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的疹子變嚴重,小心次發細菌感染🚩
雖然冬天到了,最近罹患腸病毒的孩子還是不少。昨天一對姊弟到門診來追蹤腸病毒手足口症,當弟弟的口罩一脫下來,我嚇了一大跳:「哇!怎麼這麼嚴重!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爸爸告訴我:「有黃黃的分泌物已經兩天了,我怎麼摳都摳不掉耶!」
【腸病毒水泡破裂可能引起二度細菌感染】
腸病毒引起的水泡或皮疹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但這個寶寶雖然有典型的手足紅疹,臉上的疹子可不是單純的腸病毒感染。嘴周水泡傷口造成二度細菌感染而引起「膿痂疹」,加上爸爸很努力用手幫他摳掉蜂蜜狀分泌物,可能使感染更為擴散。
【什麼是膿痂疹?】
「膿痂疹」是兒童常見的皮膚感染,主要是由皮膚上的金黃葡萄球菌或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典型的病灶常發生在口鼻附近,一開始是紅色的瘡,隨後破裂流出蜂蜜色的分泌物和結痂。
【膿痂疹會傳染】
膿痂疹會經由直接接觸病灶而傳染,如果病患搔抓病灶,也可能使影響範圍更擴散。
【哪些人容易得到膿痂疹?】
🔸2~5歲的小孩是好發族群
🔸居住在擁擠的環境中,較易接觸傳播
🔸悶熱的環境氣候
🔸皮膚屏障出問題,例如有傷口、異位性皮膚炎、泡疹病毒感染等,都是危險因子
【膿痂疹如何治療?】
依疾病嚴重程度選擇使用局部或口服抗生素治療,抗生素治療24小時之後傳染性即大為降低
雖然腸病毒引起的水泡是自限性的,但還是要注意皮膚的照顧,儘量不要讓水泡破裂引起傷口,若已有傷口要保持乾淨;照顧者和患童要勤洗手。一旦發現皮膚狀況看起來不對勁,一定要就醫哦!
膿痂疹傳染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愛挖鼻孔長出黃痂皮!「膿痂疹」預防3措施避免深部感染
每個人都會挖鼻孔,#挖鼻孔 是個自然生理反應✊!但如果常挖鼻孔、愛挖鼻會怎麼樣🚫? 除了容易流鼻血、容易被傳染感冒,還有這個「傷口被細菌感染」呀,傳染性很強😨!
膿痂疹傳染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常挖鼻孔會怎樣? #談膿痂疹
今天門診來了一位3歲男生
主訴是:
#愛挖鼻孔 前天挖到流鼻血
#結果今天鼻孔周圍出現一大堆黃色分泌物
嘖嘖... 這個八成是 膿痂疹啊
(圖片來源: https://dermnetnz.org/topics/impetigo/
非本人 , 今天太忙忘了拍照 😓)
小孩挖鼻孔造成的問題
除了流鼻血 就是容易被傳染感冒
還有這個 傷口被細菌感染呀! 😅
#膿痂疹小檔案:
☑️感染源:
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感染,
主要感染源為: 金黃色葡萄球菌 或 化膿性鏈球菌
一般是屬於表淺的感染,
可以再區分為水泡型和非水泡型
⚠️傳染性很強!!
☑️症狀:
皮膚感染後出現明顯的水泡(也可能沒有),
之後病灶容易出現 #黃色的痂皮,
如果沒有適當治療會因為搔癢去抓,
而讓病灶繼續擴大
如果再去抓其他部位就會... =>
#抓哪裡 #就長在哪裡
☑️原因?
這些細菌平時大多無害的存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或皮膚表層,
但是如果衛生習慣差、熬夜、
嚴重偏食營養不良等情況,
讓免疫力下降後就會趁機作亂
而小孩就常常在身體出現小傷口後感染
例如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黴菌感染等
因為搔癢抓出破皮
或是小孩鼻子過敏太癢和感冒流鼻涕時
一直摩擦或挖鼻孔也會喔!!
☑️治療:
輕微可使用外用抗生素治療,
嚴重時可能會用到口服的抗生素
須配合醫師指示完成療程
☑️預防措施:
1. 衛生習慣和生活作息養成
2. 指甲要修短
3. 解決搔癢的原因 : 例如有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需好好治療
雖然機會不高
但膿痂疹還是有機會變成嚴重的深部感染
例如蜂窩性組織炎
得住院打好幾天的抗生素才能搞定
👨⚕️小叮嚀~
所以呀~
看到小孩常常這裡抓抓、鼻孔挖挖也不要輕忽
試著找出會癢的原因並且解決才對喔!!
但如果單純只是挖鼻孔的壞習慣.....
就真的是欠揍了 😑
膿痂疹傳染 在 邱弘璨皮膚科- 傳染性膿痂疹...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膿痂疹 屬於皮膚的急性表淺性感染,外觀上會出現膿疱及蜜蜂色般的結痂因而得名.造成感染的細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通常發生的原因是皮膚先有微小的傷口(如搔抓引起的),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