習想學的技能,一邊還得要繼續謀生。另外一種情況則是有興趣的事情卻不能幫你賺到足夠多的錢,比如說有些人喜歡畫畫,但是藝術這種東西通常需要仰賴天份和運氣的綜合加成,於是乎在遇到伯樂之前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都得要在兼職打工來支持你的興趣發展。
上面提到很多次的 #壞特 應該就是屬於這類型,因為出生家庭很希望自己能夠走醫學這種更符合社會主流的職涯路線,而剛好自己也很擅長讀書能夠考上醫科,相對來說音樂夢的火苗就一直隱藏在大家吹捧醫科的光芒底下,在非常非常難能可貴的機會下,她找到了這株火苗並且逐漸保護它,讓它有機會成為現在大家看到的星星之火,並且在未來有燎原的機會。
(二)喜歡很多東西無法捨棄
#呱吉 是我真的很崇拜的一個人物,他秉持著對藝術創作的熱愛投入劇場,而後又意識到現實的殘酷而進入遊戲產業,在40歲重拾藝術魂很熱血地賣房創業,一股腦地投入網路影視創作,然後現在又搞起政治讓他可以在每部影片的開頭多補充一句aka台北市議員邱威傑。每一次的轉換又讓他喜歡上新的東西,然後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團隊,重新打碎、排列組合,累積成新的優勢,就像飛輪效應一般把這個人的才華和表現越滾越大。
即便創業後開始有了「上班不要看」宇宙,他還得要發展「呱吉」宇宙,從廢片、好片,到每周直播,Podcast出現了也要進去搶占一波,甚至沾染政治又讓他的節目題材更豐富多元。喜歡很多東西,他一件也不想放棄,但很懂得利用既有的團隊和資源,產生不用放棄也能做得比很多人更好的本錢。
(三)過去喜歡的東西現在有更喜歡的
大多數人對 #博恩 的印象就是脫口秀演員、專長搞笑的那個帥哥,博恩夜夜秀的形象和成果讓剛剛崛起的鋼鋼(雙押)一舉變成現在STR Network的當家扛霸子。但我對於他在TED上演講的主題更有印象,就如他說的「興趣沒有目的,興趣本就是目的地」精神,他似乎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做「沒有為什麼我只是想做所以就去做了」的這個概念。
曾經我好像也有這個時刻,我以前很喜歡攝影,廢寢忘食那種,喜歡到把圖書館每一本關於攝影的書籍都讀透一遍,甚至喜歡到帶著相機到處衝,有一年過年為了拍到好看的佛陀紀念館煙火,我在那禮拜去排隊了3次。但因為別的事情加入,我突然就被吸走了,也沒有來由地莫名其妙,於是相機就這樣塵封了好幾年。
如果世界上有轉換領域冠軍,那博恩應該可以名列前茅吧。外文系的他,卻又學了心理系,然後跑到Stand up Comedy的舞台講笑話,去倫敦大學學院讀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之後又到巴黎第六大學唸整合生物研究所。現在好像又出了幾隻MV和歌曲,哪一天得金曲獎我可能也不意外。
(四)擴大既有的專長優勢
很想特別講一下 #丁特 ,特哥他是前LOL這款世界知名遊戲的職業選手,追蹤了他好幾年在前幾天,他所買下的戰隊竟然拿到PSG區域聯賽的冠軍,實現了他六年前作為職業選手沒辦法達成的夢想「打進世界賽」。講到這裡,我先擦兩滴眼淚,即便重播的影片我都看了兩遍還不過癮,當特哥感動落淚的時候我也深受感動,畢竟自己都喜歡了六年了,看著別人的夢想以不同的形式實現,不感動起來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想講的就是舉他的例子來當作擴大既有專長優勢的解釋,職業選手的本業就是盡可能把自己打電動的技能練到世界頂尖,你很少看到一個職業是沒有KPI的,因為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超越自己、超越全世界其他人,沒有中止或達到目標的一天。不過丁特他因為本身講話也很逗趣、笑聲也特別魔性,於是吸引大批粉絲來看他打電動和聽他講幹話。甚至到後來他以實況為生、偶爾接接業配、打打表演賽,甚至近年買下前AHQ戰隊,成立Beyond Gaming。上面這些衍伸的工作都脫離不了電競這件事情,他把自己本來就擅長的東西作了延伸,幫助他賺更多的錢、看到更遠的地方。
難得打那麼長的文章,整理下自己為什麼有些人會同時做很多事情的原因,有些可能是迫於無奈的、有些可能是擴大既有優勢的、有些甚至可能是無來由的。還有很多我很欣賞的人,都能夠在不只做一件事情的情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Self Pick的 #徐嘉凱導演 、做Youtube的醫師 #蒼蘭鴿 、資訊工程師但卻超多人喜歡看他講故事的 #老高 。
今天就整理到這裡,希望你們會喜歡。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職業圖書館 #職涯 #職涯規劃 #工作 #求職 #找工作 #找自己 #轉職 #離職 #迷惘 #成長 #自我成長 #人生方向 #人生規劃 #學習 #職業 #不務正業 #斜槓 #訪談 #個人成長 #創業 #選擇 #科系 #夢想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生平最討厭恃強凌弱的傢伙。當年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也就是兢兢業業地參加比賽,做牛肉麵,當他們被政府栽贓,被可以先打疫苗的丁怡銘抹黑的時候,周玉蔻這個老媒體人做了甚麼? 不是批評行政院荒謬,不是批評政府攻擊人民不對,竟然是批評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老闆不知好歹?還要發動大家抵制他們家的牛肉麵?(雖然後來...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不務正業的超能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可可酒精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可可酒精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新聞]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 看板youtuber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新聞]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 看板youtuber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新聞]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 看板youtuber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關於Facebook 星賞| Meta 企業商家使用說明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 Star 是什麼? Facebook Live 直播打賞功能KOL一定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530遊戲幣=395元【R商店】Facebook星賞功能代儲 - 8591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b賞星星要錢嗎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b賞星星要錢嗎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b賞星星要錢嗎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直播新功能,可以打賞星星囉 - 網路行銷講師蔡沛君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b星星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b星星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 開放付費訂閱和打賞功能,符合資格專頁可以加入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賺錢教你開通Facebook Star星賞| 雪兒院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制 - INSIDE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推出付费订阅和打赏功能!超过1万粉丝的专页可申请!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 FB教學】FB REELS怎麼用?FB 連續短片教學,如何分享跟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臉書賞星星功能?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短影音持續發燒!Facebook Reels 正式在台上線!還有星賞功能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9招教你如何用FB賺錢- 阿福筆記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問卦] 為什麼統神FB有賞星星功能???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電玩直播市場,挾全球20億用戶優勢力拼Twitch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電玩直播市場,挾全球20億用戶優勢力拼Twitch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星賞功能被關閉無法購買星星回報過了有誰之道怎搞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 新隱私設定14大祕辛,在他人洩漏你秘密前審查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Facebook Reels」正式在台灣開放,開放抖內的「星賞功能 ... 的評價
- 關於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臉書加入短影音大戰!FB、YouTube、TikTok都能打賞變現 的評價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約瑟夫‧布羅茨基詩中的巴洛克敘事 ◎蕭宇翔
“It seems that what art strives for is to be
precise and not to tell us lies, because
its fundamental law undoubtedly
asserts the independence of details.”
