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愈抓愈癢😨#異位性皮膚炎 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性發炎疾病,也是濕疹的一種,容易反覆發作,大約有3%∼5%的孩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有60%會在一歲前發病。而青少年及成人好發於手腕、手肘、膝蓋或是腳踝的彎折處,臉部及頸部也常發生。
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異位性皮膚炎是因先天正氣不足,加上後天外邪刺激所引起。臻觀中醫/澄觀中醫表示,急性發作期先以袪除外邪為主,治法可分為祛風、利濕、清熱,視程度調整藥物;而慢性期則以健脾利濕,養血潤燥為原則。
—
【💁♀這些穴道散風邪、化濕滯】
📌合谷穴: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位在虎口併攏肌肉凸起最高處。
📌曲池穴:疏邪熱,利關節,祛風濕,調氣血。位在手肘折彎時中點的位置。
📌血海穴:調血養血,宣通下焦。對側手掌蓋住膝蓋,拇指尖部指到之處。
📌陰陵泉穴:運中焦,化濕滯。小腿內側上端,脛骨轉折凹陷處。
(資料來源/臻觀中醫、澄觀中醫)
💡小提醒:身體有任何異狀建議都先就醫,避免延誤病情哦!
—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角質層的脂質與天然保濕因子不足,因此皮膚保濕能力差。想減緩異位性皮膚炎,除了盡量避開過敏原,北醫附設醫院醫師張棋楨指出,只要保溼做得好,異位性皮膚炎就不容易發作。
為了盡量維持肌膚的良好狀態,就必須要善用護膚產品,例如乳液、嬰兒油等。張棋楨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用橄欖油、凡士林、嬰兒油就行了,因為油的保溼效果最好,方便又不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俞穴的功用】http://ap.ntdtv.com/b5/20110719/video/68433.html? 就是利用五俞穴來使自己健康或者救急,經絡經過的地方它都可以治病,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例如難經,難經六十八難它講說,井穴專門管什麼心下滿,心下滿就是你心下,胃這個地方,滿得不舒服,滿悶,...
「膝蓋內側穴道」的推薦目錄: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林耕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5-2:舒緩膝關節疼痛 穴道按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早安健康】 的評價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膝蓋外側穴道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膝蓋外側穴道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膝蓋外側穴道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表參道足體養生會館- 消除足部水腫特效穴【陰陵泉】 穴位 的評價
- 關於膝蓋內側穴道 在 膝蓋疼痛按這裡,緩解效果很好! | PTT新聞 的評價
膝蓋內側穴道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中醫觀點中,「腎」和毛髮、骨骼乃至腦部息息相關,是儲存生命能量的重要部位,我們身體的老化、白頭髮、健忘、排尿排便困難等問題,都可能和腎有密切關聯。透過簡單的方法來刺激按摩穴道,也可以帶來護腎效果💪
—
【👉築賓】
築賓是腎經上的穴道,位於小腿內側,腎功能弱的人按壓此處會有強烈疼痛感,而按壓後能幫助改善下半身血液流動,使手腳冰冷、腳部水腫、腰痛可能得以緩和。
.
用手指按壓5秒後放開,連續做5次。築賓穴位於左右小腿內側稍微靠後方,以腳踝到膝蓋內側為一條線,由下往上的三分之一處。
/
【👉湧泉】
位於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按壓刺激此處能幫助從腳尖一直到全身的血液流動,能幫助改善手腳冰冷。
.
用手指按壓5秒後放開,連續做5次,左右腳都要做。也可以用軟性的球放在地板上用腳踩來刺激30秒~1分鐘。
—
膝蓋內側穴道 在 林耕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消除疲勞有效
最近行程滿滿,有時會感到疲勞與不適,有朋友就建議可以按摩穴道,而且還可以用家裡垂手可得的吹風機來刺激穴道。查了資料和實際測試後發現真的很有效,分享給各位好朋友。
#三大穴位最有效
「足三里」位於膝蓋往下約四指寬,脛骨接近外側處,可以減緩胃痛、身體疲倦、宿醉;「三陰交」則位於,小腿肚的內側,腳踝往上約四指的距離,可以減緩生理痛、手腳冰冷、胃痛等等;「合谷穴」在手部虎口的位子,可以減緩高血壓、耳鳴、眼睛疲勞等症狀,這三個穴位最能幫助我們解決常遇到的身體不適。
#林耕仁關心您
#健康最重要
按摩穴道的方式也相當容易,只要將拇指放在穴道上,前1、2、3 拍加壓,後4、5、6 拍放鬆。另一側重複一樣的動作,五次循環即可。此外,剛提到使用吹風機用加熱的方式刺激穴道,將吹風機放在距離皮膚約5公分處,朝著穴道中心以溫熱風吹約10秒後拿開。反覆進行3次,就可以達到效果。
膝蓋內側穴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五俞穴的功用】http://ap.ntdtv.com/b5/20110719/video/68433.html?
