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相分析檢測]
除了在湞媄診所擔任院長從事體重管理跟醫學美容的業務,王醫師接下晶英康健診所的醫療執行長一職,就是希望可以推廣 #腸道菌的糞便檢測,所以才會設立 #腸道菌基因檢測特別門診。
各種簡易基因🧬檢測很夯,但是那些刮口腔黏膜或抽血看的,其實都是你的 #人類基因,但人類基因其實只佔你身上的10%,而且基本上就是你爸媽生給你的,無法改變。但所謂的 #後天基因,就是90%跟健康相關的基因🧬都是 #腸道微生物的基因,所以飲食跟環境其實會影響最多的都是我們腸道菌(後天)的基因喔!
歡迎對自己的腸道菌基因想要更了解的人,可以詢問晶英康健診所喔!
☎️07-522-7902
#腸道菌基因檢測
#掌握九十趴的基因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
腸道微生物的基因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原來乳化劑可以影響這麼大
#腸道益菌的隱形殺手無所不在
#冰淇淋巧克力飲料裡面都有
重點摘要:
1. 乳化劑聚山梨酯80和羧甲基纖維素會使小鼠腸道微生物組發生改變,促使小鼠腸道的炎產生。
2. 腸道菌群改變也可以導致炎症、代謝紊亂甚至行為和神經炎症的改變。
3. 炎症性腸病的主要形式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可導致患結腸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4. 乳化劑被添加到大多數的加工食品中以幫助維持穩定性和延長保質期。
5. 乳化劑的攝入足以增加腸道菌群的促炎作用,腸道菌群表達的主要炎性分子水平增加,比如脂多糖和鞭毛蛋白。
6. 乳化劑影響腸道菌群在小鼠結腸癌模型中加速腫瘤發生的能力。
7. 乳化劑聚山梨醇酯80或羧甲基纖維素處理的小鼠焦慮樣行為有所增加。
8. 食品乳化劑的攝入可以增加攝食行為。
🍀食品乳化劑可影響腸腦軸,並可能引發結腸癌
🍀哺乳動物的腸道中定殖著一個複雜的微生物群落,腸道菌群在免疫系統的成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防止腸道病原體(比如艱難梭菌)的感染,並且有利於腸道內的營養消化和能量攝取。腸道菌群改變也可以導致炎症、代謝紊亂甚至行為和神經炎症的改變。
🍀炎症性疾病中的腸道菌群
很顯然,腸道菌群對於宿主健康有益,因為缺乏微生物的無菌小鼠的免疫和代謝存在相當大的缺陷,而代謝缺陷導致了更大的熱量消耗。事實上,腸道菌群參與新陳代謝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幫助分解攝入的大分子。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可以編碼比宿主更多的消化酶,從而幫助分解更多的食物和從各種各樣的食物中獲取能量。
🍀除了具有重要的有益作用外,腸道菌群還可能會產生有害的危害,如果監管不力,可能會導致炎症性疾病的發生,比如炎症性腸病和代謝綜合徵。炎症性腸病的主要形式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可導致患結腸癌的風險大大增加。代謝綜合徵是一組與肥胖相關的疾病(高血壓、高血糖、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異常等),這些都大大增加了罹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或肝病的風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在炎症性腸病和代謝綜合徵的發病中起著中心作用。在這些疾病的建立過程中可觀察到腸道菌群組成的變化。此外,這些疾病的大多數動物模型的建立都需要腸道菌群的參與,無菌動物被獲得了完全的保護。這些炎症性疾病表型可以通過菌群移植轉移到無菌動物身上,進一步證明複雜的腸道菌群可能是炎症性疾病的發生、嚴重程度和維持的充分必要條件。
🍀乳化劑對腸道炎症和代謝的影響
我們的基因進化極其緩慢,然而過去的50年里,炎症性腸病和代謝綜合徵的發病率急劇增加,表明環境因素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所攝取的食物通過為腸道菌群提供能量來源,在調節其組成(「誰在那裡?」)及其功能(「它們在那做什麼?」)中發揮中心作用。
🍀乳化劑是能夠改善乳濁液中各種構成相之間的表面張力,使之形成均勻穩定的分散體系或乳濁液的物質。乳化劑被添加到大多數的加工食品中以幫助維持穩定性和延長保質期。研究人員推測乳化劑可以改變腸道菌群,並且增加炎症性腸病和代謝綜合徵的發病率。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小鼠模型,利用兩種常用的乳化劑,聚山梨醇酯80(P80)和羧甲基纖維素(CMC)來處理小鼠,其劑量是模仿大量加工食品中廣泛使用的乳化劑的用量。乳化劑的攝入與腸道菌群組成的顯著變化有關,包括擬桿菌目細菌的數量減少和一些降解黏液的細菌數量增加,比如活潑瘤胃球菌。