from The Candlestick by Joseph Brodsky
|賦格與俄語
布羅茨基曾自言,最早教會他詩歌結構的啟蒙老師即巴赫(J.S. Bach)。與其說音樂值得詩歌嚮往,不如說這是藝術具備的公分母,在這點上,布氏幾乎發展了一整套韻律理論,藉音樂的特性深刻地反觀詩歌。他認為:「所謂詩中的音樂,在本質上乃是時間被重組達到這樣的程度,使得詩的內容被置於一種在語言上不可避免的、可記憶的聚焦中。換句話說,聲音是時間在詩中的所在地,是一個背景,在這個背景的襯托下,內容獲得一種立體感。」(註一)「包括音質、音高和速度,詩歌韻律本身就是精神強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它們甚至不能替代彼此。韻律的不同是呼吸和心跳的不同。韻式的不同是大腦功能的不同。」(註二)音樂是以音符與節拍承載時間,而對詩歌而言則是韻律和語氣,如何藉此重構時間(或說面對消逝),此即作詩法。
從各種層面來講,巴赫的作曲法和布羅茨基的作詩法的確相像得不可思議。譬如巴赫窮盡一生不斷改進的的賦格曲式,宣示了一整個巴洛克時代的成就。賦格可分成兩大類:一種輕快簡單如舞曲,風格飄逸;另一種則結構嚴謹,由層層模進所交織串聯,厚重而壯麗。這兩種風格剛好可以蓋括布羅茨基一生的詩風。
如同巴赫的音樂,布羅茨基的詩風同樣既古典又現代,事實上,布氏認為:「現代主義無非是古典的東西的一種邏輯結果──濃縮和簡潔。」(註三)這是因為在俄羅斯,布氏生長的城市,彼得堡──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混合體,古典主義從未有過如此充裕的空間去填充現代,幾百年裡義大利的建築師紛至沓來,抑揚格節奏在這裡自然如鵝卵石,布氏認為,彼得堡不僅是俄羅斯詩歌的搖籃,更是作詩法的搖籃,在曼德爾施塔姆的詩中足以看見彼得堡的天使壁畫、金色尖頂、柱廊、壁龕,當然還有文明的末日景觀。(註四)
於是我們看到布羅茨基在遵守嚴格韻律之餘,常以古典的耐心,巴洛克式的句法層層雕琢、延展,甚至在長詩〈戈爾布諾夫與戈爾恰科夫〉裡,將兩名精神病患的交談分切為片斷的組詩,相互衝突而又離不開彼此的兩人,類似區分大腦兩半球官能的對稱,這表現在詩章結構、內容的平行現象和各章編排的對稱與反差。十四章標題的總合構成了「十四行詩」一樣的文本。對稱嚴格之外,十四章的篇幅是均等的:各有一百行,第一章和第十三章例外,是九十九行。所有「對話」的各章都用十行詩節,每節各有五個同樣的對偶的韻腳,這無疑是强調二重性的又一種方法。(註五)巴赫以同樣的方式創作賦格曲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在音樂裡,這稱作對位法。總總精妙的巧合不僅讓我揣想,巴赫之於布羅茨基,是否如坂本龍一之於德布希,認為自己是前者的轉世。
然而,詩歌畢竟是獨立於音樂的另一種藝術,其最重要的素材不是音符與節拍,而是語言。布氏對於自己的母語同樣有著系統性的見解,他認為俄語是一種曲折變化非常大的語言,你會發現名詞可以輕易地坐在句尾,而這個名詞(或形容詞或動詞)的字尾會根據性、數和格的不同而產生各種變化。所有這一切,會在你以任何特定文字表達某個觀念時,使該觀念具有立體感,有時候還會銳化和發展該觀念。從句複雜、格言式的迴旋,是大部分俄羅斯文學的慣用手段。(註六)
就語法的錯綜而言,名詞常常自鳴得意地坐在句尾,對於主要力量不在於陳述而在於從句的俄語是相當便利的。此非「不是/就是」的分析性語言──而是「儘管」的綜合性語言。如同一張鈔票換成零錢,每一個陳述的意念在俄語中立即蕈狀雲似地擴散,發展成其對立面,而其句法最愛表達的莫過於懷疑和自貶。(註七)
因此俄語詩歌總的來說不十分講究主題,它的基本技術是拐彎抹角,從不同角度接近主題。直截了當地處理題材,那是英語詩歌的顯著特徵。但在俄語詩歌中,它只是在這行或那行中演練一下,詩人接著繼續朝別的東西去了;它很少構成一整首詩。主題和概念,不管它們重要與否,都只是材料。(註八)
依憑著俄語的不規則語法,離題這件事可想而知卻又非同尋常,原因是它並非由情節的要求而引起,更多是語言本身──意識流不是源自意識,而是源自一個詞,這個詞改變或重新定位你的意識。(註九)數世紀俄語聖殿的「文字辮子」,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尼古拉‧列斯科夫對高度個人化敘述的偏好(skaz),果戈里的諷刺性史詩傾向,杜斯妥也夫斯基那滾雪球般、狂熱得令人窒息的措辭用語大雜燴。(註十)
總的來說,布氏認為,俄羅斯詩歌樹立了一個道德純粹性和堅定性的典範,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於保存所謂古典形式而又不給內容帶來任何損害。(註十一)而他與普希金、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古米廖夫,繼承了這些傳統。除此之外,俄羅斯歷史與現實的噸級質量,同樣可視為此種巴洛克作詩法誕生的要素,因為通過在細節上精確複製現實,往往便能產生足夠超現實與荒誕的效果。
布羅茨基身為一個現代人,其語言與內容定然比起生活在古典時期的人更感飢渴、躁動,正因如此,布氏所使用的古典形式與韻律乘載了一股力量,這力量總是從內部試圖吞噬並篡奪本體,形成詩歌內部的最大靜摩擦力,一旦觸發就會以加速度往前衝破。對付這種力量,人類需要古典的耐心,無怪乎布羅茨基經常引用奧登的話:「讚美一切詩歌格律,它們拒絕自動反應,強迫我們三思而行,擺脫自我之束縛。」(註十二)
|呈示部──黑馬
這是一首完成於1962年7月28日的短詩,只有三十五行,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二歲,然而已暴露出布氏善於綿延鋪陳的作詩法──布氏開頭動用了二十八行,傾全力試圖描述黑色的荒野中一匹馬到底有多黑,一系列的形容包括:那馬腿比夜色還黑因此不能融入夜色、黑得沒有影子、黑如針的內部、如穀糧正藏身的地窖,或肋骨間一座空洞胸腔,眼中甚至傾瀉出黑色的光芒......有人說這是俄羅斯式的想像力,實際上,不如說,這是俄羅斯現實的質量,其形容依靠的不是修辭,而是物理或光學,當然還有作者敏感纖細的一顆心。布氏曾引用芥川龍之介的話來形容自己:「我沒有原則,我擁有的只是神經。」(註十三)
一首詩的主要特徵必然是最後一行,不管一件藝術作品包含甚麼,它都會奔向結局,而結局確定詩的形式並拒絕復活。(註十四)〈黑馬〉驚人的結尾,的確拒絕了復活,但與其說是死亡的手勢,毋寧說是「第二次誕生」,這手勢的反轉向讀者指認生活的嶄新,正如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開篇:「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黑馬〉是一首奇蹟之詩,其震懾力或許只有里爾克的〈無頭的阿波羅像〉能匹敵。因為它們做到了同一件事:提醒一個人的被動地位。當我們以為是我們是主格,是觀察者,是生活的主宰,並因此可以置身事外。實際上,某種東西正在高處端詳、物色,伸手指向我們。我們的生活是被選擇的,遠非自己所選。這匹黑馬或是繆斯的化身,也可能是黑帝斯,無論如何,宿命引領牠找上我們,並且,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駕馭,否則將就被牠踐踏或遺棄。
「為何要將蹄下樹枝踩得沙沙作響?