就是利用五俞穴來使自己健康或者救急,經絡經過的地方它都可以治病,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例如難經,難經六十八難它講說,井穴專門管什麼心下滿,心下滿就是你心下,胃這個地方,滿得不舒服,滿悶,肝氣鬱結也會心下滿,肺不舒服也會心下滿,十二條經絡都有心下滿的症狀,井就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例如井主心下滿,肝、心、脾、肺、腎,都會使人心下滿。滎呢,主身熱,你會發熱,發熱原因有很多種,只感到熱,可是心、肝、脾、肺、腎都會使人發熱。俞穴管體重節痛。還有節,節就指關節,關節疼痛,都可以找俞穴。
五俞穴,有五個主管功能,第一個主管就是井穴,它管心下滿。第二個主管滎穴,主管身熱,五臟六腑都可以會使人家身熱,有病的時候。第三個穴就是俞穴,它是管體重節痛。然後第四個穴道,井滎俞經,經穴它有一個主管作用,喘咳寒熱,所以喘,發冷發熱,喘呀,咳呀,要找經穴。再來合,合已經到內臟去了,逆氣而泄,就氣不順,拉肚子嘔吐,要找它。
【膽經循行及時辰】
心下滿是因為膽經的緣故,膽經,它時間是23點到1點,就是晚上11點到早上1點,這是膽經跟肝經在排毒,努力把我們身體白天積的那個毒素要排出去,努力工作的時辰,所以我們常常強調說,11點以前一定要睡覺。肝膽互為表裡,如這個人最近臉色不太對,青青的,愛生氣,有症狀,善怒,臉色發青,又容易發怒,肝主怒,肝膽互為表裡。另一個,愛乾淨,潔癖,愛乾淨當然是好的,算是一種症狀,愛乾淨是好,成癖就是有毛病了。膽經你知道在腳的四、五趾的那個縫,你按去壓,然後只要找到膝蓋這裡就可以了,壓就痛得要死,就是你找到了。
【肝經循行及時辰】
例如女人她半夜1點到3點,月經就痛起來了,痛經就痛得很厲害,那你要壓什麼,你當然要壓膽經的,要壓肝經的,因為1點到3點是走到肝經,或者今天很生氣跟人家吵架到半夜,睡不著了,那要找肝經。
這個跟肝有關,因為肝氣鬱結,它會堵在那邊,肝主怒,所以中醫是非常微妙,中醫是超過科學能解釋的,因為它跟情緒也有關係,情緒就肝主怒,肝氣鬱結就會影響,肝有經過大腿小腿,突然體重節痛,爬不起來,關節不行,走那個大拇趾跟第二趾中間,那個腳趾,你就找那個縫,然後就去壓,壓到那裡很痛,結果如果腳盤都不痛,那五俞穴都不痛,你可以再往上壓,因為它不知道結在哪裡,但是你只要經絡找對了,您說的往上再壓的話,超過膝蓋往上,如果都沒有找到的話,好像壓這裡的內側,大腿內側,所以我們說寧失其穴,毋失其經。
如果說生氣了之後,懂得保健,壓一壓太衝穴,晚上就比較一夜好眠,你如果跟人家吵吵半天,氣哭了好事兒,因為悲勝怒,這個已經說到治療,最好還是不要生氣,心大能容,看開一點,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是波濤洶湧,所以說最基本還是基本功要弄好。再來我們剛才1點到3點是走到肝,包括你半夜睡不好醒過來了,你要壓什麼穴,壓肝經的穴道,你就往上找吧,從第二趾的趾縫這樣,腳的趾縫這樣壓壓過來,說過你關節不能動啊,你都可以壓,包括你喘得要死,1點到3點喘得要死咳得要死,找肝經。
救急有慢性肝炎的人,有一次出國的時候在飛機上,嘴唇發麻,沒多久就昏倒了,趕快按壓手啊,腳啊,趕快多按壓按壓,結果半個鐘頭醒過來了,五俞穴,都是在手肘的前面,有六條在這邊,還有就在膝蓋以下的前面,她在按壓的時候,這人昏倒了也不曉得哪裡痛不痛,她壓壓壓,手的三焦經,厥陰經,所謂厥陰跟厥陰是相對,手腳是相對,結果就手亂按按按按按,按半個鐘頭還是有效。其實這五俞穴有時候是可以救急的。
【利用這個五俞穴來救急】
利用五俞穴來保護你自己,按按腿,按按腳,以痛為主,只要在手肘之前,膝蓋以下有按到是痛的地方,就是你的症狀找到了,就是說你不通的地方找到了,我們說不通則痛,所以其實很多人就覺得說,中醫講得太複雜,講得真的是有點不懂,其實你如果有系統的,十二條經絡,這樣看下來,你也知道五俞穴是怎麼走的,原來大拇指這條是走肺經,第二個指頭是走大腸經,你都知道了心包經要找哪裡,你都知道了這很簡單,就在手指頭,腳趾頭,掌握這個重點。http://www.youtube.com/user/NTDHealt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w_ZpAmu5mo/hqdefault.jpg)
膝蓋內側穴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唐人2010年9月23日訊】談古論今話中醫(26) 香港腳