🍀腸道菌群功能分析表明,乳化劑的攝入足以增加腸道菌群的促炎作用,腸道菌群表達的主要炎性分子水平增加,比如脂多糖和鞭毛蛋白,它們已被證明是腸道菌群激活先天免疫系統能力的好的標記物。乳化劑攝入後,改變的腸道菌群滲透進入腸道緻密粘液層的能力增強,最近的研究表明乳化劑影響腸道菌群在小鼠結腸癌模型中加速腫瘤發生的能力。
食品乳化劑導致的腸道菌群改變和腸道低度炎症與胰島素抵抗和食物消耗增加有關,最終導致體重增加。總的來說,這些發現表明食物調節的宿主-微生物相互關係紊亂可以引起一系列炎症性疾病,比如炎症性腸病和代謝綜合徵。
🍀乳化劑的攝入改變行為
腸道菌群也可以影響小鼠的焦慮和社交行為,那麼,乳化劑是否也會影響行為和潛在的神經生物學呢?小鼠的無菌狀態和補充益生菌可以減少焦慮和抑鬱樣行為,而另一方面,腸道菌群的炎症狀態增加與小鼠的焦慮和抑鬱樣行為增加有關。研究表明,乳化劑聚山梨醇酯80或羧甲基纖維素處理的小鼠焦慮樣行為有所增加,而羧甲基纖維素對焦慮樣行為的影響具有性別依賴性。此外,羧甲基纖維素導致的對新穎社會刺激的偏愛行為減少以及腸道菌群改變也具有性別特異性。
🍀食品乳化劑的攝入可以增加攝食行為,下丘腦神經元表達的刺鼠色蛋白相關肽(AgRP)和α-促黑素細胞激素(αMSH)在調節食慾和焦慮樣行為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αMSH抑制食物攝入和增加焦慮行為,AgRP則刺激食慾和減少焦慮行為。表達AgRP和αMSH神經肽的神經元位於中下視丘的弓形核並投射到下丘腦其它區域(比如下丘腦室旁核)和丘腦(比如室周核)。乳化劑的攝入增加了弓形核AgRP的水平,降低了室周核αMSH的水平,這可能與乳化劑導致的食物攝入增加有關。
🍀未來方向
綜上所述,膳食乳化劑直接影響腸道菌群,增強其穿透正常無菌的黏液層的和表達促炎分子的能力,導致腸道炎症和代謝綜合徵。此外,乳化劑的攝入也與焦慮行為的增加和社交行為的減少有關。
🍀AgRP和αMSH表達神經元與乳化劑導致的食物攝入增加相符,但是似乎與乳化劑導致的焦慮行為增加不符。乳化劑影響焦慮行為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目前還不清楚乳化劑攝入對腸道菌群的影響是乳化劑特異性的還是與其它干擾因素比如高脂飲食有相似之處。最後,也需要將這一研究成果從小鼠轉化到人類,比如,可以通過不含乳化劑的飲食和含有乳化劑的飲食進行飲食干預,以研究乳化劑對人體腸道菌群、腸道炎症和代謝的影響。一旦被證實,那麼乳化劑乃至整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將有待進一步完善;在食品添加劑的安全評估中,也應該把這些研究發現納入考慮之中。
參考文獻:Holder, M. K. and B. Chassaing (2018). "Impact of food additives on the gut-brain axis."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原文網址:https://tinyurl.com/y24pa5gb
🍀亞當老師摘錄整理🍀
腸道微生物的基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觀大改、掌握最新微生物體醫療技術的動態趨勢
★用科學數據教你養好「體內百兆微生物」的不生病計畫
★以專業評比剖析「市售益生菌產品」最可信賴的保健指南
人體微生物失調,是現代瘟疫蔓延最大加速器。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的「適者」?必須具備相信科學數據的益生菌2.0新思維!本書作者費心整理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集結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並與世界頂級專家交流,高規格評比市售益生菌產品之品質,詳細解說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希望能讓讀者見識到最先進的益生菌株及罕見功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並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人體共生菌決定我們的健康和壽命,當共生菌失衡﹅失守時,人體的生理健康乃至心靈也會隨時崩潰。益生菌扮演後援軍的角色,介入時機﹅菌株種類與數量,什麼體況與病情該如何調整劑量﹖益生菌2.0的思維,是一門人人都得學會的自我保護課程。
本書深入解析大自然界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人體內天天上演的「共生菌」與「病原菌」激烈戰爭。全球醫療緊繃紅色警戒,現代人「體質」與「精神力」皆快速黑化,我們能做的是:相信科學數據、不隨便跟著感覺走;認識優質益生菌,增加免疫力後援,保護與壯大體內共生菌。
▲重新發現你的百兆共生菌
.人體有百兆以上的共生菌。一口唾液裡每毫升約有上億隻微生物。我們平均一天向外界散發出大約四千萬隻細菌和七百萬隻真菌。
.人類基因數量與小小的果蠅相仿,只有兩萬多個基因,而人體共生菌的基因體總和,卻是人類基因體的千倍以上!