為何要湧動眼中黑色的光芒?
他來到我們之中尋找一名騎手。」──〈黑馬〉末三句,蕭宇翔譯
|展開部──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
〈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創作於〈黑馬〉的隔一年,顯然他自覺抓到了某種可善加發展的作詩法。這兩百二十七行的輓歌體詩作,十足展現了俄羅斯古典式的耐心,那年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三歲。誰敢將巴黎聖母院的工程交給一個二十三歲的小夥子?因此,當阿赫瑪托娃讀到此詩時驚嘆:「約瑟夫,您自己也不明白您都寫了什麼!」也並非沒有道理。但誰能料到這是讚賞?
布氏的作詩法顯然是致敬,因為他曾譯過多恩的詩作。其詩意冥想往往表現於展開、放大的隱喻。這樣的隱喻和比擬方式又稱為「協奏曲」(來自意大利語concetto,「虛構」,在這裡的意思不是臆想,而是思想的提煉,想象的建構 )。「協奏曲」是全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典型特點。(註十五)布氏透過這種方法來重構現實,試圖藉現實質量的高度來還原多恩的死亡。
開頭以「約翰‧多恩入睡了,周圍的一切都已入睡」作為梁柱,接著便是繁複的雕塑、大量裝飾、戲劇性的突出處,其中有關睡眠的動詞出現了五十二種:沉睡、入睡、酣睡、安眠、打盹、睡了,諸如此類,並附上了一百四十三個睡著的物件,包括門閘、窗幔、木柴、窗外下著的雪、監獄、城堡、貓狗、倫敦廣袤的大地、森林與海、大批書籍、人們頭頂上的天使們、地獄與天堂、上帝與惡魔、所有詩行、語言之河、韻律、真理、一切,全都睡著,一步步將敘事的時空拓幅,同時以特寫鏡頭加強景深,並不時跳回重覆的同一句:「全都入睡了,約翰‧多恩入睡了」,彷彿約翰‧多恩既渺小、單一,又等同於萬物──這輕盈、飄逸與向下俯瞰的視角正暗示多恩的死亡,因為只有靈魂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與抽離。這是大沉寂。而到了第九十九行,布氏的聲音才終於介入,扮演多恩的靈魂,這究竟是多恩的獨白,還是布氏與多恩的對話?或許兩者皆是。但絕不可能是布氏的獨白,因為他抗拒以別人的死亡來行自我的抒情,他害怕自己的呢喃蓋過了死者的哭聲。
「是你嗎?加百列,在這寒冬
嚎哭,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帶著號角?
不,這是我,你的靈魂,約翰‧多恩。
我獨自在這高空滿懷悲傷
因為我用自己了勞動創造了
枷鎖般沉重的情感、思緒
你帶著這樣的重負
在激情中,在罪孽中卻飛得更高」──節錄〈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婁自良譯
|再現部──歷史的填縫與增長
布羅茨基的傳記作者列夫‧洛謝夫認為,顯然由於某些內在的原因,布氏感到有必要完成十七世紀的功課,彌補俄羅斯詩史的缺口。這種巴洛克式的敘事詩體在20世紀俄羅斯抒情詩中被視為陳舊的或處於過渡狀態。19世紀「詩體故事」是相當流行的:普希金的《未卜先知的奧列格之歌》、雷列耶夫的《沉思》,托爾斯泰的歷史題材的抒情敘事詩,或如普希金的《箭毒木》、萊蒙托夫的《將死的鬥士》、涅克拉索夫的《毛髮》——這些只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註十六)
到20世紀這種體裁過時了。這些大量有故事情節的詩「是民眾容易懂的」,其實就是蘇維埃俄羅斯文化產品的思想檢查官容易懂,當然,也只有這樣的詩才能服務於宣傳目的。但高雅的現代派俄語詩幾乎完全排除了故事情節。於是早期馬雅可夫斯基或茨維塔耶娃激情洋溢的抒情詩,阿赫瑪托娃情感含蓄的自我反思,曼德爾施塔姆關於文化學的冥思,便傾向於極其準確的自我表現。這種純抒情詩的理想是——作者和作品的「我」的完全同一。這一類抒情詩總是充滿激情,而且詩里的情感總是明確地表現。甚至俄羅斯現代派的長篇敘事詩也是內心的傾訴。(註十七)
然而,俄羅斯的過期品,在那個時期的英語詩歌中卻是典範。托馬斯·哈代、W.B.葉慈、羅伯特·弗羅斯特、Т.S.艾略特、W.H.奧登同樣地既寫第一人稱的詩,也寫關於「別人」的故事。他們對虛構人物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詳細地描述他們的生活場景,往往在詩中使用直接引語。(註十八)弗羅斯特尤其受布氏推崇,他在訪談中提到:「弗羅斯特的敘事的主要力量——與其說是記述,不如說是對話。弗羅斯特筆下的情節照例發生在四壁之內。兩個人彼此交談(令人驚嘆的是他們在彼此之間什麽話不說!)。弗羅斯特筆下的對話包含一切必要的情景說明,一切必要的舞台指示。描述了佈景、動作。這是古希臘意義上的悲劇,簡直就是一齣芭蕾舞劇。」抒情作品的戲劇化,利用「舞台」、「演員」,使他可以包羅萬象地轉述日常生活的可怖、荒誕,而在浪漫主義抒情獨白的傳統形式中,存在主義悲劇很容易就被偷換成個人的抱怨。(註十九)
布羅茨基從海洋的另一頭提領了勇氣,證明了復古與先鋒並非反義詞,而是「創造」的兩種釋義。前文提到的某種「內在的原因」,正是這跨洋閱讀的效應,從海的另一頭遠望,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祖國,而是整個世界。因此俄羅斯歷史自覺的根本問題才會產生:是歐洲還是亞洲?對布羅茨基來說,歐洲從它的希臘化源頭開始,就是和諧(結構性)、運動、生命。亞洲是混亂(無結構性)、靜止、死亡。布羅茨基總是把地理(或地緣政治)主題表現於嚴格的對立模式的框架之內:亞洲——西方,伊斯蘭教——基督教,樹林——海洋,冷——熱 。「那裡的氣候也是靜止的,在那個國家……」(〈獻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與此同時西方文明正往前邁進。(註二十)
「……死亡是模糊的,
就像亞洲的輪廓。」──節錄〈1972年〉,婁自良譯
|結語──未完成的賦格
某些「內在的原因」以其迴避、模糊、朦朧的句式,提醒了我們作者論的重要性。布羅茨基之所以會大量閱讀英美詩歌,是因為那時候他被放逐到俄羅斯北方的諾林斯卡亞村去做苦役,這荒涼之地人口稀少,被森林和凍原所覆蓋,蘇聯時期甚至用做核彈試爆。然而重點在於,那裡的環境從17世紀起就很少變化。那是一個停滯甚至往回走的時空,作為放逐和讀詩的場所再適合不過,某種層面上來講,兩者是同一回事,因為緊接而來的總是孤獨,和絕對的遠景。
布羅茨基在那十八個月裡研讀翻譯了大量的英美詩歌,這直接造成了布氏詩體範圍的急劇擴大。這急劇的變化表現在詩的個性的結構,因而布羅茨基急需自我表現的新形式,或者說,新的作詩法找上了他,而他逼迫自己學會如何駕馭,並樂在其中。
其後的流亡也是意料中事,因為詩人的倫理態度,事實上還有詩人的性情,都是由詩人的美學決定和塑造的。這就是為什麼詩人總是發現自己始終與社會現實格格不入。(註二十一)故而當同時代的俄羅斯詩歌傾向減法與抒情時,布羅茨基則使用加法,並盡可能隱匿自己的音色;當蘇聯政府在拆除舊建築、發射衛星、造火箭時,布羅茨基則面向女神柱、迴廊、雕刻與大理石紋。而數十年的流亡經驗在時空幅度與心靈程度上的擴大比起放逐有過之而無不及,帶給布羅茨基更強的漂流加速度,一種從語言本身向外的擴張與膨脹,並且更多謙卑,及更加堅定的作詩法。