【香港腳小故事】為甚麼要叫香港腳?其實它是有個典故的,話說在1920年的時候,英國大兵登陸香港,可是卻因為有些因素他不能夠馬上登陸,於是大家都擠在一個狹小濕熱的船艙裡面,這一次回去之後,發現很多英國大兵,他們都出現了腳特別癢,然後會脫皮,所以大家就說一定是你去過香港,從香港回來以後才得了香港腳,所以其實它並不是香港的錯,而是當時的一個濕熱的環境造成的。
其實它是一種癬菌類的感染,紅色鬚髮菌,跟體質是很重要的。第一個你要有一個外在的環境,譬如說潮濕悶熱,所以在軍中也特別容易感染到香港腳,再來就是說你本身濕氣比較重,有可能是熱濕,有可能是寒濕,兩邪相合兩濕相合,那就很容易感染到香港腳,所以還是跟濕熱有關。
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有些人手也會脫皮,他會覺得很癢,那其實有一種叫做汗皰疹,汗皰疹同樣也是屬於濕氣比較重,所以第一個你要看他有沒有癬菌類的感染,重點是你必須要改變體質,就是祛除他體內的濕氣,不管是汗皰疹,香港腳,才有可能會痊癒。單靠一些外抹外擦的,可能反反覆覆好了又復發,有時更嚴重,會感染到所謂的灰指甲,所以最好初期的時候就治療。
【香港腳與濕熱的關係】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體內濕氣重?】
【吃一些冰冷的話其實是傷脾胃】
【清熱利濕止癢茶】
【寒濕體質,應該用甚麼樣的藥膳茶飲呢?】
【治療香港腳呢,中藥的爽足粉】
來源:http://ap.ntdtv.com/b5/20100923/video/33946.html?%E8%AB%87%E5%8F%A4%E8%AB%96%E4%BB%8A%E8%A9%B1%E4%B8%AD%E9%86%AB%2826%29%EF%BC%9A%E9%A6%99%E6%B8%AF%E8%85%B3
【香港腳的穴道按摩】
你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穴道按摩,它有一個清熱止癢除血熱一個效果,我們首先找到我們手部,你可以先拱手,然後你會看到手肘會有條橫紋端,橫紋端按下去會微微地有點酸酸的感覺,它叫曲池穴,曲池本身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穴道,本身它就有個清熱會有止痛止癢的一個效果在,另外你可以再找到你的膝蓋,找到自己的膝蓋,然後用自己的手轉過來,大拇指的手近之處,按下去它是會有一點酸軟酸軟的感覺,所以是在大腿的下端。
內側就是以你手握膝蓋,大拇指所到之處,它叫做血海,所謂的血海本身,你看它就是血液聚集之處,血之海也,本身血海它有一個清熱止癢的功能在,所以曲池配合血海,在我們針灸治療上面,就可以止癢可以清熱,可以治療香港腳, 就是加上外敷的啦,再喝個茶飲,然後我們再自己按摩曲池跟血海穴,這樣子我想香港腳應該就不是這麼令人煩惱的問題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YMtOIBG8Q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JYMtOIBG8Q/hqdefault.jpg)
膝蓋內側穴道 在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早安健康】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快一起來試試看吧。 1.身體坐下,腳彎曲讓 膝蓋 90度,手虎口向前放於 膝蓋 最高處, 拇指與食指尋找 膝蓋 的 內側 及外側凹陷處,即內膝眼穴與外膝眼穴。 2.將腳 ... ... <看更多>
膝蓋內側穴道 在 表參道足體養生會館- 消除足部水腫特效穴【陰陵泉】 穴位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消除足部水腫特效穴【陰陵泉】 穴位:位於小腿內側上部靠近膝蓋,沿著膝蓋內側骨頭突起,往後下凹陷處即是。 【三陰交】 穴位:腳內踝有個凸出來的骨頭,從內踝往上(4 ... ... <看更多>
膝蓋內側穴道 在 5-2:舒緩膝關節疼痛 穴道按摩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5-2:舒緩膝關節疼痛─ 穴道 按摩. 612,101 views612K views. May 16, 2016. 4.7K. Dislike. Share. Save. CCU MOOCs1. CCU MOOCs1. 10.6K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