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投保防疫保險神單成了全民運動,一定有很多人只是跟風,還沒搞清楚神單在保什麼就掏500賭十萬。沒關係,我們趕快來看一下神單的重點:
一、神單到底在保什麼狀況?
(一)收到下列五種處置通知:
1. 居家隔離
2. 集中隔離
3. 隔離治療
4. 居家檢疫(從國外回來)
5. 集中檢疫(從國外回來)
也就是說,神單的理賠不一定要確診。
(二)處置原因是因為下列五種法定傳染病:
1. 第一類法定傳染病:狂犬病、鼠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天花等
2. 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德國麻疹等。
3. 第三類法定傳染病:結核病、淋病、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梅毒、日本腦炎等。
4. 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流感併發重症、水痘併發症等。
5. 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型A型流感、伊波拉病毒感染等。
(三)神單的投保費用、金額為何?
1. 採用單一費率,250元保費保額為5萬元,500元保費額為10萬元。
(四)神單的投保條件為何?
1. 首次投保年齡未滿75歲皆可,續保可至90足歲。
2. 投保時須在中華民國境內。
(五)神單有哪些情況會不賠呢?
神單雖然神,但是還是有些狀況會拒賠,我們來看一下:
1. 前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屬第三級之地區
所謂第三級:警告(Warning) 就是建議避免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
所以,針對這些衛生署公佈的地區,如果硬是要前往,回來被隔離就沒有理賠。
2. 在神單生效前已出境,而在生效後入境致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這種情況也不理賠。
3. 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包括自殺及自殺未遂)、犯罪行為、非法施用防制毒品相關法令所稱之毒品。
這裡要特別說明一點,保險本來就不承保故意行為導致保險事故發生,因此理論上如果有人故意製造自己被隔離的條件,神單是不賠的。
不過,這種事情舉證並不是那麼容易;其次,保險實務上,投保意外險後故意製造斷手斷腳的事件並非罕見,這種事都有人在賭,想辦法讓自己被隔離,甚至於全家被隔離,似乎並不是無法想像的事。
所以,以前中央指揮中心公布的確診足跡,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有了神單,會不會有奇怪的效應產生,尚待觀察。
(六)神單的效力持續多久?
神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
(版權所有,禁止不具名傳載。)
具名分享轉載才OK喔!
....................................................................................
🔥台灣《保險法》權威 劉北元,政策分析、時事觀點、法院判決見解,立即按讚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LiuPeiYuan1129/
📧春季讀書會名額優先報名遞補表單:https://forms.gle/ex3PweaV24LvnskL7
腸病毒隔離多久 在 青青小熊*旅遊札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富邦小孩照顧險
#保期內最高理賠12000元
秋冬季節又來臨了,迷你熊還沒有上幼稚園時就常被朋友叮嚀說上了幼稚園後會多容易感冒,什麼流感腸病毒的,當時還沒有遇過就覺得應該不會吧,結果迷你熊一上學沒多久就休息了好幾星期,真的不誇張。
當父母真的不能鐵齒,尤其是腸病毒會很喘,很疲累的樣子,流感也是高燒不退,爸媽看小孩這樣也是擔心到不行。
如果是雙薪家庭還要輪流請假照顧,最誇張的一次是已經在家隔離7天,結果班上後來又有同學腸病毒,學校又通知停課一星期,迷你熊就這樣在家休了2星期。
現在有這個富邦小孩照顧險,真的會替爸媽多少補貼一點家用,看保險方案保期內最高可賠兩次共1萬2000元。
雖說小孩照顧險可以不用是最好,但是我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小朋友讀書期間在學校會被傳染到的機會真的不低,而且停課也可以理賠,這樣爸媽請假在家照顧小朋友期間,還有理賠可以貼補家用,還是有必要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也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注意秋冬的防護喔。
➡️➡️了解更多 https://fbi.pse.is/umh7x
商品6大重點讓您立刻懂!
