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研究主題,就是這些很 #吸引人的問題,與 #強烈的好奇心 開始的,這是個很不錯的例子。 │
⠀
【快訊 🎉 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與腎移植患者接受全關節置換術之預後統合分析,獲 EFORT Open Reviews 刊登!】
⠀
📝 文章介紹
⠀
末期腎病變的患者,接受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置換手術後,手術部位併發症較高,人工關節感染機會也較多,不過,末期腎病變患者一般會接受洗腎治療,但也有部分人最終會接受腎臟移植,蔡醫師團隊對於這兩種人的手術預後究竟有沒有差異,很有興趣,於是有此研究。
⠀
收入了 22 篇文獻共 9384 位患者後,共有 8921 位洗腎、463 位腎臟移植者,手術後整體死亡率,在腎移植患者中略高於洗腎患者(15.8% vs 13.8%),整體手術部位併發症也是(3.6% vs 3.3%)。關於人工關節感染,洗腎患者則略高於腎移植患者(4.0% vs 3.7%)。
⠀
使用多變項迴歸分析,確認各種因素的影響後,會發現其實使用洗腎或腎移植,並不是顯著的預後決定因子。
⠀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腎臟不好,會造成關節手術的風險,那如果之後把腎移植進去呢?風險會降低嗎?至少以本篇研究來看並沒有,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腎移植患者通常經歷過一陣子的洗腎,且移植後的照護也同時合併許多藥物,但無論如何,接受腎臟移植,並不會讓預後神奇的逆轉。
⠀
📝 期刊介紹
⠀
EFORT Open Reviews 創刊於 2016 年,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4.618,在 Orthopedics 領域排名為 Q1(12/82) 期刊。
⠀
--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學員回饋
⠀
「這種 #以成果為導向 的學習方式貫穿了整天課程,在這樣的學習架構底下,每堂課都只教必學的重點:繁雜的統計觀念,只聚焦在發表文章必備的部分;統計軟體當然選 CP 值最高的。也因為有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內,迅速消除對統合分析的恐懼,也對統合分析的架構及寫作有較全面的理解。」
⠀
「新思惟的一天課程學習,教會我們從題目、寫作及分析技巧、文章架構及排版,到繪圖及美化圖表,製作出賞心悅目、令人不忍拒絕的圖表,教會我們如何 #快速踏入寫作的旅程中,告訴我們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不願意開始,只要開始你就有機會拚出一篇自己的 SCI。」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想走(天堂)就要走!! 年長者容易膝關節退化疼痛、肌無力,導致走路困難,應該如何提早避免? 腳部是人的第2顆心臟!不管是走不動的老人家、中風復健或是肢體障礙循環不好者,更要注意下半身活動,電動健步機,模擬真人復健走路,讓你找回走路的本能。 讓35年的運動器材達人健康老施,來告訴您如何輕鬆動茲動! ...