奧登曾對布羅茨基說:「J.S.巴赫是非常幸運的。當他想讚美上帝時,他便寫一首眾讚歌或一首康塔塔,直接唱給全能者聽。」的確,只要聽過巴赫最後的「未完成的賦格」,便能感受到那竭力向上攀升的意念,與其說巴赫試圖趨近完美,不如說是親近上帝。
然而在普希金說過「上帝像俄羅斯一樣哀傷」,並且布羅茨基模仿了這個句式,寫出:「死亡像亞洲的輪廓」之後,上帝不再是信仰的對象,或許死亡才是。但這並不妨礙布羅茨基的幸運,或許他比巴赫更加幸運,因為上帝畢竟不是一陣音樂,而就布羅茨基對死亡的信仰而言,他認為,寫詩正是練習死亡。因為死亡並非逃避,而具備激活現實的效用,藉此我們活下去,傾全力。(註二十二)這就是為甚麼詩人之死這個說法比起詩人之生聽起來更加具體,因為「詩人」與「生」本是同義反覆,而詩人之死揭示了一首詩的完成,因為藝術終將奔向結局。
世人最後一次見到布羅茨基是在1996年1月27日,亞歷山大‧蘇默金和他們的共同朋友鋼琴家伊莉莎白‧萊昂斯卡亞拜訪了他。妻子瑪麗亞準備了美好的晚餐,以及提拉米蘇,布羅茨基狀態良好,在庭院的草地上喝了高強度的瑞典伏特加,並且一定,他抽了好幾根菸,伊莉莎白即興彈了幾曲鋼琴。深夜,在祝妻子晚安後,布羅茨基說他還得繼續工作,便走進書房。窗外,一團世紀末的烏雲在月亮的催化下像是一顆孤獨的大腦,而星星閃亮如電子迴路,閃爍著隱藏的靈光。他站著抽菸,吸氣的時候眉頭深鎖,那貪婪的胸腔彷彿要將所有元素納入懷中,就像他所使用的語言,永遠不滿,於是只能撲向自己。而當他吐氣時,就像是壞掉的噴火器,以掃射的方式噴濺煙硝,不時岔出幾道烈焰,其熱度足以蒸發貝加爾湖。瑪麗亞在早晨的地板上發現了他,門開著,他正試圖離開房間,臉流血,眼鏡也撞壞了。一根尚未點燃的香菸掉落地面,開門時必然還在滾動,而布羅茨基的心臟必然也還在跳動,儘管再微弱。
最後順帶一提,「賦格」的字源一般認為來自拉丁文的「追逐」或「飛翔」,在義大利語中則是「逃走」。而在俄語裡,如果由布羅茨基親自發音的話,應是絕對的沉默,其理由無比高貴。因為「流亡」這個詞對他而言從來都是一種傲慢或張揚,他認為,這無非是將個人的苦難作為標籤特別化,但他仍難擺脫這段經驗,包括接踵而至的加冕與議論。如今,他以永遠的沉默終結了它。正如布氏自己的詩句:
「黑暗恢復了光明修復不了的東西。」——節錄〈論愛情〉,曹馭博譯
|註解
註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7)《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37-41, 〈在但丁的陰影下〉p.80,〈論W.H.奧登的《1939年9月1日》〉P.263-304,〈取悅一個影子〉p.314
註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8
註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36
註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9-110
註五:參見《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77
註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28
註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3-134
註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5-106
註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4
註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49
註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9
註十二:奧登(W.H. Auden,1907-1973)英語詩人,生於英國,1947年入籍美國,是將布羅茨基引入國際詩壇的關鍵人物。此兩句詩引自奧登的組詩〈短詩集之二〉。
註十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水印‧魂繫威尼斯》,上海譯文出版社,p.19
註十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註十五: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5
註十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8-60
註十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0
註十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
註十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62
註二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92
註二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7
註二十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3.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布羅茨基 #巴洛克 #賦格 #黑馬 #俄語 #巴赫 #蕭宇翔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邊有兩個太陽時,那就勵志當月亮吧】
一位在我眼中已經是個溫暖大人的朋友J,
前來找我,
談及他的困境。
J是個溫暖體貼的人,
對所有人都展露他的和善,
以及開朗,
每每看見他,
我總能感覺他全力以赴的對朋友伸出溫暖的手,
但我不知道的是,
他熱情之下,
藏著自己對自己的失望,
以及苛責。
J總覺得自己不夠體貼,
對朋友、家人皆是。
J覺得自己應該要再更努力一點,
對學業、生活皆是。
J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對所有的一切。
J總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
活的那樣有成就,
別人都已經抵達夢想的境地,
並且發著耀眼的光芒,
而他呢?
仍舊做著寫作夢,
卻一事無成。
聽著J的故事,
我向他談起我身邊的兩個太陽。
榮哲和崇建,
就像佇立在我身邊的兩個太陽,
當我們都年輕時,
太陽就一直發著炙熱的光,
讓我顯得黯淡。
過往,
我總努力的發著光,
想追上太陽,
但我畢竟不是太陽,
我體內並沒有可以爆炸或燃燒的本能阿。
J聽到這兒,
笑了,
他說:
我從沒覺得儀婷是黯淡的,妳一直讓我覺得你發著光。
我對J表達我的感謝與欣賞,
謝謝他過去這麼看待我,
但對我當時而言,
我並沒有這樣欣賞自己,
我只是一直苛責自己,
不夠努力。
發現了嗎?