✅ 保期內最高可賠1.2萬元
✅ 家長不需要請假證明,只需醫生開立的診斷書或學校停課證明即可
✅ 有未滿15足歲子女的父母皆可保
✅ 兩個小孩年繳保費不用千元(計畫一)
✅ 幼稚園或學校因傳染病停課皆可賠
✅ 小孩因感染特定疾病無法上學皆可賠
➡️➡️了解更多 https://fbi.pse.is/umh7x
腸病毒隔離多久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歐盟今宣布解封14國、中國則有條件開放,台灣不在名單,學者憂國內篩檢數偏低恐是原因;日本女學生自台灣返國確診,123名接觸者全數檢驗陰性,指揮中心將加驗血清抗體釐清感染源】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防疫已進入下半場,國外也逐步開放解封,然而從第一波日本、紐西蘭,到今天(7月1日)凌晨歐盟宣布首波解封的14+1國家中,都不見台灣。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前衛生署長葉金川等學者都提出看法,認為台灣防疫表現佳是事實,但篩檢量不足和國際指標有落差,恐是造成外國未將台灣納入解封名單的原因之一。
此外,目前全台確診人數維持447人,包含7人死亡、438人解除隔離,剩下2人在醫院治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兩位即最後確診的案446、447,兩人狀況良好,但還未達到二採陰,因此尚未解除隔離。
■歐盟首波解封3條件,亞洲僅日、韓、泰全部符合
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在今天凌晨公告解除旅行禁令的國家名單,一共有14個國家可以開放邊境管制、1國有條件開放。前者亞洲部分僅包含日本、韓國、泰國,中國是有條件開放。
歐盟理事會決定解封的條件,包含防疫措施、經濟社會考量、互惠原則,以及3項流行病學條件:
1.最近 14 天,新病例發生數和每 10 萬人口確診數是否接近或低於歐盟平均
2.與前 14 天相比,期間內的新病例數呈現穩定或下降的趨勢
3.整體 COVID-19 的應變作為:檢驗、監測、接觸者追蹤、疫情控制、治療及通報等
■台灣為何不在列?學者專家:篩檢能量不足、未與國際通用數據接軌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和前衛生署葉金川相繼在臉書發文,都認為台灣「篩檢數據偏低」可能是未被歐盟列入首波解封的關鍵。
詹長權表示,「台灣防疫做得不錯,政府應該主動和歐盟接洽看看有那些地方要改善(例如檢測數量是否不夠多?)」他認為,政府防疫一定要和國際接軌,用國際通用的公共衛生數據和作法來說服歐盟各國。
葉金川也指出,台灣對COVID-19的管控,整體而言是可圈可點,台灣厲害的地方是經腸病毒71型和SARS慘痛經驗換得的法律組織、人力、中央地方架構完整;邊防和精準疫調能力;超配合的民眾;口罩國家隊讓人驚艷;健保資訊及大數據世界一流;全民宣導教育徹底。
但葉認為,台灣的隱憂就是,核酸檢驗的能量一直偏低、速度慢、無自動化、無能力混篩(bulk screening) ,這些科技可能國內正在開發,落後德國、美國許多,要執行廣篩、入境全篩、自費篩檢、社區流行調查等都成了瓶頸。
■陳時中:台灣困境,非WHO會員國分數計算受影響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今日記者會上表示,台灣的狀況都遠遠優於歐盟解封國家的條件。包含陽性率僅0.43%、有電子圍籬、居家檢疫、關懷系統,治療通報系統也很完善。
但為何仍未被納入名單?陳時中解釋,第一是互惠原則,對台灣來說較為困難,因為兩個疫情不同的地區,風險很難用同標準來放寬。第二則是歐盟的計算分數中,包含需要有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透過設置窗口與各國進行疫情聯繫。但台灣並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因此這部分就沒有分數。陳時中表示,將會持續跟歐盟溝通,讓他們瞭解台灣的防疫情形。
詹長權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卻指出,歐盟理事會提出IHR是「如有需要」才會參考的項目,並非必要,他呼籲,「指揮中心仍要謹慎解讀,最好的方法仍是直接與歐盟理事會溝通,了解究竟是哪個部分,造成台灣不在名單中。」
陳時中仍然強調,「陽性率高不高」比光看「篩檢量」更重要。驗到10個中一個、還是每驗一個就中一個,陽性率高,需要篩檢的數量就愈多。
陳時中說,WHO定義,篩檢陽性率低於5%,檢測就是夠的,也才可以談解封。「台灣陽性率只有0.43%,非常低,也就是167人才驗出1人,不管檢驗規模多大,驗出來陽性率低,檢驗就夠,有實證基礎下,就不需要往外擴篩。現在的情況,這些檢驗的極限值,都比真正的盛行率高,驗也驗不太出來。」
