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隨記》核心
常見的核心肌群定義會包含橫隔膜,腹橫肌,骨盆底肌以及多裂肌,共同維持肋骨到骨盆間的這段核心區域的穩定。
但如果還要再補充,腹內斜肌也必須被加入,因為它跟腹橫肌一樣透過筋膜連結到背側的深層胸腰筋膜,是身體背側重要的穩定結構。
好的呼吸狀態,代表肌肉張力正常,整個穩定系統的功能才會正常。
超級巧合的,連續兩天的學生都那麼有默契,都剛好同邊腹內斜肌有點問題,影響到核心穩定,當然後續的動作的練習效率也會比較不好。
怎麼簡單檢查腹內斜肌可能的緊繃呢?
✅ 左右側彎檢查
❗發現軀幹向右邊側彎明顯受限,這時候可以猜測是左邊的腹外斜肌或腹內斜肌緊繃。
✅ 左右旋轉測試
❗又發現軀幹明顯向右轉明顯受限,所以從旋轉方向判斷,是左邊的腹內斜肌的問題。
註:單邊腹內斜肌收縮會產生同側側彎,同側旋轉,屈曲。
找到了兇手,就能夠針對性的去練習,方法就看大家習慣用什麼。
練習完後再檢查呼吸,就變得更均勻了,這時候再延續後面的練習也會是比較理想的狀況。
核心很重要,但不是一直練仰臥起坐就是練核心啊。
「全集中呼吸,常中。」
#教學隨記
#教學隨記真的是隨便記
#kensyogalif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KIMIK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KIMIKO #KIMIKOStudio #KimiBarre美型運動 熊讚健康操動作分解 Part A 1.提肩胛 50+容易因老化、傷害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下降,肩胛骨強化相當重要 動動肩胛骨、慢慢增加心跳率、小範圍動作+大範圍移動,漸進式讓上半身動起來。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
腹內斜肌收縮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久違說故事時間】
「我自從骨頭被切掉之後,那個位置一直在痛。」
***
Y女士骨盆右上側,曾因手術將骨頭部取出一部分,導致該側觸摸起來凹下了一塊。手術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傷口也已癒合。但是她的下背、右側腰部、右側髖關節、右腿後方一直到右腳踝,仍然持續有疼痛的感覺。Y女士說,這種疼痛是不會消失的痛,白天也在、晚上也在,晚上有時候更明顯,感覺做什麼動作都痛。她曾聽說練習皮拉提斯可以鍛鍊核心肌力,改善肌肉骨骼疼痛的狀況,因此她也開始練習,一練好幾年,但是疼痛仍然沒有好,嘗試了所有的儀器治療,包含熱敷、電療等等,沒有太大的成效。目前靠吃消炎止痛藥,藥物可以幫助緩解一部分疼痛,但疼痛無法完全消失。
原本清澈的一碗水,用畫筆在水中點上不同的顏色,顏色會慢慢暈染開,進而和其他顏色混合在一起,於是也漸漸看不出來原本的顏色有哪些了。Y女士的狀況就有點類似這樣,疼痛存在已久,已經無法明確找到一個原因。
都平平是痛,這種拖了很久的疼痛,跟急性疼痛的痛是不太一樣的。
這樣來說好了,急性疼痛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身體訊息,當身體遭遇傷害,受傷的組織會釋放警告訊息,傳到大腦,大腦會對這些潛在有害的訊息解讀,如果這些訊息被大腦判定有害,大腦會釋出疼痛的訊號,以讓人體做出避開更嚴重傷害的行動。
所以,急性疼痛是不會騙人的,那些讓身體流血損傷的傷害真實存在,而病人喊得越痛,那些傷害會是真的越嚴重的。
但是,有另外一種狀況,身體的損傷已經癒合,但是,人仍覺得痛。就像Y女士的狀況,手術過去、傷口癒合,但疼痛卻留了下來。
這種疼痛的機制,是屬於一種慢性疼痛的狀況。這種疼痛,簡單來說是原本負擔傳遞訊息的神經,過度敏感化,不停的傳送訊息進入大腦,所以就算沒有真正的損傷組織、就算原本不應該被解讀是疼痛的感覺(例如「壓」、「熱」、「拉」…)或身體區域,人還是一直覺得會痛。
慢性疼痛的背後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像是一碗摻了許多顏色的水,很難去找到底哪個顏色先加進去、哪些顏色組合成現在這個狀況。但是我們仍然有一些方式可以盡量找出一些線索。
例如,我們可以從吃的藥的種類來找。一般來說,新鮮的急性疼痛,服用消炎止痛藥大部分是可以讓疼痛明顯下降的。Y女士吃的止痛藥正是消炎止痛藥,但是效果有限,所以我們可以開始懷疑Y女士的疼痛應該不只是有急性的疼痛,還有一部分痛的來源已經變成神經敏感化的慢性疼痛。
再來,Y女士說她的疼痛一直存在,沒有動作可以真正緩解。通常這種情況我們會先存疑,並且應該要再針對動作做詳細檢查。因為如果真的沒有任何動作可以緩解的疼痛的人,其實不常見,而且可能會需要中樞神經抑制藥物的介入。
Y女士的一系列動作檢查中,發現她坐姿向右旋轉可讓一直存在的疼痛下降。Y女士最主要疼痛的位置,是在右側骨盆的外側偏後一些,大概是手插腰時,虎口卡到骨盆的那個位置。接下來的線索,我們可以經由分析該區域到底有哪些肌肉(例如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腰方肌),以及該肌肉對於疼痛會產生過激或抑制的反應,來判斷問題。Y女士側彎向左時,疼痛增加;同側腹內斜肌收縮時疼痛會下降。經由觸診,卻發現該區域的肌肉並沒有特別異常。
奇怪嗎?其實不會。梗鋪了這麼久,就是要來揭曉Y女士慢性神經敏感疼痛的謎底—肌痛點轉移痛。這種疼痛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產生疼痛的結構,跟感受到疼痛的區域,是不一樣的。身體上疼痛的區域找不到明顯的異常或損傷,但就是痛。其背後有許多理論機制,有興趣者可再自行查詢。我們的Y女士就是屬於這種疼痛,而真正產生疼痛的位置是在梨狀肌上。(圖中打叉的位置,而其餘則是轉移痛的區域)