我其實是另一個J
我們總是只看到別人的亮光,
卻從來沒認真欣賞過自己的光芒,
自己覺得黯淡的光,
在旁人眼裡,
卻是閃耀的。
我在兩個太陽之間,
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自己也發著光?
那一刻是,
當我放棄變成太陽的時候,
那一刻是,
當我認知到自己只能是個月亮的時候,
那一刻是,
當我開始喜歡起自己月亮特質的時候。
於是,
我開始做起自己喜歡的事,
也就慢慢的發出不同於太陽的光芒。
這個世界,
只需要一個太陽,
不需要每個人都去當太陽,
(我身邊有兩個太陽,太可怕了)
但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星星,
造就美麗的銀河。
成為大人的我們,
要如何照顧自己,
讓自己成為獨特的光芒?
很喜歡好朋友李洛克之前為《薩提爾的親子對話》寫的大人版閱讀指南。
洛克於我而言,
一直是非常(簡直到了異常的地步)溫暖的暖男,
亦是個超極努力的恐怖份子,
(簡直又是另一個太陽)
我曾經為了開設網站,
纏著他一次又一次,
請教他後台程式語言。
對於我這個程式語言白癡的大笨蛋而言,
他的耐心遠遠超過我能想像的程度。
嗯?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
我明明只想問如何坐捷運到淡水,
他卻告訴我整個去銀河系的航班,
即便我已經呈現當機,
他仍體貼的幫我關機再等待我開機,
然後重新開給我更簡單的一條路徑。
大人如何照顧自己,
如何善待自己,
每個人手上都該有一本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重新養育自己。
趁著今天博客來會員日,
入手的時機。
🔥博客來連結點 https://rifi.cc/
…………………………………………………………………………
【大人的成熟指南】/文:李洛克
請你快速心算一下這題:
一支球棒和一顆球合計要價1.1美元
球棒比球貴1美元
請問這顆球 要多少錢?
好,記住你第一直覺的答案
這很重要,但我後面再公佈
儀婷老師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我未婚無子,在讀之前我認為:
「如果連孩子都能溝通了,面對大人應該也沒問題吧」
我單純把它當作溝通工具書來讀
但在讀之後,我卻發覺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正因為這個錯誤
更讓我覺得每個大人都該讀一讀這本書
我先講書裡我有感觸的三個觀念
1.重視每一次的求救訊號
你也許不曾注意過
生活中其實充斥著求救訊號
甚至每天都可能接收到
例如:親人朋友發了脾氣
發脾氣,也許可以理解為:
「他/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為什麼「不知如何是好」
就會習慣發脾氣呢?
這又牽涉到整個人的行為養成
我舉個例子
每次當狗狗持續吼叫,就會得到東西吃
它的問題得到暫時的解決
所以狗狗會「直覺」養成兩者的連結
吼叫,成為它遇到問題的習慣方式
情緒勒索的養成,也許就是
「當不知如何是好時,發脾氣就能得到我們要的」
例如:
當我提高音量,對方就會不敢跟我爭
當我擺臭臉,同事就會答應幫我的忙
當我烙狠話,家人的態度就會軟化
發脾氣的一方,可能沒有刻意當作手段
但是過去的經驗讓他「直覺」會這樣處理
他可能也無法理性監督自己
所以當我們遇到對方的情緒攻擊時
我們也不要急著用情緒對撞
可以想成:
「這是不是他的求救訊號?」
「現在他是不是也不知如何是好?」
把發脾氣的人
從敵人攻擊的位置,挪到友人求援的位置
事情也許能拉開一點轉圜的縫隙
當然,光這一點就很難了
人終究只是凡人
稍有不慎就會被情緒控制
所以要刻意練習成為內化的習慣
不要輕忽求救訊號
是我學到的第一課
當我們朋友親人家人
失控做出一些造成傷害或不可挽回的事
當我們責怪:
「當初你怎麼有事不說?」
也許,對方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只是用情緒包裝著求救
但我們從未重視而已
2.處理情緒,最快不等於最好
當我們年紀越大、經驗越多
遇到事情總能直覺地去想怎麼「最快」解決
但面對情緒與溝通問題
最快解決的方式,往往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例如,在餐廳哭鬧的孩子,父母拋一句:
「再吵下次不帶你出來,把你關在家裡。」
的確,孩子可能就安靜了,事情當下是解決了
但背後存在的「威脅」
卻要日日加重劑量,才能每每見效
小時候威脅:「再吵,就把你關在家。」
到國中只是改為:「再考爛,就扣你零用錢。」
到高中可能是:「再不聽話,你就給我滾出去。」
你也可以回憶一下
你聽過這類的話是什麼?
他們可能是出自愛、可能是想解決問題
但他們的確是威脅了你
如果我們不要講威脅這麼嚴重
我們就講「快速回覆」這件事
當有人跟我們提出要求時
最快的方式是直接回覆:「可以」或「不可以」
這次的事件就可以立刻中止
但慢一點,卻好一點的方式是探詢出:
「他為什麼需要?」
「他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這其實就是之前職場很熱門的QBQ修煉
——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但如果情況允許
上面的問題可以再往下探尋:
「他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他的感受是來自什麼觀點?」
這又是更高階的溝通方法
在大人的世界,我們都知道有時候要
——先處理心情,才能處理事情
當情況被卡住了
有時不是你提出的解決方式不好
而是他老大哥心裡就是不爽
當溝通可以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他覺得被尊重、被肯定、被需要了
就算是有點為難他的事
他也可能會樂意一口答應
然後他會盡力做到他答應的事
因為人有「內外一致性」的本能
這就是溝通力的神奇之處
在與我們重視的人溝通時
當然應該追求更好,而不只是更快
3.你的觀點不是你的觀點
在讀之前,我認為:
如果連未成熟的孩子都能溝通了
那面對大人應該也沒問題吧
但在讀之後,我卻發覺這想法錯了
哪裡錯呢?
許多溝通問題
只要能挪動雙方或是其中一方的觀點
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也可以被稱為轉念或點醒)
而多數的孩子
比較願意去暸解對方的觀點
就算是與他極端對立的觀點
他還是願意聽一聽、想一想
開啟交流的可能
我發覺比起孩子
大人們的觀點常常是不可動搖的
因為年紀、歷練、地位、成就、尊嚴等等因素
大人們更容易死守自己的觀點
甚至用自己塑造的觀點
反向催眠自己:
「事情就是他認定的這樣」
認爲自己是一個有原則有立場的人
不會輕易被洗腦
有批判性思考或獨立思考的能力
遇到不合的觀點就先批判質疑
把感受變成「猜想」
把猜想當作「事實」
把事實奉為「信仰」
把信仰視為「武器」
你可以想想你心中浮現的某些人
或是社會上的對立情況
是不是也有著這樣的現象
所以我才覺得
在挪動觀點的力氣上
挪動睿智的大人其實比小孩更加艱難
愛因斯坦曾說:
「常識,就是人到十八歲為止
——所累積的各種偏見。」
如果連可被驗證的知識,都可能是偏見了
更何況是觀點呢!