他也表示,目前的做法會針對高風險民眾擴大篩檢,例如過去針對醫護人員也有擴大檢驗。若各界有認為哪些高風險族群需要加驗,也可以提出建議。
■防疫下半場挑戰:防疫旅館及醫療能量、疫苗發展速度
葉金川認為,除了篩檢能量之外,台灣防疫下半場還有3大挑戰:
1.目前仍以居家檢疫為主,但本土個案幾乎都是家戶感染。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數量仍不足。
2.醫療能量不足,若發生大流行,病床、醫護人力可能無法應付。
3.疫苗發展速度較國外相比慢上一年左右,且外國製造的疫苗不可能優先供應台灣。
對此,陳時中則回應,集中檢疫所目前空床率86%,簡易旅館也僅使用6到7成,會以現有的量來控制入境人數;檢驗量能已從500多提升到6千多。
疫苗除了將會持續協商、採購國外疫苗外;國內短期研發部份,食藥署、國衛院都會與廠商溝通,即時檢驗文件及結果,確保速度與正確性,提供百分百行政協助,也已根據相關國際規則,完成縮短臨床試驗時間等法律程序。而這次也鎖定扶植3到4家疫苗廠,先提供研發經費;醫事司、食藥署、疾管署、國衛院也組成「醫院國家隊」提供協助,加快人體試驗的核可的程序,如結合醫院端,幫忙收集病人降低所需時間等。
至於醫療量能,陳時中篤定表示,「台灣沒有問題。」會加強前端作為,如邊境檢驗、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源頭上若沒做好,再多的醫療都難以負荷。
■葉金川:可思考用檢驗來取代隔離、發展自動化作業取代人工
葉金川則對《報導者》表示,台灣現在一天能篩檢6千人,那應思考,用檢驗來取代隔離。目前商務入境者,都需要等到檢疫第5天、第7天才能檢驗,其實可以入境時就在機場篩檢,指揮中心可以了解,一般認為多久會從陰性到發病且具有傳染力,例如可能需要3天,那就入境後每3天檢驗一次。
葉金川指出,台灣目前一天可檢驗6千件的「量」,但並沒有「能」。各個先進國家都採用自動化設備,來因應更大的篩檢量,只有台灣仍然在使用19年前的人工篩檢技術,「一旦突然檢體增多,醫檢人員就得加班」。
陽性率低也有篩檢的做法,例如德國採用的「混篩」,即把很多檢體混在一起一次篩檢,若有陽性反應,再逐一檢查,就能在短時間內加大篩檢量,尤其陽性率低的國家,一次混篩檢體就可以放多一點。「重點是機器、方法,都能減少人工成本,增加篩檢量,台灣沒有這些機器沒關係,要告訴大家有沒有要認真投入研發、什麼時候會出來;或是沒有要研發,但可以採購,不要累垮檢驗團隊,19年前就是這樣檢驗,到現在還是如此。」
■日本女學生相關接觸者123人將加驗抗體,釐清可能感染源
在疫情部分,上週連假前(6月24日),指揮中心加開記者會說明,一名女日本學生,2月底來台,6月20日返日後,在日本機場採檢出陽性。指揮中心於連假期間檢驗相關接觸者123人,結果全數陰性。張上淳表示,從日本女學生的病毒核酸檢驗(RT-PCR)數值來看,女學生應是在較早以前就被感染,因此這次是針對此案2月抵台後所有接觸者進行疫調,不過因為她的生活單純,接觸者都是同一群人。
張上淳表示,因為感染時間較早,目前檢驗PCR,也確實很有可能都檢驗不出來,因此需要加驗抗體。雖然目前已有不錯的檢驗試劑,但仍無法排除出現偽陽性、偽陰性的狀況,所以接下來檢測後,仍會再採用其他方法進行多重檢測,盡可能排除偽陽性、偽陰性的情形。
■邊境逐步放寬,寮國、柬埔寨納入低風險國家;斯里蘭卡納入中/低風險國家
指揮中心在6月17日宣布,來自11個低風險、4個中低風險國家的商務人士,在備妥證明文件、行程表、防疫計劃、登機前3日的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後,就能申請入境。今天又增加3個國家,分別是寮國、柬埔寨納入低風險國家;斯里蘭卡納入中/低風險國家;澳洲則因疫情恐回升而列為觀察名單。
目前解封低風險國家/地區有:紐西蘭、澳洲(觀察中)、澳門、帛琉、斐濟、汶萊、越南、香港、泰國、蒙古、不丹、寮國、柬埔寨
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為: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
(文 / 陳潔 ; 攝影 / 鄭宇辰、REUTERS/Juan Medina)
#延伸閱讀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https://bit.ly/37J5ub3
【COVID-19災情盤點 10個數字快速掃描後疫情世界】https://bit.ly/2A7m87K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解封 #歐盟