.腸道中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無端被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自然產的嬰兒,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剖腹產的嬰兒,則多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母乳不但有菌,種類還多達近千種。母乳中還有大量的母乳寡糖,是最適合嬰兒腸道菌的絕佳益生元,也就是滋養腸道菌所需的營養來源。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腸道菌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腸道,而是遍及全身。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病變,都和腸道菌有關。
.飲食習慣和環境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大過於遺傳基因。以高纖飲食為主的哈扎族,腸道菌中分解纖維的普氏菌多達60%。家裡養狗的孩子腸道菌相較豐富,較少感染呼吸道疾病。
▲超前布署!用益生菌養好人體百兆共生菌
.歐美有80%以上的醫生會推薦使用益生菌,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推薦意願越高。
.優質益生菌都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腸道蠕動等核心功效,至於免疫過敏、代謝調節、神經心理等,則是特殊菌株才有的高階功效。
.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說不完:有助預防流感、減輕症狀、提升流感疫苗效力。還能降低口腔病菌,改善發炎,預防牙齦炎或牙周炎效果優於預防蛀牙。口服益生菌會提升整體黏膜免疫力,有助於在泌尿生殖道中對抗病菌感染。抗生素配合特定益生菌,治癒率極高。
.益生菌為精神疾病防治帶來新契機!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過動症、妥瑞症、蕾特氏症等,這些症狀共通的關鍵詞是:免疫、發炎、腸道菌,因此都有益生菌介入的機會。
.掌握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的關鍵知識,買對產品,吃出健康。例如:坊間流行自己製作優酪乳,若使用「市售優酪乳」作為菌母時,發酵菌(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會優先生長,但「功效菌株」難以生長。一般市售的「DIY專用菌粉」,也多半不含功能型益生菌。所以DIY優酪乳,喝不到最重要的「功效益生菌」。如果使用低品質或由親友分讓來路不明的菌母,也可能發酵力太弱,萬一「雜菌」長出來就麻煩了,所以不推薦DIY優酪乳。
作者簡介: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作者粉絲頁: 蔡英傑教授腸命百歲會談室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腸道微生物的基因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無尾熊性病」vs.「達賴出專輯」。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無尾熊性病」獲得56%的網友支持。
我們難得可以這麼光明正大討論性病。這則我提議的,先前還真的不知道在無尾熊可愛外表下竟然藏著花柳病,而且據說有半數都被感染,有些地方甚至九成都確診。
其實性病並不是人類專屬的,例如牡蠣會得皰疹,兔子會得梅毒,海豚會得生殖器疣,就是像「菜花」那類的東西。但是今天的主角「披衣菌」(Chlamydia)是一種「很成功的菌」,從青蛙到魚再到鸚鵡等的所有動物,都可能被它感染而生病,披衣菌可以說是聯繫所有物種的細菌,是全球最常見的性病,每年有大約1.31億人患病,而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性生活豐富的青少年,都感染了披衣菌。但是呢,披衣菌在人類身上的症狀很輕微,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根本不會知道自己感染,但是放著不管最後可能導致不孕、骨盆腔發炎,病人往往是等到想生小孩卻一直不孕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感染了披衣菌。