那你呢?
你的某些觀點是什麼?它從何而來呢?
這兩題很有意思,你也可以想想看
我也在自我反思
4.最後,不要讓直覺控制你
回到球棒與球的問題
一支球棒和一顆球合計要價1.1美元
球棒比球貴1美元
請問這顆球 要多少錢?
你可能直覺回答「0.1美元」
但這是錯的
正解是0.05美元
答錯也別覺得不好意思
你跟超過五成的哈佛高材生一樣都答錯了
這是心理學大師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提出的小測驗
我們人類的思考方式
主要透過兩種不同的系統,交互運作而產生
第一種我稱為「直覺模式」
是自動的、快速的、基本直覺式的思考
也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思考方式
第二種則是「思考模式」
遇到複雜的問題時才會啟動
比較慢、比較費力、講究邏輯
並且會控制和監督我們的行為
但偏偏多數人都習慣相信直覺給的快速答案
因而也容易被直覺誤導、犯下錯誤
所以儀婷老師光是在解決問題前的三招
1.停頓
2.穩定情緒
3.核對觀點
就是讓我們不要被直覺與慣性控制
而是用心用腦、啟動「思考模式」
避免不慎做出錯誤的應對
我也相信
能體現我們「身而為人」價值的
應該是在「思考模式」裡
以上我講的只是書裡的一些淺層技巧
書中儀婷老師還有更多生活實例
會去到更深的地方
幫我們撥開溝通的迷霧
雖說是溝通
其實就是理解他人與自我觀照的修煉之旅
你應該也發現了
我沒有把書中的觀念限縮在親子身上
而是多講了一些生活、職場與社會的情況
因為這是一本出乎我預料
非常實用的溝通書
這本書談論的是親子對話
但解決的都是大人的問題
不管你的身份,本書都值得一讀
幫助我們重新變回成熟的大人!
到博客來看看: https://rifi.cc/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生平最討厭恃強凌弱的傢伙。當年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也就是兢兢業業地參加比賽,做牛肉麵,當他們被政府栽贓,被可以先打疫苗的丁怡銘抹黑的時候,周玉蔻這個老媒體人做了甚麼?
不是批評行政院荒謬,不是批評政府攻擊人民不對,竟然是批評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老闆不知好歹?還要發動大家抵制他們家的牛肉麵?(雖然後來反而大排長龍)
所以我在直播裡面就直接質疑周玉蔻,領政府標案還要用這麼惡毒的手段當側翼,幫忙政府欺壓這些小老百姓,你夠了沒?夠了沒啊?
然後我就被告啦。
本周四要出庭,但我的立場還是一樣,這世界上有兩件事情再多錢也買不到,一是正義,二是老子他媽的不願意!
今天有一個非常惡毒的側翼
沒有關係就是周玉蔻
我敢講我可不像其他人一樣
以前吃過周玉蔻好處
我沒有啦
周玉蔻就是惡毒至極的側翼
為什麼這一個小商人受害
不是那個嘉義小商人
這個小商人受害
受害之後他講實話
他說我不需要道歉
我只希望你做一個聲明澄清這件事情
丁怡銘有沒有澄清
陳吉仲有沒有澄清
陳吉仲從頭到尾沒有澄清
丁怡銘昨天晚上還在講
所有的美牛大部分的美牛都有用萊克多巴胺
只是被代謝掉所以測不出來
這叫道歉
這叫澄清
怎麼又有網友講說
想找旅行達人上直播可以嗎
等等
我不擔心你直接把這一段轉給周玉蔻
要告就來告
我等他告
他做的行為這麼惡毒怕人家批評
你拿了標案回饋政府
我都算了我都不管
你連台語都不會講
去給人家研究什麼台語歌曲
荒謬
人家要給你那我都不管
但今天周玉蔻在臉書直接嗆說
這傢伙真可惡
我們要對他抵制
我不要去吃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
我想說夠了沒
夠了沒
你拿了我們納稅錢搞出來政府標案那麼多好處
你現在就來踐踏
你就來糟蹋這些倒楣的商人囉
這商人有沒有錯
商人有沒有對你周玉蔻有過一句不敬
有沒有對蘇貞昌有過一句不敬
有沒有對蔡英文有過一句不敬
都沒有
他就乖乖地過生活
認真的跑去參加比賽
然後你周玉蔻要說
我跟你講周玉蔻真的很噁心
噁心的地方在於
他還栽贓
他還說他們有檢驗出什麼0.001ppm萊克多巴胺
胡說八道
那個是SGS系統上說
我極限值只能量到這個
在這個裡面沒有量到
結果周玉蔻直接講他有測出萊克多巴胺
請問這要不要用食安法
請問這要不要辦他造謠
你不要欺負一個倒楣的開牛肉麵店
人家至少養活了那麼多員工
人家還出國去比賽
你周玉蔻有什麼資格
去抵制他
讓你們那些噁心的台派
那些噁心的辣台派跑去說
對很噁心我不要吃真糟糕
那我這樣講
你好不好意思
你好不好意思說
這個認真做生意的小商人只是因為說了實話
所以我周玉蔻是一個意見領袖
我有一個廣播節目
一個在民視的節目
我要抵制這個人
我生平最恨欺負小老百姓的人
你這樣動作就是欺負小老百姓
你月入多少人家月入多少
人家月入是一碗一碗牛肉麵賣過來的
你是靠什麼賺的
你怎麼有臉說
你應該要抵制他
我還是要講
請問他有得罪任何人嗎
他有說我今天很討厭周玉蔻
他有說我今天很討厭民視
他有說今天很討厭蘇貞昌嗎
他一個屁字都沒有說
結果
你去踐踏跟糟蹋別人
我不知道
如果老天有知的話
現在應該六月飛雪
這真的很恐怖欸
我只不過是
我只不過是被人家抹黑
我出來講說
希望大家給我一個公道
希望大家能夠澄清
這樣也不行
這樣就會被抵制
這樣就會被這種惡毒的側翼叫周玉蔻
說不要去你店家買
而且要抵制
你不會覺得很荒謬嗎
我跟你講
很多人還覺得說
唉呦不要我不要得罪周玉蔻
那又怎麼樣
難道得罪他你晚上就睡不好了嗎
我今天幫陳家斌罵周玉蔻
是因為陳家斌不方便
他已經被你欺負到這種程度
你還期待他做牛肉麵之餘
一碗一碗在那邊賣了
還要應付你這種人的霸凌
這真的很可恥
這個我真的沒辦法理解
你覺得怎麼樣了不起喔
你今天在這些電視台這些廣播電台主持節目
你了不起
你比一個賣牛肉麵的人了不起
所以你可以指揮著你們那些噁心的台派
去霸凌他去抵制他
這算什麼人
這算什麼公眾人物
噁心啊
我跟你講
我今天廣播的製作人問我說
要不要發他上我的節目
我直接告訴他
不是我不發是他不敢
你看他來上我的節目
我怎麼修理他
你不要以為只有他在自己節目裡面抓狂
你有沒有看過我在現場的節目抓狂
你有看過我在現場節目抓狂
你就知道他敢不敢上
他不敢上
他因為上了就一定被我打到不能動
我才不需要動手
我直接問你
請問這邏輯是什麼
請問一個正正當當做生意的人
為什麼要被你搞到被抵制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那你有沒有看過比你更強的
你有沒有看過做起事來比你更不害怕的人
我沒有拿人家錢
我沒有拿政府的標案
我也沒去上你的節目
所以我不怕
但你怕不怕你敢不敢
我們講白了
他就認真做生意的
你為什麼要迎合一個政府抹黑
已經認錯下台的一個發言人
然後你跟著欺負他
網友抖內兩百顆星星謝謝你
網友你又抖內五十顆星星
中間有什麼不小心沒看到的
不好意思
因為看不到
那你不會覺得這很誇張嗎
那你如果覺得很誇張
你覺得是怎麼樣
你今天在社會上比較有名
所以你可以任意
任意欺負別人
人家賣麵
只因為不順你的意
你就欺負他
我沒有辦法忍受這件事
他繳的稅搞不好比你多
那在這種狀況之下
你當我們都瞎了嗎