在調整完梨狀肌的張力以及柔軟度,Y女士的疼痛狀況已經有明顯好轉。接下來就是持續執行其他主動動作居家練習,就像牙齒保健需要每天刷牙一樣。因為傷於動作,就該治於動作,傷口癒合不代表就可以不痛,不痛了,其實也不代表天下太平沒有問題。不痛了是開啟動作修正的大門,惟有把動作控制練好,才有機會避免再次進入慢性疼痛的惡性循環。
腹內斜肌收縮 在 KIMIK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KIMIKO #KIMIKOStudio #KimiBarre美型運動
熊讚健康操動作分解
Part A
1.提肩胛
50+容易因老化、傷害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下降,肩胛骨強化相當重要
動動肩胛骨、慢慢增加心跳率、小範圍動作+大範圍移動,漸進式讓上半身動起來。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活動,進而避免造成肩關節負擔
2.提肩胛+夾鼠蹊+手指靈活度訓練
50+因老化,反應速度下降,此部份著重加強動作控制、靈活度
活動肩胛骨、動動手指、收緊下腹
利用關肋骨+夾鼠蹊動作同時作用
減輕膝關節負擔,強化神經反應速度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作用,手部蚓狀肌群及大小魚際肌收縮,帶動上半身大範圍動作
3.肩胛骨+關肋骨訓練
腹橫肌爲軀幹的中心支柱,是人體的隱形馬甲,強化腹橫肌增加軀幹穩定度及支撐力
關關肋骨、強化腹橫肌、穩定肩胛骨
手臂展開保持平衡,先熟悉上半身動作後,漸進式加入下半身動作,安全又有趣的增強心肺功能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腹橫肌,大小菱形肌
重複Part A中的1.2部份,加入腳部動作,強化身體力量,增加上下半身肢體協調性
同時加強平衡能力
Part B
上下扭轉訓練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慢到快循序漸進的增加動作難度,可達到提升肌力、平衡及動作控制及協調能力
上下肢伸展同時加入軀幹伸展,帶入胸、腰、臀、腿同時動作
由快到慢,藉由加速動作,一舉提高心跳率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大小菱形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臀部旋轉肌群(臀中肌)
Part C
全身性動作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從慢到快動作,可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提升肌力、平衡能力、動作控制、協調能力
經由雙手磨擦小動作,強化上肢調能力,從慢到快的連續動作,增加下肢肌力、強化心肺耐力及重心轉移能力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三角肌、肱二頭肌、大小菱形肌、股四頭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
Part D(轉換段落)
經由慢速、全身性伸展達到舒緩效果
經由關肋骨、提肩胛、夾鼠蹊三個核心主要動作,帶動全身前後左右方向的伸展
此部份主要動作肌群:肩關節旋轉袖肌群、胸大肌、胸小肌、闊背肌、豎脊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
重複以上第一、第二段動作直到音樂結束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x2hW7O
OFFICIAL WEBSITE:
https://KIMIKO.com.tw
INSTAGRAM:
KIMIKO 👉🏻 https://bit.ly/3axiYpY
KIMIKO Studio 👉🏻 https://bit.ly/2xNEn0I
KimiBarre 👉🏻 https://bit.ly/2xSJrRs
Facebook
https://bit.ly/3asH45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qVi8IiXFpI/hqdefault.jpg)
腹內斜肌收縮 在 KIMIK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KIMIKO #KIMIKOStudio #KimiBarre美型運動
熊讚健康操動作分解
Part A
1.提肩胛
50+容易因老化、傷害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下降,肩胛骨強化相當重要
動動肩胛骨、慢慢增加心跳率、小範圍動作+大範圍移動,漸進式讓上半身動起來。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活動,進而避免造成肩關節負擔
2.提肩胛+夾鼠蹊+手指靈活度訓練
50+因老化,反應速度下降,此部份著重加強動作控制、靈活度
活動肩胛骨、動動手指、收緊下腹
利用關肋骨+夾鼠蹊動作同時作用
減輕膝關節負擔,強化神經反應速度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作用,手部蚓狀肌群及大小魚際肌收縮,帶動上半身大範圍動作
3.肩胛骨+關肋骨訓練
腹橫肌爲軀幹的中心支柱,是人體的隱形馬甲,強化腹橫肌增加軀幹穩定度及支撐力
關關肋骨、強化腹橫肌、穩定肩胛骨
手臂展開保持平衡,先熟悉上半身動作後,漸進式加入下半身動作,安全又有趣的增強心肺功能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腹橫肌,大小菱形肌
重複Part A中的1.2部份,加入腳部動作,強化身體力量,增加上下半身肢體協調性
同時加強平衡能力
Part B
上下扭轉訓練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慢到快循序漸進的增加動作難度,可達到提升肌力、平衡及動作控制及協調能力