膝關節 復 健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三級警戒之後的第一場實體演講。這場學術研討會是以實體和YouTube線上轉播同步進行。我分享的題目是:
【保膝手術(高位脛骨矯正手術)的術後復健:如何從手術後快速康復 (成大醫院骨科 戴大為醫師)】
矯正手術對於早期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效果很好,只是在過往因為手術難度高,所以不流行。隨著電腦術前規劃與3D列印手術輔助系統的引進,這個手術變得平易近人,技術不再是一個門檻。要矯正多少角度,從哪裡矯正,電腦都幫醫師算得好好的。搭配適當的復健,可以用自己「原生」的、最自然的膝蓋回到工作職場。
電腦術前規劃與3D列印手術輔助系統目前除了針對膝關節退化的矯正手術(矯正O型腿、X型腿)外,也可以用在複雜的截骨矯正手術(例如骨折後在癒合期間骨頭長歪了)。把複雜的事交給電腦,把簡單的事留在手術。
膝關節 復 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眼,秋天了。
媽媽在今年農曆年後右腳因為意外粉碎性骨折開刀、七月份左腳又因骨刺做了人工膝關節手術,住在我家這段日子,我從焦慮到慢慢適應,加上疫情,不知為何養成查詢───每夜,查一下世界疫情狀態。
除了各國疫情確診率的高低起伏,也包括疫苗接種率,接種哪些疫苗,成效與副作用等等。
最重要的一點,在查詢某國度當下,我會順便看一下地圖、人口數和地方風土民情,也因此認識不少陌生國家。
這不是什麼有趣的嗜好,卻是我某種調理自己情緒的方法;缺點是,可以清晰看見台灣某些政治人物、名嘴的無理取鬧、刁蠻瘋狂與滿嘴謊言,包括一些愚蠢的媒體記者。
唉。
說真的,這一年又九個月,台灣對疫情處理真的很好;即使我們購買的疫苗緩慢到貨,卻有不少國際友人協助或回饋我們去年口罩等協助。
也謝謝幾個企業和宗教團體協助,突破被對岸勒索威脅的某疫苗代理。
倘若你每天看見那些國度的確診和死亡數,台灣是令人安心的,而且我們從未封城;偶爾生活小有不便,跟世界各國或亞洲各國比較,都輕微太多太多。
#
至於那些隨某些可恥政治人物起舞的人,我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
慶幸的,秋天了,媽媽已打了兩劑疫苗,沒太大副作用,雙腿都康復得不錯。🙏
然後,她要搬離我的小窩回老家,繼續復健。
有點不捨,哎喲,好難形容。
膝關節 復 健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想走(天堂)就要走!!
年長者容易膝關節退化疼痛、肌無力,導致走路困難,應該如何提早避免?
腳部是人的第2顆心臟!不管是走不動的老人家、中風復健或是肢體障礙循環不好者,更要注意下半身活動,電動健步機,模擬真人復健走路,讓你找回走路的本能。
讓35年的運動器材達人健康老施,來告訴您如何輕鬆動茲動!
適用族群:銀髮族/膝關節退化/中風復健/足弓疼痛不能走/足底筋膜炎/失能失智族群
專為銀髮族集、無法正常走路的失能者設計的電動健步機👉 https://lihi1.com/4CYme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五上午8點,每週六、日下午2點、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OLNJsyBIA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48gJ6uDmaoFHu2mFM36-VGzblKg)
膝關節 復 健 在 健美人生K教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的一年,你準備好了嗎~ https://linkby.tw/k_baby666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 K教練想帶大家到蔦屋書店,開箱我個人2021年的書單
👉手刀加入開箱書讀書會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8823847460779/
1. 《減肥我要飽飽的瘦下去》/仰望尾跡雲:一句口訣讓你記住食物的熱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460
2. 《生活需要儀式感》/李思圓:生命需要儀式感,它提示著我們轉變已發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6460?sloc=main
3. 《儀式的力量》/Theresa Cheung: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7867?sloc=main
4. 《康普茶聖經》/Hannah Crum、Alex LaGory:如果你對康普茶有任何問題,這本書都有解答。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782?sloc=main
5. 《筋膜修復重塑徒手按摩全書》/Nancy J Johns:不僅傳授按摩「手法」,更提點常被忽略的「心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7744?sloc=main
6. 《全身激痛點地圖》/侯鐘堡:你真的知道疼痛的根源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568?sloc=main
7. 《疼痛、復健與肌力訓練全書》/Mitchell Yass:一次只鍛鍊一塊肌肉,才是真正零代償、零風險的肌力訓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575?sloc=main
8. 《走路的科學》/Shane O’mara:走路背後不可不知的大腦機制,讓都會人更有創意、更會社交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311?sloc=main
9. 《田安石的碳水循環飲食法》/田安石:寫給因為生酮、減醣、瘦身而心累的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813?sloc=main
10. 《脂肪的療癒力》/Dr. Anne Fleck:從預防到治療,全面對抗疾病、老化、情緒的革命性營養新知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978?sloc=main
11. 《擁有好膝力,逆轉退化性膝關節炎》/磐田振一郎:最強膝蓋診治保健法,告別疼痛、找回蹲坐行走自如的雙腿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927?sloc=main
12. 《體能!技術!肌力!心志!》/徐國峰、羅譽寅:所有跑者都想問:如何才能跑好馬拉松?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2564?sloc=main
如果有其他想要詢問我的問題,或是對其影片有任何意見的朋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如果有資訊錯誤的部分,拜託放上連結給我,可以一起討論!謝謝大家支持!