人家認認真真工作賣麵
他有攻擊別人嗎
他有羞辱別人嗎
他有怎麼樣讓他的牛肉麵店對不起台灣嗎
都沒有
但你有什麼資格去侮辱他們
網友賞了一千顆星星謝謝
那你看看我都覺得很可悲
你知道
我們今天如果不幫陳家斌說話
下次任何一個走在路上的人
只要周玉蔻看你不爽
或是周玉蔻覺得你沒有跪舔政府
就抵制你
你覺得這對嗎
你覺得這些率獸食人
領了政府的標案
拿了政府的錢
那些錢都是我們納稅給的
結果恣意的抹黑欺負
霸凌別人
然後在媒體上講的跟真的一樣
這世界上難道沒有正義了嗎
這世界上難道沒有人敢講話
只因為周玉蔻主持了幾個節目
底下有一個網路媒體
怎麼樣了不得囉
那你有網路媒體了不得
你可以隨便欺負別人
你可以覺得別人都不需要犯錯
你看不爽你就欺負他
你就抵制他
夠種啊
那你看看你要不要在你那個放言
去開個專欄每天去罵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新海店
只是因為人家沒有順你的意跪舔蘇貞昌
跪舔丁怡銘
網友說周玉蔻會不會明天開始抵制你的成衣
我也不擔心啦
因為我的成衣好像也沒他穿得下的
不好意思喔
不是不是給他的客群穿的
那你你想想看
我們講白了
參加比賽的是兒子陳家斌
得獎是兒子陳家斌
成立中央廚房是兒子陳家斌
被洗版被栽贓被抹黑的也是兒子陳家斌
結果現在被抹黑被洗板
連說實話
說我沒有我沒有接到丁怡銘跟蘇貞昌的道歉
跟我沒有傳簡訊鼓勵
這個丁怡銘
然後就要被抵制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直播日期:11/16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Obl1vlwlE&t=1725s
主題:
你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牛肉麵,開店推廣,國際參賽,誠誠懇懇開店,只因為執政黨要鬥爭政敵,你不願意參與,不願意低頭,現在側翼就要抵制你辛苦幾十年的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VqVMQwvYEg/hqdefault.jpg)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可可酒精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抽獎的禮物記得看完影片唷》
❶訂閱頻道及按影片一個喜歡
❷追隨我們的IG跟臉書專業
可可: https://bit.ly/3fxszzZ 可妹: https://bit.ly/2YKjywH
❸影片下留言「任何想說的話+自己必用的EMAIL」
※最近留言區都會自動隨機刪除有EMAIL的留言,所以請幫我把小老鼠(@)改成(#)
-不限國籍地區中獎我都會寄送
(會在得獎者的留言處回覆中獎通知,並且寄信去你留下的EMAIL要寄送的資料唷!)
以上步驟都要確實完成才具有抽獎資格唷!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7/26,抽獎結果將於7/27的23:59前公布於此貼文中!中獎者7/31前回信務必給我郵寄資訊!祝福大家擁有自己的幸運!
#抽獎資訊務必看詳細資訊唷 #親愛的你訂閱了嗎
#訂閱鈕小鈴鐺別忘記囉 #歡迎追隨我們IG跟臉書
希望大家喜歡這部影片也可以幫我分享出去唷!
可可愛你(◕ᴗ◕✿)
訂閱可可酒精 https://goo.gl/yvgzlb
追蹤IG生活照 https://goo.gl/yqE17p
按讚粉專(抽獎聚集地) https://goo.gl/HjR3NR
(記得開小鈴鐺直播才會有通知唷!)
►『Talk To Me心靈對話系列影片』https://goo.gl/kn9ny8
►『開箱食物玩具』https://goo.gl/xPLgor
►『趣味機台系列』https://goo.gl/5C1J5U
►『穿搭講故事日常』https://goo.gl/b6FtBj
►『VLOG旅遊挑戰體驗』https://goo.gl/abTNV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cocowine0205
►Instagram:cocowine02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y! I am CocoWine.
Hope u like my video.
Subscribe my youtube I love You.
Follow my facebook fanspage.
►https://facebook.com/cocowine0205
►Instagram:cocowine0205
LOVE LOVE LO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lJ2AINVU8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ywuUDahtkHxHFiqtmBjl_zF2nSw)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可可酒精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從小父母工作繁忙,大多都是我帶著年幼時的妹妹自己弄食物吃。
經過多年可妹除了長大之外,還擁有了廚藝上的精進,經常做料理給我吃!
今天姐姐也要大顯身手…自己準備三餐給妹妹吃!
但是炎炎夏日我還是少進廚房,如果我都買便利商店,妹妹會喜歡嗎…?
就來到涼涼的全家買三餐吧!而且這次聯名的是臺鐵超經典滷排!
融入每個鮮食中都好適合,包裝是不同車種的火車充滿趣味!
里肌豬排握沙拉更是我的最愛,大家也趕快吃看看!
讓你在炎熱的夏天也能清爽地飽足每個餐點!
https://bit.ly/2AQaej0
#親愛的你訂閱了嗎 #最愛吃的在全家 #全家臺鐵聯名
#訂閱鈕小鈴鐺別忘記囉 #歡迎追隨我們IG跟臉書
希望大家喜歡這部影片也可以幫我分享出去唷!
可可愛你(◕ᴗ◕✿)
訂閱可可酒精 https://goo.gl/yvgzlb
追蹤IG生活照 https://goo.gl/yqE17p
按讚粉專(抽獎聚集地) https://goo.gl/HjR3NR
(記得開小鈴鐺直播才會有通知唷!)
►『Talk To Me心靈對話系列影片』https://goo.gl/kn9ny8
►『開箱食物玩具』https://goo.gl/xPLgor
►『趣味機台系列』https://goo.gl/5C1J5U
►『穿搭講故事日常』https://goo.gl/b6FtBj
►『VLOG旅遊挑戰體驗』https://goo.gl/abTNV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cocowine0205
►Instagram:cocowine02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y! I am CocoWine.