雖然這些症狀是「人熊共通」的,但和人類不一樣的是,無尾熊一旦感染披衣菌,症狀就會非常嚴重,會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長巨大的囊腫,還會損傷生殖器官,其實最明顯的就是,如果看到無尾熊眼睛周圍怎麼紅紅的,好像發炎的樣子,通常都是感染了披衣菌,而且細菌會快速跑到泌尿道,從生殖器跳到膀胱上,在最壞的情況下,無尾熊小便的時候會痛到慘叫,而且會產生明顯的氣味,嚴重的話可能會失明,最後死亡。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無尾熊一天差不多會睡20小時,清醒的時候也不太會消耗牠們珍貴的體力,唯二會做的事情就是吃飯和進行「樹上運動」,而且不管母熊有沒有排卵,公熊都會「硬上」,但公熊處處留情又不戴套,小寶寶生下來也會被媽媽感染,所以性病就這樣傳來傳去,最後就變成現在這樣超過半數都得病了。
加上無尾熊跟人類一樣也會感染「反轉錄病毒」,這種病毒類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削弱無尾熊的免疫系統,讓牠們更容易遭受病魔攻擊,像是感染披衣菌或罹患癌症。還有我們人類壓力大的時候,免疫力不是會下降,容易生病嗎?無尾熊也很容易在壓力過大的時候感染披衣菌,我也不知道他們每天都在睡覺壓力是能夠多大。
其實無尾熊很脆弱,熊生很辛苦,主要死因有10%是被狗咬死,30%被汽車撞死,近年森林大火也是嚴重衝擊,但這些都不及披衣菌的殺傷力,40%的無尾熊都死於性病,導致最近20年來無尾熊數量暴跌了80%。
目前雖然有抗生素可以對付披衣菌,但有點治標不治本,加上用抗生素會干擾無尾熊的腸道微生物群系,影響牠們分解尤加利葉的能力,專家就希望從能夠預防疾病的疫苗下手。我們剛剛提到披衣菌是人熊共通嘛,但其實無尾熊感染的披衣菌版本,和人類感染的並非一模一樣,不過因為披衣菌本身的特性,加上菌的基因組比較單純,所以人熊身上兩種菌的相似度還是非常高,這些相似之處就使得專家認為,無尾熊很可能就是研發人類疫苗「缺少的那塊拼圖」!
目前生物學家正打算在無尾熊身上,進行披衣菌疫苗的相關試驗,但其實也是頗有難度,因為專家們還在努力瞭解牠們的免疫系統,另外光是要從樹上摘下一隻無尾熊並且進行健康檢查,就要花掉2000美元,差不多6萬台幣,後續要讓無尾熊測試30種不同的標靶疫苗,費用也將會相當可觀。一般實驗室都會用「白老鼠」來做醫療研究,但可惜的是老鼠對披衣菌的免應反應與人類的有很大不同,所以直接拿無尾熊做實驗會是較為理想的。目前還無法得知,對無尾熊披衣菌的研究,會對開發人類疫苗方面有多大的幫助,尤其是目前COVID-19衝擊,連動物學家們的實驗室都被迫關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就算沒有幫到人,也絕對會幫助到無尾熊們。
看起來披衣菌的疫苗研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法被抗生素治療的無尾熊,現在已經嚴重威脅整個物種的生存,目前有個充滿爭議的解決之道,就是把感染披衣菌的無尾熊安樂死,留下健康的個體繁衍後代,你同意這個做法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腸道微生物的基因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可能性調查署 #微生物 #細菌 #乳酸菌
你以為 #勇氣 是 #梁靜茹 獨家專屬?才不是!腸道菌也能給你。
從我們離開媽媽的子宮開始,便開始了與微生物共存的旅程,雖然這些小怪物偶爾會讓人覺得煩躁,但對生命卻也非常重要。
究竟,我們與細菌是如何相愛相殺的呢?
※讓我們用動畫,把困難的原理說給你聽!
快去訂閱YouTube頻道+按小鈴鐺:https://www.youtube.com/user/pansci
延伸閱讀:
年輕人缺乏競爭力?別說了,我們都不如適應力超強的腸道菌!--《科學月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3737
擁有「長不胖」的腸道菌相,跟基因缺失有關!?
https://pansci.asia/archives/flash/110834
微生物的奇幻旅程:食物為何變得好壞壞? ──「PanSci TALK:生鮮食品該如何保存」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2589
_
#寶可夢 #Pokemon #寶可夢大集結
腸道微生物的基因 在 臨床筆記社團| 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微生物基因體-腸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微生物基因體-腸道-大腦信息軸線的操控(manipulation of microbiome-gut-brain signali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