—
📢記得訂閱我▻▻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tF_TlJcNl7q8vGL4Hic_w
關於我|More About M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kbaby6666
Instagram ▻▻ https://instagram.com/k_baby666
E-mail ▻▻ kathy@kcheckgp.com
我的愛喵 ▻▻ https://www.instagram.com/oppa_710/
—
☑不可錯過的其它精彩影片推薦®
聖誕特別企劃下集|交換禮物大公開!
https://youtu.be/dvasVfgw5-A
聖誕特別企劃上集|正妹閨蜜們來交換禮物啦!
https://youtu.be/1XJ51V_8M2U
聖誕派對穿搭推薦|健身完跑聖誕趴免煩惱
https://youtu.be/COHBRSJ0UuE
徒手保健|整脊、整骨看過來
https://youtu.be/44C5eBN6oPc
開箱書Ep5 教練脊力推薦
https://youtu.be/caGIS-qQoMg
台日健身產業大公開
https://youtu.be/jmZyHMIbLzU
拍攝幕後秘辛 Ft.亞里沙 Alisa
https://youtu.be/9Fc0FYQZGMo
疫情期間教你在家也不會變胖的小技巧
https://youtu.be/dWZFJysCgDA
四大連鎖咖啡品牌燕麥奶拿鐵大評比
https://youtu.be/_BtJVs7Jb5w
早起快速出門減肥餐|超水嫩雞胸肉沙拉|挑戰完妝+備餐
https://youtu.be/ql66Cp699V8
開箱書EP4|健腦時間|中軸穩定的關鍵,脊力推薦!
https://youtu.be/jNOx8-YF9P0
開箱書EP3|健腦時間|和身體的鏈愛時間!
https://youtu.be/W-Bl75sCL0g
開箱書EP2|健腦時間|你的身體在抗議了嗎?
https://youtu.be/fruFMupe9GQ
開箱書EP1|健腦時間|在開始健身之前的人身大事!
https://youtu.be/AWE0rzapc34
2020健身必看,讀這一本就夠了
https://youtu.be/V-81wxP3ctk
—
📷 使用相機| Camera Canon G7X
✂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 音樂|Music| by FB creatorstudio
⚠ 聲明|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謝謝你的收看💕
別忘記按下訂閱和喜歡💕! 並開啟小鈴鐺
歡迎留言來跟分享
#K教練 #蔦屋書店 #2021 #讀書計畫 #書單
#Thinker #Fitness #Healt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tVrEakxNqU/hqdefault.jpg)
膝關節 復 健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運動有助於癌症治療的康復,適當的運動可以減低術後及其他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和不適,亦可以保持血液循環和肌力,預防關節僵硬,增進生活質素。運動同時可減輕關節痛楚,對需要服用荷爾蒙治療而引致的關節疼痛很有幫助。
進入復康期的婦女癌症患者,除了下肢運動及軀幹核心肌肉鍛鍊之外,於身體情況許可之下,可以進行心肺功能鍛鍊運動。下肢運動可配合淋巴流動的速率,大約每分鐘六至十下,動作應較為緩慢。此外,運動應由較近軀幹的活動開始,由近至遠,例如應由活動臗關節開始,然後到膝關節,再到腳肘和腳趾。片段中會示範多款針對下肢的康復運動,患者可於手術後大約六至八個星期開始進行鍛鍊。
癌症基金會婦女服務中心為乳癌或婦科癌的女性提供淋巴水腫護理服務,有需要人士可致電本會查詢。
資料提供:香港癌症基金會
諮詢熱線:3656 0800
網址:www.cancer-fund.org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6MVY-VQl3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