上下肢伸展同時加入軀幹伸展,帶入胸、腰、臀、腿同時動作
由快到慢,藉由加速動作,一舉提高心跳率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大小菱形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臀部旋轉肌群(臀中肌)
Part C
全身性動作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從慢到快動作,可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提升肌力、平衡能力、動作控制、協調能力
經由雙手磨擦小動作,強化上肢調能力,從慢到快的連續動作,增加下肢肌力、強化心肺耐力及重心轉移能力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三角肌、肱二頭肌、大小菱形肌、股四頭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
Part D(轉換段落)
經由慢速、全身性伸展達到舒緩效果
經由關肋骨、提肩胛、夾鼠蹊三個核心主要動作,帶動全身前後左右方向的伸展
此部份主要動作肌群:肩關節旋轉袖肌群、胸大肌、胸小肌、闊背肌、豎脊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
重複以上第一、第二段動作直到音樂結束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x2hW7O
OFFICIAL WEBSITE:
https://KIMIKO.com.tw
INSTAGRAM:
KIMIKO 👉🏻 https://bit.ly/3axiYpY
KIMIKO Studio 👉🏻 https://bit.ly/2xNEn0I
KimiBarre 👉🏻 https://bit.ly/2xSJrRs
Facebook
https://bit.ly/3asH45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9HGiZhv_40/hqdefault.jpg)
腹內斜肌收縮 在 KIMI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熊讚健康操動作分解
Part A
1.提肩胛
50+容易因老化、傷害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下降,肩胛骨強化相當重要
動動肩胛骨、慢慢增加心跳率、小範圍動作+大範圍移動,漸進式讓上半身動起來。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活動,進而避免造成肩關節負擔
2.提肩胛+夾鼠蹊+手指靈活度訓練
50+因老化,反應速度下降,此部份著重加強動作控制、靈活度
活動肩胛骨、動動手指、收緊下腹
利用關肋骨+夾鼠蹊動作同時作用
減輕膝關節負擔,強化神經反應速度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
由大小菱形肌帶動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作用,手部蚓狀肌群及大小魚際肌收縮,帶動上半身大範圍動作
3.肩胛骨+關肋骨訓練
腹橫肌爲軀幹的中心支柱,是人體的隱形馬甲,強化腹橫肌增加軀幹穩定度及支撐力
關關肋骨、強化腹橫肌、穩定肩胛骨
手臂展開保持平衡,先熟悉上半身動作後,漸進式加入下半身動作,安全又有趣的增強心肺功能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腹橫肌,大小菱形肌
重複Part A中的1.2部份,加入腳部動作,強化身體力量,增加上下半身肢體協調性
同時加強平衡能力
Part B
上下扭轉訓練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慢到快循序漸進的增加動作難度,可達到提升肌力、平衡及動作控制及協調能力
上下肢伸展同時加入軀幹伸展,帶入胸、腰、臀、腿同時動作
由快到慢,藉由加速動作,一舉提高心跳率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大小菱形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臀部旋轉肌群(臀中肌)
Part C
全身性動作
50+族群協調能力相對退化,從從慢到快動作,可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提升肌力、平衡能力、動作控制、協調能力
經由雙手磨擦小動作,強化上肢調能力,從慢到快的連續動作,增加下肢肌力、強化心肺耐力及重心轉移能力
此部分主要動作肌肉群:三角肌、肱二頭肌、大小菱形肌、股四頭肌、內收長肌、內收短肌
Part D(轉換段落)
經由慢速、全身性伸展達到舒緩效果
經由關肋骨、提肩胛、夾鼠蹊三個核心主要動作,帶動全身前後左右方向的伸展
此部份主要動作肌群:肩關節旋轉袖肌群、胸大肌、胸小肌、闊背肌、豎脊肌、腹橫肌、腹內外斜肌
重複以上第一、第二段動作直到音樂結束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x2hW7O
OFFICIAL WEBSITE:
https://KIMIKO.com.tw
INSTAGRAM:
KIMIKO 👉🏻 https://bit.ly/3axiYpY
KIMIKO Studio 👉🏻 https://bit.ly/2xNEn0I
KimiBarre 👉🏻 https://bit.ly/2xSJrRs
Facebook
https://bit.ly/3asH45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GxC05rpPS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