Hope u like my video.
Subscribe my youtube I love You.
Follow my facebook fanspage.
►https://facebook.com/cocowine0205
►Instagram:cocowine0205
LOVE LOVE LO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cvtZcAyxJ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juWlF9n64ApTxBjhgv91gakU_OA)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新聞]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 看板youtub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制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217-facebook-expands-fan-subscriptions
Facebook 產品行銷總監 Yoav Arnstein 公告表示,為了幫助創作者和影像製作者獲利,
在 2018 年已經上線封測的付費機制,將開放給所有符合條件的粉絲頁申請,訂閱費用一
率為 4.99 美金一個月。
封測了近兩年,直到現在仍僅限於 Facebook 主動挑選的一小群位於美國和英國的創作者
在「獨享」這個訂閱機制,即日起將開放給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泰國、墨西哥、
巴西的所有超過一定流量門檻的網紅。
然而,也並非只要這些國家就無條件能加入訂閱制,需符合以下條件的人才能向Facebook
提出加入申請:
擁有 1 萬個粉絲或 250 個以上的活躍觀眾,
且貼文互動數要達到 50,000 以上
或最近 60 天內你的粉絲頁影片總觀看時間超過 180,000 分鐘(即 3,000 小時)。
而 Facebook 平台的費用則是 30%,這數字已經幾乎是所有線上平台的公定價了。還不錯
的是,它只收取 2020 年 1 月 1 日以後獲得的粉絲訂閱費用的 30%。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ors/tools/fan-subs
打賞如何計算?
看起來訂閱機制擴大適用的速度非常之慢,不知何年何月才來到台灣?不過台灣的網紅們
也別太洩氣,Facebook 這次創作者獲利計畫另一個擴大實行的措施,就有納入台灣!
一樣也封測了好一段時間的 Stars 的打賞制,在官方中文頁面稱為「星賞」,機制跟很
多直播平台類似,當粉絲頁正在直播時,觀眾可以送星星給直播者做打賞,一個星賞就代
表 1 美分的收益。
而粉絲付出的費用則是,一次購買 100 顆星星共 1.40 美元,等於 Facebook 在這當中
抽了 40 美分,大約是 28.5%,稍低於 30%。
這個打賞機制現在已拓展到多個國家:台灣、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泰國
、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哥倫比亞和
秘魯。
想要加入的話可以點這裡,Facebook 會自動檢視你是否符合資格,若不符合資格仍然可
以手動申請審核。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ors/tools/sta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215.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youtuber/M.1593659218.A.D3E.html
... <看更多>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新聞]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 看板youtub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制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217-facebook-expands-fan-subscriptions
Facebook 產品行銷總監 Yoav Arnstein 公告表示,為了幫助創作者和影像製作者獲利,
在 2018 年已經上線封測的付費機制,將開放給所有符合條件的粉絲頁申請,訂閱費用一
率為 4.99 美金一個月。
封測了近兩年,直到現在仍僅限於 Facebook 主動挑選的一小群位於美國和英國的創作者
在「獨享」這個訂閱機制,即日起將開放給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泰國、墨西哥、
巴西的所有超過一定流量門檻的網紅。
然而,也並非只要這些國家就無條件能加入訂閱制,需符合以下條件的人才能向Facebook
提出加入申請:
擁有 1 萬個粉絲或 250 個以上的活躍觀眾,
且貼文互動數要達到 50,000 以上
或最近 60 天內你的粉絲頁影片總觀看時間超過 180,000 分鐘(即 3,000 小時)。
而 Facebook 平台的費用則是 30%,這數字已經幾乎是所有線上平台的公定價了。還不錯
的是,它只收取 2020 年 1 月 1 日以後獲得的粉絲訂閱費用的 30%。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ors/tools/fan-subs
打賞如何計算?
看起來訂閱機制擴大適用的速度非常之慢,不知何年何月才來到台灣?不過台灣的網紅們
也別太洩氣,Facebook 這次創作者獲利計畫另一個擴大實行的措施,就有納入台灣!
一樣也封測了好一段時間的 Stars 的打賞制,在官方中文頁面稱為「星賞」,機制跟很
多直播平台類似,當粉絲頁正在直播時,觀眾可以送星星給直播者做打賞,一個星賞就代
表 1 美分的收益。
而粉絲付出的費用則是,一次購買 100 顆星星共 1.40 美元,等於 Facebook 在這當中
抽了 40 美分,大約是 28.5%,稍低於 30%。
這個打賞機制現在已拓展到多個國家:台灣、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泰國
、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哥倫比亞和
秘魯。
想要加入的話可以點這裡,Facebook 會自動檢視你是否符合資格,若不符合資格仍然可
以手動申請審核。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ors/tools/sta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215.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youtuber/M.1593659218.A.D3E.html
... <看更多>
臉書賞星星要錢嗎 在 [新聞]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 看板youtuber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acebook 正式實施網紅付費訂閱及打賞機制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0217-facebook-expands-fan-subscriptions
Facebook 產品行銷總監 Yoav Arnstein 公告表示,為了幫助創作者和影像製作者獲利,
在 2018 年已經上線封測的付費機制,將開放給所有符合條件的粉絲頁申請,訂閱費用一
率為 4.99 美金一個月。
封測了近兩年,直到現在仍僅限於 Facebook 主動挑選的一小群位於美國和英國的創作者
在「獨享」這個訂閱機制,即日起將開放給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泰國、墨西哥、
巴西的所有超過一定流量門檻的網紅。
然而,也並非只要這些國家就無條件能加入訂閱制,需符合以下條件的人才能向Facebook
提出加入申請:
擁有 1 萬個粉絲或 250 個以上的活躍觀眾,
且貼文互動數要達到 50,000 以上
或最近 60 天內你的粉絲頁影片總觀看時間超過 180,000 分鐘(即 3,000 小時)。
而 Facebook 平台的費用則是 30%,這數字已經幾乎是所有線上平台的公定價了。還不錯
的是,它只收取 2020 年 1 月 1 日以後獲得的粉絲訂閱費用的 30%。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ors/tools/fan-subs
打賞如何計算?
看起來訂閱機制擴大適用的速度非常之慢,不知何年何月才來到台灣?不過台灣的網紅們
也別太洩氣,Facebook 這次創作者獲利計畫另一個擴大實行的措施,就有納入台灣!
一樣也封測了好一段時間的 Stars 的打賞制,在官方中文頁面稱為「星賞」,機制跟很
多直播平台類似,當粉絲頁正在直播時,觀眾可以送星星給直播者做打賞,一個星賞就代
表 1 美分的收益。
而粉絲付出的費用則是,一次購買 100 顆星星共 1.40 美元,等於 Facebook 在這當中
抽了 40 美分,大約是 28.5%,稍低於 30%。
這個打賞機制現在已拓展到多個國家:台灣、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泰國
、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哥倫比亞和
秘魯。
想要加入的話可以點這裡,Facebook 會自動檢視你是否符合資格,若不符合資格仍然可
以手動申請審核。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ors/tools/star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215.2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youtuber/M.1593659218.A.D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